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碎片化阅读的危害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Hieda_no_Akyuu-25-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公子V 的回答说的非常不错了,我斗胆做一点补充

1. 碎片化阅读近来受到批评比较多,不是因为碎片化有问题,而是因为阅读这件事被寄予了过高的期望。

2. “碎片化阅读”的对立面,不是“成体系的阅读”,而是“不阅读”。

在过去印刷术的时代当中,阅读是一种较为严肃的存在。而知识的载体较为固定和成体系,我们可以通过纸质的材料去收集各种各样的信息,比如报纸杂志和期刊专著等内容是较为系统性的,较为长篇大论的东西。而在信息化时代当中,信息的形式更加多样,信息的载体更加多样,内容来源也更加分散,而呈现碎片化的特点。我们可以说这种碎片化的趋势是单向的不可避免的,是信息技术向各个领域突破和渗透所发展带来的结果,但是我们不得不反思这种趋势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很多人从他们小的时候开始就习惯于体系化的阅读,从专著期刊报纸杂志论文,等渠道收集信息。在数字化时代在信息技术所普遍发展的这个时代,他们所获得信息的渠道并没有缩减而是扩充了。甚至我们可以讲,新的碎片化的知识,可以在旧有的知识体系当中进行新的拼图碎片,并且把这些拼图依赖人们的分析能力组合成一个全新的图景。对于这些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人来讲,并不存在所谓的碎片化阅读的危害,恰恰相反,他们可以在合适的时间点,合适的场合去通过一些渠道收集到碎片化的信息,并且将碎片化的信息作为体系化阅读的补充,乃至构建一个全新的体系。

然而我们要讲,不是所有人都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分析能力,而信息分析能力则需要大量地系统化阅读实践才能培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少有人能从小开始静下心来接触体系化阅读,从而很少能够培养出这种良好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分析能力。一旦这些人开始习惯于碎片化阅读的时候,他们脑海当中的阅读的对立面,只有碎片化阅读和不阅读两个选项,而并非是不阅读碎片化阅读乃至体系化阅读,此时碎片化阅读已经取代了体系化阅读(而不是作为补充),而他们的信息素养已经无法支持他们承接过往的体系化载体当中的文化遗产的时候,危害就会体现出来。

感谢 @钟瀚 的补充:

1、如果我们将“阅读”稍微广义化一点的话,那么在人们的注意力被广泛视为“被争夺的市场与资源”的背景下,那些已经被“碎片化”了的人,也许不仅没有选择体系化阅读的自由,甚至也逐渐失去了主动选择不阅读的自由。他们即使主观排斥现有的碎片化阅读,也总有人会无孔不入地把碎片化的东西兜售灌输给他们。

2、体系化阅读能力的建立,也许关键的地方在于“使其能从体系化阅读中得到认同感”。要么是他有条件用体系化的知识实践于创造与改造的场合,要么是在此之前有人一直告诉他“你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这条不仅适用于未成年人,也许对于有志于改变自己的成年人也有一定的意义。


user avatar   li-shi-8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碎片化阅读的危害是什么?

看了很多答案,说的都挺有道理。可惜这个世界并不讲道理。

真实世界中,除了学生之外,绝大多数人拥有的都是上下班路上或者茶余饭后的碎片时间。

如果我们只有碎片时间,为什么要关心碎片化阅读有什么危害?


谈谈我对碎片化阅读的几点看法:

  1. 无论是否喜欢,碎片化阅读是趋势;
  2. 无论是否碎片,读书就比不读强;
  3. 同样是碎片化,读专业书籍比读小说收获多;
  4. 同样是碎片化,不同方法读书的收获并不相同;
  5. 既然是碎片化,就更要筛选高质量的书籍;
  6. 既然是碎片化,就用最方便的阅读设备挖掘潜在时间;
  7. 即使是碎片化,读完一本再读下一本收获更大;
  8. 即使是碎片化,读完之后仍然需要整体回顾和做笔记。

