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中国买办的负面影响,德国人和日本人谁更严谨这一点大部分人都是拍脑门想出来的。
我是日系、法系、奥迪车主,我工作的公司基本全部德国进口设备。很多人说德国人最严谨,德国是汽车的故乡,我还真不清楚德国人这口口相传的严谨是谁第一个灌输给国人的?德国的设备毛病也不少,他们的严谨在设计层面体现的比较多,在制作方面用扭力扳手转个几分之几圈的,还是日本人干得多。而日本机器更不好用,其主要原因是日本的设备必须结合日本人的高素质和相应管理理念才能马力全开,事半功倍,中国没这个土壤。日本人上下班一个严肃样,德国人下班就变了,到中国调机器的小伙下班了就背着旅行包四处玩去了。话说我们德国设备定位时(要求精度也不高),差个几厘米,中国人个体小,小胳膊小腿的,得用叉车一点点挪动,德国壮汉量完了后直接用膀子一撞,整个几吨重的设备一颤就到位了,把小伙伴直接惊到掉下巴。
很多人说德国是汽车故乡,代表汽车最高水平,这纯粹是扯淡。德国最早造车,但是批量流水线是美国福特创造的,严格6西格玛和精益生产JIT及TQM是丰田发扬光大的,只能说各领风骚数百年,没谁比谁一定强。
当然我们说的质量这个词,每个人设想的具体含义也不同。一般认为是可靠性、稳定性,在当今时代绝对是日本车强,很简单,谁的汽车管理体系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执行的越完备,谁的概率性问题就越少,想和日本文件控、体系控们比这个你赢不了。
最后说我最欣赏德系(欧)系和日系的一点,德系最好的是地盘的沉稳感,这一点不论是凯美瑞、皇冠、雷克萨斯都不能比拟,日系车虽然车重和整体感也不差,但是高速上的贴地感和扎实感总差点,对我一个高速占70%的人来说,还是有点受不了,当然这是调教的问题不是技术的问题。也许日本人开高速没德国和美国那么多,新干线用的多吧。而日系车最欣赏的是供应链管理,和供应商一起发展协同进步,从提升部件稳定性到总装,确定的供应链不会天天变,而德国车到了国内基本被买办给污染了,谁便宜买谁。
的回答有误导之嫌,用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的差别偷换和转移话题,使人误以为大众真的是因为应用新技术而出现的问题。但是根据北美Consumer report与J.D.Power这么多年来的调查,大众不论是新车质量,还是3年以上车龄车子的可靠性基本都是垫底。而几乎与大众同平台的奥迪车型质量排名则比较靠前,2013年在consumer report调查中居然排名第四(J.D.Power的调查结果与Consumer Report略有出入,我更相信后者的公信力)。况且大众在北美的主力车型也同样有2.5自然吸气引擎,同样是油耗高、质量差。
Consumer report在2013年的报告里是这样说的:
Audi, which has shown steady improvement in recent years, moved up four places from last year, to fourth overall. Volvo jumped 13 places, to seventh. And GMC emerged as the top domestic brand, finishing ninth, three places higher than last year. Moreover, every model from Audi, GMC, and Volvo scored average or better.
That said, Japanese cars still fare better overall. Lexus, Toyota, and Acura captured the top three spots, with all Lexus and Acura models scoring above average. And all Japanese makes rank among the first 11 except for Nissan, which sank to 22nd among the 28 brands in our rankings. All Infiniti, Mazda, and Toyota models scored average or better.
这是J.D.Power的2014 Vehicle Dependability Study Results:
由此可见,把质量低下简单的归结于技术导向是没有事实依据的。甚至你把大众的质量归结于大众在墨西哥的工厂不得力,都比所谓的“技术导向”靠谱。
大众质量排名低下,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成本控制问题。
丰田的做法是:尽量选用质量可靠的部件,尽量减少售后维修的复杂程度。而欧洲人的做法是:车子有点小毛病不要紧,但是你得把行驶品质提高上来,配置得配全了。欧洲人可能不在乎维修成本,但在美国可行不通。
欧洲车是把钱省在看不见的地方,而日系车则把钱省在大家都看得见的地方。比如高7、速腾就是在看不见的底盘、不显眼的轮胎上简配,而日系车则是直接在配置上进行削减,因此你看很多日系车上的配置只能用简陋来形容,与同价格的德系车、法系车比起来,日系车的配置渣都不如。比如,很多日系车只有驾驶席一键升降,没有一键升窗,没有行车落锁,没有行车电脑,没有车门限位器,后备箱没有液压撑杆,甚至很多日系车连ESP都欠奉。这些东西难道是什么高科技么?当然不是。一切不过是成本考量而已。那么日系车把成本省下来都用到什么地方了呢?答案是:用在了零部件的可靠性方面。同样的零部件,两田的可靠性比大众要强。
比较前瞻技术的话,丰田的混动技术远比所谓直喷+增压更先进。丰田在应用混动技术的时候,大众还在卯着劲儿地搞涡轮增压和缸内直喷呢!由于缸内直喷在颗粒物的排放上有先天缺陷,大众又研发了同时具备缸内直喷和歧管喷射两种喷射方式的双喷射引擎。在技术的前瞻性方面,大众已经明显落后了。
本人是法系车以及奥迪车主,不是任何一类车系的粉或者黑。
稍微多说两句。
其实华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社会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不到种族的重要性。近代以前,中国基本都是处于一个“国家=天下”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近现代以威斯特法伦体系为基准形成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概念,因而在欧美,尤其是在北美(USA/Canada)这种移民国家里生活的时候政治上十分受挫。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一个人在美国的社会认定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种族(race)而非阶级(class).以我们最关心的教育为例:大学录取会很大程度上根据你的种族来决定录取标准,而不是社会阶层,更不是政治倾向。不管家境如何,只要你是亚裔,那么你就有大概率碰到录取标准的歧视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下,在争取自身(个人/族群)权益的过程中,种族的优先级是排在最前面的,其次才是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在填表的时候,不会让你选你是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只会让你选你是“white",“Asian”还是“Hispanic”. 而事实上,只要一个族群能够意识到美国社会种族优先的前提下,内部的政治光谱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美国有多成功想必不用多说。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左翼或者右翼,而是通过在不同政治光谱上的发展,成功的让自己的种族在美国取得优势。说右翼,犹太人里面的一大票银行家企业家大家也有所耳闻;说左翼,犹太人中的囧叔,主持界传奇larry king,喜欢谈笑风生的华莱士等等都是业界传奇。这样他们右手掌控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左手掌控了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最终让族群取得成功。可见,以族群利益为先,则族内各个政见派系均受益;以政见利益为先,则族群分崩离析。
