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秦始皇临终前,真的决定传位给扶苏吗?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扶苏的身份和地位,秦汉史大家李开元先生有着详细的考证,我就只在这里简单说说了。秦国和楚国有着常年联姻的传统,譬如最近很火的芈月传就有涉及这话题。芈八子时代和华阳夫人时代楚系外戚的实力都是异常强悍的,嫪毐之乱时候,领衔带兵平乱的昌平君和昌文君,都是来自楚国的外戚。昌平君熊启更是一个传奇人物,最后成为末代楚王,战死在抗秦战争中。华阳夫人死后,作为秦丞相的昌平君的权力逐渐被有灭楚之意的赢政收回,最终起兵叛秦,和楚军合流,后来被项燕拥戴为末代楚王。但是,光看昌平君在赢政亲政前后能领衔带兵讨平嫪毐一事,就可以看出楚系外戚当时强大到什么程度,毕竟楚系外戚真正的领衔人物,先后是芈八子和华阳太后。

  在这种情况下,扶苏作为楚国公主和赢政所生长子(李开元先生的具体考证不贴了,简单的说,赢政大婚时候掌握秦国实权的是华阳和昌平君等人,而且从昌平君能轻松镇压嫪毐来看,赢政之父异人需要认华阳为母才能获得继承权来看,楚系外戚的实力一直远高于吕不韦嫪毐等外来暴发户。),是有着很强根基的。昌平君加入楚国抵抗运动后,秦国宫廷内楚系势力的精神领袖,就成了扶苏,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陈胜吴广会诈称自己是扶苏军队的原因。另一方面,扶苏与军方的实力派蒙恬,朝臣中的实力派蒙毅等人关系良好。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定义扶苏的地位,实在是一个让秦始皇棘手不已的问题了。

  如果把扶苏当作继承人培养,那么就意味着会给他巨大的军政资源,加上扶苏在楚系宫廷势力以及楚国故地的影响力作为稳定基本盘,以及他和蒙氏兄弟的亲密关系,这位强势皇子一旦能确立继承人的地位,其实力完全足以直接和秦始皇分庭抗礼的。到这个地步,秦始皇就要觉得这儿子尾大不掉了。可能大家觉得,扶苏仁孝,肯定不会和秦始皇争权,势力大点又怎么样呢?这种想法未免太轻视权力的魔力了。另外一方面,就算扶苏有心守本分退让,他一旦拥有威胁秦始皇权威的能力,也会让秦始皇惶恐不安的。

  说到这里,我们先说两个后来的案例。汉武帝的戾太子刘据,据说也是仁孝温和之人,但是他和他背后的卫氏家族的实力太强大了,所以汉武帝不惜先用各种借口杀掉了包括卫青之子卫伉,卫青的另一个姐姐卫君孺在内的许多人以削弱他的基本盘,到最后更是让江充这样的酷吏步步进逼,只不过江充玩的比汉武帝期望的都大,结果刘据忍无可忍起兵叛乱,酿成了长安城全面内战,几万人死于非命。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刘据在卫伉等自己一系的人物都被翦灭之后,仍然有在首都长安发动几万人级别叛乱的能力,汉武帝对他的实力感到不安也是正常的。近似的情况还有同样被称为仁孝的昭明太子,他也是实力太强了,所以梁武帝各种猜忌他,只不过他死的及时,保住了声名和政治遗产,而昭明太子这一系后来在梁帝国实力依旧是非常靠前的。可见,强势的皇子,再仁孝守礼,也会“匹夫无罪怀壁其罪”,因为在权力斗争中,人性永远要为利益让路的。

  既然如此,把话题回到扶苏这里,他的实力既然已经强大到尚未被立为太子就有贤名,在楚地有巨大人望(他死后楚国的民变都打他大旗),又和蒙氏兄弟这种帝国军政界最核心的人交好的地步,本身就已经对皇权构成威胁了。而在这个时候,扶苏又在施政方针上公开和秦始皇唱反调,所以秦始皇就更不愿意立扶苏为继承人了。

  表面上用童话角度看,仿佛因为秦始皇信奉法家的暴政而扶苏信奉儒家的仁政,所以两者起了冲突。儒家和法家的优劣本身在这里就不多讨论了,在此要看到的是,秦始皇并不是因为政见不同决定让扶苏去北方督军。许多时候君主之所以能高高在上,只是因为反对他的力量无法有效的串联集结起来。既然扶苏有着强大的基本盘,如果再公开在权力中心的咸阳竖起大旗的话,那么各种对秦始皇施政措施不满的大臣和利益集团都会纷纷靠拢到他旗下,这样下去扶苏的力量就更不是秦始皇能控制的了。

  如果此时秦始皇要立扶苏为太子而又要控制得住他,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扶植另一个强势亲王来平衡,这一套后世的君主很常用,连《琅玡榜》里的虚拟人物都用上了,然而纵观当时秦国的王子们,除了扶苏之外都是弱势亲王,哪怕秦始皇刻意扶持,短期内也并不会有和扶苏互相牵制的能力。

  所以,扶苏在秦始皇生前是不可能成为太子的,至于秦始皇临死前究竟希望谁继位,事实上完全是无头公案了。下一节要说的,就是关于沙丘之变到秦帝国灭亡期间秦国权力的继承,交接与转移。


