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项羽和刘邦谁更有人格魅力? 第1页

  

user avatar   liu-zhi-wei-77-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项羽是我最反感的那种老板。外边看上去高大健美、诚恳友爱,最喜欢跟员工谈理想、谈奉献。听说员工生病住院了,拎着两斤水果就上住院部来探病,满脸鼻涕眼泪,握着员工的手嘘寒问暖。结果到了该涨工资的时候,项羽愣是把印章磨出包浆了也不舍得盖个章。

《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史记·陈丞相世家》:“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

刘邦正好相反,微信不回、电话不接,懒得过问员工的工作。见了面三句话里有两句脏话,剩下一句问你要不要和他去洗脚城。刚毕业的小年轻数落他,刘邦嘻嘻哈哈挨训,也不生气。他自家的劳斯莱斯捐出来当公车,公司员工自己去财务部给自己开工资。

《史记·高祖本纪》:“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史记》记载刘邦“好酒及色”“喜施”,酒色财气四样,刘邦占了仨,唯独钱财看的淡。刘邦起义时已经活了48岁,早就明白了一个大道理:“这世上没有圣人,人人都是有私欲的,天下英雄拥戴俺刘季,不是冲啥玩意宽大长者,大家都是来打工挣钱的。”

陈平对刘邦项羽下过一个非常精准的评价:

《史记·陈丞相世家》:“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

直白点说就是:那些讲究礼仪、爱好名声的人都跑去项羽那儿了,来汉王您这儿的,都是道德真空、只谈工资的粗鄙俗人。

小时候我讨厌这种俗人,现在我特么就是俗人。

说句题外话:战国末期的儒家已经开始走上了空想主义的道路。如果说孔丘还有些务实精神,孟轲就已经有道德绑架的倾向了。“君子言义,小人言利”、“水无有不下,故人性无有不善”,不能正视人性之恶,否定了人的私欲。我虽然很推崇孟子民贵君轻的气节,但也很不喜欢他提出的苦难崇拜、性本善思想,以及那些莫名其妙的比喻论证。

与此相对应的是,项羽很受儒人拥戴,而刘邦极其反感儒人。项羽死后,坚持为项羽守节的是鲁地的儒生;刘邦讨厌儒生,甚至做出了往儒生帽子里撒尿这等瞠目结舌的壮举。刘项对儒家的喜恶,真是把他们两个的性格写绝了。

巨鹿之战的金牌打手英布,脱离西楚投奔汉国,英布一进汉军营帐,就看见刘邦拽的二五八万,大喇喇地坐榻上洗脚,英布后悔的差点没一头撞死。可是等他到了自己的住处,一切待遇向汉王看齐,英布乐的不行,“大喜过望”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史记·黥布列传》:“淮南王至,上方踞床洗,召布入见,布大怒,悔来,欲自杀。出就舍,帐御饮食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楚汉战争期间,西楚看似蒸蒸日上,可是项羽的下属总得吃饭,用爱发电留不住人。韩信、陈平,跳槽的时候籍籍无名,这倒也罢了。可是彭城之战明明项羽赢了,昔日大将英布却倒投了刘邦;固陵之战明明项羽又赢了,西楚宰相(令尹)却也降了刘邦,就算是项羽族人,投奔刘邦的也不少。混的最好的一个是项羽堂弟项舍,投降刘邦改名刘舍,一路官运亨通,最后在汉景帝时期当了丞相。

楚汉战争后期,孤家寡人项羽陷入了三面合围的困境。有能力、没忠心的跑了个精光,有忠心、没能力的又不顶用。项羽左看看右看看,发现还剩一个有忠心又有能力的龙且,一拍大腿,就决定是你了!龙且,你去北方顶韩信吧。

