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茅于轼「廉租房不应该配独立厕所」的经济学逻辑是怎样的? 第1页

  

user avatar   the-deer-hunt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谢邀请。以上所有高赞的答案全是错的。政策分析的门槛特别高,普通人搞错很正常。耐心看一下我写的答案,对以后各位做类似的分析是很有帮助的。

刚刚开始学了一点点基础经济学的人想要分析问题总是想着拿到概念就去套用,不懂什么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比如跑去丹麦瑞典之类的地方,参观一下那边最穷的人住的难民营,会觉得比中国很多人都要住的好,跑到那边去说廉租房不能建厕所,不然穷人分不到,肯定要被人笑死。人家会说多建几个不就可以了。

很多人都觉得廉租房一看名字就是给底层的穷人住的。比如现在有一万套廉租房,有10万个所谓的穷人,那就要挑出10万人中最穷的1万人给廉租房住。有这种想法就是望文生义,肯定是错的。

“穷人”是一个大的概念,人有不同的穷法。一个北京有户口的三口之家,家里一个劳动力都没有,住在一个10个平方的老房子里,是穷;一个进城务工人员,住在地下室里面,一个月挣3000块也是穷。哪个更穷,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有一点是不需要质疑的,没户口在街头拾荒一个月挣1000块不到睡大马路的人肯定算是最穷的了。按照上面讲的廉租房的逻辑房子肯定应该优先考虑这批人的了。可是这批人是一套房子都分不到的。

北京上海这类大城市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人口过多,过度集中。很多人离开老家到北京工作就导致老家那边没人了。地区发展不均衡长此以往要出大问题,毕竟全中国的人都住到北京北京肯定会垮掉的。原来很多外来人住在北京地下室里面,条件特别差,但是房租便宜。比如一个人一个月就挣3000块,你要他花500块住地下室没问题,把地下室拆了让他住到2000块的房子里面他肯定就没办法了,只能会老家了。要是廉租房真的是给底层穷人住的,来一个穷人就有房子住,北京早就垮掉了。

廉租房的建房目的是为了改善城市中有户口的底层群众,兼顾部分有稳定收入的外来人员的住房条件的。本身就是为了改善这些人的居住条件,当然尽可能的把房子建好。怎么可能不修独立卫生间呢?

廉租房不是给最穷的人住的。中国穷人太多,政府的施政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政策阻碍这些人进城定居,户籍审批都在越来越严,怎么还会建房子给这些人住呢?

所以看见政策问题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看见人家取个名字要廉租就开始往底层穷人的方向去想得出来的结论当然是错的离谱的。


user avatar   dong-xiao-tian-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假设你是一个有仁慈之心的富人,刚吃完午饭,还剩下一个肉包子,门外从院子里进来两个男人,衣着近似,都声称他们自己是没有生计、饥肠辘辘的流浪汉,已经饿了一天一夜,乞求你施舍这个肉包子给自己。而事实是其中一个是好占小便宜的路人,一个是真正快要饿晕的可怜人,你如何辨别他们并且把肉包子施舍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你自然可以考虑调查他们各自的背景,要求他们提供各种证明自己贫困潦倒的证明,或者用一台测谎仪在他们回答问题时进行测量,但考虑到这仅仅是一个肉包子的问题,这些方法的成本太高,而且在采取这些方法时,包子都凉了,流浪汉可能也饿晕了。那么?怎么办?

将肉包子在院子里的地上滚一圈,然后拿起肉包子问他们谁还需要这个包子,这时那个来占便宜的路人自然会愤愤离开,一边咒骂你的机智,而另一个真流浪汉则会拿起肉包子擦擦外面的灰狼吞虎咽并且感激你。这就是最低成本的方法,不要你来选择,而是让投机取巧者自己选择离开。

此处情节看官可能感觉不适,觉得流浪汉的尊严被侵犯了,但请从流浪汉的角度想,一个脏了的肉包子也是肉包子,好过难捱的饥饿。

但是,如果既让我们考虑到流浪汉的尊严,又要用低成本做出抉择淘汰掉投机者,怎么办?

向两个人提出一个要求——谁可以为我将院子里的草除去,我就可以给他这个肉包子,甚至是今天的晚饭。然后呢?只是想占便宜的路人根本没时间去做这种苦力活只是为了包子和晚饭,但是流浪汉则不是,他会感激这样一个工作机会和你给的报酬,并且觉得是自己通过劳动获得了回报,这种成就感会大大激励这一个流浪汉以后面对苦难的勇气。

怎么说呢,增加就业才是王道,充分就业是最理想的情况。但是现实没那么理想,人才结构不合理,失业与空位并存,结构性失业愈显严重,再或者由于自身原因无法正常工作的弱势群体,廉租房对弱势群体的福利保障绝对是必要的,僧多粥少,如何对申请者进行选择呢?如何把那些想靠着关系享受低价廉租房的投机者淘汰出局?

