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把9年青春献给偏远穷困的山村的人能有几何?
这张图片,是凉山州美姑县的曲比乌力、连扎妹妹在湖南卫视、广西卫视的舞台上唱家乡的民谣,和偶像吉克隽逸登上央视的舞台,唱他们老师谱写的歌曲《祖国之子》。
支撑他们登上舞台的,是青年支教老师刘烨龙的9年。
2011年,刚到凉山时,刘烨龙只比现在19岁的乌力大两三岁。一个人拖着行李,不顾家人反对,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去到凉山支援乡村教育。他也是山里的孩子,“村子里第一个211的大学生”。
曲比乌力、连扎妹妹是刘烨龙在爱心班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乌力读小学一年级时,已经十岁,早超过普通儿童的入学年龄。爸爸去世,妈妈因患有风湿丧失劳动力,哥哥很早就辍学在外打工,乌力成了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书也念了几年,因为穷又辍学了。
凉山美姑县,漫山遍野都是金黄的苦荞,远处是蓝天白云。刘烨龙难忘的是孩子们天真玩耍的模样,生活的苦他们还不知晓,但看人的眼神已经生出了警惕与害怕。
爱心学校的音乐老师吉木子伍爱称孩子们“娃娃”,“这是一群心里受过伤、脾气古怪的娃娃”。
有些孤儿脾气古怪,无人能管,想拿什么就拿什么,上课也不听话。还有一位孩子,奶奶去世了,整日沉默不语,像个哑巴。子伍拿了一个苹果给他,他开口第一句话是,“老师,我奶奶走了。”
面对不友善的外界目光,他们习惯了只敢和自己的同族人相伴。“他们不敢跟别人接触,害怕被欺负”,刘烨龙发现,为了保护自己,他们要么包裹起来,要么去打架,看起来很强大。
敲开他们心房的是音乐。第一年冬天,孩子们坐在教室外晒太阳。凉山的冬天寒冷,日头高高升起,坐在白亮亮的光里,也还是哆哆嗦嗦的冷。不知谁带的头,孩子们就唱起了彝族民谣。
孩子们快乐唱歌的模样,勾起刘烨龙刚来西昌的回忆。他曾在艺术团呆过一阵日子,与姑娘们一起盖舞蹈教室,背着泥沙到三楼楼顶。高兴了,大家在楼顶唱歌、跳舞,完全不见忧愁。
他要把这种快乐传递下去。一个合唱团就这样摇摇晃晃地成立起来。这个合唱团叫“玛薇儿童艺术团”。玛薇是彝族的精神象征。一个美好、朴素的愿望藏在这个名字里,活得像玛薇一样,旺盛、美丽。
3个老师陪伴着100多个孩子,这个村小就是一方小天地。
每周五的最后一节课,音乐老师吉木子伍老师带领着合唱团练声、唱谱。教学时,她和孩子们玩在一起,不管是摇头晃脑,还是玩闹、挑衅的样子都留在表演里。挖掘天性、保留天真,子伍老师从不教学生唱伤歌、情歌,专门挑适合孩子的歌谣、民谣。
2015年后,他们开始代表学校去西昌市演出。吉布李宏老师、阿如干土老师专门谱写了两首歌曲《玛薇》、《祖国之子》。这两首歌谣在凉山州掀起了一股风潮,促使每个学校去写自己的校歌。直到现在,每年六一儿童节、文艺演出活动,不少学校还在唱《玛薇》、《祖国之子》。
难熬的日子还是过来了。每学期,孩子们都要换音乐教室,直到换到食堂。食堂没有黑板、电灯,他们在课桌上支起黑板,拉电线点灯。音响和电子琴更是奢望。无法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刘烨龙的内心仍有自责。
学生家长的不理解,连同他父母的反对,压在他的心头。如何向孩子父母解释,艺术教育的必要性?而自己又要如何向父母交代,在凉山的一意孤行?刘烨龙哽咽了,之后是长久的沉默。
刘烨龙不明白,"为什么坚持正确的事情,就这么难?"他坚持的教育理念——用艺术教育反哺文化教育,已经在孩子身上初现成效。他期望着,更多人看到音乐如何治愈这些曾经封闭的心灵。