龙且那个激动啊,头一次建方面之号,老板终于舍得让我独当一面……

然后项羽开始梦幻操作了:你去打韩信,但不能让你挂帅去,这样吧,让我侄子项佗当北伐大将,你当个裨将。

《汉书·陈胜项籍传》: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又韩信破齐,且欲击楚。羽使从兄子项佗为大将,龙且为裨将,救齐。

我牙花子都笑豁出来,北边已经是燃眉之急了,项羽还要给龙且加几个空降领导,这微操,叹为观止。龙且甚至连北伐军的二把手都不是,大将项佗和裨将龙且之间还安插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亚将周兰。

我很怀疑项羽的正室王后是不是姓周。按陈平的说法,项羽只信赖两种人:项家人和舅子哥。西楚的三位大司马里,龙且、曹咎一直被项羽放在身边,唯独最没名气的大司马周殷从一开始就驻军九江国,镇守南方。或许周殷、周兰二人,就是项羽的“妻之昆弟”吧。

项佗北伐,结果当然是被韩信打败。主帅项佗活蹦乱跳的回了西楚,裨将龙且马革裹尸。可项佗毕竟是老板侄子,不好怪罪,怎么办呢?西楚发挥了传统艺能:甩锅,失败责任全都往死人龙且头上一推,主帅项佗成没责任的了。

最后项羽一路高歌猛进、转进垓下的时候还在甩锅,实在找不到背锅侠,只好埋怨上天:“天要亡我,非战之罪!”

老天爷要能听到,估计拳头都嗯了。你工资给的少就算了,还爱推卸责任,自从找了第一个背锅侠曹无伤开始,项老板就跟上瘾了一样。作为大领导,不求你神文圣武啥都会,最起码的担当得有,就跟大话西游里唐僧唱的那样“背黑锅我来,送死你去”,领导都不敢担责了,团队干活能有劲吗?

后来项羽的侄子项佗也投降刘邦了,不知道正在垓下朝老天爷竖中指的项羽听到了这个消息是什么心情。

刘邦战胜了项羽,你问我什么感受,就一个字,爽!就好像看见封建奴隶主被成熟资本家吊打的一样爽,就好像996福报被马恩牌干碎一样爽。不要光让穷打工的内卷,当老板也要卷起来,早该卷卷了。

项羽究竟有没有魅力,汉大将军韩信、汉丞相陈平、汉淮南王英布、汉射阳侯项伯、汉平皋侯项佗、汉桃侯项襄、汉丞相项舍、汉玄武侯、汉棠邑侯陈婴、汉河东郡守季布、汉阳羡侯灵常、汉颍川县侯利几、汉将军周殷、汉长沙王吴芮、汉燕王臧荼……这些人早就给出答案了。

6月16日更新:

这两天点赞和评论突然变多了,补充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刘邦究竟算不算是滥杀功臣的皇帝?

皇帝,本质上是天下最大的地主。皇帝所拥有的一切,来自于他对这片土地的治理权。对皇帝来说,分股权就是划分土地,允许他人自治。

如果划给你的土地够大,那你就是大股东(诸王),相当于进入董事会,能对公司发展方向提意见;如果划的土地较小,那就是小股东(列候),虽然在股东会上没什么发言权,但是辞了工作也能躺在股权上吃分红;如果不给你土地自治权,只给高官厚禄,那就是企业高管,给老板打工,虽然不参股,但是吃工资也能过得不错。

皇帝是董事长,也是占股最大的大股东;晋朝以前的王爵是大股东;晋朝以前的侯爵是小股东;文武百官包括汉朝以后的王侯,都是企业高管。

西周模式,是董事长加一堆大小股东,周武王分得最大的土地,其他如姜尚等人,各自称公称侯,分得相对较小的土地。

春秋战国就是原本的大小股东们抢走了董事长的股权。

西汉模式只有董事长和小股东,大股东都被董事长吃掉了。刘邦干掉了大部分异姓王,但分封了一些具有封国的列侯,共143人。

其他的王朝基本等同于家族企业,董事长持股100%,不再分股权给企业高管。

汉初诸王权力极大,他们可以自行征兵、任免相国以下官员、颁布律令,可以看一下汉文帝时期诸侯王的地位:

