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萧何、韩信、张良会死心塌地的跟着刘邦干? 第1页

  

user avatar   cavalry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好像有个误解:假如B的智力或者经验高于A,就应该B统领A。

但其实领导力本质是疯狂的勇气,智力或者经验达标就行了。

举个例子:

在古代,当某地群众受不了苛捐杂税,想反抗的时候,大家都在等一个人。

等不怕死不要命敢站出来举起手臂说:“跟我去围堵县衙” 的那个人。

这个人往往既不是最聪明的(人群里有的是读书人)也不是最有武力的(人群里有的是壮汉),也不是最有社会经验的人(最有社会经验的滑头在捋着白胡子等这个人)。

这个人以及人群都知道这件事是什么下场:按照惯例,假如反抗皇权,即便贪腐的县令被扳倒,被证明是罪有应得的,领头者也一定会被交出去处死乃至凌迟。——这是规则。

但是要避免羊群全部死亡,必须有这种头羊出来献祭。

领头者必然死,而其他羊得益,那么其他羊有什么理由不服从它呢?

这个人是最有勇气的,即最敢承担行为后果的人。


高效组织乃至于一般组织的头领都需要这种人,在组织意义上,要成为领袖,勇气(承担责任)的重要性远远高于智力和经验。

再举个例子:

你在公司想推进一个项目,你是一个员工,你要说服老板。

对你和老板而言:这个项目成功皆大欢喜,对于你,会让你升职加薪,年终奖可以买套房子了;

但是假如失败呢?

作为听你建议的老板,对他而言,这个项目可能耗尽今年搞来的所有投资,一旦失败,他奋斗20年就白费了;

对你而言,失败?失败最多辞职,损失掉几个月工资而已。

谁的风险高?为什么他这个傻货可以决断,而你这个聪明人就得听他的?就是这个道理。

相反,你作为员工怒了,你卖了自己北京的所有房子,把几千万放在老板桌子上:说我自己入股做这个事行吗?——一瞬间,你就是领袖之一了,因为你押了自己身家。

要是黑社会,你把枪拍在桌子上说:这个人你不去干掉那我就去干掉!你押了自己脑袋,你已经成为帮派老大候选人了。

第三个例子:

历史上军阀造反的时候,比如李渊等,这个人要是同意,往往会恶狠狠的说一句:【老子化家为国了】!

化家为国不好吗?

其实是选择是风险更高收益更大的一种下注。

作为军阀,已经握有巨大利益,短期来看,维持现状,富贵无忧——风险最低;

而造反化家为国,实际的含义是把整个家族都押上了赌台:要么做皇帝,要么化为齑粉。



综上所述,人类本质是暴力,在所有力量里智慧、经验、仁慈等有利于种族繁衍的美德里,赌博性的勇气却是皇冠。

拥有这种皇冠的人,才可以登上金字塔的顶端,而一些拥有其他力量的才子会寻找这种明灯围绕周围。

一句话:失败了,别人坐牢你砍头,别人砍头你凌迟——那你才是大哥。


===================

有朋友说没有解释【死心塌地】,我呵呵了。

对于下属而言,根本就没有【死心塌地】这一说,假如有,历史上就不会有【任人唯亲】这个成语!

千万别小看成语,任何一个成语都是千年智慧和经验的积累与结晶。

【任人唯亲】能成为成语就说明【死心塌地(忠诚)】是胡扯蛋!

曹操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后,缴获一堆信函,很多是自己的属下和袁绍私下的通信。大家建议曹操按着信抓人。曹操说,当时袁绍强大的时候,我都怀疑自己能不能赢,何况那些下属。一把火把信都烧了,既往不咎。

你站在现在角度往回看,当然觉得要支持曹操,诸葛亮都跟错了人,但是当年,谁娘的知道曹操和袁绍谁赢?

你运气不好,你看错了,你输了,你别指望小弟【死心塌地】,这不人道!这违反人类发展伦理!

不信?第四个例子:

我非常佩服毛先生,但是当年,王明携着社会主义灯塔苏联的威势+虔诚信仰马列的忠贞空降苏区夺权的时候,有多少人踹了毛先生跟随王明了呢?

从某个角度说,王明先生有后台有信仰,并且信自己所言的一切,指出了新的战略。

王明是个合格的老大!

这毫无疑问。

合格的老大定然有人如飞蛾般追随。这也是人性。

那个时候,谁特么能看到未来?马列不算命的!

所以王明先生赢了,他在那个时间点毫无疑问的赢了,他比毛看起来更不要命更自信,更像老大。

只是结果证明他不如毛先生,苏区差点被灭!

所以那些飞蛾又讪讪的回到毛先生身边,觉得这才是明灯。

从这个史实看,对于一个不够疯狂的下属而言:什么叫死心塌地?你特么有病啊!谁赢,或者我觉得谁赢才是明灯!

第五个例子:

我也非常的佩服陈友谅先生。

这位先生,在当年的局势下是唯一一个不向元称臣的人(张士诚和朱元璋先生为了保存实力转移攻击力都称臣过),他还是非常重视技术一个老大(船只技术天下无双)。

那个时代,谁知道天下是谁的呢?

朱元璋 陈友谅 张士诚 ,这三方势力没有下属朝对方背叛,因为三个大佬都太有赌性,以至于小弟【死心塌地】的跟随他们去征服太阳。

朱先生以小赌大,搏命在水战杀了陈友谅先生,才引发陈家下属跟随。

这些例子只说明一件事:

鹰击长空,虎啸空林,鱼游浅湾,鸡只能看自己底下巴掌大的地方。

对于一个问:为什么跟着某某干的?问题的人

这人不是赌徒视角,不是老大视角,是小弟。

身为一个小弟,你懂个屁,就拼运气好了!

想想:卧龙凤雏得一者得天下这句话,卧龙凤雏也就是个打工的,到底也没有得天下而二世而亡,完全不如最优秀的80后金先生。

一个打工仔,要明白你的命运不在自己身上,你要的仅仅是月薪而已。

而身为一个把脑袋掖在裤腰带上的老大,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他想的只是活下去、不能老婆孩子睡马路而已。

就这么简单。

不服?

你去当老大试试,也许天下就是等着你登基呢。


user avatar   Orzh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明显题主根本不熟悉这段历史。

先说韩信。这是外来户,且年龄比刘邦、萧何、张良小20岁,根本不是一代人。刘邦给韩信绶印后,韩信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威望,部下根本不听自己的。韩信带部队,他的手下全是刘邦的拜把子兄弟或者吕后的亲戚。换一个角度,一个20岁年轻人,从国军来到共军,毛泽东没几个月就就力排众议将他任命成为军事总指挥,手下彭德怀、叶剑英等人都是这年轻人的父辈。先不说正常的年轻人此时就已经感恩戴德的不得了,就算这个年轻人想另立江山,手下那批早就不满的父辈老头,会听他的?人家巴不得趁机会将他宰了,好么。

再说张良。这个人明显是有情怀的人。张良16岁的时候,韩国就灭国了,可他32岁的时候还在搞暗杀秦始皇的行动。现代和张良这16年经历最接近的人,就是沙特王族本拉登。对张良来说,钱财、权利真不是最追的第一目标。张良的第一目标就是恢复韩国,然后辅佐韩王。所以秦朝覆灭后,刘邦明明是实力第二强的诸侯,张良还是选择离开,回到韩王身边。如果不是韩王被项羽杀了,张良被迫投奔刘邦,他一辈子估计就是宰相。

最后是萧何。萧何以及沛县一众人物,和刘邦除了为人的差距,还有两个不同:一是刘邦见过大世面,二是刘邦有项目。刘邦年轻的时候是想去追随信陵君的,只是没到大梁,信陵君死了,因此只好投奔信陵君的最大门客——张耳。刘邦是相比于萧何、曹参、卢绾、樊哙等人,那是真真正正见过大世面的。其次,秦末起义的时候,刘邦已经有几百人的队伍了,萧何、曹参等人只是怂恿县令和刘邦合作。也就是说,哪怕后来县令没因为刘邦人多而反悔,也没被杀,萧何和曹参也是比刘邦低一个等级的,和刘邦平级的是县令,因为此时刘邦早就有了反秦的项目,而且势力是地方一霸。

需要说明的是,人们低估了刘邦的政治觉悟和风险意识。早年投奔信陵君,要知道当时大势已经是秦国横扫六国了。比刘邦大近30岁的李斯,都明白去秦国才有未来,在齐楚就是茅坑里的老鼠,人生只能吃翔。所以刘邦后来落地为寇是很正常的,人家早年是非常有情怀的人,萧何等人根本没有这样的气魄和情怀。

其次,读《史记陈涉世家》的时候,关于陈涉武广装神弄鬼的经过写的明明白白,可是对刘邦斩白蛇的密谋只字未提,这明显就是讳言。刘邦之所以写一封信送到沛县县城,老百姓就群起杀了县令,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刘邦斩白蛇。刘邦斩白蛇后,妇人过于“赤帝”和“白帝”的言论,明显是有意而为。这些言论利用的是从战国早期就开始流行的“五帝五方”学说,其中秦就是白帝(详见平势隆郎的《从城市国家到中华·殷周春秋战国》)。要知道新中国成立后,山西等农村地区还有人利用迷信称帝呢,更别说秦末。

总之,刘邦首先是个有情怀,有志向,爱冒险,还有头脑的人。他比同伴先有项目,后来无论怎么融资,CEO的位置,那是非常稳固的,除非项目倒了。


user avatar   larrynone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萧何是丰沛集团的核心成员,从刘邦拉起队伍那一刻起,他就是嫡系。这样的人除了在刘邦旗下混,还能去哪里,谁会相信他,谁会像刘邦那样重用他?

