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周亚夫之死? 第1页

  

user avatar   jun-g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开元先生《汉帝国的建立和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中早就指出来过,“周亚夫之死”其实是汉代皇权与军功集团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周勃、周亚夫是汉初时期军功受益阶层的代表,他们在汉初时曾在一段时间内和皇权共治,但是随着皇权的扩张,这个阶层势必会受到打击,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由皇权亲自掌握的儒臣阶层。

引用一篇论文《周亚夫与汉初功臣集团的没落》里的话来总结就是:

汉初功臣集团是西汉最初的统治基础。汉初政权的重心 ,长期偏向以丞相为中心的政府 ,而皇权相对较弱。汉文帝即位之后 ,开始了向专制皇权的转变。功臣集团由于其“少文多质”的特性 ,政治势力不断衰落 ,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周亚夫之死 ,就是功臣集团的落幕悲歌。


周亚夫之死要追溯其本源必须从其父周勃和文帝初年的政局说起。北京大学的陈侃理老师的研究认为,军功集团联合刘氏宗室挫败吕氏政变、诛杀诸吕之后,汉功臣集团内部对于立文帝就有分歧,以曹参之后曹窋为代表,有人是主张继续拥立后少帝的,而陈平、周勃等人则主张立文帝。

而作为藩王,文帝内部对于功臣集团同样抱着怀疑,其藩臣张武劝文帝不要入京,以免被功臣集团控制,而宋昌则认为文帝入京,有宗室和军队的拥护,会占据优势。文帝入京后,先进行了短期的安抚,大赐民爵,封赏平诸吕乱的功臣,又立太子巩固自己的正统地位。但到了陈平死后,文帝二年就令列侯之国,根据陈苏镇老师《春秋与汉道》的考证,文帝利用这个“之国令”将大量功臣遣回到地方,是瓦解了功臣在关中的势力。另一方面,文帝的继位属于藩王入继大统,文帝继位之后又马上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这一点上必然引起其他王国的不满和不服,因此这一次之国令,也有针对王国的地方。之后文帝下令征辟人才,立其他皇子为王,又采取了措施免税、废法,收抚天下百姓。到了三年,首先免除周勃丞相之位,强令之国,文帝离开长安去代国太原的时候,济北王刘兴居造反,此事非常蹊跷,因为在此事件中军功集团的代表人物之一灌婴的兵权被解除了。这极有可能是功臣集团欲故技重施,迎立新主,结果被文帝反制,之后四年冬,灌婴已经去世,周勃下狱。文帝中央在对军臣集团的斗争中彻底获胜。

之后景帝上台,第一件事就是建立“祖宗之庙”,将刘邦奉为祖,将文帝刘恒奉为宗,在全国建立祭祀,其实就是想加强藩王入继的合法性。景帝三年,发生了七国之乱,吴王刘濞、楚王、赵王(王国侯相都劝刘遂不要谋反,只因先人故地被削,给了文帝系)、济南王、胶西王、淄川王、胶东王(后四国皆在齐地)造反。文帝景帝时是代国王国集团为主要统治层,它一方面是藩王入继,对于原中央军功集团来说,他是地方藩王,文帝景帝为了重建了中央的统治阶层,采取了很多泛地域的政策瓦解中央的军功集团,但另一方面对于其他地域藩王来说,文帝景帝和军功集团又一起构成了中央政权。因此当地方藩王谋反时,景帝又联合军功集团当时的代表周亚夫镇压了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后,景帝收地方的最高司法权归中央,罢地方王国的御史中丞,在以前高祖的二月求贤诏书里面显示了汉代行政系统:御史大夫下达给诸侯国相国、相国下达给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达给郡守。那么可以类推,在地方王国也有自己的行政司法系统,王国的御史大夫下达给王国地方的郡县长官。实际上就罢去了地方王国的重要司法权力行使渠道。在五月诏书中,称以前纳税超过十算(十万)才能为吏,使得廉士不能为官,因此规定商人不得为吏,纳税四算才能为吏,当然没有能力纳税的也不能为官。景帝此举扩大了统治队伍,不再是地域中的强宗、商人才能当官,为武帝时期做好了准备。

但是周亚夫在两件事上依然试图发挥军功集团的作用,制衡皇权的主威独运,阻止新兴的附属于皇权之下的新利益集团形成,一件是皇后的兄长封侯,一件是匈奴将军封侯的事。因此遭到了景帝的排斥,最终被排挤出朝廷,受辱而终。