《新书·等齐》:“天子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诸侯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而尊无异等,秩加二千石之上。天子列卿秩二千石,诸侯列卿秩二千石,则臣已同矣。人主登臣而尊,今臣既同,则法恶得不齐?天子卫御,号为大仆,银印,秩二千石;诸侯之御,号曰大仆,银印,秩二千石,则御已齐矣。御既已齐,则车饰具恶得不齐?天子亲号云太后,诸侯亲号云太后;天子妃号曰后,诸侯妃号曰后。然则诸侯何损,而天子何加焉?妻既已同,则夫何以异?天子宫门曰司马,阑入者为城旦;诸侯宫门曰司马,阑入者为城旦。殿门俱为殿门,阑入之罪亦俱弃市,宫墙门卫同名,其严一等,罪已钧矣。天子之言曰令,令甲令乙是也;诸侯之言曰令,令仪令言是也。天子卑号皆称陛下,诸侯卑号皆称陛下。天子车曰乘舆,诸侯车曰乘舆,乘舆等也。然则所谓主者安居,臣者安在?”

这已经是被刘邦削弱过一遍的同姓诸侯王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秦末出现的分封制回潮。周室分封,八百国祚,嬴秦集权,二世而亡。在秦始皇失败的前例下,当时的人们根据历史经验,普遍认为分封制是社会主流,也由此诞生了以韩信为代表的、以分封为诉求的割据军阀。

下面是汉初的地图,高帝时期的汉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其余各国控制的郡县比刘邦直辖的地区还多。

李世民、朱元璋曾经不止一次批评韩信自取死路,朱八八暂且按下不表,李二凤可是贵乎普遍认可的善待功臣的领导。为何李二对韩信敌意如此之大,以至于把韩信与宦官赵高并列,写入《金镜述》以警示大臣?

《新唐书》:“朕观汉史,尝怪高祖时功臣少全者。今视卿所为,乃知韩、彭夷戮,非高祖过。国之大事,惟赏与罚,横恩不可数得,勉自脩饬,悔可及乎。”
《金镜》李世民:“白起为秦平赵,乃被昭王所杀;亚夫定七国之乱,卒为景帝所诛;文种设策灭吴,翻遭越王之戮;伍员竭诚为国,终罹赐剑之祸,乃君之过也,非臣之罪焉。至如赵高、韩信、黥布、陈豨之俦,此自贻厥衅,非君之滥刑之也!”

李世民对韩信的批判,其实也是陷入了中央集权王朝的思维定式,误以为刘邦韩信的关系,是李二李靖那种君臣关系。

实际上,刘邦韩信二人的关系确实有一对经典复刻:曹丕孙权。

韩信、孙权,他们都是开国皇帝册封的异姓王(大汉齐王,大魏吴王),他们也都为帝国立下了大功(败项羽,败关羽)。但是韩、孙对自己的领土都享有自治权,他们与刘、曹的君臣关系只是名义上的。曹丕不可能真的任命一堆大小官吏去接手吴国,刘邦同理。

对于异姓王这类割据军阀,刘邦削藩势在必行,刘邦手下真正的功臣,则记载于《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刘邦对列候同样赋予了自治权,列候与诸王的区别在于,列候能自治的土地远比诸王要小,而且诸王大多是带资入股、刘邦顺水推舟予以承认,列候们则是刘邦主动封出来的。对于这143功侯,刘邦可以称得上厚道。

《汉书·高帝纪》:“而重臣之亲,或为列侯,皆令自置吏,得赋敛,女子公主。为列侯食邑者,皆佩之印,赐大第室。吏二千石,徙之长安,受小第室。入蜀汉定三秦者,皆世世复。吾于天下贤士功臣,可谓无负矣。”

