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金朝为何没能灭掉南宋? 第1页

  

user avatar   lu-shi-ya-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金太祖对外作战时,金国内部政事,全由谙班勃极烈吴乞买管理。一一二一年六月,金太祖下诏说:“你是我的亲兄弟,因此用你来作副手,管理国政。”吴乞买事实上已成为仅次于金太祖的最高统治者。这时,阿离合懑和撒改已相继病死。太祖任命杲为国论忽鲁勃极烈、昱为昃勃极烈,又任命宗翰为移赉(第三)勃极烈,处理对外事务。一一二三年六月,金太祖在路上得病,急召吴乞买到浑河北行营。金太祖病死。国论忽鲁勃极烈完颜杲、太祖弟郓王昂、太祖子宗干、宗峻等,把皇帝的赭袍披在吴乞买身上,拥立他作皇帝(金太宗)。金太宗改年号为天会,仍用勃极烈制度。完颜杲为谙班勃极烈,宗干为国论忽鲁勃极烈。


金太宗继承金太祖的事业,继续展开对辽、宋的掠夺战争,擒辽天祚帝,灭亡北宋,并进一步南下,发动了对南宋的侵掠战争。在这一过程中,金朝的统治制度也在不断发生着重要的变动。


一一二五年十月,金太宗下诏伐宋。谙班勃极烈完颜杲为都元帅,统领金军。完颜宗翰为左副元帅,与完颜希尹、耶律余睹等,自西京攻太原。宗望为南京路都统,与阇母、刘彦宗等自南京(平州)攻燕京。


这时的北宋,在徽宗、蔡京集团统治下,极度腐朽。新建的金朝正处在向上发展的时期。腐朽的北宋王朝自然难以抵挡生气勃勃的金朝奴隶主的攻击。十二月,宗望军到白河,大败宋军。宋燕京守将郭药师等降金。宗望进而围攻汴京。天会四年(一一二六年)正月,宋徽宗退位逃跑,钦宗继皇帝位,派使臣向金朝求和。宗望提出宋割让太原、中山、真定三镇,派亲王作人质,宋对金称侄。钦宗一律接受。金兵胜利回师。


宗翰军围攻太原,太原军民坚决抵抗。二月,宗翰军攻下隆德府。三月,宗翰回兵西京,银术可围攻太原。


八月间,金太宗再次发兵南侵。宗翰为左副元帅,宗望为右副元帅,分别自西京和保州南下,计划在开封会合。九月,宗翰军猛攻太原,宋太原知府张孝纯在城破后降金。宗翰经隆德府、泽州向开封进军。宗望军攻占真定府,又渡河攻下临河、大名等县。十二月,宗翰、宗望两军会合在开封城下。宋钦宗投降。一一二七年四月,金军俘掳宋徽宗、钦宗,并掳掠大批人口、财物而回。北宋宣告灭亡。


北宋亡后,宋朝的河北兵马大元帅、康王赵构于一一二七年五月在宋南京(商丘)即皇帝位(宋高宗)。重建赵宋王朝,史称南宋。宋高宗继续实行妥协逃跑的政策,对金朝的南侵军不敢抵抗。在十月间,放弃中原,逃到扬州。黄河南北各地人民自动组织抗金武装,约六、七十万人,坚持战斗。金朝派出重兵前去镇压,并继续南下,进攻南宋统治下的江南。


宗望灭北宋后,率军北还。在凉陉病死。金太宗命宗辅(太祖子)为右副元帅,驻兵燕京。天会五年(一一二七年)十二月,宗辅与宗弼(太祖子)、阇母等向淄州、青州地区进兵。金兵在淄州攻宋李成军。天会六年(一一二八年)正月,宗弼在青州击败宋军,攻下青州。阇母攻下潍州。金军在千乘县遇到人民义军的抵抗。在青、潍等州掳掠后还军。


左副元帅宗翰率领的金军,天会五年(一一二七年)十二月向洛阳进兵。天会六年(一一二八年)正月,银术可部攻下邓州。萨谋鲁部攻下襄阳。金兵连下均州、房州。二月,取唐、蔡、陈州,攻下颍昌府。金兵在洛阳,曾被宋西京统制翟进军战败。翟进兄翟兴与河东、河北抗金民兵相联络,配合作战。郑州宋兵也反金附宋。二月,宗翰命诸将反击宋军,再度攻占郑州。宗翰军大肆掳掠洛阳、襄阳、颍昌、汝、郑、均、房、唐、邓、陈、蔡等地的百姓,把他们迁移到河北。


宗翰又命令娄室军向陕西进兵,攻下同、华、京兆、凤翔。宋军和人民义兵英勇抗敌。娄室军掳掠而去。宗翰统率的大军,还驻山西。


七月,金太宗下诏追击逃在扬州的宋高宗。金军将领中出现意见纷歧。河北诸将主张停止用兵陕西,并力南伐。河东诸将反对。这时,河北和河东一带人民抗金武装仍活跃在太行山两侧,具有强大的力量。陕西地区也在宋军控制之下。所以,河东诸将说:“陕西与西夏为邻,事体重大,不可罢兵。”宗翰主张,河北不足虑,先平定陕西五路,然后再东下伐宋。宗辅军的元帅左都监阇母主张,先定河北,然后再南进。金太宗两用其策,说:“康王构必须穷追,陕西也不可不取。”命娄室率军攻陕西,宗翰与宗辅合兵南下侵宋。


娄室与蒲察等八月间败宋军于华州,攻取下邽。九月,绳果等破宋兵于蒲城、同州,取丹州。十一月,蒲察、娄室攻下延安府。一一二九年二月,宋安抚使折可求以麟、府、丰三州降金。娄室进攻宋晋宁军。宋守将徐徽言拒战,城陷被俘。娄室命折可求招降,徐徽言大骂不屈,被杀。四月,蒲察、娄室军进而攻占鄜、坊二州。娄室驻守延安,折可求屯兵绥德,蒲察还守蒲州。


宗辅和宗翰在一一二八年十月会师于濮州。宗辅自河北发兵,连续攻下滑州、开德府和大名府。又攻下东平府和徐州,宋济南知府刘豫投降。一一二九年五月,宗翰派拔离速领兵奔袭扬州,宋高宗率官属渡江,南逃建康,派使臣向金朝求和。金朝不许。挞懒、宗弼、拔离速、马五等分路南侵。十一月,宗弼在和州大败宋军,自和州渡江至建康。宋建康守臣陈邦光、江淮宣抚使杜充陆续降金。宋高宗自建康逃往杭州,又逃到越州。十二月,宗弼军经湖州攻下杭州。宗弼在杭州驻守,命阿里、蒲卢浑以精兵四千追击宋高宗。宋高宗又自越州逃往明州。阿里、蒲卢浑军渡曹娥江,离明州仅二十五里,大败宋军。宋高宗仓皇入海,逃奔温州。阿里、蒲卢浑军入海追击三百多里,不及,还军。


金朝这次出兵南侵,目标只是追击宋高宗和掳掠财物,还没有长期统治江南的打算。一一三○年二月,宗弼领军在杭州掳掠大批财物后北还。沿途又把秀州、平江洗劫一空。宗弼回师的路上,先后在镇江和建康遭到宋军的打击。宋将韩世忠在镇江扼守江口,金军虽然兵多,但宋军拥有大量的战船。金军不善于水战,依靠军中契丹、汉人驾驶的小船作战,多被宋军击沉。金军被堵截在黄天荡,宗弼循老鹳河故道,连夜开凿一条三十里长的大渠,通往秦淮河,才逃到建康。宗弼军到建康,得到挞懒部下的援兵,在江渡打退韩世忠部的追兵。五月间,宗弼军在建康掳掠后,准备从静安镇北归,又遭到宋岳飞部的袭击,损失惨重。金军北退,宋军收复建康。


侵掠江南的战事,至此告一段落。宗翰又提出增兵陕西,他说:“以前讨宋,分西路军合于东路军。现在当并力攻取陕西五路。”陕西五路原由娄室部攻掠。但攻下城邑后,当地军民又往往起而反抗,“叛服不常”,金朝的统治难以巩固。元帅府召集诸将集议。诸将认为:“这不是因为兵力不足,而是统治不得其法。只要派有威望的人去,指日可定。”金太宗采纳诸将的建策,调派右副元帅宗辅去陕西。一一三○年九月,宗辅到洛水,以娄室军为左翼,宗弼军为右翼,两军并进,攻打富平。宋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领大兵迎敌,双方展开激战。宋军溃败。耀州、凤翔府相继降金。十一月,宗辅军攻下泾州。渭州、原州宋军败降。宋泾原路统制张中孚等降金。十二月,宗辅攻宋熙河路副总管军,熙州降。娄室病死。宗辅以阿卢补为左翼都统、宗弼为右翼都统,分别去招降尚未攻下的州县。一一三一年春,巩、洮、河、乐、西宁、兰、廓、积石等州和定远等城寨,先后降金。宋泾原、熙河两路都被金朝所征服。宗辅还军,与宗翰朝见金太宗。金太宗以宗翰为都元帅(一一三○年九月完颜杲病死),宗辅为左副元帅。


