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关于文学知识普及的书籍可以推荐?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写在开头

我在当年上大学的时候,看过一个有趣的文章。那个文章的作者是北大文学院的一位知名教授,他说自己经常坐火车出差,期间跟身边的乘客聊天时,他们一听说自己是北大文学院的教师,总会问他一些类似“XX的小说你知道吧?你觉得怎么样?”、“现在电视上播的那个XX电视剧,你怎么看”之类的问题。每每这个时候,这个教授就会出现一些尴尬的情况,一来他身为教授却并不是所有的书、影视剧都看过,特别是普通人看得那些通俗小说他更是一脸懵,二来他对文学作品的评价方式也都是基于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角度,而这要么难被人听懂,要么就是观点跟对方不一致,最后落得个“北大教授就这?”的评价。于是到后来,这位教授也学聪明了,别人再跟他聊天的时候,他就说自己是清华核能源工程专业的教授。自此,他再也没有被问到过类似的问题。

这虽然是个很有意思的经历,但也颇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文学这个东西从表面上看真的是没有多少门槛。只要认字,再加上点中小学基本的语文知识,一般人就可以直接对文学作品加以点评——当然,历史或许更惨一些,就算是不认字的人,听过写名人轶事也敢直接臧否历史人物——却往往意识不到文学同其他学科一样,也是一个完整的由不同的知识体系构成的学科。而哪怕是很多半路出道的作家,谈点创作体验和创作技巧尚不至于有什么问题,可一旦开始说文学史、经典作品这些,往往也是漏洞百出。这一点,知乎上活跃的很多网文写手由于欠缺专业知识却又因为拥有很多读者,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从学科的历史来说,文学算得上是人类最古老的学科之一,从有语言被记录的时候开始,也就有了文学。如果想对于文学有系统性的了解,那么文学史、文学理论与文学鉴赏三大部分的知识缺一不可。在这个问题下,我看很多人在推荐书的时候,更侧重文学理论和文学鉴赏,这其实是有问题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在系统学习文学的时候,最欠缺的恰恰是文学史。

之所以说文学史重要,是因为一方面,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要稍微了解一下文学史,就可以了解文学以及文学理论大致的发展过程,同时通过对经典作品的了解也可以更好的判断当下作品的真实水平;另一方面,大多数人对文学的误解,以及很多畅销书作家令人讨厌的狂妄,也使来自于对文学发展历史的不了解,毕竟在面对人类历史上如此众多的优秀作品与作家时,哪怕对此有粗略地了解也绝不敢自吹自擂或者把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捧成经典。

可能有人会说,我在学语文的时候也要背文学常识,哪个朝代有那些作家、代表作是什么我都知道,不用专门学文学史。但这也是一种误解。普通人在语文学习中所了解的只能说是文学常识,而文学史是要把这些知识串联起来,并且要从中总结出文学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有这个作为基础,再去阅读理论性著作的时候,也会更容易理解。

针对于你的情况,以及那些想相对系统的了解文学的人来说,我的确有一些书或者讲座可以推荐。在这里,我将分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鉴赏以及作家作品相关四个类别列出一些普通人可看的著作。需要说清楚的是,这些书或者讲座不一定专业性最强,也不一定最经典,甚至细究起来还会有一些错误。但是对普通人入门、建立一个初步的文学认知体系来说,却还是够用的。

文学史

在这个方面,中国文学部分我推荐的是钱穆的《中国文学史》。尽管钱穆是以一个历史学者的身份而为人所熟知,文学并非其所长,但市面上的大多数作为教材的《中国文学史》,往往动辄百余万字,并不适合普通人阅读,而钱穆的《中国文学史》字数不多且挑拣中国文学扼要处来讲。不过,由于钱穆并非专业的文学研究者,且此书为其在1950年代的讲稿汇编而成,某些错误不可避免,但对普通读者来说倒无多少影响。而钱穆的史学背景,反倒让这部《中国文学史》多了一些结合职官、政治、军事等对文学进行分析的内容,有利于普通人了解文学的演化史。

外国文学部分,由于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冠以《外国文学史》名字的图书都是高校教材。在现实中来说,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极大,而塑造文学这个学科以及对现当代文学产生最大影响的,仍然是西方文学。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受到最大的影响依然是西方文学。因此,大致上只要了解了西方文学史,也就能对当代世界文学了解个七七八八。在外国文学部分,我推荐一下梅西的这本《西方文学史》。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一直是最让人头疼的部分。在现实中,哪怕是北师大这样的学校,本科生、研究生中反映搞不明白文学理论的也大有人在。之前我曾经问一个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同学选择这个专业的理由,我满以为她会说是因为喜欢某个作家或者某些作品,但她给我的答案是纯理论学起来太难。所以,在文学理论这部分,简单易懂远比深入全面要重要。

