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聪明人的思维方式与普通人的区别有哪些? 第1页

     

user avatar   dxww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来看一组有意思的镜头:

在电影《华尔街之狼》中,小李子提出一个要求:

吃瓜群众是这样回答的:

而一位擅长推销的聪明人,是这样做的:

他并没有执着于笔如何如何,而是直接从客户入手,勾起客户的购买欲。

普通人与聪明人的差异在哪里呢?

在于一方知道供需关系,一方不懂,这是信息差别

在于一方推销笔便想着卖笔——把笔卖出去,一方面想着——想要卖笔——得有人需要——勾起客户买笔的欲望,这是逻辑的差别。

在于一方从笔入手,一方从人入手,这是角度的差别;

在于一方说得断断续续,一方自信有力,这是情绪的差别。

而这些差别又是如何无限扩大的呢?在于聪明人会花更多时间训练自己,这是刻意训练的差别。

这些差别所在,便是五维基底模型。

如果把人脑比喻成一台机器的话,信息效率、逻辑思维、辨证角度、情绪管理、训练提升——五个维度对应着不同的功能。

接下来,我们从信息开始,谈论每一项维度的功能,以及相对应的提升方法。

一、聪明的人,会把信息放在第一位

聪明人与普通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对信息的重视程度。

掌握了常人不知道的重要信息,便是拿准了暗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最短路径。

这就好比喂一个乞丐馒头,聪明人给了他两个,他只觉得香甜可口,再给一杯牛奶,又能刚好解他的渴。

而大部分人,却不知道他已经吃了多少个馒头,仍往他嘴里拼命塞馒头,让他撑得恶心腹胀,叫苦连连。这时,成功学家还会告诉他,乞丐不开心,是你喂的馒头还不够多。

对于想喝可乐的人来说,一瓶两块五的可乐,第一瓶值五块、第二瓶值两块五、第三瓶值一块五,多了的,比白开水还不如。经常做重复的事,吃同样的东西,会让人逐渐变得乏味,经济学上叫边际效用递减。

有人了解,有人不懂,有人会思考如何搭配才能使收益最大化,而有人却只会一直喂馒头。

目标是远方的那座山峰,你一定下目标,便迈开脚步开始跑,跑得大汗淋漓,呼吸急促。

而聪明的人,会先查资料,问四方,去往那座山峰有几种方法,通不通汽车?汽车最近的停点是哪里,又有无缆车?

出发决定结局。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最本质的物,便是信息。

对我们来说,走近聪明人圈子的第一步,便是提升对信息的敏锐程度。

提升小技巧:

1. 培养信息检索能力

清楚去哪里找信息很重要,知乎回答的质量比百度问答高很多,有些大 V 的免费内容,比很多人的付费课程质量还好。

2. 培养信息管理能力

个人文件夹、网站收藏、知乎收藏夹,平时管理好,等到需要的时候,找信息会无比方便。

3. 如何快速学会一个技能?找到这个领域的老司机带你

Jim Rohn 曾提出「密友五次元理论」:你的财富和智慧,是你最亲密的 5 个朋友的平均值。

因为他们关注的,与你关注的,有很大程度的重叠。

而你们的关注点,又决定了你们的信息层。

扩展信息渠道的方法 1:和聪明人交朋友,和公司的大牛聊天,关注行业领头人的目标,学习这些大佬的思维方式,与他们一起关注那些前沿的东西。

扩展信息渠道的方法 2:刷 TED 演讲、上公开课软件、读优质书籍。


接着我们来看更重要的内容:

二、聪明的人,拥有强而有力的逻辑链

数学物理公式的推导,福尔摩斯的推理,日常交往的察言观色,工作中的方案处理,生活中的大小事,都离不开逻辑链。

可以说:信息影响你的上限,逻辑链决定你的下限。

聪明的人,学得更快,记得更牢,因为他们能看到更本质的东西。

一道数学公式,他们只需要想起初始条件,便能把结果推导出来。

我们会说,名不正,则言不顺。

而聪明的人会告诉你,名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

我们一脑子浆糊,而他脑中的演绎一闪而过:

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这就是逻辑链。这就是差别。

提高逻辑链的方法——演绎思维

演绎推理的特点为:前提与结果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只要前提对了,那么结果一定会对。所以,这是能带领你找到真理的方法。

生活中,大部分的神逻辑都可以用演绎推理中的三段论来破解。

三段论的基本形式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通常,大前提会隐去,而神逻辑的神便神在大前提上。

神逻辑比如有:

挑什么毛病,你行你上啊!

你自己怎么怎么样,有什么资格说别人。

你行你上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你做不到,就不要评论。

用三段论来阐述便是:

大前提:人不能评论非自己专业(做不到)的事情。

小前提: 这件事情你做不到。

结论:你不能批评。

很明显,这个藏起来的大前提恶意满满。

又比如:

一个妈妈教育小孩说:「非洲还有那么多穷人吃不上饭,你能吃饱就不错了,还吵着要喝橙汁。」

看起来很有道理很有爱心,我们推演一下:

大前提:只要全球仍然存在温饱、战争、疾病等问题,就不能提出其他诉求。

小前提:非洲穷人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

结论:你不能提出其他述求。

再怎么气势汹汹,把逻辑链一查,问题所在就显而易见。

演绎推理的训练方法:

1. 琢磨网上键盘侠之间的战争,用三段论分析他们的逻辑。

2. 看辩论赛,看论述型的书籍,简单写下论点的逻辑链,即论证的全过程。


user avatar   hulin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北大被虐了三年,有三点感触尤深。思考了很久那些”聪明“到底触动到我的是什么,以下说的可能很抽象(而且都跟理工科有关),但都是亲身感受。

聪明的人对“难”更钝感,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更轻松地面对陡峭的学习曲线。打个比方,如果把学习曲线看作一道陡坡,对于他们来说可以减掉30°的倾角,虽然走的未必快,但是很轻松。比如说同样没有编程基础,我会觉得rainmeter编程太麻烦而放弃,但同学L就觉得简单,花了一晚上搞定。虽然之后我花了一晚上也可以搞出来一个桌面,但是我深刻地认识到我和他对“难”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同样的过程适用于ps,matlab,c,fortran,latex等等,还有asymptotic method,laser diagnose等等。哪怕和聪明人花掉一样的时间可以学到同样的东西,但是对我而言,这些东西难,对他们而言,不难。而且往往是他们可以花更少的时间学的更多更透彻。我想究其根本,在于他们实在太习惯这种程度的学习曲线,身经百战。不过这一点的好处在于,这是可以后天锻炼的。被虐到后来,看到很多东西很麻烦很想放弃,想到身边的同学如果看到这些应该会觉得很简单吧,咬咬牙也就学下来了,虽然学得真是非常辛酸。。。

第二点在于他们可以更长时间地保持清晰的思维,专注地思考。在一件事情逻辑链很长的时候,我往往要断掉很多次,复习很多次,才能把这条线贯通,但是有的人就可以抽丝剥茧,慢条斯理地一步步把逻辑搞清楚,直接推理出结果。举个例子,一道数学证明题,我知道条件和结论,要写证明过程。然后我开始想从条件出发,可能用到定理A,那么那我还需要证明B,然后C,然后D,然后有点难,先缓缓。接着从结论倒推,我应该用到了定理E,但是还需要证明F,然后。。。然后就断了。我已经搞不清楚我在证什么了,我头脑已经乱掉了,内存不足:前面的忘记了;主频不够:后面的推不动了,然后一遍遍复习推理的过程,熟悉了之前的步骤,才能继续往下。但是这些问题对于一些人就很轻松,第一次看到题,就可以很轻松地讲给你听。头脑很清楚,条理分明,逻辑有力,无法反驳。我曾细问过很多次中间思考的过程,最后的感触就是聪明的人只需要最基本的一条引理就可以脚踏逻辑凌空而起,而我需要一条实在的梯子。这一点不仅是在面对难题的时候,生活很多细节就可见端倪,类似的例子见《理想国》。

第三点在于他们见过更本质的东西,或者说他们习惯于把握更本质的东西。物理的运动学对他们而言只是说了一件事情就是f=ma,剩下的只是数学;对流,传导,辐射说到底就是类似”不平则鸣“的一件事情,方程记不得了按常识推推也就推出来了;流体力学最后就是搓出来的涡;一阶的偏微分方程就是流线等等。不背公式,不背推论,常识加数学,就构成了他们的整个物理学框架。

最后的状态就是,他们稳稳站在常识之上,靠着强大的吸收能力和清晰的逻辑,一骑绝尘,直至肉眼不可见。


user avatar   mike-leaf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用一篇干货长文说一说:聪明人的“标准版” 与
“拓展包”。

(带图片,流量预警)

这个问题我很感兴趣,也算是研究了很多年了。今天写一篇理性与感性交融的9000字长文,是我多年思考、探索尝试的总结,相信大部分人看了都能有些收获。全文较长,建议收藏了再看。

聪明人有不同的种类和层次,其中有共性也有特性。我自己勉强算比较聪明,但又不是那种超级天才,仰望各类天才级大神的时候,也就顺带分析和记录一下他们的特点,做些总结。

我发现,各种聪明人的属性,根据常见程度来看,可分为标准版与拓展包。不论是标准版还是拓展包,其中的一部分对于普通人还是有借鉴意义的。虽然硬智商确实有差别,但是思维方式的不同是可以学习和改善的。下面分别做介绍


上篇:聪明人的标准版

在聪明人的标准版中,主要分为3个部分:

一、思维结构化与系统化

二、逻辑链的长度

三、较低的心智情绪干扰


一、思维结构化与系统化

普通人思考问题的时候,非常容易本能的一头扎进繁琐的细节中,缺乏系统与结构的感觉。所谓结构与系统,粗讲一下,即是对整个系统有框架定位,有一种大的地图的感觉。结构化思考的人,看到某一件事情,会先考虑总体大结构,再考虑细枝末节。这样说起来虽然简单,但是一般人确实容易深陷细节中纠缠而不自觉。

-------------------------------以下是一个案例----------------------------------------------

比如公司营销部门开会讨论如何维护高端客户,计划在中秋节之前进行礼品赠送。一个客户甲经理提出,对于客户A,应该送一台苹果电脑,而不是一部普通的华为手机。其他客户经理则表示不同意:

  • “这样也太浪费了吧”
  • “一台苹果电脑好贵啊”
  • “感觉这种程度太过了反而不合适吧”

客户经理甲则反驳说:“虽然成本很高,但是要考虑到客户A能够给我们带来的未来利益啊!只要他继续消费超过10万元,礼品的成本就收回来了,按他的消费习惯应该没问题的。”

其他客户经理则继续发难:

  • “他消费是因为我们的产品本身质量好,你不送他苹果电脑他也要买啊!”
  • “就是啊,你送一台华为手机也能起到维护关系的作用,他一样要继续购买的啊!”
  • “唉,人心不可测啊,说不定你送了一台苹果电脑他还是要离开呢?”
  • “我的客户也要维护啊,为什么只送了一张电影票?”