一一三一年秋,宗弼军自陕西向四川地区进兵,侵入和尚原。宋守将吴玠军设伏兵邀击,宗弼军退走。宋军列阵山口,宗弼军大败,金兵多被俘掳。和尚原之战,是金兵南侵以来最大的一次败仗。宗弼败逃后,第二年再次进兵。宋守将吴玠败逃,金兵攻占和尚原。


金兵南侵以来,西到陕西,南到明州,在广大的地区内,展开了大规模的掠夺。金兵退后,宋高宗返回杭州,南宋王朝从此定都在杭州,称临安。这时,金朝的都城仍在会宁府。东起淮水,西至秦岭,形成金、宋间一条暂时的分界线。金朝从此确立了在陕西和淮水以北的统治领域。

但是,在金朝南侵的过程中,河北、山西地区的广大人民仍然在不屈不挠地展开反掳掠、反奴隶制统治的英勇斗争。金军推行奴隶制,规定有负债不能偿还者,折身作奴隶。人民纷纷上山抵抗,动以万计。太行山区成为人民武装主要的活动场所。他们被金朝统治者诬指为“太行群盗”,不断地给予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


红巾军在泽州一带展开抗金斗争。金太宗曾派辽降将王伯龙知泽州,领兵镇压。红巾军转移到河北、陕西等地,继续抵抗。磁州一带人民抗金武装,在王会、孙小十、苗清等领导下坚持斗争。金朝派辽降将伯德特离补率领磁、相两州的屯兵镇压。王会、孙小十、苗清等战败被俘。由宋朝军官王彦统领的八字军在太行山一带英勇抗敌,发生很大的影响。分散在河北、山西各地的抗金民兵都曾接受王彦的领导。王彦去南京联络,被宋高宗解除兵权,改派投降派范琼统率。八字军由于宋朝投降派的出卖而失败。山东济州梁山泊的农民起义军,仍在张荣等领导下依据山寨抗击金兵。分布各地的人民反抗斗争,严重威胁着金朝统治。


金太宗逐步改革官制和军制的时期,左勃极烈宗干、右勃极烈兼都元帅宗翰和宗辅、希尹等,都是趋向于采用汉制的改革派。汉人宰相韩企先受到宗翰、宗干的敬重。韩企先“专以培植奖励后进为己任”,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个汉人官僚集团。宗翰信任辽云中留守高庆裔等降臣以及一批汉人官员、文士。宋朝使臣洪皓被金朝扣留,坚持不屈。希尹要他的两个儿子向洪皓学习汉文化。掌握军政实权的宗翰成为趋向汉制的改革派的首要人物。


一一三○年,谙班勃极烈完颜杲死后,宗翰入朝,与宗干、希尹合议,立金太祖孙、十三岁的合剌为谙班勃极烈,作为皇位的继承人。《金史·宗翰传》称:“太宗以宗翰等皆大臣,义不可夺,乃从之”。金太宗时,尚无立太子的制度,皇位的承袭,仍然保留着贵族拥立的遗迹。所谓“义不可夺”,也还因为宗翰、宗干等军政大权在握,足以左右着政局。合剌自幼随从汉人文士韩昉,学习汉文化,能书写汉字,作诗赋。《大金国志》说他“尽失女真故态”,“开国旧臣”们看他是“宛然一汉户少年子”。一一三五年,金太宗死,十六岁的合剌即位作皇帝(金熙宗)。军政大权实际上都掌握在宗翰、宗干等人的手里。金熙宗即位后,在宗翰等人的支持下,对金朝的政治制度作了重大的改革。


金熙宗时作出的一个重大改革,是统一金朝内地和汉地的官制。金熙宗即位后,随即废除女真勃极烈制,改用辽、宋的汉官制度。中央官制,皇帝以下设置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尚书省设尚书令,下设左、右丞相及左、右丞(副相)。原勃极烈宗磐、宗干、宗翰分别授太师、太傅、太保衔,并领三省事。宗磐为尚书令,完颜希尹为左丞相,韩企先为右丞相,高庆裔任左丞,希尹信用的辽降臣萧庆为右丞。金太宗子宗磐名义上居于最高地位,尚书令只是荣誉的职衔,宰相的实权全被宗翰、宗干一派所掌握。金朝废除女真旧制,采用汉制,这一重大改革的完成,无疑是意义重大的。


中央的军事机构,这时仍由都元帅统领,没有作制度上的变革。


地方官制,仍依辽、宋旧制设路、府、州、县四级。各路设兵马都总管统领军兵。路治所在的府称为总管府。兵马都总管兼任总管府的府尹。各州刺史、节度使统领军兵,兼管政事。路、府、州、军的军事和行政,实际上是由各路官员统一管理。这是在采用汉制的同时,又延续了女真建国初期形成的军政一体的传统。县一级官府不专设军兵,县令只管民政。


金熙宗时作出的另一重大改革,是废除刘豫的齐国。一一三七年十一月,熙宗下诏废除齐国,降封刘豫为蜀王。在汴京设立行台尚书省,以原齐国宰相张孝纯为权行台左丞相,张通古为右丞相。行台尚书省在中央尚书省统一领导下,统治汴京地区,保存原来的建置,仍然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特殊的统治区。


金熙宗的改革,不能不遭到女真贵族中保守势力的抵制和反抗。伴随着新制的推行,以金太宗子宗磐为首的保守派和宗翰、宗干、希尹等改革派展开了反复的激烈的搏斗。


高庆裔原是辽朝降臣,通女真语,在宗翰军中作通事(翻译)。一一二九年,任西京留守。次年,金立齐国,高庆裔曾受命作使臣,去册封刘豫。金熙宗即位,改定官制,高庆裔升任尚书左丞,是宗翰的亲信。宗磐要打击宗翰,先从高庆裔下手。一一三七年,高庆裔被告贪赃下狱。六月,被处死刑。宗翰向金熙宗请求免官,为高庆裔赎罪,熙宗不许。据说,高庆裔临刑前,宗翰去哭别。高庆裔对宗翰说:“我公早听某言,事情那能到今天这个地步。我死后,公要善自保重。”高庆裔的话,显然是针对着宗磐的。由高庆裔案兴起大狱。山西路转运使刘思因此案被处死,肃州防御使李兴麟被免官。宗翰一派遭到沉重的打击。七月间,宗翰愤郁而死。宗磐一派的元帅左监军挞懒被升任左副元帅,封鲁国王;宗弼为右副元帅,封沈王。一一三八年七月,左丞相完颜希尹也被罢相。


宗翰死后,三公中,宗磐与宗干成为两大对立势力的首领。宗磐、挞懒和新任左丞相宗隽等主张把河南、陕西地归还宋朝,要宋朝象刘豫那样向金称臣。保守派的这一主张,显然旨在发展以上京为中心的女真奴隶制。宗干、希尹一派反对。宗磐与宗干争议,宗磐甚至在金熙宗面前持刀刺向宗干,被人呵止。一一三八年八月金熙宗在颁行官制之后,下诏把河南地还给宋朝。宋向金纳币称臣。金朝原在汴京设立的行台尚书省撤销,改在燕京设立。金朝尚书省的直接统治区,又限于以上京为中心的“内地”。


一一三九年初,左丞相宗隽又升任太保,领三省事。宗磐、宗隽一派权势日盛。此时,完颜希尹也复任左丞相兼侍中。宗干、希尹与汉臣韩昉等争取金熙宗的支持,策划反击。右副元帅宗弼也密奏金熙宗,说宗磐、挞懒主张割河南地给宋朝,二人必然是和宋朝有勾结。翰林学士韩昉向金熙宗讲述唐朝故事,说唐玄宗用姚崇、宋璟,以成开元之治。后来信用李林甫奸佞,招致天宝之乱。影射宗磐、挞懒。金熙宗说:“后世怀疑周公杀兄弟。在我看来,如果为国家大计,也不算错。”熙宗决意夺回大权。六月,郎君吴十谋反处死。吴十案涉及宗磐一党。金熙宗召宗磐、宗隽入朝,宗干、希尹等当即把他们逮捕,处死。韩昉为金熙宗起草诏书,诛宗磐一党。诏书说:宗磐“煽为奸党,坐图问鼎”,宗隽“力摈勋旧,欲孤朝廷。”金太宗子宗伟(阿鲁补)、宗英(斛沙虎)、殿前左副点检浑睹、会宁少尹胡实剌、郎君石家奴、千户述孛离古楚等多人都因依附宗磐被处死。宗干、希尹、宗弼等一派获得大胜。宗干升任太师,宗弼升任都元帅。


挞懒兵权在握,金熙宗说他是有大功的贵族,释免不问,出为燕京行台尚书左丞相。挞懒到燕京后,更加骄肆不法,与翼王鹘懒(太宗子)谋反。金熙宗下诏杀挞懒,挞懒自燕京南逃。宗弼派兵追捕挞懒,押至祁州,杀挞懒、鹘懒及挞懒二子。宗磐一派遭到彻底的失败。宗弼进为太保兼领燕京行台尚书省,仍任都元帅。


