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假如被关进精神病院,如何证明自己没病? 第1页

  

user avatar   makuiz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强答一波

我倒还真的真的被抓进过精神病院~具体原因是这样的:

一个艳阳高照的周三,连续四天四夜没睡着的我终于情绪崩溃,决定去医院看看。首先呢,我准备去成都某地铁站名的三甲综合类医院神经内科~由于时间是下午三点,哐当了一个小时车程的我被告知号没了!WHAT??号没了( ゚皿゚) 这么大老远跑过来,不能白跑呀。于是我打开了万能的百度地图,搜“附近的医院”。经过多番对比,我发现金牛区某医院离我交通近,还是三甲。哈哈哈哈,天助我也~急匆匆的奔过去,一进大门就感觉有点诡异,怎么人这么少,到处挂着精神卫生的宣传牌。去挂号机上发现只有精神科。(´◑д◐`)emmmmm 这时候我的大脑突然下线了,神经精神 差不多嘛,一样嘛,顺利的挂上号进诊室,填了一堆表,医生告诉我,我是“ 双相情感障碍 ”。这可吓坏我了,拿了药跑回宿舍翻来覆去,谁知道医院通知了学校,学校又通知了家长(▼皿▼#)这下子完犊子了,我妈跑来学校,联系了成都某著名大型三甲把我直接骗了过去。唉,一进住院部,就来了两个身强力壮的护士把我摁进一间大屋子绑到床上,隔壁就是护士站可以一直看着你。挣扎了一天他们才把我放出来安排到了三个人一间的小病房,我这才知道我在这个医院的八楼封闭病房。(一样住过的孩子应该知道是哪家医院)

就这样,我开启了我的第一次住院生涯。经过治疗之后,我才发现我确实又好转,也承认自己的确有病。之前的抑郁情绪被我当成了心情不好,躁狂被我当成了灵思泉涌。我觉得被错抓进精神病院的情况也许有,但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医生一定会识别你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毕竟精神科的床位也很紧张,精神科的医生不光要经历本硕实习规培还要接受专科的学习。没病 医生可不会留你(莆田系除外)

精神病院其实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可怕。一般人想象的精神病院包括没住过院的我,都认为那里的人像丧尸抑郁游荡在走廊里,动辄就被绑起来电击......事实上,住院的感觉更像度假,虽然手机 充电器 笔等一切“危险物品”都被没收,但是一种久违的悠闲生活。病友们也不可怕,在药物的控制下大多数人都和正常人一样,只不过眼神有些空洞,但会在她们疤痕累累的手上可以看到些端倪。发病的病人会被迅速控制起来关到我第一天住的大房子里,叫保护性约束。早上跳操或者脑电治疗,下午团体治疗或者单独的心理咨询。早上要是做完电休克还可以得一碗蛋羹。闲时还可以在护士站前的大厅上打打乒乓球。具体可以看看纪录片《人间世》第二季笼中鸟,描述的是上海精总住院病人的生活。

其实社会上对精神病人的误解很大,大部分人都是从电视剧或者支离破碎的新闻片段上了解,家庭也对精神疾病不理解,强烈的病耻感与迷信阻碍了许多人就医。其实大部分精神疾病预后极好,只要听医生的话按时吃药就不会发病,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精神疾病不只有发病起来乱跑乱骂的精神分裂(其实他们没有自知力,都是由于幻听幻觉做出来的)还有世界失去色彩与活力的抑郁症,天堂地狱共存的双相情感障碍,坐立难安惊恐难耐的焦虑症,恐惧人群的社交恐惧症,咨询师杀手边缘情感障碍,不停思想或重复一件事的强迫症,收到重大创伤的创伤后应激综合症,还有大家所熟知的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自闭症,酒精依赖,发育迟滞,恐惧症,躁狂症,等等等等。精神病不等于疯子或是傻子,只是一种疾病,我们是生病了。希望未来的社会和网络可以正确引导方向,也希望患者们放下心结就医,更希望可以研究出一种可以根治双相的药,以后就不用天天吃药啦啦啦

转自我另一篇差不多意思的回答~

真的希望大家可以多了解这种疾病~

补充点住院的照片

住院前的病情告知书~

病房

发药

做脑电的机器

MECT术前的麻醉

麻醉室

照片均是我第二回住院拍的~这回是开放病房~


user avatar   jiang-su-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答案是无法证明。

1968年到1972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 David Rosenhan 做了一个著名的“ Rosenhan 实验” (en.wikipedia.org/wiki/R)。他安排8位正常人前往各家精神病院就诊。这些正常人被收治、观察、诊断,他们在病院里表现得跟正常人一摸一样,最后还是会带着一张“轻度精神分裂症”的诊断结果出院。

