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甲午海战清朝赢了,日本会怎么样?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会怎么样,清军之前就在台湾击退过日军,然而日本很快就卷土重来了。


一个被动防御式且僵化无比的政权是没有任何前途和丧失大部分功能的,满清可以被动打败日本十次,日本只要侥幸能赢一次就可以了。

何况当时的世界态势是强盗并起,作为一个倒退的农奴主,再如何凶狂也是只是对内的,天生就是败者的命运。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际上,迎来列强瓜分日本的狂潮。琉球被大清要回,北海道和东北被毛子强占,剩余良港被英德法瓜分,如果外交得力的话,剩余地区能沦为英国保护国就算运气好。

在国内,由于政府无力支付赔款和战时公债,财政破产,成为债权人的傀儡(不沦为殖民地的唯一理由),大量主权被出卖,骚乱四起。

思想上,脱亚入欧路线失败,中(日)体西用之说日嚣尘上。夷人横行,保守主义分子大举反扑,复幕运动与东学党/义和团暗流涌动。


user avatar   ricky-lam-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子会变成两半社会。

在甲午战后,西方列强越发看到本子当局的无能,开始凭借着之前签订的《安政条约》疯狂瓜分领土。

1897年-1899年,日英战争爆发,日方船只于1897年11月在玄界滩与英方激战,日军战列舰全军覆没,巡洋舰受伤严重。次年的丰后水道之战与濑户内海之战日军接连败绩。

于是日方不得不在1899年签下丧权辱国的《京都增订条约》,割让九州为英殖民地,大阪、神户为通商口岸。

俄国见此,也想分一杯羹,于是在1902年以日方侨民无故闯入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开垦为由开战,于1903年的鄂霍次克海战中运用体积优势破冰,日军战舰则陷于浮冰中不能动弹,弹尽粮绝之后被迫投降。

在随后的鞑靼海峡之战,俄军布下渔网阵,日军中了诱饵,困死在宗谷海峡区域,随后俄军猛烈炮击,重伤日军。

次年,俄军在知床半岛登陆,攻占札幌、函馆、渡岛,于年底渡过津轻海峡,占领青森、陆奥。

1905年,俄军一路攻仙台,一路攻秋田,日军见本州危急,倾全国之军北上防卫,但两军随后在离东京不到500公里的新泻相遇,猛烈交火,俄军的哥萨克骑兵与库班-高加索山民军团猛冲敌阵,一直打到长野,日军在大雪天气中粮草消耗殆尽。

次年,日俄签订《横滨-横须贺条约》,割让北海道,本州东北和北陆划入沙俄势力范围。

在两次大战的惨败后,本子已经陷入到空前的危机中,早已成为了任人宰割的板上鱼肉,法兰西要走了名古屋、静冈作为租借地,美利坚则租借了房总半岛和能登半岛,德意志则攫取了对马岛、壹岐岛和伊豆半岛、小笠原群岛的利益。

由此,东瀛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结局a:本子在一战中加入协约国(但并未派兵参战),尽管协约国在一战中取得了胜利,但本子仅仅拿回了德占区,其他的沦陷土地仍然在列强的掌控之下。

在国内战争结束后,苏联为了扶持日共,批准他们在北海道和本州北部建立东瀛人民共和国,打击南方的朝廷势力。

1927年,日共打响南下战争,在苏联的支持和帮助下如同摧枯拉朽一般,在岐阜战役中大破官军,又在近江战役和纪伊战役中利用“围点打援”攻占城池。

次年,日共军登陆四国,解放东瀛大部,宣布民族再度独立。

结局b:本子在一战中加入了协约国,但由于一战中期,德皇决定不发动无限潜艇战从而使美国从未参战,美国出于人道主义迫使英国海军放宽对德国的封锁,德国从而解决饥荒,击败法国,最后和英、日、葡等隔海打静坐战的敌对国家签订“光荣和平”取得和平,确保胜利果实。一战以德国的胜利告终。

德意志在战后吞并了整个东瀛,将其变为德属东亚的一部分。

1936年,由于东瀛民族主义运动高涨,德意志帝国不得不宣布东瀛独立(但实际上仍然是德意志帝国的附庸国)

(完)


user avatar   zhang-zi-kai-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名diss最高赞回答

@虚无行者 邀,特地为英俄博弈与英美博弈以及原题甲午海战胜利的后续发展进行进一步阐述。本回答先阐释英俄关系。

首先,要正确认识19世纪末英俄关系,就必须将我们的目光拉回18世纪。由于篇幅受限,此处因此不对18世纪英俄关系作具体展开。在这里,我们主要引用马克思的观点进行阐释。为什么作为当时欧洲海上霸主的英国会默许俄国在北方战争期间取代瑞典而成为东欧的主导国家?

首先,英国染指波罗的海的想法从来就没有断过。而从三十年战争之后,取得了德意志的波罗的海沿岸大片土地的瑞典就始终牢牢把控住了波罗的海。正是北方战争,俄国打破了瑞典对于波罗的海的独占,进而让英国有了介入波罗的海的拉手。由此,英国也就默许了俄国的扩张行为。

但是,英国选择俄罗斯的根本理由远不止于此。作为海上霸主,大英帝国的外交精英们绝对不会看不出俄罗斯更大的战略野心,这一点傻子都看得出来俄国胃口大得很。然而,英国的金融资本对于俄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垂涎三尺,特别是在荷兰资本开始进入俄罗斯之后,英国更加希望加快进入俄国的步伐。于是乎,已经呈现垂垂老矣的瑞典帝国成功成为了英俄关系的祭品。

在整个18世纪,英国外交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对俄国采取拉拢政策以反对其他欧陆大国,而这也为俄国提供了参与欧洲事务的机会。一大证据是在18世纪的下半叶,英俄两国的贸易额不断增加。俄国向英国出口的铁从占75%增加到80%,大麻从40%增加到58%,亚麻从12.5%增加到60%以上。海洋霸主英国的造船工业所需要的铁、木材、大麻、帆布,主要都仰赖于俄国的出口。俄国与英国的贸易始终保持了顺差。

这种默许俄罗斯帝国扩张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大英帝国内心深处的傲慢自大,他们并不认为俄罗斯这样一个落后的国家会对他们的霸权构成威胁,甚至也不认为其能够成为欧洲的一流强国。他们坚信,英国有足够的力量和手段控制俄罗斯的影响。因此,无论是积极向西扩张的七年战争,还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东欧和黑海沿岸的持续扩张,英国都表示接受。马克思在《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中如实写到:“在那个世纪(18世纪)的末尾,英国外交界公开信奉的正统的信条已经是:‘把大不列颠和俄罗斯帝国联在一起的纽带是自然形成的,是破坏不了的’。”

但是,英国人的傲慢显然是不切实际的。18世纪末,随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欧洲的局势随之发生了颠覆式的变化。而由此,英俄关系的运行也开始脱离了英国单边主导的轨道。英国这一海洋帝国与俄国这一陆上帝国开始了19世纪争霸与结盟交织的进程。

1796年登基的新沙皇保罗一世,成为了第一个挑衅传统英俄友好关系的人。或许是因为年轻时略显任性的逆反心理,保罗一世与其母亲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关系不佳,因此其对于俄罗斯之前所执行的对英政策都存有明显的芥蒂。

1798年12月,俄国同英国在圣彼得堡缔结了新的同盟条约,并且加入了第二次反法同盟。然而好景不长,俄国很快就因为马耳他岛的归属问题以及同奥地利矛盾的激化而退出了对法作战。1800年12月,就在19世纪的开局之年即将结束的时刻,俄国同瑞典、丹麦、普鲁士签订了武装中立条约,共同反对英国的海上霸权,英俄关系第一次出现了实质性的危机。

