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资源,同样也有劣势资源。
但只要你学会断章取义,就可以以人之长攻己之短。
比如说,如果初中地理只是还没忘光的话,应该知道美国是全世界农业最发达的国家。其农业生产成本非常之低,这就导致美国的初级农产品非常便宜,一斤猪肉三五块钱、一斤牛肉十来块钱毫不稀奇。
但美国的问题是人力成本高,因此虽然三五块钱的猪肉很便宜,可一旦变成了饭,就是另一种情况了。
比如说,在美国的美国UPjoejoe的这期视频,是看最便宜的中餐和美餐要多少钱。可以看出来,这个号称最便宜的中餐餐厅里,最便宜的一菜一汤一饭要5美元,也就是30块人民币。
而我们家附近同样这种自选菜的餐厅,一般一个菜也就10块钱左右,汤则是免费的。在很多二三线城市,甚至十几块钱都可以吃两荤一素。比如重庆很出名的网红出租车餐厅,16块钱16个菜随便吃,肯定比这个店要便宜多了。
此外,美国还是世界第一大石油出产国、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再加上美国的汽车税费较低,因此美国人开车、用油的确是很便宜。而中国本土石油产量有限,大量的用油只能靠进口,再加上关税、提炼、分销等等分成本,价格想便宜也不可能。
大体上说,目前凡是能源紧缺的国家,能源价格都不会便宜。比如日本、韩国,汽油价格比中国还要高。而经济水平较差的俄罗斯,因为本身就是石油出产大国,所以即便是经过加工之后的汽油,价格有时候甚至会比矿泉水还便宜。
所以,你看,凡是跟你说日本生活成本低的人,肯定不会跟你谈油价——即便谈了,也得加一句,日本人收入高,这个油价没什么压力。而一谈俄罗斯,就是人家的GDP跟中国差不多,但看看人家的油价才两三块钱一升。
当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做一个推论,假如说美国的物价和生活成本真的比中国低,那么就会出现一个显而易见的情况:在挣同样钱的前提下,中国人和美国人进行同样的消费,中国人能攒下的钱应该比美国人更少。
那么,现在的3000美元大约等于人民币2万元。在美国,都不用说纽约、洛杉矶这样的大城市,哪怕是普通的三四线城市,3000美元的工资基本上也很难攒下钱来,基本就是勉强生活。而在中国的三四线城市,你一个月挣2万,还攒不下钱来?
当然,中美之间的区别是,在美国挣3000美元的难度,远低于在中国挣2万人民币的难度。但仅仅只说物价高低,从3000美元和2万人民币的实际消费力来说,前者肯定远低于后者。
如果觉得美国的人均收入高物价也低,那其实也没什么好犹豫的。反正美国3000美元的工作真的不难找,你如果月工资不到2万,那就直接过去——收入高、物价低,这日子难道不好吗?
当然不是真的,大概只有房价比中国低很多。
物价综合肯定不低。
会有这种问题的出现——其实挺奇怪的。
发达国家跟发展中国家比生活质量,完全没有道理。美国很多大学创立的时候,我们还在清朝。美国100年前的目标已经是每家都可以买得起车了,60年前我们还在经历饥荒,30年前在很多地区,能每天吃得起肉的都是好家庭了,20年前,偷井盖现象十分普遍,车匪路霸屡禁不止,十年前,大部分城市都没有任何奢侈品店——广场上新建了个星巴克甚至都可以上本地的新闻头条了。
这些事情都是客观事实。关键是怎么看,如果用发展的眼光,可以证明中国发展快,如果用悲观的眼光,可以证明我们底子差。但是无论哪种眼光——我们都不是一个发达国家。但是我觉得“进步巨大”这四个字,是担当得起。
至于美国人生活怎么样,何必苦苦追问,去了美国,自然知道。此外,美国人眼里的美国,也不是一个美国。勃勃天天在迈阿密吃30-50美金的牛排,抽着雪茄,喝着红酒欣赏着脱衣舞,无聊了就去赌场玩两手,坐个油轮绕个墨西哥湾;立党每天在XX村里,吃1美金的炸鸡,3美金的汉堡,星期天去教堂蹭免费的热狗——他们对美国的生活质量评估,真不一样。这道理就好像,中国一线城市的开BBA的中产们跟中国偏远山区的农民对生活的成本的评估也不会一样。可能上海人一个月的停车费+保险+油费,就够我在老家生活一个月了,毕竟我老家的包子1元1个,管饱。
大过年的,开心点。别人过的好不好,真的那么重要么?自己过的开心不开心,不是更重要吗?
