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渤海小吏对姜维祸国的分析? 第1页

  

user avatar   luo-ju-s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下结论,渤海小吏作为知名历史普及大V,关于姜维亡汉中这一观点,似乎夹杂了太多私人感情。以至于他这七条观点中,很多都是为黑而黑的错误言论。

逐条回复


回复第一条:放进来打的错误战略。

姜维的汉中防御体系好不好,不能简单粗暴的只看结果就得出结论。防御体系好不好,执行者以及执行力度才是关键。如果执行者没有按照原计划执行或者一些因素导致体系失效,那么把执行者的错误怪在制作者身上是否合适?

先来看看姜维的防御体系:

【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臣重关镇守以扞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

我们不能把姜维的防御体系简单的归结为敛兵聚谷,因为这漏了许多防御体系中重要的因素。比如:

【使敌不得入平,臣重关镇守以扞之。】使敌不得入平就说的很清楚了,放进来,不是放到汉中盆地里面。不放入汉中盆地,前提是要有重关可守。

重关是什么?阳安关口,阴平桥头。

但是为什么重关没守住?

因为守关的蒋舒举城投降。

这导致了什么?

1.钟会大军长驱直入,汉中门户洞开。

2.本来计划支援阳安关口的张翼董厥的援军已经到了汉寿,只差一两日路程即可进入关口,却因为蒋舒的投降被迫前往和姜维汇合。

而守住另外一个“重关”阴平桥头的姜维廖化有被包围的可能,只能放弃阴平,退保剑阁。

【遣别将进攻关口,蒋舒开城出降,傅佥格斗而死。会攻乐城,不能克。闻关口已下,长驱而前,翼、厥甫至汉寿,维、化亦舍阴平而退。】

因此,汉中的陷落,或者说汉中防御体系失效的责任,不在姜维,而是在蒋舒。放进来,不是姜维放进来,而是蒋舒放进来。

接着说汉中防御体系的假象部分:【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

这部分是空想吗?我认为不是,因为姜维在剑阁告诉我们了【维不答书,列营守险。会不能克,粮运县远,将议还归。】



回复第二条:远赴沓中屯田的战略漏洞。

关于这一条我们要搞清楚,姜维去沓中是为了防御汉中还是被迫避祸?

【宦官黄皓等弄权于内,右大将军阎宇与皓协比,而皓阴欲废维树宇。维亦疑之,故自危惧,不复还成都。】

除此之外,指责姜维远在沓中形成战略漏洞,请问,漏洞在哪?姜维难道因为远在沓中没有及时抵达重关阴平桥头防守汉中?姜维不仅跳出了邓艾诸葛绪的包围圈,还赶在邓艾之前抵达阴平桥头,守住了两重关之一。所以,姜维避祸沓中根本没有对守卫汉中造成什么实质影响,汉中失守关键还是阳安关口的蒋舒出问题了。




回复第三条“听到大军来不动屁股喊中央增兵”

用这个不动屁股就很灵性(夹带私情)。

为什么姜维不动屁股?因为动不了啊。

【乃下诏使邓艾、诸葛绪各统诸军三万余人。艾趣甘松、沓中连缀维,绪趣武街、桥头绝维归路】

姜维不但跳出了皇帝亲自制定包围圈,还顺利和廖化会师守住了阴平桥头,请问有什么问题?

至于姜维喊中央增兵,这也成姜维黑点了?钟会还没有出兵姜维就已经把奏章交给了刘禅。倒是中央听信黄皓导致发兵拖迟,即使奏章被拖欠了十余日,廖化还是及时赶到阴平桥头和姜维汇合,张翼董厥也赶到了汉寿距离阳安关口不过数十里。如果朝廷不拖延这个奏章,汉中能不能失守还真难说。请问这应该怪姜维还是怪黄皓?

【六年,维表后主:“闻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诣督堵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征信鬼巫,谓故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




回复第四条:“到敌人到了汉中盆地才回防”

【姜维自沓中还,至阴平,合集士众,欲赴关城。未到,闻其已破,退趣白水。】

搞清楚时间顺序,先是姜维从沓中逃离包围圈,然后到了阴平,这时候阳安关口还没有失守,敌人还没有进入汉中盆地,然后姜维集合军士,准备前往阳安关口,结果走到半路蒋舒投降了,这个时候姜维都已经进入汉中盆地了。所以“到敌人到了汉中盆地才回防”的说法也是为黑而黑。




回复第五条“主动出让益州福祸之地白水关”

1.汉中已经失守,守白水关会不会有被包围的可能?

2.白水关和剑阁谁更能守住蜀中?这就要请问是你了解白水关和剑阁谁更能守住蜀中,还是姜维董厥这些蜀人了解?




回复第六条:“邓艾出兵不分兵救援诸葛瞻导致诸葛瞻战败”

请问,诸葛瞻战败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友军的问题?

