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和《黑猫警长》的导演戴铁郎老先生见过一面,聊过这个话题。当时还有《黑猫警长》的制片印希庸先生、前美影厂员工陈思毅在场,互为佐证,所以我觉得这个来自导演本人的说法应该可信一点。你们在网上搜到的那篇《戴铁郎 艺术是我余生的归宿》便是那次采访后我写的,这也是戴爷爷鲜少几次接受的媒体采访之一,不要在评论中激动地让我解释了。
戴铁郎先生前半生显赫,后半生凄凉。他的父亲戴英浪是民国著名艺术家,老革命家,党内高层,负责间谍工作,上级是潘汉年。到了建国后,你懂的,戴家从“反右”(可百度“潘汉年案”)以后就开始被整。其时戴铁郎已经进入上海美影厂,虽然时代变了,但他高傲秉性犹在,坚决不屈人下,不乞同情,由此坐了10年冷板凳。在这10年里,他不署名地参与过许多动画片的制作和绘画,比如《小蝌蚪找妈妈》里的金鱼、《九色鹿》、《我的朋友小海豚》等都是那10年中的作品。
背景交代完,现在来说说黑猫警长为什么只有5集。
戴铁郎最初搞《黑猫警长》的时候,厂里根本没给他配团队,于是他启用了很多刚刚进厂的年轻人,大家花了10个月做出了两集动画片,在内部放映后却被叫停了,理由是:“里面打打杀杀,不符合传统美学,里面的科学道理也没有什么艺术性。”直到一年半以后,一位电影局领导看了,觉得不错,一些小朋友试看后,反响也很热烈。在不做任何宣传的情况下,《黑猫警长》上映了。
《黑猫警长》播了5集,但在第5集结尾黑猫警长打出“请看下集”的字样后,观众们却再也没能等来第6集。因为那一天——
戴铁郎先生的原话:“那天我被叫去人事处,他们递给我一张退休证,说我年龄到了,该退了。那一瞬间我愣住了。醒过神来后,我一句话没说,拿了退休证转身就走。”
至于美影厂为什么要这么做,涉及私人恩怨,他人隐私不便透露。关键在于,这样一部优秀的动画片太监了,其实没有什么惊天黑幕,只是因为那个年代的人心险恶。
谢谢各位的赞,所有善意的鼓励,我都会想办法转告戴爷爷(๑¯ω¯๑) ,我再说一些很令我动容的细节:
《黑猫警长》上映后,给美影厂带来很大效益。最初,黑猫的周边产品一出来,就被一抢而空。但对戴铁郎来说,黑猫警长问世后,反而离他远了——小商店里都在卖黑猫警长,但没人想到给他送一件。于是,他自己掏钱,买了一辆黑猫警长的摩托车,放在家里,视如珍宝。
几年后,有个朋友带孩子来玩,孩子看到那辆摩托车,向戴铁郎提出借回去玩两天,然后借走就不还了。后来,戴铁郎还专门找朋友提起过这件事,朋友说,小孩子玩腻了那辆摩托车以后,就借给了亲戚家的小孩玩,然后被弄坏了。
戴铁郎说:“没事,弄坏了你也给我。”结果那朋友挺不好意思地说,亲戚家看到弄坏了把它扔了。戴铁郎说了声“哦”,心里难过得不得了。后来,残了半边机翼的直升飞机、别人丢弃的黑猫警长T恤衫,戴铁郎都把它们捡回家收好。他还用陶土捏了个黑猫警长,放在窗沿上,每天看看。
2010年,《黑猫警长》电影版被搬上了荧幕,许多80后带着孩子去电影院重温经典,创下1500万元的票房收入。即使昔日的“黑猫爷爷”垂垂老矣,可他创造的形象却依然威风凛凛地活在年轻人的心中。
那天,“黑猫爷爷”坐在50平方的居室里,用一个下午时间,平心静气地回顾着自己的坎坷一生。说到不堪回首的往事,他也只是哈哈一笑。他人生的头50年里,正逢中国历史风云突变,他的命运也如同风中飘蓬,不知明天会落到哪儿。到了暮年,他从街上捡回瘸腿的流浪狗回家养着,直到后来养得健步如飞,他突然悟出其中道理:“人应该向动物学习,到哪里都能生存。你不可能一直顺利,你没法知道明天会怎样。”在人生受冷遇的27年里,他回到家关上门后,笔耕不辍,他说自己“不争不抢,就当是时机未到”。创作却从未停止过,他要为自己可能成为导演的明天做好充分准备。
面对看《黑猫警长》长大的晚辈,他的语气充满怜爱:“你还年轻,未来还很长,要过好每一天,抓住幸福。我呢,尽管已夕阳西下,但我也要过好每一天。”
