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三国中经历了魏、蜀、吴整个兴衰时期的人物有哪一些? 第1页

  

user avatar   xn310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司马孚,生于汉灵帝光和三年(180年),卒于晋武帝泰始八年(272年),享年九十三岁,魏晋两朝开国功臣,经历从汉末到晋初的整个政治变局,而且时时处在魏晋之际政治斗争漩涡的中心。

其人物资历与题目最为切合。

司马孚,字叔达,河内温县人,西晋宗室,晋宣帝司马懿(179年-251年)三弟。

其历仕三朝,以曹植文学掾起家,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协助曹丕篡汉称魏帝。后一直官居曹魏要职,历任尚书令、司空、太尉、太傅,西晋建立封安平王,任太宰,邑四万户(西晋第一)。

『三国演义』对此人物着墨不多,如过场人物,似是庸碌之辈,然而例举司马孚亲历的几件大事: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执政),追随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担负与司马师攻克司马门的重任,助诛曹爽;

嘉平五年(253年)(司马师执政),东吴诸葛恪伐魏,东关惨败,司马孚领军二十万至寿春,于新城击败诸葛恪;

正元二年(255年)(司马昭执政),蜀汉姜维进击陇右,雍州刺史王经战败,司马孚坐镇关中,稳定局势。

可看出,司马孚身为司马家族中的元老,每当亡魏成晋的关键时刻,往往挺身而出,化解危机。无疑有大功于晋室。司马孚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叔祖,其在晋初地位崇高,亲自奉觞上寿,如家人礼,死后备极哀荣,武帝三临其丧,赐以东园温明秘器随葬,此后“依安平献王孚故事”成为晋代乃至后世礼敬宗室、大臣的最高规格。

而另一方面,高贵乡公曹髦遇弑时,百官莫敢奔赴,司马孚枕尸于股,哭之恸,曰“杀陛下者臣之罪”,奏推主者。又逢废立之际,司马孚“未尝预谋,景文二帝以孚属尊,不敢逼”。及武帝受禅,陈留王奂就金墉城,司马孚拜辞,执王手,流涕嘘唏,不能自胜。曰“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去世之前,司马孚更是遗令曰:“有魏贞士河内温县司马孚,字叔达,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终始若一,当以素棺单稕,敛以时服。”

对于司马孚这般政治姿态,历来争议极大,贬之者斥之为伪,惺惺作态,双重下注,褒之者则赞扬他能在乱世之中维持君臣大节。但需注意的是,支持司马懿政变,结束曹爽损害他们既得利益与支持司马氏倾覆魏朝,建立新朝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对于士人内心的挑战,亦是完全不同。秉持与司马孚一致的“大魏之纯臣”政治姿态的,还有王祥、陈泰等人。然而,司马孚等人也为这样的姿态付出了一定代价,此处略去不讲。

魏晋朝堂中,长寿者并不鲜见。魏晋位居三公者中年逾七旬的便有贾诩、华歆、王朗、钟繇、董昭、司马懿、韩暨、高柔、王凌、司马孚、王祥、邓艾、荀顗、赵俨、卢毓等十多人。但像司马孚这般长寿,又同时参与见证魏晋两朝开国,经历三朝风雨 的人物却绝无仅有了。




  

相关话题

  为什么项羽分封后的诸侯不是走向联合反汉而是纷纷倒向刘邦? 
  河北起家的刘备,直到在西蜀做了皇帝,这一路上遇到过哪些本来有希望收编到手下的人才? 
  如何看待吕思勉评价岳飞? 
  某科普视频通过史料计算出唐朝底层五口之家一天消耗粮食在6到8斤,从而得出唐朝时人们都饿肚子是合理的吗? 
  抗美援朝为什么只打到38线就不打了? 
  古人说过哪些震天响的大话? 
  关羽的军事才能如何? 
  古代皇帝打儿子吗? 
  如何看待B站某万粉up主原话:“如果没有刘备,那三国时代和中国历史上其他乱世一样毫无亮点”? 
  为什么明朝的皇帝个个放飞自我,而清朝的皇帝却都看似明君? 

前一个讨论
蜀失庞统/法正,魏失郭嘉,吴失周瑜,哪个影响最大?
下一个讨论
诸葛亮是否愚忠?





© 2025-02-0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0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