【瞻盘桓未近,祟屡劝瞻宜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瞻犹与未纳,祟至于流涕。】【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陈待艾】放着险要不占据,列阵待邓艾?你以为你列的是八卦阵?

【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邓艾这种状态诸葛瞻都能打输,就是诸葛亮转世或许也无济于事。


另外姜维分兵帮助诸葛瞻,时间上来不来得及?姜维不守剑阁了?如果姜维分兵救诸葛瞻而导致剑阁失守,是不是也要怪姜维错误分兵导致剑阁失守?




回应第七条“到最后大军放弃剑阁白白让钟会入关”

这一点完全是为了黑竟然连基本的理智和逻辑都丢失了

请问人家打到你水晶塔了你是回家还在继续就在上路守塔?家都没了,守剑阁有什么用?




最后,蜀汉灭亡是政权的问题,主公昏庸无能,听信黄皓,另外,主战派姜维担任大将军,而不主张北伐的廖化张翼却又担任左右车骑将军来分姜维的兵权,分完兵权后又反过来怪姜维北伐不利。

政治上,董厥诸葛瞻对黄皓乱国选择不作为:【自瞻、厥、建统事,姜维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窃弄机柄,咸共将护,无能匡矫,然建特不与皓好往来。】


至于姜维,人们乐意把他当做诸葛亮的接班人,问题是诸葛亮主政时期,军政大全都在诸葛亮手中,无论是北伐大计上,还是在朝廷中,拥有军事化话语权的魏延吴壹都支持诸葛亮,宫中有董允匡扶刘禅,府中也有蒋琬常足衣足食。


而姜维,北伐大军中廖化张翼不支持北伐,胡济甚至直接爽约导致姜维大败。宫中黄皓干预朝政,朝中董厥诸葛瞻不打击黄皓,反而打算选阎宇代替姜维。


说到底,姜维几乎是一个人在战斗……


一个人战斗也就算了,而最终在历史的后话里,在防御战争中表现最积极的姜维却被要求要承担最大的责任,真正的过失方蒋舒马邈黄皓诸葛瞻的责任却被轻描淡写。甚至演变成了没有姜维,蜀国还能守得住/姜维导致蜀国亡国的滑稽言论。

???

现在为了黑都丝毫不顾及人性了吗?


user avatar   chu-qi-33-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专门去看了原文,先说观点,一半赞成,一半反对。

赞成汉中失守,姜维负主要责任。犯了错要认,挨打要立正。姜维改变汉中防御体系,推行“敛兵聚谷”,结果弄巧成拙,致使汉中失守。这个责任,推不得旁人。虽然这个战术并非一无是处,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却出现了巨大的问题。

(1)率领部队前往距离汉中遥远的沓中屯田。

(2)钟会入汉中之时,没有迅速回援。

(3)刘禅没有及时发兵。

(4)阳平关蒋舒投降。

特别是第一点,属于公认的“昏招”,古今学者也大都持有反对、批判的态度。即使屯田避祸,也可以就近选址。而且“敛兵聚谷”政策既然已经实施,为何却轻易调动身为“游兵”的军队深入陇右?之前有和其他答主交流过,那位答主提出,沓中是北伐前线,在沓中屯田可以巩固陇右边防。论著《三国兵征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证实了这一论据的合理性。然而,《三国兵征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中也提及,屯田沓中虽然略有好处,但是会带来“汉中空虚”这一毁灭性漏洞。

关于这一点,我希望一些偏激的姜维粉们能够正视姜维的问题。他诈降复国的精神令人动容,受国力所限北伐不易,生活作风无可挑剔,但是这也不能掩盖他在军事上的失误。如果喜欢一个历史人物,却不能容忍他身上存在错误,那么还请不要妄言自己喜欢这个历史人物。因为这喜欢的根本不是历史上的这个人,而是自己意淫的一个“神”。


接下来说一下反对的地方。蜀汉此战灭亡,姜维责无旁贷,但并不像渤海小吏渲染得那么夸张。既然题为“蜀汉亡在哪儿”,就应该客观、公正地分析原因。然而,他却对姜维抱有极大偏见,在部分地方,通过差别性选择史料情绪化解读史料,给出了一个感情偏向严重的回答。这样会误导一些对这段历史不甚熟悉的读者。而且文章内容有失公允,文不对题。

有些朋友会说,科普历史带有个人倾向在所难免。这个没错,但是不能“偏向严重”。先说一下个人对“偏向严重”的理解:既然题为“蜀汉灭亡在哪儿”,那么就理应把“灭蜀之战”中的关键军事史料一一列出并正确解读,让读者对史实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谈个人的想法:我认为姜维祸国,是首要责任人。这样完全OK。然而,渤海小吏在“史料选择”这一步便略去了一些关键史料,而且对文中部分史料进行了情绪化的解读,这本身就有违史学精神。