……

整个会场乱成一锅粥,营销会议根本开不下去,两小时过去了毫无进展——这就是一群普通人陷入了具体的细节问题纠缠不清。


让我们假设营销部门的总经理是一个聪明人,那么他就会停止争论,进行一个结构化、系统化的梳理:“现在让我们停止细节争论,看一看这次营销计划的总部署。

1 本次礼品赠送的目的

本次礼品赠送的目的是维护客户关系,让客户在对我们的产品硬需求之外,建立起更强的亲近感。

2 本次礼品赠送的原则

  • 1)重要度排序

越是重要的客户,我们允许的礼品金额越大。重要度的排序包括三个方面:客户资产实力、客户往期购买金额、客户往期带来的转介绍客户。将此三个方面综合评价,我们要有一个清晰的重要度排序。

下面,请李经理把我们所有客户的相关资料表格打印出来,人手发一份。

  • 2)符合客户特性

理论上,越贵的礼品客户就越喜欢,但是也有部分客户有特殊的喜好,可能跟价格没有关系,比如,王经理有个大客户特别喜欢喝茶,张经理有个客户爱看音乐会的。诸如此类的特性喜好,请每位客户经理在自己礼品申请单上标注出来。

  • 3)总金额限制

本期活动的预算是10万以内,不得超出。如果总金额超出,则优先考虑重要客户的需求,其他需求适当压缩。


3 本次活动人员安排

所有客户经理负责自己的特有客户维护,无归属的自然增长客户,平摊到每个客户经理身上,目前测算大致每个客户经理分到5-6名自然客户。

李经理把相应名单发送到各位客户经理手上


4 时间安排

理论上所有礼品在中秋节之前发送完毕,但不要提前超过一个星期,否则没法和中秋节关联起来。如果有客户在外地的,可以延迟到节后一周内。

最后,请所有客户经理依照上述原则,填写《客户礼品申请表》,中午前提交给我审批。”

所有的纠缠停止,条理清晰各自办事,20分钟搞定。

----------------------------------------案例结束------------------------------------


上面案例中的营销部总经理的思维,就是一个典型的结构化和系统化思维。当他的手下纷纷陷入细节中纠缠的时候,他跳脱出来,从大框架上去思考,从整个营销系统的角度去平衡。

细说开,结构化可以拆解成两个要素:

  • 一是分类:整个营销部署,分成了四大类:目的、原则、人员、时间。
  • 二是层级:上面四大类是第一级,其中原则下分3类是第二级(重要度排序、客户特性、总额限制),重要度排序下又分3类是第三级(资产实力、消费额度、转介绍客户)。

分类和层级构成了最典型的结构化


系统化建立在结构化的基础上。当整体结构明确以后,你既考虑整个结构的总体,也考虑每个类别、层级之间的联系,这就是系统化

比如,某个超级大客户喜欢音乐会,而中秋过后在本地有一场大型音乐会,这场音乐会的vip票价才1500,比一台手机便宜多了,但是这就是最合适的礼品。这个超级大客户是经历甲的客户,但是碰巧经理乙很懂音乐,最后就决定由乙经理陪同参与。

虽然它既违反了重要性原则(重要客户送了便宜礼品),又违反了时间原则(本来规定是节前送的),还违反了人员安排(本来规定各自客户各自维护),但是从整个系统来看,这个安排就是合理的。

结构化和系统化,是聪明人标准版的第一个零件。


其中结构化是最容易学习的(系统化比较复杂),并且收获巨大,属于相对低投入、高收获的投资项目。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结构化,并且难度不大,但大部分人也就是没有结构化的思维。可以说,这是思维方式领域的一个价值洼地——有价值的公司股票价格异常的很低——值得大部分人迅速上手的。

  • 推荐书籍:《金字塔原理》、《结构化思维》、《思维导图》
  • 附注:优先推荐《金字塔原理》,《结构化思维》是一个中国人根据《金字塔原理》演化出来的,可作为参考。思维导图是比较典型的结构化工具,书籍很多,随便选一本即可。对应的思维导图软件很多,常用的是imindmap,mindmanager,xmind等。

二、逻辑链条的长度

聪明人的第二个标准版特性,是他们往往逻辑能力很好——能够推演出很长的逻辑链条

人类的智力运动中,比较典型的是棋类。下棋下的特别好的,我们就会本能地感觉很聪明。以中国象棋为例,入门菜鸟的逻辑链条很短,只能推算1-2步,普通人大致3-4步,能够推演6-8步以上,就算是高手了,职业选手则要计算12-15步以上。

嘿嘿,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找了一个象棋软件,设置到计算8步,在qq象棋平台上测试,结果胜率99%+,走了几百盘只输了一盘。


唯一输的那一盘,盘面劣势到让我决定认输的时候,我回忆对手的行棋风格和手法,默默的在聊天窗口打出一行字:

“好厉害,有几步走的非常精妙啊!请问你用的是什么象棋软件?”
对面略一沉吟,回复到:“我用的象棋旋风软件”
我一惊,回到:“我也是用的象棋旋风啊!怎么差距那么大?”
对面呵呵一笑,回到:“我电脑配置高,设置到计算12步!”
我叹了一口气,说:“我电脑配置不行,只设置到系统默认的计算8步……”

如果你觉得整个过程略显猥琐,那么你应该将关注点放在我对人类思维的探索上,而不是我用象棋软件去游戏平台上虐菜……不对,是去做实验测试这个行为上。总之,计算的步数越高,也就是逻辑链条越长,你的思维就是越深刻有效。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逻辑链条更长一些,但是很难做到。而聪明人,则可以轻松的将逻辑链条维持的非常的长。

比如一道竞赛题,它的逻辑链条是A—B—C—D,然后(D+E)—F—G,G是最终结论。文字描述就是,从初始条件A一直推导到结论D,然后D+E两个条件推导出F,最后得到G。

一般人的思维状态时,慢慢的从A—B—C—D这样一级级的推导,终于得到结论D了,然后卡一下,D和E什么关系?就这一下卡顿,前面A—B—C—D的推导路径就忘记了,然后开始怀疑:

额?D是怎么来的?我怎么莫名其妙搞出这个结论了?这个思路是对的吗?会不会走歪了啊,现在都没思路了?唉,算了,再从初始条件A开始重新推导一次吧。


而聪明的人的逻辑链条就更稳固、更长。他能够顺着A—B—C—D,然后(D+E)—F—G的路径轻松的演进过来,在每一个环节都不会卡顿。

逻辑链条越长,推理难度越大,因为任何一个点的断裂就导致了整个结果的错误。

上面提到的是逻辑链条长的表现,而关键在于,为什么聪明人能够维持住这样长的逻辑链条不断裂呢?核心因素有2个


1 工作记忆

人的大脑,我们先把它勉强比喻成电脑。电脑的性能,既跟cpu相关,又跟内存相关。如果cpu非常好,比如I7-6700HQ的高配置,但是配一个垃圾内存——64k的老古董,那么它的总体性能一样很差。

(人脑的内存要是有上图这么强就好啦!)

对应到大脑,虽然大脑的理解能力、运算能力很强,但是短时信息存储能力很差(内存低),性能就不会好。人脑这台机器,一个很大的弱点恰恰就在于内存低——即是大脑的工作记忆低下。

比如,上面那个竞赛题,如果直接给你看答案,每一个步骤都是能看懂的,这说明你的理解能力没问题,但是工作记忆的局限让你没法在不看答案的情况下把整个链条串联起来。

这个地方,体现的更多是硬智商的差距——先天的基因因素。虽然每个人的大脑工作记忆都不会很高,但是在这个关键的瓶颈地点,稍微多一点点的优势,就能够产生巨大的变化和影响。

比如一个题的逻辑链条是6步,你的工作记忆局限让你只算到第5步就崩溃了,而一个聪明人,他只比你强20%而已,也就是刚好能够算到6步,那么表现出的结果就是,他和你有100%的差距——做出来和没做出来。


如果是局限在中学教育阶段的话,根据我的经验,一般的题目(数学压轴题之类的)逻辑链条就是控制在5-6步以内。


2 基础知识量

除去本工作记忆本身有一定的差别外,还可以想办法通过知识量的扩展节约对于工作记忆的使用。

还是上面的那道题,对于一个学霸来说,可能结论D根本就不是一个需要推导的结论,是他早就已经知道的某条课本外的定理。那么,他需要推导的就只有两步了:(D+E)—F—G。

基础知识量,跟教育环境、学习习惯、学习刻苦程度等都相关。一个学霸,由于他的基础很好,所以他学新东西的时候往往就轻松,这种轻松有时候被误认为是天赋,实际上是基本功扎实而已。


反过来想,也会有一些本来很聪明的天才,由于基础薄弱,普通人学新知识只需要推导2步,而他由于欠了旧账,需要新老知识一起推导,一共要8步。他是一个能够本能的推导6步的天才少年,但是他的思维链条还是崩溃了。于是大家说:“哎呀,这都学不会,他好笨啊。”

这种情况非常常见。比如小学加法没学好的,到了学乘法的时候就跟不上;初中等式和函数没学好的,高中的复杂函数变化就完全听不懂了——他们在听课的时候需要比一般人需要多推几步,但是达不到,于是链条崩溃了。