有人向我说起那年《黑猫警长》的再映盛景,媒体叩开“黑猫爷爷”的门,80岁的他坐在窗边,凝视着自己捏的黑猫警长的模型,二十多年的风化,使黑猫周身布满裂缝,还掉了一只猫耳。他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说:“这是一个好时代,好到让我常常遗憾,要是再年轻一点就好了。”
———————分割———————
排名第二的答案中说到著作权风波确实存在,是否对停播有直接影响,我正尝试向相关当事人求证。然而,有些真相的全貌,即使当事人也无法获知,因此我只能尽力而为,还望各位谅解。
截至2014年12月17日,向当年的《黑猫警长》制作团队求证得知:著作权风波与停播并无直接关系,但确实是影响的因素之一。上世纪80年代流行将电影改编成连环画,《黑猫警长》也不例外,著作权纠纷是在改编为连环画,而非制作动画片的过程中发生的。
停播的命运在著作权风波之前已经开始。在上文所提人事纷争给他带来的压力包括:从戴铁郎的第一部作品《我的朋友小海豚》起,他的每一部作品都遭到反对,厂里领导常常跟他说的一句话是:“这种东西你去废纸篓看看,我们扔掉过很多。”《黑猫警长》亦如此。在当年,这部家喻户晓的优秀动画片几乎没有获过国内的任何奖项,因为每年送评的时候都被卡下来了。这使戴铁郎心灰意冷,在拍到第5集时,他甚至打算“杀掉”一只耳,最后是被制片印希庸阻止的。
尽管我们听着《黑猫警长》的主题曲过了一个又一个暑假。但在当时,导演的境遇是,领导冷淡处之,厂里也不支持,屡屡不允许去评奖,之后又遇到了著作权官司。重重压力下,戴铁郎的创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他曾尝试继续画过,但自己觉得画砸了,“不应该放给小朋友看”。之后,他又到了退休年龄,就发生了上文拿退休证的一幕——那是美影厂的黄金时代,与他齐名的导演都在退休后被续聘。
因此感谢 @吴泽超 的补充回答。既然这个答案的影响力这么广泛,对事实的进一步求证、追索亦是我的义务。
许多评论、私信令我深受感动,有人说:“我看着黑猫警长长大,年复一年,我从来没有觉得它只有5集。”这些话,我转告了一部分给老人家,他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高兴。我想,你们的喜爱,对他而言也是很重要的吧。征得同意,想给戴先生写明信片的,寄手办的,请发到以下地址:
上海市万航渡路618号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308室 印希庸转戴铁郎
2019.9.4 R.I.P
2019.9.4 R.I.P
《黑猫警长》当年只拍五集的真相:远比知乎上说的那些复杂
2014-12-20 澎湃新闻 陈晨
近日一则题为“《黑猫警长》只放了五集就停播,背后的故事让人心酸”的知乎日报在网上热传。
在1987年播出的《黑猫警长》第五集片尾,黑猫警长最后举枪逐字打出“请看下集”的字样。然后,就没有下集了。于是许多小朋友不禁耿耿于怀到现在:为什么当初只有五集,然后就停播了?
知乎上对于这个问题的一则热门回答,更是激起不少网友的同情和愤慨。
观众没看到第六集真的是因为知乎日报上说的《黑猫警长》导演戴铁郎突然被通知退休吗?是因为美影厂人事斗争,“那个年代人心险恶”吗?
澎湃新闻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采访了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初期先后担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的严定宪、常光希,以及《黑猫警长》的制片主任印希庸。因为戴铁郎先生家庭状况的原因,其好友印希庸代其婉拒了采访。
童年偶像,帅!