如果秦始皇生前就要确定继承人的话,无非是两种:第一种是选择强势皇子扶苏,前面说过,扶苏有自己稳定的班子和基本盘(楚系外戚,蒙氏兄弟等),而且已经公开在朝堂上就施政方针和秦始皇唱反调,一旦确立他的继承人地位,那么就会进一步加强他的实力,变得尾大不掉了。第二种则是选择一个弱势皇子立为继承人,这样的话这个继承人暂时不会对秦始皇构成威胁。但是如果给这个继承人足够多的军政资源并且为他配置班底的话,未来他仍然会成为像扶苏那样的强势皇子而无法控制。如果把一个弱势皇子立为太子但是不给他足够多的军政资源,自然不用担心这个皇子来威胁皇权,问题是,等秦始皇死了,如果强势的朝臣或者其他实权人物起来威胁皇权时,没有资源光靠继承人的虚衔,恐怕很难应对。在这种两难的选择中,秦始皇选择了暂时搁置这个问题。另一方面,秦始皇大概从来没想到自己会死的这么早,所以直到他临死前,都没有明确的定下继承人。

  秦始皇死后的真正遗诏到底是什么样,恐怕没人知道。他选择强势皇子扶苏或者弱势皇子胡亥都是可能的,甚至从蒙毅的说法来看,秦始皇想立胡亥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秦始皇想立扶苏为继承人然而被篡改遗诏的传统说法,最早不过是六国复国主义者加强自己正统性的宣传,因为胡亥是篡位者的话,诈称自己是扶苏军队的叛乱者就能有很大的政治优势。只不过后来六国复国主义者取得了全胜,秦皇室被灭绝,所以这种宣传文字就成了唯一剩下的说法了。

  沙丘阴谋绝非简单的一个彻底的坏人赵高说服另一个坏的没那么彻底的李斯,一起帮助性格软弱的弱势皇子篡夺皇位的童话故事。简单来说,无论秦始皇想立扶苏还是胡亥,这事情其实已经不是临死的皇帝自己的意志能控制的,让谁继承秦始皇帝位的问题,将由宫廷系统(内廷)和朝臣系统(外廷)的利益集团们共同商定。而李斯和赵高,某种则是这两个集团推到前台的利益代言人,当然站到前台意味着风险和回报都会倍增。

  首先显而易见的,沙丘的阴谋不是赵高和李斯两个人的实力能搞出来的。李斯只是左丞相,地位还低于右丞相冯去疾;而赵高在秦始皇的内廷中地位也不如蒙毅。如果秦始皇真的打算立扶苏为太子,以蒙毅在秦始皇身边近乎头号亲信的地位,联合冯去疾等人发难的话,李斯赵高两个人恐怕得当场翻船。相反,蒙毅临死前对秦二世的上书中还说,秦始皇几年来就一直打算准备立胡亥,自己哪里敢对立太子这么敏感的话题说三道四。所以,积极策划执行沙丘阴谋的自然是赵高和李斯,这两者也成为最大的获益者,但是秦始皇的外廷(朝廷)和内廷(宫廷)势力绝大部分成员,恐怕都是支持或者至少默认他们这个做法的。如果只是李斯赵高小圈子内搞的阴谋,以蒙毅当时的地位和影响力,联合冯去疾、冯劫这样的大佬,加上在外手握重兵的蒙恬,李斯赵高两人是几乎完全没有胜算的。甚至在扶苏死后,如果有着足够影响力的某权臣如冯去疾拥立另一个皇子打出“李斯赵高私自篡改遗诏,谋杀合法继承人扶苏”的旗号,那么李斯赵高也很有可能吃不了兜着走的。

  从后来冯去疾、冯劫在李斯下狱后仍然联手帮助李斯对抗赵高来看,在秦始皇死后,大部分朝臣也都是站在李斯这边的。既然如此,蒙毅实力再强,也无法改变胡亥上位的既成事实了。那么,为什么秦始皇的内外廷两套班子为什么会达成这种拥立胡亥上台的默契呢?

  很简单,扶苏作为一个强势皇子,拥有自己的嫡系班底,而这个班底除了蒙毅之外的大部分力量都并不在中枢。如果扶苏能继承皇位,在秦帝国常委排名上,以蒙氏兄弟为代表的扶苏嫡系都会获得更高的位置和权力。这些位置和权力哪里来?自然是秦始皇自己的嫡系腾位置了。赵高劝说李斯的时候,正是这么说的。而如果扶持一个弱势的皇子,后者基本上只能以傀儡的形式存在,那么秦始皇的嫡系自然继续能把持和分享秦帝国的实权,而且比起超级强势君主秦始皇的时代来权力要大的多。从这个角度看,秦始皇的嫡系,除了蒙毅等少数同样也是扶苏嫡系的人之外,都不会希望扶苏继位。

  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的宫廷和朝廷嫡系联合,拥立胡亥为君主。通俗读物常常把胡亥写成一个稀里糊涂的二货青年,那么下面一节,我们就来讨论下这个新皇帝胡亥。

如果带着廉价的优越感去看历史,很容易觉得,胡亥因为自己的贪欲,加入了李斯和赵高的密谋集团,然后又不能励精图治,导致了秦帝国的灭亡。在我看来,秦帝国灭亡的原因很多,胡亥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傀儡,他的个人品质如何都是无足轻重的,后世的傀儡曹髦有曹操的聪明果敢,东魏末代君主元善见被誉为孝文帝再世,结果都是无力回天,死于非命,那么我们苛责胡亥又有多大意义呢?

