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歧视的根源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经济学角度给个回答。几十年来,经济学家对歧视的解释,都可以大致划分到两个层面:第一层是非“坏”即“蠢”,在大的层面上区分“基于偏好的歧视”和“统计性歧视”;第二层则是“理性的人都相似。不理性的人,各有各的蠢法”,探讨歧视的具体形成机制。接下来,我主要以职场为背景,举一些例子来阐述已有的理论。实证文章,自己的专栏“辍耕录”已介绍过许多了,欢迎关注。


第一层 非“坏”即“蠢”


至少50年前,经济学家已经在研究歧视了。两位诺奖得主,各自划出一种观点,奠定后来研究的基础。其中一位是贝克尔,他提出了“基于偏好的歧视(taste-based discrimination)”这个概念。什么意思呢?假如一个白人如此歧视黑人,这就意味着,他宁愿损失一笔钱,也不要看到黑人。反映到招聘中,就是明明是黑人应聘者更有能力,能带来利润,他也选择不要。


另一位诺奖得主就是鼎鼎大名的阿罗,提出了“统计性歧视(statistical discrimination)”这个概念。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还是拿招聘中的种族偏好来解释:同样是白人老板,黑人应聘者。现在,这个老板不讨厌黑人,但是他很担心员工有犯罪经历。假如黑人的犯罪率确实比较高,而这个老板又看不到应聘者深入的个人信息,老板就会基于肤色去判断,倾向于不录取黑人员工。


这两种歧视很不一样。再简单一点概括的话,基于偏好的歧视,歧视就是目的;统计性歧视,歧视只是手段。为了帮助知友分辨这两个概念,我再举一个例子:同样是不招女性。如果企业主不招女性的原因,单纯是因为厌女,根本就不想看见女人,这就是基于偏好的歧视;如果企业主并不在乎性别,只是担忧女性招进来以后怀孕生产,影响企业的利润,这就是统计性歧视。


到这里,标题为什么叫非“坏”即“蠢”,理由已经出来了。如果我们大家认同,歧视常常是不好的、是需要纠正的。那么,在这个意义上说,基于偏好的歧视是“坏”的。那么,为什么说统计性歧视是“蠢”呢?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到,如果企业能掌握应聘者的一切信息,统计性歧视根本不会发生。之所以会有这个现象,正是因为企业只能根据很少的信息,作粗略的判断,难免‘错杀”。


正因为两类歧视不一样,我们对待两类歧视的态度也不一样。对第一类歧视,尤其是基于偏好的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大多数人都是深恶痛绝;对第二类歧视,很多人会觉得更加“情有可原”。从定义上来看,既然第一类歧视根植于人的偏好之中,那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人;既然第二类歧视的原因是企业或学校等机构缺乏信息,通过提供更多信息,我们可以缓解这类歧视问题。


不过,这里还剩下一个问题:实践中,我们怎么分辨这两类歧视?实话说,这是个难题。以种族歧视为例,一开始,大家将工资数据拿出来,然后控制教育、年龄等变量,声称剩下的差距就是歧视。可是,经过反复论争之后,大家发现这个变量实在是控制不完。接下来,大家就招募肤色不同、其它条件相近的实验者,跑去办手续、买车等等,用区别对待的程度反映歧视。


可是,既然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那我们也没法指望世界上有两个除了肤色、其它方面一模一样的人。说到底,还是变量控制不完。再接下来,经济学家继续开脑洞,制造一大堆其它地方都相同,只有名字不同(名字能反映种族)的简历到处投递,然后根据企业的回应来看歧视。再一次,又有学者质疑:我们怎么知道,名字本身不会传递出种族和简历项目之外的信息呢?


说到底,这个问题的根源在这里:因为我们没有办法直接观察到偏好,所以,我们只能把我们能想象到的、反映其它信息的统计性歧视排除掉,然后声称剩下的那部分可能是基于偏好的歧视。假如观察到种族间工资有差距,我们先考虑教育,再控制犯罪,再控制工时,等等。最后实在是找不到其它解释因素了,我们再说,剩下的很可能是基于偏好的歧视。这类探索,永无止境。


第二层 理性的人都相似。不理性的人,各有各的“蠢”法


这里,我是在经济学的意义上使用“理性人”这个词的:理性的人或企业,能够收集充足的信息,并据此作出明确的判断。可是,现实中的人和企业并非如此。他们常常要根据有限的信息,在局限的条件下决断。不同的决断方式,也会导致不同形式的歧视问题。当然,这部分更多地是在回答“统计性歧视”的根源是什么。经济学家一般不深究偏好,这部分更多是其它学科的研究内容。


