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崛起是否要避免走大国武力扩张之路? 第1页

  

user avatar   leng-z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的答案是需要避免。

扩张在这里专指武力扩张。

为什么武力扩张是不可取的?这有几点原因:

1. 战争的成本越来越高

现代战争的开支是天文数字。一枚最简单的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价格往往几十万人民币,稍微复杂一点的,就上百万、千万。一枚精密中程地对地导弹,价格上亿。一枚简简单单的炮弹,往往也要上万人民币。

现代战争说白了,就是拿着火焰喷射器冲到银行金库里烧钱。大量税金不能够用于发展经济、提高福利,而全部都这样烧掉了。大规模战争的成本已经高到能够制约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程度。

在美国进行疯狂太空竞赛的年代,NASA每年预算约为GDP的0.5%,而如今美国对伊拉克、阿富汗的战争,每年开支超过了GDP的1%。回头想一想当年美国航天对美国科技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多大的拉动作用,就知道这样的战争对于国家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机会成本。

2. 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是目前世界上最广泛的一种意识形态。它使得被占领国的民众能够舍生忘死投入到反抗占领军的斗争中去。这不但会导致占领军难以从占领区获取经济利益,还会导致占领过本身经济受损。因此,民族主义使得在不附加其他条件的情况下,武力侵占是无利可图的。它大大提高了战争的成本。

3. 不可承受的核战争

作为一个挑战者,中国不可避免要与世界霸主——美国产生冲突。如果中国采用武力扩张的方式,那么就很可能陷入与美国的武装冲突中。两个核大国之间的冲突战争,存在上升为全面战争甚至核战争的可能性。核战争是中国不可能承受的,这是灭国的打击,与中国崛起的希望是背道而驰的。

4. 国际竞争日趋重视经济

由于以上的一些原因,军事力量的使用越来越慎重,因此经济实力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经济实力强大,就可以承担起更强大的军备,就可以承受更大规模的军备研发。那么即便发生战争,己方也是占据优势地位。

经济强大,则人民生活水平高。高生活水平,可以引起其他国家的向往和学习,这本身就会产生政治影响力。

经济强大,就可以承受超出其他国家的科研开支,也就具有科技上的领导地位。

经济强大,本国人民收入高过了基本的衣食住用行的需要,就会产生强劲的文化产品消费能力。这种消费能力会培育出强大的文化产业,也就会产生超凡的软实力,向其他国家辐射。

经济强大,就有能力对外进行援助。在其他国家出现经济困难时,利用经济援助拿到自己想要的利益。

经济上的斗争,比军事更可控,成本更低。中国崛起的核心是经济的崛起。武力扩张与这一目标往往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应该予以避免。

——————————————————————————————————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要放弃军备建设或放弃使用军事威慑。

中国在南海与东海都有着领土纠纷。那么中国如何在避免使用武力的情况下来在这些纠纷中获得优势,乃至在未来逐步化解呢?归根结底还是两大支柱——经济和军事。经济为主干,军事为后盾。

关于题主提到的黄岩岛,中国的做法是这样的:

1. 首先用警务船只作为主力

中国的经济规模使得中国可以负担大量的大吨位海警、海监、渔政船只。中国的这些部门的船只可以不停地在相关海域巡游。周边国家的同等单位的船只,数量少、吨位小、状态差,难以在海上与中国船只对抗。即便是曾经在钓鱼岛占据绝对优势的日本,近年来也越来越力不从心。

也就是说,周边国家在纠纷海域投入一条船,中国就可以投入两条。一条可以去和对手纠缠,另一条悠哉悠哉到处巡游,发现对方的渔船就可以驱离或者抓住罚款。周边国家可以投入一条2000吨的船只,中国就可以投入2500吨的船只。用水炮也好,冲撞也好,周边国家毫无取胜的可能。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日本开始向菲律宾之类捐赠巡逻艇。其实就是说,日本在造船上还是能负担的,但是在人力和燃料开销上已经捉襟见肘了。把巡逻艇交给菲律宾,增加了菲律宾投放在南海的海上力量,这样就能多牵制一些中国的海上力量,使之更少地投放在东海。但这是徒劳的。中国的经济水平不断增长,所能投放的海上力量必然能超越日本和南海周边国的总和。

