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 18650电芯2600*4
电路板
结构件
接口
金属外壳, 阳极氧化, 估计是一次喷砂 或者二次喷砂
技术角度说, 没有任何亮点...........
材质上也是普通
价格上是打到了很恐怖的地步, 今天lg电芯报价是1.51 美元不含关税, 预计含税成本起码在10.6
小米做这个价格,电芯据闻在9.5元左右
据了解, 在深圳代工生产 ,研发团队在南京? 不知道是不是外包的
首批300万个 ,这样会有非常强的议价能力!
不含电芯关税成本大约是58-60左右
电芯质量的认识,个人倾向于质量和放电次数综合考量
三洋》松下》三星,lg》 国产一线
2600mah的容量档次
=======================
上面的答案是小米刚出来的那天回答的,手上还没实物,
产品到手后发现成本比当时估计的还要低一些,一直懒得编辑
实在是小米产品经理的答案实在看不下去,不得不来补充下
你这么吹牛,放你们家官网上,放淘宝上京东上没啥意见,谁家不吹牛?
不过知乎应该是客观回答问题的地方
而不是一个做营销的地方
你在这里这么吹
你们紫米,也就是原来南京小机灵那个研发团队知道吗?
1.
再来说说小米移动电源的温度范围,小米移动电源的工作范围是从负45 到80度,但通常市面可见电源的范围在负30到60度。比如当我们把小米电源带到了漠河,零下50度的室外温度,电源的cpu已经错乱不能工作了,用户回到室内电源就不能使用了,这时小米电源的开关就像Reset键,重置后cpu可以重新开始运转。
-45度? 你敢出质监所报告我就敢把小米电源吃下去,敢说就写在说明书上!
真能过-45度检测的电路板,成本会不知道?
lg的电芯也只不过是一颗电芯 ,也只是钴酸锂电芯, 不是外星黑科技!
-45度你电芯容量还有多少? 敢说说嘛? 还敢说正常使用
电芯类的产品, 使用温度区间和海拔高度都有严谨的标识,不是张口就来的
2.
关于这个输入电流的线路保护改进还有一个小故事,当时产品即将上市,小米的技术工程师评估出了输入电流的风险,全部重新进行了结构优化和反复的测试,为此多耗费了一个多月的研发时间。这件事可以看到为了安全性小米是不惜投入研发成本和时间的。
电路板来样检测--有问题反馈--重新送样--确认ok--小批量生产量试---大批出货
每个检测周期3-5天 ,如果小机灵的团队在南京确认开发样, 出板的在深圳这么搞一个月,太正常不过了。很普通的情况就变成品牌小故事了。。。
另外吐槽一下, 你们家首批出的那批货, 标称2a输入,实际只有1.5-1.6a输入的问题,现在后续的板解决了吗?
3.小米移动电源采用的是Lg和三星的18650电芯,在这些电芯里,装有一颗PTC热敏电阻,当温度过热达到燃烧温度以上,热敏电阻会将电池顶坏,顶开以后电池停止输出,也就是在极端的恶劣温度下电池毁坏但同样不会爆炸。
你这么说lg的人会不会一头撞死在豆腐上?
移动电源电源会不会爆炸 ,因素有很多
用户使用不当 , 设计不当 ,元器件质量问题 ,电芯质量问题,甚至生产中组装等等
都会有可能导致出问题。
一般电芯有安全阀,但是安全阀也会有故障,大品牌概率小
比如松下敢说自己在百万分之一以下,
而比克这类的国产一线也接近
国内一些二线厂我也用过,大约会有万分之一有问题。
安全阀是每一颗18650电芯的标配。安全阀的工作原理:当电池内部温度异常,气压升高到1.0-1.2Mpa时,然后阀门顶起,电路断开,排出氢气 ,从而避免爆炸,有点类似高压锅安全阀的原理。安全阀启动电芯就废了,这个和热敏电阻一点关系都没有!另外说一句,lg 三洋,松下, 索尼, 三星的人都不敢说自己电芯100%不会爆炸。问题概率在百万分之一 ,这是基本知识。
电路板设计上就要考虑击穿, 过流保护,增加温度传感器更安全等等
小米的热敏电阻那个是贴在电芯表面连接保护板的玩意,人家只是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电阻,作为一个廉价的温度传感器作用 ,最终保护还是落在保护板上。小米家的热敏电阻还能随温度膨胀体积,把电池顶开?这是什么神奇的热敏电阻。不是小米高级黑来故意黑的吧?
小米的产品我用的很多 ,只想说, 过度营销会让人粉转黑 的。
这个身份真的假的? 假的那是高级黑没话说,真的的话,不客气地说,该学的还多着呢
不管产品还是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