这个状况是当前中国教育的一个很大痛点。我手下管的一个教育类公众号,发的诸如《为什么小学3年级是整个小学阶段的分水岭?》
、 《小学的优秀学生,为什么到了初二会梯次掉队?》之类的文章,往往都是10万+的流量,可见痛点。


基础知识量和上面的先天因素(工作记忆的差别)是相互影响的。幼儿时候,你的先天因素好那么一点点,让你的信息量有了+1%的微弱优势。你的老师很高兴,父母很高兴,额外教了你一些新东西、买了一些新书,你自己很高兴,额外的多学了一点东西,于是优势+3%。到了小学,+20%;初中,+50%;高中+100-200%。如此自带加速度的无限循环,最终会形成10倍、100倍的巨大差距。


我在好几个问题的答案下,强调要主题阅读,上面的道理就是其中一个依据。也许你不是天才,不能靠先天因素自发的形成那一开始的1%优势,但是你完全可以靠有意识的刻意积累形成初始阶段的优势。

学习是一件自带加速度的事情。


三、较少的心智干扰

思维是受到心智和情绪影响的。

人的大脑除了能针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思维以外,还会产生大量的杂念、情绪,这些杂念和情绪会对我们的思维过程造成严重的干扰。

依然以上面“A—B—C—D,然后(D+E)—F—G”的题目为例。你把这道题摆在初中生面前,当做选修作业。

  • 学霸的心智反馈可能是:一个高难度的选修题——如果做出来了同学们就会觉得我很牛逼——我要装逼——我要使劲尝试做题。
  • 学渣的心智反馈可能是:一个高难度的选修题——如果花很长时间还做不出来我就是傻逼——我不要当傻逼——我干脆连尝试都不要尝试一下

实际上,即便做不出来,只要你尝试了,就会有一定收获,至少在老师讲解的时候,你更容易听懂,至少你主动的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然而,学渣就是连尝试都不要尝试一下。


问题在于,为什么学霸的本能大脑反应是“我要装逼”,而学渣的本能反应是“我怕别人骂我傻逼”呢?这个本能反应决定了他们后续的投入和收获,这个本能反应是哪里来的?

也许,学渣当年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尝试做一道新的题目,做错了,而邻居家的小朋友做对了,父母觉得丢脸,于是严厉的臭骂了一句:“笨蛋!这么简单都不会?”他就此留下了一点点阴影。他伤心了一小会儿,然后情绪平静了,没有人注意到这个阴影还存在内心当中。

然而这个阴影在后续的多年里,让他在每一次决定要不要尝试新东西的时候,都往逃避的方向更偏离一些。随后,这个初始阶段的逃避心态,造成了初始阶段的知识量变化,然后按照之前所说的路径无限演化,越来越落后,越来越逃避,接着继续落后继续逃避,最终变成了多年以后的天差地别。

看起来聪明的人,往往这种杂碎的心智干扰更少一些。他们更容易进行纯粹的智力活动,将大脑的核心精力放在纯粹问题解决上,而不会在恐惧、焦虑、烦躁等情绪上消耗自己的心智。

不论是实际做事表现结果,还是纯粹的智力测试,都是高素质家庭的孩子显得更聪明一些,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的孩子接收的心智干扰更少,需要分散精力的杂念更少。


偶尔,会有这样一种天才少年,他的家境很差,心智中的干扰很多,但是他本人确实是非常聪明,智商奇高。这种情况下,他往往是具有短期的调控能力,在他大脑运作的瞬间,能够把其他杂念暂时性的压制住,集中脑力进行思考。这些被压制的杂念和负面心智情绪,并不会消失,只是换个其他时间来表现和释放出来。最终,这样的天才少年,往往短期表现惊艳,而在漫长的人生中则可能会碌碌无为,或在某个节点上突然颠覆坠落下来。

举例:电影《心灵捕手》中的超级数学天才,以及我们身边的大量现实案例。

上图为电影《心灵捕手》


以上三点,即是聪明人的标准版。


做一个中期总结,聪明人的标准版三件套中:

  • l 结构化思维最易训练,参考书籍《金字塔原理》和思维导图工具。
  • l 逻辑链条长度中,基础知识量可以训练,工作记忆无法训练,但是可以通过可视化思维的方法进行间接弥补(上面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是我的一个研究方向,篇幅庞大,这里暂时不详细展开了。
  • l 较少的心智干扰训练难度稍高,但只要你意识觉察到了它,就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改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心理治疗、健身、练武、打坐禅定、思维训练等。

-------------------楚河汉界-------------------上篇·完---------------------------------------

下篇:聪明人的拓展包

除去那些常见的聪明标准版以外,世上还存在着各种奇葩天才,他们的聪明或是令人震撼无法模仿,或是思路奇特角度刁钻。观看学习这些天才级的聪明人,往往对我们有巨大的启发作用,最不济也可以观赏感叹一下。

拓展包和标准版的区别,我主要以常见性和难度为分界线。那些比较罕见的、难以训练的、思路刁钻难以想到的,列入拓展包。


我目前已经收集到的拓展卡片主要包括:

四、从图片式记忆到图像式思考

五、直觉思维

六、多元思维技巧



四、从图片式记忆到图像式思考

不少人都知道,图片记忆比抽象的文字、语音记忆更牢固和快速。那些经过图片式记忆训练的人,可以背诵1000+位的圆周率,1分钟记下一副乱序的扑克牌,一周背下一本书等。

要应付考试的高中生、考研的大学生,有没有一点羡慕?

当然也有人会说,这看起来很厉害,不过脱离了应试以后,似乎也没什么卵用?

其实,也不要太小看这种能力,一旦把这种能力略作升级,就立刻有用了。那就是,从图片式记忆,进化到图像式思考


关于图像式思维,最著名的可能是爱因斯坦对他自己的思维过程的描述:“……我思考问题时不是语音思考,而是用一幅幅能动的跳跃的图像来思考……”还有不少伟大的科学家都具有形象化、图像式思考的能力。

事实上,基本每个人都具备一定的图像式思考的能力,然而,这个能力的强弱程度是有巨大差别的。绝大多数人图像式思考的能力都非常非常的弱,所以在上篇的聪明人标准版里,我提到可以用外在可视化思维工具去适当弥补人类大脑的内存不足,这就是一种外部的低级图像式化思维工具。


然而,有这么一类人,他们的大脑部分的突破了这个限制,他们的图像式思考能力极强。这就相当于,我们的内存是64k、128k,而他们的内存是4G、8G。

想想这是什么差距?


如果还觉得缺一些直观的感觉,那么就举一个最极端的例子。图像式思考的最极端例子是什么?你猜对了,就是他——

尼古拉·特斯拉

他是一个人,不是一辆车。然而,如果说我们的大脑运转速度像特斯拉这个人走路一样,那么特斯拉这个人的大脑运转速度就像特斯拉车一样。

关于特斯拉,有很多的传言,或真或假,然而,他是一个人类史上值得铭记的超级天才,这是绝对无须怀疑的。不论通古斯大爆炸、无限能源、地球作为导体输电等超级奇葩事情是否真实发生过,他的神一样的图像式思考能力都已经足够令人赞叹了。

在特斯拉的传记中提到,他的很多发明设计都是几乎不打草稿,或者很少打草稿的,所有图纸都在大脑中完成——这是什么水平?

而且他做科学实验的速度极快,跟一般科学家完全不一样。科学实验,大家都知道,反复试错反复改进,就连发明一个小小的电灯泡都是几千遍的试错,复杂机器就更不用说了。然而特斯拉的很多实验过程都是在大脑中完成的,实际真实操作过程极少。

在那个没法用大型计算机模拟的年代,大家都在手工画图、手工计算,特斯拉的脑子里自带一台银河计算机,这是一种怎样的碾压优势?


这样巨大的优势,让特斯拉一生的发明创造数量极大,据传有几千项,实际没那么多,但是毛估几百个还是有的,而且,不是挠痒痒的小发明,多是交流电、无线电控制技术、特斯拉线圈这样的精彩杰作。另外,与爱迪生那种团队作品自己署名不同,特斯拉是个穷B,没有团队,基本所有发明都是自己完成的(顶多带几个助手)。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特斯拉的传记,野史更精彩。虽然野史多不可信,但是特斯拉死后他的所有科研资料确实被政府没收了,无法考证,这就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反正我的态度是,对于特斯拉这样的天才,很多事情,宁可信其有吧。


另外一个典型的图像式思考的例子,是他——

没错,谢耳朵,一位超级天才物理学家,智商高得不可测量。

虽然是个假人……但是编剧对这种天才的特质把握还是很准确的。谢耳朵具有高清的图片式记忆,同时具有对应强度的图像式思维。他不仅记得生命中所有的琐碎事情——多年前某一天的天气、把他追着上树的公鸡的颜色;而且经常在大脑内部做演算和思考,具有强烈的内视觉。

除去这些超级天才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有较高几率出现这种能力——自闭症患者。电影《雨人》就比较详细的介绍了一个自闭症患者的特点。著名的雨人们表现出各种超强能力,诸如,徒手开3次方根号,5位数与6位数相乘,10分钟背下来一本书之类的……

虽然没人知道他们的大脑实际上是怎么运作的,不过一般认为,他们是在进行图像式记忆和思考,所以效率惊人。

不过雨人们的能力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他们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和交流,即便能力惊人也无法做出真正的成就。我们需要的是,既有图像式思考能力,又精神正常的人。

现实生活中,这种人并不多见,不过也不是没有,比如,我们知乎上就有至少一位——

Lonely Planet

在他的第一个答案世界上真的存在记忆宫殿吗?常人能掌握吗? - Lonely Planet 的回答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他就是一位具有较强程度图片式记忆的人。

至于强到什么程度了,我不知道,我和他并不相识,他的答案中介绍的并不特别详细。我不知道,他是停留在图片式记忆的阶段,还是进化到了强大的图像式思考的阶段;我也不知道,他的测试智商有多少;我还好奇,他有没有其他隐藏的能力(具有强烈的图像式思考能力的人,往往还伴随着其他的特殊能力)。

让我们一起来@Lonely Planet,请大神来分享一下。

我第一次了解到图像式思考能力的时候,大为惊叹,想尽方法搜集了一些训练手段,几经尝试,最终还是失败了,我感觉应该不是训练手段的问题,而是当时本人状态和训练时间的问题。这也是我的一个未泯灭的心愿,希望未来的某个时候,我能够空闲下来,把这个未完成的计划继续下去。


五、不可捉摸的直觉思考

直觉思考,又称灵感、顿悟,是一个玄而又玄不可捉摸的东西。它威力无穷,秒杀大多数思考方式;它不可捉摸,(几乎)无法复制学习。

其实,很多伟大事物的开创,都与直觉思考有关。

今天我们已经熟知的等差数列求和,1+2+3+……+100=5050,有了具体的公式可以套用了,但是,高斯当年是怎么把这个公式想出来的?他当年发明公式的时候还是个小屁孩儿呢!他的数学基本功肯定不会太好,他的经验积累肯定不多,他也肯定没有百度或者Google……但是他就是这么想出来了。


另一个例子是印度史上最强的数学家之一——拉马努金。作为一位数学家,在最需要严格推导的数学领域,拉马努金喜欢以直觉猜想公式,不爱作证明……

就这种严谨程度,你也配叫数学家?!

