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美国顶尖大学的学生怎么读书的? 第1页

  

user avatar   yiqin-f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读书效率高主要靠两点:一,了解阅读材料的结构,快速定位,学会跳过;二,带着问题、有目的性地读。读书快不等于效率高,不要对宣称自己“一天几百页”的人盲目崇拜。

1. 了解阅读材料的结构,快速定位,学会跳过

不同类型的材料,结构不同,阅读方法也不同。

教科书

  • 目录有章节标题,直接去你要的那章;每章内容都有小标题,跳过你已经掌握的
  • 书末尾都有关键词页(index),把整本书提到的概念按字母排序,右边写上该概念出现的页码。如果你只想了解某个概念,直接去关键词页面找就好

科学类材料

  • 论文
    • 先看摘要(abstract),搞清楚自变量、因变量
    • 扫一眼正文内所有的小标题
    • 在“结果”(results)部分找到体现“主要发现”(main finding)的图,看看是否能直接看懂;如果不能,把看不懂的地方在心里作为问题记下来
    • 回到正文开头,读引言(introduction)
    • 你熟悉这个研究领域的话,直接跳过文献总结(literature review)
    • 如有需要,细读“方法”和“结果”部分,注意先写下各个变量名的含义

人文类材料

  • 小说:没什么结构,只能顺着看;对话多的可以加速
  • 非小说
    • 现代作品
      • 找到作者介绍文章结构的那一段(书和论文引言的最后一段、每一章的前几段等)
      • 每一章的结构通常是:我的观点 a,理由 a1 a2,反对我观点 a1 的观点 a1b,反对理由 a1b1 a1b2,我对 a1b1 的反驳 a1b1c1,我对 a1b2 做的让步 a1b2c1……
      • 每段第一句通常是中心句(下图红线)。略读的话,搞清楚这段在讲什么就跳到下一段,记得在段落旁边做笔记,标注该段落存在的意义(下图蓝色字)

      • 如果你只想了解作者的观点,可以跳过所有“反对观点”和“作者对反对观点的回应”
      • 如果细读,可以边读边做有层次的笔记(如下图),方便日后查找

    • 古代作品
      • 通常没什么结构;熟悉作者后可能可以总结出其惯用结构
      • 配合二手资料看效率会比较高;二手资料是后人对该历史材料的解读,包括教科书、该领域学者写的综述等

2. 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读

读书如果漫无目的,读完以后还得根据你要回答的问题重读找答案。所以还不如一开始就明确目的。

举个例子,同样是读一篇科学论文,如果你只需要知道结论,那直接看摘要和结果部分就好。如果你需要对该研究提出批评,那就得细读方法部分(methods)。

读一本小说,如果老师布置的文章题目是“谈阶级对女主人公的影响”,那你只要着重读女主人公、重点关注阶级话题就好。

另外,书是读不完的。找到了足够你写文章、课堂发言的内容,就可以停下了。没读完的内容,如果你还感兴趣,可以闲暇时间看。

--

像上面的这段文字,最高效的办法是先扫一眼大概结构(总共两大点,第一大点里面又分几小点)。如果你不是学人文科目的,那“人文类材料”这段就可以跳过。如果你在看这个回答前明确了自己只是想知道怎么读教科书,那读完教科书这段后直接关闭窗口就好。

--

绝大多数学术材料都是有结构的,有结构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快速跳过不相关或者已掌握的内容。

绝大多数学术材料的英文也是有固定格式的。如果英文阅读有障碍,不妨先从教科书开始,搞清本领域的常用词。学术材料不难看懂。

那些说自己“每天读书几百页”的人,大家无视就好。重点是我们吸收并产出了什么,而不是读了 200 亦或 20 页书。


user avatar   yundouj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某二流藤校哲学本科。顶尖算不上,但也算所谓名校吧。

老实说我并没有什么一小时干掉几百页的速读技巧。

恰恰相反,如果有一项阅读的技艺是我的教授不约而同地强调并试图训练的,那么它是SLOW READING

这周一政治课上教授恰好让我们读一段文本,是尼采谈SLOW READING:

For this very reason it(philology) is the highest attraction and incitement in an age of "work"- that is to say, of haste, of unseemly and immoderate hurry- scurry, which is intent upon "getting things done" at once, even every book, whether old or new.

尼采厌恶的阅读方式正是现代的读者的读书方式:囫囵吞枣,匆匆忙忙,满脑子想的都是“赶紧读完”,恨不得一路狂飙到最后一页。

那应该怎么读?

Philology itself, perhaps, will not "get things done" hurriedly: it teaches how to read

well

: i.e. slowly, profoundly, attentively, prudently, with inner thoughts, with the mental doors ajar, with delicate fingers and eyes


再说一遍:

slowly, profoundly, attentively, prudently, with inner thoughts, with the mental doors ajar, with delicate fingers and eyes

我古典学教授让我read between the lines. 另一门政治理论课,教授要求我们读第二遍、第三遍,还要写reading report, 梳理和评判作者的论证;哲学课上教授会一段一段、甚至是一句一句地讲解。如果说他们教我了一种阅读方法,唯一的一种能读好书的方法,那就是slow reading.