在这之后,俄国进一步扩大与英国的矛盾,保罗一世不仅与法国和解以联法抗英甚至还提议俄法联军从陆上穿越突厥斯坦远征印度。保罗一世脑子进水了,拿破仑可没有。于是在拿破仑拒绝这一提议的情况下,保罗一世依然坚持派出部队南下前往印度。就在这时,俄国国内亲英派军人发动政变,杀死了保罗一世。接任其继位的亚历山大一世及时召回了远征军。

作为叶卡捷琳娜二世最为宠爱的孙子,亚历山大一世在继位之后,很快就回到了其祖母的亲英外交政策道路上。1801年6月,英俄在圣彼得堡签署了《英俄海上协定》,缓和了一度紧张的英俄关系。随后,俄国在1805年和1806年又相继加入了第三次反法同盟和第四次反法同盟。结果由于反法同盟被拿破仑所击垮,俄国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再一次卖了英国。

不过,俄国也没落着好,由于《提尔西特条约》的要求,俄国被迫加入大陆封锁体系并与英国断交,而这一代价事实上是令俄国所无法承受的——经过近百年的双边贸易往来,英国已经成为俄国的工业品主要来源国,而俄国的木材和农产品也都主要输往英国。贸易断绝所带来的收入下降以及工业品的断绝是逐渐欧洲化的俄国所无法忍受的。最终,对英贸易悄悄恢复并最终引发了1812年战争。

在1812年战争中,一向所向披靡的法兰西军团惨败于俄罗斯大地之冬。随后,法军的惨败导致欧洲局势瞬间攻守交换。英俄联盟得到了恢复,反法同盟得以重建。最终,俄军于1814年耀武扬威地进入巴黎。当亚历山大一世作为反法同盟联军总司令进入巴黎时,他也成功实现了自己祖母终其一生无法完成的夙愿——俄罗斯帝国第一次成为了欧陆的霸主,达到了其国际地位的顶点。

对于这一新生的霸主,英国对于俄国的把握也开始变得不确定起来,这也导致英俄关系也随之变得微妙。虽然此时的俄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落后于其他欧洲国家,其工业化水平也非常低,其海军更是不值得一提,但是其却拥有当时欧洲乃至世界最为强大的陆军并由此获得了“蒸汽压路机”和“欧洲宪兵”的“美名”。如果说,大英帝国作为海洋帝国的荣耀来自于他们以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和自由贸易体系,可以凭借强大的海军力量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地网络并通过贸易获得大量剪刀差货币收益。那么作为陆上帝国的典型代表,俄罗斯帝国的力量根植于其巨大且不断扩张的领土以及那支略显野蛮却无比忠诚于沙皇的庞大陆军。

由此,19世纪中叶的俄国和英国将“帝国”这一古老政治形态的扩张范围推上了新的历史高度。然而,世界的地理空间是有限的,只要海陆帝国的扩张不停止,那么就必然会在某个陆海兼备的重要节点上产生冲突。而由此不可避免的,帝国与帝国之间的的矛盾也就逐渐超越了两国原有的友好联盟关系。1854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成为了英俄两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正面军事冲突。而在此次战争中,俄国最终以惨败告终,沙皇尼古拉一世也因此服毒自杀。

克里米亚战争在军事上对于曾经强大的俄军来说虽然是一场惨败,但至少其陆军依然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俄军在兵力、武器质量均处于明显劣势的情况下,坚守塞瓦斯托波尔11个月,并在最后在确定无法守住要塞的情况下能够有计划且整建制撤出,其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军事奇迹了。然而,在政治领域,克里米亚战争对于俄国来说却绝对算得上历史上遭遇的最严重的挫败。这场战争使得俄罗斯被迫退出所有之前在巴尔干半岛和黑海地区所获得的利益,而神圣同盟也因战前的外交活动实际终结,致使俄罗斯彻底失去了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并且从国势的巅峰急速跌落。可以说,克里米亚战争是英国这个曾经的老师给俄国人上的重要一课,也推动了俄罗斯帝国内部改革进程的重启。

于是乎,19世纪下半叶,向欧洲的海洋文明学习以及改革运动,再次成为俄罗斯帝国国内政治的主旋律。这一时期,俄罗斯在欧洲事务上采取了韬光养晦的策略,小心谨慎地利用欧洲列强的矛盾,适当争取自身的利益。同时,为了补偿在欧洲方向上的失败,俄罗斯在欧亚大陆的扩张不断加快,同英国在伊朗、阿富汗等地都形成了长期的竞争格局。在这一时期,认识到自身实力差距的俄罗斯,始终小心翼翼地处理与英国的关系,尽量避免自己在大陆区域的扩张触碰英帝国的底线,一旦遭遇英国的强烈反应,都选择及时后退,避免形成同英国直接的军事对抗。

而在这一阶段,俄国的扩张对于英国来说并不是其所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在英国人看来,迟迟无法完成改革的俄国依然虚弱不堪。而伴随着“欧洲宪兵”在克里米亚的惨败与随之而来欧陆大国的力量重组进程进一步加快,一个新兴的国家让英国比面对俄国时更为寝食难安。这就是成立于1871年的德意志第二帝国。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崛起是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新一轮工业化进程而实现的,而且代表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崛起,它对英国霸权挑战的严峻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战略格局的变迁给英俄关系的逐步缓和提供了有利条件。1874年,维多利亚女王之子阿尔弗雷德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女儿成婚,英俄王室成为亲家。借助参加婚礼的契机,亚历山大二世正式访问了英国,成为彼得大帝以来第二位访问伦敦的俄国沙皇。这次访问虽然没有完全改变两国关系的,但至少为两国缓和关系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然而,俄国在1877-1878年第十次俄土战争期间再一次挑衅了一把大英帝国。而在英国准备再次出兵收拾这个不听话的虚弱巨人之时,俄国在1878年柏林会议上再一次明智地选择了“认怂”,主动放弃了在第十次俄土战争中所获得的利益,并由此记恨上了柏林会议的召开国、以“诚实的中间人”俾斯麦为代表的德国。

而这样的局面,事实上是英国所喜闻乐见的。原因很简单,在19世纪的最后20年中,英国综合国力逐步衰落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再也无力维持“光荣孤立”的政策。在第二次布尔战争之后,英国的战略重点转回欧洲,并且开始参与结盟外交。面对强大的德意志帝国的挑战,原本在欧亚地区势力范围争夺上矛盾重重的英国与俄罗斯终于又走到了一起。

一个很重要的标志便是,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当年,俄国与法国就形成了军事同盟关系,目标直指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影响日益扩大的德国及其所主导的三国同盟。而英国事实上对此是持有默认态度的——可以利用法俄两国实现在欧洲大陆上的对德平衡,何乐不为?直到1904年以后,英国发现自己的实力已经无法保证独善其身且法俄两国对阵德国优势并不明显甚至处于劣势,英国这才彻底抛弃“光荣孤立”,相继与法国和俄国结盟。

从现实上看,尽管俄国财政大臣维特力主兴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可以使得俄罗斯的战略力量获得了向东方的投掷通道,然而在铁路完工之前,俄罗斯帝国对远东地区力量投送依然处于力有不逮。除此之外,俄罗斯帝国毕竟是一只“双头鹰”一向东方的扩张并不妨碍其对近东的野心膨胀。实际上,“东方”也不是沙皇可以任意施展的战略真空。所以尽管来自“黄俄罗斯”的诱惑一直吸引着沙皇的注意力,但是在俄国的战略排序中,其他列强早已涉足甚深的中国的地位一直远远排在奥斯曼帝国之后。换句话说,东方战略不过是俄罗斯帝国的战略末端而已,近东才是重点。

综上所述,在19世纪末期,英国与俄国的矛盾并不严重,远远谈不上是双方的主要矛盾。与此恰恰相反的是,英国与俄国反而结成了较为紧密的合作乃至隐性同盟关系。与此同时,俄国在远东地区的扩张程度还谈不上让英国忌惮到需要另在远东地区扶持力量相抗衡——德国就足以牵扯俄国大量的精力了。一大证据就是,俄国远东地区港口在1860-1890年间呈现出明显的衰落迹象。

例如著名的港口符拉迪沃斯托克,当俄国海军将海军基地从尼古拉耶夫斯克迁到符拉迪沃斯托克之后,为了缩减当地港口守卫部队的开支,该港很快就被宣布为自由港。如果俄国真的有志于积极拓展远东地区地盘,那么作为战略前沿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肯定会得到重点建设。然而,符拉迪沃斯托克并没有得到加强,反而似乎被莫斯科所忽视。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也不可能在远东更多地提防俄国。更何况,俄国的战略重点并不在远东,英国又如何拿一个无关紧要之处去牵扯一个领土跨越两大洲的庞大帝国呢?

