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古典音乐歌剧如何入门? 第1页

  

user avatar   fu-dong-dong-42-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篇回答,让你了解歌剧!

我按时间先后,整理了一份西方歌剧欣赏指南,指南覆盖了西方音乐所有代表性作曲家的代表性作品,并附视频链接,部分作品还有简要的剧情简介,以便更容易让大家理解入门。

另外,我还将所有歌剧中,旋律更好听的唱段制作成了歌单,以便大家欣赏收听。我的网易云链接为:网易云音乐

再另外,欢迎大家关注我的专栏《古典音乐笔记本》,里面有更易懂的专业古典音乐分享。谢谢!

我开通我的B站啦,在未来我将通过视频的形式分享古典音乐。欢迎大家关注三连!链接:b23.tv/CPebl4

胡大水—歌剧欣赏指南

歌剧(opera)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音乐需要和戏剧、文学、舞蹈等艺术相结合。

一、巴洛克时期

(一)歌剧的产生和早期发展

歌剧诞生于佛罗伦萨的一个叫“卡梅拉塔”的艺术社团,这个社团的三成员作曲家卡契尼(Giulio Caccini,1545—1648)、作曲家佩里(Jacopo peri,1561—1633)、诗人利努契尼(Ottavio Rinuccini,1562—1621)创造出了一种体裁,叫“单声歌曲”(monody)。“单声歌曲”是类似于朗诵式的,也可以说是具有“宣叙性”的一种演唱形式,这种形式后来就被称为“宣叙调”,在早期的歌剧作品中,会使用大量“宣叙调”。

在1597年,卡契尼、佩里根据利努契尼的剧本,写了第一部歌剧《达芙妮》,但可惜的是,这部歌剧只保存下来了脚本和一些音乐片段。虽然是第一部,但没有史料可以证明。

第一部音乐完整保留下来的歌剧,还是佩里、卡契尼根据利努契尼脚本创作的《尤里迪茜》,这部歌剧的音乐,基本上运用的就是他们创造的“宣叙性”的“单声歌曲”。

《尤里迪茜》剧情:奥菲欧是一个歌唱家,他的妻子尤里迪茜不幸去世了,奥菲欧非常痛苦,去求爱神看能不能帮忙复活一下尤里迪茜。爱神说:“我被你感动了,我帮你打开地狱之门,你去地狱救你的爱人吧!但是有一点,你们从地狱返回人间的路上,你不能回头看她。”奥菲欧到了地狱之后,拉着尤里迪茜就开始跑,跑的时候尤里迪茜就一直在作,说你不是不爱我了,为什么不看我。奥菲欧最后受不了了,就回头看了她一眼,尤里迪茜当场再次去世。奥菲欧抱头痛哭,又去求爱神。爱神说我受不了你们了,那就帮你破例再复活一次吧。于是奥菲欧和尤里迪茜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结局皆大欢喜,是一个圆满的故事。

url.cn/DfiANnc5? 佩里、卡契尼:歌剧《尤里迪茜》

在后来的作品中,真正超越了《尤里迪茜》的是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奥菲欧》和《尤里迪茜》讲的其实都是一个希腊神话中的爱情故事,但两个故事的结局不一样。

bilibili.com/video/BV1b 蒙特威尔第:歌剧《奥菲欧》

《奥菲欧》版本剧情::前面都一样,就是在奥菲欧第二次去世的时候,没有被复活。而且奥菲欧自己也被阿波罗神变成了一个星座,来发光照耀死去的尤里迪茜。故事由一个美好的故事,变成了一个悲伤的故事。蒙特威尔第这个悲伤的故事里,他把原来四幕的歌剧变成了五幕,剧情戏剧性也更大了,戏剧张力变大的同时,音乐也变得更加丰富了,所以人们就更爱看。蒙特威尔第把他的意大利牧歌的不协和音的创作经验都加入到歌剧音乐中,使歌剧的艺术性极大的提高了。

在这一时期因为人们听腻了总是类似朗诵时的演唱的“宣叙调”,所以开始有音乐家创作了“咏叙调”,这是一种介于朗诵和演唱之间的曲调。后来大家听着还是有点恶心,就出现了完全是旋律主导的“咏叹调”。至此,大家熟悉的歌剧中的“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就基本确立了。

亨德尔(Georg Friedrich Handel,1685—1759)是巴洛克时期代表性的歌剧作曲家,他的歌剧作品在巴洛克时期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准。代表性作品:歌剧《里纳尔多》

bilibili.com/video/BV1q —亨德尔:歌剧《里纳尔多》(一)

bilibili.com/video/BV1q —亨德尔:歌剧《里纳尔多》(二)

bilibili.com/video/BV1q —亨德尔:歌剧《里纳尔多》(三)

(二)17世纪下半叶的歌剧

在17世纪下半叶,也就是巴洛克时期的中期,歌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比如:

1.那波利歌剧

在17世纪下半叶,意大利歌剧在那波里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那波里风格”的歌剧。在他们的宣叙调创作中,还分出了“干唱宣叙调”(只用低音乐器伴奏)和“助奏宣叙调”(由弦乐伴奏,偶尔也有其他乐器)。在咏叹调的创作中,他们创造出了一种“返始咏叹调”(Da capoaria),音乐为A-B-A结构的咏叹调。

2.法国歌剧

法国歌剧在17世纪70年代才发展起来,法国歌剧被称为“带音乐的悲剧”,后来叫做“抒情悲剧”。让-巴斯蒂特·吕利(Jean-Baptiste Lully,1632—1687)是法国歌剧代表性的作曲家,吕利的歌剧精彩采用神话题材,经常插入芭蕾舞合唱。这个时期的歌剧,开始有了序曲,序曲就是在歌剧开始前的一段管弦乐演出,类似于如今电视剧的片头曲的概念。法国歌剧的序曲是在这个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法国歌剧的序曲也叫法国序曲,其最早是芭蕾舞开始的引子,后来运用到了歌剧、组曲、奏鸣曲之中。典型的法国序曲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慢速,主调风格;一部分是快速,复调风格。

3.英国歌剧

英国歌剧的前身是一种叫“假面舞”的贵族娱乐活动。英国歌剧的特点就是吸收了意大利歌剧和法国歌剧的创作特点,同时也综合了英国的音乐风格。比较有代表性的作曲家是亨利·普塞尔(Henry Purcell,1659—1695),代表作品是《迪多和埃尼阿斯》

4.德国歌剧

德国歌剧受意大利歌剧影响很大,因为德国宫廷都喜欢意大利歌剧,所以从意大利引进了很多歌手、作曲家。但德国歌剧也有它自己的特点,德语的歌剧叫做“歌唱剧”,它不太用宣叙调,而较多使用“对白”。德国歌剧的代表人物是莱因哈特·凯泽( Reinhark Keiser,1674—1739),他的特点就是把意大利歌剧和德国歌剧结合到一起了。