金熙宗即位以来的五、六年间,统治集团内以宗磐、宗隽为首的保守派和以宗翰、宗干、希尹、宗弼等为首的改革派,展开了十分激烈的斗争。斗争的结果,是宗干、宗弼等全部控制了军政大权。随即,按照他们的主张,再次南侵宋朝。


一一四○年五月,金熙宗采纳宗干、宗弼等建议,下诏元帅府伐宋,以恢复让给宋朝的河南、陕西疆土。宗弼领兵趋汴京,右监军撒离喝领兵攻陕西。在此以前,即一一三九年,金熙宗将河南、陕西地归还宋朝时,曾下诏宋朝说:“其官吏等,已有誓约,不许辄行废置,各守厥官。”河南、陕西各地守将都是金、齐旧官。金军攻来,纷纷迎降。一月之间,原来归还宋朝的河南、陕西地,又全被金朝所占有。宗弼军继续向淮南进军,在顺昌和郾城先后遇到宋将刘錡和岳飞军的抵抗,作战失败。


金军南侵失利,朝廷中的改革派官员间又出现争权斗争。希尹是女真部落贵族欢都之子,自金太祖阿骨打举兵以来,常在行阵,屡立战功,曾任元帅右监军、谙班勃极烈、左丞相等职,一直是军事和政治的当权者,也是创造女真文字,倡导汉文化的代表人物。这时,仍任左丞相,掌握着金朝的政权。一一四○年九月,都元帅宗弼自军中回,见金熙宗密奏:希尹平时曾窃议皇权的继承,“奸状已萌,心在无君”。金熙宗随即杀希尹及其二子,又杀右丞萧庆。以殿前都点检萧仲恭为尚书右丞。


在杀希尹前半月,金熙宗到燕京。宗弼请求继续进兵南侵。十二月,金熙宗以元帅左监军阿离补为左副元帅,右监军撒离喝为右副元帅。一一四一年二月,宗弼军攻下庐州。四月,宗弼请伐江南。金熙宗下诏伐宋。十月,宗弼军渡淮。宋朝派使臣魏良臣到金营求和。十一月,宋、金划定以淮水为界,西起大散关,东至淮水中流。宋仍向金纳币称臣。从此,金朝基本上确定了它的统治领域。一一四三年,被金朝扣留的宋朝使臣洪皓等南归。


希尹被杀后,宗弼任尚书左丞相兼侍中,仍任都元帅,领行台尚书省。一一四一年五月,宗干病死。次年,宗弼又由太保进封太傅。宗弼位列三公,并且一人独掌政治、军事大权,成为皇帝以下、权势最高的人物。此后几年内,金朝的统治权实际上全在宗弼的手里。


右丞相韩企先,金熙宗时一直在相位。一一四六年,病死。宗弼开始排斥朝中韩企先一派的汉臣。洪皓等宋使已被遣返。宇文虚中仍留金朝。宗弼借故杀宇文虚中。一一四七年,宗弼又杀田珏。田珏原是韩企先提掖的汉官,任吏部侍郎。韩企先临死前,向宗弼推荐田珏为相。宗弼信任的汉臣蔡松年(蔡靖子)、许霖、曹望之等,指责田珏等结纳朋党,竭力排田。田珏被宗弼排挤出朝,任横海军节度使。六月,又借故杀田珏,并杀左司郎中奚毅、翰林待制邢具瞻及王植、高凤廷等汉臣多人。与田珏往来的孟浩等三十四人,也被指为同党,迁徙到海上。田珏、奚毅都是韩企先擢用的汉臣。田珏等汉臣被杀、被逐,金朝尚书省“为之一空”。宗弼用汉臣蔡松年集团代替了韩企先集团,进一步巩固了他的统治。这年九月,宗弼又进为太师。


金熙宗皇统年间,宗弼由太傅进封太师,领三省事、都元帅兼领行台尚书省,掌握了金朝的军政大权。一一四八年,宗弼死。此后,金朝中央又陷入内部的纷争。


金太祖、太宗时,实行勃极烈制,仍然保留着贵族推选的痕迹,还没有建立皇后和太子的制度。金熙宗加强中央集权的皇权统治,天眷元年(一一三八年)十二月,立裴满氏为皇后(悼平后)。一一四二年,裴满氏生子济安,立为皇太子。立太子,意味着皇权世袭制度的确立。但不满一年,济安病死。皇后裴满氏结合朝臣,干预朝政。


朝廷大臣中也存在着不同的派别力量。参预诛宗磐的盈歌子完颜勗(乌野。勗音x))、宗干子完颜亮、宗翰孙秉德、宗翰弟宗宪、辽降臣萧仲恭等,受到皇后裴满氏的支持。金太祖子宗敏、太宗子宗本、辞不失孙宗贤(赛里)等与女真贵族侵宋势力保持着联系。宗弼死后的两年间,金熙宗徘徊在两派政治力量之间,朝中军政大臣出现频繁的变动。


宗贤在金太宗时曾随都统完颜杲(斜也)追袭辽天祚帝,参预破辽。金熙宗初年,任左副点检。宗干等杀宗磐、宗隽,牵涉宗贤。宗贤因而一度被夺官职。不久,又复职。一一四四年,任都点检。一一四七年,任右丞相兼中书令。次年,又升太保、左丞相。宗弼死后,金熙宗又升任宗贤为太师、领三省事兼都元帅,萧仲恭为太傅、领三省事。宗干次子亮,一一四○年十八岁,随从宗弼在军中任行军万户。一一四四年,为中京留守。一一四七年,应召入朝,任同判大宗正事,又任尚书左丞。一一四八年,任平章政事。宗弼死后,完颜亮任左丞相兼侍中,秉德任平章政事。两派力量一时处于相持的局面。


宗贤与皇后裴满氏、完颜亮等相对立,劝金熙宗选后宫,以打击裴满后。裴满后与完颜亮等合力攻宗贤。皇统九年(一一四九年)正月,宗贤被罢免,原领行台尚书省的完颜勗擢升太师、领三省事。完颜勗是盈歌之子,在女真贵族中居于长辈,有较高的地位。金熙宗即位初,任尚书左丞,曾参预诛宗磐的斗争。完颜勗执政,右丞相完颜亮兼都元帅,掌握军权。但是仅仅几天之后,金熙宗又以完颜亮为左丞相,太宗子宗本为右丞相,都元帅改任太祖子宗敏。刚被罢职的宗贤又任左副元帅,三天后,又升任太保、领三省事。三月,金熙宗又改任完颜亮为太保、领三省事,宗本为右丞相兼中书令,宗贤为左丞相。朝廷官员的迅速而频繁的调动,反映着两派力量之间的尖锐的斗争。

金熙宗十六岁作皇帝,政权实际上都由贵族大臣所操纵。宗弼死后,熙宗亲自过问政事,但仍无法摆脱贵族官员的影响。裴满后干政,熙宗也甚为不平。朝廷上两派官员的纷争和帝、后之争溶成一片。一一四九年完颜亮生日,熙宗命亲信、寝殿小底大兴国去赐贺礼。裴满后也附赐礼物。熙宗追回裴满后的赐物,杖大兴国。五月间,熙宗命翰林学士张钧草拟赦诏,参知政事萧肄指责张钧诽谤皇帝,熙宗怒,杀张钧。左丞相宗贤乘机对熙宗说,张钧是受完颜亮的指使。熙宗贬完颜亮出朝,领行台尚书省。宗贤又受命兼都元帅,宗敏为太保、领三省事兼左副元帅。


九月间,熙宗又以左副元帅宗敏领行台尚书省事,完颜亮回朝任平章政事,原平章政事秉德为左丞相兼中书令。宗贤与秉德分掌军政。


熙宗处在贵族们的纷争之中,实际上已无力控制政局。宰相们议定,继续把辽阳渤海人迁徙到燕京以南。侍从高寿星不愿南迁,请裴满后向熙宗诉议。熙宗大怒,杀左司郎中三合,杖秉德。河南军士孙进起义,自称“皇弟按察大王”。熙宗怀疑“皇弟”可能是指弟元(常胜)。十月,杀弟元及弟查剌。十一月,杀裴满后及妃嫔多人,又杀完颜奭子阿懒和挞懒。熙宗大肆诛杀,朝中贵族大臣人人自危,陷于一片恐惧之中。


完颜亮在被贬出朝去汴京时,道过北京,曾与北京留守萧裕(奚人)密谋,在河南起兵北上,夺取政权。完颜亮不久被召回朝,未能得逞。熙宗曾因事杖左丞相秉德和左丞驸马唐括辩(娶裴满后女代国公主)。秉德、唐括辩、大理卿乌带(冶诃孙、阿鲁补子)与完颜亮相联络,策划推翻熙宗,举行政变。完颜亮联络熙宗的护卫和近侍作内应。护卫十人长徒单阿里出虎,是宗干的世代姻亲。另一护卫十人长仆散忽土,是宗干提拔的官员。他们都附和完颜亮的政变计划。寝殿小底、权近侍局直长大兴国是熙宗的亲信,执掌宫殿符钥,因无罪被杖,心怀怨恨。完颜亮对他说:“主上无故杀常胜,又杀皇后,以常胜家产赐阿懒。不久,又杀阿懒,以阿懒家产赐我。我深以为忧。”又说:“朝臣旦夕危惧,都不能自保。我生日时,皇后附赐礼物,你因此被杖,我也被怀疑。我和你都将不免。与其坐着等死,何如举大事。”大兴国与完颜亮密约,十二月初九日夜起事。如期,大兴国取符钥开门,假传诏旨召完颜亮入宫。完颜亮与秉德、唐括辩、乌带等闯入熙宗寝殿。熙宗急取榻上佩刀,不料已被大兴国藏起。护卫十人长忽土和阿里出虎刺杀熙宗,熙宗倒地,完颜亮又上前执刀刺杀。熙宗当即被刺死。忽土等拥立完颜亮即皇帝位(海陵王)。完颜亮随即命兵部尚书完颜雍(宗辅子)假传熙宗诏旨召宗敏、宗贤入殿议事,乘机把他们杀死。熙宗在位十五年(年三十一),结束了他的统治。