汉初功臣的封赏之重,也是后世朝代所未有的,并非是刘邦一出生就比其他开国皇帝大方,汉初特有的功臣封国,恰恰是分封制余波下形成的独特景观,直至汉武帝中央集权一锤定音,这种现象才逐渐消失。刘邦、韩信等人,作为春秋战国最后的余晖退出历史舞台,这大概就是时代眼泪吧。

最后补充北宋何去非的一篇文章,对于刘邦削藩的来龙去脉分析的非常清楚:

(太长不看版:刘邦出手太过大方,所以他和景帝、武帝被迫要收回多给的股份;后世的皇帝“吸取教训”,一开始就给的少少的,功臣不曾拥有过那么多,也就不会奢望得到更多。)

人谓汉高祖以布衣之微,召号豪杰,起定祸乱,乃瓜裂天下以王。勋将韩、彭、英布,皆连城数十,南面称孤,举天下之籍而据其半。及夫释甲就封,创血未干,皆相视诛灭。盖由高祖封赏过制,陷之骄逆,其于功臣不能无负。光武率义从之士,平夷盗逆,收还神器。天下既定,遂鉴高祖之失,第功行封,爵为通侯,大者不过数县,而不任以吏事。是以元勋故将,皆能自全。
李靖,谈兵之雄者也,亦以谓光武得将将之道,贤于高祖远甚。嗟乎!是皆不深求高祖、光祖之事者也。天下之事有所必然者,虽圣智不能迁而避之。高皇以宽仁大度,役天下之智力而集大业。岂所谓阴忮暴忍,而喜忌人之功者耶?秦为无道,天下高材疾足争起而竞搏之,皆有代秦之心也。彭越、黥布皆以人杰操兵特起,未以其身轻属于人者也。韩信挟百战百胜之略,择主而附,亦有大志,故身定全齐而自王之。方汉王大败于彭城,随何不能缓颊于淮南,则黥布不至。及困于固陵,诸侯弃约不会,微张良之画,则彭越、韩信不从。方是时,汉王不捐数千里之地,数以充三人者之欲而致其兵,则楚不亡。汉之待此三人者,譬若养虎,饱则不动,饥则噬人。由是观之,封赏过制,岂得已哉?欲就大业于须臾之顷故也。虽然,大业就矣,而三人者之逼,天下之所共寒心也。以天下之皆寒心,则彼持是而安归,且高祖亦得安枕而卧乎?故疑似之衅一发,而大祸集矣。此其势必至于夷灭而后定也。光武痛宗社之祸,收率怀汉之民投袂而起,凡所攀附者多南阳故人,其尤伟杰者,寇、邓数人而已。然较其材略,徒足以供光武指顾之役,非有骄桀难制,若韩、彭之与高祖也。天下既定,封以数千之户,莫不志欲盈足,唯恐持保之不获。为光武者,独何隙以诛除之哉?而曰光武独得保全勋旧之术,高祖于功臣有不容之忍,此不求二主所遇之不同,与夫势理有所必至者也。

user avatar   yi-zi-mu-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认为不是,项羽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听不进他人的劝告。刘邦则是善于用人,能够听取手下人的劝告。如果项羽的人格魅力真的比刘邦强的话,陈平和韩信等人就不会跑到刘邦那里去了,项羽也不会落的自吻乌江的结局。所以我并不认为项羽的人格魅力会比刘邦强,要知道刘邦从区区一介亭长到建立大汉王朝,他的人格魅力肯定是非常上的。


user avatar   song-song-83-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田荣不胜,走至平原,平原民杀之。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阬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齐人相聚而叛之。於是田荣弟田横收齐亡卒得数万人,反城阳。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

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阬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

齐人相聚而叛之

【__因留,连战未能下


来,你猜猜这么蠢的屠城屑是谁


user avatar   xiong-xiao-xin-15-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纵观历史,很少有人格魅力为负的人物,项籍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人对项籍只有2个态度:厌恶、畏惧。