下面,围绕“差别性选择史料”和“情绪化解读史料”来详细说一下反对内容。

先说前者。在史学研究中,“史料选择”是一个大学问。同一个论题,选择不同的史料进行研究,甚至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差别性选择史料会导向人的思维于无形。因为被列举出来的史料确实都是真的,有据可考,看似客观、可靠。实际上,不支持结论的史料早就已经被过滤掉了,这属于“围绕结论找论据”。读者看到的,不是真实、全面的历史,而是作者想让读者看到的历史。

用一张照片来形容一下这个行为。(图片直接从网上找的,侵删)

在这里列举两个本文没提及的关键史料:

权留蜀子祟,为尚书郎,随卫将军诸葛瞻拒邓艾。到涪县,瞻盘桓未近,祟屡劝瞻宜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瞻犹与未纳,祟至于流涕。 ——《三国志 · 黄权传》

翻译一下:黄权留在蜀汉的儿子黄崇,担任尚书郎,随卫将军诸葛瞻抵御邓艾。到涪县的时候,诸葛瞻盘桓此处,黄崇多次劝说诸葛瞻应该急行军到江油关占据险要地方,让魏军不要进入平原地带。诸葛瞻犹豫再三没有采纳,以至于黄崇急得泪流满面。

众所周知,蜀汉灭亡,在于两路兵马:钟会攻剑阁,邓艾渡阴平。因为钟会被姜维阻击于剑阁无法突破,所以邓艾这路奇兵,才是最后的夺命之剑。诸葛瞻拒绝了黄崇“驰援江油关”的建议,最终江油关马邈投降,邓艾大军获得补给,长驱直入成都平原。同样都是救援拖沓、关防失守,渤海小吏只对姜维大加批判却丝毫不提及诸葛瞻的失误,双标明显。

关于诸葛瞻的责任,在此分解一二。首先声明一点,我不认为他的责任在于“没有消灭邓艾”,这对诸葛瞻来说太不公平了,毕竟邓艾是一个连姜维都难以匹敌的存在。江油关失守,诸葛瞻的责任,在于“拒绝谏言,救援不力”。这个“救援”和他有没有实战经验关系不大。同样没有军事经验的黄崇,甚至军事小白如你我,也都知道抢占地利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自己军事能力还不如对方的情况下。

当然,如果涉及到蜀汉灭亡,姜维作为大将军,其军事责任远比诸葛瞻大得多。然而遗憾的是,诸葛瞻的失误太过关键,以至于无法忽略。

再举一个例子:

“霍弋闻魏军来,弋欲赴成都,后主以备敌既定,不听” ——《汉晋春秋》

镇守南中的霍弋上书,请求出兵回援成都,后主拒绝了。霍弋本身是身经百战的名将,如果回援成都,或许情况会有转机也未可知。毕竟无论如何,霍弋在军事上都比诸葛瞻要有经验。

说这些史料关键并非我信口雌黄。《中国战争史(第四册)》和《三国军事史》在“灭蜀之战”中都专门点明,足见其重要性。然而,渤海小吏却通篇未提。巧合的是,这两个失误都和姜维没有关系。结合他对姜维的阴阳怪气,有理由怀疑,这是他出于个人偏见,为了夸大姜维的责任而故意漏下。

毕竟“省略关键史料”这种问题,前文也存在。譬如,在《二士争蜀(3)》:

有的人说姜维这是心存汉室,所以老娘什么的就都顾不了。
在这里要专门说一下,姜维生于202年,那一年袁绍导演都死了,大汉的牌匾早就使不上劲了,而且姜维的出生地是百年羌乱主旋律,大汉存在感最弱的陇西,姜维成长的过程也一直实在凉州大族和羌氐自治的环境中长大,所谓大汉的认同感其实真的谈不上。

这段话是我后来才看到的。看到这段话之后,我就明白了,渤海小吏这个人一点都没有身为历史科普者的客观,只凭着个人感情,就对不喜欢的历史人物肆意抹黑。他再一次“偏见性选择”,故意过滤掉了对姜维有利的史料:

(诸葛亮)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 ——《三国志 · 姜维传》

为什么说渤海小吏这个人是“故意过滤”?原因很简单,这段话出自《姜维传》,白纸黑字,清清楚楚。渤海小吏既然在开篇声称“该系统地说说姜维了”,难道不参考姜维本人的传记么?既然参考了,那为何在这个问题上,舍弃诸葛亮的“此人心存汉室”的评价而不用,通过一段逻辑可笑、毫无依据的脑补,就判定姜维“所谓大汉的认同感其实真的谈不上”。除了故意隐瞒真实史料恶意抹黑,我不知道还能作何解释。