海陵王即帝位,改年号为天德。自太师、领三省事完颜勗以下朝官二十人都加官进爵。秉德为左丞相兼侍中、左副元帅,唐括辩为右丞相兼中书令,乌带为平章政事,忽土、阿里出虎分任左、右副点检,大兴国为广宁府尹。


海陵王即位前,宗翰孙秉德与唐括辩首先策划政变。海陵王因仆散忽土等拥戴即皇帝位,并非秉德等人的本意。一一五○年四月,乌带奏告秉德等有谋反意。海陵王命秉德出领行台尚书省事。不久,又派使臣杀秉德,并杀秉德弟特里、乣里及宗翰子孙三十多人。萧裕等又奏告太傅宗本、唐括辩等与秉德谋反。宗本的亲信、尚书省令史萧玉告唐括辩等谋立太宗子宗本。海陵王召宗本等打球,立即处死,又杀唐括辩。海陵王即位前,唐括辩等曾谋立太宗子宗懿(阿邻),海陵王杀阿邻及太宗子孙七十余人。太宗一系遂绝。左副元帅撒离喝任行台左丞相,领兵在外。海陵王命挞不野为右副元帅去汴京,分夺军权。元帅府令史遥设诬告撒离喝父子与平章政事宗义(完颜杲子)谋反,海陵王杀撒离喝及宗义。海陵王即位后,大批镇压女真贵族,以巩固他的统治。


海陵王的统治确立后,任用弟完颜兖(梧桐,熙宗时任都点检、会宁尹)领三省事,兼都元帅,进封太尉,总揽军政大权。仆散忽土为殿前都点检,统领侍卫军,温都思忠为左丞相。同时,大批任用汉人、契丹人和渤海人。渤海人大臭(挞不野)为尚书右丞相、神麓郡王。汉人张通古为尚书左丞。渤海人张浩为尚书右丞。奚人萧裕任平章政事。金朝中央从而组成了一个多民族的最高统治集团。


对非女真族人的任用,在女真贵族中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的主张。熙宗时,保守派完颜宗贤甚至主张州郡地方官员,一律任用女真人。海陵王所实行的是另一种主张,即在女真贵族控制下,联合各族统治者共同维护金朝的统治。海陵王学习汉文化,读史书,能诗文,曾对蔡松年说:“我读《论语·鲁语》,读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甚为厌恶。他(指孔丘)岂不是以南北的区分贵彼贱我么!”海陵王从政治上、文化上努力消除民族间的对立,在打击女真保守派贵族的同时,争取汉人地主士大夫的支持,对金朝的政治制度作了全面的改革。


海陵王以前,金朝统治集团对待燕京地区的争论,只是依照什么制度,如何进行统治的问题。女真贵族中的保守派和改革派都还是把完颜部最初的住地——上京会宁府作为金朝的统治中心。海陵王进行的一项重大的改革是,把金朝的都城从上京迁到燕京,女真贵族也随之离开他们的故乡而南迁到汉地。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件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


海陵王在镇压女真反对派,巩固了皇位后,曾颁布“求言诏”,自朝内外公卿大夫,至一般平民,都可上书建策。相当多的上书人提出,上京远在一隅,多有不便,建策迁都燕京。海陵王采纳此策,在一一五一年四月,毅然下诏迁都。有人图画燕京宫室制度,依阴阳五行规划营建。海陵王驳斥说:“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如果皇帝不好,占卜善地,又有什么用?”海陵王坚决反对阴阳五行的迷信,任命右丞张浩主持修建燕京都城。三年完工。一一五三年,金朝把都城迁到燕京。海陵王下令,改燕京城为中都,原析津府改名大兴。汴京为南京,中京(原辽中京)大定府为北京,辽阳府仍为东京,大同府为西京。年号改为贞元。


主持营建中都的张浩,本是辽阳渤海人,曾祖张霸在辽作官。渤海在唐时已通用汉字,张浩熟通汉文化。金太祖时降金,为太祖办理文字事务。太宗、熙宗时,前后受命修宫室、定朝仪,“管勾御前文字”。宗弼杀田珏一党的汉官,朝廷文事多交由张浩办理。海陵王即位,张浩行参知政事,进为尚书右丞。张浩营建中都城,周围九里三十步。仿汉人都城宫室制度。城正门称宣阳门。门内东西分设来宁馆、会同馆,接待宋朝和西夏等使臣。都城中的内城是皇帝的宫城,建造宫殿九重,三十六殿。皇帝宫殿居于正中。内城之南,东边建太庙,祭祀太祖、太宗等祖先。西边是尚书省。内城之西有同乐园、瑶池、蓬瀛、柳庄、杏村等,是皇室贵族游乐之所。


海陵王统一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后,便又策划南侵宋朝,进而统一江南。金朝统治集团内,由此又展开了不同意见的争论。海陵王问尚书令温都思忠:“何时可以灭宋?”思忠说:“当以十年为期。”海陵王说:“怎么能这么久?我想以月计算。”思忠说:“太祖伐辽,还要数年。现在百姓愁怨,师出无名,江淮暑热不能久居,不能以岁月为期。”海陵王说:“自古帝王混一天下,然后可为正统。”海陵王没有能够得到温都思忠的支持,又召汉臣、吏部尚书李通、翰林承旨翟永固、宣徽使敬嗣晖、翰林直学士韩汝嘉等议论。海陵王对李通说:“朕要迁都汴京,加兵江左,使海内统一,卿意如何?”李通回答说:“天时人事不可失。”翟永固说:“燕都刚修成几年,岂可再营汴都!江南厚币尽礼,岂可无名出师!臣以为二事俱不可。”敬嗣辉赞同李通,韩汝嘉赞同翟永固。翰林侍讲学士施宜生随带画工使宋,回朝画临安图进献海陵王。海陵王命作画屏,题诗其上,说:“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侧,立马吴山第一峰。”(一说翰林修撰蔡珪代作)海陵王把消灭宋朝、统一江南作为他的斗争目标。为此目的,海陵王做出了如下一些准备:


营建汴京——一一五八年,海陵王命左丞相张浩和敬嗣辉修建汴京宫室,作迁都南侵的准备。张浩等将宋朝原在汴京的宫室台榭,全部拆除,据说是“片瓦不留”,然后全部重建。一一六○年,将印造钞引库迁到汴京。一一六一年四月,百官先赴汴京治事。海陵王在汝州行宫射猎。五月,到达汴京,作进兵江南的部署。


调兵、造船——一一五九年二月,为准备侵宋,下令征调各路猛安谋克军,凡年二十以上、五十以下,一律纳入军籍,听候调遣。猛安谋克军以女真兵为主,也包括了契丹和奚族,共约正军十二万,合副军(阿里喜)共二十四万。一一六○年七月,又签发诸路汉军(包括渤海),除中都、南京两路外,其余十五路,每路签汉军一万。海陵王又从猛安谋克军中挑选强健能射者五千人,亲自阅试,号为“硬军”。海陵王说:“签兵数十万,只是强大声势。取江南,有这五千人足矣。”


海陵王也作了战船和武器的准备。一一五九年,命工部尚书苏保衡在通州督造战船,海陵王亲自去察看。又命各路总管府督造兵器,并将各路旧存兵器全部集中到中都。各地制造兵器所用材料,都从民间征调。村落间,往往要杀牛来供应筋革,广大农民由此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镇压反对派——海陵王决策南侵,各族官员中都有人持不同的意见。江淮人祁宰为太医使,入宫为元妃治病,面奏海陵王说:“宋人无罪,师出无名,是人事不修。舟师水涸,是地利不便。”激切反对灭宋。海陵王大怒,杀祁宰。尚书左丞、契丹人耶律安礼密谏南伐,海陵王不听。女真贵族中反对南伐的代表是皇太后徒单氏。海陵王生母大氏在海陵王即位后已病死。海陵王迎奉徒单太后入中都,居寿康宫。徒单太后认为“国家世居上京”,对迁都燕京不满,更反对进兵江南。徒单太后谏海陵王不听,又告枢密使仆散忽土(即仆散师恭)。海陵王认为,忽土领重兵,太后“或有异图”,即命护卫杀徒单太后。海陵王杀太后,朝中震动,反对南侵的意见,不敢再讲了。