第一点是自我实现的歧视。再让我举一个职场的例子:假如性别歧视已经存在,女性很难晋升到高层。中层和基层的女性看到这点,就会掂量自己努力付出的价值。如果觉得自己的付出,无望得到诸如晋升在内的回报,她们也许就会选择更少的工作,把重心放到家庭上。结果,“女性更重家庭,不重工作”就会成为事实,她们更少晋升高层,也就显得“理所当然”。可是,大家没有意识到:如果不是已有的歧视这一层枷锁,有许多女性本来会更看重工作、有足够能力晋升高层的。


第二点是基于偏好的歧视导致统计性歧视。这是个经典的例子:假设有一HR,对男性只看重能力,对女性同时看重能力和外貌。这导致一部分能力没那么强,但外貌出众的女性进入企业。结果是企业内部,男性的平均工作能力比女性要强。现在,来了一个新的HR,看到这个情况,他/她根据这一情况断定:男性的平均能力是更强。此时,哪怕新HR在招聘中不偏不倚,对男女都只看能力。由于企业内部的情况的影响,他/她也会更倾向于招“能力更强”的男性。


第三点是“千头万绪,似我者生”。假设企业现在招人,对各方面能力和素质都有要求。这可让HR头疼了:又要团队协作,又要专业能力,还要领导力,这么多维度,怎么判断得过来呢?假设这个HR是黄种人,因为文化等原因,他/她很可能觉得:判断背景和自己相似的应聘者,实在是要更容易一些。于是,同样是黄种人,尽管各方面水平可能没那么高,但考察起来容易,入职概率更大;其它族裔,尽管水平可能要更高,但考察起来费事,入职难度更大。歧视应运而生。


第四点是信号中的噪音大小也会导致歧视。同样是企业招人,能力达到一个水准就要。现在,两拨应聘者,一拨大学毕业,有很多经历可以反映能力;另一拨自学成才,很多经历都难以确切证实。如果标准定得高,后一拨人面临歧视:大学毕业的应聘者,能拿出来反映能力的经历很多,更容易达标;后者向HR发送的信号,“噪音更大”,实在难以判断达标没有。不过,如果标准低,被歧视的也许反而是前一拨:能反映他们能力的经历太多了,判断出他们没达标,相应也更容易。


第五点更微妙:歧视可以部分解决道德风险问题。这也是个经典的模型:企业技术更新换代,要求工人投入成本适应新技术。不同的工人,在新技术下的产出不同。如果企业无法完全观察到工人的投入,以下办法,可以部分解决工人投入偏低的问题:随便找一个要求(可以和适应成本、生产能力等都没关系),给达到要求的员工上新技术、给高工资;达不到的用旧技术、给低工资。为什么?虽然歧视的因素和产出等没关系,但是,选择达到要求的,是高产出工人的概率更大。


第六点与其说是歧视的根源,不如说是歧视的一种形式:歧视,还可能意味着以不同的方式解读同样的信号。在之前的一个答案中,我介绍了2017年的一篇研究,其中提到:基本特征相同的男女医生,同样是做好了一台转诊手术,男医生以后收到的转诊数量增加更多,手术费上升也更多;同样是做坏了一台转诊手术,女医生以后收到的转诊数量下降更多,手术费减少的幅度更大。总之,有限的信息可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导致歧视,歧视本身也包含了区别性地解读信息的行为。


最后做个总结。经济学上,一般将歧视分成“基于偏好的歧视”和‘统计性歧视”两类,前者以歧视为目的,后者以歧视为手段,本质是不完全信息下的决策。区分两类歧视很难,但正确的政策,需要考虑两类歧视的不同性质。具体来说,信息不完全,可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导致歧视;歧视,本身也代表了差别性地解读信息的方式。至于基于偏好的信息根源为何,这一点更多是其它学科的研究内容。文章的结尾给出了两部分对应的参考文献,基本按顺序和原文各段对应。


参考文献:

Becker, Gary S. The economics of discrimin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0.

Arrow, Kenneth. "The theory of discrimination." Discrimination in Labor Markets 3.10 (1973): 3-33.

Guryan, Jonathan, and Kerwin Kofi Charles. "Taste‐based or statistical discrimination: The economics of discrimination returns to its roots." The Economic Journal 123.572 (2013).

Coate, Stephen, and Glenn C. Loury. "Will affirmative-action policies eliminate negative stereotype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3): 1220-1240.

