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欧库西是东帝汶的飞地,但其实欧库西才是现代东帝汶的起源。
政治飞地的形成通常都有着漫长复杂的历史渊源,欧库西飞地也一样。
欧库西飞地的形成,要追溯到大航海时代。
在来到帝汶岛之前,葡萄牙的传教士和海员已经到了附近的群岛。
他们并不是为了开拓殖民地,而是希望探索传说中的“香料群岛”,从海上打通贸易路线,用中国的丝绸与印度的棉布来交换檀香、肉豆蔻和丁香。
与拉美地区建设的殖民地不同,葡萄牙在东方的殖民地据点都以建设堡垒和港口为主,贯彻了葡萄牙的殖民方针:“征服”与“贸易”并举。
所以,当葡萄牙人在 Flores 群岛的 Solor 站稳脚跟后,便继续向香料群岛(摩鹿加群岛)探索。
1516 年,当他们到达帝汶岛的时候,登陆的地方正是欧库西。
现在,欧库西行政区的全名叫 “Oecusse-Ambeno”,
这个 Ambeno 就是几个世纪以来,统治欧库西这个地区的小王国。
许多学者把他们称之为“Kingdom”,但是实际上,像这样的 Kingdom,在这个不大的岛上,有几百个。
他们没有文字,无法书写自己的历史。无论是规模也好,经济文化生产力水平也好,我认为称呼他们为“部落”可能更加恰当。
葡萄牙人随即发现这里有丰富的檀香资源,节日的时候本地的首领甚至会用檀香点燃篝火,让人群进入一种迷幻的状态。
于是,1520年,葡人在欧库西建立了自己的落脚点,港口 Lifau,开始围绕檀香进行贸易。
与此同时,荷兰人的船也驶入了马六甲。
1618年,荷兰人登陆并驻扎在了帝汶岛的西部的港口 Kupang。
在接下来的三个世纪,荷兰逐个攻克下大巽他群岛,建立了庞大的荷属东印度公司。
许多资料把葡人到达东帝汶起就算作殖民统治,
但是实际上,最初的葡人并没有在这里久居,而是选择短期居住。
直到了1645 年,驻澳门的葡萄牙商人 Pascoal Barret 向国王(João IV)请愿,希望可以征服帝汶。
拖延的葡萄牙国王,到1701年前后,才任命了帝汶总督。
此时,帝汶才成为了葡萄牙的殖民地,定都在欧库西。
荷兰人和葡萄牙的人利益冲突,使他们在边界问题上常有摩擦。葡萄牙人也一直试图夺回 Kupang,但是没有成功。
在帝汶岛上,本地人以及混血后代(包括 Toppasses、Black Portuguese 等等)、道明会的神职人员和殖民政府的冲突也不断。
1769 年,使得帝汶总督把殖民地首府迁移到了帝汶岛东边的港口,帝力。
葡萄牙对帝汶的殖民统治相对来说是非常脆弱的。
在此之后,更是仅限于欧库西本地的首领在到达帝力时向葡萄牙国王表达忠诚。
1851 年至 1904 年,荷兰和葡萄牙一直在试图解决领土界限问题
首先确定基本前提,就是把帝汶岛分裂成东西两部分
其次是,此时有三块飞地,除了Oecusse,
还有 Noimuti 和 Maucatar。
这两块飞地于 1904 年,通过彼此交换解决了争端。
但是对于欧库西的东部边界则一直没有达成共识,两国于 1913 年将此提交至海牙常设仲裁法院。
1916年得到批复,就是现在欧库西飞地边界最初的划定。
1975 年,葡萄牙国内的政治运动波及到了东帝汶。
康乃馨革命让葡萄牙政府放弃了海外殖民地。
大部分殖民地选择了独立,东帝汶也一样。
建立了自己的政党,确定了国旗等一系列国家象征。
在康乃馨革命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印尼大举出兵,吞并了东帝汶,建立了东帝汶(Timor-Timur)省,基本维持了原有的殖民地边界,
对于欧库西,印尼政府并没有和西帝汶一样处理,即并入东努沙登加拉省(NTT),而是继续划归东帝汶,谋求维持欧库西居民与前葡萄牙领土地区的政治认同。
额外补充下,在被葡萄牙殖民统治的四百多年里,天主教的渗透率并不高。
直到 20 世纪初,信仰天主教的人只占约 20%
高企的文盲率,大部分人的信仰依然是南岛文明的”万物有灵“论。
但是,在被印尼吞并成为第 27 个省之后,高压统治让东帝汶居民转向宗教的庇护。
在天主教的掩护下,东帝汶独立解放战线蓬勃发展。
直到进行独立公投时,全国约有 90% 的天主教信徒。
所以,很多人说因为东西帝汶是因为宗教和语言不同,所以才一直谋求独立。
其实,宗教与语言的分裂只是独立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同样的,还有语言。
比如德顿语,在葡属帝汶时期是不可以作为官方语言的,但是印尼吞并后,印尼政府宣布不准使用葡萄牙语作为教堂祷告语言,教堂随即宣布使用德顿语作为礼拜语言。
因为直到现在,整个帝汶岛上还有十几种不同的语言,而且每种语言还有自己的方言。
所以并不是语言的不同,促使了东西帝汶的分裂,
而是这种分裂,使得东帝汶选择了自己的语言。
东帝汶作为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和西帝汶人形成了不同的民族认知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共同记忆。
西帝汶作为前东印度公司的一部分,和所有“印度尼西亚”的人民一起,抵抗荷兰殖民者的统治。
而葡人薄弱的统治,倒是和东帝汶人相安无事。
所以东帝汶人并没有和西帝汶人共同战斗的记忆。
不仅如此,印尼的暴力吞并更加深了”东帝汶民族“的共同认知。
在 1999 年的独立公投中,东帝汶拒绝了哈比比的独立自治的建议,而是决定独立,
在此之后立刻遭到了印尼的 Sakunar 民兵的血腥报复。
被印尼国土围绕的欧库西则成为了最大的泄愤靶子,被认为有独立倾向的人会被残忍屠杀,而据之后东帝汶官方的统计,欧库西约 95% 的建筑被毁,大量欧库西人流落到西帝汶,沦为难民
而维和部队到达时,欧库西从之前统计的 57,000 人口锐减至 2000 人。
欧库西人也一直为自己的身份骄傲,他们认为没有欧库西,就没有现在的东帝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