由此,答主 @青冰白龙 所谓的扶持中日对抗俄国之言显然是无稽之谈。

5.9答案更新

接下来再来说说十九世纪英美博弈。
十九世纪的英美博弈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英美博弈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第一阶段:美国建国早期阶段。
在经历了8年艰苦卓绝的独立战争之后,在包括法国等几个欧洲国家的帮助之下,1783年9月3日,双方在巴黎签订和约《巴黎和约》,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在《巴黎和约》 签署之后,美国获得国际社会的身份认可,但并未取得国际社会的普遍尊重。美国在战争中经济与社会遭受较大损失,亟然休养生息。帮助赢得独立战争的法国、西班牙等国转而视美国为潜在的北美竞争者,无一不感出现一个强大的美国。
但是此时,英国并没有给子美国过多的喘息机会。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罗伯特·卡根(Robert Kagan)认为,美国独立完成后,立刻陷入英国所布置的庞大全球影响力之下,处境不妙。英国当局清楚地认识到,能否维持正常的商业贸易将决定美国是否能够生存下去。曾任美国首任财政部长、联邦党人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就呼吁应恢复建立与英国正常良好的关系,尽快恢复正常的贸易往来,以杰斐逊为代表的民主共和党人虽然仇视英国,但在贸易政策上也持相同态度。
不过,此时的美国愈想要增强海外贸易,提升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英国则愈加运用海上力量优势,对美国执行贸易封锁和航海禁运,并暗中施压其他国家对美国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加勒比海地区、北非地中海等美国商船活跃的区域,英国舰队执行有针对性的登舰检查措施,没收货品,强行征召美国水手加入皇家海军。而在英国的游说下,西班牙宣布关闭密西西比河沿岸贸易,造成美国西部地区商业贸易的中断。这些来自于英国的全方位遏制给美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也给美国的崛起造成了巨大阻碍。
面对英国的高压态势和严峻现实,美国的建国领袖在策略上表现出足够的灵活,不再拘泥于革命的理想主义,更多地向务实的实用主义外交靠拢。约翰·昆西·亚当斯(John Quincy Adams)指出,美国未来的发展若以英法两国的支持为基础,则美国必将受累于大国交易,成为牺牲品,美国应该首先维护在本区域的自身权益;但倘若这个基础受到损害,则一定程度的结盟状态也是可以接受的。因此,美国早期外交事实上执行的是弱者策略,其目标是巩固和提升美国的国家认同。
在这一阶段的英美博弈中,主要以英国的主动压迫与美国的示弱回避为主基调。但是,这其中也不乏美国积极进取之举,例如1805年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就利用法国财政危机的有利时机,以1500万美元的低价购买了法属路易斯安那地区。此举不仅使得美国的国土面积骤增一倍,而且还打开了美国面向北美洲西部以及太平洋地区扩张的桥头堡,第一次打破了英国对于美国的战略遏制。而在紧随其后的1812年第二次独立战争中,虽然美国损失惨重,甚至白宫都被加拿大民兵付之一炬,但是美国也借此机会巩固了西南边疆,驱除了印第安人的威胁,更大大提升了美国人对国家的认同与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阶段:美国的大陆扩张阶段
十九世纪上半叶,美国克服建国早期的诸多困难,开始迎来历史学者称之为“狂飙突进”式的大陆扩张时期。美国先解决佛罗里达问题,后将西班牙与英国势力逐出。其次,美国与英国解决了同加拿大的边境问题,并就美加边境西部的俄勒冈问题展开长时间的拉锯战,美国得以将势力范围首次延伸至太平洋沿岸。美国还积极策划从墨西哥手中夺取德克萨斯,获得加利福尼亚地区,实现了建国领袖建立跨两大洋国家的宏伟梦想。
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扩张态势,英国并非没有警惕和采取行动。英国先后在佛罗里达、俄勒冈边境问题上与美国发生正面碰撞,但最终都以妥协告终。例如在佛罗里达边境问题上,英国最终并没有选择支持西班牙。此时的英国已认识到,要阻止美国这样体积庞大,资源丰富的大陆国家向西扩张,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此时的英国自身也在发生重大的战略转向。随着拿破仑帝国的覆灭和欧洲均势局面的重现,英国重新拾起平衡战略,防止出现能再次威胁英国霸权的大国。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英国的经济重心从原先拓展、并吞海外殖民地,转向寻找全球市场,倾销其工业产品为主的世界贸易体系。同时,英国通过鸦片战争等手段进入东亚地区,需要同其他欧洲列强进行协同合作。英国还坚决反对欧洲列强、特别是神圣同盟对拉丁美洲事务的干涉。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门罗咨文”,宣称欧洲国家不得干涉美洲事务,英国对此也表示支持和欢迎。
随着英国在全球战略贸易的布局调整,北美的贸易地位不断下降。来自美国南方地区的棉花原本是英国纺织业最重要的原材料,但后来有了质量更好、成本更低廉的印度和埃及棉,英国对美国的依赖开始降低。同时,加勒比海地区所产的蔗糖也被其他殖民地更为优质价廉的竞争货物所取代。英国政府开始认真考虑这些殖民地的战略价值。
1842年,就有英国议员在下院宣称,西印度群岛是英国沉重的财政和军事包袱,与其牺牲英国人的利益,不如放弃牙买加等地。这样的话代表部分英国政治精英的观点。也就在同一年,英国与美国签署《韦伯斯特-阿什伯顿条约》,美国与加拿大西段边界问题得以解决。
而在1854年签署的 《美加互惠条约》中增强了北美地区间的经济依存度,加拿大的林牧产品以低关税进入美国市场,这也安抚了加拿大对英国的不满情绪。1846年,英国议会批准由赴美公使帕克与美国总统波尔克签署的有关俄勒冈问题的协议,美国获得7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美墨战争(1846年~1848年)期间,英国作为中立方参与调解。中英鸦片战争期间,美国以“凡英国所得之利益,美国必须同等享受”为旗号,与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得到英国政府的默许,使得英美在东亚实现了"利益均沾”。
由此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英国逐渐放弃了以美洲为战略重点的外交传统,除美国自身实力的迅速提升外,这是英国从其全球战略的布局角度而进行的主动行为,中间虽有一定的反复,但趋向是明确的。英国从美洲逐渐退出并非完全出于对美国实力上升的忧虑,但客观上为美国的迅速扩张提供了绝好的外部机遇,美国也牢牢把握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内战爆发前,美国通过战争和其他手段共获得32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些土地具有重大的经济和战略价值,真正确立了美国作为跨两大洋国家的地理优势,成为西半球事实上的地缘政治领导者,为日后英国全面撤出美洲地区埋下了伏笔。
第三阶段:美国南北内战阶段
1861年至1865年爆发的南北战争是十九世纪美国面临的最严峻的国家危机。内战的起因源自于对奴隶制废存的争议,但究其深层因素,亦与十九世纪上半叶美国向西部扩张,南北双方在是否设立蓄奴制度背后的意识形态冲突有关。可以说,美国南北内战是一场决定美国联邦体制是否能够继续生存、国家分裂能否得到遏制、普通民众能否赢得尊严的生死之战。
英国对待美国内战的态度复杂而又暧昧。英国知晓内战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坚持废除奴隶制的林肯上台所致,这与英国对待奴隶制的态度并无矛盾。英国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宣布废除奴隶制,并在全球范围执行取缔奴隶贸易的行动。故而从道义角度来看,英国政府和民众对南方奴隶制的存在并不赞同。
然而从政治现实主义来看,英国认为内战必将牵制美国扩张的脚步,美国的海外船队和对外贸易将受冲击,这对巩固英国在航运与国际贸易中的龙头地位,削弱竞争对手,是十分有利的。此外英国还判断,内战将遏制美国在中美洲与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势头,美国将不得不把重心退回本土,故而还能减轻英国海军的压力。
最后,英国依然对美国式民主政体持讥讽态度,故而决定在南北双方间进行政治投机,以期从内战中捞取红利,待机恢复在北美的势力范围。
英国在战争爆发后宣布中立,称将在“南北双方的争端中保持严格和不偏不倚的中立”。实际上,英国在战时一直为南方建造战舰, 帮助其突破北方的封锁。
至1862年,英国为南方建造战舰290艘,击毁北方船只总吨位超过10万吨,直接损失达2500万美元。特别是英国建造的战舰“亚拉巴马”号,共摧毁北方舰只60多艘,引起美国人的公愤。美国多次向英国提出抗议,皆被以合约注明为民用船只而非军事使用搪塞过去。1862年,美国驻英公使亚当斯奉命警告英国政府,称如继续向南方出口军舰,美国将立即向英国宣战。面对美国人的强硬姿态,英国政府斟酌再三,最终下令取消对南方的船只出口。
内战期间,英美还发生多起因北方军舰拦截英国商船,检查是否有南方间谍的外交纠纷。英国政府多次以侵犯国际法和违背国际航运准则,向美国政府挑衅,倾向南方的英国报业也鼓吹应承认南方政权。林肯内阁曾多次讨论与英国作战的可能性。最终林肯顾全大局,安抚西沃德等激进主义者,英美得以避免走向战争。1864年战事明朗,北方稳操胜券后,英国鼓吹与美国开战的言论也销声匿迹。
美国南北内战及其结果也在改变英国人对美国的固有看法。历史学家视美国内战为十九世纪第一 场现代化总体战。北方组建了强大的军事武装力量,现代战争的雏形,如运用铁路输送兵力、马克西姆机枪在战场的使用、蒸汽战船和潜艇在海战中的使用,给英国观察家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对美国国家动员和战争潜力的评估,英国观察家们认为统一后的美国崛起将势不可挡,英美两国的合作空间很大,英国不应追求与美国的对抗,或遏制美国的发展。于是,英国走上了一个短暂对美缓和的时期。
内战结束后,美国要求英国赔偿因其资助南方而给美国造成的损失。1871年,两国签署《华盛顿条约》,英国政府就内战期间资助南方的行为向美国表示遗憾;1872年,英国又以履行中立条约不力的名义,向美方赔偿1500万美元,双方纠纷告一段落。
英美《华盛顿条约》的签署标志美国在北美地区优势地位的牢固确立。1867年,美国利用英俄矛盾,以极低的价格购得阿拉斯加,巩固在东太平洋地区的贸易优势。1879年, 美国要求废除《克莱顿一布尔沃条约》,试图染指巴拿马运河的修建和运营权益。英国虽然竭力反对,但惮于美国的动武威胁而最终选择妥协。1889年,美国倡议的首届泛美会议在华盛顿召开,该会议由美国发起召集,名义上倡导地区各国的交往和贸易往来,但实质上是要挤压英国在拉美地区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
至此,从建国到十九世纪末将近百年的历史演进,英美之间的博弈走过一条漫长而又清晰的发展轨迹:美国最终确立区域大国地位,英国以战略撤退的方式承认美国在美洲的主导权。两国战略态势发生根本性的逆转。
但是,英国的战略撤退所带来的,却并非是美国对于美洲利益的满足,其眼光早就投向了太平洋的另一岸——远东。随着美国综合实力开始逐步超过英国,其对于英国的态度也日益坚决,已经不复往日曾有的唯唯诺诺。守成霸主,也正是面对面碰上了新兴挑战者。
虽然相较于欧陆上德意志第二帝国对英国日益咄咄逼人的态势不同,英国与美国从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太多潜在冲突,但是仍然有三个明显的双方关系敏感点——委内瑞拉边界纠纷、巴拿马运河争端(虽然最后英国妥协,但美国一直拖到了二十世纪的1904年才得以收购法国的运河开发权)和美加边界纠纷。
除此之外,更为隐性的冲突在远东也开始初见端倪。由于美国早期的亚洲政策(除日本外)基本都是以门户均沾为主,跟在英国身后捡便宜。而随着美英关系的紧张,这种捡便宜开始被英国人抗拒。而此时的美国还苦恼于日本的崛起——当年由自己打开国门的殖民地,如今借助居然隐隐有与另立门户、自己分庭抗礼之势,特别是日本的扩张势头开始伸向了夏威夷(1885年,夏威夷王国与日本订定航渡条约,大量日本劳动人口进入夏威夷),这让美国无法接受。由此,美国与日本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在朝鲜、琉球、台湾一线发生海上对峙事件。
此时的英国,恰恰便是看到了日本独立强大后对于美国的制衡作用,因而在甲午战争前极力武装日本。而为何英国默认日本对中国开战也就不言自明了——让一个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原始资本的积累必不可少。对外殖民扩张是来不及了,那就用战争去加快积累。战后不久,英日便签署了《英日条约》,这一条约标志着日本正式加入了英国阵营,并成为其在远东地区与美国制衡的重要势力。