Neilson, William, and Shanshan Ying. "From taste-based to statistical discrimin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129 (2016): 116-128.

Bagues, Manuel, and Maria J. Perez-Villadoniga. "Why do I like people like me?."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48.3 (2013): 1292-1299.

Morgan, John, and Felix Várdy. "Diversity in the workplac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9.1 (2009): 472-485.

Fang, Hanming. "Social cul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1): 924-937.

Sarsons, Heather. "Interpreting signals in the labor market: Evidence from medical referrals." (2017).


user avatar   li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谢

@刘珂

给我机会写完这个拖了半年的回答....

楼上有人答到偏见, Allport对刻板印象的解释,不错,却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讨论歧视的根源,必得先为“歧视”下个明确的定义。这个问题“偏好、偏见和歧视这三者有什么异同”

偏好、偏见和歧视这三者有什么异同? - Andy Lee 的回答

下Andy Lee的回答很详细中肯。

歧视 (discrimination) 是"針對特定族群的成員,僅僅由於其身份或歸類,而非個人品質,給予不同的對待" (wikipedia)。主流心理学上对它的定义着重"行为", 从而和着重"认知"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s)以及着重 “情绪/情感”的偏见(prejudice) 区分开来。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区分?

各种内隐态度测试如IAT, AMP已经发现,即便人们能有意识地纠正偏见,抑制差别性对待,以“联想” (association) 形式存在的刻板印象却几乎不受自我意识的控制而存在。又或者,即便人怀有偏见和刻板印象,他们未必会把它们付诸实行。

所以,当我们讨论歧视的根源是什么,我们实际上是在讨论,为什么人会仅仅由于他人的族群身份而进行差别性行为反应

这篇答案中讨论心理学中一些主流的看法,但并不能完全覆盖歧视的根源,希望大神补充。

自我归类 (self categorisation)

首先由定义出发,歧视的形成绕不过人以群分的过程,而这实际上为自我归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将本族成员和他族成员区分开来,赋予了自己一个以族群为基础的社会身份(social identity),并将社会身份纳入自我概念当中。这样的归类行为无所不在,并因不同的情景、在场人员采取不同的社会身份认同,比如女人、年轻人,或中国人。

Tajfel et al. (1973) 认为,最最基本的归类行为足以造成歧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自尊。人们有普遍的保持自尊的需求,实现自尊的其中一个方式便是将本人所属的族群和他人族群作比较,提高我族,贬低他族。一个经典的例子是最简群体设置(minimum group paradigm)。当Billig & Tajfel (1973)把互不相识的男孩随机分成两组并让他们分配奖赏,男孩们普遍倾向于奖赏给本组成员,而非他组。尽管他们根本不认识本组或他组成员,也并没有任何理由要这样做,却因最基本的分组而对他人进行了差别对待。

事实上,由基本的归类分组而产生的歧视在社会中的例子比比皆是。相比于归为我族的陌生人,人们普遍对属于不同种族、国家、政治或社会族群的陌生人抱有更少的共情心 (empathy bias)。甚至,我们会不自觉地因他族的不幸而幸灾乐祸 (Schadenfreude),对他族的成就感到失落 (Gluckschemerz)。

Levine et al. (2005) 在曼彻斯特足球粉丝中做了个实验。他们让一个陌生人假装扭伤了脚,痛苦地大叫。当这个人穿着曼城球迷的衣服时,90%以上的曼城球迷伸出了援手。但当此人身着利物浦球迷的衣服,70%的曼城球迷选择了视而不见。

仅仅你不属于我族,我对你的苦难视而不见,甚至喜闻乐见,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是纳粹德国与犹太人的对立。

但一个人的社会身份从来不是单一的,你可以同时是女生,羽毛球俱乐部成员,武汉大学学生。当你遇到一个武汉大学的男生,你可以因相同的大学将他视为内群,也可以因为性别不同视为外群。基于灵活的分类,可能产生的歧视行为也会改变。当犹太人的身份被强调时,犹太人对于德国人表现出强烈的集体罪恶的指责,但当他们作为人类这样的广义社会身份被唤醒时,德国人由“外群”变成了“内群”, 犹太人表现出了更多原谅德国人的意愿 (Wohl et al., 2005)。

非人化 (dehumanisation)

歧视其中一个表现形式为排外,本地人排挤外地人,国人排挤移民,熙熙攘攘。然而,排外最极端的形式,是不把人视为人看待。dehumanisation被视为群际暴力的主要组成因素。因为不把他族当人,所以对人类实行的道德标准、考虑在他处不适用,所以任何无视、伤害甚至杀戮都可以发生而不被视为罪恶,所以纳粹声称犹太人是老鼠,所以恐怖主义组织“Weather Underground"鼓吹警察是猪。