Rosenhan 把他的实验结果写成一篇论文"On being sane in insane places"(bonkersinstitute.org/ro),得出的结论就是:以现行精神病诊断标准,没有什么绝对的证据可以证明一个人是健康人还是精神病人。

所以就别费这个劲儿了。

关于 Rosenhan 实验有一些有趣的细节:

  1. 参与 Rosenhan 实验的8位实验者中有3位心理学家(包括 Rosenhan 本人)、1位心理学系学生、1位儿科医生,1位精神病专科医生,1位家庭主妇,1位画家。他们前往5个州的12家病院就诊,没有一家识破他们。
  2. Rosenhan 最担心就是实验弄假成真,他无法把实验者从精神病院中救出来。为此实验小组雇了一名律师以防万一。另外 Rosenhan 还立下遗嘱,以防自己突然发生意外后无人知道实验真相。
  3. 实验者在病院里每天要写实验日志。一开始他们都偷偷摸摸的记录,担心被医护人员发现后戳穿实验。但很快他们就发现医护人员根本不关心这个。一位护士还在一个实验者的病历上记录着:“病人有每天书写的习惯。”
  4. 反倒是精神病院中一些病人很快就对实验者的身份产生了怀疑,猜测他们不是病人,而是来病院中进行暗访的记者或教授。
  5. 实验者每人平均住院3周后出院。出院原因不是因为被发现没病,而是因为“病情轻微”。
  6. Rosenhan 的实验报告发表后引起其中一家被测医院的抗议。这家病院称他们从来没有误诊过。 Rosenhan 于是公开建议,他在随后3个月里会派几个假病人去这家病院求诊,看病院能不能把这几个假病人认出来。接下来的3个月,这家病院接待了193位病人。其中19人被院方甄别为可能是 Rosenhan 派来的实验者。但实际上 Rosenhan 没有派去任何人。

user avatar   xian-sheng-97-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年98大洪水后,中央整治围湖造田,开展了退田还湖运动。小小年纪的我,也从媒体上知道了湖泊对洪水的调蓄作用。

23年后,我看到这个这个问题,想到了被填的西流湖,想到枉死的几十条人命,无语凝噎。

大城市地面普遍硬化,降雨无从下渗,大量汇集后,往往形成洪涝灾害。所以,城市里多修点湖泊湿地,不光是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对解决城市雨后洪涝灾害,有巨大的作用。

随手一搜人工湖,看看各大城市在这方面的作为。

穗拟建最大人工湖白海面湖 规划人工湖18个

这是2005年的新闻,里面写到:“白海面不但调节流溪河的洪峰,为石井河以及其他分支河涌、均和涌、环蟯河、海口涌等换水,最终实现洪水资源化。”广州毕竟改革开放早,思路清晰正确。

北京市32个人工湖让暴雨歇歇脚

这是2017年的新闻,经历了2012年广渠门淹死人的事件,帝都修建了大量人工湖,“涝时可蓄水,雨过能排洪”的人工湖已有32个,星星点点散落京城大地。”并且,效果显著:”去年,北京市又一次经历了暴雨考验,房山区平均降雨量达到225.2毫米,大石河最高流量也达到了惊人的每秒1080立方米。汹涌而来的洪水温顺地汇入小湖中歇了歇脚,再加上河道足够宽阔,行洪能力提升,因此没有再发生漫溢。“

而郑州,作为一个北方城市,郑州本身缺少湖泊,属于先天禀赋不足。而郑州现在也并没有多少人工湖,当然算是后天也不够努力。以至面对这次暴雨,只能坐视洪水涌入地铁,灌入隧道,而无能为力。

暴雨难免,但灾难本可以不必这么严重。

逝者已矣,希望他们的死,能够让活着的人可以更好的活。

郑州需要的是向北京学习,科学规划,系统的建设更多“涝时可蓄水,雨过能排洪”的人工湖。

那样,当下次暴雨来临时,雨声不必再夹杂着求救声,雨水也不会满含着泪水。




  

相关话题

  现实中真的有九头身的人吗? 
  「阴阳眼」是一种精神疾病么? 
  如何平复自己的内心,接受现实社会的圆滑? 
  你是如何摆脱抑郁的? 
  抑郁症被学校强制送入精神病院,该怎样维护自身权益? 
  如何评价怪话三杰@怪话司令部 @红水母 @神必人 ? 
  被疑似有精神病人生跌入谷底的亲戚骚扰怎么办。? 
  百度查病给你带来过阴影吗? 
  为什么中国的精神病医院经常把正常人诊断为“精神病人”?中国的精神病医院是如何创收的? 
  限制行为能力人,比如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在精神正常的状态下,立遗嘱是否有效? 

前一个讨论
如果只能推荐一款耳机,你会推荐哪款呢?
下一个讨论
一副耳机,凭什么卖得比手机还贵?它真的值这个价吗?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