再来说一下“情绪化解读史料”的问题。研究历史,“解读史料”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复杂的工作。它需要结合当时背景、情况,对历史人物的行为进行严谨的推理、分析,并非只是单纯的史料翻译。

(解读史料)不能更满足于表层文本的提取和建议的攒凑式结论。经由“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掌了的历史资料”,才能对今天的认知有所贡献。 ——《历史研究要强化史料辨析》(该文首发于《人民日报》学术版2016年5月16日)

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系邓小南教授的对“解读史料”的认知。然而,渤海小吏丝毫没有这样的觉悟。举个例子。面对“维等闻瞻已破,率其众东”等关于姜维退兵路线的史料,他没有深入探究,只是一味责问,充满了暴躁和武断:

邓艾已经战败了诸葛瞻,你就算回军你也要赶紧往绵竹去救急!你去什么广汉!

给大家展示一下真正的历史学家对这条史料的解读:

姜维等率领步骑四五万人撤离剑阁,南下巴西,沿广汉郪道以摆脱腹背受敌的处境,并查明情况,以伺机回援成都。 ——《三国军事史》

这才是真正的解读史料。对于古人的行为,并非一味否定指责,而是深度结合地理、军事、政治环境来探究其背后的逻辑。《三国军事史》是中国军事通史第七卷,也是研究三国战争时必不可少的基础论著。如果渤海小吏连这本书都没有参考的话,那么这篇文章的可靠度便大打折扣。如果渤海小吏参考了这本书的话,那又为何会叫嚣“你要赶紧去绵竹!你去什么广汉!”?明明《三国军事史》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楚——“以摆脱腹背受敌的处境”

没去过四川的朋友可能不大清楚。穿过剑阁,便是平坦宽敞的金牛道,其线路大体与今天的G5京昆高速一致。如果姜维沿金牛道直奔绵竹、成都,前有邓艾领兵,后有钟会大军,军事小白如你我都知道——这叫作腹背受敌,自寻死路。

而且,令人无法理解的是,渤海小吏自己引用的史料里面都有“以审虚实”这句话。这已经明确交代了原因,不知为何他还能对此视而不见,依旧自顾自地跳脚责问。解读史料,竟然能疏忽至此。他的原文如下:

并没有!他东向去了巴中的广汉!(维等闻瞻已破,率其众东入于巴;维等初闻瞻破,或闻后主欲固守成都,或闻欲东入吴,或闻欲南人建宁。于是引军由广汉、郪道以审虚实。)

总结一下,姜维“引军广汉、郪道”“东入于巴”(《钟会传》),共有以下几个好处:

(1)避免军队腹背受敌,直接被灭在金牛道上。

(2)探听后主动向。后主可能东入吴,可能南下南中。在此处可以接应。

(3)如若后主固守,通过此路也可以迂回以救成都。

(4)巴地一带尚有险关(譬如阆中)可以驻守。彼时、南中、永安尚有兵将,并未失守。占领巴地可以连结东部与南部,保留一部分领土,继续抵抗。

第3点“迂回以救成都”并非我主观臆断,不仅《三国军事史》作此解释,我们还可以从钟会写给司马昭的信上得到证实。

“会上言曰:‘贼姜维、张翼、廖化、董厥等逃死遁走,欲趣成都。’” ——《三国志 · 钟会传》


最后总结一下:蜀汉此战亡国,姜维责无旁贷,但是并没有渤海小吏渲染得那么夸张。相反,渤海小吏不仅隐瞒多处对姜维有利的史料,还情绪化地解读已有史料,有对姜维进行恶意抹黑的嫌疑。本文虽然题为“蜀汉亡在了哪”,然而对实权皇帝的责任却轻描淡写,用大篇内容指责一个将军,有失偏颇。更令人惊异的是,分析一个国家的灭亡,甚至不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探究,而是一味夸大《仇国论》的影响。文章如此草率,实在配不上“蜀汉亡在了哪”这么严肃的一个标题。

再最后,欢迎和平讨论和指正问题。


user avatar   xiao-xing--xing-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件事的基本事实很清楚,小吏的大部分观点没问题。

倒是前面诸多反对小吏的回答不敢正视历史。

a.

汉中改防前,第一防线在谷口诸围守,最后一道防线是阳安关。

汉中改防后,唯一防线是阳安关。

b.

汉中改防前,守军不知有多少。

汉中改防后,姜维抽走了部分守军。

c.

汉中改防前,防务由汉中督全权负责。

汉中改防后,汉中军区没有人能掌控全局。


改防后的弊端一目了然:

a.防线收缩,缺乏纵深和缓冲、保护。

b.守军削减。

c.没有真正的统帅负责统一指挥。


阳安关怎么丢的?

