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 2014 年的电影《星际穿越》(Interstellar) ?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yu-98-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电影非常沙雕,如果不是诺兰拍的,如果换个中国导演来拍,肯定骂声过万,评分不超过5分。

作为一部科幻片,这步片子缺少最起码的常识,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常识:

1、地球存在了46亿年,其中有生物的时间大约是36亿年,有陆地植物的时间大约4亿年,而人类只存在了几百万年。一个非常简单的常识是,人类作为高等生物,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弱的。如果因为环境的变化导致地球生物开始自然灭绝,如果人类不使用高科技保护措施的话,那么人类应该是最先灭绝的生物之一。而植物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比人类多得多,面对过的环境变化也远远超过短命的人类,要说灭绝,植物恐怕是最难灭绝的生物之一。

在影片中,人类依然生活在地球表面,没有任何防护设施,人类活得好好的。但是,面临的难题居然是植物快灭绝了,食物不够了。植物为什么会灭绝?沙化?空气污染?病毒?如果真的因为这些,人类为什么安然无恙?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真的因为这些因素导致植物开始大规模灭绝,人类绝对不可能毫无保护的生存在地面,那种情况下人类根本坚持不到被饿死。

2、载人航天,载人系内航天,载人大规模系内航天,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其困难程度比一个小小的植物锈死病要难得多。这部影片中,NASA号称没有经费,残废到只剩几个从来没有开过飞船的菜鸟研究员的地步,残废到遇到一个曾经的失事驾驶员都当作一个宝贝的程度,残废到一个普通的学生都能作为王牌研究员的程度。这样一个机构,居然至少造出了13艘能够实现系内载人航天的飞船。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机构能造飞船的同时,居然连最基本的航天常识都没有。

跑去另外一个未知星系探索,居然连最基本的探测器都没有配备,那个星球有多大,大气结构如何,有没有资源,有没有大的灾难,有没有什么生物微生物,啥都不知道,就敢闷头往里冲。整个影片,探索队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工具就是一个看上去像橱柜的机器人。

探索队伍到了一个星球,没有检测大气、水土成分,没有检测微生物,没有冷却,甚至连个隔离舱都没有,队员直接就往海里跳,你以为星际探索是去郊游呀。

3、无敌的黑科技。这个影片之中的地球人是非常废的,废到连一个植物病都解决不了,连土地沙化问题都解决不了。看上去连我们现在的科技水平都不如的程度,至少我国这几十年来治理沙化的能力就比影片中看上去强不少。问题是,这样一个地球,居然随手就能掏出一些无敌的黑科技。比如那个探索飞船,这飞船无敌到什么程度?它可以不减速直接冲大气层,连个火星儿都没有。它可以在落地瞬间减速,那过载都不会头晕。它甚至可以隔离温度,在大气层摩擦那么久居然还是常温,海水不见气化,人直接就可以跳出来。这还不是最黑科技的地方,最恐怖的是,这个小小的飞船居然可以硬抗千米海啸毫发无伤。而且这飞船可以轻轻松松摆脱1.3倍地球引力,直接飞到外空间。哦,对了,同样一款飞船,后来仅仅因为与空间站对接没有接好,漏气了,然后它瞬间就爆炸了……爆了……这说明地球人根本没有无敌的黑科技,那飞船就是普通的飞船。估计诺兰认为宇宙飞船在大气中飞行和飞机差不多,千米海啸的破坏力和荡起双桨差不多吧。

然而相对的是,这个飞船中的乘客非常废物,连个像样的工具都没有,见到大海直接跳下,拿脸探路,肉身摸鱼寻找信标。有了这么NB的飞船,但是在地球上发射的时候,居然还用的传统火箭,而且还分离了至少三节火箭。这三节火箭的燃料容量目测起码是那艘飞船的十几倍。为什么明明有了无敌黑科技,却非要用又费燃料又不安全还难操作的传统火箭呢?很显然拍摄者根本不明白这其中的科技差。这就好比随手就能掏出机关炮的军队,却使用长矛作为主兵器一般。

4、毫无意义的主线剧情。不错,这个片子看上去圆环套圆环,似乎非常严谨和深奥,但仔细一想,主角们做的那些事情,其实都是无意义的事情,最后事情的解决靠的根本不是主角们的选择,而是……更大的黑科技,以及玄学无双的……爱无敌。

主角要不要开飞船重要吗?一点也不重要。因为在他之前还有一个主角,这个主角不知道什么原因已经开过飞船了,他不但开过了飞船,还提示主角要去开飞船,所以主角才去开了飞船。

主角选择去哪个星球重要吗?一点也不重要,反正都是死路,最重要的反而是要闷头冲进黑洞作死。

PLAN A和PLAN B重要吗?一点都不重要,反正是个骗局,而且对结果一点都没有影响。

甚至主角一行开着飞船去穿越虫洞、穿越黑洞,重要吗?一点都不重要,因为本来就有一个无敌的地球文明,他们已经进化到了可以在黑洞中制造五维空间的程度了。既然这个无敌的文明是地球文明,那就说明地球文明本来就可以发展到那个程度,那主角搞不搞事有意义吗?这样一个地球文明需要主角来拯救?