————————我是分割线——————

手机码字,敬请谅解。


user avatar   chihaya-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应该对世界海军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因为史实中的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在战术上已经做到了自己的极限了,而日本却有巨大的失误,在这种情况下,北洋水师仍然被日本击败。

所以北洋水师打赢了日本才是很奇怪的事,可能只有一种情况,就是李中堂特别中意的鱼雷攻击起了效果吧ㄟ( ▔, ▔ )ㄏ然后各国海军疯狂把鱼雷放在各种等级军舰上,强调雷击战,混战,不再使用战列线的邪路。因为一支在吨位上,火力上,航速上,装甲上,装备可靠性上,几乎全部劣势的一支舰队,只凭借鱼雷和混战就击败了各方面全面优势联合舰队。这和历史上日军凭借高射速火炮击败北洋舰队后世界掀起的高射速火炮浪潮一样。

不过这都没啥用,1897年日本前无畏级战列舰富士级服役,一艘战舰就能把北洋舰队全灭,而且甲午战争输在陆战,清军海战获胜之后,又能否完成护交和破交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看了评论区一位的提示,发现我的表述确实有问题,海军总吨位的确是大清的高一些,我应该表述为,拥有铁制装甲的战舰吨位,其实大清的木船有点太多了|・ω・`)

清军战术大概是:

1. Inaction, sister ships, or sub-divisions of pairs of ships, shall as far aspossible remain together, and support one another in attack and defence.(姊妹舰或者同小队舰,应尽可能协同,互相配合进行作战。)