钟会主力直接挺进攻击阳安关(弊端a)。

守军不足(弊端b)。

傅佥不能节制蒋舒,阳安关守军没能贯彻镇守的战略方针(弊端c)。

结果就是王平担忧“贼若得关,便为祸也”在姜维的部署下成为现实。

你说这祸不是姜维惹得还能是谁?

若第一道防线在谷口,轮得到蒋舒从阳安关这后方屁颠屁颠跑去前线投降?就算谷口有蜀将反水,无非防线依次后移,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可惜姜维一个改防,汉中从重重防御变成了实际上只有一道防线。

若汉中督胡济在,蒋舒哪儿来的底气告诉汉中都督你守你的,我打我的?可惜胡济一个汉中督,被姜维调到梓潼郡去了。

若阳安关有重兵镇守,魏人如何“乘虚袭城”?可惜姜维在沓中迟迟不归,而汉中的守军又通过改防抽调走了部分。

姜维要求增兵阳安关,阴平桥,结果自己手握重兵第一个不去增援。

姜维要求汉中坚守待援,结果自己抽走汉中兵力又迟迟不归。

钟会主力入快入秦岭,成都已经开始调配兵力支援前线,沓中却按兵不动看着邓艾向沓中,钟会向汉中。想必是刘禅和黄皓告诉姜维您老在沓中千万别挪窝的。

往近了说,王平提供了兵力不足三万时如何应对来敌,实兵诸围,堵住谷口。

往远了说,诸葛亮北伐主力守汉中,还调李严东兵二万人入汉中不是?

再远了说,张卫只守一个阳平关还用了数万人。

若觉得汉中兵力不够,那么应当参考王平。

若觉得不可掉以轻心,起码审慎如诸葛亮。

若觉得只守关就够了,也要效仿张卫重兵。

姜维一个都没参考,汉中兵少我抽走部分,汉中总指挥我给他弄梓潼去,汉中二十年防务我给他改一改。

不改怎么抽走汉中兵?

不改怎么安排汉中督离岗?

张鲁据汉中,刘璋怎么抵御的?巴西白水葭萌等地该守都是要守的。

姜维怎么做的?直接放弃,回剑阁。

连刘璋都不如。

剑阁天险,必然重兵守之,这可以理解。

邓艾绕路去涪城,姜维是知道的,总不能说诸葛瞻在成都都知道邓艾从哪儿来,姜维在剑阁却没情报。

田章从剑阁出发汇合邓艾,姜维必然也是知道的,总不能说姜维梓潼防区的关尉被击败,姜维这总指挥毫不知情。

然后呢?按兵不动。

据后人洗地,说是剑阁面对的压力太大了,不能分兵。

我就笑了,整个汉中的兵力都没有剑阁多,姜维迟迟不去救。回头守一个剑阁天险四五万人分不出兵,好意思洗?

江油是姜维的防区,不是诸葛瞻的防区,姜维不救,错在去救江油的诸葛瞻?合着给姜维擦屁股还擦出几宗罪,姜维就干净了?

不救江油,也不增援诸葛瞻,姜维是知道诸葛瞻麾下都是精兵强将?还是不知道蜀汉这点家底善战的军队都在剑阁?

姜维自己都打不过邓艾,是怎么觉得诸葛瞻带着久疏战阵的军队能击败邓艾?

诸葛瞻战败有诸葛瞻的问题,又不代表姜维没问题。

蜀汉灭亡这系列作战,姜维的问题最多,责任最大,说姜维祸国能有啥问题?

回过头来想一想,朝野对姜维的反对是因为什么造成的?

是因为北伐么?

不是。

是因为姜维穷兵黩武。

是因为姜维不理政务。

内部不再团结,产生裂痕,走到亡国。

蜀汉四相珠玉在前,如何安排宫内事宜,怎样解决本尊不在成都的问题,效果又怎样,都是现成的例子。

姜维学了么?

王平拒曹爽,诸葛亮据曹真,张卫守阳平关,刘璋御张鲁,都是现成的例子。

姜维在意么?

无论是治国方略,还是军事部署,有太多可以参考的内容,姜维统统不理,一意孤行。

姜维祸国没有任何疑问。

蜀汉四相匡扶的后主没啥大毛病,姜维匡扶后主就能灭国,只是因为姜维不行。


user avatar   lang-xie-yang-w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鲁迅曾经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批评过许多国人的“十景病”——

连人的劣迹或罪状,宣布起来也大抵是十条,仿佛犯了九条的时候总不肯歇手。

故而,评价人物美则无处不美,恶则无处不恶,批判一个人仿佛不从头批到脚,不从才干批到人品就不能罢休。简而言之,不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便无法安心。

正所谓过犹不及,反方向的谬误也是谬误。

众所周知,我对姜维后期的作为并不感冒,认为此公对蜀汉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典型例子便是变更汉中的防务,却又挖坑不填,为政治利益跑去沓中屯田,搞得汉中门户大开,最终局势失控。

这张图应该还是我清算姜维之失时整的:

典型的私而忘公。如果你把姜维定位为平平无奇的权臣,如此作为稀松平常;如果定位为汉室忠臣,不批判一番像话么?