在江东时,江东人喜欢拥护项梁,厌恶畏惧项籍;

在楚国时,众臣对项籍只有厌恶,只有熊心力排众议,提拔重用了项籍;

在安阳时,谋杀上司宋义,让诸将在厌恶的基础上增加一层畏惧感;

后来更是欺负义兄刘邦,篡族篡国又弑君,屠城杀降,化身绑匪,无恶不作。

对项梁忘恩负义,又逼走疑似项梁儿子的项襄,被项家人所厌恶,最后项氏一族抛弃项籍,集体降汉。

九江王英布不帮助项籍,就是因为长期和项籍共事,亲身经历项籍谋杀主将、欺负义兄,篡位弑君之举,不敢与之为伍;还有他岳父衡山王吴芮也反项。

项籍玩弄权术,以诈力造反夺权,不得人心,完全依靠自身才智和一支军队在维持他的统治。

当项籍的武力展现颓势的时候,直接众叛亲离,连军队都控制不住,只能抛弃军队,带着少数亲信侍卫跑路乌江,在江边没有看到江东的援军,知道江东也抛弃了自己,于是就绝望自杀了。

田横都能以齐王之礼下葬,而项籍,却只能以弑君逆贼的身份下葬,本来刘邦是没打算这么做的,还是鲁县人提醒了刘邦,对待项籍,必须这么做,必须要以弑君逆贼的身份下葬。

说实话,项籍的才智能力是一等一的强,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从一个人人厌恶的小偏将成为最强诸侯王,还和刘邦这个超豪华阵营打的有来有回。

但是项籍的人格魅力嘛,只有四个字:人人厌恶。


补充。

从项羽和【鲁公】的关系,来看儒家骂人的本事。

【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县)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熊心)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後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穀城。】

这段记载,咋一看,还以为鲁县人是在给项籍尽忠守节,实际却是在骂项籍是个篡位弑君的逆贼。

鲁县,也就是曲阜,孔子的老家,儒家的大本营。

当初项梁意外战死,由楚王熊心亲政,而作为项梁麾下的小偏将项籍被人人厌恶,是熊心不嫌弃他,予以提拔重用,没有闲置在家,反而封项籍为鲁公(鲁县县令),又封爵长安侯,又拜将。

秦亡后,野心勃勃、不甘为臣的项籍勾结和蛊惑了楚国诸将和列国诸将,集体造反,驱逐旧主,自立为王。虽然项籍借用义帝的名义封自己为西楚霸王,虽然名义上仍然是义帝熊心的臣子(诸侯王),实际是篡位造反,西楚王项籍也不再具有鲁公的身份。

项籍死后,其他地方都降了,唯独鲁县这个地方没有投降,还以当初熊心封的鲁公的名义为项籍尽忠守节,而不是为西楚王守节,这就是在指着项籍骂,你就是个篡位弑君的逆贼,还顺带向刘邦示好,提醒刘邦,于是悟性极高的刘邦一看,懂了,毕竟自己还打着为熊心报仇的旗号讨伐项籍呢,于是就以鲁公的身份下葬项籍,实际就是盖棺定论给了一个篡位弑君的逆贼身份,同时也算是为熊心报仇的事做一个完结。

既然为义帝报仇的事完结了,而作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的楚义帝熊心又没有后代(实际有后代),那么大家该干嘛了呢,是不是该拥立我汉王刘邦为新的天下共主了?

