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司马孚? 第1页

  

user avatar   wo-kan-yo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巧啊……我写过一篇关于司马孚的杂感……直接贴上来

司马孚。他是司马懿的亲弟弟,司马师和司马昭的亲叔叔,但是他对于魏晋之变,却有着非常深的心理挣扎。其矛盾与痛苦可能不下于荀令君。当然,司马孚最终肯定是没有以死对曹魏尽忠,也没做出什么对于司马家族有损害的事情。甚至还曾帮助进行高平陵之变,并且在姜维北伐的时候稳定关中,在诸葛恪伐魏的时候稳定大局,为司马家族立下汗马功劳。所以很多人觉得他表现出的对于曹魏的情感是在作伪,沽名钓誉而已。但是我却不那么觉得。大家理解荀彧,是因为他最后以死相抗了,但是他至始至终也没有做出任何损害曹操的事情来。别说司马孚,他面对的是自己的亲人,要他以死相抗甚至公开与自己的至亲为敌,实在是要求太高了。
在高贵乡公死之后,他痛哭,说“杀陛下者,臣之罪。”并且要求调查整件事,找出主谋。在司马氏谋划篡位的时候,司马孚始终没有参与,并且在陈留王禅让以后去金墉城,司马孚拉着废帝的手流泪,说“臣死之日,固为大魏纯臣也。”然后死之前立下遗嘱,说:“有魏贞士河内温县司马孚,字叔达,不尹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始终若一。”其中“不尹不周”出典《汉书》原本指的是王莽,身为宰辅不做周公、伊尹,而谋取代。这个是他的自责,身为曹魏老臣,却没有尽责,也有把司马氏代魏看做王莽篡位的意思。而“不夷不惠”出自《法言》,意思是伯夷、柳下惠一般的隐士太过于激烈了,而不夷不惠就是“不屈其意,不累其身”,也就是不违背自己的心意侍奉新主,也不过于偏执导致身死族灭。这是魏晋时期名士推崇的一种态度。
也许司马孚并不能如荀彧一样纯粹完美,只是觉得他们两个在王朝更替之时的矛盾有点相似。荀彧是忠义难以两全,既要报大汉的世代国恩,就不能报曹操的知遇之义。而司马孚是忠孝不能两全,国与家,这样的选择的确也是很残忍。司马孚的地位显然更加尴尬一些,身为司马家族的人,他与司马懿、司马昭等人的关系,远比荀彧和曹操亲密。荀彧曹操还可以说最后因为道不同而中道绝离。但是面对家人,这个决断就更加难下了。特别是在汉末至南北朝,孝先于忠,父先于君,是当时士族比较普遍的一种看法,在大家族中,家族的利益很多时候要高于朝廷的利益。司马孚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荀彧因为忠于汉室付出了生命,而司马孚似乎并没有付出什么代价。其实还是有的。司马孚在生前虽然受到尊敬,死后哀荣也不缺。但是他得封国在他死以后非常短的时间内,就被废除(或者规模大大缩小,这个还有争议),不能不说,他的行为是司马懿一脉心中的一根刺。他生前受到的责难在史籍中虽然没有什么记载,我觉得私底下必然不会少,至少他心里压力会非常大。当然,这个与荀彧相比,似乎并没有什么,但是我觉得作为司马家族的人,对曹魏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然是非常不错了。

以上全部看起来比较像史实的内容(包括典故),全部出自于仇鹿鸣先生的博士论文《魏晋时期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这本来是一个类似读书笔记的存在……但因为是自己看的,而且以发感慨为主,就没有采用符合学术规范的注释。现在发到知乎上,还是要注明一下,君子不掠人之美。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赶着打游戏没时间细说了,分析此人时注意两点矛盾:一是司马家族的老一代与新锐人物间的矛盾,二是老一代立魏功臣(不止司马家,还有陈家,荀家等)在汉魏易代之际的家国矛盾。搞清这两点矛盾,理解司马孚就很简单了。另,司马炎尊崇司马孚可不是发自内心的,请自己查安平国在晋初的遭遇。


user avatar   wang-da-bao-11-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已经说过的司马孚生平,我就不重新说一遍了,还是响应楼主的主题,只说说该怎么评价司马孚吧!