韩信属于半路入伙,总体上韩信保持了对刘邦的忠诚,你要说他死心塌地,没有一点小心思那也是不客观的。毕竟,敲竹杠的事情干了两次。当然了他是来刘邦这里打工的,只谈忠心,不谈报酬那也是强人所难。

张良是刘邦最尊敬的人,也是刘邦最喜欢的属下,但是你说张良对刘邦死心塌地,那显然也是违背历史事实的。张良所效忠对象的优先级里:韩王>刘邦,他为了韩王离开过刘邦。

所以啊,题主要看书啊!!!


user avatar   zhan-yu-98-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多数时候,人类的认知是有缺陷的。

比如你看见萧何,看见韩信,看见张良,这些人都是一时人杰,你就会想当然的认为他们干什么都会干得好。其实不是这样的。你看见的只是他们闪光的一面,他们还有其他方面,这些方面不见得比我们普通人更好。

即便是他们闪光的一面,也不见得就真的是天下唯一,只不过他们有机缘,能得到相关经验,能充分成长,有人给他们擦屁股。

而给他们机缘,让他们能获得经验,给他们成长的空间,给他们擦屁股的人,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叫领导。

领导也有很多缺点,领导不见得比别人更强大,每一个手下都曾经抱怨过领导,但大多数时候,手下必须要依附于领导才可能发挥他的价值。

萧何有宰相之才,但是如果直接把他从县吏的位置提成宰相,那肯定是不行的。是刘邦给了他从菜鸟成长为鲲鹏的机会。当然了,如果刘邦能得到另外一个如李斯这样的人,恐怕也就没有萧何的事了,但刘邦只是一个小土匪,能有萧何就不错了,没有人才只得自己培养呀。

如果没有刘邦,萧何也就没有了土壤。即便最后还是天下大乱了,他去投靠了另外一家诸侯,但谁能像刘邦一样对待他呢?一个外来人不是那么容易得到信任的,还要和别人家的老油条竞争,恐怕早就夭折了,即便不夭折,成长道路也要曲折得多,最后长出来的说不定不是“良相”而是“奸贼”了。

其他诸如韩信、张良也是如此。韩信最初给项羽打工,但就是个亲兵队长。不要小看了这个执戟郎,那也是韩信在项羽那里奋斗的结果,没有项羽的话他说不定还在当混混呢。韩信自己野心大,相当大将军,于是离开项羽去投刘邦,但是刘邦最初也看不上他,如果不是萧何,韩信会去投谁呢?投了其他诸侯难道他就一定能当军神吗?说不定夹在两位大佬中,再加上猪队友拖累,一下就被灭了,军神韩信靠自己的话恐怕自己连10个兵都拉不拢来。张良出身不一般,是韩国贵族,一直跟韩王混得风生水起,但没有鸟用呀,猪队友呀。如果没有刘邦,他也就是个没落贵族而已,自家人的韩王都混成这样,你说转投他人?别人能如自家人一样信任你?能给你更大支持?只有跟了刘邦,他才是大名鼎鼎的张良,否则就是个默默无闻的张良。

没有办法,领导再无能,再混账,他能混成领导就是最大的能力体现。你要依附于他,就得听他话。要改投门面可以,但也要掂量一下换人后是不是更好。很显然这三人找不到比刘邦更好的老板了,只得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干。


user avatar   mingjun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众答案里鸡汤、权谋、王道、宗教、厚黑、经管、学究齐飞,越天花乱坠越高赞,原来讨论历史也要语不惊人死不休哇。

家住的离未央宫遗址不远,这片空旷的高丘是年年踏青都会去的地方,刘邦就逝于这里。

记得那年从西安坐火车去南京,在手机里下了《史记》电子书,无聊的时候就看看,恰巧列车途径徐州,广播里正在介绍这里是刘邦的故乡,而我刚好读到《高祖本纪》:

“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

空间位置与历史文字的巧然重合,那一刻仿佛触及了历史人物的灵魂,让我感慨万分。司马迁塑造人物的功力真的很厉害,令人感动。望着窗外飞快掠过的大片麦田,如同乘着历史的奔流往复......

看到这个问题,就花了几天时间,陆续写了这篇特别长,但仍写不细的答案。简短的总结无法表清这样的人物。行文浅白,仅是想说一说,司马迁的文字逻辑和文学形象外,我心中理解的那个刘邦。

本文共分三部分1、刘邦是否混混 2、刘邦团队凝聚力关键因素 3、三杰其人及各政治派系博弈


首先,是分析下刘邦早年,是否真的是一个鱼肉乡里的混混形象。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
“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乃是也。”
郦食其:“以公长者。”楚怀王:“沛公忠厚长者。”众老将:“独沛公素宽大长者”

胡须美,是当时所崇尚的审美。想想建国后的头三十年里,年幼的父辈们还要辛苦的挑水,很多不注重卫生的工农家庭的孩子,头发里会长很多虱子和虮子。刘邦能够留下美丽的胡须,说明他是很注重卫生和仪表的,而且花费了很大的时间、精力、经济成本来维系个人形象。

常戴一种定制的竹皮冠,显贵后也常戴。说明是比较注重对形象进行特色包装的。当然富贵以后还戴,就跟北思密达二胖总穿电工服的亲民路线有异曲同工之妙了。

虽然现在人不以留胡子为美了,可想想这种注重仪表的自律,是奇装异服少年肥猪流杀马特,或者中年纹身大光头的街头混混形象吗?

后来被下属、上级、同级反复称为忠厚、宽大的长者,能有多少痞气呢?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从击黥布还,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
“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
“郦食其(谓)监门,曰:“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乃求见说沛公。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不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楚元王交,字游,高祖同父少弟也。好书,多材艺。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

仁义,爱人,悲悯,豁达,有大志。而且志向是“始皇帝”那般的大丈夫。在那个交通不便的时代,因为工作经常往返都城咸阳,算是见过世面的吧。这些是混混的特征?

有大志向,上交县政府领导为友,下结屠夫市井成党。三十多岁尝试考上了公务员,做了亭长,可工作主要精力却在反复向咸阳押运徭役的长途路上。缺乏立功晋升的渠道。

非常崇敬魏国信陵君那样礼贤下士,谋国不惜身的君子。年轻时就曾外出游历。与曾为信陵君门客,同样广交豪杰,后来的秦末群雄之一的张耳很早就相识。亲弟弟也是战国到秦朝天下闻名的大儒之门生。这是混混?你让现在的混混从小崇拜李嘉诚,老相识个马云看看能不能?

平时爱跟小吏,搞恶作剧开玩笑,联系初见郦食其的记录,无非是嘴贫了点,对自己看不上的人搞些恶作剧,但气度是很大的,掂得出轻重缓急。明显是性格直来直去,面上不搞弯弯绕,没架子的一个人。


“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好酒,经常赊酒钱喝酒,倒头就在酒馆睡一夜。一个豁达喜施的人,说他不给酒钱是抠门,不好说吧。秦朝是严禁三人以上聚众喝酒的,而且喝醉了没人扶他回家,怕是一个人独饮的时候多吧。小地方的小官吏喝酒赊钱,却额外带来更多客人,然后老板主动销账,不算鱼肉百姓吧。

把秦朝“郡-县-乡-亭-里”换成今天“省-市-县-镇-村”,富农家庭出身的街道办主任娶个媳妇应该不难吧,快四十岁(已超古人平均寿命)还没娶亲,奔着孤独终老了,直到遇见富二代吕雉。父亲刘太公,经常责备自己没本事,没产业,不如会干农活的兄弟。想来,母亲刘大婶更多是着急儿子没媳妇而催婚吧。其实从刘邦后来在政治上信任并托付吕后,在情感上专宠并长期带戚夫人在身边来看,刘邦这种男人大概不是一个向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或者只图个金玉其外的美皮囊宣泄动物欲的人。

这个注重形象,出身卑微却不甘农活,把财力、精力全用在结交豪杰,但人过壮年都晋升无望,四十岁无人嘘寒问暖,且家人不支持不理解多有责备,平时虽然一幅直来直去满不在乎的样子,却经常独自在酒馆宁酊大醉而整夜不愿归家的刘邦,我一直很想知道到底是哪位学者老师给盖棺定论为街头混混形象的?这种人格分裂式刻画传奇人物形象的背后,明明有一种若隐若现的,壮志难舒的无奈,和不被理解的孤独。假如历史不给他机会,让他早点死去,他的确就只是一个地方人脉颇广,在乡里为人还不错的公务员大叔而已。或许,即使司马迁,穿越时空见到了刘邦本人,也难看出那副豪爽直楞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潜力者怎样深邃似海的心吧。

