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篇essay的标准,英国人应该更倾向于相信中国大使的可能性比较高
1.英国人写论文的时候很注重有没有相关的学术资料可以证明或者支撑你的观点,不然你就算说的头头是道别人也觉得缺乏说服力,毕竟是没有根据的。
中国大使不断抛出有据可循,有证可查的引用,比如二战,比如言论,比如一些宣言和邓小平与日方达成的约定等等,可证实程度都很高。前面有人提到英国人更喜欢日本,但就算英国的民众更喜欢日本这个国家,有先入为主的想法,看法也不会一尘不变。心理学上不是有两种,一种是第一印象,但是后期印象是可以改变第一印象的。还有,日本大使就显得有些尴尬,特别是主持人提到修改宪法的问题,他一直在回避正面回答,而是强调日本还是维护和平的。这显然就是没有根据了,就算他后来列举了没有修改的条目,他的反应略显紧张,稍稍降低了可信度。还有后来主持人反问不是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为什么还要展开谈话,他的反应也是迟钝的,而且说的有些苍白。相比之下,中国大使的反应速度和应答信息量,客观的说是优于日本大使的。
2.而且相关引用必须有出处,reference list就是为了查证你的资料可信度。虽然前面有人提到时间上有错误,但是不影响内容的可信度。
3.把日本比喻成伏地魔,个人觉得幼稚是幼稚了些,但是哈利波特是英国的作家写的,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故事,说是迎合英国人的胃口,也许不恰当,但是肯定有这方面的考虑吧。
综上所述,个人觉得,应该是更倾向于相信中国大使。但倾向不代表赞同。只是心里的感觉吧
从出场顺序说得观点很对,但我也有补充。(而且大家真的不用纠结日本人口音了,还是很好听懂的,口语在这种场合不重要)
我觉得中国大使刘晓明的谈话过程至少从逻辑、反应速度还有之前的准备上是完爆日本大使的。最深刻印象是日本大使说日本和中国有很多不同应该就这些不同谈谈的时候,主持人说你不是说中国和日本没什么可谈的么,然后日本大使愣了好久,才勉强应付过关。其他谈话内容如对安培修改宪法等行为作出的解释十分薄弱,反复强调的内容似乎都并不比”安培首相解释的十分清楚“这几个字更加有力,这显示出自己当场时逻辑的不清晰和反应不够迅速,也可以说是事前准备不足。
而中国大使的谈话,从开场用丘吉尔的话把日本放在一个道德低点同时暗示日本未来的行为,让人们先产生对日本政府行为的一个负面印象。之后解释清楚了为什么中国在14名甲级战犯放入靖国神社之前没抗议过的问题,让人们知道中国不是最近无端生事。说完靖国神社的问题之后主持人把话题转入钓鱼岛,刘晓明继续用开罗宣言和波兹坦公告为证据对中国的主张做出支撑。然后用邓小平访日时和日本首相达成的共识”搁置争议,日后由未来的领导人来解决“的事实反驳了日本和美国一直宣传的”中国突然改变钓鱼岛海域现状“这一言论,同时把日本购岛这一行为划入独自改变钓鱼岛海域现状之列,很精彩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主持人接下来提出的很尖锐的问题说”日本向和你们谈,你们为什么不和日本谈?“,中国大使回答的非常好,用谈话最初的靖国神社问题把球继续踢给日本。日本对待历史的态度让人无法接受,有这样的态度中日没法谈,不光中国,韩国也不和日本谈。到此,刘晓明的谈话内容把圆画全了,内容互相支撑,环环相扣,把问题的矛头全指向日本,证明中国的行为是justified。
我在评论这段视频的时候尽量让自己当一个旁观者,尽量不偏向某一方,而且也不去深究他们谈话内容所引出的证据的正确性,单纯的从谈话内容和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去看,如果作为一个客观的外国人我觉得我会支持中方。(当然作为一个中国人,虽然我要求自己从一个第三方的角度去思考,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做到,就算我尽力了吧)
刘大使来了使用大量数字(年代)和历史证明(各个条约),而日方大使只是在说理,没有任何证明。一个有备而来,另外一个象完全没有准备
主持人分别向两方提了几个问题,中方都直接回答,而日方都是顾左右而言它,逼急了使大招,“你去问中方”。
刘大使正襟危坐,使用一个向前倾的热情势态,并且使用一个较为高热情声音。日本大使很奇怪,一直向后倒着说话,用中国人话说是没有坐相。这给人观感完全不一样。
对于受众,刘大使使用丘吉尔的名言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关于口音,关上画面,你觉得是一个美国人跟一个日本人在辩论。
我的结论是中方在这场辩论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