很简单,把肉包子在地上滚一圈就好了。


user avatar   da-cheng-zi-94-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电视里看过一个故事,大同小异,拿出来分享下。

和珅在施粥布衣中,在米中掺糠掺尘,和纪昀现场督查,看到熬好的白粥,随手抓起一把泥土洒了进去,还叮嘱下属要把粥再熬稀一些。纪昀大怒,扬言要弹劾和珅,和珅却心平气和的讲出了其中浅显的经济原理:人们都喜欢占便宜,如果是干净好喝的白粥,势必会有很多不是灾民的百姓参与进来,对灾民产生威胁。只有这样,才能把滥竽充数的人赶出去。

在制度缺失,行政杠杆失效,无法对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下,降低标准或许是实现物尽其用的最好的无奈之举。

生存和尊严孰重孰轻,各有定论。只有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才能实现人人平等吧。


user avatar   Ivo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奇怪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竟然没有人能说清楚这里面内在的逻辑。每个人都只是说,这个已经很清楚了,难道真的很清楚了么?

不过这也的确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假设现在政府为了解决贫困人口的住宿问题,新修了一批廉租房投放市场。这些廉租房的租金不可能很贵,必须在贫困人口可以负担的程度之内。我们不妨假定贫困人口可以负担的租金大概是200RMB/月这样。

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就假定在这批廉租房的附近,有一批商品房,这些商品房也谈不上高端大气上档次,也就是一般水平的样子。按照这个城市的物价,这些商品房根据市场规律,租金大约在1000RMB/月这样。

我们再假设,这批廉租房和商品房没有任何区别,那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在廉租房附近的这些商品房的市场租金是1000RMB/月,这就意味着廉租房的市场期望价格也是1000RMB/月(也就是说这批廉租房如果以1000RMB/月出租,是可以找到租户的)。但事实上政府因为考虑到对贫困人口的照顾,廉租房实际的出租价格是200RMB/月,这就造成了800RMB/月的套利空间。也就是说如果我用200RMB/月租下这个廉租房,转手以1000RMB/月租出去,我凭空就能净赚800RMB/月。这等好事我为什么不去做呢?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政府就必须进行必要的介入,例如认真审查廉租房的入住资格,但是任何审核都是有漏洞的,譬如说开具虚假的证明,行贿相关职能领导等。如果开具虚假证明和行贿的成本和风险小于800RMB/月,那么就一定会有人去做

其实在这里,钻空子的可以造户口神马的一次搞多套廉租房,最终套利空间可以更大,在这里不展开。

而政府可以通过加大投入,增强纪律检查等手段来提高开具虚假证明(例如加大处罚力度)和行贿(给官员发放更多福利)的成本和风险,使其超过800RMB/月,但这其实是伤其八百,自损一千的法子。

更麻烦的是,即使我们将廉租房的资格审核做到天衣无缝,在这个故事里还有一个漏洞,那就是贫困人家可能会为了800RMB/月的收入,会申请到廉租房后,再将其租出以换取收入。这种行为,几乎无法监管,最终政府补贴了800RMB/月,还增加了许多的行政成本,其结果只是等于给贫困人口发放了800RMB/月的补贴。但最终贫困人口的住宿问题还是没有得以解决,地铁站或者候车室可能还是会出现贫困人口,等于什么问题都没解决。


所以换个思路,堵,不如疏。政府提供200RMB/月的廉租房,但该廉租房的市场价格却高达1000RMB/月。市场是个无形的手,要逆市场而行,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管理成本,而且还不一定能够得到好的效果。

所以,相对更正确的做法是提供市场价格只有200RMB/月或者接近200RMB/月的廉租房,这样一来,就不存在任何套利空间,也就无需花那么大的力气去监管。

如何提供市场价格只有200RMB/月,却又可以保障基本起居需要的廉租房呢?不提供户内厕所就是非常简单的一个措施

不提供户内厕所,事实上成本没有降低多少,但其居住舒适度却降低不少。除非房屋市场已经饱和,开发商是不可能开发这样的房产的。所以这个事情只能由政府出面来解决。

最终我们可以发现,这样形成了一个合适的价格梯度:

0RMB/月(大街或者候车室,没有隐私和遮蔽,没有床和家具,没有私有空间,厕所需要用公共的)

200RMB/月(廉租房,有简单的床和家具,有私有空间,厕所需要用公共的)

1000RMB/月(商品房,有床和家具,有私有空间,有户内厕所)


所以你知道了,除了不给厕所,还有降低层高,把门开小点禁止接入有线电视等等方案都可以降低居住舒适度。而这些手段和措施的根本目的,是打压廉租房的市场价格!尽可能使其市场价格与贫困人口可以负担的价格接轨。