痞子论虽然很流行,但终究只是一家之言。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竟酒,后。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卒与刘季。

这一段比较玄乎。《史记》史料不详者多采用民间传说。考虑到至今民间高人也一直潜伏在火车硬座车厢,上得天听,下晓地情。加上这个时期的刘邦肯定没有史官跟随注录起居,自己想当年肯定是三分假七分真的美化回忆,只捡好听的说,还不如电影长度寥寥几语便可改天逆命的人物对话,不可尽信也不可尽不信。

1、吕公,被尊称为“公”,挪个窝换个总部城市,就能让县令(约今市长)作为县里贵客看待,重要地方领导赴安家宴拜贺。无论他本身就是达官显贵圈,还是作为本地大项目被招商,都说明吕公在地方上是个人物。从吕后的政治水平来看,他爸爸应该不会是个凭看相挑女婿的神棍小老头。

2、沛县也不小。刘邦能花费一天时间,赶个至少十几里地儿去道贺,不会是无备而来。古人赶路可没功夫坐车上玩儿手机,那一路上要干的事还不得琢磨多少遍。不排除其实早就与吕公有联系的可能性。

3、县里的大小干部都在场,刘邦开空头大支票为什么没人站出来说?刘邦公然坐入上席也没人吱声?难道他一个政敌也没有?秦朝的办公室政治这么和谐?结合前边刘邦喜欢跟同事恶作剧开玩笑的记载,恐怕不少的人是畏惧不敢言,更多的人是穿一条裤子的。萧何是县令派出的全权代表,掌管贺礼(为什么吕家收的礼由县令派人掌管?为什么刘邦空头支票吕公也不介意?)。萧何都主动先开口向吕公为刘邦的行为圆个话,吕公能不识趣?

4、宴后,刘邦被吕公单独挽留。我是不相信只有几句寒暄客套,加上看相就能嫁女儿,还是把精明如吕雉这样的女儿下嫁。我觉得肯定会有一次促膝长谈,加深了吕公对刘邦的认可。吕公为什么看中刘邦?

有人曾这样形容:秦汉的中央集权只能管到县一级。何况秦朝是中央集权最初形成时期而备受争议,分封制合法性尚未盖棺定论,旧贵族地主也并没有从根本上瓦解。这是秦始皇始终难以有效统合的意识形态领域,也是秦末战争必然性的根本所在:旧王族被消灭了,但依附于旧王族和分封制度的旧贵族地主并未退出历史舞台。当他们的传续性合法性存在愈加明显的不稳定性时,对帝国制度的反扑也就成为必然。秦朝末年,秦庭不惜减少农业人口伤害农本,大起征伐战争和工程徭役,也是中央与地方的贵族地主势力争夺基层人口的博弈方式。所以秦末的战争,由被反复折腾的农民点燃,由旧贵族复辟燎原。但这场战争终于以整个国家的人口剧减和生产力大倒退为代价,成了一场足以让后世深刻反思的,由虚无的意识形态引发的零和博弈。分封制下旧贵族互相征伐的毁灭性,让贯穿秦朝的“分封与统一”不休争议,终于有了现实的对比结果,尘埃落定。统一成了民心所向与时代共识。代表齐民路线与统一制度的布衣王朝的汉,于是被历史所选择。

史料的匮乏,注定了秦汉的历史更多只能推测。吕公为什么得罪了本县势力被迫迁徙到沛县?刘邦那张在寥寥几段隐约记载的沛县人际关系网到底有多大?刘邦落草后为什么被县令严加提防?为什么一生谨小慎微的萧何愿意以看似赌博的方式支持刘邦造反。那成为沛公后,连秦王朝都无法深入控制的地方乡绅势力,刘邦是如何安抚收降的?吕家在秦末战争时期,为刘邦做了什么贡献,扮演了什么角色,而让吕后的地位始终稳固,却没有得到历史的记录,或者在诸吕之乱后被删除?

我觉得,这一段总体来讲,空有财力物力的外来大户吕公,看中了刘邦在沛县的那种黑白通吃的强大人际关系网,和其个人的务实眼光和活动能力。人脉广泛兼有声望却独缺财力支持的刘邦,也看中了吕家的经济能力和阶层影响力,为日后充满不确定性的进阶或起势,所进行的一场一拍即合的联姻,以应对当时已经越发明显的地方与中央,旧贵族地主控制的基层人口与郡县控制的权力系统,越来越近的必有一战。这是一场被讹传为奇谈的指婚闹剧。背后却是刘邦个人在历史上的一次隐性扩张。出于对刘邦的形象塑造,和对吕家的贬抑,这个闹剧或是刻意而为。司马迁没有材料,只能采用古代官方最直接的舆论宣传引导出的结果:口口相传的传说谣言。这背后,甚至可能是长子刘肥的生母为什么只是个姘头的真相。刘邦真的是半截入土的单身汉,买彩票才中了白富美吕雉吗?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

1、刘邦的常年主要业务就是送刑徒,为什么这次就管不住让跑了很多呢?徭役愈加繁重固然是原因之一,刘邦或许此时也有不得已的难处,只能选择这个时机落草起事。但是这个时机确实是早了些。

2、刘邦斩蛇,我想也是有真有假。斩蛇是肯定的。至于白帝赤帝嘛…以古代的世界观,想干大事需要得到神权合法性,制造伟人神秘感,全篇记载龙啊,赤帝啊,紫气东来啊,这些也是必须造的谣。可是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载白帝赤帝之说,是西汉中期的事。而西汉后来灭亡于名字叫“蛇”的王莽之手,且被其斩断为西汉东汉两半,最后的香火蜀汉唯一重拾天下的机会也终止于刘备郁死白帝城,难道这巧合是一个布了五百年的局?不得不说,我都有点想相信了。


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巖石之闲。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

这一段其实有个挺重要的信号:县里人都知道刘邦违法并落草为寇,为什么县令不主动联系周边官府进行围剿,也不为难刘邦的家人?注意,此时吕后给刘邦在沛县制造声势,做争取人心的宣传工作主力。为什么是吕后一介妇人,而不是刘邦的兄弟或朋友?这就是刘邦与吕家联姻的效果了。且不说刘邦在当地政府人脉广,老丈人吕公可是县令也要忌惮的人,刘邦家人自然不会受到太多为难。吕后则公然在县里搞敌特活动而无阻,这难道不是乡绅财阀的力量?吕公找个官匪女婿也是有所图啊,绝对不是个看相的。只是这种事情西汉官史怎么好意思端到台面上。后来地方父老能支持刘邦当沛公,乡绅的统战工作哪家强?当然吕家。


秦二世元年秋(公元前209年),陈胜等起蕲,至陈而王,号为“张楚”。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沛令恐,欲以沛应涉。掾、主吏萧何、曹参乃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众,众不敢不听。”乃令樊哙召刘季。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于是樊哙从刘季来。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城守,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刘季乃书帛射城上,谓沛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刘季,欲以为沛令。刘季曰:“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诸父老皆曰:“平生所闻刘季诸珍怪,当贵,且卜筮之,莫如刘季最吉。”于是刘季数让。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而衅鼓旗,帜皆赤。由所杀蛇白帝子,杀者赤帝子,故上赤。于是少年豪吏如萧、曹、樊哙等皆为收沛子弟二三千人,攻胡陵、方与,还守丰。

1、县里的主要谋士萧何、曹参等,都是刘邦党。县令也考虑依附刘邦,但又惧怕刘邦而反悔。这还不说明刘邦的实力是沛县公认的?他根本不是普通的草寇。想想今天物资之繁荣,技术之发达,养活几口人的小公司都还不好开,何况那个年代管理并供给上百人的口粮,刘邦没有点底子别人就冲它自称神仙的儿子就跟他混?那也得有饭吃啊。刘邦之所以选过早的不恰当的时机起事,或许和县令一直以来对他施加的压力不无关系。这嫌隙也是县令的顾虑。刘邦回沛县试图进城,以将来的存亡利害劝吓百姓同意杀县官,也是要挟百姓坐到一条船上,可见县令平时也没太失民心。可刘邦这一手,表现出缜密务实且逻辑清晰的思路,一针见血,足见争天下的开国领袖,即使不是文采飞扬,但都是舆论引导,宣传工作的好手。驾驭人心是这样体现的,不是那些个阴谋诡计,虽然那也得懂。