2. Aruling principle should be to keep bows on to the enemy. (基本战术法则是舰艏保持朝向敌方。)

3. Allships must, as a general rule, follow the motions of the Admiral.(所有军舰必须遵守号令,跟随旗舰运动。)

按照利萨海战的情况提出的,进入混战取胜。

另外,关于日本战术失误的问题,主要是第一游记舰队与本队在清军炮火下转弯这一事件。有人认为在遇敌阶段,北洋水师有概率获胜,我认为这个概率不太大,因为首先北洋水师航速整体在7节左右,第一游击舰队航速大约是14节,联合舰队本队大约是10节,首先就追不上,而且北洋水师主要战舰火炮主要是前置火炮,需要舰首对敌才能完全发挥火力,如果要去收拾第一游击舰队的话,势必要让舰队整体转向,反而会被日军本队攻击,至于为什么打第一游击舰队要整体转向,是因为第一游击舰队是由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号四艘战舰构成,吨位在3600到4200吨之间,日军本队也大多在3000到4000吨,而清军舰队主要是2000吨左右,经远和来远在2900吨,只有定镇两舰在7000吨级,如果说非要应战,定镇必然要转向,定镇一旦转向,其余战舰也不能独自迎战联合舰队,必然也要转向。这是直接迎战第一游击舰队的结果。

至于我为什么这么说唯一的胜算在鱼雷上。是因为北洋水师是按照利萨海战的经验,试图用乱战,混战,来击败联合舰队。我认为在第一游击舰队靠近的时候,如果用鱼雷击沉其中数艘战舰,然后在与本队作战中再用火炮蒙沉几艘,联合舰队很可能就会主动撤离,而失去了第一游击舰队的数艘新舰,联合舰队战斗力会打折扣,可能不再会有大规模的海战爆发。但大清也获得不了完全的制海权,因为对方每艘4000吨左右的战舰,大清都追不上,而且日本几乎任何一艘战舰护航,只要大清要破交,阻断半岛运输,都必须出动定镇,但这显然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也认为,大清获得不了完全制海权。


user avatar   liu-shu-bin-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日本会退回去歇两年,然后再杀过来,这次清朝可没一点可能赢下来了


user avatar   hirohito-showaer-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啊,我刚刚好在参加制作一个关于HOI的mod,负责日本部分设定。不过里面的设定是大清在陆上击溃日本,在海上溃败,这个问题刚好相反了一下。

先上结论:有限战争的胜利救不了大清,有限战争的失败也打不垮日本。

“海战”方面大清取胜,但是陆上作战照常进行,被夺取了制海权的日本方面能否继续支持其陆军在大陆方面的作战是一个问题,尽管对于北洋舰队来说,“截断”日本运输线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日本方面的陆上作战依旧会受到极大的束缚和影响,日本军想要继续进军清满境内的军事行动很难继续进行,但是考虑到大清国淮军的战斗力,反推朝鲜依旧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最后日清两国的战线大致会保持在鸭绿江一线。

大致以这个战况进行谈判,首先要确定“日清甲午之战日本的目的”,这场战争对于日本来说是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与对其势力扩张的尝试。使朝鲜(大韩)从清帝国手中“独立”,强迫清帝国废除对朝鲜的宗主权,并且保证朝鲜不陷入任何一个大国之手(或者最好是在日本掌控之中)。而历史上的“台湾、辽东、赔款之类”的对日本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或者说是“次要目标”。

历史上日本提出的几个对清和约草案里面对朝鲜问题的解决基本上有几大方案,简单概括:

1、朝鲜脱离满清宗主权,成为独立国,由日本主导。
2、朝鲜脱离满清宗主权,成为独立国,由列国保证其中立
3、朝鲜脱离满清宗主权,成为独立国,完全独立自主(经济上由日本主导)。

仅仅以解决朝鲜问题为唯一谈判方向的话,第一条能否让满清方面接受也成了问题,考虑到各方面的压力,对日本最不利的情况也无非是完全无条件停战,双方回到战前状态罢了。

至于这场战争有限的失败,对日本影响很大么?联合舰队就是全军覆灭又如何?搞搞清楚好么,日本在日清之战投入的联合舰队是一支短短几年就建立出来的临时工性质舰队,大多数舰艇的建造压根没有花费日本多少时间,而且所谓“举国之力”,也没有在财政上压垮日本,日本依旧可以在短时间里面建立起一支同等规模或者更大规模的舰队。哦,忘了说了,本来日本在1896年还有一条早期战列舰要从英国到手。

如果说这场战争对日本的影响就是没有拿到大多数赔款,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打击与影响,实际上大多数赔款最后都是:

大清—日本—英国

而且这个流程不是军费买军舰,而是单纯还债。

日本历史上购买军舰的军费还是从本国国民身上搜刮下来的。

而且日本准备第二次日清战争肯定也没必要组织一支历史上能够对抗俄国规模的庞大舰队。

至于就是这场战争后的远东形势,有不少人说英国会扶持大清,我们先不讨论这个“扶持大清”的可能性,以此为假设,那么难道所有列强就全往日本奔要把日本变成半殖民地?

醒醒,日本又不是大清,就算一支迫真且无关紧要的联合舰队全军覆没,至少其陆军部队依旧保持了强大的战斗力,列强军队也不可能千里迢迢,越过半个世界去征服一个人口和领土放在欧洲都是大国水准的“近代化国家”,像大清那样被列强直接拿下首都摁在地上捶的放在其他亚洲传统国家也没几个了。

最大的可能就是,若英国扶持大清,大清若试图得到远东的主体地位,就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帝俄的挑战和一个复仇心切的日本。

不要说什么“日俄矛盾”不可调和,就是在历史上三国干涉还辽之前,日俄和解和日俄同盟妥协的声音也不在少数,而这里“英清初步同盟”的存在,几乎就是要把日俄往一边靠。

可能5-10年内,大清就要面对完成西伯利亚铁路的帝俄和重新整军备战的日本双双跃进,根据大清自身的尿性,北洋舰队怕不是还在保持原来的规模。

其实很结论很清楚,一场有限战争的失败打不垮一个近代化国家,一场有限战争的胜利也救不了一个腐朽没落的封建帝国,就算日清甲午战争大清取得了侥胜,不从中醒来,也永远救不了那个已经“无药可救”的帝国了。


user avatar   nian-que-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甲午海战对于整个甲午战争的影响不大,重点在清朝陆军和日本陆军的战斗,如果清军没能在陆地上彻底击败日本,让朝鲜开化党倒戈,并且彻底镇压甲午农民起义军,就无法迫使日本投降,最终结果也不过是“荣耀换和平”,清朝重申在朝鲜的唯一宗主权,日本断然不会吐出更多的利益。

而坏一点的结果是甲午农民战争扩大到中国和日本三国的饥民纷纷发动暴动,迫使无条件的停战。

把日本打回诸藩战国时代需要日本陆军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让明治政府威严扫地,丧失其统一的武力基础,这必然需要一只近代化的新军才能完成,而清王朝如果能够建立一只有知识的新式国民军队,那么它必然在骨头里被改革了,不然他自己就要被新军推翻,或许甲午战争胜利的威望能够让清王朝继续持续一段时间,但终会在一战中王冠落地。

结论

甲午海战胜利,陆战失利:清朝求和,中日停战,恢复战前在朝鲜的势态,一同镇压甲午农民起义。

甲午海战胜利,陆战相持:日本求和,中日停战,朝鲜开化党倒戈,日本缩回本土,休养生息。

甲午战争彻底胜利:彻底把日军歼灭在朝鲜半岛,海军封锁日本海岸,日本乞和,彻底退出朝鲜,琉球复国,割地赔款,明治政府威严扫地,诸藩蠢蠢欲动,不久欧陆列强闻风而至,日本彻底瓦解,重回战国时代。


user avatar   bei-feng-20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大清给自己创造的异世界中,他早就大胜日本了。在那个世界中大清国击毙日本陆军万余人,歼灭一半的联合舰队。派兵封锁了横滨和长崎,大军直扑东京。逼迫日本承认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割让琉球,赔偿军费,顺便将日本分割成三块。大清从此被欧洲各国高看,成为了新的列强。