现在这种回答下很多都是抖机灵的,带节奏的。还是来点通俗易懂的干货,回归早年的知乎。
由于本人喜欢结交各国“中下层”人民,所以本文是以普通美国老百姓的角度叙述的,所以不涵盖,不考虑国内去的高级知识分子(硕士及以上)和他们的圈子。
简单翻译一下:
美国家庭(夫妻二人)2020年收入中位数是67521美元,也就是平均每人每月税前收入是2813美元,所以说美国人均月收入3000美元是成立的。当然如果是单亲家庭或者未婚人士,按这个标准,月收入肯定会大于3000美元,这个接下来会讲。
有人会说不对啊,知乎上的海外华人和中国留学生都是月薪一万美元或者更高啊。好,月薪一万美元我就算家庭年收入20万美元,如上面美国国税局IRS数据所述,妥妥的美国前3.65%。如下:
The 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BLS) shows that as of May 2016, in the San Jose-Sunnyvale-Santa Clara, CA region, there were 41,490 software developers, applications employed with an hourly mean wage of $63.95 and an annual mean wage of $133,010.
Assuming you're referring to U.S. broker-dealers (the technical term for a brokerage firm pursuant to SEC regulations), the SEC link Company Information About Active Broker-Dealers allows you to download a list of BD's that have filed with them. A quick look shows 3,867 of them in the U.S.
是的,没有错,知乎上面的硅谷程序员和华尔街股票经纪人只占美国总人口的0.016%。大家喜欢开玩笑说他们是“高华”,其实这话没错,他们真就是“高等华人”。
回到问题,那这些月薪3000美元的人在干嘛呢?首先,地理位置很重要。美国中部绝大多数人月薪就在税前3000-4000美元,我本人喜欢认识不同阶级的美国人,和红脖MAGA一起喝酒,所以我认识的堪萨斯哥们,阿拉巴马小妹,密西西比大哥,家庭收入就是这种情况,主要工作集中在服务业和普通白领。如果算上全美国,税前月薪区间就会稍微扩大,差不多是税前3000-5000美元。如下(不同年龄段税前收入中位数):
下面这张月薪中位数地图可能更直观(2017年数据)
第二个问题:物价,对一般普通美国老百姓来说吃穿没有问题。一美元炸鸡吃到饱太夸张,但非常便宜的垃圾食品确实随处都有,比如像Cane's Chicken 3块炸鸡胸肉+中薯+一块小面包+无限续杯苏打水税后一共8-9美元(天天吃一点问题都没有,只要你不担心几十年后的医院寄来的账单)。蔬菜水果肉类只要往最低端看起,还是很便宜的。如果你像我认识一个学营养学的妹子一样,天天吃草饲牛肉,有机非转基因蔬菜水果坚果,农场直销鸡蛋,一家四口还的确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不是中产很难负担得起。总之,美国的地理优势保证了美国人在吃上绝对不成问题,吃好的话就是另一个问题了。事实上,美国档次的越低超市,顾客的人种多样性就越丰富。比如沃尔玛就是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聚集地,而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基本上就都是白人了。
穿的话只要不在乎,沃尔玛10美元丑到爆的牛仔裤和T恤衫也比比皆是。如果想稍微时髦一点比如Zara,那就至少要翻三倍。这就是国内快时尚网站Shein在美国大火的原因,时尚又便宜。其实衣服这方面没有什么好说的,这里我反而不理解国内,比如说花个大几万买加拿大鹅这种伪奢侈品。我从国内带的两件羽绒服一件杰克琼斯,一件波司登多少年了一直在穿,感觉比北脸的衣服时尚多了。(个人感觉,请勿喷)
房价的区间也很大,大家以为大多数美国人都住这样的房子:
其实绝大多数人,尤其是中部和大城市suburb的美国人的房子就长这样:
这种房子在中南部比如路易斯安那州估计80000 美元。如果在德州估计要10-18万美元上下,在加州就不敢随便说了。如果要住上图那种小洋楼的话,月薪3000美元是绝对没戏的,而且那样房屋维修费每年是非常高的。
当然你要是动手能力强的话,把房子重新翻修打扮一下也挺好的,当然,这又是另一笔不菲开销。
同时不要忘了美国的租房率是35.9%。也就是说不是每个人都有房子的(20个人中7人租房)。
从上面表格可以了解到,有房家庭每个月的固定在房屋上的支出平均是1510美元,这里面包含了1297美元的房贷。事实上,这1510美元的固定支出已经非常节约了。
所以在工作之余,大多数人就是一家老小开个车去家附近免费的国家森林公园徒步踏青,野炊露营,或者去狩猎区打猎。那种一言不合就去冲浪滑雪,快艇帆船,出国旅游,购买奢侈品是绝对不可能的。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美国的物价节节攀升,和三年前都无法比了。
先写这么多,有人看的话继续更,希望能让大家了解一个客观的,不带情绪的,普遍而非神化的美国。
**************************************************
接下来聊些医疗方面的问题。
在美国看病,保险是个大问题。
年轻有工作的时候保险很好,如果在大公司上班公司还可以帮你报销医保,但其实基本用不到。如果突然出了意外比如骨折之类的,治疗完毕后医院寄过来的账单可能是5000美元,密密麻麻的账单当时可能会吓一跳,不过不要慌着交钱,试着走保险,可能只用交个399刀,最后这399可能再打一个折,一百美元都不到。
不过等退休了上岁数了用保险的需求增加了,那时候保险没那么好了。 去年中我认识一户美国人,中产阶级。家里六十多岁的大妈一直身体好好的,突然检查出来乳腺癌,家里开始筹钱,还在脸书上发筹款活动。所以美国的医疗费用可见一斑。
美国医生有自行定价的权利,医生给你一系列的诊断和治疗,可以开给你1000刀账单,也可以开给你你1万刀的账单,都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
错就错在美国的医疗/保险体系,这个合理范围很大。比如你可以查一下做个CT要多少钱,不同地方的不同医生价格可以差10倍。
所以有的医生就会故意按最高价格claim保险,比如1万刀,然后保险公司付了6000刀,让病人co-pay 4000刀,是所谓“骗保”,这属于灰色地带,不算违法。当然保险公司也不傻,越老保险费越高。
所以我认识不少从国内来的同志们一边在美国工作,一边让国内家人帮着交医保(资社羊毛一起薅)。事实上国内医保在这方面就是很好的风险对冲,不会因为你的年龄,基础疾病啥的在你年龄大的时候歧视你,虽然国内医保有些大病也不好报销,不过多了一个选择。
说到美国的返本型医保,可能把买这个保险的钱拿来随便买个低风险理财产品,利息都够支付好几个国内医保了。
美国医生的差距也很大,能力参差不齐,可能开私人诊所的医生比大医院的医生还要牛,也可能私人诊所的医生就是“莆田系”,每天都在想如何从病人和保险身上坑更多钱。
我一哥们生病去找医生,看了几个医生都治不太好,其中一个医生还是在读医学院时拿奖学金的尖子生。最后反反复复折腾,一个药到病除的医生竟然是在国内当了几年医生然后又去美国读了个MD(医学博士)的华人医生。他最后对美国医疗系统的评价是:设备是真的先进,技术是真的不如国内熟练。
还有一个例子是我留美的大学同学。他有段时间狂掉发,在美国去看了四个不同的医生,基本上就是面诊3分钟告诉他要多休息,有两个医生还说他是遗传性掉发,直接给他开了保发止(Propecia,一种抑制雄激素的药),并且什么检查都没给做。同样的问题,他回北京三甲医院,人家先给做了毛囊检测(用一个像b超的机器看毛囊),说掉发不太严重。又给他开了抽血检查,看睾酮等激素是否超标,结果是没超标。最后结论是减肥节食导致的脱发,等他恢复饮食后掉发就好了。他说他幸亏当时没吃美国医生给开的抑制雄激素的药。
他告诉我他出国前看美剧《实习医生格雷》,觉得美国医生都聪明能干,尽职尽责,但经历过下面这个事件后才知道美剧美国电影才是“大外宣”。
医疗先写这么多,可能不太全面,因为都是自己身边的例子,而且美国医疗实在太复杂。如果看的人更多的话再继续更,讲一讲其他的。
