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为什么要参与朝鲜战争? 第1页

  

user avatar   magasa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不同意题目中「抗美援朝」这种意识形态倾向性太强的术语,即使是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所以还是称为中性的「朝鲜战争」好了。

这个问题在国内学术界,主要是沈志华和杨奎松研究得比较多。他们提出,中国当时为什么出兵,真的是一个历史谜团。不仅后人不了解,就连当政的领导人也糊里糊涂,战争结束没几年,几个参战国的领导彼此之间就说不清楚战争起源了。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赫鲁晓夫和彭真在罗马尼亚展开的一场争执。赫鲁晓夫说,朝鲜战争是由北朝鲜发动,苏中两国同意的。彭真说,中国事先不知情,也没有同意北朝鲜发动战争。但赫鲁晓夫坚持,北朝鲜发动战争是斯大林和毛泽东的共同决定。彭真也坚持,毛泽东是反对朝鲜出兵的,因为一旦出兵,美军参战,那么北朝鲜可能就保不住了,而真的打起来后,斯大林推搪说不想引爆世界大战,所以委托中国出兵,毛才同意。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苏两国都不回避,战争的确是北朝鲜引发的,但关于谁决定发动进攻的,中苏各执一词。

沈志华考证后的观点是:一,战争的策划和实施,的确是斯大林和金日成两方秘密决定的,中方并不知情。二,但毛泽东对金日成有进攻南方的计划,并非心中无数,因为斯大林此前曾就发动战争一事和毛通气,说自己同意金日成的计划,征询毛的意见,而毛并未明确反对。只不过到了具体谋划的时候,因为一些原因,斯大林又不愿和毛说了。

后来朝鲜出兵了,又被美国打了回来。在当时的冷战形势下,以毛和中共领导层的想法,担心美国会就此打到中国东北,压到鸭绿江边,对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形成严重威胁。所以维持朝鲜的存在,在当时对中国肯定是有战略价值的。

仅从利弊分析的话,毛和中共不难作出出兵朝鲜的决定,担忧主要在于,双方的军事实力差距悬殊,只怕打不赢,而不是不想打。

但毛泽东「人定胜天」的性格相信,即使相差悬殊,也还要看到底打得怎样。而且,苏联承诺援助装备和火力,这应该能弥补很大差距。而且中国后方近,兵力多,只要苏联装备能及时运到,解决空军掩护问题,在实战中用「人海战术」,四打一、二打一,和美国军队还是有一打。

虽然在中共高层讨论时,大部分人都很悲观,但由于得到了彭德怀的支持,毛还是坚持要出兵。这后来又出了一点波折,苏联提出空军援助到位不会有毛想的那么快,这差点导致中国放弃出兵朝鲜。但毛和政治局成员反复讨论,觉得即使没有援助,还是打比不打好,如果装备暂时跟不上,可以主打南朝鲜军,避开美军,可以采取守势,等苏联援助到了,再取攻势。后来苏联终于保证尽快让援助到位。

所以,中国最终还是打了。


user avatar   makak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前经常有人把中越战争称为投名状,说中国打越南是因为要向美国示好,其实抗美援朝才是货真价实的投名状。只不过这次是打给苏联看的。

斯大林一生,数得上看走眼的,就两次,一次是他认为希特勒不干掉英国之前不会对苏联下手,原因也很简单,两线作战是大忌,但是希特勒太自信德国铁路系统的完美了,给了斯大林一个痛击。还有一次就是他没以为中共能够成事,但是毛主席给了他一个大礼。

雅尔塔体系中,中国是属于美国的。这点斯大林也认,所以解放军解放了南京城的时候,苏联大使跟着运输大队长跑到了广州,反倒是美国大使司徒雷登留了下来希望接触一下。

由于斯大林对雅尔塔体系的承认,中国形势变换算是苏联赚了,谁也没有话好说,谁叫美国扶持的代理人不争气呢!但是因为苏联大使跟着蒋介石走这件事,一直是双方心里的一个疙瘩,后来米高扬访问西柏坡,刘少奇访问苏联,终于还是把倒向苏联的政策给定下来了。

建国后中苏同盟初步建立,毛泽东等领导人对以前苏联和国民党签订的《中苏友好条约》非常不满,举国都对苏联红军在东北解放过程中犯下的恶行愤恨不已,各民主党派也通过各种途径对中国共产党施压,在这个情况下,毛主席访问苏联,目的其实是想废除旧的条约,签订一个新的条约。但是苏联人,特别是斯大林同志不愿意废除旧的条约。斯大林严格说来并不是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者,他战后的所有考虑都是站在苏联国家利益角度上的,这一点无可厚非,他在重新拿到旅大港口的时候斯大林说:为了清洗1905年俄国战败的污点,我们“已经等了40年”。这个我们非常的耐人寻味,当年列宁可是为了俄国战败而欢呼呢,转过头来,斯大林就换了另一种说法了。先别急着笑话苏共革命性的丧失,执政以后的中共其实也一样,当年欢呼苏联占领东北,现在就想方设法的赶走苏联人,其实都是一个道理:不要相信在野党,上台以后都一样。