  首先,李斯和赵高来要求胡亥加入密谋集团,接受拥戴成为皇帝并且派使者赐死扶苏时,如果你是胡亥,会怎么做?表面上看,你是有选择的,然而实际上,你除了接受之外没有任何选择。如果你深明大义,或者害怕风险,因此拒绝加入,那么只有死路一条。秦始皇刚死,消息还没向天下公开,李斯和赵高就敢去杀强势皇子扶苏,你区区一个毫无班底的胡亥,难道他们就不敢杀你了?杀了你之后,再拥立另一个皇子,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啊。扶苏和蒙恬手握三十万大军,李斯和赵高都准备杀掉他们,毫无根基的胡亥又有什么能力说不?在他面前,只有配合和去死两种选择罢了。

  胡亥大概是历史上最奇怪的傀儡之一,说他奇怪,是因为作为一个成年人,他继位时候到底多大年纪,竟然有相差迥异的两种说法。

  胡亥继位时的年龄有两种说法:二十一岁和十二岁。两者竟然都有许多证据支持,最离谱的是,太史公自己的书中也自相矛盾的同时记载了这两种说法。我个人是更加倾向于十二岁继位说的,因为胡亥通常被视为秦始皇的“少子”或者二十个儿子中的“第十八子”,如果二十一岁,就说明秦始皇从三十岁之后几乎没有新的子嗣,显然不大可能,而且关于二世的负面记载更像一个无知而贪玩的小孩子而不是一个荒唐残暴的昏君。但是两者应该都有可能,对于胡亥的年龄问题在此不做延伸讨论了,对于“胡亥继位年龄有两种相差迥异的说法”这一事实本身,却非常值得讨论。

  首先,一个皇帝继位的时候年龄几岁这种事情能成为一个历史之谜,而且两个选项中一个是小学毕业的年纪一个是大学三年级,相差如此离谱,本身就意味着这个皇帝的实权相当小,露面的机会也相当少。虽然秦国皇室和朝臣的绝大部分在胡亥时代的内讧和关东诸侯联军入关后被灭绝性屠杀了,但是总有见过胡亥的人活下来呀,譬如章邯这种多次直接向胡亥汇报过工作的人肯定不少。显而易见的,如果是一个正常的君主,身边见过他的人很多的话,是不会有这种乌龙的。据说胡亥上台后不久,赵高就告诉他,皇帝必须有神秘感行踪隐逸才能让人感到畏惧,所以胡亥就去后宫玩乐了,见到他的人越来越少。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什么原因让胡亥的年纪成了千古之谜,恐怕这个傀儡皇帝的实际权力和作用都相当有限,很多时候很可能是只见诏书不见真人。如果二世实实在在的活跃在朝堂上三年,无论励精图治还是作恶多端,都不会留下这种奇怪的乌龙的。

  其次,胡亥的年纪到底多大,其实和当时历史的走向并没有什么关系。假设胡亥只有十二岁,那么他再聪明,在没有实权派监护人扶持的情况下,这么个小孩子又能做什么?胡亥如果有二十一岁呢?他没有自己的班底,权力都被内廷和外廷分割把持了,他除了老实做一个橡皮图章,又能干嘛呢?

  胡亥继位之后的大清洗更是证实了胡亥的实权相当有限。秦始皇除了胡亥之外的所有子嗣,都在这次大清洗中被集体屠杀了。如果说这种屠杀对于胡亥的地位巩固还有好处的话,杀蒙毅肯定是不符合胡亥意志的。从史记原文中各方的口径来看,胡亥是希望留下蒙毅的,可能他们关系还不错,但是李斯赵高这些实权派觉得蒙氏兄弟是个威胁一定要铲除,胡亥也只好听从。

  在这里要单独谈一下扶苏。许多人觉得扶苏太傻了,因为一个使节的命令就直接自杀了,如果自己穿越回去,就联合蒙恬起来对抗咸阳搏一把,怎么也比这么窝囊的死了要强。这未免又把历史当童话了。要知道,秦始皇当初深知扶苏和蒙恬私交很好,如果不对他们联手起来反叛的可能做好预防性措施的话,秦始皇还配被称为千古一帝么?很明显,扶苏和蒙恬只能拥有这支军队的日常管理权,而不会有真正的所有权:

  首先,扶苏蒙恬手里的边防军虽然强大,但是其补给体系全部是掌握在关中朝廷手里的,一旦关中的秦帝国中央政府切断这支军队的补给,其补给便无法长期维持下去了。

  其次,军队里的中上层军官,以王离为代表,都是直接效忠于中央政府本身而不是扶苏蒙恬私人的。这就意味着,一旦扶苏蒙恬要利用这支军队对抗中央政府本身,大部分军官还是会效忠中央的,就像钟会征伐蜀国时候手下的军官和士兵那样。

  所以在这种局势下,扶苏和蒙恬要想对抗完整的继承了秦始皇权力基础的秦始皇嫡系班底,胜算是很小的。而扶苏自从十几年前昌平君归楚战死昌文君被杀(公元前224年莫名其妙的一个“卒”字)后,地位和权力一直在下降,此时更是心灰意冷,直接自杀了。