嗯,然后就是诸侯们拥立刘邦为皇帝。

至于鲁县人的这次提醒和示好,也获得了回报。作为鲁地儒生代表的叔孙通带着一群鲁县儒生给新生的汉朝制定了礼仪制度,事后都做了官。

於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三十馀人。……於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叔孙通因进曰:“诸弟子儒生随臣久矣,与臣共为仪,原陛下官之。”高帝悉以为郎

(注,楚国习俗,尊称县令为公,项籍的鲁公就是鲁县县令,刘邦的沛公就是沛县县令。)


再补充。

聊一下项籍被项梁熊心提拔重用,又对项梁熊心忘恩负义的事。

项梁和熊心是项籍崛起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人。而国人又喜欢拔高项籍在早期的地位和作用。

受所谓的“江东子弟兵”的影响,很多人以为江东人多么喜欢和拥护项籍,实际情况则是,江东人很喜欢项梁,却不喜欢项籍。

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
虽吴中子弟皆已惮(项)籍矣。

江东人对项籍只有厌恶和畏惧,江东人也是追随项梁起兵反秦的。是项梁用自己的声望和才能,拉起一支队伍,举兵起义的。项籍只是叔叔帐下的一个打手而已。

并且很多人以为是项梁和项籍一老一少在江东起兵,实际是项梁带着一个宗族起兵,项籍只是其中族人之一。

而且项籍在族中地位并不高,只能算一般。比如族人项它能担任救魏的主将,而项籍却只是和庶民出身的刘邦共领一支偏师。

在族外,项籍也不如英布、吕臣、陈婴等自带兵入伙的军头。

也就是说,项籍只是项梁手下的一个小偏将,无兵权(兵是项梁的),无继承权(只是侄子),还被人人厌恶。

如果没有项梁的提携,就凭项籍自己,是很难很难单独起事的。

后来项梁被章邯击杀,再后来,项籍指挥诸侯联军在殷墟接受了章邯军团的投降,接受投降可以理解,毕竟形势所需嘛,但是,后来在新安坑杀二十万秦降兵,却有放过章邯三人组,并且还立为三秦王,完全不顾及项梁的仇,如果是父子关系,是自家事,别人倒也不会说什么,但是,二者只是叔侄关系,这就是项籍对项梁赤裸裸的忘恩负义,这就引发了项氏一族的不满,最后变成厌恶。

后来又逼走了疑似项梁儿子的项襄,最后败亡之际,项籍和项氏一族互相抛弃,项氏一族集体降汉。

在项梁战死后,楚王熊心迁都彭城,收拢诸将兵权,执掌楚国。

项梁死后,有2个人是可以合法继承权力的,一个是项梁的亲儿子,父死子继,子承父业,天经地义;还有一个就是熊心,可能就有人发出疑问,熊心都不姓项,凭什么继承权力。

是的,熊心虽然不姓项,不是项梁的儿子,但是他姓熊啊,他是楚王啊,楚王是楚国的国君,国君在名义上是拥有一切权力的,也就是说,熊心收拢兵权,执掌楚国,是合理合法的,是名正言顺的。

最后在项梁亲儿子和熊心之间,由熊心胜出,获得楚国的实权。至于项籍,上文就说过了,只是个侄子,继承权和他无关。

熊心亲政后,先把楚国整顿了一番,平息了因项梁突然战死而导致的动荡和危机,然后做出决策,派遣三路楚军出击伐秦,北路主力(宋义),中路偏师(刘邦),南路偏师(共敖)。

北路是救赵伐秦的楚军主力;中路是西进的偏师,虽然口号喊得震天响(入关灭秦),实际就是给北路当牵制作用的偏师,刘邦本人及楚国诸将都不认为中路军真的能成功入关灭秦;南路军也是偏师,由共敖指挥,攻略南郡,意图收复楚国旧都郢城。

在这次决策出兵的大朝议上,本来只是个小偏将的项籍想和刘邦一路,给刘邦当次将,结果被楚国众臣一顿喷,众臣直接表现了对项籍的厌恶。

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僄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阬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今项羽僄悍,今不可遣。……”

