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问题历史学界已经做了很多解析,大部分认定所谓“武则天杀女”并非事实,而是后人为抹黑武后的妄言。但是我想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件事,即“武则天杀女”和“嫁祸王皇后”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是那么强。而且在小公主死亡事件中,最有嫌疑的并不是武氏也不是偶然来探望的王皇后,而是负责照顾小公主的婢女。
但是不知名的宫女哪有王皇后和武则天在史书中留名的人有话题度,所以我基本没看到任何怀疑婢女的说法。
当时武昭仪正得宠,照顾小公主的婢女团队肯定规模不小。小公主身边必然是人来人往,如果说王皇后来过就有嫌疑的话,那婢女成天在摇篮跟前晃悠的岂不是嫌疑更大?
我们先看《新唐书》
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媢,今又尔邪!”由是昭仪得入其訾,后无以自解,而帝愈信爱,始有废后意。
——《新唐书·卷七六·列传第一·后妃上·则天武皇后》
武昭仪发现小公主死了,问左右话,婢女们回答王皇后来过,于是高宗李治就认为王皇后杀死了小公主。——用脑袋还原一下现场,就会发现这种场景非常荒唐。小小的婢女一面之词指证皇后之尊,李治居然立刻就相信了?除了王皇后,再把武昭仪暂时不算上,谁最有可能来过现场?还是照顾婴儿的婢女嘛。
出了这种事情,先怀疑下人才是正常的逻辑思维。
那么婢女有没有可能陷害王皇后呢?我敢说婢女陷害王皇后的可能性比武昭仪大多了。武昭仪陷害皇后可以找出的动机是觊觎后位,婢女陷害王皇后的动机会是什么?
只能是推脱责任。
已经有不少历史爱好者怀疑小公主是猝死(根据武惠妃生子多早夭推断),这种婴儿突然猝死的情况对保姆来说也是防不胜防的。但是想到武昭仪正是得宠的时候所生的公主突然在自己照顾值班的时候死了,皇帝肯定会大怒,那么照顾婴儿的婢女肯定也难逃一死。人若死到临头,极有可能乱咬,婢女想求生就会干出平时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比如把矛头转移到王皇后那里。
公主死后,武昭仪“惊问左右”,按照惯常的逻辑,这时候的武昭仪会说什么?她会说“怎么回事?你们是怎么看着小公主的?”。婢女却回答“皇后来过”,怎么感觉有点所答非所问呢?或者说这是非常明显地要把祸水引向王皇后。
还有一个非常奇怪的地方就是王皇后怎么会单独和小公主在一起?皇后来探望昭仪的女儿,武昭仪按照礼法应该跟在皇后身边接待她,何况王皇后身边必然跟随婢女等。小公主如果是被利器所杀,她必然哭叫引来宫人,皇后身上有什么物件,她的侍女肯定是知道的,盘查一下很容易还皇后清白。如果公主是被掐死的,要知道掐死一个人是需要时间的(有时候十多分钟都掐不死呢),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都没有人来探望公主或皇后,感觉匪夷所思。
再说王皇后如此尊贵的身份,想杀人也用不着自己动手啊,尤其是在婢女人来人往的婴儿床边。而且她贵为皇后,对她最有威胁的是萧淑妃的儿子,或者再不济是武昭仪的儿子,亲手杀死一个小女孩对王皇后没有任何好处,只有数之不尽的麻烦。
所以别说后世,即便在当时,很多人都不相信王皇后杀死小公主(废后遭到反对很大一个理由就是“王皇后没有过失”)。那么李治为什么昏头昏脑会相信王皇后杀死小公主呢?