5、让人无语的解决问题办法。影片最后主角的女儿带着地球人转移到土星附近的空间站去了。这个解决办法非常让人无语。首先,为什么地球活不下去了去土星空间站就能活?地球再废,环境再差,比土星也好一万倍吧。在地球都活不下去了,怎么可能去土星能活?第二,你是怎么把地球人都弄去土星的?作者知道地球离土星有多远吗?知道这么远的距离要把地球人都运过去有多难吗?知道需要多少成本吗?知道管理难度有多大吗?影片中主角的女儿连自己的亲哥哥都无法说服,这样一个人只因为算出了一个公式,然后几乎是白手起家,最多几十年就完成了这项大业,脑子在哪里?

作者对航天真的是一无所知吗?如果人类能够在土星随便就搭建一个宜居的生活圈了,这科技水平怎么可能被一个植物病难住?这就好比一群乞丐在那里讨论,皇帝一定是用金饭碗乞讨的,如果皇帝的金饭碗被打破了,皇帝会不会饿死呀。

6、奇葩的逻辑。

这部影片中充满了奇葩的逻辑错误。比如第一个水星球,这个星球由于黑洞的影响,连时间都被扭曲了。如果问一个知道什么是黑洞的小学生,这样一个星球易居吗?恐怕那个小学生都会觉得这样的星球非常危险。连时间都可以被扭曲,请问其他东西会不会被扭曲。显然扭曲时间的难度比扭曲其他东西要困难得多。然而主角一行人没有任何顾虑,直接开着飞船就去那个星球探索宜居性了。地球人连太阳系都没有征服,连明显出于宜居带的火星都没有办法改造,面对一个连时间都被扭曲的黑洞旁边的星球,居然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只能说明拍摄者根本不具备这方面的常识。

再比如这个故事最大的逻辑。这个逻辑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未来人改变了历史,而这个历史是未来人能够活到未来的关键。简单的做个比喻就是,有一个未来的张三,这个张三非常NB,发展出了无敌的黑科技,问题是这个张三的父母根本没有滚床单,没有受精卵,自然就不会有张三,这个张三为了确保自己能活着,他想办法改变了历史,让他的父母滚了床单,最后生下了他。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没有张三的影响,他的父母根本不会结合,那么未来那个无敌的张三是从哪里来的?

这个影片的主逻辑就是一再的利用这个莫名其妙的梗:

地球快要灭绝了,地球人没有办法,于是未来一个无敌的地球为了让自己活着就给过去的地球送来了五维空间。

主角没有去NASA,没有去拯救地球。于是未来一个拯救了地球的主角为了让他自己去拯救地球所以从未来发来了消息。

主角的女儿什么都没有做,未来的主角为了让他的女儿拯救地球,用爱发电给过去的女儿发来了公式,这个女儿成为了拯救地球的英雄。

明明是一个科幻片,把爱揉了进去算什么?用爱勾连时间出自那本科学著作?有什么科学依据?这TM和李逍遥用爱打败拜月教主有什么区别?这部电影莫不是披着科幻皮的玄幻?

——————————————————————

如预料的一样,果然迎来了一大波诺兰教徒的攻击,不过很可惜,这帮教徒的水平实在是差了点。随手翻了几个评论,能好好说话的都难找,某些人还拿自己脑补的与影片的设定根本不符的桥段来给影片打补丁。总之就是我诺兰无敌,有什么BUG是诺兰故意不说,你该自己去脑补,你敢反对就是错。

我们说一个片子是科幻,首先这东西得遵循一定的科学原理,也许片子可以采用某种未被证实的假说,也许可以直接定义某种科学变量,但无论如何,这东西得在科学的框架下,如果剥离了科学,那就不是科幻。相比之下,玄幻就不用顾虑这么多,那么诺兰到底是拍了一部科幻片还是玄幻片?

难道弄个宇宙飞船就算科幻?起点上有无数玄幻小说,都是宇宙背景的,你承认那算科幻?

我们评价一个科幻,应该有一些标准,这标准不是看导演是谁,不是看演员是谁,不是看剧情是否有爱,至少他得自圆其说吧。

比如说要弄个什么灾难,地球要灭了。地球要灭也得遵循科学原理吧,你不能说我放了一个屁就把地球吹灭了吧,那是玄幻。这个片子中,说因为食物不足所以地球要灭了。问题是按照科学原理,如果植物都快灭亡了,那么人类必定不能完全没有保护的生活在地球上。如果是一个严谨的科幻片,应该考虑完善一些,比如给人类增加一些维生装置,或者人造生态圈什么的,但是这部片子没有。

你要设定植物遇到什么病变要死了,这也得科学吧。什么病能把植物都弄死了?动物反而没事?人类的科技水平到底能否解决这种灾难?影片中的人类可以进行系内载人航天了,可以硬抗千米海啸,这科技水平本是非常高的,在这种情况下,你设定的灾难如果份量不足,那就是BUG了,你不能设定皇帝捧着金饭碗讨饭吧。

你要去外星探险,这么NB的科学水平了,总不能连个探测仪,隔离舱都做不出来吧,还要肉身探险,拿脸去检验,这科幻水平怕只剩下幻了吧。

你说爱可以穿越时空,这是什么设定?爱是波还是粒子?是物质还是精神?如果这也算科幻,改天我去设定一个爱可以修仙成圣,哼一声就可以拯救地球,这算不算科幻?