Goff et al. (2008) 发现在美国,人们隐性地将黑人联想为黑猩猩(从而不视作人)。他们做了一个真实的犯罪纪录的调查,翻阅统计了过往20年关于达到死罪标准的罪犯的新闻,发现在新闻中被执行死罪的黑人罪犯,和同样被执行死罪的白人相比,更普遍地被猩猩、野兽、畜生这样的词形容。在黑人罪犯之中,越被新闻描写为非人、畜生,被执行死刑的几率越高。

非人化的根深蒂固甚至影响了大脑活动。内侧前额皮层(mPFC) 在了解他人意图(theory of mind)和任何与人有关的思想活动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Harris & Fiske (2006) 给被试看不同社会群体的照片,同时用fMRI实时观测他们大脑反应。当被试看到被社会严重歧视的群体的照片时(如流浪汉和吸毒者),内侧前额皮层没有明显活跃迹象--也就是说,差别对待不仅体现在了行为上,甚至在神经层面上,不把这个群体当做人来进行道德思考。

机械化和物化也可以将人性从一个人身上剥离。冷血,缺乏自我,严肃,死板的人(商人,东亚人)通常和“机械”联系在一起,Bain et al. (2009)发现澳大利亚人把中国人的面孔更多地和机器相关的词语联系在一起,更少地和有人情味的词联系在一起。

物化通常发生在性的范畴里,Cikara et al. (2009) 给男人看半裸和衣冠整齐女人的照片的同时扫描他们的大脑,发现和“操作物体”关联的大脑区域在看半裸照片时显著活跃。另外一个实验发现当男人有包含敌意的性差别主义(hostile sexism),在看衣着暴露的女人时候,他们的内侧前额皮层(负责和他人有关的思想)没有明显活跃。恶性的性差别主义可以来源于对女性的物化。

某种程度上,不把人当人,作动物观(animalisation),作机械观(mechanisation),作物体观 (objectification),人的差别对待得到了合法化,形成比较极端的歧视行为。

威胁感

另一个可以支配偏见、歧视现象的根源是威胁感。通常在感受到具体或象征性的威胁的时候,人们会更容易产生敌对的行为,攘外,排他。这点在美国和欧洲的右派对于叙利亚移民的排斥上非常明显。

基于威胁感和歧视之间关系的心理学说有很多,不一一展开。恐惧管理理论(Terror mangagement theory)认为人们对于死亡、消亡最基本的恐惧会危及到自尊,而本族的文化传承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焦虑。所以人们对支持、认可本族文化的人积极对待,对威胁到本族文化的人则持负面态度。整合威胁模型(integrated threat thoery)把群际威胁分四类:现实威胁 (realistic threats), 象征威胁(symbolic threats),负面刻板印象(negative stereotyping)和群际焦虑(intergroup aniety)。这次叙利亚移民所带来的威胁感除了对恐怖主义的恐惧,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移民和西方各国在价值观,文化,信仰,社会准则上的不同,对西方半身的文化和价值产生了威胁,人们开始担心伊斯兰文化会将西方文明吞噬,使欧洲不可逆转地伊斯兰化。这样抽象的威胁感可以使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自动地产生对穆斯林移民负面歧视。

威胁感甚至可以基于人们为避免疾病而进化的心理机制。因为疾病可以通过和病毒携带者的近距离接触传播,所以进化过程中人们可能对和病毒有关的任何行为线索变得异常敏感,并自动产生负面评价和缩避行为。试想下如果你在公交车上身边有个人猛烈咳嗽,打喷嚏,你是不是下意识反应是嫌弃、避开?有些心理学家认为这样排斥的机制是在进化过程中产生有助人类生存的,人们会将这样的心理行为机制应用于陌生的、可能产生健康威胁的他族。

Navarrete et al. (2007)发现女人在孕期较早的阶段(这个阶段胎儿对疾病最脆弱)表现出更强烈的民族中心主义和害怕外国人的特征。 另一方面,对同性恋的歧视经常和道德“不洁”(moral impurity)联系在一起,具像化的研究认为道德不洁通常和生理上的不洁,肮脏联系在一起(也就是为什么“肮脏”可以形容客观环境也可以象征性地形容人和关系)。de Zavala et al. (2014) 让一些被试想象借手机给一个同性恋男人,另一些被试想象借手机给一个异性恋男人,之后让被试从一群小礼物中选择一个带走。而想象借手机给同性恋者的被试大多数挑选了消毒手巾....对疾病、生理污染的恐惧无意识地造成了细微的群际差别性对待,在某些情境下可以更严重地表现为排斥,比如说早期黄种人移民被西方人视为身体生理上的他者,视为野蛮、肮脏的“蝗虫”,这样的印象足以转化为对黄种族群的普遍排斥和歧视。

References

Bain, P., Park, J., Kwok, C., & Haslam, N. (2009). Attributing human uniqueness and human nature to cultural groups: Distinct forms of subtle dehumanization.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12(6), 789-805.