《黑猫警长》的诞生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美影厂”)的《黑猫警长》是中国动画史上第一部成系列的动画片,在这之后木偶片、剪纸片都出现了系列化,《葫芦兄弟》、《阿凡提》等系列动画片应运而生。
作为动画系列片的“先行者”,1984年开始创作《黑猫警长》的导演戴铁郎在艺术创作上是公认的“领先”。
84版《黑猫警长》的制片主任,戴铁郎的好友、学生印希庸说,戴老本身是个很洋派的人,他本身是归国华侨,“当年他拍《黑猫警长》的时候我印象很深,他一手吃面包,一手就着冰激淋。”直到现在85岁了,还喜欢喝冰可乐、喜欢吃面包。
当时想把《黑猫警长》做成系列,就是想引进戴铁郎在外面看到的不同于传统的观赏形式,那时系列片在国外已经很流行了。包括黑猫警长时尚的服饰造型、在当时充满想象力的武器设计,都反映了戴铁郎的“超前意识”。
不过,在知乎热帖中被重翻的“旧账”提到,84版《黑猫警长》的制作从一开始就不顺利。
在美影厂大多项目都由厂里分配下发给导演的“计划制片”时代,戴铁郎做《黑猫警长》全凭自己的一腔热情。他的创意上报后没有得到厂里支持,于是自己改编剧本、设计场景。
1984年,戴铁郎启用了很多刚刚进厂的年轻人,大家花了10个月做出了两集动画片,在内部放映后却被叫停了,理由是:“里面打打杀杀,不符合传统美学,里面的科学道理也没有什么艺术性。” 直到一年半以后,一位北京电影局的领导看了,觉得不错;一些小朋友试看后,反响也很热烈。在不做任何宣传的情况下,《黑猫警长》才得以播出。
因为播出后效果很好,又加紧制作了三集,在1987年播出。
1984年,《哪吒闹海》的导演之一、《大闹天宫》的动画设计严定宪,接替首任厂长、动画大师特伟担任美影厂厂长。严定宪上任后提出了几项改革宗旨,其中一项就是“发展系列片”。
严定宪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最早美影厂做的动画片和科教片厂做的新闻纪录片,都是国家买断后搭载着院线里的故事长片一起放的。
到了1980年代中期,院线逐渐转向市场,为了更紧密的安排排片场次,故事片不再搭载短片播放,动画片需要另谋出路。而电视的普及,电视台对动画的需求则要求系列化,熟悉的人物、连续的故事有助于创造更高的收视率。因此,在院线“火”过一轮之后,《黑猫警长》又通过电视继续影响了更多80后的童年。
严定宪表示,当时《黑猫警长》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系列,社会反响和观众基础又好,而且基于当时厂里提倡做系列片对接电视台播放的需求,种种现实条件都不可能不让《黑猫警长》继续拍下去。“我记得当时就没有后续的剧本提交上来了,如果有新的剧本来,应该还是会继续拍下去的。”
至于没有给戴铁郎搭班子,让他自己建组拍《黑猫警长》,严定宪解释说,“80年代恰好处在美影厂影片制作模式的转型期,在那个阶段里,许多新的制片模式都开始试水,导演也比过去有了更大的自由可以去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在那个阶段里,一些特殊的完成影片的方式都是有可能的。”
严定宪告诉记者,其实当时每个导演手里都有自己的片子,且无论出于“文人相轻”或者其他原因,彼此之间都很少会去谈论别人的影片,因此,当《黑猫警长》还处在创作期时,这样的作品在美影厂是什么样的地位他并不清楚。
“我个人对这部片子印象很深的一点是,有一次我去儿影的放映厅看这部电影,当片头主题曲开场,全场的小朋友都跟着一起唱起来,我觉得,这确实是一部深入人心的片子。”说话间,严老还自己哼唱了几句“啊啊啊,黑猫警长!”