二、古典主义时期

(一)格鲁克与歌剧改革

18世纪,意大利正歌剧(opera seria)逐渐衍变为一种贵族宫廷社交的装饰品,正歌剧的内容题材仍然是神话、历史,人们开始对这种题材感到乏味。再加上阉人歌手(castrato)在演唱时,经常为了炫技,唱嗨了就一直不下台,让大家非常累。18世纪开始,德国作曲家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von Gluck 1714—1787)对正歌剧进行改革,主要实现他创作改革的歌剧作品是:《奥菲欧与尤里迪茜》

bilibili.com/video/BV1s 格鲁克:歌剧《奥菲欧与尤里迪茜》

(二)喜歌剧的诞生与发展

同样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喜歌剧在18世纪初得到了迅速发展,因为取材于日常生活,形式活泼,富于民族和地方色彩,相比于正歌剧欣赏起来更加轻松娱乐,所以喜歌剧受到观众的喜爱和重视,这一体裁逐渐发展为一种独立发展的音乐戏剧体裁。喜歌剧,是对正歌剧的一种反抗。在18世纪20—30年代,兴起的意大利喜歌剧、英国民谣剧、法国喜歌剧、德国歌唱剧,也开始对传统正歌剧造成了影响。

1.意大利喜歌剧(Opera buffa)

意大利的喜歌剧本是正歌剧中穿插的幕间剧。幕间剧是穿插在话剧或正歌剧幕间演出的一种短小的音乐喜剧。意大利喜歌剧一般只有6个角色,再多也多不了几个,一般都是对社会人物进行讽刺,题材来自于生活,且多用方言。在音乐上,咏叹调比较简单,旋律清新。宣叙调一般和键盘乐器配合来表现对白。与正歌剧一样,也是从头唱到尾。

意大利喜歌剧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就是佩格莱西(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1710—1736)的《女仆做夫人》。

《女仆做夫人》剧情:这部歌剧大致将的是:女仆想要嫁给他的单身富贵男主人,但是自己直接追显得不矜持。于是她让男仆假装向她求婚,这引起了主人的嫉妒,最终单身富贵男主人取了女仆。由此,女仆做夫人。

bilibili.com/video/BV1A 佩格莱西:喜歌剧《女仆做夫人》

2.法国喜歌剧(Opera comique)

法国的卢梭,在当时按照意大利的音乐风格,创作一部短小的法国喜歌剧《乡村中的占卜者》。

bilibili.com/video/BV1Y 卢梭:喜歌剧《乡村中的占卜者》

3.英国民谣剧(Ballade Opera)

英国作曲家佩普什和诗人盖伊在1728年创作的《乞丐歌剧》就是民谣剧。它的题材就是讽刺当时的贵族和宫廷,音乐基本上使用流行歌曲和民谣进行填词并插有对白。

bilibili.com/video/BV1e —佩普什:歌剧《乞丐歌剧》

4.德国歌唱剧(Singspiel)

约翰·亚当·希勒(Johann Adam Hiller,1728—1804)根据其他国家的喜歌剧进行改编,创作了德国的第一部歌唱剧《魔鬼出笼》。

(三)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e,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歌剧代表着古典主义时期的最高水平,旋律动听是他歌剧最大的特点,剧情丰富,全部作品如下:

xiami.com/album/4006735 莫扎特:歌剧Apollo et Hyacinthus,1767

bilibili.com/video/BV1w 莫扎特:歌剧:La finta semplice,1769

xiami.com/collect/10971 莫扎特:歌剧Bastien und Bastienne,1768(莫扎特第一部德语歌剧)

bilibili.com/video/BV1p 莫扎特:歌剧Mitridate, re di Ponto,1770

v.qq.com/x/page/u3063cx 莫扎特:歌剧Ascanio in Alba,1771

bilibili.com/video/BV1r 莫扎特:歌剧Il sogno di Scipione,1772

bilibili.com/video/BV1T 莫扎特:歌剧Lucio Silla,1772

bilibili.com/video/BV1i 莫扎特:歌剧La finta giardiniera,1775

v.qq.com/x/page/c03450y 莫扎特:歌剧Il re pastore ,1775

bilibili.com/video/BV1S 莫扎特:歌剧Thamos, König in Ägypten,1773

bilibili.com/video/BV1Q莫扎特:歌剧 Idomeneo, re di Creta,1781

bilibili.com/video/BV1q 莫扎特:歌剧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后宫诱逃》),1782

bilibili.com/video/BV1i 莫扎特:歌剧L’oca del CairoLo 和sposo deluso(年代不明)

v.youku.com/v_show/id_X莫扎特:歌剧Der Schauspieldirektor,1786

bilibili.com/video/BV1p莫扎特:歌剧 Le nozze di Figaro(《费加罗的婚礼》),1786

bilibili.com/video/BV1e 莫扎特:歌剧Il dissoluto punito, ossia Il Don Giovanni(《唐·乔万尼》),1787

bilibili.com/video/BV13莫扎特:歌剧Così fan tutte, ossia La scuola degli amanti(《女人心》),1790

bilibili.com/video/BV1M莫扎特:歌剧Die Zauberflöte(《魔笛》),1791

bilibili.com/video/BV1F 莫扎特:歌剧La clemenza di Tito(《狄多的仁慈》),1791

4.贝多芬

贝多芬的唯一一部歌剧是《费德里奥》(1814)

bilibili.com/video/BV19 贝多芬:歌剧《费德里奥》,1814

三、浪漫主义时期

(一)法国歌剧

浪漫主义时期的法国歌剧主要有以下四种:

1.大歌剧(Grand Opera)

法国大歌剧是随着法国中产阶级的壮大而产生的,大歌剧通常采用宏伟的场面,大规模的构思,历史题材,矛盾与冲突鲜明,有乐队、舞蹈、合唱,这种风格让法国中产阶级十分喜欢。代表性作品:梅耶比尔的《胡格诺教徒》(1836)、阿列维的(Jacques Halevy,1799—1862)《犹太女》(1835)

bilibili.com/video/BV1V 梅耶比尔:歌剧《胡格诺教徒》

v.youku.com/v_show/id_X 阿列维:歌剧《犹太女》

2.喜歌剧(Opera comique)

法国喜歌剧对白不用宣叙调,规模比大歌剧小,音乐简单,要求演员少,不用历史题材,情节是喜剧性或感伤的。代表性作品有:奥柏(Francois Auber,1782—1871)的《魔鬼兄弟》(1830)、比才(Georges Bizet,1838—1875)的《卡门》等。

v.qq.com/x/page/n0874vx 奥柏:歌剧《魔鬼兄弟》

bilibili.com/video/BV1t 比才:歌剧《卡门》

3.谐歌剧(Opera bouffe)

谐歌剧又称“轻歌剧”,是从法国喜歌剧发展而来的,但它更强调“讽刺”。代表作品:奥芬巴赫(Jacques Offenbach,1819—1880)的《地狱里的奥菲欧》(1858)、《美丽的海伦》(1865)。

bilibili.com/video/BV1x 奥芬巴赫:歌剧《地狱里的奥菲欧》

v.qq.com/x/page/p0515o3 奥芬巴赫:歌剧《美丽的海伦》

4.抒情歌剧(Lyric Opera)