文帝景帝镇压了很多其他地域的藩王的异心。武帝时由于刘彻继承了之前七国之乱后的削藩成果,掌握了王国的人事权,扩大了官僚统治队伍,使得很多依靠匈奴军功和买爵者进入了统治队伍,这一批人依赖于皇帝的授权,与地域集团没有多大的联系,使得君权得以上升,促成了汉武帝的大一统伟业。


————————————————————————

个人微信平台发一些秦汉魏晋南北朝读书笔记、小说,历史学文章,一地散钱,闲暇赏玩,寻线穿针,亦是一乐。



user avatar   bo-na-ba-na-po-lun-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

用得上你的时候,你怎么着都行。你为了执行军纪,把他拦在军营外面,他也称赞你。

用不上你了,你碍着他了,那么你不仅应该滚蛋或去死,还得让你滚的理所应当,死的活该透顶。

可实际上呢?别说你有没有那个取代他的心思,甚至你都没有那个取代他的能力。

于是你死了还不要紧,你死了以后,还要被一群聪明人嘲讽,说你不会做人,不会处事才换来这个下场,你真的,真的死的活该透顶。

功高震主?某人得有多无能,才能被震?某人的儿子得有多无能,才会怕被震?

何况某人和某人的儿子真那么无能吗?

而且不要以为只有皇帝会这样。

很多老板和领导也是这个德行,只不过因为各种因素限制,做的没有这么狠这么绝,但性质是一样的。

所以在聪明人看来,周亚夫的死有一个好,就是告诉大家,活在世上要懂得当孙子。你不当孙子,你不懂怎么当,你和周亚夫就是一个下场。

最后吐槽一句,很多皇帝啊,不该杀的杀了个精光,该杀的一个都不杀,甚至一个都杀不了。


user avatar   zhao-zi-ao-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悲哀。独裁统治下,能力优秀和忠心耿耿并不能保命。

周亚夫在一年内平定七国之乱,立了大功也得罪了刘启、刘武、窦太后一众皇族,又不会像条狗那样卑颜屈膝,非得像个人那样站着,所以不能像他老爹那样死中得活。

刘启在最后一次试探后说,这样的人怎么能服侍我儿子。周亚夫只有心怀坦荡才会做出如此举动,权臣篡位前很多都是模范人臣,掌握权力后才像周亚夫这样“跋扈”。况且周亚夫是不掌控实际军队的,连七国之乱的时候他都是带着六辆驿站的马车上任,几个官吏就能逮捕他,有什么实力叛乱。

周亚夫被逮捕审问时不说话,刘启就怒了,我他妈不用证词也能治你的罪,结果就有了千古名言“地上不反地下也得反”。周亚夫入狱前还不能痛快地自杀,畏罪自杀是给家人招祸,只好在狱中饿死自己。

附:我不认为周亚夫的儿子不给工人工钱是被冤枉的,也不认为周亚夫的为人处世就是对的。


user avatar   pan-lin-z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就不明白了,很多人就是奴才思想,不去批判汉景帝刻薄寡恩,反倒嘲讽周亚夫不会做人,又要周亚夫会打仗,又要人家会做人,会政治,懂人心,心胸开阔等等,那干脆这个皇帝让周亚夫做得了。皇帝总希望臣子怎么好怎么好,天下间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啊


user avatar   fu-xiao-xu-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深圳房价的天花板不是一个价格,而是一种状态。

什么时候,中国的发展基本到位不动了,深圳城市到极限了,大家不愿意来深圳了……那个时候,自然房子就到头了……否则,全中国的财富、人才、资源向着一个小地方集中,就是房子都是空的,也不可能便宜下来……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桓温的一生? 
  怎么评价李白的作品? 
  刘备 陈霸先 郭威这三个君主综合能力怎么排? 
  李世民和朱元璋如果带着自己的班子逐鹿天下,谁能获胜? 
  古代为什么没有限制妓院发展? 
  为什么雍正能够刷新吏治,而嘉庆却不能? 
  宋太祖是中国历史上最仁慈的开国皇帝吗? 
  今天是毛泽东逝世 44 周年,有什么要说的吗? 
  哪些事让你感受到「冥冥中自有天意」? 
  是谁把「但使龙城飞将在」的「飞将」解释为李广的?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知乎最近每天都出现关于马前卒的问题?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让你醍醐灌顶的话?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