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为一旦成为模式,一时半会很难改变。
但你可以主动给自己设置一个“权力牵制机制”,给予你的孩子和先生“对抗”你的行为的权力。
也就是说,自己给自己立法,并将审判权交给孩子和家人。
这就像社会上的立法一样,偷窃是罪,犯罪就要接受审判和刑罚。法律对人的行为会产生约束。但,法律只是权宜之计,最终的目的是希望你在这个过程中反省和觉悟到自己的软弱,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然后慢慢改变这个行为模式。
具体来说,你可以这么做。
首先,每次吼叫孩子之后需要向孩子认错。
你要告诉ta,妈妈刚才对你大吼大叫是不对的。要向孩子承认错误并请求ta的原谅。
其次,和一起孩子复盘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什么让你失去了耐心,什么让你沮丧,什么又激怒了你?是ta动作太慢?没领会你的意思?不礼貌地顶嘴?做题做错?不认真?三心二意?
还是因为你自己的情绪出现了问题,你在别的地方受了气迁怒于孩子?
你需要让ta知道吼叫的前因后果。
注意,你的目的不是为自己找借口开脱,而是为了让ta知道没有无缘无故的怒气,ta也不应该随随便便被拿来撒气。复盘是为了尽可能寻求公平与合理。
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往往不是因为父母的训诫,而是看不到这训诫的理由,因此觉得委屈、不公、屈辱。
ta不知道为啥就被劈头盖脸骂一顿、打一顿,自己做错了什么?值不值得这么严厉的惩罚?没有原因,没有道理,没头没脑,又不能反抗,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所以你要给ta和你自己复盘“暴力”产生的原因。这个分析的过程,其实就是最真诚的道歉。
道歉不仅仅是“对不起”,还要有“对不起,我刚才不应该那么大声”,还要有“对不起,我刚才不应该那么大声。当我看到你做作业不专心的时候,我心里真的非常着急,我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我应该更加有耐心。对不起。”
复盘和找借口的区别在于,找借口是仍然归错于对方并强迫对方原谅,比如“都是你三心二意才惹得我发脾气”。
复盘则是认自己的错并把原谅的选择权交给对方。比如“我看到你三心二意失去了耐心,虽然你做错的题还是要重新做。但发脾气是我不对,我也要为我的不对负责,你可以原谅我吗?”
这样做可以让孩子:
①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②知道吼叫是不对的。
③父母也是人,也有软弱和犯错的时候。
④做错了需要道歉并请求原谅。
⑤自己有权利监督父母的行为。
是的,当你向孩子道歉和复盘的时候,你实际上是给予了ta一份监督和审判的权利。
也就是你授权ta在你犯错的时候可以对你表达不满和抗议。
你还可以继续和孩子及家人做一个类似惩罚的约定,一次大吼关禁闭30分钟,类似这种。
当然你可以在“关禁闭”的时候刷手机。这主要在于象征意义:犯了错就要有代价,父母也不例外。
你也可以制定其他约定。但注意不要让这个对你的惩罚变成对孩子的奖励,比如我大吼一次带你去一次迪斯尼。那孩子巴不得你天天吼ta。
好了,这就是你要建立的权力牵制机制。
我希望你不必太过焦虑。人人都会犯错。父母也会犯错。
在孩子面前犯错不尽然是件坏事,处理好了可以变成宝贵的功课,可以让ta学习如何正确的处理冲突,面对自己的错误,以及公平合理的解决问题。
其实,当你愿意为自己的错误道歉和付上代价的时候,你就在为孩子做一个美好的榜样了。
ta需要的并不是完美的从不犯错的父母,而是也会犯错、也有软弱,但有勇气面对错误并努力变好的父母。
也许经过了这一切,你还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但那已经不重要了。你让孩子看到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并给予了ta充分的自由抗议你的过错。ta也可能会生你的气,但心里不会再存下创伤了。
并且,你为之所做出的这一切努力,将会是对孩子这一生最大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