抒情歌剧是介于喜歌剧和大歌剧之间的体裁形式,规模比喜歌剧大、比大歌剧小。题材主要选自浪漫戏剧或幻想文学,音乐上强调优美抒情的旋律。代表作品是:古诺(Charles Gounod,1818—1893)的《浮士德》(1859)、圣-桑(Charles Camille Saint-Saëns,1835—1921)的《参松和达丽拉》也是抒情歌剧的代表作品。

bilibili.com/video/BV1g 古诺:歌剧《浮士德》

bilibili.com/video/BV1E 圣-桑:歌剧《参松和达丽拉》

(二)德国歌剧

1.韦伯

卡尔·玛利亚·冯·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1786—1826)出生在德国奥尔登堡的厄丁。他最著名的歌剧作品是《魔弹射手》(Freischutz,1821)。

《魔弹射手》剧情:在一片树林里,有一个护林官叫“老库”,“老库”有一个女儿叫“小特”,有一个猎人叫“小马”。有一天,小马爱上了小特,老库说你能在过两天举办的“猎人射击技能大赛”中拿冠军我就同意把女儿嫁给你。

比赛共两天,第一天小马输的很惨,他就到酒吧去喝闷酒,旁边还有一个叫“小卡”的猎人看小马很郁闷就来搭话。(这个小卡是一个坏人,他用自己的灵魂和狼谷的魔鬼换取了百发百中的子弹,他现在枪法无敌,但是活不长了,小卡有点后悔,他就像让小马替他和魔鬼签约,然后自己多活几年。)小卡安利小马,说:“哥们,你要是凭技术想娶小特是够呛了,所以你只能用歪门邪道了。”小马看了小卡的百发百中子弹,小马心动了。

晚上,小马跟着小卡一起到了狼谷找到了恶魔,小马跟恶魔说想要了7发子弹(因为射击比赛只让开七枪),恶魔说我可以给你6发百分百命中的子弹,第7发子弹得是一个“死亡子弹”,第7发子弹开出来,你和小卡你俩得有一个人死。小马和小卡互相看了看,他俩同意了。

第二天,小马先是开了6枪,百发百中,老库惊呆了,因为最后一枪要再中他就得把女儿嫁给小马了,老库说,最后一枪你打下来一只小白鸽,我就算你赢,小马瞄准了小白鸽,开了一枪,没想到子弹拐弯一下把在旁边围观的小卡打死了。(小卡死之前是崩溃的)

之后经过了解,大家知道了实情,然后大家就要批评小马说他是废物,是垃圾,竟然用这种手段。这时候一个隐秘道人出现了,他说小马也不是故意的,这不是也是技术太辣鸡没办法逼的吗,这一切的驱动力都是爱情呀,要不我们让他劳动一年,之后看他表现吧。大家同意了。最后小马和小特结婚了。

bilibili.com/video/BV12 韦伯:歌剧《魔弹射手》

2.瓦格纳

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1813—1883),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在歌剧音乐中是有着重要的地位的。他的歌剧创作可分为两个阶段:

(1)歌剧阶段

这一时期瓦格纳主要创作了德国传统歌剧作品,代表作品有:歌剧《仙女》(Die Feen,1834)、歌剧《黎恩齐》(Rienzi,1837—1840)、《漂泊的荷兰人》(Der fliegende Hollander,1841—1843)、《汤豪塞》(1842—1845)、《罗恩格林》(1850)。

《漂泊的荷兰人》剧情:有一个荷兰的船长,立下了一个flag,说自己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要绕过好望角,完成壮举。(为什么这算是一个壮举呢,因为好望角这个地方风浪非常大,普通人基本进去就凉。)一个魔鬼听到了船长立的flag,觉得他太能吹牛逼了,就给他设下了一个诅咒,诅咒他永远在海上漂泊,直至世界末日。船长获得了诅咒之后,觉得后悔,但没办法,牛逼是自己吹的,只能每天在海上漂着。想要解除诅咒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得有一个女孩爱上他,并且愿意为他牺牲。魔鬼允许船长每七年上岸一次,去寻找爱情。最后,故事的结局就是船长找到了爱情,真有一个女孩爱上了他,并且为他牺牲了,船长的诅咒解除了。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事不要吹牛逼。

《汤豪塞》剧情:歌手“小汤”和“小白”是一对恩爱的情侣,爱神兼美神维纳斯不知道怎么看上了小汤,就开始勾引他。小汤一介凡人怎么能抗的住这个诱惑,于是偷偷的离开了小白,到神界与维纳斯同居了一年。一年后,小汤觉得腻了,他又想小白了,于是他回到了人间来找小白。小白重新见到小汤觉得十分开心,两个人又在一起了。此后,小汤去参加一个歌手大赛,比赛要求必须得唱情歌,小汤也真没客气,演唱了自己的原创歌曲《我与女神维纳斯的偷情生活》和《那没羞没臊的同居时光》,当场自爆。众人认为他触犯了神规,也违背了道德,于是送他教皇那里审判,教皇说:我送你一根拐杖,等到这根拐杖发芽了,你的罪才能被宽恕。小汤接受了审判。期间,小白在家里一直等着小汤回来,最后因为太想小汤,把自己等死了。小汤回到家里看到小白死了,深刻的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渣男”,于是也羞愧的死掉了。小汤死了之后,拐杖发芽了。

《罗恩格林》剧情:贵族少女“小爱”弟弟“小高”因为自己的贵族爸爸去世而被过继到了贵族“老费”家,但在期间小高离奇失踪了,大家都认为是小爱杀了自己的亲弟弟,小爱将面临国王的审判。主要指控小爱的是“小泰”和他的老婆“小奥”,小爱在审判中百口莫辩。突然,一道白光闪过,从白光里走出了一只天鹅,天鹅还拉着一个船,船上还站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主角罗恩格林,我们也可以叫他“梦幻骑士”(名字是我取的)。梦幻骑士说:“我是上帝派来主持公道的,小爱并没有杀人,这事我抗了,不服的可以出来单挑。”小泰当场表示不服,提出接受单挑,梦幻骑士秒杀了小泰之后,说:“我本可以杀你,但我没有,你的命从此属于上帝,希望你不要辜负他。”(帅翻)小爱看到梦幻骑士这么帅,当场提出要嫁给他,梦幻骑士说嫁给我可以,但是我有一个条件,就是不要问我来自哪,也不要问我叫什么。小爱答应了,这个坎就算过去了。而小泰因为对上帝的代表梦幻骑士不敬,需要在过几天接受审判。

小泰回到家后觉得自己很垃圾,趴在床上发呆,老婆小奥过来说:“其实今天不是你实力不行,而是他有魔法,他要没有魔法他打不过你,我们要不偷偷暗算这个梦幻骑士一下,没准他的魔法就没了。”小泰说:“别让我发育起来,不然有他好果子吃。”小奥第二天找到小爱,跟小爱说:”小爱啊,你说这个梦幻骑士都要和你结婚了,你都不知道他是哪来的,他叫啥,他肯定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没准是一个骗子呢,你可得小心了啊。”小爱在小奥的煽动下,有点起疑了,但她就没想过,如果没有梦幻骑士,她没准现在都被审判了。