一句话,作为科幻,这部影片的水平非常之低,因为整体设定的BUG太多,太不严谨。水平比起点上某些诸如“重生之宇宙霸主”高不到哪去。


user avatar   yejo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电影和《星球大战》有什么区别?它真的讲的是一个星际故事,而不只是把“我其实是你爹”的家常剧放在一个星际的幕布之前。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真正的星际故事?因为它首先是一个基于当前物理和科技认知发展出的一个探索故事,更加有代入感。比如虫洞、黑洞等等。

更重要的是,它借用黑洞扭曲时间的设定,来展现人在宇宙尺度的时间面前的无力。这种无力扭曲了一些人的人性,

也激发出了另一些人由爱而生的无畏。

不过,有了黑洞扭曲时间的设定,它就是“硬科幻”吗?并非如此。这个电影确实有科学顾问,但科学解释是为故事和视听的呈现效果服务的。黑洞的假象外观很酷,就用;人靠近黑洞就被撕碎?那还怎么演,赶紧原创一个黑洞内部的样子,最后竟然在黑洞里面用爱发电来征服了时间,挽救了人类。

其实我并不喜欢把科幻以软硬区分。科幻设定再fancy,其终极命题一定是人。故事里不一定要有人,但一定有人性。有人性,就一定有爱。


user avatar   cyberknight 网友的相关建议: 
      

麦田守护者的太空漫游


毫无疑问,《星际穿越》是近年来最具野心,视野最宏伟,涉及科学和科幻构思最深入的科幻电影。不过,看完后我很能理解在国外著名评论综合网站Metacritic及烂番茄上本片为何总体评价不是特别高(Metacritic上《星际穿越》74分,还不如动画片《超能陆战队》,烂番茄上本片新鲜度74%,低于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狂怒》)。这是一部暇瑜互见的影片,既有非常出色之处,也有很多问题。我没法认为《星际穿越》是什么神作,放到诺兰的电影中,本片我觉得也未必能排进前三。影片总体上跟阿方索·卡隆的《地心引力》不相上下:在故事、角色、节奏方面,《星际穿越》都未见得能超过《地心引力》,不过胜在其对人类星际旅行的态度更为积极,不像《地心引力》主题是回归母体的保守思路。在视觉效果方面,《星际穿越》虽然已经相当出色,但不如《地心引力》那样清晰完整,部分场景显得有些凌乱。穿越虫洞等场面堪称精彩,却也未见得比当年《2001太空漫游》或《超时空接触》中的类似场景高出多少。


《星际穿越》最出色之处在于:它 前所未有地把科幻小说中的高度概念化的科幻构思和科学假说以视觉方式呈现出来,包括黑洞、虫洞、奇点、五维空间、时间膨胀与压缩(相对论)、全球食物危 机、类地行星探索、深度休眠、墨菲定律等等。这个电影故事如果放到科幻小说中,可以说毫不新奇,甚至只及得上四五十年前的科幻小说设定。在看电影的过程 中,我无法克制地一直在想一部中国科幻小说:郑文光先生的《飞向人马座》!《星际穿越》的后半段基本就是《飞行人马座》的缩写版。尤其是主角在飞船燃料不足的情况下,借助黑洞的力量飞向目的地一段,简直和小说里的情节一模一样!(如果今日把这部小说改编一下拍成电影,把小伙伴们流浪太空的原因从敌国破坏变成别的意外,会是极其精彩的)但这个故事放到科幻电影中,《星际穿越》则是相当了不起的。影片把一些很宏大甚至有些枯燥复杂的科幻构思与人类情感结合起来,在这一点上,《星际穿越》比诺兰的《盗梦空间》做得更好,后者整个复杂嵌套的故事基础是男女主角的爱情,其实缺乏坚实的阐述。


影 片中有不少科技硬伤,但都不算很严重,比如火箭离办公区如此之近,比如整个NASA似乎只有迈克尔·凯恩这么一位老先生在做基础研究,比如黑洞中既无强大 得足以撕碎一切已知物质的引力也无超高温的等离子流,比如飞船没有反推减速装置就能降临其他星球等等。吐槽这些问题其实意义不大,既然本片请到了基普·索恩这样的科技大牛做顾问,当然会考虑到,显然它们多是为了剧情做出的妥协。


在我看来,《星际穿越》仍然距离《2001太空漫游》甚远,至少隔着几光年的距离。向来以控制力著称的诺兰在本片中把握得并不太好,颇暴露出些问题:


1,致敬太多,缺乏独创性

看《星际穿越》的过程中,我脑子里不断闪现出各种经典科幻电影的影子:《2001太空漫游》的影响自不必说,空间站、方碑式的机器人等无处不在。其他还有《索拉里斯》、《太空先锋》(类似主角)、《黑洞表面》(解释虫洞理论的方式)、《宇宙静悄悄》(飞船中与非人类孤独相伴)、《异形》(飞船内部及冬眠场景)、《绿色食品》(地球食品恐慌)、《超时空接触》(穿越虫洞)等等。《星际穿越》力图打造成传统怀旧风格的科幻电影,但过多的致敬和或明或暗的引用让人觉得缺乏新意和独创性,似乎没有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世界体系。影片中引用的迪兰·托马斯那首《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曾被很多部电影引用过,这也能间接看到其原创性不足的问题。