首先开始阅读,然后开始读非虚构,然后开始读精选,然后做好回顾和笔记,做完这些再去思考碎片阅读有什么坏处吧。


就我个人体验,真正有害的不是碎片化阅读,而是因为怕碎片化阅读有害,干脆什么都不读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怕什么阅读碎片,读一字有一字的进益。


user avatar   lu-xi-xi-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些不同的声音,像不同方向的风,只是将你变成一株摇摆不定的草。

它们会一会儿让你向左,一会儿让你向右。一会儿让你向前,一会儿让你向后。你感觉自己一直在走,其实你在原地。并没有进步。

你会觉得他们这样说好有道理,那样说也好有道理。其实那些你觉得好有道理的道理,并没有真正引领你,它们只是在迎合你。迎合你内心原有的价值、期待,你仍是你,你并没有变好。

一个从不曾阅读过经典的人,上网阅读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因为你们会很容易相信某些似是非常的道理,很容被说服、煽动、改变。

只要作者有强大的说服力,每一个公众号都可以是一门邪教。

例如,篇篇文章众口一辞地教大家:好看女孩自带烧钱属性,男人不爱便宜的女人,你要做自己的奢侈品……几千年的文学史、从国内到国外,都没有推祟过这么拜金的价值观。然而在微信时代,应运而生,为了某种利益不停地推出来给大家洗脑,让很多傻瓜信以为真。(PS:我公众号前天转了类似广告文,不是我写的,不要怪我,我希望粉丝看了这么久的文章,有自己的辩识力。)

她们在骗你。你以为你拥有好的东西你就会很好?如果你没有真正努力去提升自己头脑,用任何东西也不会成就更好的你。你只是在成就所有把东西卖给你的人,让他们成为更有钱的他们。

碎片阅读带来的思想上的影响很可能是不正确的,经不起推敲的。

如果你要改变自己,不要寄希望于碎片阅读,它更多的是帮助你消磨时间,或许带给你一些趣闻,增加你的话题量和词汇量。

真正能指引你人生的,必须是深度阅读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希望 有一天,你在茫茫书海里找到与你灵魂碰撞的那本书。

它会让你寂静下来,让你知道你是什么人,你真正需要什么,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user avatar   jiu-ji-j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碎片化阅读最大的危害是有人会借此混水摸鱼。


我们看黄大V @黄伯韬 的这篇答案。

截图。


言之确确。

这是赵世瑜老师05年的一篇论文。

我将之全文搬运。

再读摘要,

很明显,赵世瑜老师讨论的是明清史和近代史之间学科鸿沟的问题。

而黄大V从中剪接了几个段落,误导读者们相信赵世瑜老师在批判明清史和近代史之间的鸿沟是“西方中心论”的结果。



再比如,黄大V发了这么一条想法,



这么说吧,现任的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张异宾在99年和人发过一篇文章《马克思真的没有使用过 “资本主义 ”一词吗?》在这个论战中也是承认这个说法的。

但是,他在12年发的一篇文章《学术文本词频统计: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一个新视角》之中,如此说道,

