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世纪之交的下岗工人潮为何没有引起大规模的社会动荡?而明末精简驿站就引起李自成起义?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90年代的末期,农产品还是统购包销,工农业依旧存在着巨大的剪刀差。大部分家庭下岗之后,饭还是吃的起,而且单位分的房子也能接着住,大部分人还没到需要以命相搏的地步,所以绝大多数的社会事件都还有分寸。

第二,工业社会里,工人的基本经济单位是家庭,而农业社会中的农民,基本经济是家族。一个工人家庭的悲剧,是三五个人的悲剧,而一个农民家族出事了,可能就是一个具有完备组织的上百人的问题了。工人阶级的革命历史说明,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工人革命就是完全没有方向性的。

第三,下岗潮是发生在特定领域的,几乎受波及的都是国企工人。而大部分的城市,其他经济类型在此时也都有了相当规模,比如各种服务行业与私营工厂,这些行业吸收了大量的下岗工人。所以除了那些完全依赖国营工厂的老工业城市之外,还有很多城市的下岗潮并没有产生剧烈的社会震动,所以生活在这些城市的人对下岗潮的感觉,与老工业城市市民的感觉是完全割裂的。

第四,接着第三点,在90年代末期,对人口流动性的控制在逐步减弱,到了05年左右几乎就没有任何限制了。那些缺乏其余经济类型的城市中的下岗工人,会逐渐的被其余城市慢慢吸收消化。而其中但凡有一两个成功者,就能改那些身处黑暗之中的人一丝光亮。

总而言之,很多人低估了下岗潮带来的动荡,但也有很多人高估了他,人与人的悲喜是并不相通的。

而在经济高速发展90年代末,几乎所有的经济问题都最后能够被时间解决,这也锻炼了很多地方政府“拖”字大法,任何解决不了的社会问题,拖一拖就自己解决了。到了今天,那些擅长“拖”的地方政府,依旧和下岗潮受冲击最大的地区高度重合。


user avatar   xu-liang-70-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很好,但你说的事情不便讨论,我只能从军事角度,给你说一些基本原理。

先上结论,铁器时代的古代社会官方和民间力量的差距不大,现代社会,特别是大政府模式的现代社会,官方和民间力量是天壤之别。

组织度

古代民间:由于士绅阶层的存在,古代社会底层的组织是天然存在的,几个乡绅就能动员整个村子。

古代官方:由于皇权不下乡,离开了乡绅的支持,县太爷到了基层,反而有些玩不转。

现代民间:原子化,普通人基本没有动员组织能力,能动员的也就是三五个亲朋好友;农村里面的头面人物,可能存在一定的组织能力,但影响力一般也就一个村,而且也很难做到一呼百应;

现代官方:党组织城市在街道一级,农村至少到乡一级。

通信联络

古代民间:当时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骑马。

古代官方:也是通过骑马传递命令,无法就是马更好、换马更有保障,速度稍快而已。

现代民间:虽然平时你可以用手机、微信沟通,但这些东西政府想停你的是分分钟的事情,电报之类东西可以传递命令,但容易泄密,同时也很难开会讨论协商,关键问题还是得见面谈,见面的化最快、脱离政府能使用的交通工具就是汽车。

现代官方:可以用电信网络、用电报、卫星通信,什么军事视频会议那都是小儿科,人家正规军玩的是高科技下的战场态势感知。

战斗力

古代:农具本身和制式刀剑的战斗力差距很大,但民间就能大量制造的粗糙武器,和制式刀剑的战斗力差距就小一些,当然考虑到铠甲,一般而言,非正规武装一般要有十倍的兵力,才能打败正规武装。

现代:不用什么高科技,就坦克、直升机这种东西,对于土制的枪械、炸弹都是碾压式的存在。客观说,在你没弄到火箭筒之前,你再多的人,也很难对其怎么样。

军事指挥、管理方面的知识

古代:一般只在将门内传承,民间很少有人掌握。

现代:一般只有国家专业的军事学院、军队的管理、研究人员掌握。

突然发现这方面的差距古今居然最小,依然是一小部分人垄断知识。

武器制作的技术、工艺

古代:一般的铁匠也能制作刀、长枪这种主流的武器,虽然粗糙、耐久度低,但战斗力不弱,普通的木匠也能制作云梯、冲车这种不复杂的攻城器械;当然铠甲、投石车这种东西的制作工艺民间一般不掌握。总体说那个时代,主流的军事武器装备民间可以自制。

现代:武器的制作技术、工艺严格保密,普通民用工厂能制造的上限就是步枪、土炮、手榴弹这种轻武器,拖拉机厂估计能制造轻型履带式装甲车。民间自制装备能达到的火力,也就是防爆警察的水平,和军队根本无法比。

历史上

中国历史上的商代,由于铜比较稀有,而且青铜冶炼难度大,民间当时还在使用石质的工具,但贵族们却可以用青铜武装军队,再加上战车制作、驾驭的高技术壁垒,军事指挥技术成为贵族圈内的不传之密,几百人的军事贵族就可以轻松统治几万人的平民。