毛主席到了苏联以后,斯大林不愿意谈合约的问题,但是毛主席有因为当时全国的知识分子给他的压力,不谈好觉得没脸回来,于是就拖着,也不回国也不出面,法国媒体甚至猜测毛主席被软禁了,斯大林迫于压力,开始向中国妥协,开始谈重新签条约的问题。这个条约主要有三个方向,第一,外蒙古问题,第二,东北问题,第三,帮助中国打台湾的军援和对中国经济援助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既成事实,而且苏联方面态度最为坚硬,中国没有在继续谈,争论最大的是第二个问题,即旅大的港口和中长路的问题。
当时苏联人的构想是,苏联必须拥有太平洋不冻港的出海口,因为当年日俄战争吃了大亏,苏联远东地区的海参崴冬天不能用,而且离日本的本土很近,离苏联核心区很远,日本很容易发动袭击,波罗的海舰队要救援的话,要绕过大半个地球,日本方面以逸待劳,直接给他们都收拾了。旅顺就不一样了,很隐蔽,终年不冻,基础设施也不错,当年清政府花了430多万两白银专门修的军港。搁你是斯大林你也不愿意放弃啊。本来,就算是毛泽东亲自委曲求全的来了,斯大林也肯定不会放弃的,但是,这时候在美国的苏联间谍得到了情报:美国打算拉拢中国!

果然,在不久之后,1950年1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美国不会干预台湾问题,也不打算干预中国的内战。随后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发表讲话,提出亚洲目前最强大的力量是民族主义,它与美国的利益和传统政策一致而与共产主义根本抵触。艾奇逊还指出,历史上侵害中国主权和利益的不是美国而是俄国,目前苏联正在夺取中国北方的四个地区,并承认台湾和朝鲜半岛都不在美国太平洋的防御线之内。而且,美国通过在中国的间谍发起谣言,说苏联不仅要控制旅顺,还要控制秦皇岛,烟台,青岛等大部分北方港口,而且,苏联不仅仅软禁了毛泽东一个人,连后来去的周恩来、聂荣臻同志也一起遭到了软禁。于是国内的知识分子坐不住了,很多人天天去国务院外交部抗议,写信的打电话的,都有,一个人甚至说:“为什么毛泽东到了苏联,斯大林不亲自迎接,他当年可是去火车站迎接过日本外相的,难道对于苏联来说,一个盟国的领袖比不上一个敌对国家的外长吗”苏联大使也写信给莫斯科,报告中国国内的舆论。苏联面临着几个方向的压力,由于第二个问题僵持不定,中国方面要求重新探讨第一个问题,即外蒙古问题。。。。斯大林考虑了中苏关系的大局,认为如果不做出相应的让步,中苏关系面临着破裂的危险,那么苏联的远东地区不仅不能发展,还要面临着作战的危险,所以斯大林最后决定,放弃旅顺!于是双方顺利的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然后毛泽东周恩来回国。(当然,由于第二个问题上的让步,导致了斯大林的不满,第三个问题的谈判过程异常尴尬,经常是中国的要求被全部推翻,苏联的要求被严格执行,比如苏联做出决议,要求中方必须为在华工作的苏联专家额外再支付一笔补偿金。在会谈中,苏方解释说,中国政府每月支付给所有专家每人2000—4000卢布的这笔补偿金,将用作对专家以前工作的企业的补偿。周恩来反复强调,中国政府很难接受这个条件,因为“这笔费用相当于每月10000至18000斤小米,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副主席每月只有3400斤小米,部长只有2800斤小米”。特别是苏联要求用外汇支付这笔费用,对于刚刚建立的新中国来说就更困难了。苏方坚持不肯让步。)


外界普遍看法是,条约的签订,确立了中苏同盟的关系,其实恰恰相反,斯大林通过这件事认定毛泽东会成为下一个“铁托”,苏联在东亚的地位会进一步动摇,而且,苏联不得不考虑再在东亚重新找一个新的港口,朝鲜半岛进入了斯大林的视野。

而在这时中国也打算解放台湾了,其他的工作已经做好了,就等着苏联方面的军援了,苏联以各种理由拖延,无论是飞机,军舰还是其他海军装备,甚至是顾问,没有一样是苏联痛快给的,中国方面一直不停的谈判,讨要,苏联一直是借口,推迟。直到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所需求的东西都没有到齐。。。还特么打屁啊打