这就是大清国给自己设定的“甲午战争”剧本,可惜被日本人一把抢过去了。

以下内容全部援引当年清国官员奏报及新闻报道,读完之后你会以为自己生活在了镜像世界,这是大清版的《高堡奇人》,不过一点都不好笑。

开战前清国朝野上下对日军的评估:

清国满朝文武认为,日军几百年没打过仗,所谓士兵纯属临时抓来的平民,一听大清炮响就会吓的屁滚尿流。日本海军如同玩具,陆军则是智力低下的侏儒,一听清军抵达朝鲜就吓得睡不着觉了。清军陆军则身经百战所向披靡,战必胜,攻必取,消灭日军不在话下。

最后的湘军领袖,两江总督,南洋大臣刘坤一: 日人近年步武泰西,练习枪炮,夜郎自大,视我蔑如。不知该国数百年来从未经临大敌,即使器精艺熟,徒饰外观。且其兵多系抽调而来,是驱市井之徒以犯锋镝,金鼓一震,心胆皆寒,安能当我百战劲旅?日人不惜重资,多造战舰,意在称雄海上,胜我一筹。就臣所闻,日舰虽多,不如我海军镇、定两船之坚利。即谓海军持重,不肯轻与交锋,而我舍短用长,所争本在陆路。日攻威海、旅顺,于我无损秋毫。而况瞬届严冬,海口尽冻,船舰皆为无用之物。我乘机进取,可以草蕹而禽弥之。

清国驻日大使汪凤藻:彼船实无铁甲,只钢甲数只……(日本)其实商民已困,势难持久,恣横如倭断无不败之理。

监察御史安维峻:(日本)外强中干,有取亡之道。若不将此小丑惩创,则英、俄诸国皆有轻量中国之心……臣知日本必不战而遁矣。

曾国藩长孙曾广钧:(日军军舰)身轻如叶,若以交战大洋,直同儿戏。

《决战策》夫战有数利焉,倭奴本外强中干,所以侥幸者不过一时耳,非立于不败之地也。不败则已,一败涂地。今彼犹然不悟,而要挟至此,真乃死亡之日至而欢呼笑乐,忽忽不自觉者,是天故扬之使其骄盈,因夺其魄而假乎于我,其必先抑我者,务使痛深创巨而后可发愤为雄也。

《申报》:日本兵之在朝鲜者不服水土,兵死者数十人,盖此种兵士皆抽调平民充当……人数虽有数万余,实则全无纪律。日本……乌合之众,以劲兵捣之,如发震落耳。 中国若出全力与之相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正不难操胜券以待。某夜驻扎韩京之日本兵一夕数警,讹言见华兵大队入城,满布街市,终宵扰扰,几不成眠,其中馁可知矣。……日本临时征调,罄通国之兵,不过数十万,又况形类侏儒蠢如鹿豕。……中国桓桓猛士,皆身经百战,所向无前,白捻诸匪,次第削平。……以堂堂中国久经战阵之兵,与之素未见仗者,一旦相见于枪林弹雨之中,此诚何异于小巫见大巫也?

《字林沪报》:军兴之后人才辈出,民尽知兵,各省练勇防营,二百余万。李傅相淮军尚在,部下又得左文襄、张勤果所遗关外骁卒,益以北地所募之人率皆有勇,知方善战敢死……日本平日陆营正兵只五万有奇,事急征调亦只二十余万,以众敌寡,一可战也。……中国地方民数,数倍日本,即使兵士无用而以十当一,绰然有余。……日本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其竟自以为兵精粮足,可以蔑视中国,而不知适足,以贻地球万国之笑。

《新闻报》:陆军则猛将如云,参谋如雨,是中国所长也。

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现在中国除了千分之一的极少数人以外,其余九百九十九人都相信大中国可以打垮小日本。


丰岛海战——清日海军首次交锋:

1894年7月25日

【异世界】在这场中日第一战中,面对日军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吉野、浪速、秋津洲三艘主力舰的偷袭。北洋水师济远、广乙两舰打出风格,打出水平。一举击毙吉野号舰长,吓得日军军舰挂起清国龙旗表示屈服,然后逃窜,吉野号在逃窜途中沉没。

方伯谦:后台开四炮,皆中其要处,击死倭提督并官弁数十人,彼知难以抵御,故挂我国龙旗而奔。

丁汝昌:风闻提督阵亡,“吉野”伤重,途次已没。

《申报》:日兵官知不能敌,急高挂龙旗乞降,并挂白旗以免击。……济远固船坚炮利,方统领更谋勇兼至,虽在洪涛巨浪之中,仍有我武奋杨之概。

【现实世界】遭遇日军三艘主力舰后,方伯谦命令济远号扯起白旗掉头就跑,吉野号追击途中被济远号尾炮击中受轻伤。广乙号军舰受重创,自焚。浪速号击沉运输船高升号,700余名清国士兵罹难。操江号运输船被日军俘获。“吉野号”河原要一舰长活到32年后,即1926年。

牙山之战——清日陆军首次交锋:

1894年7月初

【异世界】在牙山叶志超、聂士成面对2万日军的围攻,从容脱出。顺手取得击毙倭寇1000人的战绩,两天后再次击毙日军2000人,在这两场战斗中清军仅战死300人。汉城日军倾巢而出准备迎击叶志超军。但叶军并未进击汉城,而是从容不迫的返回了平壤,一路上共计歼灭日军5000多人。

为此聂士成获“刚勇巴图鲁”称号,江自康获黄马褂,全军上下皆有封赏。屡立奇功的叶志超将军被拔擢为平壤清军总统帅。日军表现完全符合大清朝野的预期,真是不堪一击惹人耻笑。

看到海陆军均告大胜,光绪皇帝英明神武,决定扩大战争范围,1894年8月1日,清国正式对日宣战。

叶志超报:倭知北军未到,我军孤无援,……突于六月廿六夜二更,潜来偷营。……成欢数里外,倭兵分起,漫山遍野,约近二万,枪炮弹如骤雨。各营奋勇对敌,兼发地雷,计自子至巳,血战六时之久,倭兵死一千数百名,我军幸先占地势,亦阵亡哨弁数员,伤亡勇丁数百名。

李鸿章报:廿三叶军与倭开仗,倭兵三千死一千余,我兵伤亡百余。倭兵已往北退。闻叶军要往水原府……六月念五、六日,叶军屡胜,倭死二千多人,叶兵死二百余人。叶军脱离汉城八十余里。汉城倭兵皆往,敌只留守王宫之兵。

李鸿章报:六月二十五日在城欢地方接仗,倭兵死亡甚众,。嗣移军经过清州、忠州、金化,遇有倭兵拦截皆经击退,全军现抵平壤。……此次叶志超督军力战以少击众,自六月二十七日以后迭次歼毙倭兵,不下五千馀人,该军将弁奋勇御敌,异常出力。……记名提督山西大同镇总兵聂士成,著赏给刚勇巴图鲁名号;记名提督江自康,著赏穿黄马褂。

《申报》日人死者尸如山积,伤者载道呻吟,可知日人惟事大言不惭,嘘声恫吓,我果大张挞伐,彼未有不弃甲而逃者。

《新闻报》:日本一败则各鸟兽散,不复相救。

【现实世界】叶志超战报全系捏造,牙山之战日军4000人对战清军3000人。日军攻击清军野战堡垒,战死39人,负伤54人。清军死伤500人。叶志超、聂士成快速遁逃。日军在原地搜索一周未发现清军踪迹,才知道清军早就跑回平壤去了。


平壤之战——清日陆军决战:

1894年9月15日

【异世界】由叶志超将军担任总统领的1.5万平壤清军和3、4万日军鏖战五天,再次毙伤日军数千人,其间反击数次将日军追出好几里地。

叶志超报:卫汝贵、马玉昆两军,将江东之贼击退七八里,枪毙不计其数,马玉昆夺炮七尊。又由江东县北路渡来大股,及成川之贼万余人,同时来攻江自康营。该提督与左宝贵、丰升阿亲率数千人设伏夹攻,至晚日势始弱,各军奋力齐上,追至四里外,生擒及割取首级二百余名,枪毙不计其数,我军共伤亡三百余人。日复由龙冈西北分道来攻盛军各营垒,该军先已调出五成队过江,日奸探下知实情,即来猛攻。数次不下,该提督恐孙显寅在外游击,不能兼顾,即调卫汝贵整队回击,日始退败,枪毙千余,我军伤百人,是日喜获大胜。……倭人遽以三四万之众猛扑环攻,各将领督率弁勇连日苦战,毙倭无算。

《申报》:平壤之战……鏖战四日之久,我兵伤亡五六千,倭兵伤亡约增数倍,以后我军缺乏火药枪炮,不能齐发,遂至小挫。

【现实世界】清军13000人对战日军12000人。日军战死180人,伤506人,失踪12人。清军战死2000多人,负伤约4000人,被俘595人。叶志超竖起白旗假意投降,趁雨夜狂奔出逃,急行军500里逃回国内。


黄海海战——清日海军决战:

1894年9月16日

【异世界】大东沟一战惊天动地,清日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其中北洋水师军舰被击沉5艘,日军联合舰队则当场沉没3-4艘,还有一些日军军舰在返航途中相继沉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艘日舰满载士兵1000多人,也沉没了。船上日军士兵全部淹死。清军8个营则毫发无伤的抵达了朝鲜,加强了清军在朝鲜的陆军实力。清军依然占据上风。

旅顺港总指挥龚照玛报:据称昨上午十一点钟,我军十一舰在大东沟外遇日船十二只,彼此开炮,行将彼队冲散。战至下午三点钟,我队转被彼船冲散。但见击沉敌船四只。

李鸿章报:此次据中外各将弁目击击沉倭船三艘,而采诸各国传闻,则被伤后沉者,尚不此数。内有一船系装马步兵千余,将由大孤山登岸,袭我陆军后路,竟今全军俱覆。而我军送铭军八营,驾驶抵口内,得以乘间陆续起岸,不致被其截夺,关系大局匪细,实赖海战保全之功。

《申报》:击沉倭舰四艘,余皆力竭船伤而遁。……松岛舰击至粉碎……倭船中有一艘似吉野舰,船身粉碎而沉。又一艘似速浪舰,被火所焚,立成灰烬。……倭奴大放水雷,将己船之搁浅于浅滩者,地次击碎,盖恐华军之夺回也。……(日方说)中国有兵船四艘被日舰击沉,日本并无一船沉下,此种荒谬之言不可欺三尺童子。……我中国大军破倭奴于鸭绿江外海之中……倭奴自言大获全胜……是真欲欺乳臭之小孩乎?

《新闻报》:两军各有损伤,倭舰先逃,我军追之不及。今综数月来,水路各军战事观之,胜负颇足相当。……天戈所指,复无坚阵,肃清高丽而复封琉球在指顾间尔。

【现实世界】日军5舰被击伤,但很快被修复。此战日军战死150人,伤148人。清军损失巨大5艘主力舰被击沉,8舰被击伤,死715人,伤122人。北洋水师从此不敢出战,直到最终在刘公岛全军覆没。


平壤之后的对日处置:

【异世界】【根据前期规划】

北洋主力前往横滨、长崎,直接堵着港口打。在日的福建广东华侨听从清政府的号召群起反叛,助清军一臂之力。至于普通舰船则是封锁日本岛屿群,把他们的商船打的不敢出海。然后清国商船运载10万身经百战的清军直接进攻东京,甚至不等打到东京,刚到横滨日本就“传檄而定”了。

曾国藩长孙曾广钧:长崎、横滨无险可守,我兵深入,闽广人之寓倭者,势必起为内应……八甲船先攻横滨,得手则又进攻,不甚获利,则姑扼其师船出海之路,彼屯高未返之船,进不能战,退无所归,自有坐困之势。我义民之假丙船者,且得以扰害其旁岛,而缚制其商船,是彼不战而先败也。……以必灭日本为成算,以一劳永逸为至计。

军机大臣李鸿藻之徒,翰林院编修张孝谦:练征徽之颖毫、苏之海徐、浙之宁台、闽之漳泉、粤之嘉潮凶悍徒卒,许令效力,以不次之官,不赀之赏,令竟由闽广径渡横滨,或绕东北由新泻登岸,分途讨扰,但得数万人登岸,直指东京,彼即全局震动。

《新闻报》:此时朝鲜陆路屡胜日人,北洋海军养精蓄锐,所望风驰电扫,还我属国之故疆,然后整得胜之师,渡对马以趋大坂,调集商舶,载兵十万。协海军全力直指东京。使彼肉袒牵羊势穷力屈。

《紧备水军直捣东瀛论》萃南北洋铁甲、钢甲、蚊船、鱼雷,各战舰连樯衔尾,鼓轮而东捣其对马岛,覆其水师后援,而驻高(朝鲜)陆兵之归路断,将不战自溃矣。捣其长崎,长崎破而煤源绝矣。捣其神户,神户破,则由大阪铁道直达西京,而其国断而为二矣。捣其横滨,横滨破,则东京震动,势将迁都,全国可传檄而定矣。

【现实世界】日军陆续进攻鸭绿江、金州、旅顺、威海卫、盖平、海城、牛庄、田庄、澎湖、台湾等地,清军基本一触即溃。日军在辽东纵横驰骋,连清帝的祖坟都眼瞅不保。


日本乞和后的和谈进程:

【异世界】【根据前期规划】清军海陆大胜特胜,进入谈判环节。大清已连胜多场,不愿听从列强调停。军事行动持续进行,日本遭重创后与中国修立新约,割让琉球,赔偿巨额军费,最后三家(清英俄)分倭,日本彻底灭亡。


刘坤一:今既以此启衅,讵可仍留祸根?谋之不臧,未可一误再误也。臣意我军数胜之后,各国必出调停,朝廷纵难峻拒,只可虚与委蛇,平壤征剿之师,万不可因此中止。各国既不能禁日人之首开兵端,今亦何能强我以遽罢战事?日距我与朝鲜最近,而情同无赖,未可以信义期之。若不予以重惩,更正前约,则日人动辄藉端肆扰,而我奔命不遑,西洋各国亦笑我为无人,以我为易与矣!

《申报》不能徇友邦之情,与之言和,及日人俯首求成,亦万不能悯其摇尾乞怜。日人性成狡诈,苟不大加征创,终不能制服其心。
迨日人计穷力竭,婉转求成,我国家……先索回台湾所欠兵费50万两,再取归被日占之琉球,然后毁去天津所定专款三条,另订简明合约。末乃索偿我此次所耗兵费若干。有一不从者,再以全师压其境上。
中国乘此机会,亦可出一旅之师,扼其咽喉,断其粮道,绝其策应,俾之坐困于四岛之中,而与英俄二国共分其地,日本由是灭亡,非实祸乎?

《字林沪报》惟有厉兵秣马以大创之,驱貔貅之百万排山倒海,驾轮舶三千,惊涛破浪,挫其锐气,制其死命,还我琉球全境,偿我军费数万兆,倘不如是,绝不纾其国脉,缓其民生。

《新闻报》一战而收唐家之旧属,再战而开东海之雄藩。……今日者日本名助高丽之叛党于中国为难,此正中国之绝好机会也。……移师向日本进发,索赔兵费,收回琉球,稳固高丽。……一战而高丽可定,二战而琉球必复,三战而日本为墟。……逼其京师……务使其片甲不留,无复宗社。


【现实世界】日本并不着急和清和谈,而是持续攻城略地。1895年4月17日才签订《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及台湾澎湖,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后日本在俄法德三国干涉下放弃割让辽东,清国额外支付3000万两“赎辽费”。


下面请看“手把手教你在现实世界打败日军”


user avatar   wen-yu-long-32-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大家要明白,甲午战争是个什么性质的战争。

这是一场日本抢中国角色定位的战争。

在甲午战争之前,在欧洲列强的眼里,中国依然是东方强国。

可能有人会问,在两次鸦片战争里中国都是惨败,有这样丢人现眼的强国吗?