然而他的猜想,事后基本上都被证明是正确的……好吧,我还是不评论了……


上文提到的尼古拉特斯拉,那个超强的图像式思考能力者,也是一个直觉思考者。实际上,图像式思考的能力和直觉思考的能力经常同步出现。


然而在直觉思考的领域,即便特斯拉这样的超级天才,也算不上最极端的案例。我所听说过的最极端的案例(保证真实,不是谣言)是这个:

一个尼泊尔的和尚,修为高深,一辈子在原始的尼泊尔深山里修行打坐。他从未离开过这个山村,从未看见过外面的世界。尼泊尔不是个现代化国家,在和尚的山村里,从未出现过任何科技产品——电脑、手机、汽车、飞机,全都没有。
由于他的修为很高,慢慢传出了名声,就有外人请他出去讲课,他答应了。一个司机开车很长时间到他的山村里去接他,然后开向城市。半路上,很不幸的,汽车出故障抛锚了。司机拿出后备箱的工具,掀开车前盖,开始检修汽车。这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然而很长时间过去了,老司机无法找到问题出在哪里。即便他带着全套工具,他也无法修复故障。
和尚于是从汽车里走了出来,盯着汽车前部那一堆复杂的机械零件。他这辈子从来没有见过汽车,更不要说了解什么机械工程学了。然而,他盯着这堆机械看了一会儿,然后指着其中一个零件对焦头烂额的司机说:“这个零件好像坏了,你拆开来检查看看。”
司机心里觉得好笑,你连车都没见过,还指导我修车?但是对方是大师,是别人请出去讲课的,还是要表示一下尊重,于是拆开那个部件,居然真的是这里出了问题!!

没人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

这就是我见过最极端的直觉思维。

其实我也不知道写这一节直觉思维有什么意义,因为直觉思维没人知道怎么练,还处于神秘地带。宗教界(佛教、道教、印度教等都有)似乎有一些特殊的隐秘训练方法,我虽有了解,但鉴于我上一次训练尝试失败了(是的,上一次训练图像式思考的能力就是引用的一些宗教领域的方法),所以暂时不多提了。等哪一天我神功练成了再说吧。

希望是十年之内。


六、多元思维模型

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xxx,而大名鼎鼎的巴菲特背后,就是查理·芒格。

查理芒格最著名的,则是他的多元思维模型。

查理芒格认为,每个学科都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去切入了解这个世界,都是一个摸象的瞎子。要对世界有真实的了解,就必须掌握多个学科的核心思维方式……

不过对于凡人来说,学一个专业就是4年,还只是粗浅了解,你要掌握多个学科的核心思维方式,还没毕业就老死了吧?

然而查理芒格这种天才级选手,自学能力超强,速度极快。在他的传记中提到,他掌握了几十个学科的至少100种思维方式。

多元思维的方式,并不是很难想到。即便没有查理芒格提出来,也有很多比较聪明的人能够感觉到这种学科跨界的威力。然而,绝大多数人只能是想想而已,要同时掌握那么多学科,实在是太难了。

不过,还真就有一些有野心的人,不仅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是可行的,而且决定要大批量实行。美国哈佛大学的前校长、美国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前沃顿商学院院长帕特里克·哈克等人,一起筹办了一所创新型大学——密涅瓦大学。这个大学号称是用来颠覆哈佛、引领高等精英教育的进化方向的。

这个学校的核心教学理念,就是类似于多元思维模型的一套系统。挑选最聪明的学生,提前自学各种基础课程——微观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等。到校后大一、大二学生集中学习100种(也有说是40种、80种的)思维方式,然后用这些思维方式去指导学习后续的课程和社会实践,据说天下无敌所向披靡。

目前成立不久,第一批学生尚未毕业,成果未知。另外,这个学校的课程是全部保密的,没法具体探究,不知道是否完全等于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不过可以明确的是,顶级精英教育的发展方向,确实是在朝着更重视思维能力的方向演化。


下篇·聪明人的拓展包 小结:

  • 从图片式记忆到图像式思维——极难训练
  • 不可捉摸的直觉思维——无法训练
  • 多元思维模型——极难训练

这是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如果有其他知友了解一些聪明人/天才的
基本版 或者 拓展包,欢迎补充,我们一起收集卡片~


另外一些与思维相关的答案,也很有参考价值:

叶修:如何训练思维的深度和缜密度?

叶修:如何提高学习能力?

叶修:什么是「富人思维」?

叶修:如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叶修:排名在前 1% 的高中生是靠天赋还是靠努力?


这篇万字文,写了好几天,打磨了数次,真是太消耗心血了。



其他学习提升:

如何获得更有效的阅读效果,得到真正的提升? - 叶修的回答 普通人如何通过训练大幅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 - 叶修的回答 为什么很多书看完了之后,回到生活中,还是该怎样就怎样? - 叶修的回答 常用的思考方法,除了二八原则,SMART原则,5W2H原则,SWOT,6顶思考帽,框格效应,心理账户,沉没成本,条件导向和目标倒推,还有哪些?以及你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 叶修的回答

-------------------------------------------------------------------------------------------

知乎正在对我进行流量限制(意思是,大部分粉丝看不到我发的文章)。。逼得我转移阵地

后面 思维方法学习策略 的相关文章主要写在公众号上

公众号【学习策略师】,为高中生提供学习策略建议;

公众号【人生策略师】,给大学生与职场人士服务;


近期知乎私信问我问题的同学和家长太多了,而我上知乎少,很多不能及时回复(知乎私信系统也不好用)。

想要咨询问题的同学和家长,还是加我的助理微信吧:yexiuzhuli001

微信上的咨询问题,我如果有空,会尽可能回复。


user avatar   yek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刘未鹏在

暗时间

里讲过一句话:

我们在大脑中走的越远,在现实中走的越稳;在大脑中失败的次数越多,在现实中失败的次数越少。

其实,所谓“在大脑中走的越远”,以及“在大脑中失败的次数越多”,讲的都是重视问题的本质,重视真正了解问题的推导过程,而不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我和未鹏见面的次数并不多,但每次聊起来都有收获。他总能在一个问题上看得比别人更远一点。比如有次就育儿话题我们聊起来,他说:亲子关系好,未必就是好事。——这个观点马上让我很感兴趣,于是我们就此聊了半天。我们聊到,中国的古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就可以用来联想“亲子关系好,未必就是好事。” 这个观点。

后来我读北师大杨杰的书《

我身边的家庭教育故事

》,她在书中写道,妹妹和妈妈的关系很好,所以妈妈身上的好些弱点,妹妹也一并继承了,而杨杰自己比较叛逆,反而避免了受妈妈身上缺点的影响。

进一步,这个观点还提示我,我和父母的亲子关系越来越好,但会不会因此而失去了对父母不足的必要反思,而不知不觉在受到父母优点影响的同时,也被他们的不足给潜移默化了呢?这么一反思,还真是有收获。比如,我以前和妈妈关系没那么近,所以妈妈身上那种对儿女的事务过于细致的指导(或说控制)的特点没太影响到我,但是这两年我们母女俩交流很多后,有些事情她是干预过多而我却没有太察觉的,同时我会因此而对我的孩子干预过多而缺乏反思,从而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发现这一点后,我很有些吃惊,同时很感谢自己能认识未鹏这样的朋友——看问题不停留在表面,总会多问一句:未必吧?真的吗

由于认识到了亲子关系好的负面影响,所以我要求自己在和父母交流越来越频繁的同时,也注意保持好自己的距离与分寸感,提醒自己哪些事情可以听从父母的建议,哪些事情需要自己拿主意。如此,才能在保持好的亲密感情的同时保持必要的冷静和理性。

反过来,当我有效地保持了自己的冷静和理性时,对父母也是有促进的,何况我父母本质上都是未鹏这样的人,他们都是数学教授,喜欢在大脑里反复推演事物的发展逻辑,直到发现事物的本质,不去想当然地看问题,而且在我们小时候就注重这种思维方式的训练。

如今,我的女儿也要上初中了,我们全家人都比较注意培养她求甚解的思维习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位特别好的老师,是她现在的钢琴老师:

王矛钢琴艺术中心

的创办人王矛老师。王老师今年已经70岁了,但精神非常好。女儿此前跟着几位钢琴老师练琴,虽然也都还行,但是没有一位老师能像王矛老师这样要求女儿,怎么个要求呢? 王老师不允许女儿上课时说一句没有道理的废话,凡是他提问,若女儿不能回答出问题的实质,他就会一直追问下去,直到女儿彻底搞清楚问题的症结。女儿是学琴学到第五年才开始跟着王矛老师练习的,王老师对她练琴中积攒下来的诸多坏习惯十分头疼,于是告诉我们,说必须花足够的时间来纠正坏习惯,否则无法继续提高难度。我们原本就不是为了让女儿考级而练琴,对此欣然同意。于是,女儿花了大半年时间跟着王老师重新练习一些初级阶段才练习的基本功,而且经常在上课的时候被王老师问得张口结舌,所以,女儿慢慢知道了,上王老师的课必须全神贯注,因为王老师从不说一句废话,也不允许她说一句废话。看起来进度变慢了,但因为基本功在慢慢变得扎实,好习惯在顽强地一点点取代坏习惯,女儿的琴声变得好听了,弹奏的兴趣更浓了。大半年之后,王老师认为女儿的基本功恢复得不错,可以提高难度。又过了半年,女儿第一次参加考级,8级优秀。继续按照王老师的方法练习,一年后,女儿可以考10级了,而且每天练琴时间也只是最多40分钟,但严格按照王老师的要求去练,练琴质量高,练琴有效率。