几天后,国王开始审判小泰,因为他曾经对上帝的使者梦幻骑士不敬,国王剥夺了他贵族的权力,把权力直接转给梦幻骑士,同时当场宣布了梦幻骑士与小爱的婚礼日期,并邀请梦幻骑士与国家一起出征打仗。梦幻骑士当即回答:“我可以去打仗,但财富,我不要。”

到了婚礼这天,梦幻骑士和小爱得偿所愿,但在婚礼的当晚,小爱想来想去还是张口了,她问梦幻骑士:“你到底是干啥的?”梦幻骑士表示很失望,说:“我得走了。”正当他开门的时候,躲在门口的小泰出来要刺杀梦幻骑士,但还没等出招,就被梦幻骑士反杀了。梦幻骑士召集了国王和所有的贵族,他公布了他的身世。梦幻骑士说,我其实是一名“圣杯骑士”,我的职责就是守护圣杯,圣杯要求我们不能公布自己的名字和身世,如果公布了我们就得回到神界。本来如果小爱不问我的身世,我们1年之后就可以恢复自由,并且他的弟弟也可以平安归来。但现在她问了,一切都晚了,我得回神界了。小爱和国王抱头痛哭,小爱哭的是自己为什么这么忘恩负义,国王哭的是自己的军队少了一个大将。白光又一次出现了,梦幻骑士召唤出了那只天鹅,天鹅还是拉着那艘船。他问小爱:“你看这只天鹅眼熟吗?他就是你弟弟小高。”梦幻骑士走上船后,船便往远方开,刹那间,梦幻骑士回头向小爱说:“忘了告诉你了,我的名字是‘罗恩格林’!”小爱后来因为每天处于后悔中,把自己后悔死了。

v.youku.com/v_show/id_X瓦格纳:歌剧《仙女》

v.youku.com/v_show/id_X瓦格纳:歌剧《黎恩齐》

bilibili.com/video/BV1V 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

bilibili.com/video/BV1u 瓦格纳:歌剧《汤豪塞》

bilibili.com/video/BV1K 瓦格纳:歌剧《罗恩格林》

(2)乐剧时期

瓦格纳在这一时期提出了“乐剧”的概念,他认为自己的创作属于“乐剧”和德国、法国的歌剧是不同的。乐剧代表作品有:《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stan und Isolde,1857—1859)、《纽伦堡的名歌手》(Die Meistersinger von Nuernberg,1868)、《尼伯龙根的指环》(Der Ring des Nibelungen,1869)

《尼伯龙根的指环》,这部乐剧瓦格纳构思创作近30年,乐剧分为四个部分,瓦格纳把这四个部分命名为“莱茵的黄金”(Das Rheingold)、“女武神”(Die Walkure)、“齐格弗里德”(Siegfried)、“众神的黄昏”(Gotterdammerung),这部乐剧的布局与构思极为宏大,意在揭露人性、社会、金钱、名誉这些事物的丑陋。乐剧四个部分环环相扣,非常精彩,全部演完要十多个小时。因为故事内容过于冗长,所以此文不做概括,感兴趣可以到网上去找一下梗概。在这一部乐剧中,音乐风格在延续了乐剧特征的同时,还强调了一个概念叫“主导动机”,这个“主导动机”是一个个风格迥异的音乐主题,瓦格纳把它们安排在歌剧的各个部分,用来联系整个作品,以强调他的“整体艺术”的观念。

bilibili.com/video/BV1q 瓦格纳: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bilibili.com/video/BV1k 瓦格纳: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

bilibili.com/video/BV15 瓦格纳:歌剧《尼龙龙根的指环—莱茵的黄金》

bilibili.com/video/BV15 瓦格纳:歌剧《尼龙龙根的指环—女武神》

bilibili.com/video/BV15 瓦格纳:歌剧《尼龙龙根的指环—齐格弗里德》

bilibili.com/video/BV15 瓦格纳:歌剧《尼龙龙根的指环—众神的黄昏》

在70年代,瓦格纳完成了他最后一部乐剧《帕西法尔》(Parsifal),这一部歌剧相比于之前的歌剧似乎要逊色一些。

bilibili.com/video/BV12 瓦格纳:歌剧《帕西法尔》

(三)意大利歌剧

1.罗西尼

焦阿基诺·安东尼奥·罗西尼(Gioachino Antonio Rossini,1792—1868),意大利作曲家,意大利歌剧的重要人物。罗西尼的代表性作品是:正歌剧《唐克雷迪》(1813)和喜歌剧《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1813)、《塞维利亚的理发师》(1816)、《威廉·退尔》(1829)

《唐克雷迪》(Tancredi)剧情:其是一部正歌剧,其延续了意大利正歌剧的传统,也具有罗西尼的个人风格。内容梗概:在中世纪,A城得知B城要来攻打A城,A城的两个最大的家族1家和2家结束了内斗。1家的老大“老A”在当时是A城城主,他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把自己的女儿“小A”许配给了2家的老大“老欧”。但是小A自己已经私下与一个叫“唐克雷迪”(我们叫他“小唐”)的骑士定了婚。小A写信让小唐赶快回来处理这个事,小唐秘密回来之后,小A觉得这事小唐平不了,于是让他快跑。不巧的是,小A当时给小唐的信落到了老欧手里,老欧认为小唐是B城的间谍,小A在通敌卖国,要判她死刑。小唐知道之后,乔装成律师,为小A辩护,最后还赢了,为小A洗清了罪名。但小唐没有留在小A身边,偷偷的离开了A城,因为小唐觉得小A好像喜欢老欧,同时也因为小唐真的是个间谍(小唐:“没想到吧”)。小唐前脚刚走,B城就来打A城了,小唐又回到A城来和大家一起反抗B城,最后受了重伤。在小唐死之前,小A和小唐把话说开了,化解了误会,小唐死了。老A给小A和小唐举办了“婚礼”。

《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L’italiana in Algeri)是罗西尼在早期创作中国最成功的的一部喜歌剧,彰显了罗西尼的独特风格。这部作品的喜剧效果非常好,同时融入了民族情怀。大致情节是意大利少女伊莎贝拉设下计谋,使喜欢自己的土耳其敌人上当,从而让包括自己男朋友林多佐在内的意大利同胞逃离阿尔及尔。全剧的高潮是伊莎贝拉在同胞的环绕下演唱英雄般的咏叹调,这部作品在当时寻求独立解放的意大利人们心中有很重要的影响。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Il Barbiere di Siviglia)在当时可以说是喜歌剧的标杆,票房经久不衰。这部作品采用的是博马舍以费加罗为主人公的三部戏剧中的第一部,之前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采用的是第二部。这部作品主要讲的就是理发师费加罗在精心设计下,帮助一对有情人避免了阴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威廉·退尔》(Guillaume Tell)是罗西尼根据德国诗人席勒同名诗剧改编的,讲的是瑞士人民反抗奥地利统治者的历史故事,反映了意大利人民对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追求。这部歌剧因为创作于法国,而且观众主要是法国群体,所以罗西尼在这一部歌剧中采用了一些法国大歌剧的创作形式。

v.qq.com/x/page/d03637c 罗西尼:歌剧《唐克雷迪》

v.qq.com/x/page/y08097n 罗西尼:歌剧《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

bilibili.com/video/BV1D 罗西尼: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v.youku.com/v_show/id_X罗西尼:歌剧《威廉·退尔》