Billig, M., & Tajfel, H. (1973). Social categorization and similarity in intergroup behaviour.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1), 27-52.

Cikara, M., Eberhardt, J. L., & Fiske, S. T. (2011). From agents to objects: Sexist attitudes and neural responses to sexualized targets.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3(3), 540-551.

de Zavala, A. G., Waldzus, S., & Cypryanska, M. (2014). Prejudice towards gay men and a need for physical cleans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54, 1-10.

Goff, P. A., Eberhardt, J. L., Williams, M. J., & Jackson, M. C. (2008). Not yet human: implicit knowledge, historical dehumanization, and contemporary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4(2), 292.

Harris, L. T., & Fiske, S. T. (2006). Dehumanizing the lowest of the low neuroimaging responses to extreme out-groups. Psychological science,17(10), 847-853.

Levine, M., Prosser, A., Evans, D., & Reicher, S. (2005). Identity and emergency intervention: How social group membership and inclusiveness of group boundaries shape helping behavi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1(4), 443-453.

Navarrete, C. D., Fessler, D. M., & Eng, S. J. (2007). Elevated ethnocentrism in the first trimester of pregnancy.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8(1), 60-65.

Wohl, M. J., & Branscombe, N. R. (2005). Forgiveness and collective guilt assignment to historical perpetrator groups depend on level of social category inclusive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8(2), 288.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社会心理学认为任何社会行为都有其社会态度支撑,而「歧视」作为一种行为实际上是「偏见」这种态度的反映。在Taylor等人所著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提到「偏见指圈内群体对圈外群体抱有的负面情感,而歧视指人们对某个群体成员表现出的不公平行为」。Allport著书「The Nature of Prejudice」则认为:「偏见是对某一群体成员的消极情感或消极看法,而歧视则是根据这种情感或者看法实施的区别对待行为。」

也就是说,无论是反感、讨厌抑或是恐惧等消极情感,都可归类于偏见。

偏见是一种基于某种信念上的认识态度,歧视是偏见的外显行为。

但偏见并非一切的根源。

我认为「歧视」与「偏见」互为表里,源自三个关键词:差异性,无知,与傲慢

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性,在面对与自己存在差异性较大的未知人群时,人们会倾向于在同质性较高的人群中活动,而对异质人群采取了回避的行为。这种回避行为,却进一步加深两个人群的疏远,导致了真实信息的缺失与认知上的偏差。由于傲慢,这种认知偏差常常倾向于负面,从而导致了偏见。再进一步的,外显为歧视行为。

即:「差异性、无知、傲慢」三者为「因」,「偏见」为内在态度之「果」,而「歧视」为其外在行为之「果」。差异性,无知与傲慢三者作为「因」缺一不可。如果仅仅是存在差异性而双方能有效沟通的话,那么便不会导致信息偏差。如果人们不持有傲慢之心而是平和以待陌生人群,也不会产生「负面」的情感。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歧视,其起点是「制度设计」。例如我国以前的户籍制度不允许农民进城求职,这种制度性歧视基于国/家/权/力,使得人群隔离。在户籍制度实施之前,所谓的城里人与乡下人是没有歧视的,但制度设计导致的空间隔离使得较强一方的城里人对较弱一方的乡下人产生了认知偏差,再进一步发展便成为了社会偏见。也就是说,是由于「制度设计」带来「差异性」与「无知」,从而再次作为起点导致了个人偏见,并形成了新一轮的循环。

以上为本题答案。

————————————————————————————————————————

以下为一些引申。

Allport曾概括出几种歧视行为,包括:

1. 言语粗鲁。 2. 刻意回避。 3. 排斥与打击。4. 隔离,制定政/策甚至法/律,对被歧视群体与本群体在空间上隔绝,如美国曾经的种/族/隔/离政策。5. 人/身/攻/击,表现为一种强烈情绪下的暴/力/行为。 6. 种/族/灭/绝。如纳/粹集/中/营。