**************************************************
马上快两千赞了,谢谢大家支持。这次更新就回答一下评论中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个别网友想让我聊下国内的穷人,再跟美国作比较。我想说的是,该回答针对的是美国的普通老百姓,并不存在穷人以及赤贫人口。再者,美国作为一个人均GDP快70000美元的老牌资本主义,头号强权国家,如果普通老百姓比中国的老百姓过得差很多,那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然而事实上,美国的这70000美元人均GDP真的是非常德不配位:
大家有条件的话,可以把上面表格中的中美两国和排名附近的国家老百姓的生活水准高低比较一下。(究其原因,当然包含了经济,科技,地缘政治和军事问题,不是本文讨论的方向。)
再者谈一下评论中的美国“养老保险”: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这是一项美国的国家医疗保险计划,创立于1966年,主要为65岁及以上的美国退休人员提供医疗保险。该保险的福利如下(引述:北美省钱快报,作者:爱做功课的Rain)
保险计划包含Part A(住院保险)和Part B(医疗保险)两部分,只要符合申请资格,就可以选择加入Part A 和/或 Part B:
Medicare Part A:负责报销生病住院、养老院护理、临终关怀护理以及家庭护理的费用。Part A 2021年benefit period deductible(每次住院免赔额)为$1,484;付清免赔额后住院前1-60天无自付费用;61-90天每天自付$371;91天之后有60天lifetime reserve day,每天需自付$742;住院超过这个时间,保险不再支付,需要全部自费。
Medicare Part B:负责报销门诊看病、医疗用品和预防性护理等的费用;Part B 2021年免赔额为$203/年(2022年升至$233),之后保险报销80%费用(病人自付20%),无年度自付上限。
另外用户还可以自选附加商业医疗保险计划选项Part D和Medigap,用来填补政府标准医保计划里不报销的部分。
Medicare Part D(处方药保险计划):Part A和Part B不包含处方药报销,用户可以选择额外付费购买Part D处方药保险计划,用来报销药费;Part D报销根据具体保险计划而定,2021年规定所有Part D计划的自付额不得超过$445,另外具体药物需要付copay或coinsurance。
Medigap(补充保险):Medigap也叫Medicare Supplement Insurance,需要在加入Part A和Part B的基础上、额外付费购买保险计划,它可以报销一些Part A和Part B不报销的医疗费用部分,比如Copayments、Coinsurance和Deductibles等,增加Part A原本的lifetime reserve day等;但Medigap通常不报销长期护理、眼科、牙科、助听器或私人护理等问题。
“养老保险”我之所以加了双引号是因为美国的社会退休金Medicare并不包含养老, 一般养老院一年的费用要十万美元以上,纽约的养老院要14万美元以上。当然也有便宜的养老院,不过只有超低收入或不缴税老人才会有政府派的看护工或者收费较低的养老院可住。这些养老院的环境大多不好, 好的医生也不会去这种养老院。一般工作缴税退休领社安退休金的中产阶级,恐怕连这种低端的养老院都住不起,很多老人多是把财产信托给儿女, 夫妻离婚,以各种方法脱产以期拿到穷人的福利而能老有所终。
美国老人不靠儿女养老,美国社会也不存在孝道一说。所以绝大多数老人只要还能工作就继续干,干不动了就住进养老院。还记得美国官方宣称的第一例新冠病毒发现地吗?就是在华盛顿州Kirkland的养老院,而纽约州的新冠病毒死亡率早期超过6%的原因也是因为大片住在养老院的老人感染。老人住养老院,这是美国社会共识。
前几天还和一位在美的拿美国绿卡的中国老年人聊天,她告诉我在养老院呆了一段时间,人生地不熟,没有共同语言,所以非常孤单。吃的都是美式餐点,非常不习惯。然后自己回家请护工,一个月要六千美金。最后跟我说,在美国养老:"要不,你有能力和有钱,要不,你就穷到底,像我这样的不如归去。"(实话实说,这个"不如归去"不太清楚指的什么)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月薪3000美金要交税吗?