王老师坚持在钢琴艺术中心里以这样的方式要求老师们和孩子们,以及家长们,所以,这里的孩子练琴的基本功都比较过硬,孩子们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大都很好,因为王老师教授的不仅仅是钢琴技术,更是一种面对问题刨根问底的思维方式,这会让孩子们没法对练琴抱以侥幸心理,没法忽视基本功的练习,而且孩子和家长都会看到,虽然一开始由于重视基本功的练习,练琴的进步看起来不快,甚至显得慢,但是越到后来,反而越是能较快地达到较高的水平。女儿在王老师的调教下,练琴不再急躁,懂得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这对她学习其他功课也颇有助益。

女儿练琴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孩子学习功课中遇到的好些问题,与老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传授的思维方式有关。前面几位钢琴老师,教琴缺乏持续的计划,更缺乏总结、反思和回顾,而王老师每堂课必亲自做笔记记录孩子的问题,这样下次上课,检查起来就有依据,孩子回家练琴也能对照王老师写的课堂笔记给自己提要求。


(第一张图,是王矛老师给孩子上第一次钢琴课时做的笔记。我之所以坚持后来选王矛老师做孩子的钢琴老师,是因为王矛老师是我妈妈退休后学钢琴的授课老师,我在妈妈那里看到了王矛老师给妈妈上课时做的笔记,印象很深。此前给女儿上课的所有钢琴老师都不曾动笔写计划或总结,都缺乏王老师讲课时的这份耐心。然而,王老师的这份耐心不仅成就了孩子,也成就了他自己。他50多岁退休时创办了这家钢琴中心,如今王矛钢琴艺术中心运营得相当稳定,学生们排队等着能够有机会上王老师和钢琴中心其他老师的课。王老师通过创办钢琴中心财务获得了自由,70岁的老人,精神状态相当好。我在这个回答中对王老师也有一番介绍:

对于一个习惯高质量的生活的人,如何在梦想和钱之间抉择?

因此,我们在为孩子挑选课外老师或教练时,会很注意考察他们的思维方式,王老师就是我们选择课外老师的标准。

孩子上小学或中学的老师由不得我们挑选,这就需要我们注意在和孩子的交流中观察老师们的教学中是否存在思维误区,是否只是教授给孩子比较表面的知识,而不够注重思维方式的训练。拿数学来说,我们发现,孩子小学时的数学老师尽管很认真,但面对一些难题,解题思路未必高明,思路有时比较刻板,所以,身为数学教授的外公外婆,以及孩子的爸爸,都长期坚持训练孩子面对数学问题通过多种思路求甚解的能力,这需要很多的耐心,但帮助孩子养成求甚解的思维习惯后,孩子学习的后劲就足。

最近,孩子就要上初中了,学校搞了一次分班考试,考试前自然需要准备和复习。外公外婆发现孩子对几个数学问题中的细节始终没有真正搞懂,就反复训练她,而且还不厌其烦地写下推导过程给孩子看,比如:


讲了这么多,是想说:好的思维方式意味着有耐心追寻问题的本质,而耐心的延续,乃是因为愿意耐心对待问题的人,懂得耐心会带来长久的利益,知道“我们在大脑中走的越远,在现实中走的越稳;在大脑中失败的次数越多,在现实中失败的次数越少。” ——足见,耐心是坚持理性思考得来的好习惯。

我的父母都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1956-1961),当时都是系里的高才生,他们在自己最宝贵的大学时光里,得到了

齐民友

余家荣

这样的数学家给予的耐心而扎实的训练,打下了一生做学问的基础。不仅大学里如此,他们当年就读的中学,也都是各自所在的城市里最好的中学,得到了一批教学相当过硬的中学老师的耐心培养,我的爸爸妈妈也都是各自中学里的学霸,我爸爸尤其被誉为是老师眼中的数理化王牌。

于是,父母们在教育我们的时候,也很注重把理性思考的习惯,或说把耐心寻找问题本质的习惯传给我们(见我的这个回答:

如何看待智商对学习理科的影响?

)。在我的记忆里,父母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不要想当然!” 如今,这句话我们也经常拿来对女儿讲,要求女儿下结论要有依据,要有推理过程,而且不断提醒她不要急于知道答案,哪怕看电视剧电影的时候,也会训练她耐心分析剧情,不要着急知道结果。

父母对我们的训练带来的一个大的好处,是对困难的“钝感“——即不急于得到答案和结果,而是愿意去一步步分解问题,然后逐个击破。大概从初中开始,我就发现自己学东西没有别人快,但我不会因此而很着急,而且我总会慢慢超过好些人,最后排到前面。

能做到这一点,只能说自己够幸运,能够生长在这样的家庭,在成长中得到了耐心对待,因此一定程度上学会了耐心对待自己,耐心对待自己的孩子。

最近,吴军老师的新书

大学之路

出版上市了,他在这套书的前言

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

中写道:

成功的道路并不像想象得那么拥挤,因为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路上,绝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动退下来了。到后来,剩下的少数人不是嫌竞争对手太多,而是发愁怎样找一个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因此,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笑到最后的人是一辈子接受教育的人。

关于”成功的道路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拥挤“,著名物理学家费曼有一段精彩论述(见

生命中,什么才是重要的?

),他说——

我的做法是我向来不会跟别人一模一样,我总是认为自己处于有利位置,我总是会试别的方法,而且正是因为我尝试别的方法,所以他们根本没有机会。这么想很夸张,但我必须让自己这么夸张才行。

这么做的原因在于当你要研究的问题很困难时,你必须研究很久,还要能坚持。为了让自己坚持下去,你必须说服自己相信这么努力是值得的,你一定会有成果。这有点像在欺骗自己。

在我研究的最后这个问题上,我真的骗了自己。我什么成果都还没得到。我的做法不是很好,想象力也不够好。我已经明白它的定性运作,但还没想出它的定量运作。当这个问题终于被解决时,那将完全是想象力的功劳。然后,产生这一结论的伟大方法又会造成震动。其实这一切很简单,靠的全是想象力和坚持

在我的编辑职业生涯中,我遇到了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作者,遇到最多的,是中途放弃的作者。我的文件夹里有好多个作者提供的目录和大纲,它们静静地躺在文件夹里,诉说着光阴的故事,为

过早退出是一切失败的根源

提供着例证,也为吴军老师”成功的道路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拥挤“的观点提供着样板。正如

@邹欣

老师在

驽马的自白

中说的:

很多人都有“写一点东西”的能力和想法,我以前也写过一些零散的博客,但是从“一点东西”到一本两三百页的书,中间要有一个质变的过程。
.......
软件开发有一个阶段很少有人提及,叫“death march” 。就像军队攻城,一队队士兵冒着炮火出击,伤亡无数,但是敌人的城堡仍旧岿然不动,火力看似依旧那么猛。硝烟中,焦头烂额的指挥官还是下令新的士兵继续出发,开始又一轮的march。在软件开发中也有类似的情形,就是你每天都加班写程序,改bug,但是bug不见少,第二天,第三天,下一周,下一个月……还是这样。有军事家说过,最后的胜利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经过无数大大小小的“再坚持一下”和“death march”,最后,有些军队破城而入;最后,有些软件成功发布;最后,有些书出版了。

读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我没有答主这样的家庭,所以我没办法学会耐心。其实不然。我的父母给我们成长提供了一个彼此可以耐心探讨问题本质的环境,而可以耐心探讨问题本质的环境,并 不只限于家庭。詹宏志就是很好的例子,请参看我在

如何看待智商对学习理科的影响? 中

关于詹宏志的介绍(考验你是否耐心的时候到啦)。


另,结合题主的这个问题,推荐如下回答:

为什么有的作者有如此丰富的素材和宽广的知识面? 工作中能力很强的人平时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跟优秀的人相处是怎样一种体验?
吴军博士是一个怎样的人?

user avatar   yezhu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区别就在于,聪明的人在他们的脑海中有一个更科学、精密、高效的“抽象地图”,这个地图里面存储的不是地标、边界、线路,而是概念、知识、事实和程序。他们跟普通人的最大区别就是——既拿着一张信息又多又全的好地图,又特别会从这些地图中高效提取与组合信息。

从题主有限的表述里面,我想先针对我下面的的答案里提到的“聪明”进行一下界定:

  • 评价“聪明”与否的标准并不完全依靠智商,而是看其能否比较高效准确地解决自己所面对的独特难题。
  • “聪明”的人不是在生活中每一个方面都聪明,我更愿意将他们看做某个或某些领域的“专家”。
  • 这里不探讨遗传因素。

下面,我们先来体会一下两者的区别。

一列火车在穿过一座横跨山谷的大桥时,火车上的一个旅客从窗口丢下一块石头,请问,这块石头的落点会在哪里?