  另一个角度看,如果秦始皇搞一些分封,譬如扶苏为楚王,公子高为赵王,并且给他们当地的实际军政大权,虽然他们某种程度上会对中央形成威胁,但是李斯赵高还敢这么肆无忌惮的屠杀皇族么?淳于越的预言不幸全部成为了事实。

  归根到底,秦始皇死的时候秦帝国中央和地方上的权力格局失衡了,这种失衡对皇室很不利,才是以李斯为代表的外廷和赵高为代表的内廷一旦联手,皇族成员便毫无抵抗能力惨遭屠杀的原因。


本来已经打算继续写下去,但是写到扶苏和秦始皇其他子女的命运时,未免会感到悲哀。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他死后自己的子女们所遭遇的命运,却悲惨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千载以下,当我再次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仍然可以体验到那种深深的绝望感,甚至会被这种绝望感所感染,乃至有种被浸透的感觉。

  扶苏的早年可以说是典型的含着金钥匙出生,作为楚国王女的儿子,他从小在父母的疼爱和强势外戚的羽翼下茁壮成长,朝中权势最大的华阳太后、昌平君熊启、昌文君等人都是对他期待有佳的长辈,可谓一帆风顺。然而随着他父亲在华阳太后死后逐渐收回大权,昌平君、昌文君等人相继从权力中心出局,他的地位不再那么固若金汤,而是越来越取决于父亲的好恶了。当他感受到来自父亲的种种猜忌时,也难免会感到心寒的。更重要的是,随着他因为施政方针的缘故和父亲公开对立而被变相流放出权力中心,这种疏远感更是显得公开化了。正如前文所分析,秦始皇作为一代大帝,肯定不会把整个北方驻屯军的所有权交给私交很好的扶苏和蒙恬,而是会安排大大小小的王离、涉间、苏角们来控制他们的权力范围。在这种局势下,扶苏担任北方驻屯军监军(政委)的时候,回忆起童年和青年时代在咸阳的幸福生活,心里的落寞和凄凉也是可想而知的。

  许多时候,失望本身并不会让人绝望,落差造成的失望感却会有着极其可怕的杀伤力,也会让人陷入绝望的境地。扶苏在被秦始皇逐渐疏远的过程中,恐怕也慢慢的对自己的前景看不到希望了,这也是为什么他在被赐死的时候任何反抗都没做就奉诏自杀的原因吧。不然,以他的实力,虽然反抗其实也看不到什么结果,但是总比直接自杀坐以待毙要好。

  其他锦衣玉食的皇子公主们就更惨了,运气最好的应该是公子高,能有一个体面的死法。(自杀为秦始皇殉葬,家人得到赏赐)但是从原始记载来看,他非常怕死甚至考虑到逃亡,只是为了保全家眷才留下来就死的,其中心情的矛盾可想而知。当然他的自我牺牲只是让家族多保持了两三年而已,诸侯联军入关后,这种秦始皇嫡系后代肯定在劫难逃。公子将闾等三个皇子(应该是同母兄弟)死法就明显惨的多,他们能留名下来是因为他们的无罪申辩流传到了后世,但是这种申辩丝毫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同样悲惨的是其它皇子和公主们,他们连名字都没留下,历史上对于他们唯一的记载就是他们被集体屠杀了。感谢太史公的记录,能让我们能透过历史的迷雾看到这些人绝望的挣扎,虽然这些挣扎终究毫无用处。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难免会陷入绝望,在政治舞台前排和权力场核心附近的人们更是如此。许多时候,一个曾经享受过命运优待的人被打入低谷,看上去真的输得一无所有时,是很难再爬起来的。但是,无论最终成败如何,总有一些人在完全陷入绝境中仍然能保持坚韧的内心,或者散发出高贵的人性光芒,让人动容。在这里,突然想用一点文字额外的谈一下我很欣赏的两个历史人物。有趣的是,他们都是传说中的“中山靖王之后”。

  刘备的大半生,几乎就是在不断的失望中煎熬,然后一次次的重新燃起希望,咬咬牙继续在这种重燃的希望中向前奔跑。不止一次,刘备恐怕是彻底陷入绝望的。特别是在官渡之战前被曹操闪击丢失徐州投奔袁绍那次,连关羽都被曹操俘虏,张飞都在乱军中散失了,刘备在投奔袁绍的途中,心底肯定会泛过阵阵绝望感。刘备之所以是刘备,就是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能很快恢复过来,并且重新为了自己的信念而奋斗。

  我更喜欢的一个人物则是刘琨。刘琨的早年是相当荒唐的,先和贾后的亲戚贾谧等人整天花天酒地互相吹捧,然后在八王之乱的内讧中助纣为虐。但是,随着北方蛮族的大举入侵,刘琨内心的贵族精神被唤醒了,他没有选择像其他士族一样南渡,而是一路向北,来到蛮族势力包围中的并州(山西),在野蛮人的汪洋大海中如同一叶扁舟,顽强的进行着抵抗。灾难和厄运一次次降临在他身上,最终将他连同他的事业一起完全的毁灭,但是他身上那种高贵从容的精神并没有半点衰减。比起那些嗑药清谈之辈,这才是真正的魏晋风度。所谓悲剧,正是痛苦借着诗歌的力量升华成的快感,从而在生活的不谐之音中奏响和弦。最后以刘琨那首著名的《重赠卢谌》里的几句话为这一节作结,也为赢秦皇族的悲惨命运感慨一下吧:

  功业及未见,夕阳忽西流。

  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

  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从贾谊的《过秦论》开始,秦帝国灭亡的原因就被各色人等拿来讨论。在我看来,秦帝国的灭亡可以分成两部分看,东方六国新征服地的丢失和关中秦国故地的沦陷,某种程度上,这两者是互相影响并且互相促进的,最终导致了秦帝国的彻底灭亡。

  对于东方六国的复国运动,我在后文会有比较详细的论述,在此不在多谈其明细,简单来说,由于秦帝国没有投放大量资源在关东六国故地(分封亲王,配置班底和驻军。分封的问题开篇已经讲过了,驻军方面,秦帝国的野战军大部分都在北疆,南方赵佗等人的军队基本都是征发的民兵),秦帝国委派到六国故地的官吏必须通过和项梁、张耳、萧何、英布这种地头蛇的合作才能实现有效统治,这些地头蛇许多在六国时代就是当地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了。秦帝国对六国故地的统治,除了搞了些基建外,也就是定期收税和征发劳役,而这些工作基本都是依靠大大小小的地头蛇们合作实现的。

  显而易见的,这些六国故地的大人物们对秦帝国不会有多少忠心可言。如果秦帝国在关中的中央政府仍然能把资源有效投入六国故地,仍然有着完善的组织和行政能力,那么弹压六国故地民变的难度要比战胜动辄六位数的六国正规军低得多,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原先六国的故土重新被大大小小的六国旧贵族和军阀控制,而秦国重新回到秦始皇之前固守关中的局面而已。然而很不幸的,关中的秦国中央政府内讧到如此的程度,以至于其力量被过分削弱,最终连关中都无法守卫了。

  简单的看,秦始皇身后的主要政治势力有三支:皇族,宫廷系统,朝臣系统,秦帝国的主要权力就在这三支势力之间瓜分。


皇族中包括强势皇子扶苏和其他弱势皇子,现在强势皇子扶苏和他的主要心腹如蒙氏兄弟,以及大部分弱势皇子和所有公主都已经被清理出局了,剩下一个年龄都有两种迥异说法的弱势皇子胡亥在台上当傀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远支,如后来继位的赢婴。


第二支势力是宫廷(内廷)系统,通常认为宫廷系统就是赵高和他的党羽,这并不符合事实,譬如即将展露头角的章邯,他的职位“少府”就是典型的只对皇帝个人事务负责的宫廷职位。另外,赵高并非阉人,而是罪犯(隐官)后裔,他的女婿阎乐都能做到首都咸阳的行政长官,李开元等学术权威做的相关考证就不铺开了。


第三支势力则是李斯、冯去疾为首的朝臣集团。在对付皇族和皇族的嫡系力量时,宫廷集团和朝臣集团尚能暂时合作,等皇族基本被铲除殆尽后,这两股力量因为分赃不均而展开内讧几乎是必然的。

  最初的时候,宫廷系统和朝臣系统之间为了共同对抗皇族实现了联合,但是这种联合是相当脆弱的,发展下去只会有两种结果:两个系统之间开始一轮新的火并,决出一个胜利者;或是一方主动退让出一部分权力,接受另一方的领导。无论哪种情况,都会有一定的导火索来打破最初那种相对的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六国故地发生的巨大叛乱,就成了打破这种平衡的决定性因素,从而使得内廷在斗争中压倒了外廷。

  六国故地发生的这次叛乱,有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快。从陈胜大泽乡起兵占领陈县立国到席卷魏赵燕故地,以及齐国复国等事情,都发生在一两个月的时间内。那么,是陈胜的起义军太厉害了么?显然不是,而是秦国对关东六国故地的控制太松散了,这种松散并不是秦始皇死后才发生的,而是秦始皇统一后一直如此。

  秦始皇时代虽然迁徙过天下大族到咸阳,但是这种迁徙并非永久性的要求这些人留在咸阳,而是类似于“强迫各地大族去咸阳置业”。就以项梁为例,他作为项燕这种“抗拒统一的昌平君项燕头号反革命集团主犯”的儿子,在咸阳显然有过很多活动经历,这从他后来杀了人竟然能在咸阳疏通司马欣等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吏免罪就能看出来。然而大部分时间里,他的活动范围是在会稽郡,在那里他几乎是白道黑道通吃的大哥,会稽郡守都得依靠他的帮助才能展开正常工作,可见秦始皇的强制迁徙和强化对关东控制的努力效果多差。

  项梁都如此,其它旧六国的权贵们就不用说了。齐国末代君主的亲弟弟田假就一直生活在齐国,后来一度被找出来拥立。赵国故地的超级地头蛇张耳陈余等人显然在赵国故地仍然有着巨大的资源,这也是为什么陈胜一起兵,他们就立刻能展现出巨大的力量,并且直接近乎不流血的控制了赵国故地。甚至连张良,他能有足够的家财去结交仓海君这种高人并且寻访到刺客,也是因为秦国的控制松散。