一一六一年九月间,金兵分四路出发。海陵王亲自率领三十二总管兵,进军寿春。枢密使完颜昂为左领军大都督,尚书右丞李通为副,尚书左丞纥石烈良弼为右领军大都督,判大宗正乌延蒲卢浑为副,随从海陵王进兵。另一路由工部尚书苏保衡为浙东道兵马都统制,率领水军,从海道进攻临安。太原府尹刘萼(刘元宗子)为汉南道行营兵马都统制,自蔡州进发,攻打荆襄。河中府尹徒单合喜为西蜀道行营兵马都统制,由凤翔攻打大散关,待命入川。海陵王出兵,太子光英在汴京留守,尚书令张浩、左丞相萧玉、参知政事敬嗣晖等在汴京处理政务。


十月初八日,海陵王率领大军渡过淮水,进兵庐州。就在这前一天,东京辽阳府发生了政变。


太祖孙曹国公完颜雍(乌禄,宗辅子)这时任东京留守,是女真贵族中有声望的人物。秉德以谋立葛王(完颜雍)罪被杀后,完颜雍自海路献珍宝以表明他的忠诚。海陵王命渤海人高存福为副留守,监视完颜雍的行动。海陵王杀徒单太后等女真贵族,完颜雍更处在惊慌之中。契丹撒八等起义,完颜雍出兵阻击括里。海陵王命婆速府路总管完颜谋衍(完颜娄室子)领兵五千助战。海陵王自辽东征调大批女真兵南下侵宋,女真兵多不愿南下。行至山东时,南征万户、曷苏馆女真猛安完颜福寿等领一万多人,中途叛变,逃回辽阳。完颜福寿与完颜谋衍等在辽阳发动政变,杀高存福,拥立完颜雍(金世宗)作皇帝。十月初八日,金世宗下诏废黜海陵王,改元大定。完颜谋衍为右副元帅,福寿为右监军。


海陵王率领的侵宋军继续进兵。汉南道刘萼部攻取宋通化军、蒋州和信阳军。别部徒单贞领兵二万人,大败宋建康都统王权于盱眙,进取扬州。前锋攻占和州。海陵王到和州指挥作战。宋兵来战,兵部尚书耶律元宜(契丹降将慎思子)击退宋兵,斩首数万。十一月,任命元宜为浙西道兵马都统制。海陵王驻军江北,指挥渡江。宋中书舍人虞允文率军驻于采石镇,出兵迎战,金军败退。海陵王还军和州,进驻扬州。


这时,金世宗在东京的政权,逐渐巩固。中都留守阿琐等起而响应。金世宗决定迁赴中都。海陵王统率下进攻四川的一路和山东自海道进军的一路,相继被宋军战败。金军士气涣散,海陵王孤军作战,日益陷于孤立了。


十一月二十六日,海陵王集中兵力,勒令将士于次日在瓜洲渡渡江。次日拂晓,耶律元宜率领将士袭击海陵王营帐,海陵王被乱箭射死。尚书右丞李通、浙西道副统制郭安国等都被杀。元宜代行左领军副大都督事,领兵北还。海陵王统一江南的事业,完全失败了。


正隆六年(1161)十月,海陵率军南下侵宋之时,金东京留守完颜雍在东京(辽宁辽阳)发动政变,然后即皇帝位,史称金世宗。


金世宗完颜雍,女真名乌禄,为金太祖阿骨打之孙,父亲宗辅,是宗望死后,代之为金东路军主帅者,也是太宗和熙宗统治前期著名的军政杰出人物,但他四十岁即死去。母后称贞懿皇后,出身于渤海世族之家,姓李,具有较深的封建文化素养,世宗幼受李氏的抚养教育,受汉与渤海文化影响很深,文武兼备,体貌奇伟,沉静明达,“善骑射,国人推为第一,每出猎,耆老皆随而观之。”有很好的个人素质与权势基础。


熙宗统治的皇统间,以宗室之子,照例为光禄大夫。封葛王,任兵部尚书。海陵天德年间,判会宁尹,又判大宗正事,改中京留守,又历燕京留守,济南尹。贞元初,任西京留守。贞元三年(1155)任东京留守,封赵王。正隆二年。海陵降王号,降封郑国公。又封卫国公。正隆三年(1158)再任东京留守,封曹国公。正隆六年(1161)五月于东京居母丧。世宗历任地方诸京之官,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从政经验。


海陵统治的杀戮宗室及以兵南侵的政策,激化了金政权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和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这给完颜雍发动政变提供了条件,可以说东京政变的产生是海陵统治压迫的结果。


在海陵为巩固帝位大肆残杀皇亲宗室之时,完颜雍也有随时被杀的危险。据《金史》卷64《世宗昭德皇后乌林答氏传》在熙宗统治期间,完颜雍以献白玉带得到悼平皇后的欢心,因被袒护。“海陵篡位立,深忌宗室。乌带谮秉德以为意在葛王(完颜雍)。秉德诛死,后劝世宗多献珍异以说其心,如故辽骨犀佩刀,吐鹘良玉茶器之类,皆奇宝也。海陵以为世宗恭顺畏已,由是忌刻之心颇解。”海陵荒淫,召世宗之妻乌林答氏入宫,乌林答氏唯恐海陵害世宗,乃应诏去中都,行至良乡而自杀。世宗因自身的存亡受海陵的严重威胁,是以表面恭顺,内心对海陵异常不满,这是他及一切反对海陵统治的人参予政变的思想基础。


海陵的迁都燕京、关内屯田,转移统治中心的种种措施,也使上京、东京等地猛安谋克及渤海人众不满。海陵以兵南侵的作法,更引起诸方的反对。而北方的契丹人民大起义,又危及了东北地区女真贵族、渤海地主的身家性命,为此,他们拥戴完颜雍发动政变。据《金史》卷6《世宗纪》:当咸平谋克括里率众奴隶参加的起义军攻占韩州(今辽宁昌图北八面城),据有咸平(今辽宁开原),将攻东京之时,海陵方起用世宗为东京留守。时,东京城内金兵无多,为抵御括里领导的起义军,世宗在东京募兵,得数百人,会同婆速府路派来的四百兵,兵也甚少,世宗领之迎战,起义军已至沈州(今辽宁沈阳),因不知东京兵力的虚实,误听传言,乃撤军。世宗遂以兵归婆速路总管完颜谋衍统一指挥。他与完颜谋衍关系十分密切。当海陵在南完颜雍于东京发动政变时,主要依靠的是渤海地主,曷苏馆女真及上京女真贵族人等。完颜雍由其母为渤海世族,他又两次任东京留守,所以和东京的渤海势家结有密切的关系,其舅李石就是政变时的谋主,而渤海的张、王、高等著姓显宦渤海世家,在东京根深蒂固。正是有他们的支持,政变方得成功。曷苏馆女真贵族散居在辽南一带地区,他们平时不被海陵重视,海陵侵宋他们更持反对态度,是以在南征中途还军,支持完颜雍兵变,成了政变军队的主力,而完颜福寿、卢万家奴等成为政变后的重要力量。此外,独吉义、尼庞古钞兀都是曷苏馆女真,亦为世宗政变的坚决支持者。女真贵族主要是娄室之子完颜谋衍。在世宗政变时,完颜谋衍为婆速路兵马都总管,在契丹起义过程中,他与世宗共同镇压起义军,应该说他们在当时就有发动政变的默契。《金史》卷72《谋衍传》:“撒八反,谋衍往讨之,是时世宗为东京留守,自将讨括里还,遇谋衍于常安县,尽以甲士付之。世宗还东京,完颜福寿、高忠建率所部南征军,亡归东京。谋衍亦率其军来附,即以臣礼上谒,遂杀高存福、李彦隆等。”完颜雍在镇压起义时,把所募之兵交给完颜谋衍,除了消除海陵的疑心之外,主要是完颜谋衍是其党羽的缘故。完颜福寿所率之兵正是完颜谋衍之父娄室的旧部,“正隆末,海陵伐宋,福寿领娄室、台答蔼二猛安由山东道进至泰安。既受甲,福寿乃诱将校北还,而高忠建、卢万家奴等亦各率众万余俱归东京,欲共立世宗。”完颜福寿兵受甲而还,欲归东京立世宗,完全说明了完颜福寿部从南侵中北还,是有预谋的行动。值待注意的是,完颜谋衍及娄室旧部原皆是西路军人马,非太祖一系兵力,完颜雍依靠此种力量发动政变,摆脱了其父宗辅的旧部,这实是以东京为基地促成的。渤海世家、曷苏馆贵族及女真娄室旧部、上京一带女真贵族是完颜雍依赖的主要力量,是世宗政变的阶级基础。