当然要交税,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死亡和税是逃不掉的。"。如果你月薪3000美元,年薪就是36000美元。以2021年的报税单来说,36000中的12550是不用报税的,也就是需报税的金额是(36000-12550=23450美元)而23450中的前9950美元的税率是10%,之后从9951-23450的税率是12%,也就是说2021年总共要报的联邦税是:
9950*10%+(23450-9951)*12%=2615 美元
这还不包括州税,城市税(每个城市,每个州都不一样,有些州不用交)和FICA(联邦保险捐助条例税)。
估计马马虎虎加起来得要个3000多。
先写这么多,想起来的话继续更。
“美国人均月收入3000美元”和“物价比中国低得多”都不准确。
先说收入。
"美国人均月收入"真的是很难查证的一个数字。因为美国的统计方式是按家庭(household)计算年收入(这里的家庭不只是夫妻,单身成年人也单独算一个家庭)。“人均”要包括失业人口吗?要包括没有收入的老人小孩吗?所以按家庭为单位是更科学的。这里单身成年人也算一个家庭,退休夫妇也算一个家庭。另外收入统计一般使用中位数而不是平均数,以免普通人和富豪一平均,数字上大部分人都拖后腿,并不能反映实际情况。
最权威的数字是美国国家统计局的2020年家庭收入中位数67521美元[1],所有全职工作的个人年收入中位数是56287美元[1],如果算上不全职工作的人,个人年收入中位数是41535美元[1]。所以“人均月收入”取决于你怎么定义,只算全职工作的人,月收入中位数是4690美元(差不多30000人民币)。2020年有工作过一天以上的所有人平均进去,月收入中位数是3461美元(约22000元人民币)。如果算平均数,肯定会比这个数字高,肯定大于3000美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数字都是税前。按照中国习惯说月薪应该也是税前吧?