2,故事略凌乱,铺垫不到位

影片开始设定的世界面临食物危机,只有玉米一种作物能够种植,但电影前半段都集中在一个美国的农场中,除了风沙较大,感觉不出整个世界面临绝境的气氛,主角们照样喝啤酒、上学、打棒球……这样田园的场景与后面宏大的人类探索移民星球场景有些不协调,很难相信那艘似乎从玉米田中升起的火箭就是人类最后的希望。


影片前半段的铺垫显得有些过长(尽管故事很有风味),一直到最后三分之一部分才把气氛推向高潮。不过结尾处主角进入黑洞及女儿墨菲在家中寻找答案一段,无论是汉斯·季默的配乐还是平行剪辑都显得有些冗长,不停地渲染情绪,几乎用了十分钟才推动到顶点。


此 外,主角去太空的动力不足,一句“你是最好的飞船驾驶员”显然是不够的。库珀即使不去太空,两个拯救人类(包括主角子女)的计划一样会有人施行。为什么非 他不可?要让主角舍弃一双子女,参与到一个如此充满未知的危险之旅需要更强大的戏剧动力。在这点上,《超时空接触》做得就比较好。那部电影中的女主角少年 时失去父亲,一直想继承其遗志探索太空,她在地球上与世俗社会格格不入,更愿意全身心投入到科学探索中去。因此义无反顾加入一段可能一去不回的探索之旅就 显得非常合理。本片结尾处催人泪下的父女情非常精彩,但你心里会不会嘀咕一句“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但如果没有主角当初飞向太空,又怎能找到人类获救的密 码?诺兰在这里陷入了一种矛盾之中。


《星 际穿越》中有一段马特·达蒙不听劝阻进入空间站的戏,和《2001太空漫游》中大卫进入船舱一段非常相似,但诺兰影片中这段戏的镜头感显然不够好,与库布 里克相去甚远——我认为,本片拿来与《2001太空漫游》、《地心引力》、《超时空接触》等影片比较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在比较中才能看到各自的独特之 处与优缺点。能与《2001太空漫游》比本身就是一种荣耀,众多科幻电影中能有幸与之一比的也数不出几部来。


从麦田守望者出发去太空漫游!这就是影片全部的意义所在。不管怎么说,《星际穿越》是一部非常纯粹的科幻电影,它重新拾起了科幻电影中的“朱庇特神话”题材(指非常传统的太空探险题材)。在这个科幻电影格局往往变得非常微小的时代,这种意义比它的水准到底如何更巨大。


user avatar   hu-xiao-23-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11:26说明:这是一部我无法客观评价的电影。当我第一次看到预告片,又听说了剧本背后的故事时,简直像罗辑听到大史已经找到了庄颜一样激动。”等我真正看到电影时,的确就像看到了多年的梦中情人—一部商业电影,在讲述了一个震撼又感人的故事的同时,还能把这一切建立在尽可能科学的架构之上,甚至做出了展现出超越最前沿科研成果的努力——作为科幻迷+天文专业的学生,除了兴奋和感动,为大家解一下读本片的科学背景,也算是达成了“诺吹”一个小小的心愿。这个答案是看完电影的当夜赶出来的,有很多欠妥的地方,但是有人只看了开头一句话就开始黑“Interstellar里最大的力量是爱,因为爱可以穿越维度”,我想说,您还是读完小学语文再来知乎吧。

这里再添上一张Cooper落入黑洞后的电影截图:

此时向外看,原本360度的全景此时全集中在围绕视线的一个圆内:中央部分是他所朝向的半个天球的宇宙,四周环绕着吸积盘的影像。而吸积盘外部还有他身后那部分宇宙的图像,只是已经被压缩成细细的同心圆而看不见了。这都是由于黑洞视界附近光线几乎只能贴着视界传播导致的,因为按照广义相对论,视界处是不存在“向外”的方向的,视界附近,这个方向的空间也被大大“压缩”了,于是光是没法直接射出去的,只能一边绕着黑洞一边一点点的远离黑洞:这其实会导致黑洞附近会有一个由光构成的接近球面的部分,Thorne称为Shell of Fire,从黑洞外部看就是一个紧贴着黑洞的亮环。有趣的是,落入黑洞时,外界宇宙此时正高速远离Cooper,多普勒红移本应让整个图像变红。但Cooper所在的位置引力比外界强得多,所以引力又会使图像变蓝(光子落入黑洞时获得能量),这两个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所以看到的颜色依然是基本正常的。



关于科学上的“错误”可以参见这个回答

2014 年的电影《星际穿越》中有哪些科学上的错误? - 胡晓的回答

提示:评论中有剧透!