本实验于1984年,由McCloskey与Kaiser对大学生被试加以测试。

正确答案是——呈抛物线坠落,除了重力外,石头同时还有与火车同向的初始速度需要考虑。

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石头会垂直下落,事实上我在看书看到这个实验的过程中,也是这么想的——太不聪明了。

在“聪明人”的头脑中,有效解决问题(尤其是擅长方面的问题)的过程中,可能和普通人拉开差距的地方有如下这些:

  • 识别问题相关信息:高中时,有一次数学考试的一道几何题,很多平时的数学优等生都做错了。原因出人意料的简单——题干里给出的一个看上去很重要的信息,其实根本就跟解这道题没关系。不少平日里仔细谨慎的生拉硬扯的在自己的解题过程中使用了这一条件,反而导致做错了题。考试题里,一般没废话,但是实践生活中的很多难题,同时又复杂又简单,聪明人可以更好的提取当前问题情境内,与问题真正相关的信息。
  • 语义理解:例如,我老婆骂我:“你难道不知道自己竟然一点都没有不残酷不无情不无理取闹吗!?”如果我能神速反应过来应该合理应对,那我是聪明人。聪明人对很多情境下的话语有一种类似“撅起屁股就知道拉什么屎”的瞬间直觉,进而顿悟解决方案。给我看源代码不如杀了我痛快,如果让 @赵世奇做,情况应该会好很多,因为在这方面,他是专家,我不是。
  • 整体表征:听明白一句话未必就看透了整个问题,很多情况下,不是窥一斑而知全豹的。聪明人会调动更多“心理地图”中的内容来合理解决问题。比如鸡兔同笼问题,你是可以靠二元一次方程一类的基础数学知识使劲儿算出来的,但是有更聪明的解法:鸡和兔共15只,共有40只脚,鸡和兔各几只?假设鸡和兔都训练有素,吹一声哨,抬起一只脚,40-15=25。再吹哨,又抬起一只脚,25-15=10,这时鸡都一屁股坐地上了,兔子还两只脚立着。所以,兔子有10÷2=5只,鸡有15-5=10只。
  • 问题归类:就像在世界地图里面找“北京”,你需要先找到“中国”的大概位置。在心理地图里面,找“产前抑郁症”相关的问题,聪明人不会第一反应就把知识体系和上面提到的整体表征直接定位到“气象学”去,相应的,他们会直接定位到“心理学”,甚至能直接精确定位到“临床心理学”,进而增加解决问题的效率。这就是考验你头脑里心理地图的信息量、精度、自己对自己的心理地图理解程度的时候了。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学生看了题目的前几个字就能意识到这道题是要考“重力加速度”这一概念,进而在读题解题的过程中刻意地关注与重力加速度有关的信息,甚至主动地间接寻找缺失信息。同时,还有一些学生直到读完了全题,才激活了相关的心理地图。不过在这一点上,还有两点需要额外讲:一是问题归类训练有助于成绩提升。1995年,我母校西南大学的张庆林老师的研究证明,在把36道简单数学题(加减乘除)做完后并加以分类的一组学生,比单独做完这些题目的学生最终在类似数学题的测验中成绩要好。二是过度自信可能导致问题归类失败,比如你女朋友找你说XX买了个新包包成天炫耀,你错误地把问题归类成“需要共情”,于是和女友同喷XX,其实可能是女友自己也想要个新包——是“想当然”让问题归类错误,到了应该提升心理地图精度的时候了。
  • 类比思维:这有点儿像人们通过蝙蝠研究出了声呐。聪明人是擅长通过案例类比来解决问题的人。Gick和Holyoak在1983年的研究发现,给被试提供两个类似的问题情境,比只给被试提供一个情境,更有助于被试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
  • 心理地图的信息量:我妈表扬过我的一个远房叔叔:“XX真是聪明,麻将打得那么好。”我的小学老师也表扬过我的一位同学:“XX真是聪明,象棋比一般大人下得好得多。”甚至在火车上,下铺也表扬了对面儿的哥们:“兄弟你真聪明,没见过斗地主比你打的好的。”1973年,Simon和Chase对象棋大师和象棋新手进行了专门的科研——象棋大师可以很快回忆5万个不同的典型象棋定势,这里面每一个,他们靠几秒就能回忆出每一个棋子的位置,和可能的操作走向。——我想,麻将、象棋、斗地主应当同理。在他们脑海里,牌面、棋局如同我们脑海中所存储的词汇。就像我问你“香蕉”的单词是什么,你可以很快地说出来是“banana”而非“nababa”。所以,聪明人,都是有干货的——不是全靠天赋。
  • 心理地图的目录:聪明人有一个更适合解决问题的从心理地图内提取信息的结构。就像行政区划图不能很好回答你关于某个地点的海拔有多高这类问题。聪明人的信息以一种更好地方式存储着。Chietal在他的实验里,让大学生和他们的教授给一些基础物理问题进行分类,大学生的分类典型结构之一是依靠涉及的工具:用到斜面,用到木块,用到杠杆,用到波。他们的教授的分类方法就高贵冷艳多了:能量守恒问题,坐标变换型牛顿原理问题,加速度相关的牛顿原理问题,力平衡状况下的牛顿原理问题。您觉得,哪个更显得“聪明”?

那么,想变聪明哪家强?

  • 创作式思维教程(Productive Thinking Programs),来自于Covington。主要给孩子用,通过侦探故事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的。
  • 问题解决模式(Pattern of Problem Solving),来自Rubinstein。主要给大学生使用编制的,通过主要来自工程学和数学领域的问题,依靠10周时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 CoRT(Cognitive Research Trust),来自De Bono。主要面对学生可能在校外碰到的具体问题情境。
  • 思维工具强化教程(Instrumental Enrichment),来自以色列的Feuerstein,是目前最广为人知且研究广泛的思维技能课程,主要面向有一定认知或情绪障碍的青少年。

普通人同所谓“聪明人”之间的差距,在我看来,大抵如是了。

再次强调,这里的“聪明人”真的不是已经混到出人头地的成功人士,而是指在特定领域有超过一般人解决问题能力的相关专家。


user avatar   omig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来唱个反调,对于目前已有的所有回答。

不过唱反调之前有个“免责声明”:

1、“反调”不是目的。并不是说大家都回答错了。这里是知乎,而我认为大家都没有把问题答完。

2、希望能达成一个共识,探讨问题的前提是不非黑即白。不过既然问题这么提了,那本回答暂且就把人分为两类:“聪明人”与“非聪明人”。现实生活中当然是有不同的段位、有许许多多中间状态的。

这样,如果看本回答的人自行选择一类对号入座,我也没办法。我自己先选了后者,所以没有必要来找我吵si架bi。

3、问题本身并没有对“思维方式”进行定义。所以本答案所提到的“思维方式”指的是目前所有已有的答案所反映的那个概念

4、本答案的前提:这个问题本身的目的,不只是“非聪明人”想单纯地了解“聪明人”的思维方式,而是想藉由此向“聪明人”转化(不然是出于自虐还是吃得太饱?)。但这其中并不存在关于双方的价值判断。

免责完了,以下正文。


我认为,大家看似都回答了题目的第二部分,却没有触及根本;并且,基本没有回答题目的第一部分: “为什么有些人很聪明?”

我把大多数回答总结了一下。诚然如大家所说,“聪明人”动脑时的特征几乎都包含如下几个方面(以下为归纳引用已有回答):

1、思维敏捷(对“困难”钝感、减掉30°倾角)

2、透过现象看本质

3、“抽象地图”、“思维的过程中有一些典型标记”

4、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拥有较高的信息量和较高的信息利用率

6、处世懂得“平衡”、心智成熟、自信

7、……

其中,当然存在真正来源于先天的差别(可能是基因和孕期营养的综合影响)——幼龄时期与同龄人相比、在任何方面的感知上,有些人大脑基本的运转速度快一点、容量高一点。但实际上我认为除了极少的天才比如爱因斯坦、霍金、拉马努金等,这方面的影响应该是微乎其微——后文的分析可作为论证。


从逻辑上来说,来回答这个问题的答主都是“聪明人”,并且答主们都抱持着“聪明的表象背后是不同的思维方式”这种观念。实际上我认为,众多答主所提到的那些“思维方式”与“聪明”是同一回事。

因为:

既然是“方式”,理论上就是可以改变或习得的。那么“非聪明人”习得、习惯了这些“思维方式”并将其融入血液后,便能够迎来向“聪明人”的转化。但是仅仅告诉他们这些“思维方式”本身,不会有太大帮助——就像将一把锄头交给一个从来没用过也没见别人用过的人,他又从何知道该怎么用呢?

你告诉他“抽象地图”、“透过现象看本质”……你将这个词解释得再清楚,他也是难以真正迁移到自己头脑中的。因为假如“思维方式”真的是问题实质的话,他此前的“思维方式”本就不同。

是的,我是说,此处存在“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

这便是我与答主

@老宋

共同的观点:实际上并不存在所谓“思维方式”的差异。正如他所说,“思维本身没有差别;差距产生在解析问题时,思维的调用和级别。”

借用有答主提到的“抽象地图”那个例子。其实人类所有思考都是在进行“抽象”,只不过,有些人的认知更深、更广,所以他的“抽象地图”更加清晰而已。就像1:1000的地图与1:50000地图的区别。

要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之前所有答主总结的那些“思维方式”的来源才是本质。



“聪明人”们为什么聪明?其实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点:

1、好奇心

好奇心可以说是种本能,是人类及其他物种一生下来便有的——为了了解环境、适应环境。婴儿什么都要抓到嘴里尝尝、学龄前儿童被戏称为“十万个为什么”,便是因为其强烈的好奇心。

好奇心使得人对万事万物感兴趣,这样认知会越来越广;使得人凡事不盲从,哪怕是“要注意休息”、“早起要刷牙”这种简单的事都可以问个为什么,这样思考会原来越深。

认知上的“深”和“广”又相互交叉促进、互为营养,动脑越来越频繁,使得长时间后头脑的运转速度和脑中的信息量呈现出极大的差别——具备了聪明人的特征。人类这个整体能够在科技、物质上发展到今天,也得益于这个最高级的大脑里无穷无尽的好奇。

只不过,不同的人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经历,促进或抑制了他们的好奇心

2、理性

理性,简单说来就是“对因果律的尊重”,也就是——重视逻辑。

所有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都建立在“因果律”这一基石上。不管是“力作用在平面上静止的小球—小球滚动”的直观与原理,还是“蝴蝶效应”这样的发现,都是最基本的“因—果”。

比如有人提到的“思维过程中有一些典型标记”这个特征,其实和“界定清楚任何事物基本的概念”是一回事

非常理性的人会很注意对“概念”的界定,只要某个概念还能继续回溯、拆分或有可能产生歧义,就应该加以思考与甄别——而不是以此为基础开始讨论。否则建立在这个概念上的一切讨论都可能产生问题(这个题目下绝大多数关于“思维方式”的回答便是个佐证)。