中国统计局的数字是,2020年个人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7540元人民币[2]。相当于每月2295元人民币(361美元)。但这个是税后的,也可能包括了非劳动人口,不好比较。文末会详解怎么比。
再说物价。
物价上要看具体商品,电子产品、汽车、服装、机票、汽油之类的全球化商品,因为关税等原因,美国的价格比中国便宜。食品农产品的话,尤其是肉类,美国比中国便宜更多。鉴于其22000-30000人民币的一般月收入水平,这些东西确实非常轻松。
但涉及人工的话就不一样了。我在美国去中国人开的理发店没有任何滑头的理发一次25美元,上门修个热水器洗碗机进门费75美元,修好一般要200美元,基本半个洗碗机热水器的价钱了。打扫花园一次50美元。所以涉及人工的服务的时候,美国人比中国人拮据,所以他们能自己干就自己干。
美国人在支出上最为人诟病的是大学学费和医疗费用。中国大学有巨额财政补贴,故学费可以从20年前到现在都稳定在每年6000元人民币左右[3]。美国大学学费差异很大,且在不断上涨,2019年私立的平均38185美元[4],公立的州外学生平均22698美元[4],州内学生平均10338美元[4],总平均值是20471美元一年[5]。美国大学学费是中国的16倍。
美国医疗费用的天价众所周知,2018年美国人均医疗支出10586美元[6],而中国只有688美元[6]。差了16倍。但在美国绝大多数人都有医疗保险,绝大部分有工作的人都由雇主购买提供保险,老人小孩穷人有政府提供的免费医疗(Medicare和Medicaid)。没保险付不起的一般也会被豁免,没人会真掏这么多钱。
中国人支出上最敏感的房子呢?两国土地制度、规划、人口分布都很不同,不同地段也很难直接比较。算个均价,2020年美国房产交易平均单价是每平方英尺123美元[7],即每平米1324美元,8428人民币。中国的对应数据是每平米9860元人民币[8](包括所有县城。房价绝对值,中国比美国贵16%左右。
应要求多讲一点房子。这里的房价有几点不同:中国房价里包括了实际不属于你的公摊面积,而美国的房价只算了房屋,你的产权还包括了地皮和院子。另外两国房贷利率不同(目前中国5.5%左右,美国3%左右)。还有产权年限(70年vs永久,但这个目前还没有实质影响)。
两国房产最大的不同是美国你拥有地皮,中国你只拥有房屋。拥有地皮意味着你可以在法规允许范围内加盖改建你的房子,更重要的是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更保值,房屋则会折旧。
相应的美国有地产税,中国暂时还没有。美国地产税每个州每个县都不同,就拿房价最贵的加州湾区为例,地产税率是每年1%左右。每年会根据地产估值调整一次税基,但涨幅不得超过2%。也就是说哪怕房价每年翻番,地产税每年就涨2%。所以会有市价好几百万的老房子每年地产税只有几千美元。当然如果你是刚买的房子,那税基要按照你的交易价格重新算。
总体来讲,在绝对物价上,全球化的工业品、农产品和房价,美国更便宜,但也没有便宜得很夸张。人工、大学、医疗则美国贵得多。
当然,美国人的收入还是比中国高不少。我在另一个回答里粗略算了一下,税后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保守估计是4倍,激进一点是5倍。大致算法是:2020年美国家庭可支配年收入中位数45284美元[9]。美国家庭平均人数是2.53人[10],除一下是个人税后可支配收入中位数近似17898美元。2020年中国的数据是个人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7540元人民币[2],好像没按家庭算的。我不清楚算这个数字时是否排除了非劳动人口,这里当作没排除。美国家庭2.53这个除数明显是带小孩的。两个对比可知税后收入差距是4-5倍(如果中国的数字排除了小孩等非劳动人口的话,那么差距应该更大)。
结合上面的物价比较,生活水平可以大致见分晓。总的来讲差别在收入四五倍的差距,而不是物价。
在美国生活超过十五年我来答一下吧
3000美金税前确实是美国的人均收入,税后大概是2600左右。这个收入在美国任何一个城市(非农村或suburb地区)都只能是温饱,离过得好还差十万八千里,靠这个收入买房也不太可能。
那为什么你们在网上看到的华人看起来小日子过得都很滋润呢?因为这些华人都赚的超过3000啊 。真正餐馆里洗碗的,端盘子的,按脚的这些人会有时间在网上发帖子给你看吗
一个普通家庭(2大人1孩子),至少在美国中等城市(亚特兰大,费城,休斯顿,奥兰多)税前收入超过10K才能算勉强日子过的还OK了(能存钱,能买老破学区房,能送得起子女上托儿所,但是离消费奢侈品还差十万八千里)。当然,在美国上过大学的华人达到这个水平还是不难的。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这样解释:综合来看,美国的物价肯定是比国内要高的。但是对于中美两国处于同等收入分布的人群来说(同样处于本国平均收入线,或者后25%等等),美国人的消费能力比中国人要高。
但是对在国内都只能拿得到3000的人来说,即使来了美国也99%最多混个温饱吧。美国中国餐馆的服务员大妈们基本都五六十岁了每天端盘子十几个小时,何必呢?