本来毛泽东和斯大林刚开始在莫斯科谈的时候,他们都不同意朝鲜发动战争,都觉得朝鲜就一切维持现状就行,可是中苏条约一签完,斯大林想法就变了,毛泽东前脚刚走,50年四月,金日成就到了莫斯科,向斯大林报告,自己有意用武力统一朝鲜半岛,斯大林给予了支持。金日成自己都愣住了,完全想不到斯大林这么愉快的就决定了,之前可完全不是这样啊。斯大林还说,你这事啊,你自己去跟毛泽东同志谈,他得要答应才行。于是金日成回国后又秘密访问中国,跟毛主席说了这件事,毛主席也愣在当场!虽然没有当场质疑,会谈过后立即打电报询问!

立即报告菲利波夫同志。
今天,5月13日23时30分,周恩来来我处,并根据毛泽东的委托转告以下事项:
一、金日成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外务相朴宪永今年5月13日来到北京。二、今晚毛泽东同志会见了他们一行。在与毛泽东同志交谈中,朝鲜同志通知了菲利波夫同志的如下指示:现在的形势与过去不同了,北朝鲜可以开始行动;但是,这个问题必须同中国同志和毛泽东同志本人讨论。
三、朝鲜同志将在北京停留两天。
鉴于上述情况,毛泽东同志想得到“菲利波夫同志本人对这一问题的说明,根据罗申同志转来的菲利波夫同志的上一封电报,本应在近几天内就接到说明”。
中国同志请求速速回电。

电报中的菲利波夫就是斯大林同志的化名

早先金日成就解放军内朝鲜族战士的问题来过中国,当时由于加强朝鲜武装力量的需要,有两个朝鲜族师已经回国了,当时毛泽东表态,我们准备先解决台湾问题,等中国统一了,我们会帮助朝鲜的同志,但是斯大林秘密和金日成达成的协定,逼着中国不得不推迟解放台湾的时间,因为苏联一共也就那点家底子,给了他就不能给你,而且,美国人不出面还好,美国人出兵的话,朝鲜人根本挡不住,苏联人又害怕挑起更大的战争,最后中国不得不参战以保护中国的东北,所以如果金日成决定开战,也就不存在解放台湾的事了。于是毛泽东被逼无奈的同意了,毛泽东当时和米高扬的谈话

毛泽东:……金日成来,说斯大林同意了。我想,三国,已经有两国同意了,我也就没有坚决反对。当然,我坚决反对,也是不行的。 米高扬:是的,你反对,也不行。
毛泽东:金日成说,不要我们帮助。他只是通知我们一声,其实他已经决心要打了。我说不能打。他说,帝国主义不会干涉的。我说,应该估计帝国主义会干涉的。金日成说,不会的。金日成和朴宪永说,斯大林告诉他们,帝国主义不会干涉的。我对他们说:帝国主义的事,我做不了主,我又不是他们的参谋长,我不能知道他们心里想的事。
米高扬:他们是在算卦。
毛泽东:我对他们说,既然两国都赞成,我们只好同意,但是,我们要在鸭绿江边摆上三个军,你们赞成不?他们问,做什么用?我说,有两个可能:帝国主义干涉和帝国主义不干涉。我说:我肯定,很可能帝国主义要干涉的。帝国主义如果不干涉,没有妨碍。如果干涉,不过三八线,我们不管,如果过三八线,我们一定过去打。……

毛泽东对于无法解放台湾心里一肚子火,但是毕竟有求于人,又无法发泄,对于自己的正确意见,年轻冒失的金日成听都不听,他们表现的并不是要跟中国商量的语气,让人觉得只是在通知你已经做好的决定。


于是,在苏联顾问的指挥下,朝鲜人民军跨越38线进攻南方,朝鲜战争正式爆发。

如果这场战争最后打赢了,皆大欢喜,但是很显然,金日成没有这个能力,由于李承晚比较垃圾,没有事先做任何准备,人民军很快就搞定了汉城,然后一直往南打

毛主席以他惊人的预见性,让朝鲜方面注意后方,防止帝国主义干涉的力量突然来个后方的登陆,队伍反应不过来,金日成理都不理,中国派遣的代表柴成文,被好吃好喝的供着,但就是什么消息都不给你,所有的在中国工作过的同志,被金日成严令不允许与柴成文有任何接触,更不许有消息流出,所有交给柴成文的消息,都是第二天的新闻通报。后来柴成文被叫回去一顿臭骂,说他不能干事,你不发回来消息,第二天我们报纸上也看得到,柴成文委屈的不要不要的。