海陵的率兵南下攻宋,各族人民的蜂聚起义,北方兵力的空虚,上层女真士兵的厌战、反战情绪,等等,给世宗的东京政变提供了客观条件。这些都促成了东京政变的发生。

海陵对世宗的势力早有防范,不仅在东京设置监视世宗行动的副留守高存福、推官李彦隆等人,就是在东京附近的重镇也部署了防范的军事力量,如白彦敬、纥石烈志宁及完颜彀英等。白彦敬是海陵提拔和信任之人,积极维护海陵的统治。《金史》卷84《白彦敬传》:“正隆六年,调诸路兵伐宋,及调民马、使彦敬主会宁、蒲与、胡里改三路事……契丹撒八反,枢密使仆散忽土等以无功坐诛,以彦敬为北面行营都统,与副统纥石烈志宁以便宜往,赐御服皮袄。行至北京,闻南征诸军逃归者皆奔东京,欲推戴世宗。彦敬与志宁谋,阴结会宁尹完颜蒲速赉、利涉军节度使独吉义以图之。”这是一支海陵留在北方的重要力量。

彀英乃银术可之弟,能征善战,具有丰富的军事经验,时为中都留守,坐镇北方。《金史》卷72《彀英传》:“正隆末,为中都留守,兼西北面都统。讨契丹撒八,驻军归化州(今河北宣化)。”这又是一支重要的军中力量。海陵的御防也不谓不密,但大势已去,终不能挽救失败的局面。


正隆六年九月,完颜雍抵御括里起义军后回至东京,得知自身十分危险的消息,为自保也为了图谋进取,因而采纳了李石的意见,发动了东京的政变。《金史》卷6《世宗纪》:“九月,至东京。副留守高存福,其女在海陵后宫,海陵使存福伺其起居。适以造兵器余材造甲数十,存福宣言,留守何为造甲,密使人以白海陵,遂与推官李彦隆托为击球,谋不利。存福家人以其谋来告,平定知军李蒲速越亦言其事。海陵尝闻上有疾,即使近习来观动静,至是,又使谋良虎图淮北诸王,上知之,心常隐忧。及讨括里还至清河,遇故吏六斤乘传由南来,真言海陵杀其母,杀兄子檀奴、阿里白及枢密使仆散忽土等,又曰:‘且遣人来害宗室兄弟矣。’上闻之,益惧。及闻存福图已,事且有迹,李石劝上早图之。于是以议备贼事,召官属会清安寺,彦隆先至,存福累召始来,并于座上执之。”

这段记载包括了完颜雍发动东京政变的主观原因,政变决策和发动手段诸重要问题的记述,只是记述的次序上略有颠倒而已,实际上应该是这样的:第一,完颜雍在出兵抵御括里起义军之前,海陵听说他有疾病,就命近习来察看情况。当时,完颜雍就得知海陵派谋良虎杀淮北诸王的信息,是以心中忧惧。第二,在守颜雍回军东京的中途,于清河见到故吏六斤由南来,告诉他海陵的动态,知道了海陵杀其嫡母徒单氏及兄子檀奴、阿里白及仆散师恭(忽土)等人的行为,特别是印证了海陵于南攻途中下令尽杀宗室的命令确有其事,更加深了自身的危机感。第三,回到东京之后,因用造兵器余材造甲之事,为监视他的副留守高存福所发觉并报告给海陵;且与推官李彦隆合谋假托击球以图不利于他,李因高存福家人的告密及李蒲速越的转告得之。因感到自己已经祸在眉睫,自身难保。第四,在危及自身的情况下,方采纳李石的建议,于清安寺设谋擒获了海陵在东京的爪牙高存福、李彦隆等人,发动了政变。这应是东京政变开始时期的情况。而完颜雍敢于执高存福等,背后是完颜谋衍等娄室旧部及渤海世家等势力支持的结果。政变的有力谋主是李石。李石为完颜雍生母贞懿皇后李氏之弟,完颜雍的舅父,渤海世家著姓,颇有政治经验,他的参谋其事,代表了渤海一派势力的意见,推动了东京政变的发生。

完颜雍在清安寺捕捉了高存福、李彦隆等海陵集团势力之后,还没有公开宣布发动政变,他要有自己的军队支持和抵达,方能宣告政变的发生。没有军队的支持,政变就不会成功。十月初二日,完颜福寿等率领的南征军及完颜谋衍驻于常安县的婆速路军抵达东京,表示坚决支持完颜雍,在这军事力量的基础上,完颜雍乃正式宣布政变,公开即皇帝帝位。

《金史》卷6《世宗纪》:“十月辛丑,南征万户完颜福寿、高忠建、卢万家奴等自山东率领兵二万,完颜谋衍自常安率兵五千皆来附。谋衍即以臣礼上谒。乙巳,诸军入城,共击杀存福等。是夜,诸军被甲环卫皇城。丙午,庆云现,官属诸军劝进,固让良久,于是亲告于太祖庙,还御宣政殿,即皇帝位。以完颜谋衍为右副元帅,高忠建元帅左监军,完颜福寿右监军,卢万家奴显德军节度使。丁末,大赦,改元大定。下诏暴扬海陵罪恶数十事。”这是政变的主要经过。扣押商存福、李彦隆是政变之始,至十月二日军队抵达之后,势力强大,初六日杀高存福等,初七日完颜雍即帝位,正式政变。初八日改元大定。东京政变正式告成。军事力量是为完颜福寿之南征还军与完颜谋衍的婆速路军,计二万五千人而已,这两万五千人的军队应该是事先策划好的政变的主要军事力量。完颜谋衍部近在咫尺,声息相通,朝发而夕能至。完颜福寿等率领的南征军人数多于谋衍之军,因参加南征受甲,恐其中途有变,是先遣人窥其态度。《金史》卷88《完颜福寿传》:“至辽口,世宗遣徒单思忠、府吏张谋鲁瓦等来迎,察其去就。思忠等以数骑驰入军中,见福寿等问曰:‘将军何为至此?’福寿等向南指海陵而言曰:‘此人失道,不能保天下,国公乃太祖皇帝亲孙,我辈欲推戴为主,以此来耳。’诸军皆东向拜,呼万岁。为书以授思忠,于是督诸军渡辽水(今辽河),径至东京城下,即谕军士擐甲入卫宫城,杀高存福等。明日,与诸将及东京吏民从婆速路兵马都总管完颜谋衍劝进。”这段记载中,以完颜雍的使者与完颜福寿等谈话的直率,士兵皆东拜、呼万岁的行动,他们径至东京的安排,及进入东京的部署与完颜雍对之坦然不疑的态度,南征还军与完颜谋衍军的同时到达,完颜谋衍与完颜福寿率领的二万猛军的关系,等等,都说明了这是事先策划好的有准备的行动。因此,他们抵达后行动迅速,在四天之内,完成保卫东京、杀高存福等人、完颜雍即帝位、改元大赦等一系列工作。《金史》作者推崇世宗,史书为之讳,不直书东京政变是有预谋的行动,但字里行间表现了其意。

完颜雍即帝位之后,首先是关外地区的统治阶级成员纷纷拥护和投靠,最早的是任利涉军节度使的独吉义,陆续则会宁、胡里改等军政官员皆来归附,如前临潢尹完颜晏、兴平军节度使张玄素、前肇州防御使神土懑,世宗尽用之。特别是元老重臣的完颜彀英也归于东京。这是世宗取得的政治上军事上的重大胜利。

完颜彀英,女真名挞懒,是金初著名的战将,海陵南征以他为中都留守,兼西北面都统,驻军归化州,是镇守中都根本要地的重要军事力量。他的政治倾向对当时的政局起着重要的影响。东京政变发生后,世宗重点做了争取他的支持的工作。《金史》卷72《彀英传》:“世宗即位于辽阳,使彀英阿侄鲁瓦持诏往归化,命彀英为左副元帅,就遣使召陕西统军徒单合喜,宣大定元诏,赦于西南、西北招讨司,河东、河北、山东诸路州镇,调猛安军屯京畿。阿鲁瓦见彀英,彀英犹豫未决,士卒皆欲归世宗,彀英不得已,乃受诏。以元帅令下诸路,亟泥马槽二万具,诸路闻之,以为大军且至,然后遣人宣赦,所至皆听命。”完颜彀英之归于世宗,不仅仅在于世宗在军事上消除一个厉害的对手,打开了通往中都关内的通道,又得彀英的军力帮助,使诸路顺利听命,这极大地巩固了世宗的政权。

世宗政变另一个军事、政治上的对手是白彦敬和纥石烈志宁。他们当时以北面行营都统和副统的身份,率军屯驻于北京(今昭乌达盟宁城大明城),知完颜雍有政变之意时,就聚集力量图谋除掉他。他们维护海陵统治的立场开始很坚决,且有实际行动。据《金史》卷84《白彦敬传》记载:“世宗已即位,使石抹移迭、移剌曷补等九人招彦敬、志宁。彦敬拒之,使移迭跪。移迭不屈,皆杀之。及完颜谋衍将兵攻北京,彦敬使偏将率兵拒于建州(今辽宁朝阳西南)之境,而独吉义先归世宗,蒲速赉称疾不至。世宗密遣人乘夜揭榜于北京中,购以官赏。彦敬、志宁恐为人图已,遂降。”当时的白彦敬、纥石烈志宁的力量主要是海陵用来镇压契丹人民起义的,是海陵留在北方的重要军事力量。他们也忠于海陵,几经与政变势力较量,终在人心向背明显的条件下,无奈而降。这对世宗政权的巩固也起了重大的作用。