不重视基本的概念,就意味着不重视一步步走来的逻辑的严密,便会树枝状地生发出无数观念上甚至情感上的问题;更何况人与人对很多事物的理解不一样,也带来了很多人际沟通中的问题。

“思维的过程中有一些典型标记”,本质就是思考者能够确认这些“标记”之前一步步走来其逻辑的严密性和视野的完整性,再辅以想通问题关节时的成就感、加深了印象,那么“标记”便清晰、牢固地存放在脑中——成为下一步思考的依据。就像在丛林探险中进行的标记一样

更形象一点说:那一个个基本可以确定的结论、事实被放入了一个个框里,不需要再去想它——除非有其他变量或没考虑到的因素;就像一个不能再拆分的基本“概念”——可以拿来便用。

这也佐证了“并没有什么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只是“标记”的清晰程度、视野的完整程度不同而已。


理性应该是人类大脑进化后的基本特征,因为大脑的思维过程本质上就是抽象出“概念”、建立联系和认识规律。也就是说,所有人都天生地具备理性;只不过与好奇心一样,成长过程中不同的经历和教育使得理性思维被鼓励或被压抑了。于是,人们理性的程度、重视逻辑的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别,甚至有些存在严重的非理性观念,而这是抑郁症的典型来源与思维特征(常见的非理性观念见此网页

远离疲倦,告别非理性思维

)。

可以作为佐证的,则是我在这个回答中提到的那个例子。

摧毁一个熊孩子有多困难? - 知乎用户的回答

在生活中习惯逃避问题的人,与主动面对问题、把事情处理妥当的人的差别,实际上就是理性与否的差别。前者不尊重“因果”,对自身和外界各种问题视而不见、不把它作为行动的依据。

而一步步地,所有小事处理妥当与否,构成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风景。
丘吉尔说“You creat your own universe as you go along.”
参见这个回答

昨天跟老婆讨论杨永信的问题吵了一架,想请各位帮忙探讨一下? - 知乎用户的回答

3、“顺应自然,为所当为”

写下这个要点之前,我本来想写“克服惰性”。

和惰性有什么关系呢?这里要说回这次唱的反调,也可能会真正地冒犯到众答主了

这个问题下的众多答主,毋庸置疑都是“聪明人”甚至其中的高阶。但他们为什么止于思考“思维方式”的面貌而没有继续对“思维方式”这个概念进行追溯,找到其来自于人类天性的、那些最基本的“原料”? 因为惰性。

而在这个问题上的惰性并不真正来源于躯体或头脑的疲乏,而是——满足于智识带来的优越感,并为之蒙蔽

陌生人的哪些事,让你感触很深? - 知乎用户的回答

我是通过这个回答所述经历意识到这一点的。从这个经历那天起,我彻底地瓦解了内心深处对于任何事情的优越感或“傲慢”,也才从此前认同这个问题下的大多数答案,转变为怀疑其中存在的问题

回到话题。与没有发达大脑的普通动物比较。动物们会有“惰性”吗?

它们只会在躯体伤痛或疲累时、或是捕猎计划因实际情况无法完成时进行休息。其他时候该捕食便捕食,该ML便ML,该逃生便逃生,该到处游逛——不管是为了消食还是调查食物分布、抑或是单纯地满足好奇心寻求乐趣——便去游逛。

他们基本没有惰性。

所以,哪怕是休息或游逛,也是动物们的“顺应自然,为所当为”。

想想现代社会的拖延症,其中违背了多少“顺应自然,为所当为”这个来源于自然的天性?简单来说,“拖延”本身从表面上看是“懒惰、不去面对应该完成的任务”,比如工作或学习;本质上却是因为一个人从意识深处不认同或不喜欢他所拖延的事(比如所学专业或相应的工作),而他又迫于观念的束缚、迫于“生计”,拖着不去面对内心真正的爱和需要。于是,他越不尊重自我和供养内心,越导致意志力低下、难以理智地生活,便越会拖延。

记得乔布斯的那句话吗?

“Follow your heart”。

上面的“生计”加了引号,并不是在否定对物质的追求。然而,人们的“生计”又真正需要多少物资呢?许多人为之苦恼又执着的“生计”,更多是虚荣心罢了(了解过《瓦尔登湖》的,相信更会赞同这一点)。

从这些角度来说,人类这个发达的大脑,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负累。

“顺应自然,为所当为”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融合了道家与儒家的精神内涵,实际上它创生于日本精神医学家森田正马。森田正是洞悉了许多心理与精神问题的本质后给患者这个根本的建议,作为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等患者自疗的指导,其实又是最应秉持的人生信念

这里可以说说我个人。

我从小因各种经历,无意识地形成了许多不尊重逻辑的“非理性观念”(上面提供了列举这类观念的网页链接)。好强、高度的完美主义、不接受自己的缺点和失误、看起来自负却其实从内心深处不自信、认为自己不值得爱……这些问题的交叉影响造成了我贯穿高中、大学乃至工作前期的抑郁症(在大二时最甚,发展至重度)。在那些年或轻或重的抑郁状况里,我始终在自负与极度的自卑里徘徊(反复的躁郁),智力与情商非常“低下”、惶惶不可终日——更不敢想象有今天正常且基本安稳的日子。

而正是因为终于了解、领悟了森田疗法的“顺应自然,为所当为”这句话,才奠定了后来完全告别抑郁的基础;走到现在,则是少有困扰,也感觉自己脑筋越来越活、视野越来越开阔,也越来越“聪明”。

布拉德皮特电影《大河恋》的观影经历,给了我同样的启发。生命就像那条时而温柔、时而凶猛的大河,简单自然又不可阻挡,“何时复西归”。
你可以改变一些事,但无法把握“无常”。更何况人终有一死,一个人除了坦然接受生命里的一切,并不能真正地做什么。就像电影里皮特饰演的弟弟那样,从小天真又率性、从来没有关于生活的任何反思与质问,却连心灵和生命都融入了自然。是为最美妙的共鸣,“天人合一”。

里面有句台词:“We can love completely without complete understanding.”
我想这个love,不只是关于家人、爱人,更是关于生命。




上面为了追根溯源,不可避免地说了很多看似旁枝末节的话。
做个总结: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这一本性,使得人有持续的能量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严密逻辑的支撑下,了解接触越来越多的知识与现象、学习越来越多的道理原理、思考不同领域的内在联系、从而明白许许多多事物最根本的规律这几方面因素令人在时间的效用下,滚雪球般产生如大脑神经网络那么简单而又复杂的联结和积累——如答主

@胡林翼

所说的那样,“脚踏逻辑凌空而起”,到达“聪明人”的高阶。遭遇与问题基本迎刃而解,也得以如履平地做好基本上所有的事。这也便是抓住了本质后带来的“蝴蝶效应”。

于是,回到最初所说的“聪明”程度的高低,实际上便是人们从生下来那一刻起,不同的家庭教育、所处环境及情感经历(广义上的)造就了他们不同程度的好奇心的促进或抑制理性的鼓励或压抑,以及对于“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本性不同的遵循日积月累所形成的表象


而我们也已经可以理解,“聪明”与出生时头脑的差别其实没有多大关系——大概占到1%吧。

爱迪生有言:“天才来自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此前记成爱因斯坦,抱歉。)

这种“汗水”,实质上是顺应好奇心与内心的爱好去付出自然而然的努力——虽然可能艰苦卓绝,却一点都没有心理上的疑虑、负担;并在时间的积累下,成为了我们看起来的“天才”


有很多答主提到“聪明人”多数“处世懂得平衡、心智成熟、自信”,实际上说明“智商高”与“情商高”这两个表象,来源于同一个本质。知乎上类似问题“智商与情商到底相互关联还是此消彼长”,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好讨论了。

比如《生活大爆炸》里Sheldon那样的超高智商,只是因为他从小便把几乎所有精力放在对科学而不是人文的兴趣上、放在了“取悦自己、与自己相处”而不是与外界保持联系上——完全没有机会锻炼与动用“情商”而已。

如果你不能同意,问题其实在于你和我对于这两个概念的定义不同。

比如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人定义的“情商”就是简单的“圆滑”。然而一个圆滑的人,并不一定从内心深处尊重他人的看法、感情或利益——这其实也是一种不理性。因为他人具有同样的主观能动性——也会是种种利益与决策里的因素。
从这个角度其实可以看到:人类天生的同理心、恻隐之心,其实对内心、对人生来说都是种保护。这里先不展开了。


最重要的是,好奇心、理性,作为人的本性,其实是不会真正丢失的。不管你过去有怎样的家境或跌宕起伏的经历,只要你开始慢慢学会听从内心的声音、追随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重视逻辑与理性而生活,慢慢地就必然越来越“聪明”——心智也越来越坦荡、豁达。

我自己能够从“智力”、信心和生活的谷底慢慢爬回这个波动极小的地面,就是实证。

古语有云:万物静观皆自得。
人类只是让自己生活得太复杂了,失去了本就具有的那份自得与灵性。



说到这里,虽然问题已经答完了,再啰嗦一句。

不管你因为生来便含了金勺子、自己或家人是高官贵胄也好,是从小智力超群、做任何事情如履平地也好,还是从来没开过眼界也没有过任何机遇、连生存之外的思虑都顾不上的“社会底层人”,抑或是居于这其间最最普通的人——你都可能不愿意承认、但也必须面对这么一个事实
构成人的基本因素是一样的;
构成人生的基本因素也都是一样的。

只不过曾经因缘际遇的不同,就像上帝做菜时加了不同份量的佐料,造就了当下不同的我们。而这一切,并非不可改变;特别是成年以后,一个人真正地为自己负起责任,是最好的出路。



身而为人,对于任何的因素都没有什么值得优越、傲娇的,更没有什么值得自轻自贱的。
人人生而平等

陈胜吴广的那句话真正能够说明的问题,不是一定要揭竿而起成为王侯将相、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你只需要尽量地变无知为自知、变被动为主动,自己加一些好的“佐料”,就可以把生活往希望的方向推一点点、再一点点。