结果,正如毛主席所料,美国在仁川登陆了,十几万的人民军被包了饺子。斯大林收到前线发来的报告:形势已非常严峻。美国登陆部队和釜山反击部队在占有绝对制空权的空军支援下,已经形成对人民军主力的包围之势。人民军遭受了重大损失,几乎所有的坦克和大炮均已被毁,部队缺乏组织和指挥,通讯时续时断,缺少弹药和燃料,有些师团已经完全失去了联系。什特科夫29日报告说,人民军两个军团的退路都被切断,部队纪律涣散,斗志全无,已经不能指望有组织的行动。汉城已经陷落,三八线一带根本没有部队防守。政治形势也很复杂,北朝鲜的反动势力已开始抬头。金日成认为,如果敌人越过三八线,将不会遇到有效抵抗。

这时候的美国飞机已经可以轰炸中国东北了,中国方面希望这时候出兵,被斯大林拒绝。在他看来,如果中国出兵,对于战后的朝鲜利益,就要有分割,而这是苏联不能忍的,说到底还是信不过呢,信不过中国领导人对苏联的忠诚,信不过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在美军未过38线之前,是中国出兵的最好时机,后来美国解密的文件称,杜鲁门要求麦克阿瑟,如果在38线附近,或者朝鲜内,发现中国军队的影子,立即停止进攻,就此停止,麦克阿瑟根本不信中国会出兵,因为如果中国出兵,早就应该出兵了,若在仁川埋伏一彪人马,管教我老麦克拱手而降,美军不战自退,既然当时没有,中国人也不是傻子,肯定不会出的。结果美军大步前进。金日成这时候开始求救了,但是又不愿意得罪苏联,于是一趟一趟的打电报。斯大林也开始急了。


中国有出兵的打算,因为斯大林一让金日成来中国通知,中国的领导层就想明白了:这是苏联人的报复,包括拖延中国收复台湾,都是斯大林在表达自己的不满。中国必须通过一件事情向苏联,或者说向斯大林同志表达自己的忠心,才能确保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刚解放那会,中国实实在在的一穷二白,搞什么工业化啊,中共骨干里面接受过完整教育的同志都没有多少,大多数都是仅仅识几个字而已,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国家?谁会啊。而且由于没有空军,中国大陆的天空对台湾是开放的,台湾想飞到哪里飞哪里,撒传单,扔炸弹,空降间谍破坏,无所不用。甚至开国大典,刚刚检阅过的飞机就要立即去执行任务,一刻也不敢耽误。

据苏联领事馆给莫斯科的报告:由17架重型轰炸机进行的这次袭击,造成上海大面积停电,供水中断,所有企业停产;上海当局和居民情绪十分低落,人人提心吊胆,甚至做出了将工业企业迁往内地的决定。蒋介石则为此欢欣鼓舞,并在高级军事会议上要求扩大轰炸,批准将袭击目标扩展到北京、天津、汉口、南京、青岛、广州以及其他一些城市。为协助这个行动,美国人决定帮助国民党尽快修复舟山群岛上的岱山机场。

在这种条件下,中国领导人想硬气,有本钱吗?


还有,当金日成实在打不下去的时候,斯大林决定让中国出兵了,但是中国要求要有苏联的空军支援,斯大林又开始害怕了,说不行让金日成到东北打游击吧。如果发生了这种事情,中国的东北地区还能要吗?随时要准备防止李承晚的部队侵袭,时刻做好战队准备,内部还有上百万的朝鲜人捣乱,金日成搞事,苏联当年借口打关东军就一直没走,这次估计也得旧计重施。这时候美国也正式开始支持台湾的国民党,放弃了保持中立的立场,让中国的领导人非常生气,毛泽东同志从多个方面考虑,最后决定抗美援朝!打他奶奶的。1950年10月19日,中国志愿军跨国鸭绿江,10月25日,志愿军第39军在云山地区和美军遭遇,双方开火,歼灭美军骑兵第一师1800人。

随着中国的参战,和节节胜利,斯大林终于相信中国了,于是大量的军援和经济援助源源不断,当中国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产生矛盾的时候,斯大林往往旗帜鲜明的站在中国这一边。下面举几个例子给大家看看。