当时,世宗最担心的是海陵南侵军的北还,恐怕无法抵抗。他问独吉义说:“正隆(海陵)率诸道兵伐宋,若反旆北指,则计安出?”独吉义告诉他:“正隆多行无道,杀其嫡毋,阻兵虐众,必将自毙。陛下太祖之孙,即位此其时也、”独吉义以为“陛下此举若太早,则正隆不渡淮,太迟则窝斡必太炽。今正隆已渡淮,窝斡未至大盛,将士在南,家属皆在此,惟早幸中都为便。”独吉义对当时的形势分析有一定的正确性,要世宗建都中都也是比较高明的意见。而海陵计划北还不果,执意采纳李通的意见继续南攻,结果引起前线的兵变。


金世宗东京政变之后,最为担心的事情是海陵精兵由南回师镇压,而金兵的前线兵变杀掉海陵,解除了海陵势力对世宗统治的威胁,促使了世宗统治政权的巩固。

在海陵统治时期,金在北方的统治中心已经南移入关,金世宗如果要确立自己的政权统治,必须适应这种客观条件,由此,他采纳了众人的意见,即帝位之后,立即由东京出发赶赴中都,以据之号召北方,控扼要冲,巩固地位,镇压和抵御反抗。

海陵时彀英虽为中都留守而率兵屯于归化州(今河北宣化),由左卫将军蒲察沙离只同知中都留守,佩金牌掌留守府事。东京政变之后,当时受海陵排斥的寓居于中都的宗室完颜璋在中都策动兵变,杀蒲察沙离只和推官漫然撒离喝,推举宗室阿琐为中都留守,而完颜璋自为同知中都留守事。他们归附于世宗。《金史》卷6《世宗纪》:“十一月己巳朔,以左丞相晏兼都元帅。辛未(初三日),以户部尚书李石为参知知政事。己卯(十一日),诏闻调民间马充军用,事毕还主,死者给价,阿琐、璋杀同知中都留守沙离只,阿琐自称中都留守,璋自称同知留守事,使石家奴等上表贺,辛巳(十三日),以如中都期日诏群臣。”这是中都兵变后给世宗提供去中都方便条件下的东京决策。十一月初,东京政变后的世宗集团,面临的形势依然很严峻,海陵精兵在南,随时可能北还;契丹人民起义在北,势力日益强大,可能对东京发动进攻;白彦敬、纥石烈志宁等在北京坚决维护和效忠海陵,杀使不降。因此,金世宗乃先加强军政两方面的指挥力量。完颜晏是阿离合懑之子,世宗完颜雍之叔父辈,久任上京、西京、临潢一带的地方长吏,但受海陵的排斥。世宗政变之后,以他为宗室元老,命之兼都元帅、左丞相。以舅父李石为参知政事。这是加强军政系统指挥之意,而重大的决策则在于迅速控扼中都,以安定北方军民之心。世宗进而都中都是当时巩固政权的最好的决策,是世宗集团放弃原来根据地东京谋取代替海陵统治的重要步骤,是世宗集团政治上的高明之处。在南方前线尚没有发生兵变之前的十一月中旬,世宗就起程赴中都。十二月初,世宗至于中都,白彦敬、纥石烈志宁等率众投降,世宗政权至此已经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此时,其他宗室多投奔而来,如撒改之子。宗翰之弟宗宪,为世宗之叔,时为震武、武定军节度使,知世宗即位而召,乃弃官而至,任中都留守。阿琐及完颜璋等以中都附,宗强之子完颜爽时为安武节度使,知其弟阿琐于中都发动兵变,乃弃妻妇,至于中都,与阿琐、完颜璋东迎世宗。完颜爽之弟可喜为忻州刺史也至中都。

南侵军北归之后,发动兵变的耶律元宜等并没有受到处分,世宗反给予了重任,耶律元宜任御史大夫,不久,迁平章政事,封冀国公,复赐姓完颜表示宠信及有功。以完颜昂仍为太保、都元帅。这样,消除了反抗海陵者与听从海陵者对新政权的疑虑,也对稳定和巩固政局起些作用。

在世宗抵中都之前,已归于世宗的完颜彀英领兵于十一月赴中都,但是他怀疑完颜璋别有用心,不进入中都而以兵驻通州(今北京通县)。《金史》卷72《彀英传》:“大定元年十一月,彀英以军至中都,同知留守璋请至府议事。彀英疑璋有谋,乃阳许诺,排节杖若将往者,遂率骑以出施仁门,驻兵通州,见世宗于三河。”十二月,金世宗在金兵的护卫之下进入中都,随后以完颜彀英规划南边及山东、陕西方面的军事。至大定三年(1162)正月,南侵之军还,皆归于世宗,世宗最为担心的海陵下属精兵皆归自己后,政权算初步巩固。但是,兵部尚书可喜等组成密谋集团,形成了在混乱中图谋夺皇权的反对势力。可喜为宗强之子,也是太祖阿骨打之孙,在其弟阿琐与宗颜璋共同策划中都兵变,任中都留守之后,他与兄爽皆至中都。后爽离开中都,迎世宗于途,而可喜留中都。阿琐、完颜璋及可喜等迎接世宗进入中都后,可喜以功为兵部尚书。他为谋取帝位,组织了反对世宗的阴谋集团。《金史》卷69《可喜传》记其事说:“可喜材武过人,狠厌好乱,自以太祖孙,颇有异志。”他联合了一些不满世宗统治的势力,利用“世宗初至中都、倥偬多事,扈从诸军未暇行赏,或有怨言”的机会,组织了坚决反对世宗政变后被迫投降的昭武将军斡论,以及不自安的河南统军司令史斡里朵、河南统军使陀满讹里野、同知延安府尹李惟忠、同知中都留守完颜璋、副使完颜布辉等人,欲图举行兵变。“于是可喜、翰论、李惟忠、斡里朵、璋、布辉谋,欲因扈从军士怨望作乱。”又联合押军猛安沃窟剌和万户高松,结果沃窟刺同意而高松拒绝。

大定二年(1162)正月,世宗拜谒山陵之时,可喜随行中途诈称有病而还,第二天夜里,召集密谋分子于其家集会,得知高松拒绝参加兵变的消息之后,认为事无可成,且有危险,为了自保,可喜、完颜璋和完颜布辉乃擒执同党斡论、李惟忠、斡里朵、活窟剌等,赴有司自首,经过审讯,斡论等揭发了可喜诸人组织兵变的情况,双方对质后,可喜等款服,可喜及其密谋分子大都被杀,只留下完颜璋为彰化军节度使,完颜布辉为浚州防御使,一次流产的兵变被镇压了下去。

此外,分别派遣官员安抚各路,“遣左付点检蒲察阿孛罕等赏来河南将士”。“诏前工部尚书苏保衡、太子少保高思廉赈赐山东百姓粟帛,无妻者具姓名以闻。”“行纳粟补官法”以解决经济困难。“遣右副元帅完颜谋衍率师讨萧窝斡”。“命河北、山东、陕西等路征南步军并放还家”。以缓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促使农业生产的恢复。特别是在大定二年二月,又以前户部尚书梁銶、户部郎中耶律通安抚山东百姓。并“诏谕盗贼或避徭役在他所者,并令归业,及时农耕,无问罪名轻重,并与原免”。这实际上是赦令,以安缉流亡及反抗者。又用张浩和完颜昂等,分别任尚书令及都元帅,以掌文武大权,以完颜昂开府山东,经营与宋边事。

金南侵军北还之后,宋、金的军事行动并没有完全停止,前线上仍时有战斗。由于南侵兵之撤及南侵中的所失,宋兵趁机占有京西、淮北、陕西等近二十郡。在此基础上,宋兵想扩大战果,金兵想恢复丢去的土地,双方战斗在边界上不断发生。世宗即位之后,派遣骠骑上将军元帅府左监军高忠建、通议大夫尚书礼部侍郎张景仁为使副,去宋报登位,宋政权变更接待旧例,基本上要求保持双方往来中的平等地位。双方经过斗争,宋接待金使的旧礼节有些改变,但此时双方边境上战斗仍未停止,诸如汝州之战、原州之战、德顺之战等,双方互有胜负。总的看来,南宋在军事上略占上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200注引吕中《大事记》说:“是时北方大乱,内有耶律之变,而我师之出,兴州路得十二郡(秦、陇、环、原、熙、河、兰、会、洮州、积石、镇戒、德顺军),金州路得四郡(商、虢、陕、华州),吴璘复大散关,入德顺军……命张浚判建康,措置两淮……屯盱眙、楚、举泗扼涡、颍。又募海舟,由海窥东莱,由清泗窥淮阳……”。

可是,宋高宗赵构则无意继续进兵,并于六月间,将南宋帝位传给赵昚,是为宋孝宗,孝宗方有“隆兴北伐”之举,而其时金世宗的政权已经完全得到巩固。

金世宗用迁都中都,调整阶级关系,缓和社会诸方面矛盾,发展社会生产,安抚流亡的诸多方法巩固了政权。然后,全力镇压契丹人的起义。


海陵率兵南侵破坏了熙宗时期金与宋间的和约,双方处于战争棕态仍没有解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宋与金的势力相平衡,金既不能灭宋而统一全国,宋亦无力灭金以收复北方土地。由此,在这基础上,宋、金双方达成了又一次的和议,即大定五年(1165)的协议,史称“隆兴和议”。