但是,批判姜维穷兵黩武也好,改易防务也罢,等于要彻底否定其为人、才干么?

最看不懂的一点,为否定此公忠于汉室,便努力论证他好立功名——忠于汉室与好立功名之间有什么水火不容的互斥关系?张口“功垂于竹帛”的都是不忠之徒?姜维如果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的角色,心存汉室只不过是幌子,这位降将会在诸葛亮手下平步青云,成为军中重镇?诸葛亮是什么人?是什么样的老辣眼光?是如何的用人标准?何况其后蒋琬、费祎两位人精相继秉政,二三十年还识不破姜维的伪装?有这份绝顶的政治智慧,和之后不懂政治,闹到举朝皆敌的人设是一个人么?

捎带,为了不影响孔明的人设,刻意对姜维前期的履历一笔带过。按《三国志·姜维传》,此公在孔明生前已经为中监军征西将军,爵封当阳亭侯,临终时命其负责仅次于魏延的断后任务。这叫“给予了一定的空间”?汉语果然博大精深。

甚至为了把姜维搞成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连阿斗、黄皓也要甩锅一把,真是一人背锅,鸡犬升天。读读《三国志》:

六年,维表后主:“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及锺会将向骆谷,邓艾将入沓中,然后乃遣右车骑廖化诣沓中为维援,左车骑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以为诸围外助。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种混账加三级的货色有什么好洗的?国家灭亡,大权在握的皇帝不背锅谁背锅?难不成学槐宗,来个“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就廖化、张翼、董厥等人和姜维的“良好”关系,还怕这他们带兵去救援汉中,被姜维发电报给密了?

捎带,阿斗收到预警后调姜维回防过么?没有。向汉中派过援军么?没有。一切事实都证明了此公在亡国一事上的昏聩。末了,为了论证姜维是带恶人,一切史料都可以为此让步,一切责任人都可以为此免责——什么叫先射箭后画靶?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之前的关羽篇便是如此,现下的姜维篇仍是如此,问题还是原来的问题,只不过看的角度不同,大家一下子发现了问题而已。

同样,我也不会欲生欲死,只是就事论事,希望作者能在冷静之后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


user avatar   blackwarrior-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算是渤海小吏的长期读者,很早的时候战国时期的故事,我就开始追更了。

小吏讲的历史,不可能没有私货,因为讲历史,本来就是讲私货。任何人只要把历史事件串起来,都会形成自己的历史观。或者说你怎么把历史事件串起来,这就已经涉及你的价值取向了。

讲刘邦出蜀攻三秦,你不可能避免要讲到兵仙韩信。但是这场战役到底是不是韩信打的,怎么打的,本来就是众说纷纭的事,几十个说法你选取那个,都可以说对,也可以说错。历史这东西,本来就是千人千面。

孔子写春秋,后来的人戏称春秋笔法,不就是在说历史这东西全看你怎么取材么。所以我个人觉得小吏即使有他自己的看法和感情倾向,也不是错误的事,完全能理解。


说回正题的话,小吏这篇关于姜维祸国的分析,实际上是三国灭亡后,非常传统的看法。陈寿对姜维的评价是:“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

陈寿是蜀国人,他家里人受过诸葛亮的刑法,但他对诸葛亮的评价是非常之高的,所以陈寿是相当客观的。而这样一个后来对蜀做历史传记的蜀国末期的人才,一方面对蜀国有深厚的感情,一方面又会有足够的资料去审视这个自己同时代蜀国最后的代表人物的。

陈寿可能不了解诸葛亮,但他绝不会不熟悉姜维。所以陈寿说姜维“粗有文武,明断不周”的可信度应该非常高。


姜维的艺术形象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离姜维较近的时代对姜维持负面评价的较多,离姜维的时代越远,姜维的形象变得越来越好。开始脱离正史的形象,变成了一个孤独前行的战士。等到宋朝时期,因为宋朝是个割据时期,宋朝的文化界是拥刘反曹的,所以刘备势力被全面的推高了。

尤其姜维的北伐失败和宋朝当时的环境产生了共鸣,宋朝士大夫对姜维的形象再一次的拔高。姜维就变成了三国演义(当时不叫这名,总之就是三国的历史小说和戏剧)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主角。他的诸葛亮的关系在野史里面,也变得更为紧密。

