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极端情况下,律师是职业道德更重要还是人性道德更重要?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我并不认为职业道德和人性道德是彼此割裂、对立的,这就要取决于如何理解“人性”了。

前一阵我在学习美国律师职业道德的课程,讲座中举了这样两个例子(仅仅是基于美国法律的规定,不一定代表世界普遍情况):

例子1: 你是一名刑事辩护律师,你的客户打电话说:“律师,坏事了,我刚才和我老婆吵架,顺手一刀捅了过去,现在她倒在血泊里面,但应该还活着。要是现在叫救护车的话,警察肯定会逮捕我的,我该怎么办?”

例子2: 你是一名刑事辩护律师,你的客户打电话说:“律师,给你说个事,刚才我和老婆吵架,一气之下把她杀了,尸体现在埋在后院,你说怎么办吧?”

请问,在哪种情况下这名律师可以报警?

根据美国律师协会“执业行为范例准则”(Model Rules of Professional Conduct)第1.6条,例1可以报警,例2不行,否则就违反了律师对客户的保密要求。原来,一般情况下律师对客户所提供的信息负有保密义务,但为了“防止合理确信的死亡或者严重身体伤害”(prevent reasonably certain death or substantial bodily harm),可以突破这一保密义务。因此在例1中,如果客户拒绝叫救护车,律师为了救治伤者可以突破保密原则将情况报告警方。

那为什么例2中律师必须保密呢?从例1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命关天,救人要紧;那么难道将杀人凶手绳之于法就不重要了吗?

答案是,这同样重要,但这个社会中需要我们重视的价值还有很多,我们必须要学会如何取舍。

在知乎想法上看到一篇热议的报道,一群自封的“媒体”工作者事先答应了隐去采访对象的姓名,但事后“为了客观” “为了真实”,自行决定公布了全部采访对象的实名。也许,这群自以为替天行道的人们,或者用 @柳如婳 的说法,想当法官的人们,认为“真实”很重要,但这种做法却摧毁了未来潜在采访对象对媒体工作者的信任。或许在某一篇报道中,他们觉得把“黑幕”完完整整揭露出来非常爽快,但却让公众不再敢于面对录音笔和摄像机,让同行们在采访中遭遇更大的困难。

这个道理,对于法律行业同样适用。客户因为相信律师的职业道德,因此愿意以实情相告,在遇到麻烦的时候选择寻求法律帮助,相信司法程序。但如果律师光想着打击罪恶弘扬正义,左耳朵听到客户的话,右耳朵就漏给了公检法,又有谁会信任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呢?一个为了满足自身正义感而践踏职业道德的律师,伤害的是整个行业。

而在极端的情况下,譬如一开始举的例子1,律师的职业道德也会充分考虑到人性,尽可能调和两者之间的冲突。例如,美国律师执业规范里面就有这样的规定:为了挽救生命,允许律师公布与客户之间的秘密通信;为了避免帮助客户实施犯罪行为,可以选择中止辩护;为了阻止客户在法庭面前作伪证,可以不经客户同意,自行提示法官该证词真实性存在问题等等。

职业道德并不是要和“人性”对着干,而仅仅是在不涉及底线问题的时候,确定一个行业最基本的规矩,避免少数人利用自己对“正义”一厢情愿的理解,伤害更加重要的社会利益。




  

相关话题

  也门撤侨事件中美国宣称无力撤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如何评价滨州学院一名男生因与其女友拥抱而被自律委员会八名男学生围殴? 
  对于 2017 司考成绩,你有什么想说的? 
  能干成大事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 
  储户将存单身份证交给职员领礼品后 1200 万存款被职员转走,法院判储户担八成责任,为什么这样判? 
  如何看待下暴雨马路积水漏电致多人伤亡的事件? 
  青岛一司机接受酒驾检测时自称「加拿大人」,并要求交警开枪将其击毙,是出于什么心理? 
  我国刑法修正案草案拟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调整,具有怎样的意义? 
  如何看待南京一职员「以同事为原型写狗血剧」被判赔?如何判定文学作品侵权的界限? 
  最难被人工智能替代的职业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非食物产品生产日期标准规范?
下一个讨论
余秋雨的文学评论怎么样?





© 2025-04-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