2、刘邦落草时期,一直在沛县给自己制造奇异传说。这显然是为起事做准备。箫曹等文吏,敢勾结刘邦差点被县令所杀,后来打天下也都不是怂包,说是珍惜自己性命而不敢当县令,恐怕只是表面说法。作为刘邦党,他们怎么不知道一张庞大的地方势力网是以谁为纽带核心建立起来的。只有黑白两道通吃,有吕家这种县里大户做后盾,且已经招兵买马的刘邦才是不二人选。他们是引导父老推举刘邦。刘邦这个时候,又展现出非凡的政治眼光。当头儿,肯定是自己当,但当什么,意义差别就大了。当县令,那是迟早要头靠他人的官。当沛公,则是一县的小诸侯。祭祀黄帝和蚩尤更显示出这种作主人而非官吏的政治意义。黄帝为华夏始祖,蚩尤为兵刃战神。这就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用旗更是选取极具个人辨识的颜色,这是向天下昭告,自己是一方诸侯,也是向投效自己的人昭告,将来许的不是小县安民,是高官厚禄。刘邦的勇气的确让人佩服。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同时,又以沛公这一微末的名号,携本地声望,对外示弱以求归附保全。战略上高标准而求稳,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自负贪多,分寸拿捏之准,也是优秀领导人务实眼光的体现啊。


以上这些是我梳理了一下,刘邦在加入秦末群雄乱战前的几个上升台阶:

1、从少年时作为游侠,结交英豪,博取声名,到回到故乡,经营本地关系网,取得官吏职位。

2、联姻本地新晋大户吕氏,取得本地有威望的乡绅阶层支持做其后盾。

3、寻机起事,在本地制造舆论。(这个动作有点早,可能是官府压力下被迫提前行动。秦始皇晚年天下已经盛传“亡秦者胡”“始皇死而天下分”这类流言,暗流涌动的旧贵族复辟势力都在等待,始皇死应是最好时机。后来事实也证明如此。)

4、响应诸侯,割据老家丰沛以为根基,树起属于自己的诸侯旗帜。

这就是一个不停撞运气的地痞无赖传奇经历的背后,被司马迁或刻意或无意间隐去,但其实还是有大体轮廓的,步步为营的农民到诸侯的奋斗史。至此,农家布衣出身的刘邦也算是一方小诸侯了。进有一套经营多年的班子,可争雄天下,退亦为诸侯争取的本地大吏,不失官爵厚碌。


接下来,谈谈为什么刘邦的团队很有凝聚力,我这里只抛砖引玉说我认为三点最重要的:

1、刘邦的务实精神:无论是他对看不上的人直来直去的说难听话,还是对盟友、臣僚该给就给的让利让权,或者对张良、陈平的奇谋诡计一点就通,还是“亦喜且恋”的兔死狗烹坑盟友诸侯,亦或面对美色财富时过人的自律,更或他从车上残忍的扔儿子,这类或好或坏,老生常谈的历史分析,都说明刘邦有一个非常珍贵的人格特质:务实精神。相比喜怒无常且感情用事的项羽,桀骜难驯却易感人恩惠的韩信,务实这个东西,是丰沛党、功勋党、诸侯盟友之所以跟随刘邦的最大因素。我相信务实是除了抽象艺术以外一切领域成功者必须且首要的特质。人都愿意跟着灵活的明白人,而不是性格固执于某方面的人。

其实利益和感情这两样东西在人际关系中是缺一不可,纠缠不清的。利益不能没有感情做粉饰,感情不能没有利益做支撑。这两样东西互相是一层纱,不能捅破。你如果是老板,你跟员工说:“我跟你不熟也不想谈感情,但我一定会在利益上鼓励你厚待你,你好好干活赚钱就行。咱就是一笔明算账的交易。”员工的内心伤不伤?你如果是老板,你跟员工说:“咱们别谈钱,咱们应该做自家兄弟,互相不要计较太多利益。咱们好好处,只要咱忠心诚意,处的愉快感情深就行。”员工的耳朵信不信?

平时直爽的刘邦,其实就是这种神经大条,但心很细的人,情感、利益都能照顾的到。彼时对你好是真,为了天下,此时对你狠也是真,为了天下。你不务实,用感情,用道德说事,怎么能理解他的务实呢?张良很懂。可韩信这类恃才傲物的人就不服气。其实刘邦让他当个侯,只要他不再有怨言去折腾,何尝不是为了保全他性命呢?如果韩信知道封国制很快就要退出历史舞台,自己作为逆流诸侯制度的殉道者,丢个王爵其实也不冤吧。

不要小看务实两个字,几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务实,因为不会有人觉得自己蠢笨到随时会犯错,自己追求的东西是虚幻的。但这种特质真是需要高情商、智商、毅商支持,悟性和目的性缺一不可,只能用一次次概率累加的结果来说话。


2、刘邦的战略眼光:务实是一种态度,战略眼光则是务实的态度加高超业务能力和经验积累的产物了。战略这块还是忍不住想多写点。

刘邦成为沛公后,起初战略想法一度是以家乡为根基,趁乱扩张打地盘的。但他马上吃了一个大亏,从而扭转了他这个初出茅庐并不成熟的战略方向。那就是雍齿被魏国招降,反叛刘邦。雍齿被他委以守城重任,可见对其信任和器重。可是刘邦没有想到,知根知底的雍齿也会膨胀或担忧,从而无法诚心跟随自己这个自封的沛公,转而投魏国。这次还把刘邦给气急得病了,试想最要好且最欣赏的老友在最关键的时刻背叛了自己,友谊的小船忽翻,对人心的伤害得有多深。差点竹篮打水,出世未捷身先死的刘邦可能由此就想开了,悟透了会随时间和条件变化的情感的实质。其实现实中,最以情度事的人,也多是无法准确模拟和预测未来变数的人。刘邦的务实精神立马凸显。雍齿投魏让他意识到了旧诸侯旗帜尚遗存的感召力,还有以自身微弱力量独立扩张的艰难和变数。于是他立刻转变了战略方向:从准备独立扩张的小诸侯,转变成积极依附于复辟的传统诸侯势力,作为大军阀半独立的跟班盟友。

他把握住的第一个战略窗口期,是成功攀附上了处于成长期的项楚集团。这真是三年没开单,一单吃三年的合作大项目。有几点:刘邦年轻时的游历痕迹;丰邑在战国时期长期属于魏国,秦朝建立才与楚国的沛县合组成新沛县,所以魏国会挖守丰邑的雍齿;有史料说刘邦祖上曾是魏国大夫;刘邦崇拜魏国信陵君;刘邦结识的豪杰张耳是魏国人,等等。通过这些线索,很多观点认为刘邦很有可能曾经是魏国人;但刘邦是以项楚系身份起家,而且对家乡丰邑跟随雍齿背叛自己投靠魏国也一直耿耿于怀,称帝后免沛县赋税徭役,却不免丰邑。楚灭秦,也是更迭朝代的法统所在。所以西汉官方定的调:刘邦是楚国人。其他也只能是猜测了。

“闻项梁在薛,从骑百余往见之。项梁益沛公卒五千人,五大夫将十人。” “使沛公、项羽别攻城阳,屠之。军濮阳之东,与秦军战,破之。” “沛公与项羽西略地至雍丘之下,与秦军战,大破之,斩李由。” “沛公与项羽方攻陈留。” “汉王曰:吾与若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刘邦第一次见去见项梁,就借到了5000兵马。历史上有一种无法进行学术推演的迅速相知现象,叫明白人遇到了明白人。项梁主持大局期间,刘邦还基本被安排跟项氏少主项羽一起在关键战场上协同作战,彼此称兄道弟。刘邦是很得项梁和此时项羽信任的。不然鸿门宴上,对异己一向狠辣不仁,对自己人却感情用事的项羽为什么会轻易心软?

他把握住的第二个战略窗口期,是在项梁死后依附傀儡楚怀王。项梁是明白人,但没有熬过幸存者偏差。刘邦也常犯错,可屡次化险为夷。项梁犯了一次错,命没了就啥都没了。他拥立的三无傀儡楚怀王,本来是用来加强号召力的,没想到小楚怀王肚子里也有点东西,身边有宋义这样的谋士(这家伙死在兵变中,只能说没有军方支持和胜利者书写,张仪苏秦那叫玩合纵连横无间道,你送儿子当齐相就叫叛国),还争取到一些老将支持(刘邦在其中的角色应该很重要,刘邦挺进关中的使命就是“老将们”建议给楚怀王的)。项梁死了,一时间,小楚怀王收揽兵权,反客为主,成了实权共主。刘邦则把宝压在了楚怀王这里,而没有压在项羽那里。他和项羽也因此有了嫌隙。

无论项羽的军方背景如何压过小楚怀王,后来楚怀王被架空为义帝后的下场有多惨,此时刘邦把宝压在这里,都是赚大了。作为楚怀王所倚重用来制衡项羽的一方势力,一个务实的明白人,农民出身的刘邦利用楚怀王与项羽的名分之争渔翁得利,捞到的最大好处是依靠武力扩张十年也不一定能奋斗来的诸侯合法性。直到楚汉战争打败项羽,他都是以率领王师之名,打着为楚怀王报仇的旗号。正统这东西,虽然虚,但很必要。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楚怀王短暂掌权的期间,刘邦不仅得到彼时天下共主亲封的侯爵,更争取到分兵伐秦抢关中的“先入关中者王”的机会。这是他摆脱平民出身这一政治枷锁最为关键的一次选择。而这个侯爵的魅力大不大呢?帅王师西进以改天命,张良由此配合辅佐,郦食其由此投身报效。如果只是个县官+副帅,恐怕后来不会得到这样的助力。