他已经否定了自己曾下过的论断。


目前,我所看到在这个问题上的最新成果是徐洋在11年发的这篇文章《关于马克思著作中名词“资本主义”使用的考证》。

我这里摘录几条他所找到的实例,

1. 1862年,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中文: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劳动的需求,虽然绝对地说是在增加,但相对地说却在减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4卷第559页。为便于阅读,以下凡引自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或《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十卷本,出处均用简称。)
  德文原文:
  im selben Maasse wie der Capitalismus sich entwickelt,die Nachfrage nach Arbeit relativ abnimmt,obgleich sie absolut wchst(MEGA II/33 S.1114;MEW B262 S.493)
  这是马克思在创作1861—1863年手稿中的《剩余价值理论》时写下的文字,是笔者已知的马克思最早使用名词“资本主义”的例子。马克思在这里对名词“资本主义”(Kapitalismus)的使用,说明了四点。第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发表之前已经使用名词“资本主义”。当时为1862年,而《资本论》第一卷发表于1867年。第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使用过名词“资本主义”,因为1861—1863年手稿为《资本论》第二稿,《剩余价值理论》被马克思当作《资本论》第四册即理论史部分。第三,马克思在中年时期使用过名词“资本主义”。当时为1862年,马克思44岁。
  2.1865年,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册手稿第I稿
  中文:
  因为资本主义的动力只有在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展……(《马恩全集》1版49卷504页)
  德文原文:
  weil der Treib des Capitalismus sich erst auf der Basis dieser Productionsweise vllig entwickelt(MEGA II/41 S.358)
  《资本论》第二册第I稿是马克思1865年为《资本论》第二卷写的第一份独立的、完整的草稿。这是在《资本论》草稿中第二次出现名词“资本主义”。
  3. 1870年1月,马克思《总委员会致瑞士罗曼语区联合会委员会》
  中文:
  3.1如果说英国是一个典型的大地主所有制和资本主义的国家……(《马恩全集》1版16卷438页)
  3.2如果说英国是大地主所有制和欧洲资本主义的堡垒……(《马恩全集》1版16卷439页)
  法文原文:
  3.1Si le landlordisme et la capitalisme ont leur siège classique(MEGA I/21 S.161)
  3.2Si lAngleterre est le bulwark du landlordisme et du capitalisme européens…(MEGA I/21 S.162)



而黄大V @黄伯韬 只引用了论战中一方的说法,而且是离这个问题研究方向最远的李伯重先生的说法。

这就相当有趣了。


user avatar   a-san-s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老蓬这已经是很明确了:中国学生别过来,还要回来的话,我可不能保证会发生什么。

理智的人应该想办法离开美国,而不是现在还心存幻想地考虑怎么过去。

诚然中美只要不打世界大战,最终还是会有和好的一天,也许就在大选后,也许三五年,也许等到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但这个过程必然需要付出很多的代价。

如今还试图往美国跑的学生,就有可能成为这个“代价”。

写了篇感想:

感谢你的阅读和支持,喜欢可以关注公众号“三叔看世界”,并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哦


犹记得早在3月份那会儿,当我发现欧美国家居然没有办法搞定疫情、进而开始甩锅给中国之后,脑海当中立刻写满了“第三帝国”四个字。

从那之后,我又写了不少文章警告还在美国的中国人,如果有条件就请尽量回来,最起码不要继续留在美国,否则犹太人曾经的遭遇可能就是他们未来的命运。

从那之后到今天,差不多也过去将近半年时间了。我看到很多原本计划在美国多留一阵子的人已经踏上了回国的飞机,甚至连14天隔离期都结束了。

各位,未来你们一定会对自己的选择感到庆幸。


历史上,第三帝国对犹太人下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某篇文章里,我就相对具体地分析过希特勒上台之后,为何那些犹太人总是心存侥幸不愿意第一时间逃离,直到后来想走也走不掉的原因。

对于犹太人的种种束缚,总是乍一看好像没有特别严重,受害范围也不算大,但不知不觉之间,舆论已经形成了一种“必须消灭犹太人”的意识,犹太人注意到自己在德国成为社会另类,哪怕是街头小娃都会怒斥杀死犹太人。

历史上发生过的这些事情,如今都在美国一步步上演。

如果说之前中美之间打贸易战,还可以被理解为国家竞争的一种形式,那么从特朗普开始喊出“CHINA VIRUS”之后,就已经在强化一种中国人和美国乃至其他“自由国家”的人不是一个物种,中国就是在给世界带来灾难的意识。

大家不要觉得懂王看起来像是个小丑,但是当他利用自己强大的舆论工具来推广这个词之后,受众们就会逐渐接受这个设定,下意识地认定中国要对疫情负全责。

所以,特朗普顺理成章地将“中国负责论”写进了下一个任期的章程,毕竟铺垫完毕了嘛。

之后就是对“中国群体”的一种妖魔化宣传,方式大概可以有:

1.中国破坏美国安全(tiktok跟华为);

2.中国正在阴谋颠覆美国政权(拜登亲中论);

3.很多中国人都是来美国窃取情报的。

当网内网络上有不少人还在自满“哎呀,原来我们厉害到能够左右美国啦”的时候,站在普通美国人的立场上,会如何看待我们呢?