反观以叫兽为首的旧华“精英社会活动家“是怎么做的呢?不仅不去积极组织和联络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政治基本盘(一个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群体),反而主动地去做出例如:损害自己族群的利益以换取一小撮外部政治利益(SCA5),试图不断的分裂族群内部力量(亚裔内部细分法案)等等赤裸裸乃至荒唐可笑的背叛种族利益的行为。这种叫兽,如果不是脑子进了水,那就只能是因为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实在太差,吃枣药丸。
----------------------------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我特别震惊,不单单是文章内容,更重要的作者身份:美国百人会会长及首个法学院院长?这样的人竟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不过回想一下,这倒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一个在美国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种族,作为一个平均收入和学历都远超平均线的种族,作为一个贡献了马友友,关颖珊,刘玉玲等杰出人才的种族,为什么美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如此的低下?为什么华人的权益总是受到系统性的侵害和歧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华人,尤其是旧华人及其后代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荣誉感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看来,这些旧华人中的“精英”“社会活动家”政治水准低到不堪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其实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各个族群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也有斗争。但得到尊敬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是经济力量,可以是知识力量,当然也可以是政治力量。所以这次大选华人主动出击,参与助选的行为我是非常认同的: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一条队,而是展现能够左右选战结果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华人赖以发展的基础。相反,任何一种任凭意识形态洗脑而站队的行为都是政治水准低下的弱智行径。
其实稍微看了看叫兽的个人经历,未免有些可怜他。作为一个数次试图否认和摆脱自己华人身份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习得性无助”十有八九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崛起,新华人一步步向前的大背景下,他就像一头曾经被锁链拴住的幼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力量的对比总是会转化的,而华人政治家真正的基本盘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旧华人的社会认知,一种貌似平等实则歧视的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地被抛弃,最终由新华人引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旧华人畏畏缩缩的活了一百多年,却连美国这个国家的一点基本精神都没有学到,而这些分明写的很清楚: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毕竟,大清都亡了,也请你们这些遗老遗少们滚回历史的尘埃里吧。 -------------------
原答案
这个所谓教授才真是把“歧视”二字阐释的淋漓尽致。
总体还可以,开场雷军先自我吐槽了一波“在微博开了一星期的发布会了”
第一个卖点是全息幻彩屏,可见小米也要走颜值+工业设计的路线,而不是只玩跑分了。
接下来则是一些手机的设计细节,比如这个“天使眼”
说这些还蛮让人觉得有新意的,感到了小米不再只是不服跑个分的套路了。
接着就是强调轻薄,感觉是为后面的电池做铺垫啊哈哈:
然后第五代屏幕指纹解锁,其实还是不错的,就是被iQOO直接跟进了第六代技术的发布,亮眼度低一些,但实际使用应该还是很不错的:
然后,军军有开始骚操作,直接放2轮王源的宣传视频:
不得不说,对于粉丝圈来说,这招真的很到位了,也显示去了小米一直以米粉为重的态度。是个加分项。
然后就是到位的尬聊环节,感觉比吴亦凡更让人看着舒服一些啊~
小米这波营销+公关的升级还是可以的。
然后就是女生为主的“汤圆”粉丝群,和男生为主的“米粉”粉丝群,交互欢呼。不得不说王源还是实在人啊:
然后跑分没啥意外,安卓旗舰水平
拍照确实小米史上最强,DxO第三其实也很不错了:
对了,补一句,这个系统老化18个月疯狂暗示不卡顿的友商啊:
样张环节,这年头国产安卓的发布会,iPhone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雷军还是厚道,没把明哥的V20拍月亮放上来:
基本同价位无敌了:
电池果然。。。,快充有线无线都不错,PPT魔性啊:
配件到是继续“真香”
说到堆料,加大内存是最简单的之一:
最后:厉害。。
这定价只要供货稳定,肯定是爆款了,确实有些让人意外,对比其他3000价位的手机确实性价比拉满。
关键,关键,就是能不能轻松买到了。
接下来,小米9SE,骁龙712首发,性能在日常使用中其实也不错。
摄像头配置在2000档也属于恐怖:
可以说打2000档友商的产品,配置和性价比方面稳稳的:
还有一个对饭圈来说,很有吸引力的杀手锏:
所以看得出,小米这次发布数字旗舰和次旗舰,也算是转型之作,性价比还是不错,但也加入了很多非跑分元素的东西,并且放弃了大电池,追求快充和轻薄好看,总体来说前途还是不错的。
归根结底还是看最重要的这张PPT能执行到什么程度了:
相关回答和拓展:
猜价格:果然主力机型是我预料的2899-2999的超级能打区间,低配转为小米9SE的形式,高配没有走量机型发布,留给后面的MIX4们发挥:
评价定价:
评价小米9SE: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阅读到这里,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