11.14:更正:影片中的虫洞的确和黑洞无关,是我理解错误。在和系里的美国同学讨论之后,我们基本确认影片中的虫洞并非单向通道,而是可以通过它向地球发送信息的,只是电影为了情节需要,在Endurance穿越虫洞之后并没有向地球发送过信息,电影中的解释是反向发送信息的效率极低,估计比拨号上网还慢很多倍。所以Cooper给女儿传递的信息主要作用不是解决安妮海瑟薇回来的问题,而是学会操纵重力让人类大规模离开地球。 影片开头的无人机以及农用机械导航故障不一定和磁场有关,因为GPS本身就有依据地球引力的广义相对论修正,如果出现引力异常,GPS的导航自然会出问题。


11.9:添上了对Kip Thorne的简介

11.8:添加对音效和配乐的评价

时空从未如此让人感动,除了引力可以穿越不同的维度,爱也可以。

(末尾有微少剧透)

首先,影片中的黑洞作为题图。


说自己是伪诺吹,是因为我的确很喜欢他的电影,但又受不了一些过(度)解(读)狗对他的无限拔高(尤其是《盗梦空间》),而且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知道多年以前看过的《致命魔术》也是他的作品。而且由于《黑暗骑士》导致的对《黑暗骑士崛起》的过于期待,失望之余让我也觉得诺兰不过如此。

但我的怀疑在看完Interstellar之后彻底烟消云散了,诺兰的确是目前最具大师气质的导演,《星际穿越》也是目前所有电影里科学和艺术的最完美结合(不要和我提2001太空漫游,技术限制,科学上是完全比不上的)上次能让我如此震撼又如此感动的,也许还是多年以前的《肖申克的救赎》(有些电影的确很震撼,但缺乏感动)。

先谈谈我比较熟悉的科学部分:

题图里的黑洞,除了黑色的部分之外,想必那个如同王冠般耀眼的环形结构是大家最关注的。这是周围物质在黑洞引力作用下落入黑洞的同时释放引力势能而产生的明亮结构。具体的释放机制主要是粘滞加热(viscous heating),因为这个较差自转的盘不同半径的角速度不同(越到内部越大),物质互相摩擦就可以释放相当可观的能量。至于为何是个盘,因为初始角动量的存在,这些物质在刚开始就有一个大致相同的角动量方向(想想太阳系为何也差不多在一个平面上,类似的道理),所以落入黑洞时的轨道也基本在一个面上。

于是,大多数时候,我们看到的黑洞是这样的


This Is What Happens When Massive Black Hole Gobbles Up Sun-Like Star (VIDEO)

当然,我们还知道黑洞本身不发光,引力会弯曲空间,于是我们看到的黑洞还是这样的:


APOD: 2014 October 26

这是几天前的APOD,计算了黑洞对后部星系图像的弯曲。

但是如果我们走的够近,黑洞也能弯曲背面的吸积盘的光线,最终会看到什么样的图像呢?

这种事情搞天文的也关心,虽然我们没法从观测上直接分辨吸积盘的内部细节,但是这个会影响观测到的光谱(也就是能量分布),这种事情,搞模拟的也不是没算过,但是他们的结果,差不多是这样的:

这里颜色代表光谱/能量的频率移动,蓝色代表频率变高,红色代表变低,同时考虑了引力红移和多普勒红移。

这个图像如果太Q的话,好一些的会是这样的:


好吧知乎没法插这个格式的视频,我截个图:


Visualization of the inner accretion disk around a Schwarzschild black hole

右下角的图形代表能观测到的能谱,由于相对论beaming的存在,能量会向高能区移动。

也许你注意到了,电影里似乎没有出现多普勒频移的效果(也就是一边红点一边蓝点),不过我倒是找到一张设定图:


注意这些不同的色块,代表了这些区域可观测的温度/能量,红色代表最大红移,接近内侧的黄色主要是引力红移导致的。而电影里我们看不到这些效应主要是这些区域的能量范围非常广,而且能量密度极高(也就是很亮),即使红移之后对肉眼来说还是太亮,所以我们看到的差不多是一个均匀的光带。(就像理论上太阳外侧会比中心部位暗一些,但现实中你也看不出来,而吸积盘的亮度太阳完全不能比)。

不过Interstellar超越这些科研成果的地方在于,Kip Thorne的推导加上高精度的模拟,最终能看到的不止一个吸积盘!上面这张设定图比较清楚,背面的吸积盘像不仅从黑洞“上面”绕射过来,同时也会从“下面”绕过来。而正对观察者一侧的吸积盘下部的光,则会绕黑洞3/4圈之后再次出现在我们的眼睛里(就是黑洞上部紧贴它的那条亮线)。这只是绕黑洞圈数较少的光线的像,剩下的像会更加接近黑洞视界,所以难以看清。

(贴张Kip的老照片,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的样子,Kip只用了三年就在Wheeler(也是费曼的博士导师)手下拿到PhD,30岁拿到Caltech正教授,当代广义相对论和黑洞物理的顶级大师,名著《黑洞与时间弯曲》强烈推荐。Kip参与了不少本片的剧本创作,还拉着诺兰的弟弟Jonathan去Caltech学了不少广相,诺兰本人据说去了SpaceX感受了造火箭的氛围)

这个结果,不仅仅在电影界,在科学界也是前所未有的!据报道,“诺兰的Group”(评论里有建议这样提不太好,我只是指代,加上引号好了)会至少发两篇paper,一篇黑洞物理,一篇计算机图形。


除此之外,还有影片前期对虫洞表面的表现,同样由于空间弯曲,你将会在虫洞表面看到来自整个“天空”(空间?)的影象。而飞船穿越虫洞的那一幕,逐渐接近视界的各种细节,简直是most fantastic journey ever!而着陆的第一个星球,相信看过大刘《海水高山》的同学会非常激动的。