2.贝里尼

温琴佐·贝里尼(Vincenzo Bellin,1801—1835)生于意大利的卡塔尼亚。贝里尼的歌剧对剧本的要求很高,他十分注重对人物角色的刻画,特别是心理活动的刻画。最具代表性的是《梦游女》(La Sonnambula)、《诺尔玛》(Norma)、《清教徒》(I Puritani)。

《梦游女》(La Sonnambula)是一部具有喜剧因素的正歌剧。剧情简单朴实,在瑞士的农村中,美少女“小米”和富二代“阿诺”订婚的消息传遍村子,旅馆老板“小莉”却非常难受,因为她非常喜欢阿诺。在婚礼前一天,小莉的旅店里来了一位伯爵,小莉为了讨好伯爵,在半夜仍然为伯爵收拾屋子。突然,美少女小米梦游走进了伯爵的屋子里,伯爵人很地道,为了避嫌,走出了屋子。小莉抓住了这个缝隙,把阿诺和全村的人都叫来了,说小米是一个渣女,半夜敲伯爵房门,醒了的小米和伯爵当场否认。伯爵说:“小米是梦游,而且我离开了。”全村的人都不信,阿诺也当场表示要取消婚约,要和小莉结婚。就在此时,小米当场梦游,大家都信了,阿诺重新接纳了小莉。

《诺尔玛》(Norma)的音乐风格与《梦游女》类似。它是以古代高卢人和罗马人的政治宗教矛盾为背景展开的,女祭司诺尔玛和罗马总督是一对爱人,但是总督出轨了,抛弃了诺尔玛和两个孩子,诺尔玛因为愤怒,做出了违背了宗教和国家的事,最后被判了火刑。在走上火刑前,总督自己不好意思了,跟着诺尔玛一起走了火刑。

《清教徒》(I Puritani)的题材与《诺尔玛》类似,讲述的是英国有两个对立的党派,分别是保皇党和清教徒,保皇党的启示和清教徒的少女恋爱了,最后两个党派也和解了。

bilibili.com/video/BV1Y 贝里尼:歌剧《梦游女》

bilibili.com/video/BV1J 贝里尼:歌剧《诺尔玛》

bilibili.com/video/BV1s 贝里尼:歌剧《清教徒》

3.唐尼采蒂

盖塔诺·唐尼采蒂(Gaetano Donizetti,1797—1848)是在贝里尼去世后,最为重要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之一。唐尼采蒂的歌剧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拉美摩尔的露琪亚》(1835)、《宠姬》(1840)、喜歌剧《爱的甘醇》(1832)、《唐·帕斯夸尔》(1843)等。

《拉美摩尔的露琪亚》(Lucia di Lammermoor)是唐尼采蒂作品中比较有名的一部,取材于英国作家斯科特的小说。剧情来自于一个苏格兰传说,讲述的是露琪亚爱上了家族的仇人,露琪亚的哥哥不同意这段感情,并且经常破坏两个人的爱情,最后露琪亚发疯了,家族仇人自杀了。

bilibili.com/video/BV1f 唐尼采蒂:歌剧《拉美摩尔的露琪亚》

bilibili.com/video/BV1h 唐尼采蒂:歌剧《爱的甘醇》

bilibili.com/video/BV18 唐尼采蒂:歌剧《唐·帕斯夸尔》

4.威尔第

威尔第是西方音乐历史上伟大的歌剧作曲家,19世纪意大利歌剧的音乐创作经验在他这里得到总结。威尔第的歌剧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1)早期(1818—1853)

这一时期代表性作品有:《纳布科》(Nabucco,1842)《黎哥莱托》(弄臣)(Rigoletto,1851)《游吟诗人》(Il Trovatore,1852)《茶花女》(La Traviata,1853)

《纳布科》的音乐风格恢弘大气,它振奋了当时意大利人民的爱国情感。歌剧内容具体讲的是:纳布科是巴比伦的国王,他侵略了耶路撒冷,并赶走了犹太人,犹太人顽强抵抗。这部歌剧使人联想到意大利当时受到各国侵略的状态,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精神,其中的“飞吧,我的思想”广为流传。

《黎哥莱托》是威尔第根据雨果文学作品《国王寻欢作乐》改编的。作品讲述的是黎哥莱托是一个弄臣(宫廷小丑),他经常帮他的高富帅公爵主人拉皮条,导致很多妙龄少女吃了亏。人们为了报复黎哥莱托,设计让他把自己女儿先给了高富帅主人,黎哥莱托心里非常难受,于是雇刺客杀主人,但刺客抬回来的尸体确实他女儿,因为他女儿已经爱上这个高富帅了,甘愿为他去死。

《游吟诗人》主要讲述的是西班牙领主残害吉普赛人,吉普赛人奋起反抗的悲剧故事。

《茶花女》取材于小仲马的《茶花女》。剧情大致是,一个交际名媛茶花女与贵族作家相爱了,但是贵族作家他爸因茶花女身世与儿子差距太大,不同意。贵族作家他爸就疯狂抹黑茶花女,最后让贵族作家误以为茶花女是一个“渣女”,最后两人分开了。《饮酒歌》就是《茶花女》的经典唱段。

bilibili.com/video/BV1i 威尔第:歌剧《纳布科》

bilibili.com/video/BV1e 威尔第:歌剧《黎哥莱托》

bilibili.com/video/BV1j 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

bilibili.com/video/BV1B 威尔第:歌剧《茶花女》

(2)中期(1853—1871)

这一时期最能体现威尔第创作水准的是《阿伊达》(Aida,1871)。

《阿伊达》在创作中融合了意大利歌剧和法国大歌剧的创作特色,剧情大致为:A国和B国打仗,A国派出战士“小拉”,B国国王“老达”亲自上阵,小拉战胜了老达,老达被俘。A国的公主“小丽”喜欢上了小拉,要和他结婚,但是小拉却喜欢女奴隶“阿依达”(我们叫她“小达”),其实小达是B国的公主,只不过在之前被抓了。小拉太喜欢小达了,于是偷偷把老达和小达偷偷放了,但被小丽抓住了,小拉被处死,小达不忍心,最后跟小拉一起死了。

bilibili.com/video/BV1t 威尔第:歌剧《阿伊达》

(3)晚期(1871—1893)