风靡全国却没得过奖
1987年,《黑猫警长》拍到第五集,原著的内容都拍完了,新的内容戴铁郎不是没有想过,但因为做这个动画积累了诸多“不开心”,所以没有下一稿的剧本出来。按照那则知乎热帖和印希庸的说法,戴铁郎在美影厂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甚至长期坐冷板凳。
据印希庸透露,戴铁郎当年灰心的原因之一就是《黑猫警长》空有社会反响,但没什么奖项,也很少走出国门。
美影厂当年是中国电影的“创汇大户”,因为动画片的政治因素比较淡,所以成为出口最多的片种,但风靡全国的《黑猫警长》几乎没怎么被出口。
印希庸说:“这个片子那么走红,老百姓那么认可,可是从来没有得过什么奖,厂里压根就没有上报。那个年代不是今天看市场的年代,奖项在老一辈艺术家心目中还是有分量的。可是当时厂里根本就没把这部片子往上报。戴老另一部获得意大利国际儿童和青年电影节总统银质奖章的动画片《我的朋友小海豚》,也是阴差阳错之下误寄而得到的。”
无法得到应得的荣誉令戴铁郎灰心,因此在制作《黑猫警长》第五集的时候,他曾企图下“杀手”,让黑猫警长把反派“一只耳”打死,让故事彻底完结,还是印希庸拦住了戴老,让他“留个悬念”。
至于令观众们念念不忘的“请看下集”,印希庸说只是惯性地使用了之前几集的片尾。“以前所有的动画片片尾都是一个形式,就是一个大大的‘完’字。我们想玩出点新意,不要用‘完’。结果这个片尾给大家的印象很深。”
对于评奖的事情,《雪孩子》的动画设计、1980年代后期任美影厂厂长的常光希,透露了当时厂里送选出口和评奖影片的一些考虑,“从出口来说,它(《黑猫警长》)和大多数美影厂出品的作品不同,并不是一个特别具有民族传统风格的东西,科普性比较强,但艺术性并不是阳春白雪的那一类。而且它作为一个系列片,更新潮,但在评奖方面并不是太符合那个年代单集影片评奖的一些规范。”
常光希说,厂里出于一些客观情况的衡量,而且那个时候还是集体主义至上,可能忽略了戴老本人的一些感受。
“一只耳”当年差点死翘翘
退休导致没有第六集?
而按照网上那个热门知乎问答的说法,《黑猫警长》没有第6集的最大原因是“因为那一天——戴铁郎先生的原话:‘那天我被叫去人事处,他们递给我一张退休证,说我年龄到了,该退了。那一瞬间我愣住了。醒过神来后,我一句话没说,拿了退休证转身就走。’”
关于这一点,印希庸表示网传有“断章取义”的成分。根据澎湃新闻记者调查,《黑猫警长》并不是戴铁郎在美影厂的最后一部作品,他在1990年代初期还编剧、导演了《森林,小鸟和我》、《警犬救护队》等。
戴铁郎是61岁退休的,确切退休时间是1991年9月。印希庸说,“他是拿到退休证7天就‘滚蛋’,其他人哪有这个速度,都会再留一阵的。”
对此,严定宪表示当时自己并不清楚个中缘由,但他认为无论是哪位领导的决定,既然是到了退休的年龄,就应该“给年轻人腾位置”,“美影厂是国营的制片厂,每年只有700分钟的固定配额,整个美影厂有近30位导演,新毕业的不少年轻人分配到厂里干了好多年还没机会独立指导影片。虽然今天我们也承认用年龄限制导演的创作是不科学的,60岁其实正是一个导演成熟的时候,他也完全有创作的能力,但是考虑到当时体制的现实情况,作为老同志,我认为戴铁郎不应该有那么多怨言。我也是60岁退休就不让我做片子了,我心里也有很多不舍啊。”
关于退休,多年来戴铁郎还有一块心病,除了不能继续做《黑猫警长》外,是他觉得自己完全符合离休的条件,但厂里却只给他退休的待遇。(注:离休是中国针对已退出工作岗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参加革命的老同志设立的一种较优越的社会保障措施,也是涉及干部政策的一项制度。)
“他(戴铁郎)从小就是红色家庭出身,有在香港活动过。不过因为父亲从事地下工作,中途断了线,有一段时间被雪藏,工作无法坐实考证,离休干部的待遇就此无法落实。”印希庸为戴老打抱不平,“上影厂的前身天马美术制片厂当时是共产党的外围基地,后来整个厂的职工都是离休待遇,连望风的小弟都是。戴铁郎11岁就开始背着竹筒送情报,在海外也帮父亲做过不少地下工作。说他不符合离休条件,他心里怎么能平衡?”