好吧,如果诸位有耐心看到这一段,我要开始聊聊电影本身了。


电影的前段稍显沉闷,但是看完之后发现埋藏的无数包袱就会觉得《啊哈,原来如此!》(我为啥要用书名号?)诺兰擅长的穿插叙事在本片里和具象化的时间维度(这算剧透?)结合的天衣无缝。主角麦康纳多年前参演的《超时空接触》也是一个星际穿越的题材,但是为了表达诠释父爱,让外星人化身父亲的形象和穿越后的朱迪 福斯特接触,显得非常生硬。而本片里,前期引力红移产生的时间差,“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让观者觉得父女无论空间还是时间,都在拉开几乎无穷大的距离,离愁别绪让人感慨万千。而片尾(剧透开始!),在外星人(其实是未来可以操纵高维空间的人类)制造的时间变成一个空间维度的世界里,麦康纳通过对时间流的影响(感谢评论中的指正,其实是影响引力产生的引力波)操纵手表的指针给女儿传递关键信息,让人松口气的同时又被深深的感动:正如安妮海瑟薇在近乎绝望时所说的,除了引力,爱也是可以打破不同维度隔阂的力量啊!



特别还要提一下本片的音效和配乐。 本片前半部分涉及到太空的场面大都是完全无声的,甚至连配乐都没有,诺兰通过频繁的舱外/舱内镜头切换造成的有声/无声的对比营造出了太空旅行强烈的孤独感。尤其是Endurance到达土星附近的那一幕,非常作为一个小点无声的前行,背后的土星作为巨大的背景让我顿时联想起流浪地球里:“这时木星已占满了整个天空,地球仿佛是浮在木星沸腾的暗红色云海上的一只气球!而木星的大红斑就处在天空正中,如一只红色的巨眼盯着我们的世界,大地笼罩在它那阴森的红光中……”这一刻,人类是渺小的,然而正是以如此微不足道的力量向大自然给予的命运宣战,生命,又是如此的伟大。

本片配乐由Hans Zimmer操刀,寂寞大师在好莱坞的名气由来已久,中国观众最早熟知他的作品应当是卖拷贝的巅峰之作《勇闯夺命岛》,当然他之前的名作还有《雨人》,《红潮风暴》和《狮子王》,后来则有他和Klaus Badelt 合作的《加勒比海盗》系列也是广为人知(其中He's a Pirate被国内各大电视台长期未授权播放,从军事节目到男性健康广告,可谓万能BGM)。不过之前Zimmer的配乐虽然极其带感,但我听来总有喧宾夺主之感:这段镜头明明是为了配乐拍的嘛,或者一到某种场景,耳边仿佛想起“该起音乐了”,于是Zimmer的曲子如期而至。

Zimmer一直善用恢弘的交响乐营造高张力的氛围,但这次,他的配乐却是流水一般渗入了影片的各个角落,无论的节奏还是响度都非常克制,影片末尾的关键时刻,虫洞两侧频繁的镜头切换在Zimmer略偏舒缓的钢琴曲的带动下的却能产生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如果说以前Zimmer偏向马克西姆或者朗朗的话,这次的Zimmer如同克莱德曼(好吧我俗了,那我说像内田光子或者Krystian Zimerman吧)

,润物细无声,让观众仿佛忘记配乐的存在,却又被配乐更加深入的影响。

【见11.4更正】 PS:一个小小的疑问:按理说虫洞也具有和类似黑洞的性质,那么他们穿越视界进入另一边的时候引力红移会无穷大,换句话说地球上的人会觉得他们永远停留在视界上,但是电影里似乎把这个给忽略了,虫洞只是起到一个连接两个空间的作用,而且刚开始只是个单向虫洞(从太阳系进入,另一边出来,但另一端表现出来的又是完全黑洞的性质)。希望理论大牛给我解惑。


PS2:强烈推荐这个页面,他们居然计算了不同自转速率黑洞的图像变化!

businessinsider.com/int


user avatar   icine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诺兰信仰神而不是科学,更不是神。

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中猿人将骨头扔向空间后匹配到宇宙飞船的剪辑被誉为最大时间跨度的剪辑,然而,这并非如此。电影的开头,人类诞生之前的荒凉画面才是最大时间跨度的剪辑。

《2001太空漫游》之所以是电影史上的经典,其根本原因是在不可理解的黑石面前保持了人类足够的谦虚,是永远对未知的敬畏和探索。

诺兰的《星际穿越》,是一个超级英雄拯救地球的庸俗故事,无论是多么完美的复制了一种黑洞的视觉奇观,以及权威科学家的顾问加持,都无法改变电影的格局。

库布里克的黑石是绝不参与生命进化的进程的,无论黑石是上帝,还是高等文明,它只是一个观察者,一个注视者,最多只是一个启发者;诺兰的“they”是神,是上帝,是高等文明的使者,是未来拯救地球的使者,总之,是一个超级英雄,无论是使用玄之又玄的引力波还是以神之身穿越黑洞,是善意的神拯救的人类。