他把握住的第三个战略窗口期,是选择争取咸阳与关中人心。先入关中的刘邦,约法三章,封存府库,不杀子婴,善待降卒,运走官籍,还军灞上。面对咸阳,对比项羽后来对关中的暴行(作为带仇恨而来的楚国贵族子弟兵的统帅,并且不准备经营秦地,这也是项羽不得不做的),刘邦是争取到了十足的秦国民心。这是他日后还定三秦,治所栎阳,以关中为腹地根基进行楚汉争霸的战略基础,更是他在楚汉战争时期,在关东屡败屡战却最终一举翻盘的经济基础。被秦朝经营数百年的关中,百姓无不擅耕战,良田、直道、水利、离宫殿宇等基础设施仍在,虽然庙堂已乱,仍旧是剑指天下的利器(否则项羽也不必毁掉咸阳还三分关中了)。此时的刘邦,有先入关中者王之合法性,携灭秦换代之声望,得秦地百姓之期盼,虽然还没有王爵封号,已经是继承秦遗存的无冕之王了。当然,军事实力相对项羽还比较差。

后来,借义帝之死,和自己被贬谪的委屈,刘邦师出有名,发动楚汉之争。他拔擢韩信入场,策反英布、彭越等新诸侯,联络张耳等故旧。被项羽打压的旧贵族势力张良,不得志的项羽系的谋士陈平又相继正式投效。这其实是以刘邦为代表的新兴诸侯势力,面对咄咄逼人的战国传统贵族势力的反戈一击。是秦末发迹的平民属性势力与保守的六国贵族势力,在新秩序导向形成期间的终极较量。有其历史必然性。结果就是,就没怎么赢过的刘邦,通过一次次毫无“贵族精神”而过分务实的阴谋欺骗,和由时代民意赋予的强大的政治向心力,以更先进有效力的旧秦地经济力量,把外强中干的传统贵族代表项羽干掉了。贵族地主时代,终于在惨烈的硝烟中落幕。齐民、集权路线的汉朝由此建立。

削除外姓诸侯→压缩同姓诸侯权限→削除同姓诸侯。当工具技术、交通水平和生产能力达到秦朝时的水平,所谓刘邦屠戮外姓诸侯,其实是中央集权时机成熟后,对割垄地方人口的分封制度之必然开火。历史人物再活蹦乱跳,也都是在历史的车轮上跳。而在择都问题上刘邦听从娄静与张良选择关中与长安,那也是经历秦末剧烈制度反弹后,集权帝国意识形态开始重新趋稳的表现。刘邦以秦国旧地为根基的楚汉战争胜利,是相比东方土地,早已被改造超过一个半世纪,最为兼容匹配集权政治的旧秦国土地,更具效率的二次胜出,是秦朝集权制度之涅槃重演。而刘邦、萧何这类不带与六国旧贵族的仇恨,更熟悉秦法和秦国基层制度的平民秦吏,又何尝不是习惯了秦法的秦国百姓,最适应和匹配的选择。如果定都在洛阳,刘邦的中枢是直接暴露给几大诸侯势力的,尚具力量的秦地也随时可能易主,后来的剪灭异姓王恐怕会转而被动。力排众议择都关中,说明务实的刘邦,对称帝后的战略安全是有足够认识的,这也是他的一个战略大手笔。

刘邦其实是一个常犯错的人。比如让雍齿守丰城,占领关中后对项羽据关,征讨匈奴时的膨胀,每次都置自己于险地。但是这些多是战术问题,大局上刘邦一直都是个悟性极高的明白人。很多人喜欢用权谋诡计,厚黑学去看待历史人物,李宗吾这种货色其实就是民国时期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学术投机分子。哪有那么复杂,我们读一句历史,翻开书眼睛扫一句话顶多三秒钟,可历史人物经历的,可是切切实实极端环境下,数日、数月、数年催成的决策,他们能不三思而行吗?很多事情,是走到这一步了,没办法。比如韩信满腹怨气好多年,反心渐浓,甚至联系地方将领谈里应外合谋反,你是皇帝你去向他为过去道歉,还是重新让他称王,还是杀他?萧何作为丰沛党利益代表人物,长年为相,国务都由他操持,文官系统多年是不见皇帝,但日日以箫丞相马首是瞻。当时制衡态势都还没有形成,战时后方的政策治理和物资军饷全都仰仗萧何。如果刘邦不是长年带兵争战,军权牢固,真保不齐萧何也不用战战兢兢的怕他多少。皇帝也有现实困境和担忧,而且比普通人大的多。


3、政治平台是和政治人物形成互相训化和互相依赖的次生命体:有些知友都说萧曹、樊哙因为是老乡所以才死心塌地跟他,未免太过看中老乡这个人际纽带了。诚然,亲、姻、门、乡、故是朋党结团的几大重要纽带,但这也只是一个人际渠道。毕竟再聪明的人一天也就24小时,没法深入了解更多数量的人,也就无法有效通过组织构架,影响和管理更多层级的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圈子。每个圈子,也有每个圈子的业务平台。平台不同,同样能力的人就显得成绩差异很大,其实是平台本身的层级不同,而非人的能力差距大。一个普通人在亲友里出人头地就不容易,难度并不比出身王侯家庭的贵子登顶天下要小多少。同样的努力在不同平台,不同程度的放大效应下,也显得差距甚远。为什么说时势造英雄,就是乱世的无序,残酷的生存筛汰结果所推动的高强度竞争和腾出的空位,为一些能够带来高效率的底层个人和圈子,撕开了一个阶层上升的口子。裙带盛行的和平时期,阶层固化,没有更为残酷的存亡筛汰,也就没有更积极的效率优化和资源配置需求,个体和圈子上升的机会概率相对要少的多,上升幅度也更小一些。当然,乱世的利润幅度大,风险幅度也大,项梁就是个例子。

箫曹这些乡党里,包括早期叛主的雍齿,立国后叛国的卢绾,并非死心塌地的跟着刘邦。所有人,都处在一个早期被种下,中期开始成长,最终大树参天的组织系统中。这是刘邦起事之前就已经打造出雏形的地方人际网发展而来的,原型属于丰沛党的政治业务平台。这是他们每个人的路径依赖。这个平台自身也有着很大的路径依赖。即使野心更大的成员想要脱离想要独立,像雍齿,像卢绾,付出的代价都不小,甚至根本就不会有好结果。如果这个平台始终没有成长,他们都不会被历史记住。而这个平台的成长,除了以刘邦这个领导者灌输价值导向,寻找并辨别高能成员(鱼找鱼虾找虾)所构建的集体效率优势,算得上可以学习的成功必然性,其他还存在诸多或好或坏的偶然性,即属于诸侯级、帝王级、派系平台级的幸存者偏差。

萧何、韩信、张良,三个人,萧何是有幸在战乱中意外成长出头的平台创始人之一,而韩信和张良,则是因为受这个成长迅速的平台所吸引,后来加入的高能成员。刘邦自己也是离不开这个平台和团队的。汉初三杰之威名,其实也是刘邦对他们兼对自我的一种营销结果。

所有的忠心与凝聚,以及层级上升,其实都是政治平台本身的生命力与成长。


下面再具体说说题主问道的三个人,和他们所代表的三股势力,与刘邦的关系。

1、萧何(丰沛集团,功臣元老派,文官行政系统)

萧何出身于刘邦早期搭建的地方班子,知根知底,一同成长。这个乡党派系里反叛的也有,比如最初有不服刘邦的雍齿,最后有封王的卢绾。这个班子的特征就是,典型的沛公党,离开后来已经称侯称王的刘邦,没多少势力愿意收留他们。因为他们缺乏全国性的渠道资源。即使萧何这种内务业务能力很强,但他人的嫡系谁敢用啊。所以要么是刘邦尚未形成羽翼时,谈不上小小沛公多忠心的雍齿叛逃。要么是建朝后高居王爵,注定成为皇帝眼中钉的外姓王卢绾。如果换周勃替卢绾做了王,下场也一样,哪还会有“然安刘氏者,必勃也”的说法。从刘邦跟了项梁有了稳定口粮,再到被封侯称王已经是争雄天下的力量,8年的时间,跟了这么一个迅速膨胀的成长型创业公司,自己又是有股份有分红的元老,老板又很明白事,为人宽和大度,战略眼光精准独到,而且从小就认识,熟悉到他怎么想都能猜到,像萧何都快成刘邦肚子里的蛔虫了,送儿子、自黑什么没干过。这种条件下,有什么不死心塌地的,有什么可叛的呢?而且千万别忽略刘邦早年的经历。萧何虽说在沛县的官级比刘邦高,但前半篇我已经分析刘邦的是早年外出游历,结识张耳一类知名豪杰(刘邦去见项梁,比方一个创业公司小老板去见马云谈合作,提一下自己认识俞敏洪能不加分?),在本地又是财阀女婿,黑白通吃的地头蛇人物。他是丰沛乡党的凝聚核心和纽带,是真正掌握高级资源的人。你开了家公司,找了你小学同学,高中同学,大学同学进来,你跟他们都很要好,但他们互相不认识,他们勾结起来把你踢开的可能性有多大?除了雍齿这类没有政治头脑的,幻想不熟悉的风投资本,会比一起打拼好多年的团队还亲,自大到连嫡系班子都没有就敢自己去混,能成事吗?一个创业团队的核心人物意味着什么?那个乱战时期,刘邦是在外积累了一定声望和名气的,拥有全国渠道资源的。现在公司挖人,他手上没握着客户资源和高稀缺技术,哪个稳定团队谁有动力乱招呢?