我不是未曾囫囵吞枣地读、挑每段第一句话读、就着sparknote读。那都是平时没好好看书考试前抱佛脚的方法,糊弄老师糊弄自己的方法。要是说这么读书我学到了什么完全就是自欺欺人。是的,什么也没有,哪怕我拿了A,哪怕我考了全班前几。现在想起来都十分懊恼

读书不是为了在工作表上画个勾,而是因为他们是有益的,因为它们是人类文明上最聪明的一些人的创作,因为它们能帮我变成一个更好的人。

Slow reading 本质上不过是对文本的尊重。而这些经典文本值得我尊重地对待。

糊弄着把reading 翻完,浪费掉难得的与伟大作品交流的机会,就为了省出时间去做一些不知有没有意义的活动,去network, 去social, 去把自己投入人群里,投入那些琐碎而无意义的交谈,一晚上说的话还没有一页理想国上的真理多,我并不觉得这很明智。


user avatar   yinshouf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目前在北美一所也算以乔治·贝克莱主教命名的公立学校读博士一年级。抛开顶尖的问题……我希望可以分享一些历史系“读书”的感受。

1

历史系博士班,通常阅读量是比较大的。比如,以下是我们欧洲中世纪史某一周的阅读:


至少已经700页出头了。这庶几代表了平均水平:大概一本专书(500页左右),加一些文章或章节。一学期上三门课,就是2000页左右。

虽然很多,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读得很快——其实这些书也不可能读很快。

粗略算一下,如果一小时读20页,那一种也只需要100小时,每天13个小时就可以读完了。所以,至少理论上是可以做到的。读书本来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刚转历史的时候在复旦大学听课,我们的老师讲:作为职业的读书人,一天读书八小时是必须的。这是我们对社会的一种责任。而这其实不难做到,如果吃完晚饭,看了一部电影,也就八点钟,“还有四个小时可以看书。”所以,说起来课程紧张一些,其实也就是把看那部电影的时间也用上。大概生活本身就是充满选择和取舍的,选择了和那些作品交流,总有一些其他需要割舍。

2

就我这边课程的阅读而言,我觉得最有帮助的地方在于老师对我们的阅读会有比较细致的指导。通常,在我们开始阅读之前,老师就会告诉我们,在这些读物中,我们可以略过哪些细节,应该追索哪些基本线索。

以上面那一周为例,我们要读Documentary Culture and the Laity in the Early Middle Ages,这其中涉及到许多非常专门的文书学的内容,要追索起来非常不容易。老师就会先告诉我们这本书的背景。大体是有一个叫Rosamond Mckitterick的教授,她认为我们对早期中世纪有一种刻板的印象,仿佛知识、甚至书写只掌握在教会手中,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在法兰克王国的时候,世俗的政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要用到法律、契约的文书。所以这本书是在这个指导精神下编成的,不同的学者基于各自擅长的文书,讨论教会之外,书写扮演的角色。

这显然是一个非常专门的领域。即使能够读拉丁文,那些特定的文书都有自己的研究脉络,这些讨论是我们不可能深入地追索的。无论我们读得再认真,也不可能很好地理解。所以一开始老师就提醒我们这一点,不要在这上面花太多的功夫。所以,老师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开始看这些文章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一点:当这些作者在说世俗而非教会的时候,他们到底在说一些什么?比如,一个贵族的家族把土地赠与了教会,或者用土地捐建了修道院,那么这些贵族家庭所签署的文书是不是属于世俗文书的范畴?换而言之,对“世俗”的界定是如何影响这些作者的论证的?

这样一来,即使对于初学者而言,就可以比较好地把知识地图建立起来了。

3

概括中心论点是必修课。黄宗智先生在教暑期班的时候就有很详细地指导:

我个人认为,学术专著都应带有一个中心论点,而阅读那样的著作,首先是要掌握其中心论点,用自己的话(一段,甚或是一句话)表达出来。然后,用三、四段总结其主要的次级论点,同时总结其经验证据,注意到概念与经验证据的连接。总结的时候,必须要精确,但关键在于不要摘抄,要用自己的话,因为那样才会消化,使它变成自己的东西。一个可行的阅读次序是先看首尾,掌握其中心论点之后才逐章阅读,每章看完之后用自己的话总结。最后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把你说服了没有,为什么?(甚或更进一步:如果由你来写这本书,你会做怎样的修改?)至于比较纯理论性的著作,我们要问:它对了解中国的实际或你自己的研究课题有什么用?