朝鲜战场的战斗打响后不久,毛泽东要求苏联提供鱼雷快艇、装甲舰、猎潜艇、岸炮等海军武器装备,并拟派海军司令员萧劲光飞赴莫斯科进行商谈。斯大林第二天便回电表示同意。11月17日,周恩来致电斯大林,“新的战役即将开始”,而“鸭绿江铁路桥每天都在遭受敌机轰炸”。为解前方作战燃眉之急,需要立即从驻辽东半岛的苏联部队中抽调500辆汽车。斯大林当天便答复:“为了尽快将汽车移交给您——我是说给您新车,已指示我军司令部不是从旅顺,不是从旧车中调拨,而是在满洲里交付新车。11月20日移交中方代表140辆,11月25—26日移交355辆。剩余车辆将于今年12月5日前尽快发出。在满洲里站还将交付1000辆汽车。”对于周恩来提出的请苏联为中国正在组建中的空军集团军派遣15名军事顾问的要求,斯大林也是立即予以满足的。为了加强志愿军的空军作战能力,斯大林还主动提出无偿向中国提供大量新式飞机。他在1951年5月22日给毛泽东的电报中说:以前援助中国的10个歼击航空兵师中,有6个师装备的是已经落伍的米格—9歼击机。“为使中国歼击航空兵师能够成为更加富有战斗力的歼击航空兵”,苏联政府将在8月初之前无偿地向中国提供372架性能先进的米格—15飞机。现有的米格—9飞机仍留给中国,作训练飞行员用。由此,中国空军在其组建的开始阶段便形成了以当时最为先进的米格—15喷气战斗机为主的作战能力。斯大林这些做法表明了苏联作为一个盟国的诚意,毛泽东对此非常感激。从两国领导人往来的电报中可以看出,中苏之间的盟友关系在相互支援与合作中得到了加强。

这是军援


还有经济援助

从1950—1952年,苏联向中国出口了94.3万吨钢材(大约占中国钢材生产的40%),150万吨石油产品,其中包括100万吨的煤油和汽油(同期中国煤油和汽油的产量不超过28.7万吨)。1950年苏联向中国出口的工业设备价值1.653亿卢布,1952年则增长到6.94亿卢布,即增长了3.2倍。其中成套设备的供应不断增长,使中国能够迅速建立起各种新企业或修复一些旧企业。

技术援助

中国现代工业基本建设的核心就是苏联在战争期间开始援建的重点项目,即人们常提到的156项引进工程中的第一批50个项目。1950年2月中苏领导人会谈的结果是苏联政府答应帮助中国援建恢复经济急需的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机械和军工部门的50个重点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因情况变化,撤消了1个项目,合并了2个项目,实际建设项目为47个。其中能源工业项目21个,占44.7%;改建和扩建项目22个,占46.8%;东北建设项目36个,占76.6%。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援建工程带有恢复生产和为工业化打基础的性质。随着设计工作的进展和朝鲜战局趋向缓和,这些项目在恢复时期内陆续开始破土动工。从成套设备进口的完成情况看,这些项目是分阶段建成投产的。按国家统计局1953年3月11日的统计报告,1950—1953年中苏共签订技术成套设备进口合同68394万卢布,3年累计实际进口46974万卢布,完成合同68.7%。其中上述企业中已经全部完成进口合同的有抚顺电站(一期)、阜新电站(一期)、西安电站(一期)、郑州电站、乌鲁木齐电站、丰满水电站(一、二期)、重庆电站、沈阳风动工具厂等8个项目,完成80%以上的有鞍山钢铁公司、抚顺铝厂(一期)、哈尔滨量具刃具厂、沈阳机械一厂、富拉尔基电站(一期)、太原电站(一期)、大连化工厂等。尽管这些重点项目完全建成投产尚待时日,但是到1952年全国固定资产实现新增金额合计已有59亿元,其中能源和原材料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实现新增:电力22.2万千瓦,煤炭开采1563.7万吨/年,生铁76.4万吨/年,钢锭55.8万吨/年,钢材33.6万吨/年。苏联援建的项目对于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以及未来工业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人才支持

