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简单粗暴地套用像素来描述人眼是不科学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像素,像素是图像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其只有一个颜色。
而在人眼中,负责感光的则是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其中视锥细胞可以感受强光和颜色,在黄斑中央凹处全是视锥细胞;而视杆细胞则对光线的强弱反应非常敏感,对不同颜色光波反应不敏感,主要分布在视网膜周边部。人眼中约有1.2亿个视杆细胞,而视锥细胞则只有600~800万个。
而上述感光细胞相当于多少像素就不太好说了。因为人眼本来也就不能用像素定义。
有人简单粗暴地将每个感光细胞看作一个像素点,得出人眼约有1.2亿像素的结论;有人认为视杆细胞不能视色,而像素是有颜色的,因此认为人眼只有约700万像素,即视锥细胞的数量;还有人认为人眼是动态的,应按照其空间分辨能力划分。即人眼能分辨间隔0.01度的细线,因此认为人眼的单个像素宽度为0.005度,假设人眼可视角度为水平120度,垂直60度,得出人双眼成像有5.76亿像素的结论。
但我们一定要清楚,像素的概念一般是用在图像或显示器,而这两者其实都是静态的,但人眼成像更像是扫描的,因此,无论你说人眼是多少像素我认为都是不科学的。
事实上,人眼成像过程非常复杂,大脑的参与同样至关重要。由于视锥细胞集中在黄斑,也就是视线焦点处。因此,人眼对于视线焦点处的色彩信息掌握最为充分,而对于非焦点区域,就只能靠大脑来“处理”了。而人眼对焦极快,可以快速对焦到你想要看到的地方,因此仿佛可以将看见的景色尽收眼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