如果秦始皇统一后搞个镇压反统一分子的活动,把这些六国权贵的后裔全部消灭,家产全部充公,那么项梁项羽叔侄、张良、张耳等人,还会有后来的功业么?当然,不是赢政不想,没有这个力量罢了。总而言之,六国权贵的影响力和资源,虽然在秦始皇的吞并战争中受到了严重损伤,但是仍然在六国故地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潜在的军政资源。这种情况下,当关中的秦帝国中央政府开始第一轮内讧时(内外廷勾结对付皇族),就连基本的控制力也丧失了。

  虽然除了齐国外几乎所有的叛乱者都打着陈胜的旗号,但是本质上这是和陈胜关系不大的复国运动。以赵国为例,表面上赵国人拥戴武臣为王,但是真正掌握实权的却是那些军头如降将李良,以及战国时代就活跃的地头蛇,如张耳、陈余。从李良一怒就能毫不费力的杀掉名义上的赵王,张耳陈余却能提前得到消息跑路并且反击击败李良来看,武臣,以及燕王韩广这样的人物,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基本盘,纯粹是一杆旗帜而已,因为这种弱势的君主自保都困难,肯定不会对张耳这种实力派进行削权。所以,武臣其实是赵国的地头蛇和军头们推到前台的一个傀儡,韩广同样如此,魏国当时的君主魏咎作为旧魏王族权力可能大一些,但是作为周市一手拥立的君王,他也必须和周市等人分享权力才能立足。陈胜派出的几个后来称王的部下自身都如此弱势,更不用说陈胜连控制着几个部下的能力都没有,所以他更像是辛亥革命后的孙文,名义上好像是南方独立各省的共主,实际呢,稳定的基本盘不过是陈其美等嫡系在长三角控制住的一小片地方而已。同样,陈胜的基本盘也相当有限,所以在秦军的重点打击下,他的败亡也就在所难免了。


撇开那套“农民起义”的无聊学说,其实秦末天下的混乱,非常近似于另一个秦帝国:苻氏家族的前秦。同样都是占据关中的军政集团快速扩张,吞并了关东地区,尚未能有效消化,就因为一些看似偶然的因素迅速走向了崩溃。秦帝国灭亡的偶发因素是秦始皇死亡后秦帝国因为继承问题引发了中央政府内部的大火并,而前秦帝国灭亡的偶发因素则是并非决定性的淝水战役。这两个秦帝国都是关东新征服地的复国运动最终使得中央政府对关中的控制力也被削弱了走向了灭亡。

  表面上,由于陈胜的崛起实在太快了,所以秦帝国在关东绝大部分地区的统治两个月内都土崩瓦解了。当然,我前文中认为这其实是六国残余势力的基本盘保持的相当完好,他们借着陈胜的旗号迅速崛起,并且完成了复国,使得天下恢复到了战国末年的局势。

  那么大家肯定会想,秦帝国的中央政府在干吗?为什么不能第一时间投入大量资源来镇压这种剧变呢?我就从自己的理解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秦帝国的资源大量的消耗在新的扩张战争(北方的匈奴,南方的百越等)中,而且在这些新征服地同样要留大量的驻屯军。秦帝国南征的部队大部分都是民兵级别的,但是在北方则是大量精锐野战军。在秦帝国的决策层看来,北方的新领土要面对的威胁的可能远大于关东六国的故地。此外,秦帝国的公共工程(如驰道,灵渠)和皇家工程(如秦始皇陵,阿房宫)不但需要民夫,也是需要大量现役军人监工的。因此,在关东六国故地,秦帝国的军政资源很稀薄,只要各路地头蛇不再合作,除了少数军事据点(如荥阳)外基本都是瞬间崩盘的节奏。在这种条件下,秦帝国要想重新组织资源东进,必须做好充分的后勤准备,这已经不再是镇压民变了,而是一种重新征服的国家间战争。

  第二,周文军的西进大大打乱了秦帝国的节奏。这支偏师应该是类似于滚雪球式的流寇作战,走到哪里吃到哪里,所以他们能忽略补给线上仍然由秦帝国控制的重镇荥阳直接向西,注重后勤的正规作战很难达到这种效果。于是,已经半个多世纪没有被攻破过的函谷关都被周文轻松占领了。当然,正因为周文军完全是忽略后勤的流动作战,一旦小挫,基本就连战连败无法收拾了。但是这次西进作战,也消耗了秦帝国大量的资源和精力,并且给了关东六国的复国政权足够的整合时间。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则是随着秦帝国皇族被清洗出局后,李斯冯去疾为代表的朝廷势力和赵高为代表的宫廷势力之间分赃不均的矛盾逐渐显现到前台了,而这个时候关东偏偏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按照李斯等朝臣的角度来看,关东的民变本身就是他们的责任,相当于他们分管的口子出现了巨大问题,这种情况下,对他们来说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想方设法的把局势说的更加轻描淡写一些,然后想办法平定这些叛乱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于赵高为首的内廷集团来说,只要秦帝国的统治不崩溃,事情搞得越大对朝臣集团越不利,所以他们要做的只是以静制动。所以,在这种奇妙的平衡下,无论是朝臣集团还是宫廷集团都个怀鬼胎,对关东的叛乱尽可能的轻描淡写。我们听说的二世听到报告关东乱局的使者带来的消息大怒把使者下狱,后来的使者都报喜不报忧,也是这种平衡的产物。