苏联对中国的物资和技术援助,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来华工作的苏联专家实现的。据中国档案材料,自1950年至1953年先后到中国帮助经济建设工作的苏联专家共计1093人,截至1953年底已回国741人,留在各厂矿企业的尚有342人(其中重工业部系统159人,燃料工业部系统102人,第一机械工业部系统52人)。而苏联有关材料统计,到中国工作的高级专家1951年为557人,1952年为258人,1953年为395人。按这个统计,不算1950年,苏联来华专家(还是高级的)已达1210人。考虑到在华专家工作状况的复杂性(即有到期回国者和续聘、新聘者之交叉),以及计算标准的差异性(即有高级顾问、技术专家、教师和一般工作人员之分),出现上述统计上的差别是正常的。大体可以确定的数字是,朝鲜战争期间来华的苏联经济技术专家(不算教师)总数至少在1100人以上,同期在华工作的保持250—480人之间。专家来华的高潮在1951年和1953年,即两次确定援建重点项目之后。
苏联专家对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经济建设的起步阶段,中国首先感到不足的是设计力量。与确定第一批苏联援建项目相适应,1950年2月毛泽东和周恩来访苏时聘请了第一批16个苏联设计组。朝鲜战争爆发后,为了建设东北部地区工业基地,中国政府又聘请了第二批3个苏联设计组。第三批23个苏联设计组是1951年聘请的。这样到1951年夏,仅设计专家,苏联就派来了42个小组,其中30个安排在东北地区。为了执行“一五”计划,中财委决定再请求苏联政府派出5个综合专家组于1952年下半年来华进行全国性规划、配置和设计工作,其任务是全国电气化规划,全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远景和产品品种方案确定,全国机械制造工业现有工厂调整和新厂建设规划,全国船舶工业工厂及铁路机车车辆制造厂的调整、扩建和新建规划。同时,还有6项地质勘察工作需请求苏联帮助。对于中方提出的设计要求,苏方都是尽量予以满足的。据李富春和宋邵文报告,在1952年底关于煤矿设计项目谈判中,对于中国提出的设计要求,苏联方面在可能的范围内全部予以接受,即使地质资料不完备,也“勉强接受设计”。
苏联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为中国经济建设提供了巨大帮助。例如,过去中国被认为是贫油国家,而苏联专家根据石油生成的原理并将中国地层构造与周边国家比较后指出,“中国处在油田国家的中间,中国地下石油资源是丰富的”。同时,苏联专家还传授了先进的油田勘探方法,解决了低压油田的产油问题。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三年来中国石油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倍,1952年的原油产量已超过解放前最高产量的19.66%,从而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电力工业方面,苏联专家在阜新发电厂安装发电机工程中推广了16种先进施工方法,结果安装一部锅炉就节省人工25000个,透平发电机的基础工程缩短工时4/5。整个安装工程提前一个月竣工,降低成本60亿元(旧币),质量完全合乎苏联先进标准,受到毛泽东和高岗的嘉勉。在煤炭工业方面,中国煤炭管理总局曾认为国内现有浅部煤层已开采完,而受技术条件限制又无法开采深部煤层和扩大采掘范围,因此要在1957年以前废弃120个矿井。后经苏联专家研究,恢复和扩建了大部分矿井,使得1952年全国煤矿生产能力比上年提高60%,更重要的是大部分矿井的服务年限延长了20—40年。各矿还根据苏联专家的建议,实行苏联新式采煤法,使厚煤层的回采率提高了20%—30%。在钢铁工业方面,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仅仅一年,各地炼铁炉均已突破原设计能力,其中石景山250吨炼铁炉可炼铁376吨,太原50吨炼铁炉则创造了106吨的纪录。太原马丁炉接受苏联专家建议,采用热装法和吹风熔炼法炼钢,将每炉冶炼时间由过去的10小时42分缩短到4小时54分。天津马丁炉采用苏联专家的热修法,修炉时间由180小时减至60小时,效率提高了两倍。重庆某钢厂轧制钢轨的设备已废置不用达十余年,经苏联专家帮助不仅重新启用,而且在国内首次轧制重型钢轨成功,使四川人民仰望了四十年的成渝铁路得以动手修筑。在林业方面,苏联专家提出的木材流送新方案把流送损失率从10%降到1.37%,而他们的林业方格调查法将使东北森林调查所需时间由25年缩短为5年。在农业方面,苏联专家介绍的深耕、密植、轮作、合理灌溉和施肥等先进经验,对于提高中国的农作技术贡献很大。北京双桥国营农场在苏联专家的直接指导下实行棉花密植,每亩产量提高了一倍。在工矿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也因得到苏联专家的帮助而大为改观。对于制定生产计划、确定生产责任制度、简化统计报表、建立经济核算制等各项工作,专家们都提供了许多宝贵意见,并收到良好效果。此外,苏联专家还通过讲课等方式向中方人员传授经验和技术,在实际工作中为中国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如1952年东北计划统计干部3万多人,其领导骨干大部分都是苏联专家亲自培养的。