《奥赛罗》(Otello,1887)是威尔第意大利歌剧创作的高峰,成为真正的音乐戏剧。

《奥赛罗》(Otello,1887)是威尔第意大利歌剧创作的高峰,成为真正的音乐戏剧。剧本是诗人鲍依托(Arrigo Boito,1842—1918)根据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改编的。奥赛罗是一个英雄,获得了胜利和荣耀的同时,也收获了爱情。奥赛罗的副官是一个废物,非常嫉妒奥赛罗,他一步步陷害奥赛罗,让奥赛罗害死了自己的爱人,毁掉了自己的幸福。

bilibili.com/video/BV1X 威尔第:歌剧《奥赛罗》

《法尔斯塔夫》(Falstaff,1893)是继威尔第早期《一日为王》后唯一一部喜歌剧,代表了19世纪意大利喜歌剧的高峰。

《法尔斯塔夫》(Falstaff,1893)是继威尔第早期《一日为王》后唯一一部喜歌剧,代表了19世纪意大利喜歌剧的高峰,取材于莎士比亚的喜剧,这部歌剧的风格也可以看出瓦格纳乐剧提倡的“整体艺术”、“主导动机”的音乐创作理念。这部作品主要有两个故事线:一个故事线是法尔斯塔夫的,法尔斯塔夫是一个肥胖懒惰爱吹牛逼的骑士,他同时给两个妹子写情书,期望能够骗财骗色,但在大家一起努力下,法尔斯塔夫的希望落空,被戏弄了。另一个故事线是一个爸爸希望能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老医生,但是大家一起努力避免了这件事,并且促成了女儿与一个帅小伙相爱了。

bilibili.com/video/BV1q 威尔第:歌剧《法尔斯塔夫》

(四)真实主义歌剧

真实主义文学的盛行,对意大利歌剧产生了直接影响,特别是有两位作曲家以真实主义文学的创作理念进行了歌剧的创作尝试,他们是马斯卡尼和列昂卡瓦罗。

1.马斯卡尼

彼得罗·马斯卡尼(Pietro Mascagni,1863—1945)的《乡村骑士》确立了真实主义歌剧在历史上的地位。

《乡村骑士》确立了真实主义歌剧在历史上的地位,这种体裁和真实主义文学一样,注重于反映民间穷苦人民的悲惨生活,带有血腥暴力内容,戏剧冲突大,旋律简单易懂,与民间歌舞联系紧密。《乡村骑士》讲的是:退役兵“小图”回到农村后,和老家的“小桑”恋爱了,期间小图在村里碰到了他的前女友“小拉”,旧情复燃,私下约会,这被小桑知道了。小桑赶快跑去告诉了小拉的车夫丈夫,小拉的丈夫和小图相约决斗,最后小图被单杀了。

bilibili.com/video/BV1x 马斯卡尼:歌剧《乡村骑士》

2.列昂卡瓦罗

鲁杰罗·列昂卡瓦罗(Ruggiero Leoncavallo,1857—1919)人生中唯一一部成功的作品就是真实主义歌剧《丑角》(Pagliacci,1890),让他轰动一时。

《丑角》(Pagliacci,1890)的音乐风格与《乡村骑士》类似,题材也十分接近。剧情讲的是:一个戏班来到一个农村演出,戏班的班主在出去喝酒时,戏班的老婆和当地的一个小伙偷偷约会,这被戏班的员工看到了。这个员工威胁班主的老婆,如果不亲自己一口,他就告诉班主。班主的老婆拒绝了,员工告诉了班主。班主拿着刀逼问老婆,这个人是谁,叫什么。老婆就是不说。此时,周围坐满了来看戏的观众,而他们要演的剧目正和现场发生的事如初一折,男主问女主情人的名字。班主顺着这股劲继续逼问,女主在刚要开口的时候,被班主杀了。

bilibili.com/video/BV1y 列昂卡瓦罗:歌剧《丑角》

(五)普契尼

贾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1858—1924)意大利作曲家。最有代表性的歌剧作品是:《艺术家的生涯》、暴政下的爱情悲剧《托斯卡》、日本妇女与美国兵的凄惨爱情故事《蝴蝶夫人》、中国元代传奇宫廷爱情故事《图兰朵》。

描写巴黎拉丁区穷艺术家浪漫生活的《艺术家的生涯》

暴政下的爱情悲剧《托斯卡》

日本妇女与美国兵的凄惨爱情故事《蝴蝶夫人》

中国元代传奇宫廷爱情故事《图兰朵》

bilibili.com/video/BV1Q 普契尼:歌剧《艺术家的生涯》

bilibili.com/video/BV1X 普契尼:歌剧《托斯卡》

bilibili.com/video/BV1X 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

bilibili.com/video/BV1j 普契尼:歌剧《图兰朵》

(六)格林卡

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格林卡(Mikhail Glinka,1804-1857),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最重要的创作是歌剧。代表性作品:《伊万·苏萨宁》(又名《为沙皇现身》)(Ivan Susanin,1834)、《鲁斯兰与柳德米拉》(Russlan and Ludmilla,1842)。

《伊万·苏萨宁》(又名《为沙皇现身》)(Ivan Susanin,1834)这部作品是格里卡的第一部歌剧,这部作品讲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俄国版的“王二小”的故事,十分具有民族情怀,值得歌颂。如果不知道“王二小”的故事,我简单说一下:17世纪初,波兰封建主进攻俄国,俄国人民组织反抗侵略,波兰军队入侵俄国的途中抓住了百姓“伊万·苏萨宁”,伊万·苏萨宁把敌人引入了森林深处,最后敌人全饿死了,自己也牺牲了。(泪目)

bilibili.com/video/BV1D 格林卡:歌剧《伊万·苏萨宁》(Ivan Susanin,1834)

bilibili.com/video/BV1m 格里卡: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Russlan and Ludmilla,1842)

(七)穆索尔斯基

莫杰斯特·彼得罗维奇·穆索尔斯基(Mussorgsky Modest Petrovich,1839—1881),俄罗斯作曲家。《包里斯·戈杜诺夫》和《霍万斯基之乱》反映了俄罗斯的历史与文化,继格林卡的《伊万·苏萨宁》之后,将俄罗斯历史题材歌剧推向了高峰。

《包里斯·戈杜诺夫》(1868—1871,rev.1872)是根据普希金的同名剧本创作的作品,在创作形式上,借鉴了法国大歌剧的创作模式。内容主要是讲述了俄国的历史故事,在17世纪,包里斯本来是沙皇的大臣,在沙皇死后,他杀了本应该继位的“皇子”,自己当了皇帝。一个勇敢的年轻人“格里高利”为了推翻这个“假皇帝”,他到立陶宛宣传自己是“皇子”,称自己并没有死,要回来继位。包里斯害怕极了,把自己的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费奥多尔,然后自己死掉了。