而不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帝都的88RMB/月的廉租房。你只能在新闻联播上看到YY下。

==========================问题回答完毕==========================

事实上到这里,这个问题已经回答完毕,也就是茅于轼的主张的背后的逻辑是怎样的?这个逻辑是否有道理。

茅于轼的主张的背后的逻辑是,降低廉租房的市场价格,减少廉租房套利空间,提高分配效率。事实上这一点不仅仅有理论支撑,也有实际的案例来说明。但是这个方案是不是最好的方案,的确无从得知。

但无论怎样,不管这个方案是不是最好的方案,希望大家在反对其方案时,最好提出自己的方案并指出其优于茅的地方,否则讨论将毫无意义。同时请注意,这个问题问的是茅于轼的方案背后的逻辑是怎样的,而不是我心目中最佳的廉租房方案。如果希望深入的讨论廉租房的问题,另外开题会更好。


利用降低服务品质(或者说就是增加麻烦)来筛选价格敏感的人群(不一定是穷人)其实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做法,其实很多团购(大部分实物团购或代金券团购)就是其中一种,通过增加购买环节的障碍,筛选出价格敏感的人群。还有很多优惠促销活动,需要积攒各种卡片什么的,这些都是增加享受优惠的成本。价格不敏感的人群会直接无视。


另外就是还有很多人会把一个东西的成本和价格混为一谈,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受供需关系所决定的。政府应当提供市场价格接近200RMB/月的房子,而不是提供成本接近于200RMB/月的房子。所以扯到集装箱神马的完全是跑题了,而且政府的廉租房需要解决的正是集装箱这种临时居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就廉租房来说,政府应当修建的是高质量、低服务品质的廉租房。

在房屋质量方面,应当有所保证,譬如说不应漏风漏雨。在社区建设方面,应当完备,例如完善的基层居委会组织。而在服务品质方面,则应当降低。

一个房子的市场租金取决于很多方面:所处地段、房屋质量、服务品质等等等等。其实最影响租金的是服务品质和所处地段,房屋质量对于租客来说影响并不大。所以政府完全没有必要去修建低质量的廉租房。

相较于地段来说,服务品质是更容易调节的,例如降低一点层高(你直接把天花板压下来点就好了),把门开小点(这样大家具,大家电就搬不进去了),禁止有线电视接入(把线剪了就行了),使用公共卫生间(也就是茅的不修厕所)。


有节操媒体列表:财经网《读者-原创版》,以上两家媒体已经征询我同意转载。


user avatar   shiz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吧,说道逻辑,看了

@Ivony

的答案,我很赞成。本人不懂经济学,不知道经济学逻辑,但是我可以结合生活逻辑解释一下茅于轼的这个厕所逻辑。

茅于轼为何这么想,其实看看他的岁数就能够明白。他这个岁数的人,是有筒子楼生活经验的(即使没有,也是非常熟悉筒子楼的)。而筒子楼是只有公共厕所和公共厨房的。那么结合

@Ivony

的解释和茅于轼的筒子楼经验,我们很容易会想到他对于廉租房的想法,自然容易提出不要厕所的主张了

PS:看到很多人说只有公共厕所的房子没法住,我真的怀疑我们是不是生活在一个国家?或许我们的生活水平相差得太大了?俺们这里博士毕业过来工作,住的就是筒子楼(当然如果携家带口的话,会给两个房间),一层楼十几家两个公共厕所和两个公共厨房。你问俺这是哪个城市?帝都啊~


user avatar   zhu-hao-ran-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在回答完深感自己的答案还不成熟,看到答案被推到了知乎日报头版更是诚惶诚恐,但是的确很高兴看到大家讨论的这样积极。在这里真的要感谢一下题主。一个好的提问就像一个好的药引子,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我们在这里的回答和辩论很可能不会在短期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但是这至少能帮助大家更好的从更多的角度进行思考。这种思考每多一些,我们就朝着最终的答案迈进了一步。我想这就是知乎这个平台的意义所在~

以下为原始的回答。

================================================================



在美国的时候做过一段affordable housing的项目,虽然现在转行了,但还对这一领域有一些想法,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赞成排名第一的人解释的逻辑。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人为的降低价格,会造成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的增加,这样会造成过量(excessive demand)需求,而通过公权力进行购房者筛选会增加寻租的可能性,并且本身也有成本。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去掉厕所带来的使用者效益(utility)的减小可以挤出过剩的需求,减少了政府干预的成本和寻租收益,是一个从经济学角度很有效率的方案。