真的,毕竟翻垃圾桶不要钱。
美国人均gdp六万多美元,中国人均gdp一万多美元,这人均gdp是中国的六倍。美国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超级大国,不管是科技还是农业还有自然禀赋都算得上全球最好的国家,如果这样了生活水平还比不上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那还才是有悖于常识。只能说美国真衰落了,早个十几二十年根本不需要论证美国生活水平比中国高。
3000刀大概是麦当劳炸薯条的收入。20一小时,一周800,一个月3000。
这个工资在南方小镇还算可以,加上外卖收收小费勉强度日。对于老美就是二手车+老房子的节奏。
美国有两个价格体系,穷人那个体系确实是很便宜的。
肉蛋奶便宜,蔬菜水果贵。
车便宜,修车贵。没有车无法活,因为公交贵,出租车贵。
极限节约情况下,存个500刀最多了吧。
突然想起来还有极限极限节约的。某前同事网上看到养猪场招人,去了南部乡下。先吃住在猪厂,不多久找了个单身女的带个孩子,也不知道算不算是男女朋友反正住一起了。说是给这个女的一个月1000刀算房租伙食费,给这女的车加油,女的上班顺道捎他上班。每个月拿4000多刀净存3000多,一部分寄回家给老家的老婆孩子,一部分给父母,据说自己每个月200零花。
加拿大居民来说几句。说得基本不错,“物”价和收入相比的确很低,但是漏了非常重要的两点:
1、所有需要人工的服务价格都很贵。
2、每个月固定开销很高。
第一点,比如车辆维修保养、房屋维护这两大块,你会发现物料价格占总价格一半都不到,甚至只占两三成。比如我记得有新闻提到加拿大每辆家庭用车的年平均保养维修费用在2000加币以上;我前段时间换了车子的排气管就花了近3000刀,排气管本身价格只有800多。房屋的水电维修的费用之高有很多回答提到了,但其实除了水电之外,房屋维护维修的项目非常多,比如国内很多人不知道,北美请人砍一棵大树就要花几千到两三万刀;而且有些十几年就需要定期更换的大件,比如屋顶、门窗、暖气炉等等,也都是几千到数万刀,即使平摊到每年也不是个小数目。
不过我个人认为人工价格高本身有其合理性,它产生了两个后果,一方面增加了中产和富裕阶层的生活负担,但另一方面提高了底层人民的生活水准,让他们的生存变得较为容易;因此人工价格高其实是一种变相的降低贫富差距的调控手段。
第二点我刚来加拿大就感受到了。我家每个月固定必须要付的账单,包括房贷、车贷、水电气、网络手机、汽车房屋保险、地税等等,加起来要3500多加币。也就是说,即便什么都不买,我每个月也必须要挣3600加币(划重点,税后)才能保持有房有车的生活。因此即使物价相对低,北美的生活压力也不小。这也是为啥很多美国人、加拿大人要他拿出三四百刀闲钱他都拿不出来,很多人不仅没有存款,还需要去借工资贷(pay-day loan)才能维持的原因。比如这个新闻超过一半加拿大人每月付完账单后只有不到200加币闲钱
每个月手头剩不下多少钱,自然储蓄率就低。储蓄少,遇到突发事件,比如前面说的房车维修需要大笔费用,那就很危险了。分期付款可以解决部分问题,再不行只能去借钱,银行不借就只能找某些灰色甚至非法贷款,比如工资贷,利率非常高,还不出就破产。北美中产因为一张意外账单最后破产的并不少见。
所以,北美中产是一个准入门槛低,但犹如在悬崖边的公路开车的阶层。如果你有稳定的工作,而且有相当的资金规划能力,进入并保持有房有车的中产生活不算困难。但是如果一旦失去工作,或者消费没有节制、选择了超过自己收入水准的大件消费品,或者遇到大笔意外支出又没有准备,那么很容易落入死亡螺旋,掉出中产阶层后基本就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