恶魔,一个似乎无处不在、无恶不作、无所不能的恶魔。

恰似从中世纪就被称之为撒旦伙伴,千百年来各种阴谋论层出不穷的犹太人。

可想而知,这些美国人走在街头,看见实实在在的“中国人”(可能只是亚洲人)时,心中将产生怎样的恐惧。

所以,当美国高层开始一步步将“中国人”从正常秩序中剔除时,遭遇到的阻力就会非常非常小,最终有了蓬佩奥的这段发言:

也有了美国部分高校赤裸裸驱逐中国公派留学生的现象:

你瞧,这两招乍一看温情脉脉,仅仅只是“考虑限制入境”,亦或者是仅仅只针对“公派留学生”,大多数在美中国人的利益似乎没什么影响。

巧合的是,历史上希特勒也曾经这么干过:

1933年,纳粹政府颁布法律恢复了对公职人员资格的限制。该法律试图将纳粹的反对者排除在外,这些反对者包括犹太人和政治反对派。公职人员必须提供关于其父辈和祖父辈宗教信仰的文件,证明他们属于“雅利安”血统。如果不能证明,就会被开除。

很多犹太人想了想,好像也只是公职人员才受到限制,他们做生意或者当个公司职员啥的又不受影响,怕个球?

等怕了,也晚了。


当前,疫情、经济萧条、大选等多重因素,导致了中美关系短期内不可能稳定。

甚至不排除在某些意外的状况下,发生擦枪走火,毕竟光看最近湾湾跟南海的局势,明天打起来都不奇怪。

乐观主义者可以认为,只要熬过今年困难期,明年一切就要恢复正常了。

但谁又能给未来一个明确的保障呢?

只要两国紧张关系骤然升级,普通人在大国对抗面前,必然是脆弱无力的。

今天也许还能想办法买到去中国的机票,明天所有持中国护照的人就有可能失去自由。

以中国当前实力,保障大陆范围(甚至第一岛链内)国人的安全,问题不会很大。

但距离能够将航母开到珍珠港甚至洛杉矶港的那一天,估计还有很长很长时间。

只是真有这一天,也就不存在中美关系紧张了。

可为了这一天的到来,需要我们做出很多努力,甚至于很多的牺牲与代价。

而目前依然在美国的每个中国人,都有可能成为“代价”。

所以,哪怕是今天刚下飞机的人,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幸运儿,都可以为自己的选择而庆幸。

就算未来中美摩擦进一步升级,我们还是可以坐在空调房间里敲键盘,当个吃瓜群众。

当然了,那些想要继续留在美国的群体,也纯属个人自由。

毕竟1美元的炸鸡特别好吃,美国政府不管对自己做什么,“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嘛。


其他的随口答:

扎克伯格到底做了哪些恶?

历史上都有哪些突破普通人想象的真实事件?

外媒称印度国有炼油企业已停止从中企购买原油,你怎么看?

9 月 1 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 620万,新增100万确诊仅用22天,针对疫情目前美国主要在做什么?


user avatar   gao-tai-y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





  

相关话题

  靠待在家里做手工,能养活自己吗? 
  读书突破一万本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碎片化的阅读时间看书怎么做读书笔记的呢? 
  大家都说建筑行业苦累,007疯狂式的加班,还没有加班费,是什么最终让你继续留在了这个行业? 
  如果只推荐一本名著你推荐哪本? 
  你自己开始独立阅读的第一书是什么,这本书对你有何影响? 
  我大一,我妈46岁,我妈怀孕想生下来,但是家庭就普普通通的,怕他们太辛苦,但是他们坚持要生,怎么办? 
  如何评价终身学习? 
  有哪些读过以后难以忘怀的短篇小说或文章? 
  你读过的书中,有哪些让你觉得惊艳的开头? 

前一个讨论
新医生才上班感觉啥都不会怎么办?
下一个讨论
有什么比较好听的非洲音乐?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