黄宗智教授2015年“社会、经济与法律:历史与理论”研修班接受申请

我基础比较差,所以我觉得要做到这些很困难。用自己的话概括,我觉得像射箭一样,要射中靶心很困难的,一次不中——再尝试一次不一定会更好……也许更偏了……所以我笔记中自己概括的部分会比较少,如果有的话,都会把我的依据都一起抄在上面,以后看的时候可以核对一下。所以Evernote中会是这个样子的——这本书是Goffart, Walter. Barbarian Tides.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09:


蓝色的部分是自己写的,最上面对这本书的很粗略的小结,只是说是我对这本书的总体印象。之后是梳理一下该书的结构。外语书的话就更加重要了,比如Devroey, Jean-Pierre. Puissants et Misérables: Système Social et Monde Paysan dans l’Europe des Francs (VIe-IXe siècles). Bruxelles: Acad. Roy. de Belgique, 2006:

以后回来看的时候,大致知道这书陆续说了些什么事情。

但通常我自己写的时候都比较谨慎,对摘录的评论为主,比如Wickham, Chris. Framing the Early Middle Age: Europe and the Mediterranean 400-80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大部分时间其实就在码字,感觉效率是低了一些……主要是把阅读中的感受和问题标记一下。我自己的话,长时间的阅读以后,不做比较长的摘录是很难保持状态的。因为有这些摘录、梳理和记录想法的过程,在加上间或总要开个小差,平均一小时20页真的已经是很理想的节奏了。

要之,阅读量大并不意味着阅读速度变得很快——只是说我们要花更多的时间,也许开始思考如何系统地管理自己的阅读和笔记。

4

我写得差不多了。

我记起小的时候,爸爸常带我看电视里下围棋。经常是一个一般性好看的姐姐和嘉宾一起讲解人家的比赛。我就问:“爸爸,爸爸,他们这么厉害,为什么自己不去参加比赛?”我爸就会服一下眼镜,露出深邃的微笑。“因为去参加会输啊,”他说,“围棋这个事情很奇怪的,你出来怎么讲怎么下,自己就要开始连败了。”于是他就给我举出日本围棋史上的许多著名事件加以佐证,并引申到古今中外炒股票等其他领域……正当我五体投地的时候,他会顿一顿,“这大概是内心有个地方,已经开始骄傲了。”

所以初中的时候我一直谨记满招损谦受益的教诲。但隐约,我似乎又觉得这不是我的做法。我原本就习惯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世界里,也许形诸的文字是面向外面的一个窗口,分享自己的一些体会也是一个请教的过程——是我的贫乏的生活里为数不多的一种沟通方式。写这个回答的过程中,我觉得我的爸爸是对的,在讲解一些事情的时候,是会陷入一种莫名的成就感和骄傲。但我想,分享的过程也是在面对自己的骄傲。写完了着一些,我想正可以重新开始。

这一年还有许多天的,还有许多书可以看,许多笔记可以记。也期待你的批评意见。


user avatar   xiao-hong-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没人提《圣斗士星矢》啊?

这个系列作品的特色不就是回回都是一部的戏就半天时间么?

黄道十二宫篇:纱织中了天箭座的箭,必须12小时内突破圣域十二宫。

北欧篇:奥丁代言者希露达被海皇戒指蛊惑令冰川融化,纱织代替希露达阻止冰川融化但是只能坚持12小时,必须在时限内摘下希露达的戒指。

海皇篇:纱织代替人类承受波塞冬的洪水,应该也是只能支撑一天之内的时间。

冥王十二宫篇:被哈迪斯复活的圣斗士要在12小时内取下雅典娜的首级,实际目的则是为了雅典娜去冥界并且唤醒女神圣衣,12小时候被复活的圣斗士们就消失了。

冥界篇:记不清打了多长时间,但从纱织被塞到缸里抽血开始到解决应该也是一天之内。

黄金魂:在本篇剧情里有好几天,但对应到冥界篇时间仅仅发生在冥界篇12黄金击破叹息之墙到打死神之间。

火星篇:马尔斯获得阿丽娅的权杖后建立起巴别塔吸引火星,会在12小时内毁灭地球,主角们必须在12小时内突破新十二宫。

土星篇:这篇好像打了很多天……




  

相关话题

  假如全世界所有国家联手全力攻击美国,美国能撑多久? 
  有哪些外行人看来很蠢的设计实际上却是精妙无比? 
  美国是否应该让欧洲逐渐自我防卫? 
  你所在领域的入门书单是怎样的? 
  为什么古代很多强大的文明都被生产力低下的蛮族毁灭? 
  阿联酋暂停与美军售谈判,外媒认为「因不满美国就其与中国合作施压」,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跟风美国「不派官员」出席北京冬奥会,中国驻三国使馆先后回击,将产生哪些影响? 
  如果奥巴马想要拆除美国封闭小区的围墙,他得走哪些程序? 
  什么是美国隐蔽持枪证? 
  美国雇佣兵逃亡前警告「千万别去乌克兰,这是个陷阱」,透露了什么信息? 

前一个讨论
如果有一天你穿越到生化危机里,成为了里昂的队友,你会做什么?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维桑尼亚·坦格利安?





© 2024-12-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