据此可对歧视做出分级:

个人偏见---社会偏见(到这里为止仍然是态度上的)-----行为歧视------制度歧视。

虽然说偏见是歧视的内在意识态度,但偏见不一定会外显化为偏见。从态度外显为行为还需要其他影响因素,如权力差别。与偏见态度相比,歧视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背后隐含有一种权力的关系。某一类型的歧视之所以能从偏见这种态度上升到行为,是因为强势的群体认为实施这种歧视的行为不会给自己带来超出其承受范围的惩罚,即不会付出太高的代价。

举个例子,在美国民/权/运/动之前,白人餐厅可以拒绝黑人进入,而现在尽管也存在偏见态度,但考虑到社会舆论谴责的代价,歧视这种行为被有效抑制,就是因为通过民/权/运/动,已有的权力关系已被破坏。


user avatar   su-de-zhong-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 1968 年 4 月,马丁 · 路德 · 金遇害的后一天,一位美国小学教师珍 · 艾略特遇上一个难题。她三年级的学生,在这个几乎全是白人的小镇上,无法理解为什么马丁会被暗杀。为了让他们理解什么是「歧视」,珍 · 艾略特做了一个试验。


她将班级里的孩子通过眼睛的颜色分为蓝色和褐色两组。在第一天,褐色眼睛的孩子被绑上一条褐色的领巾以作区别,区分出优势组和弱势组。蓝色眼睛的孩子们被告知他们更加聪明、干净、友好,是比褐色眼睛的孩子更棒的人,褐色眼睛的孩子则被艾略特不断地批评和嘲讽。


第二天,艾略特将规则反转,蓝色眼睛的孩子被绑上蓝色的领巾,成为弱势组,而褐色眼睛的孩子则被归位强势组,享受比弱势组更好的待遇。两天试验结束后,珍让双方拥抱和好,并写下感受。


短短两天里,发生了什么呢?被归为弱势组的学生在测验和学习中表现都不理想,相反,被归为强势组的孩子表现优异、自信,并「团结」起来,区别看待弱势组的同学。


「我亲眼看到平时富有合作精神、友好而体贴的孩子在短短十五分钟里,变得令人讨厌、凶狠并且学会歧视。」珍 · 艾略特说,她意识到她在一个三年级的班级里,创造了一个微缩的社会。


一.偏见(Prejudice)与刻板印象


前天我坐车回家路上,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前面一辆白色轿车开得缓慢而扭捏,在我们前方晃悠了大约半分钟后,性急的师傅一脚油门,迅速变道超车,然后嘀咕了一句「女司机」。


我忍不住问师傅,为什么你确定这是女司机呢?师傅回答,只有女司机才是这种技术。我反问道,如果对方其实是一个男司机呢?师傅哈哈笑了一声,没有回答。我想,即使看到对方是男司机,恐怕师傅也会认为他「开车技术和女司机一样」吧。


「男性开车技术比女性强」是我们广泛可见的一种偏见,即使并没有任何数据显示男性开车技术更强,甚至并没有见过女司机开车或者见过开车技术差劲的男性,很多人依然持有这样的观点。


偏见,是一种缺乏客观依据、固定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态度。在心理学上,它不仅仅是一种意见或信念的陈述,更是一种包括像轻视,反感,嫌恶等感觉的一种态度。而通常偏见的产生,都来源于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原本是指用来复制一个印刷过程,后来被比作「脑子里的图片」或者现实的心理复制品,专指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人、事或物的一种概括性看法。刻板印象的产生,多数时候源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某类人群(或个人、事物),而选择采用经验或感官走「捷径」。


「女性开车技术差」或「男性开车技术好」就是一种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的产生原因较多,从深层次来讲,这是一个基于「性别刻板印象」的延伸。我们的社会通常有「女性不太理性」和「女人更适合做家务」这类刻板印象,延伸到各个领域当中,可能就是女性既不适合当外科医生,也不适合做一名律师,当然也不会好好开车了。


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的社会环境也会不断加强这种刻板印象。新闻媒体为了博人眼球,在某个车祸报道的标题中,会刻意加上一个「女司机」的标签,让大家产生一种女司机车祸几率更高的错觉,事实上数据统计,男司机车祸几率更高。


这种手法屡见不鲜,「富二代」、「90 后」等标签时常存在于各类媒体报道当中,比起事实本身,大众更关心这类标签的意义。「富二代」是嚣张跋扈的,「90 后」是年轻气盛不懂事的。