以我们现代人比较全面、客观的眼光看起来,司马孚对曹魏帝国表现出来的忠诚,好像很有些虚伪的味道。但是,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那个时代里,在儒家忠君思想曾经那么被人提倡的情况下,司马孚的这种表现,也绝对不是一个装字就能概括了的。

司马孚是东汉末年到西晋初期一个最经典的人物,他活了九十多岁,亲眼目睹了曹魏帝国从创业、建立、衰落到灭亡的整个过程,也亲自经历了社会思潮从儒家思想溃败、法家思想失败、玄学思想崛起的全过程,而且这个时期几乎所有的大事,都有他的参与,司马孚就像一部活的汉末三国史,承载了东汉末年、三国、西晋初年三个时代深深的印记。

像他的父亲、兄弟们一样,司马孚受到过极为完整、系统的儒家经典教育,他从小被告诉的,就是忠君爱国、忠孝仁义,然而,伴随着东汉王朝和儒家道德的双重崩溃,司马孚稚嫩的三观也全盘崩溃了:满怀着儒家思想的他,却不得不眼睁睁的看着军阀混战时代的阴谋诡计、刀锋战火,是怎么战胜了礼仪廉耻,然后再看着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个根本不是儒学名士的军阀分别建国,独立自成霸权;等到自己亲自帮助曹丕建立曹魏帝国,好不容易有了个大致和平的时代,到了年过半百的时候,自己却又不得不运用诡诈机谋,亲自参加政变,然后违背儒学最基本的忠君思想,成为了依靠篡权夺位才建立起来的西晋王朝的第一元老。如果说很多人只是经历了一个时代的阵痛,那么司马孚一个人,却经历了汉末三国、魏晋交接的两次剧变,等到他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已经变得让他快要不认识了。

实际上,在司马家族中,不止是司马孚一个人不认同司马懿父子的做法。像司马孚的次子司马望,也在司马师、司马昭时代感到非常不安,为了避免洛阳再次发生政变,他主动要求去镇守西北;而司马懿弟弟司马通的二儿子司马顺,更是在司马炎称帝以后公开说:“没有尧舜的德行,却要借禅让的名义!”接着为曹魏帝国哭泣。司马炎听说以后,立刻把司马顺流放到大西北去受罪,然而一直到死,司马顺都不肯改变自己的看法,他最后仍然认为自己是曹魏帝国的大臣。从这也能看出来,当时人们对于司马家族这种谋权篡位的行为的一种看法。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司马孚看似矛盾的行为,其实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维持司马家族的名声和利益。在那个年代,社会评价对于一个人或一个家族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家族的名声和利益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这个家族名声不好,那么其他家族也不愿意和他们打交道,这样这个家族就会被孤立,就不能扩大自己的势力网络,就不能融入士族和官场主流。所以,在司马家族绝大多数成员谋权篡位的时候,司马孚仍然公开宣称忠于曹魏皇室,一方面是为了维持司马家族部分人的正面形象,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和当时数量还很可观的曹家的支持者、同情者彻底决裂。我认为,司马孚这么做还有一个最隐晦的目的,就是万一司马师、司马昭他们失败,一直公开忠于曹家的司马孚,还能为司马家族留下一条血脉,不至于全家死光光。

然而,形势比人强,因为曹魏帝国压制皇族的错误国策,司马家族走上历史前台,是一种历史的趋势,任何人都无法阻止这种趋势。西晋时代已经到来,像司马孚这样里外不是人的西晋元老,也只能空留一个美好的名声,和忠直善良的人们对他的无限怀念而已了。

最后,说点我本职工作的事儿,最近,我专门做了一个有关西晋历史的长篇音频节目《大宝——西晋时代》,专门在说司马家族在整个东汉、三国、西晋时代是怎么崛起、鼎盛,又怎么一步步国破家亡的。也许看看古人干的事儿,对您今天有帮助,有兴趣的兄弟们请欣赏和指教!地址:001 西晋到底有多乱?【MP3_声音_录音】免费在线收听|下载-喜马拉雅fm


user avatar   ji-xuan-yi-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安平献王的事儿啊,这个我擅长,改日细说。




  

相关话题

  怎么看待孙权偷袭荆州这一战略? 
  如何评价《这一类书,我建议你少读为妙》? 
  慈禧太后的综合能力是不是远胜于关羽? 
  如何评价电影《消失的爱人》(Gone Girl)? 
  如果你穿梭到三国,你发现你变成了刘禅,蜀国可以一统天下吗? 
  一个文科生(没学过三国历史)穿越到三国,如何让刘备统一三国。? 
  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去世,享年 76 岁,如何评价他一生的贡献? 
  假如你可选一位汉末/三国主公携三位下属或妻妾梦游魂穿《金瓶梅》中的西门庆及三女主你会选谁,会有啥故事? 
  孙权为什么会杀关羽? 
  为什么曹操没了军粮还能继续作战,袁绍乌巢被烧就很快溃败了? 

前一个讨论
南朝梁武帝萧衍有怎样的一生?
下一个讨论
高句丽和三国司马懿平定辽东时代有什么联系吗?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