教育支持

从根本上解决缺乏科学技术人才问题的途径当然是培养中国自己的专家,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这方面的困难也是非常突出的。苏联帮助培养中国专家主要是通过接受中国留学生学习和技术干部实习两种途径。1951年8月毛泽东根据周恩来的建议向斯大林要求,为了适应今后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希望苏联为中国培养技术人才,并提出准备派遣375名学生和88名干部赴苏学习和实习。中苏于1951年12月6日签订了关于中国公民在苏联进行生产技术实践的条件的协定,1952年9月1日签订了关于中国公民在苏联高等学校学习的协定。在这两个协定中,苏联都给予了比较优惠的条件。在苏联厂矿企业实习的中国技术干部只需支付苏联专家和教师的讲课费,以及少量的实习费,其数额仅为实习指导者工资的10%—20%。而对在苏联学习的中国大学生和研究生,除教科书费和公用事业费外,中国政府仅向苏联政府支付50%的助学金。据中国有关档案材料计算,1952年由中央和东北计委抽调在职干部273名,教育部及各经济部门所属高等院校挑选学生287名,派往苏联留学。同年到苏联实习的技术干部为中央9个部委174名,东北工业部所属各公司560名。1953年教育部准备送往苏联的留学生1100名,其中财经系统650名。在留学生派出计划之外,中央财经委还拟选派500—600名实习生。另外,根据当年中国技术进口公司和苏联技术出口公司签订的相应合同,苏联以提供科学技术援助的方式,接收了144名中国专家在苏联进行生产技术实习。中国留学生和实习生的专业主要集中在重工业和燃料工业系统,如在1952年中央各部派出的实习生中,占64.4%;在1952年财经系统的留学生中,占58.6%。此外,在苏联科学院及其下属机构学习的中国研究生1952年有11人,1953年有13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也向苏联派遣了大批留学生。据统计,1951年派往苏联留学的军事干部89名。1952年派出109名,其中海军(舰船)63名,空军(工程)30名,大连俄语学校10名,卫生学校6名。1953年原计划200名,后实际派出98名,即海军55名,测绘兵10名,卫生兵8名,装甲兵7,炮兵6名,通信兵6名,空军(飞行)6名。总之,到1954年初,在苏联高等学校留学的中国学生已有1252人,他们分散在12个城市102所学校中。按照计划,下半年学生人数将增至1500人。此外,苏联帮助建立的中国人民大学也已经开学,并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干部。

另外还有外交方面,民政方面,民生方面,凡是你能想的到的,想不到的,苏联人都鼎力支持中国。中国的一五计划,从开始制定,到最后确认,完全都是苏联人手把手教的,当时党内算是经济专家的陈云,给苏联专家批评的一愣一愣的,而这就是中国人用志愿军的鲜血换来的。


后来签订完《停火协定》,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提高,中共在苏东集团内部,也水涨船高,所有人当时都怕美国,苏联人自己也怕,但是中国人敢开战,不怕他,不怵他,最后居然赢了(据美国说打平,大家懂的)这还是那个人人都能欺负的中国吗?


当然了,错过了最佳收复时机,台湾问题拖延到了现在,但是如果权衡利弊,中国出兵抗美援朝,一点也不亏。志愿军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和平,换来了苏联人的相信,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一点毛病没有!


user avatar   chang-si-yu-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明明很直接就能回答的问题 为什么有些人还是要问来问去?因为正确的答案他们不认同 所以无视

我相信学校应该教过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就是理由

问 朝鲜战争又不是打中国 为什么中国要出兵?

解放战争为什么美国要援助国民党 和美国何干?朝鲜战争是朝鲜民族内战 又和美国何干?

联合国决议未授权联军可以越过三八线并灭亡朝鲜政权 美国为什么无视?他们凭什么认为自己有权力扶植和灭亡他国政府?

收复台湾是中国内政 美国为什么派军舰阻止?

朝鲜战争有美国飞机无视中国领空及领土安全,并无视中国多次发出的美国领导的联合国军队不得逼近中国边境的通牒,中国为什么不能反击?

难道要像日本一样 必须得别人军队占领一大片中国领土 中国才能出兵吗?

TG难道要和KMT一样都七七事变多少年了 甚至不敢正式对日宣战?

这个世界总是欺软怕硬 志愿军把美国佬赶回三八线 美国佬才肯开始和中国谈判

放弃幻想 坚决斗争

美国人不知道痛 就永远不会停下

就是按最现实的说 朝鲜离中国太近 中国不允许有任何敌对国家或潜在的敌对国家的军队离中国这么近


user avatar   liang-qi-33-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楼上居然全是反面意见,我来说个不同的看法。

对战术和阵型设计的学习,很有必要,但是要结合自身实际来学习,生搬硬套就没必要了。

来说说实际的案例:

我们是深圳的一只业余球队,网络上召集的,有40人左右,2015年是我们的第四个赛季,截止今天应该已经踢了150场比赛了。球队最大的接近45,最小的16,平均年龄应该在35左右,大叔占了绝大多数。而且这里面大部分人,是已经放弃足球很多年后重新开始的,比如我在加入球队前,已经12年没有踢过足球了。总的来说,球队里面水平参差不齐,业余里面水平偏下的。