刻板印象本身并不一定有害,一个族群若被刻板地视为中性和正面的印象,譬如「诚实善良」,则不会产生偏见或歧视。然而事实是负面的刻板印象往往更深入人心,「女司机开车技术差」的刻板印象,就导致那位出租车师傅看到前方乱晃的车,产生了「对方一定是女司机」的偏见。


二.什么是歧视(Discrimination)


80 年代初,一种前所未见的怪病席卷纽约。由于这种免疫系统缺陷疾病主要集中在男同性恋群体当中,因此被称为「同志病(gay cancer)」。无数男同性恋因为这种病症死去,保守的里根政府对此「视而不见」,有人认为这是上帝给予同志的惩罚,希望以此消灭同志群体。不少商店挂上标牌,禁止同志进入,大部分民众对同志避之不及。


这种病症正是大名鼎鼎的「艾滋病」,直到其肆虐四年之后,美国政府才拨款进行研究和救治。时至今日,即使科学证明艾滋病并不是同志特有的疾病,依然有不少人坚持认为同志是艾滋病的病原,拒绝接触同性恋。也有人对爱滋病患者抱有偏见,认为他们生活放荡,甚至不愿和他们呼吸同一片空气。


虽然并不绝对,但多数情况下「歧视」往往源自「偏见」,简单地说,歧视是基于偏见的一种外显行为。


「女司机开车技术比男司机差」是常见的偏见,当一个人持有这种偏见,并因此拒绝乘坐女司机的车(拦下一辆出租车,发现是女司机后拒绝乘坐)的时候,我们可以说这就是一种「个人歧视」。而如果出台一项政策,规定女司机获得驾照所需学习时间更长,或者成为出租车司机的考核更严格,则是一种「组织歧视」。


偏见和歧视主要有两点区别:


偏见作为一种主观态度主要存在于脑海中,而歧视则是一种行为。前者为后者的心理来源,后者为前者的外在反映。大部分情况下,人的态度和行为具有一致性,但也并非必然,持有偏见态度的人不一定会表现出来。一位对同性恋抱有偏见的酒店老板,不一定会拒绝一对同性恋人的入住。


偏见可以发生在任何群体之间,强势的群体可以对弱势的群体抱有偏见,反之亦然,例如仇富,往往带有对富人(强势群体)的偏见。而歧视,则只针对弱势群体。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强弱之间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在主流社会里,异性恋相比同性恋占有绝对优势,即使同性恋对异性恋抱有偏见,也很难进一步形成歧视行为。但在同性恋占有话语权的时尚圈,甚至有异性恋假装成同性恋来获得认可的情况发生。


总而言之,歧视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弱势群体(或个人),由于身份归类(如种族、性别、宗教、性取向等)而非品质,给予不公平、否定性和排斥性的区别对待。


三.从偏见到歧视


自证预言,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莫顿提出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是指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其正确与否,都将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以至于这个判断最后真的实现。1968 年,罗森塔尔博士与雅各布森博士通过在小学教学上的试验,验证了这个现象,并成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这种效应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简单来讲,一旦某个人或群体被他人用主观倾向态度看待,并因此看法设置规范和制度,那么这个人或群体可能最终就会变成那样。


比如说,曾经美国的白人认为黑人是低人一等的种族,因此设立了各种隔离制度进行区别对待。在这样的政策之下,黑人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工作和生活环境,也就难以产生健全的人格,因此也会产生一些符合白人偏见的特征。一个白人见到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黑人,发现这个黑人是个文盲,因此得出「黑人果然都是愚蠢的」结论,加强了其偏见的态度。但实际上,只是因为这个黑人没有机会享受教育罢了。


我们知道种族隔离制度是一个典型的「组织歧视」,白人是强势群体,黑人是弱势群体,因为对黑人持有偏见,因此延伸出进一步白人对于黑人的歧视。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这种偏见才会演变为歧视呢?