萧何这个人,一生勤于政事,专于行政工作,治理有方。曾经的一个县里小秘书,做到国家总理,老板知人善任,从来安排他做的都是其喜欢并擅长的工作。一辈子周围的同事也都是老相识。如此如鱼得水,生得所愿,自然不会生什么反心。再加上他性格谨小慎微,敢于承担脏活累活,又对刘邦心思洞若观火,刘邦舍不得,也没理由真干他的。还不都是为了年轻的刘盈继位考虑,最后才对位高权重的几个人动了些杀心,还只是敲打了一下没真杀。萧何敢于自黑于民,我想刘邦笑他的时候,并不是被蒙了,而是真心佩服他吧,反正削弱他民望官心的目的已经达到。刘邦,本身也不是真冷漠的人,只是身处高位务实如他,不得不“亦喜且恋”的做一些残酷的选择。

2、韩信(从功勋集团独立出的外藩诸侯)

韩信关键时候无视刘邦,自己称王,还带累死了刘邦很重要的纵横家郦食其。刘邦已经把他当做诸侯看待,而非核心人员了。事实上从还定三秦以后,他就不是刘邦的核心层,而是刘邦放出去并大力支持的一个战略协作的独立团队,是子公司。刘邦在韩信那里更像是以风投资本的面貌出现。韩信后来稀释刘邦在自己团队的股权,称王是早晚的事,此前刘邦也没少压榨他。

历史记载,刘邦力排众议将韩信封将,对他客客气气,无微不至。以刘邦的性格,对嫡系自己人,可从来不是这样表现。这就是创业公司老董,觉得元老已经无法适应更大的渠道资源和业务平台,专聘职业经理人做空降CEO。

韩信的资历到底怎么样呢?从项梁时期就投身项楚系。后来跟着项羽做个近身警卫。这里其实历史记录的魅惑性就很大了。韩信给项羽是出过计谋的,但是项羽不采纳。试想今天,一个门卫或安保部一个小负责人给总经理提意见,总经理会怎么看?以项羽的性格,会去听这样一个级别的员工给自己叨叨计谋吗?他会怎样反感这个人?但项羽只是不采纳。古代打仗,可不是小说里阴谋诡计那么简单,统筹、阵法、地理、人事哪样不清楚能侃侃献计?都是军事上的专业人士,项羽难道一点听不出来韩信有几斤几两?怕是听得懂但不愿意听吧。一个屡屡能提意见的近身警卫,长期和项羽协同作战的刘邦不认识他,对他毫无印象?真正懂军事的是刘邦,萧何更在行的是行政治理,韩信恰恰最在行的是军事,刘邦在这点连萧何的识人眼光都不如?韩信以一个项王熟识的近身警卫,从重要岗位上当了逃兵,投了当时受挫正躲进深山的汉营,而且刘邦在拜将前始终对他显得满不在乎,韩信这是撞运气?一生决策紧跟刘邦,后来送儿子到军营当人质,故意贪污自黑惹骂名,这么谨小慎微的萧何,会赌上自己逼着刘邦拜将?萧何是什么人?刘帮非听他的?

在当时刘邦的阵营里,张良、陈平都并未正式加入,功勋集团尚未成形。主要还是丰沛乡党这老班底。萧何正是当年沛县职位最高,在军中地位仅次于刘邦的丰沛系二号人物。为什么萧何月下追韩信会被传为美谈,真的是萧何发掘韩信的吗?历史记载是的。但是换个角度假设一下,如果是刘邦发掘韩信会怎样?刘邦早在项羽营中就识得韩信,听过他那些未被项羽采用的计策,暗自赞赏不已,私下有过交谈沟通。在刘邦入了关中,争得秦地民望,却被项羽压制为汉王后,刘邦争取到不得志的韩信加入。但正如史料所记载,韩信的才能是大帅之才,带兵那叫多多益善。知兵的刘邦如何不懂?给他个将军、大将有何用。唯有大将军,才是物尽其用。可是刘邦的班底是什么样?是老乡党,个个都是关系户,家家的老娘们都能到刘邦这里来替老公喊冤诉苦。除了郦食其这类策士谋士,带兵的哪个不是丰沛小团体的圈中人。刘邦的领导艺术,在这里就体现出来了。虽然《史记》上记载萧何知遇韩信,更像是美谈,但在韩信展示出才能,立下不世之功前,尤其是在汉军被迫入汉中,其时以“他日杀回老家”而非夺取天下为口号,为项羽那边叛过来的一个没人认识的小兵,专门设立大将军职务统管三军,那不是集体得罪老乡党的事麽。萧何当时干的其实是脏活儿。刘邦唱红脸,萧何唱白脸,刘邦把老乡稳住,萧何闹他一下,大家觉得大哥刘邦最后迫不得已用韩信,是为了二哥萧何才这么做的,情有可原,没太伤友谊。再后来,刘邦屡次为了韩信治军严明得罪丰沛兄弟而恨得咬牙切齿,可对大将军又没办法…“你难过的太表面,像没天赋的演员,观众一眼能看见。”

刘邦打一开始,就是拿韩信当高薪特聘的职业经理人。韩信也没有辜负刘邦。但从占据关中后东出争霸,刘邦和韩信就在开始在统一战略下进行独立行动了。

韩信这个人,出身卑微,经历过怀才不遇和小人羞辱。在军事上他无疑是务实的人,但是在交际性格上,他远不如刘邦心大。刘邦是一个修外的人,韩信是一个修内的人,所以他的才能一直有人发现,却始终没有广泛的人际圈,让自己在遇到伯乐前就早早出头。颠覆性的经历,让他有很明显感情用事的一面,但也对来之不易的地位和利益有患得患失的一面。这两面是因同一经历而相生,又因同一处境而相克的矛盾。他无论对一饭之恩还是知遇之恩,都是感念于心的。对漂母、对刘邦、对蒯通、对钟离昧,都是如此。直到他为了保全存活而挣扎着把朋友出卖。毕竟,他负了钟离昧的友谊,却还称的上对刘邦的忠心,可换来的竟是刘邦给的莫须有罪名。已经不义,连忠也没得到。后来,在丰沛党樊哙这些人的心中,已经被贬为平级侯爵的韩信,都仍足以被跪下顶礼膜拜。也许理智上韩信也明白刘邦构陷自己的动机,而且贬为侯爵也是一种保全,但出卖钟离昧的愧疚感,却让他无法从情感上原谅刘邦的出尔反尔,反心渐浓,终于迎来了悲剧。

最后,这样一位被尊为战神的人物,刘邦自己也不好下手。抖出韩信勾结陈豨的家臣本就是皇帝的眼线。但背黑锅的脏活还得是让丰沛党首萧丞相干,自己要躲开,当然自家媳妇要盯着萧何干。成也萧何败萧何,其实是出于同一种唱白脸唱红脸的权术:韩信是怎么得的利,就怎么失,萧何是怎么得的名,也怎么失,谁也不亏啊。

3、张良(功勋集团,刘邦个人幕僚)

在楚汉战争爆发前,张良其实并未正式加入刘邦阵营。代表战国传统旧贵族利益和理想,很早就谋划刺杀秦始皇的张良,一直是韩国复国主义者。虽然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但在秦汉变局下,直到脆弱复国的韩王成被项羽杀死前,他一直没能看清,或者为了理想而不愿意看清一个局势现实:战国的诸侯国虽然也长年互相征伐,但彼时还能维系长期的列国平衡之势。但从秦始皇统一,秦末乱战以来,平民属性的诸侯纷纷涌现,传统旧王族已是过时黄花。旧的六国贵族大夫势力也良莠不齐,战国的雏形都被打的七零八落。东周的平衡,是根本无法还原实现了。