《霍万斯基之乱》(1872开始创作,在1881年死后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将基本完成的创作续完。)这部歌剧是根据历史时间“霍万斯基之乱”改编的。在1682年,沙皇费奥多尔去世,大主教和领主们决定拥护彼得继位,彼得同父异母的姐姐索菲亚动了恻隐之心,想要篡位。索菲亚鼓动长期受委屈且不受沙皇重视的“射击军”一起篡位,在射击军头领“霍万斯基”的帮助下,索菲亚篡位成功,将她自己的弟弟伊凡扶持为第一沙皇,让彼得当第二沙皇,自己摄政。霍万斯基在索菲亚这也没得到啥好处,于是就想摆脱管理,索菲亚觉得他有点过分了,于是将他处死了。射击军因此开始暴动,最后索菲亚在贵族军队力量的帮助下平息暴乱,这一次暴乱被称为“霍万斯基之乱”。后来,彼得逐渐夺回了政权,开始处理射击军,他把射击军分派到全国各地,削弱他们的力量,让射击军过的非常难受。在彼得出国考察期间,射击军的又暴乱了,射击军勾结索菲亚,要求彼得回国必须死,索菲亚必须当权。彼得二话没说,找了一批军队直接给射击军消灭了,射击军叛乱彻底结束。

bilibili.com/video/BV19 穆索尔斯基:歌剧《包里斯·戈杜诺夫》(1868—1871,rev.1872)

bilibili.com/video/BV1X 穆索尔斯基:歌剧《霍万斯基之乱》(1872)

(八)鲍罗丁

亚历山大·波尔菲里耶维奇·鲍罗丁(Alexander Porphyrievitch Borodin,1833—1887),医学院士,作曲家。鲍罗丁的《伊戈尔大公》(1869—1887)是他的代表歌剧作品。

《伊戈尔大公》(1869—1887),取材于12世纪末的古代俄罗斯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因为鲍罗丁平时忙于医学科研,这部歌剧创作了整整18年,还没写完,最后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根据他的创作续完的。这部作品延续了格林卡《鲁斯林与柳德米拉》神话史诗题材的歌剧创作风格。这部作品的内容是这样的:在12世纪的俄罗斯地区,公国林立,这些公国互相残杀,民不聊生。伊戈尔为了平息内战,解决外患,他决定出征去和黑海附近的国家打仗,结果打输了,还被关起来了,后来逃了回来。国内的这些公国,见到了伊戈尔如此伟岸,在基辅大公的主持下,决定团结起来,为了祖国和民族,为伊戈尔报仇。

bilibili.com/video/BV1d 鲍罗丁:歌剧《伊戈尔大公》(1869—1887)

(九)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尼古拉·安德列耶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Rimsky-Korsakov,Nikolay Andreyevich,1844—1908),俄罗斯作曲家。他的歌剧代表性作品:《雪姑娘》(1881)、《萨旦王的故事》(1900)、《金鸡》(1907)。

《雪姑娘》(1881)是取材于童话故事;

《萨旦王的故事》(1900)是根据普希金原著改编的,说的是对昏庸腐败的君王的戏弄,著名的《野蜂飞舞》就是来自于这部歌剧;

《金鸡》(1907)是对沙皇荒唐行为的讽刺。

bilibili.com/video/BV16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歌剧《雪姑娘》(1881)

bilibili.com/video/BV1M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歌剧《萨旦王的故事》(1900)

bilibili.com/video/BV1m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歌剧《金鸡》(1907)

(十)柴科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俄罗斯作曲家。

柴科夫斯基一生写了10部歌剧,它们的地位在柴科夫斯基的音乐创作中,和交响乐一样重要。这10部歌剧包括:《督军》(1868)、《水妖》(1869)、《禁卫兵》(1872)、《铁匠瓦库拉》(1874)、《叶甫根尼·奥涅金》(1878)、《奥尔良少女》(1879)、《马捷帕》(1883)、《女巫》(1887)、《黑桃皇后》(1890)、《约兰塔》(1891)。其中影响最大、艺术价值最大的是《叶甫根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

《黑桃皇后》(Pikovaya dama,Op.68,1890)同样是柴科夫斯基根据普希金同名小说改编的作品,这部作品是柴科夫斯基一生歌剧创作的总结。作品的故事情节是一个德国军官盖尔曼爱上了贵族小姐丽莎,但盖尔曼知道两人的阶级差距,他和丽莎是不可能在一起的。在偶然间,盖尔曼听说丽莎的祖母有三张纸牌,这三张纸牌逢赌必赢。盖尔曼就想去找祖母问三张牌的秘密,然后想去赌博赚钱,最后迎娶丽莎。在半夜盖尔曼偷摸翻过墙头,偷偷摸摸的找到了祖母的房间,夜里盖尔曼走到祖母床前,祖母突然一睁眼看到盖尔曼,直接给吓死了。盖尔曼当时害怕极了,就跑回军营了,祖母的灵魂找到了盖尔曼,她说虽然你把我吓死了,但我希望你幸福,我告诉你三张逢赌必赢纸牌的秘密,你赌博赚了钱后娶我孙女。盖尔曼说好,他得知了秘密后,就去赌博了,然后他赢了两把就不想娶丽莎了,违反了和祖母灵魂的约定,然后在他最后一把,他本来想要的1点变成了黑桃皇后,盖尔曼输个精光,之后盖尔曼自杀了,丽莎知道盖尔曼死了,之后自己也自杀了。柴科夫斯基通过这个歌剧真实的刻画了时代、社会的现实,及揭示了人内心的欲望,内涵相当深刻!

《叶甫根尼·奥涅金》(Yevgeny Onegin,Op.24,1878)是柴科夫斯基根据普希金的长篇小说改编而成的,共三幕。这部作品重点刻画了每个人物的内心活动,所以柴科夫斯基称这部歌剧为“抒情歌剧”。剧情讲述的是一个自私的英雄因为傲慢而拒绝了少女的求爱,因为草率激怒好友,在与好友的决斗中杀死了他,最后抱憾终生的故事。

bilibili.com/video/BV1U 柴科夫斯基: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Yevgeny Onegin,Op.24,1878)

bilibili.com/video/BV1U 柴科夫斯基:《黑桃皇后》(Pikovaya dama,Op.68,1890)

(十一)莫纽什科

斯坦尼斯拉夫·莫纽什科(Stanislaw Moniuszko,1819—1872),波兰作曲家。在莫纽什科的歌剧创作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哈尔卡》。

《哈尔卡》(Halka,1847)是莫纽什科根据进步诗人沃尔斯基(Wolski,1825—1882)同名剧作创作的歌剧作品。剧情讲的是:一位漂亮的农村女孩因为爱上了一个城市富二代“渣男”,最后自杀的悲剧故事。

v.youku.com/v_show/id_X 莫纽什科:歌剧《哈尔卡》(Halka,1847)

(十二)理查德·施特劳斯

理查德·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1864—1949),德国作曲家。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理查德·施特劳斯一生的创作中,他的创作重心在歌剧。代表性作品:《莎乐美》(Salome,1905)、《埃莱克特拉》(Elektra,1908)、《玫瑰骑士》(Rosenkavalier,1910)

《莎乐美》(Salome,1905),独幕歌剧,脚本海德维希·拉赫曼是根据王尔德同名剧本改编的。《莎乐美》的故事最早记载于《圣经·新约》中的《马太福音》,主要讲述的是:希律王要娶莎乐美的妈妈希罗底施洗约翰跳出来说希罗底搞乱伦,让希律王别娶她。希罗底为了报复施洗约翰,让莎乐美去取悦希律王,从而让希律王杀了施洗约翰。不久后,希律王真的喜欢上了莎乐美,而莎乐美却喜欢上了施洗约翰,在遭到施洗约翰的拒绝后,莎乐美利用希律王杀死了施洗约翰,最后莎乐美也被处死了。