在这一方面,我推荐的是日本作家筒井康隆的《文学部唯野教授》,尽管这是一部小说,旨在讽刺日本学术圈的种种问题,却也通过主人公串联起了现代文学理论的基本脉络。这本书出版后,日本的不少文学专业的教师,也是一边骂一边在根据这个书来讲课。这也足见其影响力。

另外,现当代文学理论的演进与当代哲学、传播学等的发展密不可分,如果你看完这些文学理论的内容还想继续多了解一些,则可以再阅读一点简明通俗的哲学、传播学等学科的读物。

文学鉴赏

对于普通人来说,日常与文学接触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阅读文学作品,因此文学鉴赏也是需要学习的。但是,大多数人在进行文学鉴赏的时候会有几个问题:

首先,一般人对文学的评价更多来自于直观的好恶,而不是系统的理论;

其次,大多数人会在文学鉴赏时,以非文学性的因素作为评价文学的标准,比如用三观正不正来论文学性的高低;

第三,受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影响,不少人会将思想性视作文学鉴赏的核心,即认为文学作品首先应当思想深刻;

第四,因受上一点的影响,很多人也会认为揭露与批判现实是文学创作的首要目的,进而将题材与故事性当做评价文学的首要标准,这一想法的直观体现就是“某某小说真敢写”、“某某电影真敢拍”所以其文学价值高;

第五,对于虚构作品,大多数人会将“故事”看作是作品的核心,由此也就出现了“XX的故事比XX好多了,为什么不火”、“XX讲的不就是个XX故事吗,比今天的网文差远了,这也能叫名著”之类的言论,但文学的概念远远要比“故事”大得多。

第六,普通人对文学的鉴赏往往呈现一种“双标”,很多人一边认为“XX的小说写的就是比XX好”,但是在别人说“XX的作品比起某个作品还是差了一些”的时候,却又会用“文无第一”来进行辩解。

第七,普通人会将作品的阅读量、销量等视为一种评价文学的重要指标,甚至认为阅读量高的作品那就是比阅读量低的作品有价值。这在许多网文写手和读者中表现尤甚。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相对系统的了解一下文学的鉴赏还是有必要的。由于当下大多数人的阅读主要集中于小说这一个类别中,因此我首先推荐的也是小说鉴赏相关的作品。这些作品包括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如何阅读一本小说》、克林斯·布鲁克斯的《小说鉴赏》以及毕飞宇的《小说课》系列。

在这几本书中,《小说面面观》、《小说鉴赏》、《如何阅读一本小说》这几本书主要是从小说阅读和小说结构、小说要素等方面来对小说这种艺术形式进行介绍,并且其分析的对象也主要是经典作品,这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普通人的文学鉴赏能力。

而毕飞宇作为茅盾文学奖得主,也是国内故事写的最好的作家之一,这本《小说课》则主要是基于个人的创作经验,对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的深入解读和分析。《小说课》系列有意思的地方是它不求全面,但求深入,所分析的对象往往是短篇小说、诗歌以长篇小说中的一个情节,这不但对于文学鉴赏来说很有用,如果你是个创作者也可以从中吸取经验。

作家及作品研究

在作家和作品研究这方面,倒没什么专门可推荐的,因为如果你对这个作家没兴趣,他的研究你自然也没兴趣看,而如果你读过了他的大量作品,即便是一些相对专业的研究著作,也是能看的下去的。不过,要是你想了解一些作家的八卦,倒可以看一下在文学界久负盛名的《巴黎评论》。《巴黎评论》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栏目是作家访谈,在过去几十年里,《巴黎评论》采访了包括海明威、萨特、马尔克斯等在内的许多当代知名作家。这里面有很多作家自曝的八卦、创作癖好、生活习惯等等,倒可以让人看见这些知名作家的另一面。

补充部分:

在上面提到的文学史、文学理论这类偏向于“读”的书籍之外,如果你想对文学有更全面的了解,我也建议普通人可以读一些关于写作的书籍。因为当你了解了作品的创作规律和技法之后,自然会对作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甚至你自己也可能因此而成为一部优秀作品的创作者。这就像一个大厨去点评一道菜,肯定要比普通食客看得要准确很多。(当然,前提条件是这个大厨要对各个菜系均有了解,而不是只熟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即便最后不从事文学作品的创作,用在一些商业文案、策划案、广告词等的创作上,也是有益的。

在创作类的书籍这方面,人民大学的创意写作书系是国内影响力最大的一套图书,同时人民大学也是国内最早开始创意写作专业的大学之一。不过,人大创意写作书系的数量很多,这里只择其中我感觉比较好的几本说一下:

苏珊·M·蒂贝尔吉安《一年通往作家路》

尽管大多数人一提作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写小说,但这本书除小说外,也对诗歌、故事、回忆录、剧本等的创作进行了介绍。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有助于对文学有更全面的认识,也可以将写作的技巧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更多领域。