如果是神这个超级英雄拯救人类的话,这个能够塑造时空、塑造规律的神想拯救人类的话,这个神为什么不在48年前轻而易举的把农作物枯萎病一举解决?然后好好的待在地球这个目前为止所有已知宇宙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地球诞生于太阳系之始,是一个别说人类就连单细胞生物都无法居住的星球,是绝对不宜居住的星球。虽然生命的起源没有定论,但是生命用几亿年的时光将地球塑造成适合人类居住的过程是极其壮阔的。诺兰的神为人类提供了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线索,只是线索,然而今天的科学已经可以代替神找到适合生命居住的星球,生命可以像塑造地球一样将球星进化到适合人类居住的模样。

诺兰的神提供了这样的线索有何意义?人类连这个已知宇宙中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家园中的小麦的枯萎病都无法解决,人类有何资格被神选中去驰骋于浩瀚无边的宇宙空间?人类连小麦这种植物的塑造都无法完成,有何资格去改变星际?一个连农业文明都无法自如的人类,有何资格进入卡尔达舍夫类型而去穿越星际?

诺兰的人类不信仰科学,而是信仰“they”,他们是神?是子虚乌有的吗?这样一个信仰神排斥科学的人类,有何资格去穿越星际?靠神的神谕?靠在神的新式教堂——虫洞和黑洞里的以新的引力波经书发出的神谕去穿越星际?

库布里克最多让神见证和启示了人类的进化,星孩是人类穿越星际的自我进化,诺兰直接让神代替了人类和科学。这样一种靠着神谕,借着感情——爱来穿越星际的科幻片,这是什么科幻片?

人类穿越星际的最大动力不是枯萎病,否则这就是一个世纪玩笑,一个能洞察目前人类最高科学等级的引力波的种族,一个可以穿越星际的种族竟然会因为小麦的枯萎病和沙尘暴而穿越星际,这是个多大的笑话和讽刺。

库布里克用几帧荒凉的地球影像省略掉了地球几亿年的生命进化史,在这个目前所有已知宇宙中最适合生命进化的星球——地球,从低级生命演化到高等生命尚需要宇宙尺度的时间和无数的奇迹,经历了无数的文明兴衰。才有了这个人类在人可理解的时间尺度内永远不会抛弃的家园,被一个小麦枯萎病和沙尘暴的事件就抛弃地球而跟随神的模糊的神谕简直太搞笑了。

为什么穿越星际?

在人类不可理解的宇宙尺度时间内,太阳将无可避免的衰亡,伽马射线爆也可能射向地球,人类对宇宙不可遏制的了解欲望,对未知的探索,都能触发星际航行的动力。而科学是人类穿越星际的永恒支撑,是人类进化到星孩而拥有的认知宇宙的能力支撑着我们穿越星际,不是“they”,是我们。

诺兰终究是一个工匠,无法成就大师,更别说封神。他可以信仰神,他不是神。

除了对已有科学猜想的高级视觉化,本片基本上毫无新意。


user avatar   eidosp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此经不起推敲的剧情为什么看上去逼格比《流浪地球》还高就是个问题了。


user avatar   xie-dan-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部被打脸啪啪啪的电影。


当穿越后三颗星球时,主角在第一个星球降落前,我就预感,这必然是一颗水的世界。

因为虽然我们人类觉得地球是地,其实在外星人看来,这地球70%+ 的面积是海洋,当然

最适宜生存的星球应该是水环境才对。外星人很可能只知道地球生命灭绝的一些信号,

所以正常的外星人会把水环境做为第一选择给地球。


当降落第一个星球确实是海洋时,剧本和导演真牛,什么是科学的细致,什么是科学的逻辑,

这种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却真正合理而必须的细节,这才是科幻片的细致,才是科学精神的

不为人知的背后真诚。


这种细节只有我们这种高智商的人才能体会啊。


然后第二颗的冰雪,第三颗的陆地。这多么合理的地理分布啊。多么深层次的细致啊。


然后剧透。。。。。。。


啥,这个黑洞是地球人后代自己修的???


你知道我是什么感觉吗?抄一段:


这是未庄赛神②的晚上。这晚上照例有一台戏,戏台左近,也照例有许多的赌摊。做戏的锣鼓,在阿Q耳朵里仿佛在十里之外;他只听得桩家的歌唱了。他赢而又赢,铜钱变成角洋,角洋变成大洋,大洋又成了叠。他兴高采烈得非常:

  “天门两块!”

  他不知道谁和谁为什么打起架来了。骂声打声脚步声,昏头昏脑的一大阵,他才爬起来,赌摊不见了,人们也不见了,身上有几处很似乎有些痛,似乎也挨了几拳几脚似的,几个人诧异的对他看。他如有所失的走进土谷祠,定一定神,知道他的一堆洋钱不见了。赶赛会的赌摊多不是本村人,还到那里去寻根柢呢?