金南侵军北还之后,金世宗为缓和阶级和民族矛盾,恢复社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将南侵的步兵皆遣散归家。留下骑兵专门镇压契丹人民起义和守卫军事要地。当时的金统治者无力顾及与宋的战争,也不想再掀起对南宋之战,只是以完颜彀英经略南边,后又命都元帅完颜昂(余睹)开府山东,实际上是自卫守边。而南宋政权自从金兵撤回后,抗战官僚势力又占据了上风,乃趁机鼓吹“北伐”。金政权自大定二年(1162)九月镇压了契丹人民起义之后,也陈兵河南,声称攻占两淮地区,实际上是想恢复以淮为界的旧疆域。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南宋从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高宗赵构传位给孝宗赵眘之后,开始作北伐的战争准备,孝宗任命抗战派的张浚为少傅、魏国公、宣抚江淮。“浚见帝英武,力陈和议之非;劝帝坚意以图恢复。欲遣舟师自海道捣山东,命诸将出师倚角以向中原。”时,金政权则以恢复南侵前旧疆域为目的,加强了与宋边界上的军事活动。在陕西,同年九月,据《金史》卷6《世宗纪》载,两次败宋军于德顺州(今甘肃宁静):“九月甲午朔……元帅左都监徒单合喜大败宋吴于德顺州……癸亥,元帅左监军徒单合喜等败宋兵于德顺州。”因当时德顺州为宋兵围,徒单可喜率兵解围的缘故。在河南,同年九月,世宗以完颜思敬为右副元帅经略南边,而河南统军使完颜宗尹攻取了汝州(今河南临汝)。同年十月,金又以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经略南边。而陕西战事继续进行;金将蒲察世杰、赤盏胡速鲁改等败宋兵于德顺州,至大定三年(1163年)正月,金攻占了德顺州。四月,金兵又攻占了商、虢、环州等地。南侵军北还之后,为宋军所占的十六州之地,至此大都为金兵收复。此时,完颜昂死去,金以仆散忠义为都元帅。就在宋、金兵在河南、陕西前线不断冲突时候。南宋加紧了北伐的步伐。隆兴元年(1163)正月,孝宗以张浚为枢密使,都督江淮东、西路军马,开府建康。三月,宋接到金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的来书,要求归还海州、泗州、唐、邓、商州之地和岁币,一切要以皇统以来的旧约为准,金兵屯驻于虹县与灵壁。所以认为金必攻宋,应先攻金,以图恢复。孝宗遂令宋兵取虹县、灵壁二城。宋的北伐遂开始动兵。同年五月,宋兵发动进攻。

宋兵分两路进军,李显忠自濠梁渡过淮河攻灵壁,顺利攻占。邵宏渊以兵出泗州,围攻虹县,久围不下,得李显忠之助,也攻了下来。二路兵合攻宿州(今安徽宿县东北),遂占其州。宋政权以李显忠为淮南、京东、河北招讨使,邵宏渊为副使。同月,金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由睢阳率兵来攻宿州,宋兵李显忠部力战,而邵宏渊部按兵不动。由于二将心力不谐,宋兵斗志大受影响,宋中军统制周宏与邵世雍、刘侁等各以所部兵逃走,统制左师渊、统领李彦孚也逃遁。李显忠以所部入城,而统制张训通、张师颜、荔泽、张渊等也因二将不谐而逃。金兵攻城。李显忠竭力卫捍,经激烈战斗,城仍坚守。但邵宏渊主张退兵,所以有符离之溃,军资尽丧失。《金史》卷87《纥石烈志宁传》记此役甚详:“大定三年五月二十日,志宁将至宿州,乃令从军尽执旗帜,驻州西为疑兵,三猛安兵驻州南。志宁自以大军,驻州东南,扼其归路。世辅(李显忠)望见州西兵旌旗蔽野,果谓大军在州西,而谓东南兵少不足虑,先击之。以步骑数万,皆执盾,背城为阵,外以行马捍之,使别将将兵三千,出自东门,欲自阵后攻志宁军,万户蒲查击败之。右翼万户夹谷清臣为前行,撤毁行马,短兵接战,世辅军乱,诸将乘之。追杀至城下……明日,世辅悉兵出战,骑兵居前,志宁使夹谷清臣当之。世辅别将以五六千骑为一队,与清臣遇,清臣踵击之,宋将不能反旆,志宁麾诸军力战,世辅复大败,走者自相蹈藉,僵尸相枕,争城门而入,门填塞,人人自阻,遂缘城而上,我军自壕外射之,往往坠死于隍间,杀骑士万五千,步卒三万余人。世辅乘夜脱走。明日,夹谷清臣、张师忠追及世辅,斩首四千余,赴水死者不可胜计,获申三万,他兵仗甚众。”

宿州的争夺战进行得激烈,宋兵符离之溃损失也很巨大。金兵没有乘胜进军,这是因为金时以丞相仆散忠义总戎事,坐镇于南京,奉世宗命令而行事缘故。据《金史》卷87《仆散忠义传》:“自海陵遇弑,大军北还,而……及窝斡败,其党括里、扎八奔入于宋,宋人用其谋,侵掠边鄙,攻取泗、寿、唐、海州。于是,宋主传位于宗室子眘,是为宋孝宗,虽尝遣使来,而欲用敌国礼。世宗以纥石烈志宁经略宋事,制诏忠义以丞相总戎事,居南京节制诸将,时大定二年也。忠义将行,陛辞,上谕之曰:‘彼若归侵疆,贡礼如故,则可罢兵。’”是以纥石列志宁等致书于宋提出的要求,宿州之战,符离之溃,金兵之不追击,都是依据金世宗制定的对宋总策略行事,目的在于恢复熙宗时双方议和时的状态。

宋兵败还后,张浚一方面部署诸将守卫,以魏胜守海州,陈敏守泗州(今安徽泗县),戚方守濠州(今安徽风阳东),郭振守六合,加强了两淮地区的戒备。另一方面上表自劾待罪。因此,宋降张浚为江淮东、西路宣抚使,贬李显忠官。宋统治集团内部主和派攻击主战派,议论不休。

金纥石烈志宁又以书致宋,再要求归金海、泗、唐(今河南唐河县)、邓(今河南邓县东)四州之地,岁币、称臣及归还归正人等,否则,将战。宋接书后,商议对策分主和主战两派,意见不一致,孝宗认为四州土地和岁币可许,名分和归正人则不许。以卢仲贤为使,赴金军中议和。

同年十一月,卢仲贤回至南宋,金提出议和的四点要求:一、通书称叔侄;二、归金唐、邓、海、泗四州之地;三、岁币银绢之数如旧;四、归金投宋的人员。宋又以胡昉、杨由义为金国通问所审议官,出使于金军,不许四州之地。又廷议和战,参加者凡十四人,主和者半,可否者半。大定四年(1164)正月,仆散忠义又以书致宋,再谈议和。同年三月,宋以张浚视师江淮,招集山东等地抗金的忠义人,,加紧备战。四月,由于金兵之退和主和派的攻击,宋免张浚的职务,使判福州。七月,撤除两淮的守备,专心与金和议。八月,在丞相汤思退的主持下,宋遣魏杞至金议和,孝宗指示魏杞:一为正名;二退师;三减岁币;四不发归正人。

同年十月,金兵见和议久不成,又接汤思退所派特使孙造的用兵渡淮以威胁宋的要求,仆散忠义与纥石烈志宁分兵渡淮、攻楚州(今江苏淮安)。十一月,金兵攻占楚州,宋将魏胜战死。金兵入壕、滁州。宋以杨存中都督江淮军马,临江固守。宋使王忭使金议和。

大定五年(1165)正月,宋使魏杞至金中都,议和。双方约定为叔侄之国,岁币为二十万匹两,比以前减去十万,地域仍如绍兴议和之旧,宋不还金归正人等。至是双方议和宣告成立,疆域划定,结束了海陵末年以来的战争状态,双方并始较长期的和平相处局面。

金世宗统治在于守成,趋于保守,重在巩固金的统治。宋孝宗是南宋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其北伐虽然失败,但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


这样,宋金两国处于平衡状态,谁也没有灭掉谁,那些只说到岳爷爷抗金的,只是管中窥豹啊。




  

相关话题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第三场会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要点?对话结束之后你有什么想对祖国说的话? 
  为什么国共内战时,外国没有集体干涉中国? 
  为何世界七大文明起源地的文明起源时间都这么相近? 
  如何看待 Facebook 上有台湾人说台湾拥有 50000 年的历史? 
  当太子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红四方面军实力雄厚为什么不是正统? 
  如果甲午海战赢了,中国将会怎样? 
  如果朱元璋处在李自成位置,他能完成推翻明朝+御满清于关外的任务吗? 
  皇帝要是想推行改革,如何解决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扰? 
  如何评价文姬归汉? 

前一个讨论
因为自行车被偷而报警是否浪费警力?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很爱国的港澳台明星?





© 2024-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