之后到明清的罗贯中再一次的丰满了姜维的艺术形象,托孤重臣,智勇双全,忠义和悲壮这些可贵品质都加到了姜维身上。

所以讨论历史上的姜维,就不能与艺术形象上的姜维混为一谈。


所以我基本上认为,小吏对姜维的研究,还是经过认真的通读当时的历史记载,以及后来专家论文的解析,得出来的结论。这篇文章争议之大,主要还是小吏下的结论和我们一般所认识的姜维形象差别太大,难以适应所致,并不见得和客观文献和历史记录所矛盾。


我认为小吏有一点总结的让我信服的论据是:姜维放弃了错守诸围,自己搞敛兵聚谷。

你要说后面姜维和诸葛瞻谁对谁错的事,这个说不清,资料太少,当时的战机都是转瞬即逝,不在现场没法判断。

但这个敛兵聚谷,是非常明显的判断错误。只凭这一条就可以说姜维对蜀国灭亡负主要责任是没问题的。

错守诸围简单说就是依托碉堡进行防御作战。魏国来犯之敌本来就数倍于蜀国,蜀国此时占据优势的只有地理。依托关卡、碉堡对敌人进行阻挡,不进行决战是最稳妥,也是最有效的作战方式。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失败很大程度上也是败在了魏军的坚守不出。古代作战,一方面秉持防守,如果有个稳定的后方,进攻方是极难获得好处的。节节防守,在前线进行防守的消耗战,敌人又能如何?

灭国的功臣邓艾为什么在战前反对进攻蜀国?因为久居前线,熟悉作战的将领是非常清楚,有成型防御体系和险峻地理条件的蜀国,并不是一次两次大军作战就可以攻克的。司马昭这场灭国战役,其实一开始就是被人不看好的。

我们不提诸葛亮时期,魏延时期,就是平平无奇的将领王平时期,只是利用错守诸围这样平实的战法,就让当时掌握天下权柄的曹爽10万大军大败而归。

为什么姜维放弃诸葛亮的平实打法,不进行堡垒防御,非要放弃大片关卡,主动后退,而是要进行兵团与兵团的大决战?

这每一个关卡和堡垒都是心血啊!就这么白白放弃了!

如果姜维用错守诸围的策略失败了,然后进行战略性的撤退那可以理解。但是姜维上来就进行如此之大的战略后退,主动放弃关卡,那这是说不过去的。

姜维对此方案的解释是:

维建议,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且重关镇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悬)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于是令督汉中胡济却住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又于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皆立围守。”

说穿了,姜维心里想的是,错守诸围这个策略太无聊,太没意思了,防守战打完,对方就退兵了。姜维真正想要的是大利。

这才是姜维主动放弃碉堡的根本原因,他想建立大功业,对魏国进行歼灭战。错守诸围显不出他的厉害来。而他一不小心玩脱了,没想到他的退守,导致整个蜀国上至官员,下至百姓的心态崩了,以为蜀国这次要亡国了,赶紧投降。

姜维还没等玩出他的诱敌深入的计策来,前后左右的城池就已经都投降了!

上位者是要给百姓信心和安全的,不能仅仅依靠自己脑子里的奇思妙想办事,把老百姓和官员都当NPC。

现在正值印度和我军在边界僵持的时刻,不如我们做个比较,假如现在僵持在山口和据点的我军,开始大踏步的后退,从边境撤退到四川,你觉得在成都的老百姓怎么想?西藏的老百姓怎么想?四川周边省份的百姓又怎么想?

这还是我强敌弱的时候,像蜀弱魏强这样的局面,彻底反过来,百姓本来就对蜀军的信心就不足,敌人数量又多,地盘又大,普通人光是吓都吓死了,结果你非要来个诱敌深入,人家老百姓知道你怎么想的么?

人家只会看到,我们国家的柱石大将军已经抛弃我们,跑了!!!那些官员和百姓看着魏国长龙一般的大军滚滚而来,还不得吓得一哆嗦,赶紧投降。

所以姜维这个策略只要往现实一套,就会发现有多离谱。小吏这个姜维导致亡国的看法我是赞同的。

姜维是蜀国最后的希望,最高的军事指挥,他本来应该承载着所有蜀国儿郎、乡亲们的心愿,御敌于国门之外,激发爱国热情。可他非得放弃错守诸围,来得奇思妙想,在军国大事上如此儿戏,那就别怪百姓崩盘了。


user avatar   huang-shi-tao-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无意间点开过曹人的直播,看到他剪了个短头发,戴着眼镜,说话很拘谨,脸白白的,呆呆的样子。特么这反差也太大了。


user avatar   jing-nan-chao-ze-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无意间点开过曹人的直播,看到他剪了个短头发,戴着眼镜,说话很拘谨,脸白白的,呆呆的样子。特么这反差也太大了。


user avatar   an-bai-si-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福王是被马世英拥立的