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是由美国学者菲什拜因和阿耶兹于 1975 年提出的理论,主要用于分析态度如何有意识地影响个体行为,关注基于认知信息的态度形成过程,其基本假设是认为人是理性的,在做出某一行为前会综合各种信息来考虑自身行为的意义和后果:



在这个理论当中,个人对特定行为偏好的行为意向会受到个人是否认同的态度及重要他人支持与否的主观推测二者或其中之一的影响,而行为意向又将进一步影响所表现的具体行为。若两者保持一致,则做出行为是必然,若二者矛盾,则取决于二者相互作用的相对强度。


这里的主观推测实际上可理解为实施某一行为受到的社会阻力的大小即付出的代价的大小。歧视之所以能从偏见的心理上升到行为,是因为人理性选择的结果。一旦人们认为实施这种行为,不会付出超出忍受范围的惩罚(甚至带来奖励),就会进一步到行为层面。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歧视是强势群体对于弱势群体。因为历史原因,黑人在美国相对于白人处于弱势地位。人们对黑人存在偏见,而黑人力量弱小,不足以对制度的实施者给予惩罚,种族隔离制度因此而成立。而这种制度的破处,事实上也是黑人进行反抗的结果。


四.如何消除歧视


总体而言,刻板印象催生了偏见,而偏见则导致了歧视行为的发生。


根据我之前所分析,我认为歧视的根源主要来自以下三点:


1. 因为片面、错误的信息而导致的认知偏差:因为教育环境、成长环境、文化环境和媒体环境等等,接受的信息不够全面和客观,导致认知偏差。比如女孩子从小被认为「不适合学习理科」;

2. 歧视者的傲慢和无知:接受了片面的信息,却将这些信息当做全部,一心认为人、事或物都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不愿意接受真实的情况。比如一个人恐同,即使接受了科学的信息,依然认为同性恋就是不干净,就是「反自然」的;

3. 被歧视者本身的弱势:因为自身的弱势地位,无法对强势者做出反抗,甚至因此认为自己就是这样,接受歧视者传达的信息。比如黑人被白人认为是愚笨和懒惰的,假如因此有一部分黑人自暴自弃,也认为自己真的低人一等,从而堕落下去,加强了白人的偏见。


要消除歧视,必须是从根源入手。我们需要消除误解、增加双方接触的机会,也需要被歧视者自身的努力,因此我认为消除歧视的方法有:


1. 宣传:宣传是消除误解的有效方式,树立典型的形象有助于破除大众对特定人群的刻板印象。对于女性科学家的宣传会让人对于「女性不适合科学」的偏见产生扭转;

2. 教育:从小不要给孩子灌输片面和错误的观念,要让他们自己去接触其他群体。极端宗教组织从小开始培育孩子的偏见行为,这种方式可怕而残忍;

3. 加强同理心:《了不起的盖茨比》当中有一句话: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要知道,可能对方并没有你那么优厚的条件。加强同理心可以让人更好地放下偏见,当你觉得穷人的孩子学习差,可能是因为他需要花更多精力照顾家庭;

4. 避免与极端人士交往:极端的思想总是容易传播和获得认同,我们要小心那些因为狭隘的目光而产生极端思想的人。当一个人告诉你,黑人就是天生又蠢又笨又懒的时候,你最好离他远一点;

5. 与被歧视者多接触:最好了解对方的方式就是接触对方。有些人认为河南人都是骗子,但如果过接触一些河南人,感受到河南人的好,观点可能会产生改变;

6. 被歧视者自身改变:被歧视者需要客观接受一些事实,并且在可行的范围下进行改变。假如当時美国的黑人,如果都自甘堕落,那么谁也帮不了他们。相反,他们积极进取,慢慢亦会获得尊敬。


对了,在珍 · 艾略特做了蓝眼睛和褐眼睛的试验十七年以后,纪录片《分裂的课堂》的导演对已经长大成人的学生们进行了回访。无一例外,他们认为这个实验在其生命中意义重大。正因为童年时期有了这个体验,长大后更容易接纳不同文化、不同宗教背景、不同种族和不同意见的人,看到更大的世界。


其实,消除歧视的目的,可以仅仅是因为世界那么大,我们何必那么狭隘。




  

相关话题

  既然“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那么倾诉是否还有必要? 
  得罪(亵渎)神灵了应该怎么办? 
  行为抑制的大脑神经机制是什么? 
  大王提到的「情绪自由」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会有「男生比女生学数学更有优势」这一说法? 
  到了我们的下一代,内卷程度与“奋斗逼”的数量会不会有所改善? 
  为什么我越长大,民族主义感情越浓厚? 
  10 岁儿子成绩下降,父亲奉行「棍棒教育」将其打成重伤二级,被判有期徒刑两年,你怎么看? 
  感觉在现在这个时代,不管是社会还是家庭,对待残疾人的态度体现出很严重的精分倾向,不知是怎么回事? 
  我们目前的时代距离人工智能具有自我意识还有多远?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2018年1月22日京都大学承认ips细胞研究所论文作假行为?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绝地求生主播专用外挂揭秘,并不是神仙才叫挂。》?





© 2024-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