我觉得有一种很大的可能性就是,李治早就动了废后的心思(武氏撺掇可能只是推波助澜,其实李治自己内心也未必相信王皇后是凶手,他只是希望如此,因为这对李治有利),这个根本原因还是和前朝的权力斗争有关。再加上李治与王皇后性格不合,注定甚少(或者说没有)同居,王皇后必然无子。李治以王皇后无子做理由想改立有子的武昭仪说不通,当初萧淑妃有子也没能扳倒无子的王皇后啊。再说王皇后是所有皇子的嫡母,妃嫔的孩子在名义上先是王皇后的孩子,然后才能轮到生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是唐高宗李治本人在找各种借口废掉王皇后。如果想拿小公主之死为由废后,那么嫁祸王皇后最有动机的反而是高宗李治。婢女仅仅说了句“皇后来过”,武昭仪还没说什么,李治就下了结论“王皇后杀了我女儿”。
唐高宗李治并不是个简单的人,他也不是传说中那么懦弱。从很多细节可以看出,李治是个无情无义的人。所谓武后“骨醉”王皇后与萧淑妃是后人挪移吕雉与戚姬“人彘”故事的可能性极大,真正有权利杀死王氏和萧氏的,只有李治。
萧淑妃给李治生了二女一男,最后却是这么个下场,可见李治的无情。
再说王皇后被废的真实原因是“厌胜”,大家有没有发现一遇到“废后”“废太子”一类的事情,这个“厌胜”总爱刷存在感?既然人人都知道“厌胜”会让你翻不了身,为什么处在敏感地位的人还要“厌胜”呢?我觉得“厌胜”真是古往今来嫁祸于人的必备道具啊。
高宗要废后,什么都能拿来当借口。如果高宗不想废后,即便有“厌胜”也不会废后,比如后来的武则天成功从“厌胜”危机里脱身了。
武则天有没有杀死自己的女儿?我认为可能性是很低的,因为武氏杀死女儿得不到什么切实的利益。杀女并不能扳倒王皇后,但是李治早有废后之意,武氏耐心等待就好。即便想做点推波助澜的手脚,杀死小公主这个代价实在是不划算,还很有可能失败。这从朝臣都不相信王皇后杀死公主就可见一斑了。
那么嫁祸王皇后这事有么?我认为是有的。但是想嫁祸王皇后的未必是武氏,照顾小公主的婢女以及唐高宗李治都比武氏更有更动机。
PS,很多人提起骆宾王的《讨武曌檄》列数武则天罪名时没有提及“人彘骨醉”和“武后杀女”这样有料的故事,就认为这两件事在当时应该是不存在,而是后世杜撰。这个说法虽然有道理,但是要知道《讨武曌檄》已经写出来的内容“弑君鸩母”就是胡言乱语的,后来讨伐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也有“弑帝”罪名(这个真实性一直是奇低的),所以拿着《讨武曌檄》这种不靠谱的东西当论据本身就是不靠谱的。
相关链接:名人轶事秘闻
雲绯文史号:故纸堆间(yunfei919-)
识字率
明代: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
《明史·杨继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即:“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明代小说出版业繁荣,有大量的人购买这种休闲通俗读物。
传教士记载:利玛窦等合法传教士的著作,他们不约而同地记载道:他们惊讶地发现明国老百姓识字率很高(而那个时候他们使用二十多个拉丁字母的西班牙葡萄牙母国的识字率可能还不如用几千个汉字的大明),并且把识字率高的原因归功于两点:1.中国人特别注重文化教育2.中国各地方言差异大,要互相理解必须靠文字作为桥梁。
清当局:
第一,生员不得言事;
第二,不得立盟结社;
第三,不得刊刻文字。
第四,大兴文字狱
第五,篡改历史文献
第六,禁毁和篡改汉语著作
通过以上手段,经过两百年黑暗统治中国人识字率终于达到历史最低的 1% (清当局学部在1909年的统计,当时中国人的识字率不足1%)
总体还可以,开场雷军先自我吐槽了一波“在微博开了一星期的发布会了”
第一个卖点是全息幻彩屏,可见小米也要走颜值+工业设计的路线,而不是只玩跑分了。
接下来则是一些手机的设计细节,比如这个“天使眼”
说这些还蛮让人觉得有新意的,感到了小米不再只是不服跑个分的套路了。
接着就是强调轻薄,感觉是为后面的电池做铺垫啊哈哈:
然后第五代屏幕指纹解锁,其实还是不错的,就是被iQOO直接跟进了第六代技术的发布,亮眼度低一些,但实际使用应该还是很不错的:
然后,军军有开始骚操作,直接放2轮王源的宣传视频:
不得不说,对于粉丝圈来说,这招真的很到位了,也显示去了小米一直以米粉为重的态度。是个加分项。
然后就是到位的尬聊环节,感觉比吴亦凡更让人看着舒服一些啊~
小米这波营销+公关的升级还是可以的。
然后就是女生为主的“汤圆”粉丝群,和男生为主的“米粉”粉丝群,交互欢呼。不得不说王源还是实在人啊:
然后跑分没啥意外,安卓旗舰水平
拍照确实小米史上最强,DxO第三其实也很不错了:
对了,补一句,这个系统老化18个月疯狂暗示不卡顿的友商啊:
样张环节,这年头国产安卓的发布会,iPhone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雷军还是厚道,没把明哥的V20拍月亮放上来:
基本同价位无敌了:
电池果然。。。,快充有线无线都不错,PPT魔性啊:
配件到是继续“真香”
说到堆料,加大内存是最简单的之一:
最后:厉害。。
这定价只要供货稳定,肯定是爆款了,确实有些让人意外,对比其他3000价位的手机确实性价比拉满。
关键,关键,就是能不能轻松买到了。
接下来,小米9SE,骁龙712首发,性能在日常使用中其实也不错。
摄像头配置在2000档也属于恐怖:
可以说打2000档友商的产品,配置和性价比方面稳稳的:
还有一个对饭圈来说,很有吸引力的杀手锏:
所以看得出,小米这次发布数字旗舰和次旗舰,也算是转型之作,性价比还是不错,但也加入了很多非跑分元素的东西,并且放弃了大电池,追求快充和轻薄好看,总体来说前途还是不错的。
归根结底还是看最重要的这张PPT能执行到什么程度了:
相关回答和拓展:
猜价格:果然主力机型是我预料的2899-2999的超级能打区间,低配转为小米9SE的形式,高配没有走量机型发布,留给后面的MIX4们发挥:
评价定价:
评价小米9SE: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阅读到这里,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