当坚持了几十年的理想,昙花一现的失而复得又得而复失,楚汉战争开始后的张良,已经是另一个人了。

反秦战争时,张良始终是韩王成的代表,负责协同沛公,出谋划策。彼时刘邦是以朋友待之,而非臣下。张良讲给别人听的计谋,别人都听不懂,只有刘邦一点就通,且执行有力到位。刘邦的性格、悟性和对张良的信任,让张良有了知遇之情。两人配合也是如鱼得水。张良的见识和计策,对以农民军挺入关中的刘邦来说,在战略上的助力如同雪中送炭,十分关键。但尽管如此,张良依然未能忘记匡扶韩国的理想,回到韩国。韩王成被项羽杀掉后。心志已消的张良,只有刘邦这样一个有知遇之情的明主,且是声望号召力上唯能与仇敌项羽较量的诸侯可投。此后的张良是倾尽其才。前边我说了刘邦的战略眼光很好,但眼光是决策层面的。真正的楚汉战争战略制定者,则是洞察天下大势的张良。笼络英布、彭越两路诸侯,把汉大将军韩信放开自成一系。如此,无论如何骁勇善战,在战略形势上项羽就已四面楚歌,变得被动。

张良放弃复国理想,完全效忠刘邦的投名状,还在于反对郦食其恢复对六国王族分封的策略。激战难休,不进则退的困境下,年迈的刘邦也许是心急于巩固战果,能安心做个王就不错。但要说是张良分析分封的弊端后刘邦才恍然大悟,恐怕未必。刘邦专让张良说出此话,也许是有心试探,并且让张良立下反对恢复六国王族的立场誓言。张良是个何等明白的人,大势已不可逆,英雄也终顺应了时势。或许这也是刘邦,为天下皆知忠韩张良如今投入汉营所做的洗白,消除其他臣僚顾虑的方式吧。

在击败项羽,平定天下后,张良逐渐隐退。但他始终是以刘邦幕僚的姿态,站在刘邦一边的。比如劝都关中,他是以中央辖区的战略安全为主要考量,是站在皇帝本人的立场上,而不与诸官为伍。而在太子之争里,表面上是吕后请求他帮忙,请到了商山四皓,坚定了刘邦立刘盈的想法。实际上,外戚势力是刘邦牵制中央内部逐渐合流的丰沛党和功勋党的直接力量。刘邦把江山都托付给吕后,岂会在立太子问题上纠缠不清。这更像是张良给刘邦出的主意,教刘邦如何去安抚情感上更离不开的戚夫人,同时也把张良和商山四皓一并划入吕后势力,加强了太子继位后的支撑力量。皇帝借家事悄无声息的影响朝局,用心可谓良苦啊。

张良这个人,远见卓识,遇到刘邦也不枉所学,但却空怀一场几十年的幻梦破灭。他是最早反秦的先锋,是六国主义者,最终却不得不促成又一个帝国制度的诞生。他除了为韩国报仇灭秦,为韩王成报仇灭项羽,始终无法实现自己最初的想法。他真正投入刘邦旗下,不过四年的时间,根本不想去趟诸派博弈的浑水。刘邦最终也还了他一份愿,把他旧识的韩国公子,封为了韩王信。可是大势所向,没多久韩王信的韩国也被拔掉。张良一生,与刘邦是知己,是敢于得罪群臣,直谏刘邦的诤友。他没有嫡系,没有朋党,没有高爵厚禄,只有与刘邦几年经营下的一分情谊和互相欣赏。刘邦又何苦为难他呢?他的隐退,并非政治权术爱好者所说的韬光养晦,更像是他一直以来的夙愿:唯有相韩,不入他朝为官。何况他还明白,相权已是丰沛系的囊中物,有萧何这统管大后方多年,众望所归的丞相在,即使入朝为官,他也难以施展自己的政治纲领,他又何必让刘邦为难?当然,他仍旧在朝堂有他的影响。依旧是通过刘邦个人。

张良是一个洞察大势,有大智慧,却长年拗于出身情感,而做逆流之事的悲情才子。直到遇见刘邦实现了自己的才学价值,却无奈与初心理想渐行渐远。留爵位而弃官职,是他的解脱,也是刘邦放开一个本只倾向自己的天才谋士,对朋友的尊重。


最后,谈谈刘邦一生的几股内部政治势力的关系。

丰沛系:萧何、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卢绾)。刘邦布衣时就始终跟随的乡党。

功勋系:张良、灌婴、郦食其、陈平、(韩信)。反秦战争、楚汉战争中陆续加入刘邦阵营,通过功勋逐渐成形的派系。

拔擢系:刘敬、叔孙通、季布。都是在刘邦称帝后展现出才能,有利于国政,得到刘邦刻意拔擢的官员。(《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也把他俩列一块)

外戚系:吕后家族。

外藩诸侯:韩信、英布、彭越、张耳、卢绾

(列举的仅是各派系台面上的几个主要人物)

刘邦起事之初,仰仗的是丰沛乡党经营多年的这套班底。到被封侯率领楚国王师后,吸引了张良、灌婴、郦食其的帮助和加盟,功勋系开始形成。到反秦战争结束,刘邦称王,陈平、韩信加入。在更大的战争规模和战略要求的楚汉战争里,具有眼界和能效的功勋系坐大。这是主持后方的萧何退让,刘邦默许下的一个内部形势转变。通过赢得楚汉战争,刘邦称帝,功勋系独立出的韩信,丰沛系外封出的卢绾,主要联盟英布和彭越,儿女亲家兼老相识张耳,形成的几大外藩诸侯势力。在战争阶段,几股势力的政治目标相同,即推翻秦帝国、消灭旧贵族秩序代表的项羽。

建国后,刘邦的中央辖区面对各大小诸侯国,仍是一种半统一状态。此时,刘邦内部丰沛系和功勋系,无疑处于利益相同的阶段。刘邦在张良的建议下(恐吓刘邦有人要造反,先封雍齿),在大封军功更耀眼的功勋系后,力排众议封首功萧何,做出一定让利给丰沛系,以平衡两方,稳定人心。其实也是刘邦心中,相比接触仅几年的功勋系,更放心知根知底几十年的丰沛系。此时丰沛系重新坐大。

同时,鉴于丰沛系和功勋系的一定重合度,以及一致利益立场下两派趋近的形势,刘邦还:收降项羽旗下的季布,试图收降韩信旗下蒯痛等其他势力遗留人才;以制定礼仪抬高儒家博士叔孙通,重用这类熟悉政务的前朝遗老;拔擢在择都、对匈事务中有不错表现的刘敬等人,邀请商山四皓等民间贤才入朝。通过多种渠道吸纳人才,逐渐形成了一股乡党和功党外,建国后的新势力,增加了制衡各方的筹码和人事杠杆。当然,这股势力没有立功背景,相对要弱势的多。

虽然这个时期,刘邦把中央调和成三股势力以达到政治平衡,但外姓诸侯仍旧实际割据一方的局面,让各派的政治利益和目标基本一致:维系中央政权的稳定和安全。刘邦于是着眼于剪灭异姓王的国家战略中。

而在异姓王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后,身体渐渐吃力的刘邦,也开始担忧性格软弱的年轻太子刘盈将来是否能把握好大局。他所做的身后布局是拔高在政治能力上很强的吕后外戚势力。并且通过太子之争,将张良、陈平等功勋系搭桥在外戚势力一边。吕后地位稳,则刘盈地位稳。刘盈即位后,陈平带领的功勋系都是站在吕后一边的。甚至后来刘盈死后,将吕后担忧功臣集团的两股势力,功勋系和丰沛系联合,恐惧到哭不出的心思也看透的,正是张良的儿子张辟强。张辟强又将这层功勋系必须站队的抉择点,告诉当时的功勋系领头人陈平,二人则决定奉吕后,迎吕家外戚全面进入中央,自此站在吕氏外戚一边。此举,使中央重新达成新的派系平衡。但丰沛系一直垄断着相权,早先刘盈就无奈问丰沛系领头的曹参:“你作为丞相,怎么不积极配合皇帝工作呢?”人家来了句:“咱俩都不行,萧规曹随吧。”高风亮节,无为而治?糊弄鬼呢,如果不当成语看,搁到现在早弹劾下台了。面对非暴力不合作,刘盈也无奈。但是刘邦没算准的就是,刘盈死的早,还没个嫡子。因为他实在没想到精明如斯的吕后终究是个女人,惧怕到竟然让儿子娶10岁外甥女。

吕后无奈顶住压力,强行把住权力,大封吕姓王。此时陈平为首的功勋系还是站在吕后一边的。历史记载的角度说他是忍辱负重准备日后兴刘...看看就好,这段历史其实后来是他们几个人写的。可是吕后也没熬到孙子长大。结果,吕后一死,功勋系就和丰沛系彻底站到一边了。诸吕之乱,怎么看都是吕家傻乎乎的被瓮中捉鳖了(纪通一类关键人物都是丰沛系子弟)。当功勋系决议融入更牢固的丰沛系,外藩诸侯也已经是刘家子弟,无不磨刀霍霍进中央抢夺帝位。没了吕后的吕家外戚,简直是一块专招苍蝇的无用腐肉,失去起码的合法性,成了天然靶心,谁还会保你呢。吕后当年其实也是为了自己安全,坑了后来的兄弟和侄子啊。当初张辟强曾见吕后不哭刘盈,早就看出这层担忧功臣集团的心思来了,故向功勋系陈平传递了这个信息,功勋系主动投向外戚系。结局是,本来指望抵挡藩王的功勋系灌婴,临阵倒戈,转而逢迎藩王,加入反吕。在中央坐镇的功勋系陈平则直接跟丰沛系这一代领军人物周勃握了手。于是,刘盈的庶子婴儿被称作野种,一个文弱的外藩代王被迎入京城,成了对大臣特别“宽容”的历史四大贤君之首(不黑文帝,一个明白人,韬光养晦下扭转了中央政府内外交困的局势)。