当然有啊,在两次鸦片战争里跟中国动手的是当时世界第一强国英国和世界第二强国法国。面对世界排名前二的选手合力一击,打不过是正常的,全世界都没人能接得住招,打得过反倒不正常。这就好比现在中美联手的话,在地球上没有对手,能接得住的只能是外星人。

当时世界第一强国英国对中国动手都要拉上世界第二强国法国,说明他们对中国还是相当看重的。

在甲午战争之前,欧洲大陆的情形是这样的:

沙俄在跟奥斯曼土耳其死磕克里米亚及高加索地区。

当时的俄国野心勃勃,屡败屡战,俄土战争整整打了10场。

奥斯曼帝国当时风雨飘摇,根本挡不住毛熊的重拳。欧洲列强们知道毛熊对土地的贪欲是无穷尽的,如果打垮了土耳其就要入侵东欧南欧甚至西欧,因此都站在土耳其后边给钱给枪扶持他们跟俄国单挑。但是土耳其是烂泥扶不上墙,身后站着一堆大佬都打不过毛熊,最后英法等国不得不亲自上场才打赢了第九次俄土战争这场消耗战逼死了沙皇尼古拉一世。

但是好景不长只过了20年,欧洲列强们刚松懈下来,尼古拉一世的儿子亚历山大二世就发动了第十次俄土战争,一口气打到了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逼迫对方签下了城下之盟,一时间风头无两。

这时候英法等国就很尴尬了,土耳其简直连烂泥都不如,根本不值得扶持,但是让英法亲自下场去跟毛熊对打,他们又不愿意——虽然他们当时并不怵毛熊,但是毛熊在他们眼里是疯狗是野蛮人,文明的绅士们怎么能被疯狗咬住跟蛮子死磕呢?

于是他们的目光转向了东方,心中产生了一个新想法:在远东给毛熊扶持一个新对手好了,能把毛熊打疼逼迫毛熊把战略重心也转到东方最好,即便不行,至少也能牵扯住毛熊的一部分注意力,使毛熊在欧洲战场不能竭尽全力。

那么问题来了:扶持谁呢?

答案很明显:目前看来只能是中国,没有第二个候选者。

所以当时欧洲列强尤其是英法,对中国的态度非常和善,给中国提供了很多帮助和便利,兴办洋务运动。尤其是军事方面,几乎各种武器都敞开供应,枪炮军舰要啥有啥,还帮助中国建立了北洋水师等近代军队。

但是满清政府愚昧懵懂,根本没有意识到局势的变化,还以为这是什么“同治中兴”,四夷来朝,重新开始自大起来。

英法等国的态度逐渐开始转变了,因为中国始终没有如同他们所想那样搞清楚自己的被设定,根本没有把矛头转向毛熊,哪怕毛熊霸占伊犁,满清都没有趁第十次俄土战争之际夺回来,而是搞了谈判。

等到光绪年间,事情更加变味,中国不仅没有向毛子动手,反倒在南方跟法国打了一场“中法战争”,法国在这之后基本上就把中国当潜在的敌人了。英国也开始观望,想要准备B计划。

这个时候,日本已经进入明治维新的时代,睁开眼睛观察世界。中国人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幻想里,不想被人当枪使,更不想给人当走狗,“中法战争”本质上其实就是这么回事:中国不想按照欧洲列强安排好的道路走。而日本人很现实,中国不想走的这条路他们求之不得,因为这是日本想要强大的唯一机会。但是现实是很讽刺的,当时的日本,连当狗的资格都没有。

从明治维新到甲午战争的这二十多年,其实就是日本为了做走狗而做准备的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来,日本一直在积攒着自己的实力,最后遇到了天花板——当时日本的主要财源是做转手贸易,从中国收购生丝运回日本制成丝绸卖到美国,从美国收购棉花运回日本制成棉布卖到中国。这一招基本没有技术含量,中国和美国的商人又不傻,他们发现完全可以自己生产并买卖丝绸和棉布,干嘛要让日本从中赚一笔呢?眼看着当时日本的路越走越窄,都要爆发经济危机了。这个时候英法等国都在看热闹,当时日本的死活,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于是日本终于下定决心铤而走险,发动了甲午战争,抢夺中国的国运。日本为了这场战争豁出了一切身家,发卖的战争债券远远超出了日本政府能够承受的极限,如果这一仗败了必将万劫不复。最后在满清的懵懂迷茫之中,他们打赢了,于是以英国为首在观望的欧洲列强们立刻抛弃中国出来托底,收购了日本的战争债券,替日本稳住了经济形势,同时向中国施压,逼迫中国接受日本《马关条约》的苛刻条件。

这期间俄国觉察出不对,忽悠着德法两国搞了一出“三国干涉还辽”,逼迫日本吐出辽东半岛并且自己强占。而英国老奸巨猾,没有参与这事,而是暗地里支持和怂恿日本,日本也投桃报李抓住机会积攒实力一飞冲天,在十年后发动日俄战争重创毛熊,以先后击败中俄两大强国的战绩从此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现在回到正题,“如果甲午海战清朝赢了,日本会怎么样?”

如果甲午海战清朝赢了,那么整场甲午战争就输不了,毕竟日本不可能在没有海军保护的情况下运输陆军和补给,最后的结果肯定是清朝打赢整场甲午战争。

如果清朝打赢甲午战争,那么东亚局势就会继续陷入古怪的平衡:清朝既然赢了,那么纸老虎的本质就不会被揭穿,欧洲列强依然会把中国当成世界强国,英国还会想方设法怂恿中国跟俄国死磕,法德等国也不敢轻易对中国下手。满清君臣们也会继续沉浸在天朝上国的幻想里,继续“光绪中兴”甚至“宣统中兴”,满清后期没有被洋人欺负个遍,中国人民没有承受近代以来的诸多屈辱,自然也就不会人心思变,辛亥革命也不会那么容易成功,整个近代史可能都会改变。

俗话说:“痛定思痛,大破大立”。我个人觉得甲午战争里满清赢了,未必是件好事,可能到今天依然还会留下诸多封建残余和民族惰性。现在的中国可能跟印度差不多。

可能有人会说:你跑题了,题主问的是清朝赢了,日本会怎么样?

日本当时可是把一切都赌进去了,如果输了自然是万劫不复,谁还在乎他们会怎么样呢?

我猜日本中央政府肯定是会垮台的,而且声名扫地一蹶不振,日本可能会回到四分五裂的藩政时代,斗个百八十年,也许会涌现出一个新的幕府。




     

相关话题

  范文程,洪承畴,吴三桂这三个人确实违背民族大义,但对自己对百姓,他们难道有更好的选择吗? 
  乾隆是昏君吗?如果是那算得上千古罪人吗? 
  如何评价兆惠? 
  为什么说把明清混到一起说的人大都是满遗,或受到满遗迷惑的人? 
  清朝统治中国260多年,为何满族人口才增长了近3倍? 
  清朝捐官能指定地方吗? 
  如何看待菅义伟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将被指名为新任首相?对日本本国及国际形势有何影响? 
  清朝入关时汉人拒绝剃发,为什么辛亥革命胜利后却拒绝剪辫子? 
  为什么现代人总是那么痛恨清朝? 
  如何评价毛文龙?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舍命生子」世界首例肺移植产妇4月1日去世?
下一个讨论
用钱能买到公爵头衔么?





© 2024-05-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