  按照朝臣集团的设想,只要能力保荥阳为中心的三川郡地区不失,秦帝国至少能确保关中地区的完整,在这种情况下,哪怕关东其他地方全部丢失了,也不过是恢复到战国末年的局势,统一的秦帝国对关东诸国,而此时复国的关东地区各路军头旧贵族势力四分五裂,比秦末都更好对付。所以,李斯的长子李由亲自坐镇,并且把陈胜嫡系的吴广部牢牢的拖住。然而,周文的流寇式作战让整个秦帝国大感意外,随着周文军攻破函谷关紧逼到咸阳近郊的戏亭,可以说这一局朝臣集团已经彻底完败,宫廷集团开始占据明显上风了。

  很明显的,朝臣集团在这个过程中严重的失职,导致了周文的巨大胜利,于是从秦二世到大部分没有明显站队的中间势力(譬如边防军的军头们),都会把自己的天平倒向宫廷集团那边。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宫廷集团推出了少府章邯来收拾残局。正如前文提到,章邯的少府,是只对皇帝个人事务负责的宫廷职位。很明显的,现在一切就看章邯的表现了,如果他发挥的不好,那么大家谁也别说谁了,甚至周文直接占领咸阳大家一起完蛋都有可能。然而,正如大家所知道的,章邯组织起骊山刑徒,干净利落的击败了强弩之末的周文军,并且开始东出函谷关反击了。当然,因为章邯并非完全的负面人物,所以他的事迹才被流传了下来,但是可以想象,从组织刑徒到后勤补给到调动北方边防军配合出关反击,真正幕后协调资源运筹帷幄的是赵高为首的宫廷集团。赵高自然不是什么高尚的人,但是从史书第一手资料来看,他是个非常聪明有组织能力的人,所以才会深得秦始皇信任。而章邯的身份,更多是单纯的军事指挥官。

  很多时候最怕的就是对比,朝臣集团干的这么差的事情,宫廷集团竟然一下扭转了局势。在这种情况下,宫廷集团的势力越来越大,譬如帝国北方的边防军在王离等人的统率下也开始和章邯协同作战。这时候,朝臣集团的覆灭已经成定局了,李斯冯去疾等头面人物肯定在劫难逃,下面的小跟班们则要么考虑换个主子要么等着被清洗出局。(指鹿为马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至于李斯临死前被赵高的使者戏弄之类的故事,随便听听就罢了,故事背后的事实倒值得注意:赵高已经可以随意派人拷问李斯,这足以说明赵高取得了决定性优势。正如前文分析的,二世在内外廷势力平衡的时候想留下蒙毅都做不到,这个时候能起的作用就更小了。后来赵高直接把矛头对准二世的时候,他都没有任何反抗能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皇室成员之后,秦帝国朝臣集团的核心成员也被淘汰出局了,表面上看,宫廷集团已经完全控制了朝廷,实现了独大。然而,宫廷集团坐大的过程同时也意味着秦帝国可以调动的军政资源总量在互相内耗火并中以及在关东的混乱局面下越来越少了。随着项羽火箭般的崛起,秦帝国的末日即将到来。


秦始皇时代的帝国权力平衡结构是这样的:一个强势的皇帝秦始皇,控制着朝臣集团(外廷)和宫廷集团(内廷)的首脑们,作为一个有效的整体牢固的控制着关中、巴蜀等基本盘,较早征服的韩魏楚三国西部的领土如汉中、宜阳甚至南郡地区(原先楚帝国的郢都)。至于剩下的土地,都是秦始皇上台后新征服所得,无论秦始皇有多强的意愿来消化这些地方,暂时秦帝国的控制力相当低,主要统治方式是在关中的战争机器威慑之下,中央政府委派的官吏与当地六国旧势力合作进行统治。所以,秦帝国对关东六国的统治,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两大因素:秦帝国中央政府能否作为一个稳固的整体有效控制好其基本盘;秦帝国能否运转好自己的战争机器来威慑关东六国的故地,这两个因素又是密切相关的。

  所以,随着秦帝国关中中央政府在内讧中消耗严重,逐渐的这个政府不再作为一个整体存在了。从扶苏和蒙氏兄弟的出局,到近支皇室的被灭绝,再到李斯冯去疾冯劫等人被清洗,再到指鹿为马这种对中下层官吏的强行站队和整肃,每次斗争都会有一大批人消失,随之被削弱的就是秦帝国的整体实力。在这种情况下,现在作为内斗胜利者的赵高和他的追随者们此时该如何面对天下的乱局呢?