鲁王只是监国

唐王素有大志,刚烈有谋,称帝但是被郑芝龙裹挟,郑芝龙投降后,唐王战死。

邵武帝是唐王的弟弟,唐王让他继位,他有不能退让的理由。

桂王是福王之外最名正言顺的,属于正常登基。

靖江王,这是一个野心家+傻缺


user avatar   kan-zhe-yishi-fan-hua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魏变法强三代,秦变法强七代”,此说到底有什么出处不清楚,但严格上讲应属历史发明范畴。

这段文字暴露出了2个史盲级的误解:

一是误认为东周时期的变革是在一次孤立的变法活动中完成的;

二是误认为变革的红利期可以简单到用伦理辈分概括。

客观上讲,上述误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中学历史课本的章节划分——并不是说课本有大错误,而是由于内容过于精炼及特定章节划分因素让一部分中学生产生类似的误解——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刻意迎合,使这一误解进一步加深。

具体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在低龄的朋友当中,有一部分学习能力比较强的朋友在进一步学习历史知识后会有颠覆性的认识,另有一部分不大喜欢学习或中枢神经系统尚在发育阶段的朋友会极力排斥和自己臆想有冲突的客观事实,最终形成了网络上“秦教徒”的普遍亢奋及普遍被嘲弄的现实。

2,

有关“魏变法强三代”的说法,提出这一观点的朋友大抵没有认真看过年表。

李悝变法正式执行的时间节点在魏文侯最末期,如果真要捅到“三代”的话,那应该是魏武侯、魏惠王、魏襄王三朝。

即使纠正一下,矫正为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三朝,也有大问题:

一个是魏文侯一朝整体在李悝变法之前,而魏国的衰落事实上正是在李悝变法之后的魏武侯一朝开始的;

另一个是魏惠王一朝在中期就已一落千丈,强势期根本凑不到一朝。

总之,“魏变法强三代”是不成立的。

3,

“秦变法强七代”也有大问题。

其一,秦公室作为周代古老封建主(或奴隶主)之一,最迟在秦武公也已经开始了变革活动,且在东周时期一直都是绝对意义上的强国,显然超过了“七代”;

其二,战国前期的秦国虽整体处于“被动挨打”的态势(林剑鸣语),但相比于齐、楚两国而言,秦国在与魏国对抗时的处境明显好太多,秦灵公、秦简公对魏国还有强有力的反击,说此时的秦国不“强”无疑是荒谬的;

其三,秦国在秦献公时期就已经摆脱了被动挨打的地步,在秦献公末期,秦军对魏国的攻击已经相当凶狠,但凡稍微查一查地名,也能看出当时秦军的攻势绝不亚于秦孝公一朝,把秦国“强”的时间节点定在秦孝公一朝也是不合理的;

其四,秦二世一朝其实也不能说不“强”,当时秦军打到赵地被纵军击败,其实和秦昭襄王一朝、秦庄襄王一朝的情况也差不多,秦被灭这是在秦王子婴——从这个角度上看,应该一直捅到“强八代”才对。

总之,这一观点和“魏变法强三代”一样都是错误的。

4,

客观上讲,秦魏两国之间的此消彼长有多种因素,变革只是其中之一。

在这里,我们必须要肯定一点,秦国的变革应确比列国更为彻底,具体原因当于秦国本土士人并不兴盛、朝中多由外籍士人充斥有很大关系。

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应忽视其他因素,比如魏国地缘环境的绝对劣势,比如特殊外交环境下的大势所趋,等等。

从目前已知的情况来看,秦国在战国末期也并不比其他诸侯国先进,当时仍在吸取中原的变革经验。

当然,你非聊某些影视作品或某个不太负责任的纪录片里的一些内容,那当我没说。

打个岔,《韩非子》那段说的是军功赏罚的落实情况的区别,不是军功系统有或没有的区别。

5,

不过,你要非站在“老秦人”或者“秦吏”的角度,那肯定是另一个结论。




  

相关话题

  三国时代,哪个三人组最厉害?是刘关张吗? 
  三国时期蜀国百姓的“直百钱”为什么不买官巿的货物,而要去和东吴、曹魏甚至中亚地区做交易? 
  都是托孤,为什么司马懿篡魏,而诸葛亮没有篡汉呢? 
  为什么刘备那么幸运,结拜了两个都是「万人敌」的兄弟? 
  假如你是刚被曹操迎接到许昌的汉献帝,你该如何架空曹操,兴复汉室? 
  曹操一生没有称帝,怎么还是会被扣上汉贼的帽子? 
  三国中如果孙策不死,是否会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三国杀》为什么如今风评这么差? 
  关羽是汉寿亭/侯、汉寿/亭侯还是汉/寿亭侯? 
  香港电影里重案组拜关公,社团也拜关公,关公到底保佑谁? 

前一个讨论
如果百年后,你的墓志铭上只能写一句话,会写什么?
下一个讨论
怎么看待《告十八省豪杰书》?





© 2024-05-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