如果要问陈平、周勃代表的功勋系和丰沛系为什么非要做这么绝,其实也是历史人物的现实困境所迫。很多学者把诸吕之乱解释为吕家的跋扈或者陈平、周勃的野心,未免流于表面和阴谋论。事实上平定所谓诸吕之乱并未给此二人带来更多的权力好处。读这里想要摸清当时政治形势的现实脉络,需要联系更多同类历史案例,比如相似历史条件下的八王之乱与靖难之役。最可借鉴的莫过于靖难之役前明朝中央的处境,及与汉初截然不同的走向结局。其实汉朝中央此时面临的困境,比已经成年的明朝建文帝尤甚。吕后作为最后的皇族权威人物,尚能维系主少国疑的中央与地方宗室藩王的脆弱平衡。吕后一死,可以说众藩王以刘盈幼子身份存疑和吕氏外戚专权为名的发难,将会统一爆发。多路诸侯发兵夺位已是箭在弦上。而功勋系和丰沛系,作为刘邦旧臣,在维护中央权威与稳定的政治利益上是高度一致的。如果任由任何一个藩王武力得位,局面恐怕都会像后来靖难之役的结果——中央官场全部洗牌。周、陈如何不怕?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他们采取了比起战争更稳妥的方式:坑幼主,坑吕家。他们先拿掉合法性存疑的幼儿皇帝,和刘盈一支的吕家外戚,堵住各路藩王必然会喊出的两个口实和旗帜,在迎合强藩的假象下,迅速拥立一位实力较弱,但辈分高且为人贤能的长君,造成既成事实,让强藩师出无名,于独占拥立之功的他们,于免于战祸的天下,都是最好的结果。结局也正是如此。(文帝厚道人,自知是坑了刘盈血脉才不正当得位,死不入祖坟咸阳原)

后来丰沛系和功勋系融合后形成的开国元老集团,则把三公权力大致垄断到了景帝时期,稳赚不赔啊。直到几波新外戚轮番上阵才把元老子弟干下来。这已不是这代人的事了。


写了好多,最后只想说:看历史就看历史,自己心理阴暗,才会看出满篇的厚黑,自己心智单纯,才会期盼通篇的仁义。自己对真相懵逼,才会觉得历史记录都是假的。自己无法同理他人之心,才会觉得帝王心术高不可攀。自己难悟纷杂的人性,才会觉得历史与现实无关,镜子仅仅照到了自己。真真假假,需要独立的判断和理解,否则历史真就成了《故事会》那么简单了吧。


user avatar   zhang-jia-w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司马迁要气哭了:老夫抱残疾之躯,一刀一笔书之竹帛的玩意,《史记》里原文都有!还有人问!!还他娘瞎问!!!


先给《史记》官方答案,有他们三人自己的解释

然后细说。

张良:

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张良跟刘邦出谋划策,刘邦懂得,能用其计。其他人都不能。张良就知道刘邦是天授,于是只跟他了。

这领悟能力,这通透劲儿,这对游戏规则的把握。刘邦与张良是高出当世所有人一筹的。


萧何:

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诸父老皆曰:“平生所闻刘季诸珍怪,当贵,且卜筮之,莫如刘季最吉。”

——萧何本来就对刘邦推爱。起义时一度大家推萧何(县衙秘书)和曹参(监狱狱长)领头。萧曹怕被灭族,不肯,推刘邦。父老也承认刘邦遇到过许多怪事(斩蛇、七十二黑痣之类),迷信,就推他了。

不怕被灭族的胆略。得人心的力量。权力欲和领导能力。


韩信:

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

之后:

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以及最著名的一段: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韩信也认为项羽为人仁爱有风度,但项羽不肯轻易封赏。刘邦在这点上很出色,慷慨

之后刘邦确实封韩信不遗余力。假王、齐王、楚王,都给了。所以韩信自己也承认,汉王对我好。我不能向利背义。

最后韩信也承认:自己善于统兵作战,刘邦善于用人(将将)


三个人自己都解释了。还有问题么?

我们换个逻辑。


题主所以这么问,无非是因为汉初三杰,各自才干卓越:张良能运筹帷幄、萧何能坐镇转输、韩信能连军百万。他们如此厉害,何必屈从刘邦。

有没有想过:萧何从刘邦之前,不过一县吏。张良从刘邦之前,不过一行刺谋划家。韩信从刘邦之前,不过一执戟卫士。

夏侯婴不过一车夫,后来为太仆。

英布不过一匪类,后来为三王之一。

周勃与灌婴,不过是手工业者和小贩,此后出将入相,闻名天下。

没有刘邦把他们用到了地方,他们凭什么扬名立万呢?历史不容假设哟。


一个领导,不需要亲自去跟武将比单挑,跟文官比规划,跟谋士比筹谋。

能得人,能用人,足矣。

这道理连陈平都懂。他就跟汉文帝说过,且不说天子了,连丞相都不必记住各项数据。丞相主百官而已。

他能纳张良之言,张良对他归心。他能任用萧何,萧何归心。他能放权给韩信(又节制地使用他),又大胆封王,韩信对他归心。

这就够了。


至于说刘邦地痞流氓,诚然没错。然而那是他的手段啊。

刘邦为人,粗鲁无文,还爱对人洗脚。见大说客郦生时洗脚,见九江王英布时洗脚。没事就箕踞,大岔着两条腿。骂人也凶,动不动就“乃公于马上取天下”,乃公者,“你老子”是也。

但是:

张良后来说过类似的话,说有自尊的君子多归项羽,爱利益的小人多归刘邦。但世上君子少而小人多,所以刘邦能争取到更多数。

一句话:刘邦是那种粗声大气,但发工资发股份很凶猛的土老板——至于以后怎么收拾你,那是另一回事。

当初刘邦以洗脚折辱桀骜的英布,然后给以厚赏。英布傲气被折,受赏又大喜过望,从此乖乖听话。又刘邦征战河北时,召来四将,先大骂侮慢一番,再封官许爵。于是四将宾服。会见老儒郦生时,被郦生义正辞严说了几句,刘邦立刻慑衣而起,长揖谢罪。

刘邦的粗鲁流氓气,是选择性使用的。封赏则是大肆划拉的。这份眼力见,这份御下的本事,这种对游戏规则的了解,谁能不服气?


最后一件事。

刘邦本人的能耐,是被大大低估的。

刘邦初起兵时,只有萧何曹参周勃樊哙一群人。也打出了声望。

没有得韩信之前,刘邦照样提前入咸阳,为汉王,是一方诸侯。

项羽死后,刘邦还是干掉了彭越、英布、陈郗,平定四方:那时他没有张良和韩信出谋了,是凭自己的本事。

英布后来谋反时说,自己所畏惧的,韩信、彭越与刘邦自己而已。韩信彭越已死,刘邦老了,不怕了,反吧——英布是项羽麾下第一猛将,犹且忌惮刘邦。

所以,论打仗,刘邦只不过不及项羽韩信而已,不失为名将。论筹谋,刘邦还是可以平定项羽之外诸藩的。论用人御下与权术,几乎古今无双。



张良和韩信都承认刘邦才能是天授。天授者,天才也。

所以逻辑不是“刘邦是个地痞流氓所以汉初三杰何以服他”。

而是该反过来,“汉初三杰被他启用后才成其功业,却还对他死心塌地,那么刘邦自己得强到什么地步?”

这么想想,就明白了。


user avatar   zheng-jia-qi-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诗人大概不会背自己写的诗

是诗人而言,诗不过是抒情或发泄的手段而已,更重要的是写诗的过程。

诗人会去背前辈或者偶像的诗,比如李白崇拜的谢公、鲍参军等,熟读烂背,化用……




  

相关话题

  为什么这么多庞氏骗局没人管? 
  如何评价《拆穿“乌鸦校尉”的真面目——“爱国韭菜”2.0版!》这个文章? 
  中国的封建残余体现在什么方面? 
  反美/反白宫人士可以竞选加州州长或者美国总统吗? 
  为什么历经几千年发展,只见科技进步,人民却仍旧束缚于政治暴力、经济自由? 
  埃及人如何看待穆巴拉克? 
  如何看待「东北青年们的入职选择:有编制扫大街也行」? 
  为什么民主和自由在如今成了部分人调侃的对象? 
  为什么1993年俄国那么虚弱的时候咱们国家却和他们签订了边界条约? 
  如果刘禅换成刘邦,诸葛亮换成韩信,张良,萧何,蜀国可以统一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侮辱牺牲民警曲玉权的微博用户「lukehcen0」「长春社会姐」 已被警方查获?
下一个讨论
在青春期,你因激素的改变做过哪些在成年后看起来「匪夷所思」的事情?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