  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也还是忽忽不乐: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

  但他立刻转败为胜了。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剌剌的有些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


user avatar   zhui-huang-b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电影在电影工业能力上有多强,在故事情节上就有多弱……

这是我唯一一部看睡着的诺兰电影……黑暗骑士当年有多么让我拍案叫绝,星际穿越就有多让我失望

蝙蝠侠三部曲,致命魔术,盗梦空间,曾经诺兰的每一部电影在看完之后我都有一种拉上看过片子的小伙伴好好畅聊一番的冲动并且掏银子再刷一次,而星际穿越,我宁可自己没浪费那几个小时,还要安慰自己电影票钱就当给侠影之谜&黑暗骑士&致命魔术补电影票吧。


user avatar   nelson20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两个游戏都有自己的问题。但严重程度完全不一样。

赛博朋克最大的问题是人力不够,没有人手把愿景在限期内做出来,导致后期狂砍。但从已有的成品来看,CDPR是完全有人才有能力把东西做出来的,只不过没时间做。光影效果,已有的垂直城市设计,以及主线和很多支线任务的演出都有毫不输巫师3的气质,尤其是日本城浮空平台那关,无论是游戏流程还是画面还是音乐,都把类似银翼杀手2047的那种气氛和感受做到了极致。有人说CDPR的人才都跑了,或者CDPR傲娇了开始放水,这并不客观。2077确实是个半成品,主机优化的问题尤其严重,但你关注已经完成的部分,用高配置PC玩,其质量并未令人失望,依然是巫师3的水准。

2077就像是一个优等生忘了做背后的几题的考卷,开天窗导致不及格,但已经做了的题目还是正确率极高的。

谈到E3的demo,单从画面上讲你很难说它缩水了。只不过CDPR没告诉你想要E3画面,就得上3080+光线追踪。。。

我猜想没有光追的话,游戏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可以达到光追的效果的,只不过人工工作量会很大,有些地方需要离线烘培,而有些地方需要人工设置虚拟光源。CDPR可能发现项目后期工作量太大搂不住了,就上了光追这个大杀器。。。


至于无人深空,现在口碑很好,但我要不客气地讲,这个游戏到了今天依然是垃圾,只配卖$19.95,打折的时候卖2.95的那种。

Hello工作室自始自终都没有把初始愿景实现的技术能力。

你可以看无人深空进入大气层的技术实现。先是一段飞船进入大气层摩擦发红的特效,然后可以看见地形通过一种非常粗糙、视距很近的情况下刷新出来,并且刷出来的地貌和太空中看到的地貌完全不同。所以从头到尾,hello工作室都没有类似精英危险和星际公民的无缝行星登陆技术。

无人深空更新了十几次,并没有触动这个游戏除了机械刷就没有任何深度的本质。这是一个极其无聊的游戏。但它刷了两年的DLC,玩家也就给他点面子,没功劳有苦劳。它每次更新我都会进游戏看看,但玩不了半小时就会放弃。一是实在无聊,二是它美术设计和渲染水平有限,色彩及其刺眼。比如在母船机库里,到处都是亮瞎狗眼的点状光源,但这些光源不会照亮周围的任何东西,看的时间长了有种不带护目镜看焊接的流泪效果。你说更新了那么久,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解决,有什么用呢。游戏中随处可见低级设计的痕迹,比如说有很多行星上有一种可以卖钱的球,这种球没有任何贴图,只有亮瞎眼的纯白色材质,在HDR效果下极其刺眼,但它又不是个光源,放在地上不会照亮周围任何东西。这种打开Blender就存盘的建模初手垃圾素材居然也能放在游戏里,真是活久见。

所以无人深空就像是一个学渣冒充学霸,把期望提得无限高,却每题都答错结果接近0分,被骂,然后花了漫长的时间在那里订正,一题一题的改,最后终于接近30分了,然后获得了大家的赞赏,全然忘记了它改了那么久依然是不及格。

无人深空的贴图我就不贴了,首发的时候真是纯垃圾,基本上是2008年魔兽世界首发的那个水准。现在也依然是垃圾,开个HDR看着眼睛都疼。


user avatar   fu-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曾经是李小龙的脑残粉(现在是理性粉),就连很长一段时间的英文名都叫Bruce(哎,不提了) 一直坚信这个视频就是李小龙拍的。那个年代摄影机不好,胶转磁的技术不好,所以拍出来的画面就应该是这样的。长期以来顶礼膜拜这个视频。

后来我在北京电影学院读到了大二,有一门叫“广告与MV创作”的专业课上,齐虹老师播放了这段视频,当时我激动的不得了。

放完视频后,老师骄傲地说这是他的学生朱津京在2008年拍的。

我感觉我的童年被毁了。


----------

PS 特此更正: 我之前记错以为是老师拍的,实际上是老师带的99级学生朱津京拍的。实在抱歉,希望知乎日报也能更正

一点介绍

朱津京 | 好戏网



     

相关话题

  2021漫威怎么没有影片在大陆上映? 
  如何评价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 
  神给每个地球人发了一张牌,其中持王牌的五个人会面之后,将获得奴役其他地球人的能力,他们如何成功会面? 
  刘德华确定出演《流浪地球 2》,你有哪些期待? 
  长津湖将登陆北美影院,你觉得这部电影好不好看?你觉得登陆北美会带来什么样的成绩? 
  如何评价“法国不愿上清真菜 法国取消伊法总统餐会” ? 
  如何评价电影《血钻》? 
  如何评价 2015 年的电影《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Mad Max: Fury Road)? 
  如何看待给初中生,甚至是小学生军训的现象? 
  电影《血恋》到底在讲什么? 

前一个讨论
《西游记》中最恐怖最残忍的妖怪是哪一个?
下一个讨论
如果让日军去打斯大林格勒,不考虑严寒,日军要死多少人?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