在具体的战例中,牧野之战中,5万左右的周联军,凭借战车和精锐力量,击溃了2万左右的朝歌卫戍军队+几十万平民武装。可见平民武装再多也就是打酱油的,当时纣王要是再多几万正规军队,朝歌卫戍力量超过5万正规军队的话,中国历史估计要改写了。

牧野之后,即使有商人想闹事不服周朝统治,哪怕闹事的人多达百万,在没有正规军队支撑的情况下,周朝靠几万军队也能压制。

你读读夏商的历史,里面有记录任何一个平民暴动成气候的事情吗?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影响力的农民起义是陈胜吴广,那个时候铁器已经普及,村里的铁匠不会打刀剑县上的铁匠肯定能搞定;战车已经被骑射淘汰,套马的汉子生活中掌握的技术直接就能用来作战;

但军事指挥一直是难题,给黄石公捡鞋的张良是贵族后裔、擅长军事指挥的项羽是贵族后裔、韩信也疑似破落的贵族后裔;一直到近代,无论国共,那些善战的将军、元帅也多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可见军事指挥知识,一直是少数人掌握和垄断的。


user avatar   jax-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裁撤驿站导致李自成起义之前,西北就已经爆发了数年的农民大起义运动了。

天启七年陕北已经经历数年大旱,赤地千里,官府又加倍催征,无人赈灾,白水县农民王二率众起义,明末风起云涌的人民起义大潮自此开始。

崇祯元年七月定边镇逃兵王家胤率领饥民起义,不沾泥张存猛等人也在洛川等地起义。十月王和尚、混天王、闯王高迎祥起义。十二月陕北明军兵变,大量参与义军,汉南王大梁起义。

崇祯三年裁撤驿站李自成参与义军也只不过导致充满了边军、农民、马匪、游牧民等群体的义军中,又加入了几个驿卒罢了。


user avatar   kashiwagier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看东北经济地位和话语权的下降,以及互联网对东北评价的“片面化”和“刻板印象”化,基本就能懂了。


user avatar   li-xiang-1-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03年废除收容遣送,总理为农民工讨薪,

2004年郎顾之争停止大规模私有化,

2006年废除农业税,

2008年实行劳动合同法,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实行义务教育全面免费,

2009年清理整顿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小煤矿,加强煤矿安全,

2013年废除劳教制度。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句“没有引起大规模的政治动荡”,凝结了一代政治家,一个时代的共产党人的初心。在2001年,就连北京某些要地都受到了邪教冲击,又有什么理由认为一定不会发生更大的动荡呢?只有一个理由,只有这个理由。

向上个时代的人民,上个时代的共产党人致敬!希望我们这个时代能够解决现有的问题,为开启新时代的大门准备好钥匙。


user avatar   zhuan-zhi-ge-chong-bu-fu-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1.明朝政府收入主要是农业税,即从农民身上收人头税。这样一来一旦发生饥荒或因其他原因,总之农民生活困难,发生起义,政府为了镇压起义需要调动军队,财政支出会急剧增加,而作为税源的农民造反又造成了农业税减少,而明朝没有其他税源,只能给还没反了的农民大幅加税,使得农民更加苦不堪言,更多农民造反

2.清朝能抗住太平天国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清朝末年财政收入核心不是农业税,是关税和商税。并且清朝可以找外国借钱

第一次鸦片战争 大臣劝皇帝认输的时候就指出,清朝财政收入大头是关税和商税,所以要及时与洋人议和。

太平天国和其他农民运动历史五年,朝廷支出四亿两白银,朝廷平时一年财政收入才两千万两,战时猛加商税一年能拉到四千万两,这样还剩两亿两白银,拿关税担保找外国银行借(事实上清朝后来实施新政 收入暴增,这笔钱很轻松就还上了),所以清朝能拿出钱来抗住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扔在其他王朝上早把其他朝代扬了,明朝最多时候一年收入刚一千万两,拿头镇压?但是清朝不一样:他有其他财路,所以有钱镇压,死抗住了

总结:社会动荡本身不重要,主要是社会动荡可能会导致税基动摇,收入锐减,让当局无力镇压,这才是政权崩溃的根本。只要当局有钱,基本都能强压下去。




  

相关话题

  人民战争的游击战法,该怎么破? 
  认为蜀汉是正统的人怎么看待看待西梁,北汉为闰,不为正统? 
  为什么感觉知乎上的气氛总体较偏右? 
  犹太人操纵世界舆论,忽悠世界的方法是什么? 
  从古至今中国汉奸特别多,原因是什么? 
  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是法西斯政权吗? 
  为什么苏州经济水平如此发达,却没有计划单列,或者副省级?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什么事件让你觉得「真是天佑中华啊!」? 
  山东在明清两朝是产粮区吗? 
  中国农民对国家的贡献有多大? 

前一个讨论
2021 年度十大表情包出炉,包括「吴京中国、格局打开、没有世俗的欲望」,你常用哪些?反映了哪些心理?
下一个讨论
学校回应「安徽一女大学生辱骂外卖员致其辞职」事件,称希望给新生改错的机会,如何评价此事?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