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王扶林导演? 第1页

  

user avatar   du-che-bie-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古装影视的制作水平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现在,总体上呈现不断退化的格局,短时间内看不到扭转迹象。如果能有复兴,那王扶林的作品就是一个检验衡量的尺度。什么时候出现大家公认在品质各方面超越王扶林红楼和三国的古装影视出现,那算是再度崛起了。

王扶林树立了审美的标杆,让我们看到正常的,好的古装影视,应是一个什么样的风貌。中国古装影视剧粗劣化的时间越长,王扶林的作用也就越显珍贵。遗憾的是,没有给王扶林一个更大的施展才华的舞台。

决定一部影视剧质量和档次,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觉得是审美。

审美歪掉了,后边再怎么用劲,都难出色。

审美不仅体现在场景、服装、道具,音乐,也体现在剧本、台词,还体现在对演员的选择使用,包括对演员气质,和表演能力上的指导。

有了好的审美,下面就是技术问题,能落实,就是执行力。

王扶林的可贵,在于他的审美是第一流的,他的执行力也是第一流的。

虽然常说萝卜白菜各有所好,或者春兰秋菊、环肥燕瘦,但那是指同一层次而言。不同档次的审美就是有优劣之分。书法、音乐、绘画、工艺等如此,影视也是如此。

好的审美来自于深厚之文化积淀,来自民族文化丰厚土壤之培植熏陶,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再向上攀登。

有了好的审美,改编名著,才能抓得住根本,立得定脚跟,才能不随人俯仰,自有独见卓识。

王扶林是谦虚的,所以他每次拍摄前都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研读原著,请教专家,能站在巨人肩膀上。用他自己的话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减损原著的神韵。这种谦虚,其实也来源于发自内心对民族优秀文化喜爱的热烈真挚之情

他也是大胆的,有魄力的。欧阳奋强就在访谈里多次称王扶林是王大胆。所以他能破除常规旧套,打破窠臼,不拘一格,起用各方面的新人。不顾情面,不怕非议,一切都无条件服从于创作。这种大胆其实也正基于他在原著上下的研读功夫所带来的自信,基于他对展现中国古典审美的热烈之情。

如果和有些导演对比,尤其是中国一些电影大导演张艺谋、陈凯歌这些人对比。区别还是很大的。

张艺谋、陈凯歌这些人拍古装电影,是按方配药。什么方子能组成一部所谓古装商业大片,他们就按这个方子,如法炮制。把需要的元素拼凑起来,自以为得意,觉得出炉了一部时髦的,有国际审美范的大片。其实就是不伦不类。

古装商业片对导演素质的要求是更高的,它不象现代题材,弄些意识形态的敏感话题,迎合几个国际评委癖好,满足一些外国人的猎奇欲,就能挂上艺术片的名号蒙混忽悠世人。它是实打实的要展现一个导演的审美品位是个什么调调,叙事能力是个什么级别。

类似英雄、无极、黄金甲、赵氏孤儿、赤壁、长城、妖猫传之类的片子,其实淋漓极致展现的就是张、陈、吴之类所谓国际大导的底色,他们的审美品味,他们的能力确实就这么一个层次了

张艺谋、陈凯歌、李少红这些人拍电影、电视是这样的。

美术谁最有名,谁得过什么奖,请来;

服装设计,谁得过什么奖,谁最有名,请来;

配乐,谁最有名,得过什么奖,请来。

不是说日本保留了中国古代文化么?那就请日本人做服装设计。

某个香港人得过什么奥斯卡服装设计奖么,那就请香港人来设计。

作曲也要请个日本人或欧美人,那也高端、洋气。

至于演员,文艺片可以请无名,当然也要请有名。商业片就必须请有名。先是有名的港台明星。到了有名的港台明星还不够分量,那就请好莱坞巨星,到现在,当然也要与时俱进,要赶时髦,请流量小鲜肉之类。

张、陈这些人其实是把影视当做一个投机事业,他们自己的审美是虚薄的,精明的嗅探着时代风向,揣摩着目标受众的兴趣点。削尖了脑袋,按照一定的配方,炮制出文艺片或商业片。标签不同,实质一样。

许多人把张、陈之类称为国师或电影艺术家,他们自己大概也是这么认为的,毕竟得过国际奖项么。所以一方面是颟顸自大的,拍摄历史,古装题材,不编些怪异扭曲的剧情,不弄些唬人的色块堆砌,对不起自己大师名号。

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心里发虚的。所以他们缺乏自己的鉴别力,判断力。搭建的拍摄班底,都只能靠名气堆。所谓豪华班底云云,这些才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离开这些,他们就无法判断。但最后出来也往往是不伦不类的东西。


