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的那个评论是点赞人数两倍的回答,还真是敢说啊,拿起嘴来就说也不怕闪了舌头。
什么时候政治和军事可以分开说了?
咱家正式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想反问楼上诸位一个问题:
难道拥有更发达的“兵法理论”,就能保证每次战争都取得最后胜利么?
很显然,不能。
所以题主的这个问题首先就有问题。
蒙古人是否懂得“兵法理论”与他们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没有这种唯一性的相关关系。
如果是回答:
蒙古是否有自己的兵法理论?
如果是这个问题,还值得回答一下。
而且答案是:
有,虽然谈不上有系统,甚至没有什么他们自己的书面记载。
以下开始正式回答:
首先略谈下,何谓兵法?
同志哥,兵法是个什么概念?用兵之法?差不多,虽然不准确,但在古典时代够用了。
我国作为文明古国之一,论上古历史的悠久,也许不能与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那些已经灭亡的国家相比较,但军事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却可以说是不逞多让的。我国的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战争?由于文献的广博程度超过咱家所知范围,咱家实在难以去进行具体统计,但是似乎可以通过其他的间接方式来进行推测。
例如,我国现存之兵法书为数不少,若选择20世纪初为界进行统计爬梳,包含之前和之后对这些兵书进行研究、解说、注解、翻刻的相关文献或不同版本在内,则共有3380部,这些兵书合计总卷数则达23503卷之多。其中另有959部兵书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确知其书目卷数之多少,因此还没有计算在内。假设一卷兵书或研究解说的文献平均有文字2500字,则共有文字58757500字。一个研究者日阅3万字的情况下,亦需1959个工作日方能阅读完毕。如要进行系统整理,更不知要花费多少时间才能做到。兵书的数量应该是大致能体现一个文明国家的军事活动的频繁程度的,我国的兵书数量如此之多,不难想见我国历史上的军事活动的频率。
在我国的兵法书中,有很多处于不同军事工作层次的内容。如:大战略(庙算、谋略)、战略(行动规划、布势、战役组织)、大战术(阵形部署、调度)、战术(作战队形的部署、作战动作的展开)、军队建设(军事法律、人事管理、编制)等等。
此外,还包括了野战勤务、后方勤务、组织建设、医疗卫生等等等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而古代人也非常明确的知道,这些事务都是属于一个整体的不同部分,所以往往是要互相参看。例如《孙子兵法》常与《吴子》同称,武经总要总与行军须知同刊一册。到了宋代,则干脆把《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等七本书合刊一套,称为武经七书(不是武穆遗书!),作为教科书使用。
由此不难知道,我国的古代所谓兵法,其实就是在古典时期下,对军事科学中的战略学、战术学、编制学、后勤学、军事科技、组织管理学、军事行为学(西方称军事行动学)等方面的原始探索,并形成的知识体系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