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赞答案史料真的很充分,但是他(她?)的论点我不同意。
吴王李恪确实很冤,我个人意见李恪是被李世民“坑死”的。
第一,李恪确实很有才,虽然高赞答案认为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李恪究竟有哪些才能,但史书上其实是记载了的。
史书上说李恪“善骑射”,李世民儿子里论才华当属李泰和李恪。
李恪“善骑射”这个优点从他因为打猎踩坏农田被削三百户食邑也能间接证明。
第二,李恪生母不管受不受李世民喜欢,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作为隋炀帝之女,李恪的血统在李世民所有儿子里是最尊贵的,当然也超过了长孙皇后的三位儿子;众所周知,李世民本人就是一个无可救药的血统控,李恪就算没有才能,光一个前朝帝室、弘农杨氏血统就够李世民高看李恪一眼了。
第三,李恪确实在贞观十七年前接连被处罚,但这不代表李恪顽劣。
李恪确实在贞观十七年前食邑从800户被削成200户,而且动辄得咎,但这不代表李恪就真的劣迹斑斑,真顽劣。
目前看李恪被处罚最大的错也就是打猎时候踩坏农田,这和李世民滥用民力大建宫殿相比,算得了什么?李世民是很会作秀,每次都纳谏,但他该驱使民众修宫殿还是修,贞观年间就有老百姓自残以躲避劳役的现象了。
比起真正顽劣的齐王李佑,李恪那些罪名就算不是“欲加之罪”,也是“轻罪重罚”。
我个人以为李恪之所以动辄得咎,恰好是因为他足够优秀,外公足够“吓人”所导致,毕竟贞观十七年以前,李恪的血统和他的才能足以威胁到太子李承乾的地位,所以李世民用这种方式让李恪不要有非分之想,也属于正常操作。ps:史料就那么多,这只是我个人的解读。
第四,李世民其实不满意李治这个继承人的
这一点我觉得没必要长篇大论,有足够多的史料可以证明李世民立十五岁李治时是比较犹豫的,不管是给李治“送女人”,还是和长孙无忌闲谈换李恪,都足以证明。
第五,李世民想换李恪,不是深思熟虑,而是放飞自我
为什么我说李恪是被李世民“坑死”,就是因为李世民想用李恪换李治不是一个深思熟虑的想法,而是属于不过脑子的随口一说。
众所周知,贞观十年长孙皇后死后李世民“明君秀”是越来越不想搞了,相反,李世民贞观十年后越来越像他表叔隋炀帝了。
当然,这也很正常,“有为”皇帝当久了,都容易放飞自我,比如汉武帝、唐玄宗、清高宗都这样,李世民本性来说就是“飞鹰走狗”的贵胄子弟脾气,当了十几年英明天子,他越来越放飞自我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他一直对李治不满意,再加上放飞自我,很可能和长孙无忌聊天时随口就提到李恪“英果类我”,长孙无忌当然大吃一斤,连忙给李世民堵回来,史料上李世民那话和斗嘴一样,我个人感觉就是两人聊天话赶话赶上了,李世民清醒后当然也知道自己立李恪的想法完全不可能。
但是李恪冤就冤在李世民尽管知道自己说错话,但是李世民事后没有任何要为李恪将来打算和补救的意思,反而把李恪叫来大骂一顿,还说他不要走“汉朝燕王旦”的老路,这与其说是保全李恪,不如说是做给李治看的,像李治表明“爷爷还是爱你的”。
至于李治将来即位后李恪的结局会怎么样,李世民完全不在意,也不在乎。
李世民作为一个父亲,实在太冷血了,这真是养儿子如养蛊。
李恪冤就冤在这儿了,因为在李世民说“吴王英果类我”之前,没有任何史料可以表明李恪曾经对皇位有过觊觎之心,而且结合李恪动辄得咎来看,正常情况下李恪装低调还来不及呢,怎么敢图谋太子之位?
结果李世民一句不过脑子的话,给李恪种下了日后杀身之祸,更令人无语的是李世民本人完全不在乎自己坑了这个儿子。
这才是李恪冤的地方。这是真正的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