我们对内人比较多,经常分为红白两队比赛。白队有一个速度冲击力都很快的前锋,还有一个踢过大学生联赛的后腰,刚组队踢球的时候,白队连续虐了红队有半年吧,每场赢5-6个。红队的优势只在中场有2个公司球队的主力,控球比较好,但经常是围着白队禁区前倒来倒去不进球,一旦失误被白队一个反击就丢一个。随着踢得多了,红队个人能力有所提高输球越来越少,就开始琢磨怎么赢球了。首先是红队设置了一个前置的后腰,一旦转入防守状态这个队员就去贴对方后腰,永远站在持球队员和后腰之间,不让白队通过后腰来发动长传反击,这样一来白队进攻威胁大打折扣。第二是从队内挖掘了一个没人要的小个子队员,因为这个小个子虽然球踢得不怎么样,但是在短距离爆发力极好,三步以内没人能追上他。安排他打边后卫,不许压上,专门站在对方前锋身边2米,对方拿球启动冲刺的一瞬间进行上抢,成功率很高。在这两个战术都采用并且见到效果一段时间后,做了一个最重大的改变,就是把整个防守战术调整成了全队参与的压迫式防守。除了后场2个红队后卫陪着2个白队前锋,其他人全都在对位逼抢,前锋去扑抢白队持球后卫,前腰切断后卫向后腰传球的线路,逼白队后卫直接大脚向前开。这最后一个调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白队不能有序的组织进攻,让他的进攻变成盲目长传解围,再让自己的后卫和对方在小范围拼速度。自从这套战术运转以后,红队遏制了白队长传反击能力,白队的进球率直线下跌,而红队通过战术加强了自己控球的优势,也逐渐解决了不进球的问题。

通过上述自己踢球的经历,可以看到即使是在业余比赛中,通过一定的战术安排,仍然可以做到扬长避短,改变战局。顶级比赛的有些战术安排对业余比赛时有一定的启发性的,比如后腰前置就是受到了比达尔踢法的启示。另外,顶级比赛所传达的队足球的理解,才是对业余球队最宝贵的财富,业余球队可能无法踢出巴萨那样的流程配合,但不能阻止大家对于这种技术风格的模仿,对于控制皮球的追求。反过来,在自己业余足球中对于某种战术风格的模仿,也可以极大的增加看球乐趣,更好的揣摩教练意图,从技术角度观赏比赛。


user avatar   wuchangyex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觉得难是因为你姿势水平太低


user avatar   cang-hai-yi-sheng-xiao-28-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目问的是宋氏三姐妹,结果回答都在说宋美龄和宋蔼龄,咋没人说说宋庆龄?毕竟二姐名气最大,地位最高。

宋二姐跟孙中山在上海住过一段时间,孙中山一开始没有房子,是租房住的,一个月65块租金,肯定租不到什么好房。后来有前来拜访的富裕华侨,觉得堂堂国父住这样的房子不像样子,就一起捐了一个花园洋房给孙中山,这样孙宋夫妇才算在上海落户……先总理稳定下来以后还写信给孙科,叫他可以带老婆孩子也过来住。

后来先总理去世,死前特意写遗嘱,把房子留给宋庆龄,并请托何香凝照顾她,除此之外几无遗产。孙中山死后,广东省国民党政府给宋庆龄一笔1万元的抚恤金(对,是总共一万元),宋庆龄就靠这一万元的利息生活,大家数学好的自己算算一个月能拿多少利息咯?1927年412后,宋庆龄彻底跟蒋介石闹翻,同时跟宋美龄宋子文也闹翻了,不可能再从家里拿钱。最后在上海也呆不下去,就去了苏联,到苏联几乎用光积蓄,经常开完会坐车的钱都没有,也没有冬衣,就顶着寒风走路回去。

顺说,宋庆龄在上海的房子抵押过三次。

说实话,宋庆龄如果想要钱,哪怕是只想要过得好点儿,只要稍微对妹妹妹夫露点好脸,哪怕是对自己亲弟弟露点好脸,都会立刻被供起来。

然而她宁愿抵押房子,也不打算给亲戚好脸色。

宋二姐是天生的革命者。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动漫展上两个COSER身着解放军维和部队服装向coser下跪一事? 
  为什么没有大兵团作战经验的解放军能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 
  海军中的“大舰巨炮主义”是何时开始盛行? 
  2022年是日共百年了 该如何系统性的回顾其历史,它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日中关系中又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 
  如何看待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所转发的这篇文章? 
  为什么美国没有形成多党政治?民意诉求原子化的今天,两党制为何仍未遭颠覆或重塑? 
  回族是怎么看待自己家族的皈依史的? 
  怎样定义「国家(政府)背叛人民」? 
  为什么中国会在1962年中印战争取得完全胜利后全线后撤,并比原来的边界线还要后退20公里? 
  为什么有一些中国人听到“相对其他民族汉族血统纯、南北汉族父系遗传差异小”后会不高兴甚至强行“科普”? 

前一个讨论
有人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去当兵的都不会是这个国家的优秀人群」,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优秀人群是如何界定的?是否取决于个人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养?
下一个讨论
中国大陆的司法实践中,是有罪推定还是无罪推定?





© 2024-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