杰克·哈特《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

在文学创作中,小说代表的通常是虚构文学,但现实中我们大量需要写和需要看的其实是非虚构文学。无论是新闻中的深度报道、特稿,还是时下很多公众号(比如故事捕手、网易人间等)流行的人物故事,都是非虚构故事写作。能掌握非虚构文学的写作技巧,不仅能看出非虚构作品的价值,还可以更加得心应手的做自媒体,甚至将其应用于述职报告、个人陈述等现实文体的写作中。

杰里·克利弗《小说写作教程:虚构文学速成全攻略》

这本书所讲的,自然就是虚构文学了。与前面提到的小说鉴赏类的书籍不同,这部书是从实操的角度来告诉你怎么写小说。这是人大创意写作书系里比较受欢迎,好评也比较高的一本书。

尼尔.盖曼 的故事写作大师课

这是B站上的视频,如标题所述,主讲人是小说家尼尔盖曼。其所讲的内容结合了自己的创作经验与阅读体验,整个视频的画面也非常优美。尽管其所讲的内容不够深入,但已足够说其要旨。如果对其所讲的内容感兴趣,则可依据相关内容继续查找更具深度的课程,来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

知乎故事课

最后把知乎官方做的一堂创作课放进来,看似与文学的关系不大,但其实也是有用的。当下大多数人虽然不会专门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但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却总会与各类自媒体文章、短视频、中长视频等相遇,这些文章以及视频背后的文案,所需要的创作技巧和能力,也不是传统的故事创作技巧所能概括的,至于这背后的套路如何拆解,看一下这堂课也能明白个七七八八。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于那些想通过学习文学来提升创作能力并挣钱的人来说,相比于成为一个职业小说家,通过学习这些创作技巧在自媒体、知识变现这些领域有所发展,其概率和可靠性也无疑要大得多。毕竟,从内容上说,这个更贴近于现实,也更符合互联网时代的阅读逻辑。另外就是,在这里面所提到的所有书和课程里,除了B站的那个免费视频,也就这个课最便宜——整门课程几十节课也只要1块钱,这比起几十块钱一本的书来,自然也不亏了。感兴趣的可以买来看看。

写在后面:

最后,针对于文学的学习,需要看到的是文学作品本身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但真正能决定一部作品是文学而不是哲学、社会学著作的,是它的艺术性而不是思想性,这也是为什么《资本论》不是文学而《孔乙己》是文学的原因,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并不一定与深刻的思想等同。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文学作品是根植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的,而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语言和表达习惯,因此很多国外的经典作品翻译为中文之后,能为人所读的也就是一个故事——只是对于读者来说,万不可将“故事”视为小说的全部。正如当年凭借《洛丽塔》而声名大盛的纳博科夫,为人所称赞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一个俄国人,却将英语的美感演绎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但翻译成中文,则就只剩下了一个继父垂涎继女的乱伦故事。所以,对于翻译的经典作品,如果你具备读原作的能力请尽量读原作,否则你将会丧失对文学的美的很大一部分感知。

最后的最后,希望每个喜欢文学的人都能从中找到文学的乐趣,也希望每个喜欢文学的人都能从中学习和了解到提升自己表达能力的技能,这样也算得上“知行合一”了。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高中语文课本,一辈子都够了


user avatar   chen-xiao-m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麟之趾

(先秦)佚名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user avatar   kai-chang-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理解里,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

这说起来你们可能觉得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大量引入外资和外来技术开始后经济发展太快,在这种高速发展下做技术导向企业就是不可能的,你做技术带来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加了外资杠杆的竞争对手的增长率。

哪怕企业真的技术强壁垒高能活过竞争,企业里的员工也必然要被大量挖角,因为员工在这种环境下理性选择也是赚快钱。2000年赚了1000万的和2000-2020每年100万收入的在2021比资产时前者几乎无悬念完胜的背景下,没人会有心思在一家公司搞什么技术的,必然都是想着快,抄,上,做出影响力,跳槽,收入翻几倍,下一轮。

等中国也一年增长两三个点,利率接近0,普通搞技术的可以30混到60的时候,这种公司反而会更容易生成。




  

相关话题

  2017 年你读的哪些书值得推荐? 
  有哪些结局难猜的故事? 
  我自认为文笔还可以,为什么没人看? 
  鲁迅为何从厦门大学离开? 
  读一本烂书是种怎样的体验? 
  如果《阿房宫赋》其中的虚写、夸张的内容都是真的,那么阿房宫会是一幅怎么样的景象? 
  国外大学的文学系教育是什么样的? 
  中国古代有哪些第一人称的小说? 
  有哪些打动你的句子、诗句或台词? 
  你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好书?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现在相亲市场上的高质量男性越来越少了?
下一个讨论
一个穷人想买个平板很久了,朋友推荐我matepad pro,但据说iPad十分耐用,到底选哪个呢?





© 2024-12-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