短视频的参与,为这场音乐教育试验打开了窗口,刘烨龙和小乌力因此获得了更多积极的反馈。对每天有2亿人在用快手这件事,小乌力还没有具体的概念。但是,每次直播时,看到涌入直播间的“家人们”和“刷刷地”亲切评论,他的快乐特别简单,“有人来看我,真好。”
在小乌力的快手号上,人们能看到这场音乐教育试验在孩子身上留下的清晰印迹。
改变是彻头彻尾的。一学期不到,孩子们面貌全变了,唱歌跳舞,无忧无虑。子伍老师注意到,他们爱照镜子,衣服干干净净,甚至连走路的气质也不一样,昂起头,挺着胸脯,越发自信、活泼。孩子们的文化成绩也追了上来,爱心班在全校期末排名中保持前列。
大家很难再把这群放声歌唱的孩子与单亲家庭、孤儿相联系。相亲相爱的生活通过快手被一点点打开,还原成17岁该有的模样,欢快的、骄傲的、深情的。
8月,小乌力在快手上传了自己的新歌《17岁》。视频里,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闪过,那些在山里唱歌、吃生日蛋糕,快乐比心的日子,被刻在时间的轮轴里。
小乌力在歌里唱道,“你也想我吗,你会怀念吗,朗朗读书声”。刘烨龙理解,这就是“拾光者”的意义,17岁的记忆永不会褪色。
小乌力是幸运的,他遇到了坚持了9年的刘烨龙,遇到了启迪他音乐天赋的子伍老师、李宏老师,还遇到了帮他打开更多可能的快手。
值得关注的是,他们遭遇的这场教育资源缺失导致的困境,却是今天中国乡村教育的共同难题。而快手想进一步帮助改善这样的困境。
在刘烨龙看来,快手的意义不仅仅只是提供了一个舞台、一个窗口,那些来自直播间、评论的赞美、认可,哪怕是“再唱一首”的呼唤,也是困境里的一束光,提醒他们,多坚持一下,总有好事会发生。
看着直播间里19岁的乌力已经出落成小大人的模样,握着吉他,琴声一起,眉头一皱,一脸化不开的深情,颇有点明星样儿。刘烨龙感慨,“长大真是快呀”。
一个青年教师的9年,一场音乐教育试验,刘烨龙的总结俗气而朴实,是“爱与陪伴”。
谢邀
一张小小的商务肖像照,折射出来的是一个职场大生态。
首先回答本问题的本源,楼上楼下的很多人的答案并不对,喜欢这种抱着胸前的照片,和展示状态如『保守,稳重,成熟』没有什么关系。
这种职业肖像照,一般都是为了挂在墙上,或者出现在公司宣传册,网站上介绍人物的profile上的。如果不想采用这种更为呆板的大头照
半身照几乎是唯一可能,面部是最重要的辨识特征,在半身照里至少要占据画面里面1/3的高度,头顶上留白,下面要过西装第二颗扣子,约皮带处,被西装遮住,不露出完整的下摆,肩膀两处留出一点空隙,不能太大。
等限定这个区域以后,大家就会发现:除了这样子交叠在胸前,你放在其他任何一个地方,手都会被截断,比较难看。
当然有特别的:
借用
@王不累的照片,十分感谢。
这些非常规的,独特的职场商务肖像照,实际上大多是一些商务杂志,商务会议,为商界领袖,企业高层做专访的时候,杂志专文的辅照,杂志这边是有专门的高级摄影师的,如果你自己要去找摄影师照的话,收费大概是8000到2万(可不是那种路边常见的照相馆哦),如果是给福布斯,财富,国内知名商业杂志上常客拍的高级摄影师,大概5万起。
谁都想照一张这样子的帅气的照片,问题是谁为这个买单呢,就像其他答案有人说过的,那些房地产中介倒是想表现出亲和力,问题是他们会为这个事情掏上万把块钱吗?我看难。
说到底,首先都是钱的问题。
对土豪们钱不是问题,新问题是,你敢跟公司的市场部PR部小姑娘说,我要这张(比大部分同僚帅,比董事长还拉轰的)照片上墙么?
算了吧,还是用标准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