  站在两千两百年后的上帝视角来看,当时秦帝国最理性也是最稳妥的选择,就是收缩领土,放弃齐、燕两国全境和赵、魏、韩、楚四国的东部领土,只保留征服较久离关中较近的区域。这个方案其实是相当有利的:秦帝国的实力会比秦始皇统一战争前更强大,而关东的局势更加混乱不堪,各路大大小小的诸侯们展开无序竞争,哪路势力太大了秦帝国可以重点打击下,局势不好的时候退守到函谷关,就像合纵连横时代一样。总之,如果能实行这种战略,秦帝国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问题是,秦帝国作为关中各路政治集团和利益集团的合集,其决策绝对不可能像一台电脑一样冷静。如果秦帝国中央有着秦始皇那样能控制局面的人,这种方案还有实现的可能性。但是像赵高这样的人,别说威望根本不够了,他能凌驾于李斯冯去疾等朝臣之上,就是因为后者在关东的政策完全破产了,这种情况下,赵高敢主动提出放弃先帝时代占领的征服地而退守关中的建议,恐怕立刻会被政敌或者潜在政敌抓住把柄的。只要其他实力派拿出“放弃先帝的基业”这种罪名进行串联,赵高的地位就会岌岌可危了。如果其他实力派提出这种保守政策,赵高也可以用同样的罪名来清洗掉他们。只有关中的绝大部分政治集团和既得利益集团都认为必须退守关中了,这种政策才可能施行,后来子婴杀了赵高后去帝位改称秦王就是这个意思,问题是此时秦帝国中央政府手里的牌已经都打光了,连退守关中的资格都没有了。

  回过头来看,章邯击败周文后出关东进反击时的局面实在是好得很。吴广部被消灭了,魏咎周市的魏国连同前来援助的齐国野战主力以及齐王田儋都被消灭了。当时关东六国复国后真正能和秦帝国进行野战并且一度占据上风的也只有项梁部。定陶战役项梁战死后,表面上看,关东六国已经没有能挡得住秦军的力量了,对秦帝国来说可谓形势大好。另一方面,帝国野战军的主力,也在王离等人的统帅下加入了关东的战局。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赵高为首的内廷集团的地位才逐渐凌驾在李斯等人之上,成为秦帝国的实际统治集团。这种情况下让他们采取保守策略,就更没有可能了。这么大的优势,你却要提放弃关东,这是亡我大秦之心不死啊!然而此时,项羽在楚怀王刻意的压制下却突然像火箭一般突然崛起,瞬间让局势扭转了。

  对于巨鹿会战本身的过程本文不再赘述,至于此战战后的形势我在后文中会有详细分析。在此单纯的说一下,巨鹿会战秦军虽然损失惨重,王离部遭到了歼灭性打击,但是章邯部仍然基本完好,并且还和诸侯联军对峙了整整半年才投降。此时如果章邯军退守关中,虽然局势对秦帝国已经很不利但仍然有保存关中基本盘的可能。这个半年之间赵高和章邯之间互相扯皮些什么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了,从赵高角度来看,执行收缩战略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给各路政治势力一个交代。毫无疑问的,如果章邯把军队撤回关中,那么他不过是一个败军之将,赵高可以很轻松的把巨鹿战败导致友军王离部覆灭的责任推给他和他的部将司马欣等人,找到一个各方面都交代得过去的替罪羊。所以章邯必然不愿意撤回关中,于是在这个对峙的半年期间局势对于秦帝国来说越来越恶化了,到最后赵高通过后勤上卡脖子等方式给章邯施压时,后者投降了诸侯联军。在这种情况下,赵高捅出了比李斯时代周文攻入关中更严重的篓子,覆灭也是必然了。

  既然如此,赵高为什么还要杀掉秦二世?篡位之类无厘头的童话故事就不提了,在章邯投降后,迫切需要改变局面的关中各个残存政治势力都成了赵高必须提防的敌人,这些势力很可能名义上团结在二世这个傀儡的旗帜下,来互相串联对付赵高,所以赵高决定砍倒这个旗帜。问题是赵高这也是绝望中乱出牌罢了,就算杀了秦二世,毫无根基的子婴仍然能轻松消灭赵高集团,因为随着章邯的投降,赵高集团已经彻底瓦解了。


  此时秦帝国倒想退守关中了,赢婴改称秦王而去帝号,就是对外表达这个意思。问题是,随着野战力量的覆灭,此时的秦国已经没有继续占据关中的资格了。赵高被消灭前已经开始和刘邦洽谈有条件投降的事情,随着刘邦的正式入关,秦国很快就灭亡了。虽然如此,关中残存的军政利益集团此时仍然基本完整,并且和刘邦实现了某种程度的合作。随着项羽率领的各国诸侯联军进入关中,这个集团最终被整体灭绝了。


user avatar   he-he-da-71-14-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福王是被马世英拥立的

鲁王只是监国

唐王素有大志,刚烈有谋,称帝但是被郑芝龙裹挟,郑芝龙投降后,唐王战死。

邵武帝是唐王的弟弟,唐王让他继位,他有不能退让的理由。

桂王是福王之外最名正言顺的,属于正常登基。

靖江王,这是一个野心家+傻缺




  

相关话题

  为什么秦始皇是嬴姓赵氏? 
  只从军事角度,如何看清朝在全国驻防八旗兵? 
  匈奴(突厥、契丹,金等)人是否有自己的铁矿? 
  中国古代在松嫩平原上是否存在大湖? 
  为啥我们对印度反华反应平淡呢? 
  “中国”这个名称还会存在多久? 
  历史上以南统北仅明一例,有没有南方政权心态多是偏安一隅的原因? 
  为什么有大佬说中国有东罗马法统? 
  日本有武士文化,西方有骑士文化,中国古代也有士文化,举一个你最喜欢的“士”说明为什么? 
  历史上三公九卿的职权和地位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前一个讨论
存在“中国人在国内表现的异常团结,但是到了国外却一盘散沙甚至窝里斗”的现象吗?如果有的话原因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成汉政权?





© 2024-12-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