但是,这种狭义的经济学规律在现实中不是很容易成立,原因是社会不是有一群所谓的经济人组成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尊严的个体。减少一个厕所带来的对人格和尊严的损害同样可以通过其他的通道转化为社会成本。美国50,60年代大规模兴建的廉租公寓,低矮的楼层,阴暗的楼道和电梯以及缺少绿化是其典型特征。这些地方被社会公认为贫民窟,住在其中的居民也长期承受着社会歧视的痛苦,在其居民中犯罪率和精神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社区。

现在美国已经摒弃了这种将低收入群体集中收纳的政策,而是通过补贴的方式在一般社区中混入供低收入群体租住的廉租房。这种公寓与社区中的其他公寓没有区别,而且在社区中并不集中布置,目的就是帮助低收入群体融入主流社会,保护他们的人格尊严和社会地位。为了对这一类住房提供补贴,政府采用了比较新颖的税收返点(tax credit)政策,激励纳税大户参与社区开发投资。在住户资格甄别方面,政府的确有投入成本,但是依托于美国社会完善的个人信用体制,甄别成本是可以控制的。

中国和美国的社会经济基础不一样,我并非觉得照搬美国的办法是可行的。但是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的时候应该考量的是社会总收益和社会总成本,而不应该局限于项目本身。同时,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不是一锤子买卖,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多管齐下才能有效解决问题。除了提供廉价的房源(不仅有政府主导的廉租房,还可以有经过规范整改的城中村以及远郊区),还可以通过减少低收入家庭其他方面的支出(如医疗,食品,交通等)以及提高其收入(职业培训,社保覆盖等)让其可以负担更高的房租。

以上。


user avatar   MoneyLab 网友的相关建议: 
      

MacBook Pro (从定位上来说)本来就是干活用的机器。说实话,用来娱乐,很可能还不如买台 iPad 好使——起码 iOS 上的娱乐应用生态还算是不错。

OS X 和 Windows 的软件不相兼容,这恐怕是购买一台 Mac 前最先要了解的事情。如果不先为此做好心理准备就兴冲冲地去买 Mac, 还是 MacBook Pro, 要么是被无良的店员坑了,要么是作为消费者太不谨慎了。

说回「OS X 有什么好」——对我而言:

  • 字体。我选择使用 Mac 的最主要原因,是 OS X 的字体渲染风格更对我胃口——即便我使用的是低分辨率屏的 2012 版 MacBook Pro。虽然 Windows 能使用 MacType 这样的插件来改变字体渲染风格,但在最近版本的 Windows 中,也已在很多场合下失效。
  • 对于设计而言的一点便利功能。包括而不限于「预览」能够以真实尺寸显示 PDF、更全局的 OpenType 特性支持、便利的 PDF 虚拟打印等。
  • 可用性不错的自带软件。
  • 此外,对于程序员而言,OS X 应该算是个不错的 UNIX 环境。

我学习需要使用的主要工具都可以在 OS X 中使用,而不能满足的那部分,用虚拟机也可以挺流畅的解决,而我并没有「杜绝在 Mac 上使用 Windows」的那种精神洁癖,所以用得挺舒服;加上对我而言,娱乐多是可以通过浏览器解决的事情,要玩点游戏,也有 Steam 和虚拟机。因此我不觉得 Mac 在娱乐上有什么特别大的问题。当然,这也只适用于我自己了。

* * * * * *

在 Mac 上装 Windows 没什么不好的,这本来就是苹果允许、并用以吸引新用户的手段,Windows 也是个好使的操作系统。就是续航会短,发热也相对厉害一些。此外,屏幕色彩可能需要加载色彩配置文件来改善。前两年 MacBook Pro 还被评为「最合适使用 Windows 的电脑」。只是,最好装 Windows 8 或 Windows 10——Windows 7 虽然是个好系统,但对 HiDPI 的支持不足会浪费了那块 Retina 屏。

如果还是绕不开「花大价钱买了屌丝机」的心理,那么趁早出了止损还好。亏钱无可避免,但好歹不会用着心塞。不过,现在达到 MacBook Pro 这个标准(硬件、设计、工艺)的 PC 笔记本,也不便宜得去哪里就是了。

谢谢邀请。




  

相关话题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达沃斯论坛的演讲中力挺拜登,称其经济议程为「现代供给侧经济学」,如何理解这一概念? 
  如何看待明星行为经济学家 Ariely 被发现疑似造假的事? 
  《复仇者联盟》在战斗中造成了多少钱的经济损失?这些损失由谁承担? 
  有哪些笑话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知识才能听懂? 
  国家统计局称「 CPI 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这说明了哪些信息? 
  高收入人群是否属于资产阶级? 
  为什么一定要减少贫富差距? 
  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 
  统计局为什么不发布民众工资中位数或众数的相关数据,在调查层面都有哪些困难? 
  理科生怎么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呢? 

前一个讨论
6足机器人的零件的生产工厂在国内哪里?价格是多少?
下一个讨论
去国外留学到底学什么?





© 2024-05-1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