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一秒是多长是谁规定的? 第1页

  

user avatar   bei-ji-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匿名用户已经把现在的定义讲清楚了,我再补充点历史。

秒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基本单位一共有7个,分别是米(长度)、千克(质量)、秒(时间)、安培(电流)、开尔文(温度)、摩尔(物质的量)、坎德拉(发光强度)。

这七个基本单位是通过特殊的手段定义出来的,其余的物理学单位都可以用这七个推导出来(比如力的单位牛顿=m*kg*s^-2)。基本单位的定义由国际计量大会制定。

早些年秒的定义平太阳日的1/86400,后来改为自转一周的时间的1/86400,后来才改成现在的定义(见匿名用户的答案)

中国古代是没有直接使用秒作为计时单位。古代一个时辰(更)分为5点(约24分钟),另外还有“刻”的定义,但这个定义改过很多次,一昼夜有100、96、108、120刻,具体用那个还要看当时使用的历法情况。不同时期“刻”以下还有分、秒的计时单位,以100进位(注:具体情况要看当时的历法),分、秒并不常用,也不直接作为常用的计时单位(当时没有那么高的精度),一般只用于历法计算。

比如,大统历中就有:

洪武十七年甲子岁为元。(上距至元辛巳一百零四算。)
岁周三百六十五万二千四百二十五分,实测无消长。半之为岁周,四分之为
气象限,二十四分之为气策。
日周一万。(即一百刻,刻有百分,分有百秒,以下微纤,皆以百递析。)
气应五十五万零三百七十五分。

参见:

秒(时间单位) 基本单位制_百度百科
国际计量大会_百度百科
大统历_百度百科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秒的定义: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阶间跃迁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

维基百科__ 秒


最早研究时间的科学不是物理学,而是天文学。天文学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测量时间,从确定日的长短,四季的变化,到制定历法。在古代中国和在西方一样,制定历法的需要是推动天文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维基百科___时间


以纽康在1989年依据太阳视运动编辑的星历表,国际单位制的秒在1960年被定义为:

自历书时1900年1月0日12时起算的回归年的31,556,925.9747分之一为一秒

铯原子钟在1955年开始运转,并且很明显地显示出地球自转的任意起伏,证实了平太阳秒完全不适宜做为世界时的时间测量单位。经过三年的比较和观测月球的位置,确定了历书秒相当于9,192,631,770周期的铯共振,在1960年和1984年之间的国际单位秒被定义成和原子秒一致。

维基百科___历书时

可以看出秒的定义与天文学有着莫大的关系。最开始记录时间的方式就是天体的位置变化图,用相对位置记录相对时间的。

经典物理学认为(不考虑相对论)时间是绝对的,牛顿定律是以这样的概念为基础的:用以测量运动的时间是一种均匀流逝的“绝对时间”。

但记录和描述这个均匀的时间的方法,就要靠物体的相对位移来界定,比如天体的运动,就拿回归年来说太阳转了多少圈,铯原子运动多少周期等等,这就需要一个最小的计量单位,能够通用,具体的也就是想回归年圈数的N分之一等于铯原子的M个周期数。

绝对时间的描述,就是用一种稳定的我们能测定的某一种绝对运动,去描述其它的绝对运动。

一段时间即两个时间点的度量,其实就是一段绝对运动的度量。1秒=一段铯运动=一段太阳运动=其它运动=代号A,

1秒就是一段相对时间的代号而已。

当然相对论挑战了我的理解能力的上限,我无法再更高维度的解释这个秒的概念了。

最后就是

秒是国际计量大会决定的,人为规定的世界度量衡单位之一。




  

相关话题

  什么是「时间」? 
  在年号出来之前古人是如何纪年的? 
  一星期七天完全是苏美尔-希伯来历法文化在全球传播的结果吗?有没有文化独立发展出一星期七天的历法概念? 
  时间流逝单向不可改变,怎么才能活的更有意义? 
  怎么弥补大学四年浪费的青春和时间? 
  时间重置是个什么概念? 
  为什么俗语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如何纠正“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个物理问题? 
  如何理解「时间知觉」的概念,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时间错觉? 
  如何反驳「现在写一封信,让未来的子孙坐时空机回来,把它埋起来,如果顺利的话,几分钟后就会有人来找你」? 

前一个讨论
NJ2内燃机车为什么要电力驱动?
下一个讨论
路由器 PCB 板里面有四个孔是不是为 USB 保留的?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