《埃莱克特拉》(Elektra,1908),由霍夫曼斯塔尔根据索福克勒斯作品撰写的脚本。这部歌剧讲述的是希腊、特洛伊战争后的故事,其中涉及仇杀、弑母、乱伦、同性恋等话题,十分敏感,具体就不说了。这部作品我觉得其实有一些真实主义歌剧的创作倾向。

《玫瑰骑士》(Rosenkavalier,1910)这部作品体现了理查德·斯特劳斯歌剧中的古典主义倾向,同时将浪漫主义音乐与剧情融合的十分恰当,甚至有人认为《玫瑰骑士》是另一个版本的《费加罗的婚礼》。歌剧具体的情节是:公爵夫人趁着公爵不在,和年轻贵族奥克塔维安偷情,不料公爵的表哥突然来了,奥克塔维安为了遮丑,躲到了公爵夫人的房间里换上了女装,假装自己是公爵夫人的女仆。表哥看到女装版的奥克塔维安后,觉得她非常适合当“玫瑰骑士”(指替别人告白送玫瑰的人),于是奥克塔维安穿着女装替表哥去和表哥的女神苏菲告白。没想到奥克塔维安和苏菲一见钟情,然后两个人幸福的在一起了。留下了表哥独自在角落里哭。

bilibili.com/video/BV1R 理查德·施特劳斯:歌剧《莎乐美》(Salome,1905)

bilibili.com/video/BV1v 理查德·施特劳斯:歌剧《埃莱克特拉》(Elektra,1908)

bilibili.com/video/BV1b 理查德·施特劳斯:歌剧《玫瑰骑士》(Rosenkavalier,1910)

(十三)德彪西

克洛德·阿施尔·德彪西(Claude Achille Debussy,1862—1918),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只写过一部歌剧《佩里阿斯与梅丽桑德》(Pelleas et Melisande,1902),这部作品取材于比利时印象主义诗人剧作家梅特林克(Maeterlinck,1862—1949)同名话剧。

德彪西只写过一部歌剧《佩里阿斯与梅丽桑德》(Pelleas et Melisande,1902),这部作品取材于比利时印象主义诗人剧作家梅特林克(Maeterlinck,1862—1949)同名话剧。这部歌剧没有像德国瓦格纳乐剧那种情感的宣泄,也没有法国比才歌剧中对现实的描述,这部作品属于一个非常独立的风格,体现了德彪西的标新立异。剧情主要讲的是皇子佩里阿斯与美少女梅丽桑德结婚后,梅丽桑德和佩里阿斯的兄弟产生了爱情,兄弟单杀了佩里阿斯,后打了梅丽桑德,梅丽桑德在死前生下一个孩子。兄弟后来十分后悔。

bilibili.com/video/BV1Y 德彪西:歌剧《佩里阿斯与梅丽桑德》(Pelleas et Melisande,1902)

五、20世纪

(一)亚那切克

莱奥什·亚那切克(Leos Janacek,1854—1929),捷克作曲家。亚那切克创作歌剧的最大特征就是十分擅长对捷克民间音乐的使用。他一生创作了9部歌剧,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幕歌剧《耶奴发》。

《耶奴发》这部歌剧是亚那切克根据捷克女作家普雷索瓦(G.Preissova,1862—1946)的戏剧编写的脚本,这部歌剧讲述的是一个复杂的农村多角恋,通过一个被抛弃的怀孕少女对爱情和生活的追逐,揭示了人性中的善与恶。

bilibili.com/video/BV17 亚那切克:《耶奴发》

(二)沃安·威廉斯

拉尔夫·沃安·威廉斯(Ralph Vaughan Williams,1872—1958),英国作曲家。沃安·威廉斯的歌剧广泛的采用了英国诗人的作品,需要用英语演唱,这就让作品具有了独特的气质。代表作品有《恋爱中的约翰爵士》(Sir John in love,1928)

v.qq.com/x/page/s0757tn 沃安·威廉斯:《恋爱中的约翰爵士》(Sir John in love,1928)

(三)格什温

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1898—1937),美国作曲家。他的歌剧《波吉与贝丝》(海沃德(Dubose Heyward)加入了爵士乐,因其轻松的风格被人称为“轻歌剧”。

bilibili.com/video/BV1r 格什温:歌剧《波吉与贝丝》(1935)

(四)兴德米特

保罗·兴德米特(Paul Hindemith,1895—1963),德国作曲家。歌剧《画家马蒂斯》(1934—1935,脚本根据宗教改革时期德国画家马蒂斯部分真实经历加以虚构而成,1934年改编为同名交响曲)是他的重要代表作品。

bilibili.com/video/BV1X 兴德米特:歌剧《画家马蒂斯》(1934—1935

(五)奥涅格

阿瑟·奥涅格(Arthur Honegger,1892—1955),法国作曲家,“六人团”成员之一。其中代表性歌剧作品有:歌剧《大卫王》(1921)

c.y.qq.com/base/fcgi-bi 奥涅格:歌剧《大卫王》(音频版)(1921);

(六)肖斯塔科维奇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Dmitriy Dmitriyevich Shostakovich,1906—1976)俄罗斯地区作曲家。代表作作品: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1932,脚本根据19世纪俄罗斯作家列斯科夫的小说改编而成)

bilibili.com/video/BV1P 肖斯塔科维奇: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1932)

(七)布里顿

本杰明·布里顿(Bernjamin Britn,1913—1976),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的音乐创作主要集中在歌剧。他在1945年创作的歌剧《彼得·格兰姆斯》(1945)表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与冲突,最终酿成悲剧的故事,成为20世纪最成功的歌剧之一。其他的歌剧还有:《比利·巴德》(1951)、《螺丝的转动》(1954)等。

v.qq.com/x/page/y0881fw 布里顿:《彼得·格兰姆斯》(1945)

v.qq.com/x/page/p08427v 布里顿:《比利·巴德》(1951)

v.qq.com/x/page/i3040ym 布里顿:《螺丝的转动》(1954)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雕塑《中医走向世界》? 
  如何评价孟京辉的话剧《茶馆》? 
  普通人如何入门欣赏现当代严肃音乐? 
  初学者提问:吴兆铭的画怎么样? 
  古典钢琴家和爵士钢琴家在演奏技巧和音色上有何不同?如何在爵士钢琴中获得古典音乐的音色?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中,有哪些即将要失传的老手艺? 
  我想给一岁半的女儿写一本书,书可以让她看到30岁,有什么可以写的内容? 
  怎样学好像素画? 
  怎样学好像素画? 
  如何评价音乐博士孙刚及其指挥的武汉市教育局学生管弦乐团成立周年音乐会上演奏的拉德茨基进行曲? 

前一个讨论
身为钢琴老师他自己不会弹给我留的曲子正常吗?
下一个讨论
中国的钢琴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