王扶林拍摄红楼时,是怎么干的?他用的服装设计是史延芹。

史延芹是谁?当时不过是山东省一个话剧团的服装设计师,没名气,没资历。她是自己坐火车,从济南到北京,跑到王扶林的家里,拿自己设计过服装给王扶林看,毛遂自荐要担任红楼梦的服装设计师。

这对今天那些大导演是不可想象的。拍这么一部全国瞩目的大戏,服装设计怎么能用这么一个毫无背景的地方剧团的青年小设计师。但王扶林就有胆子用史延芹。

央视红楼设计的2500多套服装,全都出自史延芹之手。后来有些人,为了说86红楼了不起,一说服装设计,就扯到顾问沈从文头上。因为他们觉得沈从文名气大,是权威,抬出来能压人,能给喜欢86红楼的壮胆。但这些人的行为是不自信的。

红楼梦的服装没沈从文什么事情。沈当时都八十多岁。红楼梦许多顾问也仅仅是挂名而已,尤其是沈从文和86红楼梦具体的服装设计更没什么关系,连建议交流都谈不上吧。

86版红楼的服装设计之巨大成功,就是史延芹的功劳,别扯到沈从文头上。

而史延芹之所以能得到如此重用,能施展才华,和王扶林的大胆任用分不开。王扶林不唯名,只唯实,这本身就是因为他有足够的审美鉴别力,有足够的自信,知道要什么,不要什么。什么才是适合的人才。

遗憾的是,中国影视圈里,如王扶林这种独具慧眼者,少之又少。红楼梦之后,说服装,就扯到只挂了虚名顾问的沈从文。真正大师级别的古装设计师史延芹并没有在影视剧里尤其是电影里得到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就这么被埋没。而类似张艺谋、陈凯歌之类庸人拍的古装题材,更是放着大陆现成的顶尖设计师不用,让日本人来设计,或者宁可请港台张叔平、叶锦添这些三四流的。


王扶林让王立平来当红楼梦唯一作曲者,也是需要魄力的。当时王立平并没有现成的红楼梦的曲子,王立平用了将近一个下午谈他对红楼梦的理解。最后能拍板用王立平,是王扶林的鉴别力和判断力起了主要作用。电视台某负责人曾写信指责王扶林不懂红楼梦,才找王立平作曲。

王立平也不是靠灵感一挥而就的方式给红楼梦作曲,光是枉凝眉和序曲就用一年多时间的煎熬才出来。王立平回忆文章中提到王扶林的宽容和耐心,仍含感激。

王立平请当时在长春第一汽车厂工作的陈力来演唱红楼梦主题曲和插曲,也得到了王扶林的信任支持。陈力作为业余歌者,是有很多欠缺的。缺乏专业训练,需要补习基本的音乐知识。王立平之所以坚持要用不知名的业余来唱红楼,是因为他认为红楼梦的音乐风格是红楼梦专属的,而红楼梦歌曲的演唱者也应该是为了红楼梦定向培养定制出来,是专属红楼梦的。

为了让陈力演唱好红楼梦歌曲,她从一开始就和其他演员一起参加红楼梦培训班,在红楼梦剧组呆了三年

王立平说“为一部电视剧的歌曲录音,专门定向培养一位业余歌手,在摄制组里工作三年,能做出这样决策的创作集体该有怎样的气度和魄力!?肯定地说是空前的,也许将是绝后的”

王扶林说“仅枉凝眉一首曲子,就教了陈力一个多月。从不会唱,到会唱,到一个字一个字地唱,再到一句一句连通,最后终于融会贯通。大家听了陈力的演唱后,才明白王立平的良苦用心。他是想《红楼梦》的音乐应该是只属于红楼梦自己的、独特的、有如一种方言的,全新的音乐风格,没有人创作过这种风格的作品,更没有人演唱过这样的作品”


演员的选择确定上,更能看出王扶林和现在那些导演的区别。王扶林是真正意义上,无条件的把还原原著人物放在了第一位。没有名气无所谓,不会表演也不要紧。宁可让不会演戏或表演稚嫩的再训练,也不要会演戏,但形象、气质、年龄距离人物甚远的。

坚持要用全无名气,一张白纸的新面孔,让观众全心浸入角色中,也不要有名气,观众已有先入为主印象的明星来演。

后来电影版红楼梦是用了全明星阵容,刘晓庆演王熙凤,但效果和电视剧红楼梦相比,就差得太多了。


拍摄央视三国演义,显示王扶林不仅是能直接亲自拍摄导演的将才,也是能统御全局的帅才。三国拍摄规模庞大,必须分成多个导演组进行。王扶林作为总导演,采取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策略。先合在一起定下整剧的审美风格、道具场景、服装设计、音乐插曲、演员选择、剧本台词。再分下去,由各小组导演拍摄自己负责的部分,最后再汇总起来调整剪辑。