戴铁郎前几年还在争取离休待遇,直到最近,印希庸说他才逐渐放弃了这个念头,打算“认了”。
印希庸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戴铁郎在美影厂的“不得志”早在《黑猫警长》问世前就一直如此。据悉,戴铁郎的父亲曾跟着潘汉年做情报工作,所以戴铁郎从小是许多当时大人物都认识的“红小鬼”。初进美影厂时,他也是一时风光,和他同班的几个北京电影学院动画班同学的档案都是他一并带来上海的。后来因为父亲受到潘汉年问题的牵连,戴铁郎这个“红小鬼”成了“黑小鬼”,多年没有正儿八经干过特别重点片子的重要职务。而潘汉年直到1982年才得到平反,当时戴铁郎已经52岁了。但戴老始终没有放弃艺术上的追求,不然也不会有《黑猫警长》了。
戴铁郎退休时的厂长常光希表示对戴铁郎不满退休待遇也“略有耳闻”,“如果他(戴铁郎)真的是符合条件的,厂里应该通过一些努力让他得到应有的待遇。”
多少小朋友为这一幕哭泣过
《黑猫警长》的版权问题
关于《黑猫警长》停拍,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版权问题。严定宪表示,“原作的故事拍完了,后面原作者没有写出新的故事来,可能戴铁郎要再重新构思新的剧本,这其中的版权也有一些阻碍。”
印希庸则完全否认了这一说法,“那个时候完全没有版权这方面的意识。完全是胡说八道。”印希庸还透露,退休四五年后,戴铁郎和科教片厂曾经有过一次对《黑猫警长》后续的失败尝试,但当时失败不是因为版权的问题。
事实上,《黑猫警长》确实曾存在版权问题,并且是上海首例著作权纠纷案的主角。
戴铁郎那五集《黑猫警长》是根据诸志祥的同名作品创作的。据《新民晚报》报道,动画片《黑猫警长》每集都为诸志祥署了名,还支付了稿酬。但自动画片在电视台一炮打响后,美影厂和几家出版社合作,发行了《黑猫警长》的动画连环画,甚至还出版了连环画单行本,但这些都没有署名“原著人诸志祥”。文稿费及印数稿酬2.4万余元,尽数给了改编人戴铁郎。1987年6月下旬,诸志祥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认为上述行为侵犯了他的版权及署名权。经过调解,由戴铁郎赔偿给诸志祥2880元,诸志祥当庭撤诉。
年近70岁的诸志祥今年12月在接受《新民晚报》采访时透露,他当年实际写了100多个黑猫警长的故事,总篇幅达30多万字。虽然自己最终赢得了官司,但剩下的故事就再也没有机会走上屏幕了。据相关人士透露,当年导演戴铁郎已经准备着手编写、绘画接下来的《黑猫警长》,连动画片中的小动物形象都已经选好,却因为诉讼的原因,把稿子都撕掉了。
2010年,美影厂重启《黑猫警长》的大电影计划,目前已经进行到第二部。第一部是根据戴铁郎那五集的内容整合的,所以导演署名是他。
据印希庸透露,戴铁郎在第二部挂了个顾问的名,但具体的创作交给了厂里的年轻人。第一稿出来的时候,戴铁郎看过,不是很满意。第二部还在制作中。
多少小朋友当年被这个场景吓到过
热心网友为戴老征集玩具
说起戴铁郎近日再度获得网友们的关注,常光希非常感慨,“观众对于中国动画电影和老艺术家的感情令人感动。戴铁郎其实是比我高一辈的前辈,我们都很尊敬他,也听说后来他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感觉比较失落,跟厂里联系也少了。美影厂里的导演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也有自己的机遇。有些人可能机遇不是很好,没有得到公平的对待,这其中有环境体制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历史原因,美影厂有很多老帐,谁是谁非现在很难说清楚了。”
由于那个关于《黑猫警长》的知乎热帖近日在各个社交网站中传开,印希庸说自己已经接到了大量记者和热心人的电话。帖中提到戴铁郎非常喜欢黑猫警长的周边玩具,自己却没有几件的心酸,网友们自发发起了“给黑猫爷爷寄明信片和黑猫警长周边”的活动,令他感到欣慰。
印希庸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戴老现年85岁,爱人、女儿都已过世,唯一的儿子在三个月前健康方面也有了问题,由于儿子没有成家,如今一个80多岁的老人在料理50多岁的儿子,幸得儿子的同事帮忙料理。如今整个生活状况忙乱,不希望被打扰,也无心翻陈年旧账,所以印希庸帮他挡掉了一切采访。
说起对戴铁郎的印象,严定宪与戴铁郎曾是大学同班同学,后来又一起分配到上海美影厂。“当时的同学,个人有个人的性格和艺术偏好。戴铁郎一直就喜欢带有科技元素和色彩的东西。性格嘛,有时候很开朗,有时候又很内向,比较琢磨不定。”
常光希对“黑猫爷爷”的印象是,他年轻的时候更开朗活跃一些,年纪大了之后越发变得内向,不爱说话。“而且他的自尊心很强,可能有些心里的想法说出来,求求人也能帮他点忙,但他是不求人的。”
身为好友与学生,印希庸一直与戴铁郎保持往来,他觉得戴老是个很有童心的人,退休之后都依然关心年轻人喜欢什么东西,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而且戴老是个要强的人,不希望媒体把他的境况写得凄凄惨惨。
本文由印希庸先生向戴老全文转述过,戴老表示目前为止这篇报道最客观,他挺满意的。谢谢印先生的转达。
因为广电总局规定建国后动物不能成精啊
黑猫警长制服明显是基于83版武警制服创作的。标志性的三抹红中大盖帽的一抹红是原版保留,领章两道红改到了肩章位置。制服是黑色的是因为片子叫黑猫警长,难道你生活中见过绿猫嘛?况且动画里的白猫也是穿白色制服,设定是统一的。
然而友善度们竟然能扯到党卫军,你倒是把党卫军上的三道红找出来?