所以,以民事、经济力量为核心的斗争方式,总是可控、低成本的。

2. 以海军作为后盾

海警/海监船只既然已经越来越不是中国对手,对于不甘心失败的相关国家,总是会有孤注一掷动用武力的冲动。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中国海军的作用,就是打消对方的这种想法。

中国海警/海监船只执勤的时候,中国总会把一些军舰(多是驱逐舰)部署在附近海域。中国政府被直接问道这是什么目的的时候,一向是:啊哈哈哈,巧合,绝对是巧合,啊哈哈哈哈,今天天气真不错……

可以想见,一旦相关国家敢于对中国海警/海监船只动武,而又取得了上风,那么中国会毫不犹豫地投入海军力量进行打击。这时候中国不但占据了道义的优势,还占据了武力的优势。这就是民间所云:“中国武装力量的策略在于绝不开第一枪,但也绝不给对手开第二枪的机会。”

这个策略目前让周边国家,甚至包括美国在内,都非常头痛。美国海军学院举办的论坛连续两年讨论到这个问题,可见重视,但应对方案到目前来讲还是付之阙如。

这世界上唯一能在中国周边海域克制中国海空力量的,只有美国。但是可想而知,美国绝不会愿意为周边国家火中取栗。这意味着,即便美国愿意坚定地执行安保条约或其他保护性同盟关系,但是如果是相关国家主动出击闹出的乱子,很难想象美国国会会同意牺牲美国的军费来为这些国家与中国对抗。相反,美国为了避免把自己放在这样一个尴尬的位置,往往会极力打消相关国家主动动用武力的想法。

3. 以贸易为牵制手段

尽管这样的手段,可以使得理智的对手放弃武力抗争,但无论是领导人还是民众都未必能时刻保持理智。如果民族主义的虚火上来了,那么这些国家可能会在占据劣势时仍然武力挑战中国。这尽管是自寻死路,但无疑还是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必要的时候,需要一些冷却剂,把这些国家拉回到理性博弈的范畴内。

其实这方案无非就是“鼓动人民斗人民”。

本来在这种国际斗争中,大多数人的损益保持在同一个水平上。但是当采用经济制裁或类似手段时,其中一部分人的损失将大大超过其他人。这就比方说黄岩岛博弈之中,中国停止进口菲律宾的香蕉,导致蕉农和相关企业损失大大超过一般人。再比如说中国在钓鱼岛博弈中中断向日本出口稀土元素。

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们往往有这么一种行为模式,那就是,赞成一项政策的人发出的声音或发声的意愿,往往没有反对者大。

如果所有人受到的损失都差不多,很容易就能同仇敌忾。但是如果一部分人只是受到名义上的损失,而另一部分人受到了实质性的巨额损失,情况就不同了。这时候相关国家内部就会出现一些声音,质疑与中国激烈对抗的策略。这种手段偶尔用用还是比较有效的。



以民事和经济力量为主轴,以军事力量为后盾,始终维持对中国有利的趋势,保证斗而不破的局面,这就是中国在海域纠纷中的主要方针。到目前为止,这都是非常有效的。当然,这背后还涉及到中国外交的努力,防止相关国家形成坚定的同盟。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的昭和男儿早就被赵二和完颜九解决了,与其担心根本不存在土壤的昭和男儿,还不如担心千载以来传承不息的绍兴男儿。。。。




  

相关话题

  1453年君士坦丁堡战役中,奥斯曼一方军队伤亡情况? 
  怎么看(20170815)台湾大停电? 
  中国的哪些地方能体现出来工匠精神? 
  假设欧洲被彻底伊斯兰化,那么中国美国将分别如何应对才能免于沦陷? 
  为什么1815年之后,法国再无像拿破仑一样的政治人物? 
  为什么麦克阿瑟弃十万盟军不顾搭潜艇逃至澳洲却仍受人尊敬? 
  当代中国还有哪些封建思想的遗毒? 
  王毅外长在两会记者会上说:合作应成为中美双方追求的主要目标,你怎么看? 
  我国大陆第3个证券交易所会设置在哪个城市? 
  塔利班发言人称「潘杰希尔省已被塔利班完全占领」,这意味着什么?阿富汗局势将如何发展? 

前一个讨论
如何对托马斯·阿奎那的上帝存在因果证明提出异议?
下一个讨论
怎样尽量避免小孩被洗脑?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