央视三国的品质是后来重拍的高希希版不能比的,服装道具的考究,人物的气质、神韵差距尤其大。其实现在拍的许多历史古装题材,总给人感觉沐猴而冠,演员一看就是批着仿古衣服的现代人。这很大程度还不是演员本人问题,还是导演定位指导问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许多大陆观众痴迷于港台剧,尤其对粗制滥造的tvb剧,趋之若鹜。一定程度上,现在大批中国古装电视剧的劣质审美,至今都来源于那时候劣质港台古装剧的熏陶下培养起来的一批人。

王扶林的红楼、三国,杨洁的西游,是起到了清流的作用。同一个时代拍摄作品,对照一下,能让有点审美觉悟的观众,意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美的作品,真正高品质的作品。什么才是中国古典的审美。见识过了真正好的东西,美的东西,还会对那些不入流的东西,看得入演么?见识过真实场景、大好山河,还会对tvb之类塑料布场景提得起胃口么?对场景道具的审美都如此鄙陋低劣,能想象其在表演上有多高的审美么?

一些人把央视红楼、三国、西游的成功,归结为举国体制云云。这也是胡扯。哪来的举国。其实无论王扶林的红楼,还是杨洁的西游,经费都相当紧张,条件相当艰苦。甚至拍到后面没钱了,一些经费还是辛苦求告地方赞助而来的。香港TVB的钱大概远比那时候的央视要多吧。只不过王扶林他们目的是给观众展现中国古典文学魅力的电视作品,有使命感,有责任心。

有些人会说现在是市场经济,商业模式,类似央视红楼、三国等的制作,是不可复制的。其实也不对,同样是市场经济商业模式,也有优质模式和劣质模式的区别。

有头脑有远见的商人也知道,大投入带来大回报,精品能产生更长久的商业利润。至少美国的影视制作,就可以看见这种把质量放在第一位的精品意识,卡梅隆,拍一部电影能花十几年功夫耐心筹备打磨就不说了。就是电视剧,类似权力的游戏这种也是巨额资金与时间的投入。一年拍个十集,六年也就不过拍个六十集。

只不过在中国,港台剧的劣质模式、快餐模式因为在大陆观众娱乐贫瘠时代乘虚而入,以量多取胜,有嗜痂癖,嗜丑癖者掌握话语权,逐渐如同癌细胞一样扩散开来,侵吞了健康肌体。而央视为代表的精品制作模式被淘汰。劣币驱逐良币,王扶林为代表的严谨考证,细致制作的古装剧成了绝响。

或许2000年央视笑傲也是一个关键节点。央视笑傲的制作还有点王扶林等央视导演一脉的流风余韵,这部剧被彻底骂倒后,以后中国武侠类古装剧就越来越和港台劣质剧靠拢。历史剧也日趋不行了。粗制滥造、短平快、低级迎合能被叫好一片,精心制作反被批倒批臭,谁还会花苦功夫,精细制作?

电视因为其播放体量大,本来是很好的锻炼培养人才,为电影输送人才的后备基地。古装电视剧领域的劣质化,快餐化。高质量的古装题材影视作品的人才难以培养出来,也就直接导致电影领域,古装大片被类似张艺谋、陈凯歌这样文中国古典审美能力严重缺失的所谓大导演垄断。

以上扯远了,总之,如果中国影视导演里有大师,那王扶林就是当之无愧的大师。能矫正一代人审美品味的影视导演很少,王扶林就是这样的导演。他的重要作用,不仅在于过去,更在于未来。越随着时间推移,王扶林的价值也会越凸显。埋下的种子终有一天会发芽。




  

相关话题

  老水浒的宋江是猥琐小吏,而原著和《新水浒》张涵予老师的宋江被塑造成一位豪迈英雄,请问各位怎么看? 
  有什么电视剧是你刷了很多遍的? 
  哪些电视剧可以被称作现象级电视剧? 
  为什么孙悟空摔死黄袍怪孩子不是黑点,而李逵砍死小衙内却是? 
  喜欢看水浒传的女生是不是不正常? 
  哪位梁山好汉最适合押运生辰纲? 
  中国电视剧行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如果四大名著非要删掉一本或者增加一本,你会选谁? 
  为什么现在提到水浒都一面倒地批判其三观,把其踢出四大名著甚至打入网络小说的水平? 
  为什么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设定的领袖角色都是「窝囊废」的形象?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好人有好报这句话?
下一个讨论
电视剧《西游记》(86版)好在哪里?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