片子里森林公安的警徽,任何一个认知正常的人都能看出是一棵树,符合森林的背景。
然而友善度们竟然能扯到竖过来的SS标志,你给黑猫警察安个黎巴嫩国籍也靠谱点哈。
还有片子里食猴鹰和巢穴,友善度说是影射美国。食猴鹰本来就是片子里的大反派,以当时的意识形态背景,即便用反派影射美国有什么问题?
一只耳的条纹衫明明是粉白条纹,硬说是海魂衫就算了,还能扯到苏联。什么时候海魂衫成了苏联专利?那个倒霉的螳螂老公穿的同款条纹,也是苏联螳螂?纯粹是作者偷个懒嘛。
所以也不要说80年代人心险恶,哪个年代都有险恶的人心,都有热衷整人的友善度,程度而已。糟糕的时代,友善度势力大一点,破坏力强一些。关键是文艺的风向不能全被友善度们把控。一旦发展到歪风邪气,构陷横行,黑猫警长恐怕连五集都播不出来。
人格高尚的人会因此收获很多东西,我父亲很少教育我什么,从小到大也只给我说了尊重。
尊重每个人,无论对方是CEO还是小职员或是扫地阿姨,职位有高低但是人格无贵贱。从小我就一直保持着这点,有一次去餐馆吃饭一个阿姨端菜把汤不小心泼到了我女友裙子上,那阿姨十分惶恐连声道歉,这时候我就说没事儿请给我们拿点纸巾。阿姨走后我女友问我:你为什么不帮我出气哪怕骂她两句?我说:人家从早忙到晚也蛮不容易的何必为一点事情搞的大家都不高兴。
我女友从此就认定了我,无它,她觉得连一个服务阿姨都不骂的人更加舍不得骂她了。
有一次老板带我们出去吃饭,然后走向饭店的时候一个小伙子大概二十左右的样子在发传单,公司的人都不大愿意,有的露出鄙夷的神色,有的用不耐烦的语气说不要不要,有的一接过就揉成一团丢在地上,小伙子估计是刚工作,脸有点红了,发到我的时候我接过然后瞅了两眼然后折好放进了包里,小伙子很感激的冲我笑笑。我也不会买他推销的产品,但是这是对人的基本尊重。众人都是落井下石,所以我要雪中送炭。
一个星期后,我居然升职了,我有点纳闷,然后老板告诉我他年轻的时候吃不饱饭,第一份工作就是去街上发传单,那天的事儿让他感触良多。
而我的父亲虽然没做出什么大事业,但是一直以平和和宽容的心态对待家人,有段时间是他的低谷期,生意亏损负载累累,但是他都没对我和我妈发脾气,他说:人的一生总是对着最厌恶的人讨好,对最爱你的人发飙,那样做会让人很难过。
有时候我会在想:这个社会如此冷漠,政府已经足够不尊重我们这些P民了,为什么我们还要互相鄙夷呢?
为了一点利益,大家明争暗斗,互相中伤,我的公司也有不少这种事,但是没有人在背后说我是非。我的朋友或许不多,但是每一个都是真心待我。家境虽然不算大富,但是家人时刻关心我。
我的人格谈不上高尚,但是这些,都是我的小小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