以上。

(以后我慢慢会试着写写好奇心、理性和“顺其自然”的本性是怎样在各种经历中被消耗或抑制的。

如有兴趣,欢迎关注。)

---------------------------------------------------

讲真。抒发点感慨。

我私信了十来个平日里敬佩的V以及知乎某创始人,希望他们能帮忙点赞传播我认为自己目前回答中最有价值的这个。

其中李雷老师帮我点赞了,我很感谢他;还有另一位知友说很忙,暂时没空细看。其他人则完全没有回应。

当然,我没抱太大期望,也不是在抱怨这种不回应。我能想到,背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每个人都有意无意地寻求认同,我并不例外;请求没有得到回应、思考的成果没得到多一些的认可,我也感觉失落。

但如果有人认为我邀赞的最终目的是关注或声名,那这篇回答便也白看了。

我用了四个小时写答案的主体、又在后来的两天中断断续续补充事例、改善一些表达——因为我深信它的价值

我不是知乎上的V更不是“王侯将相”;但这些回答的价值,并不会受限于我的地位、身份或年龄,也终究不会被彻底埋没。

能看到这篇答案并坚持把它看完的人:很高兴与你,在这里相见 : )


user avatar   lila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问的是聪明人的思维方式,不是聪明人到底有多牛。

一个有建设性、有借鉴意义的思维方法: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用批判性思维思考可以大大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为优化选择奠定基础。好消息是,它是可以后天训练习得的,请顺着我下文栗子中的思路去思考,找一个「流氓」问题实践实践。

第一个栗子:

某知友提出一个「为什么XXX?」的问题。你大可甩出一句高冷的:「不问是不是直接问为什么的都是耍流氓。」凑得九九八十一个赞后挥袖而去。

但是,作为一个「聪明人」,如果想要真心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帮助题主,写出一碗营养美味的干货,可以如何着手?以需要思考:

  • XXX是不是事实?
  • 如果不是,为什么会带给知友这个误解?
  • 如果是部分事实,那逻辑的漏洞是什么?
  • 关键词的定义是否被曲解?
  • 样本是否随机?是否足量?是否有代表性?是否以偏概全?
  • 因果:因果是否倒置?是否把时间的先后发生的无逻辑事件当做了因果?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是否被归结为了单一因素?那其他因素是什么?某事件造成的多方面的影响,某方面被过分强化另外方面被忽视?

如Sheldon般逻辑缜密,自己也在写作中有所收获,别抖,咱本来就机灵~


再举一个工作中的栗子:

同伴提出一个方案和你商量,需要思考的方面有以下:

  • 这个方案的目的是要达到什么效果?
  • 达到同样效果的替代性方案有哪些?
  • 该方案的可行性如何?
  • 所需的资源和工具有哪些?
  • 人力成本、财力成本、时间成本有多少?
  • 如何根据不同人的特长和精力分工
  • 谁来协调合作中的交叉部分?
  • 截止期阶段目标的划分、谁来监督进展?
  • 与其他事情有无时间冲突,如何协调?
  • 有无人力余量来应对突发事件?

这就是批判性思维,熟能生巧。

最后,推荐对这方面对我影响最大的两本书:

清醒思考的艺术 (豆瓣)

:怪诞心理学和逻辑都有涉及,很惊艳。

GRE作文大讲堂 (豆瓣)

: 强烈推荐,小宝老师是以血肉之躯写作文,旁征博引,逻辑严密,不考GRE看这本书也是大有裨益的。

P.S. 两个我个人觉得和天赋有关的「聪明」:

  1. 推理能力:先天因素为主,后天培养为辅,这也是通常智商测试考察的内容。拿我个人来说,做推理题天生比较擅长,博弈论问题不敢说百分之百也十拿九稳可以解出。但我真正想说的是,这种能力除了做益智类游戏沾沾自喜以外,其他地方用处真不大。有句话怎么说来的?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轮不到拼天赋。
  2. 记忆力:先天因素为主,后天大脑保养为辅,中国某些考试考察的重点,也依赖知识和经验。记忆力小时候是最好的,随供着年长逐渐下降,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记忆力加速变差。如果是出厂就不好,那就是供应商出了问题还不保修。怎么破?戳这里: 理论知识因为工作上使用少,所以容易忘记,有什么好方法?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几天看到有一个自媒体小新闻,说是某些科技工作者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信息构成的,当然那天好像是信息论发现者的诞辰,出现类似的消息很正常。但是个人觉得那个论断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再回到信息构成一说,信息其实讲得是个动态统计的东西,讲得是relationship,那什么是关系呢?可以等效为两个相关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信息只产生在差异发生的那一刻,如果严格按照定义来说。

基于这样的认识或者理论,本问题下很多回答的地图论,训练论,系统论都好理解了,而且更具实操性。作为一个大脑游戏,个人建议还可以如下完成属于自己的信息关系树。

1,极限

既然是信息论,那么极限概念就非常关键,它类似理论的基石。这个极限是用于我们定义一个事物,一个事件,一个动物,一个植物,或者一个逻辑分析点。通俗的说它就是定义或者称之为边界,但是如果你用极限去看待这个被定义的过程将会把定义(静态的认识过程)升级为极限(动态的认识过程),这一个跨越会给大脑带来足够长时间的兴奋与刺激。

2,深度

这里借用的是二叉树里面的名词,但是稍有不同。这个深度是指在极限与极限之间的关系区,可大可小,小尺度就是精细化,微观化的,就像质子中子之于物质,大尺度就像黑洞星系之于物质,将这个关系区间补盲得越充分,信息量就越大,越能满足人们的好奇欲。

3,递归

递归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用的概念,接着上面深度的概念讲,就是通过连续性多次的追求深度,形成更多的便界或者极限,将之间的某些关系尝试出来,哪怕碰壁了,它也是一个有用的信息。而且递归是认识和实践接合的一条很好的路径,毕竟探索位置空间不可能每次都成功获取我们想要的那个深度分支。

上面的简单结构关注的是动态的关系认识,相比静态的一些认知结构,它更能指导人去主动动作,因为它有根,有目的性,有目标,不会成为无地之矢;在竞争力提现上,可以明确的指示在极限的多样性,深度的层次,递归的快速计算力。


user avatar   bao-lai-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正史上的刘备,与演义里的刘备,完全是两个人。

正史刘备,若用一个字表达,那就是“枭”;用两个字,“枭鸟”;用四个字,即为“食母恶鸟”。

仅不完全统计:

刘备投了公孙瓒,然后就拐了公孙瓒的兵,去徐州不回来了;

刘备投了陶谦,然后就把陶的丹阳兵搞到了手;

刘备投了吕布,然后就搞了吕布的战马,还在吕布的地盘私自扩军,挖吕布墙角;

刘备投了曹操,然后就带了曹操兵在徐州造反了;

刘备投了袁绍,然后就带了袁绍的兵跑路了;

刘备投了刘表,然后就搞到手了一只较大规模的水军;

刘备投了孙权,然后就把大半个荆州搞到了手;

刘备入了川,然后就把刘璋的兵马钱粮搞到了手,后来又反过手来把刘璋整个吃了。

试问,有刘备的这份辉煌的答卷,在“食母”方面,还--有--谁……能望其项背?


user avatar   liang-yan-ping-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喜欢烘焙,刚开始,偶尔做做蛋糕,面包。我的建议准备如下就好,其他东西可以根据喜好慢慢添制。

1、烤箱:容量不低于30L,功能上至少可以做到单独控制上下管温度

2、厨师机:喜欢烘焙,不建议购买面包机,想做懒人版简化版面包的可以考虑,直接买厨师机,用处多,可以揉面团,打发奶油,打发鸡蛋等等。

相对便宜些的厨师机千元以内可以满足基本家庭需求。当然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性能更好的。家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都有。

3、电动打蛋器:电机尽量皮实一些,太弱的机器使用多了电机会烧。不过要在分量和性能间做一个平衡,好的电机内部铜等金属材料用料足,但提起来的手感很重。

比如,我最后添制的,太沉了,手提打时间久了会酸,所以有时候偶尔还会用原来的小机器,那个轻巧。

后来的机器,动力不错,打发蛋白速度快,不过价格也贵,够买之前的三个了,算是各有利弊吧。

4、手动打蛋器

5、厨房秤

6、橡皮刮刀

7、打蛋盆两个:盆深一点更好用,打发不容易飞溅。

容量建议2~3L,一大一小最好,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盆,建议容量不小于3L。这主要是在做全蛋打发时,体积会膨大的很大,如果6蛋的配方,2.5L满足不了要求,3L都会满满一盆。

材质建议不锈钢,虽然视频里经常看到玻璃容器,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用的时候,玻璃容器还是很沉的,举起来远不如不锈钢容器轻松。

如果有个盖的就更好了,可以做为面包发酵容器来用。

8、擀面棍

9、毛刷:硅胶易清洗,棕毛感觉上更健康

10、隔热手套

11、6寸8寸活底蛋糕模各一

12、带盖吐司模一个




     

相关话题

  腾讯对 Sea 的持股降至 18.7%,为何腾讯最近频繁减持投资的公司?这会对腾讯产生哪些影响? 
  如何看待豆瓣起诉微博不正当竞争,称其「长期纵容用户非法搬运内容」,要求赔偿 1 元? 
  如何看待因取消支付宝付款渠道,美团遭遇反垄断诉讼,目前法院已立案审理? 
  如何看待因连续十年财务造假,乐视网被罚 2.4 亿、贾跃亭被罚 2.41 亿?这笔钱怎么执行? 
  为什么有的人认为太重感情的人基本都是穷人? 
  非常认为我有很强的跳跃性思维? 
  媒体评西安防疫称「要确保所有市民吃得上菜、考得上试、看得了病」,西安疫情防控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 
  如何有理有据的反驳当下流行的洗脑成功学鸡汤? 
  你认识的土豪是怎么豪起来的? 
  职业经理人的思维方式和创业者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复仇者联盟 4》之后的漫威电影质量是不是不如以前了?
下一个讨论
从古至今有哪些堪称经典的公关活动?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