结果呢,项籍确实没有当上西路军偏师的次将,却被熊心提拔重用为北路军主力的次将。当时的项籍人人厌恶,地位又不高,却被熊心力排众议,提拔重用,封侯拜将,而不是闲置在家。换句话说,如果熊心的这次提拔重用,项籍连兵变夺权的资格都没有。

那为什么熊心会对项籍提拔重用呢,根本就是在于分化和拉拢项梁集团,并且看中了项籍的才能。

因为刘邦项籍等人都不是项梁直属中军的力量,熊心只需要压制项梁亲儿子,然后拉拢集团成员,就可以化为己用,所以熊心才提拔重用了项籍刘邦等人。

只是很多人先入为主的印象流,潜意识里认为项籍在早期就很重要,实际只是个人人厌恶的小偏将。

后来安阳兵变,项籍用【宋义谋反】的借口谋杀了上司,军中诸将的反应是被吓到了,这不只是犯上作乱,更是形同谋反。

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

于是诸将对项籍的厌恶,又加上了一层畏惧。

很多人以为安阳兵变后项籍就获得北路军的所有权,其实,项籍只是获得了指挥权。

怀王使宋义为上将,范增为末将,项籍为次将,英布、蒲将军皆为将军,悉属宋义,北救赵。及项籍杀宋义於河上,怀王因立籍为上将军,诸将皆属项籍。

宋义项籍二人都是在得到熊心的上将军任命后,才获得军队的指挥权。没有上将军任命,诸将根本就不会听项籍的,何况大家都很厌恶项籍这个人。

而熊心为了灭秦大局考虑,承认了这次兵变,给了项籍指挥权。

再后来就是巨鹿之战、联军入关、屠略关中,最后分封天下(集体造反),野心勃勃、不甘为臣的项籍勾结和蛊惑了楚国诸将和列国诸将,集体造反,驱逐旧主,自立为王。

熊心楚国被一分为四,项籍拿到其中最大最丰厚的四分之一建立西楚国,最后弑君杀死熊心。

这就是项梁熊心对项籍的提拔重用,却又被项籍忘恩负义之事。

汉二年初,项籍杀害熊心,年中,疑似项梁儿子的项襄主动投奔刘邦。

关于项襄,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物,因为他在很巧的一个时间点抛弃了项籍,投奔了刘邦,后来跟着刘邦讨伐英布,最后被封侯,更关键的是,他的儿子刘舍(项舍),作为“项氏余孽”,居然被老刘家重用,成为汉朝丞相。有兴趣的可以参看本人的另一篇关于项襄的专文,熊小心:秦末人物表七:项襄

说完项梁之事后,再说一下项氏一族。

很多人都以为项家人是支持项籍的,而且有很多人常把“项梁”、“项氏一族”、“项籍”混为一谈。

甚至有某个饭圈粉群体,张口项家,闭口项氏,把项梁和项氏一族当成了项籍的私有物,来给项籍脸上贴金和洗地。

实际情况是,项家人就不喜欢项籍。项籍只是族中晚辈,却又强行篡夺了族权,对项梁忘恩负义,又逼走疑似项梁儿子的项襄。

项籍建立西楚国,项氏一族看似成为王族,实际没什么变化。因为项氏一族本来就是熊氏楚国的大贵族,就算变成王族又如何呢,项籍又不会对族人裂土封王,更不会把王位传给族人,项氏实质就是个披着王族皮的大贵族。

如果项籍势大,西楚国祚长久,项氏一族委身于他亦无不可,但是项籍展示颓势的时候,就直接众叛亲离了,互相抛弃了,项籍连大军都不要了,只带着少数亲信跑路乌江,在乌江没有看到江东的援军,知道本来就不喜欢自己的江东人也抛弃了自己,于是绝望自杀了。而项氏一族则是直接集体降汉,毫无拖沓。

众叛亲离到这种程度的,实属罕见。


user avatar   shen-peng-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挑衅?美帝要大规模入侵了?好可怕呀。

"吾视天下鼠辈犹草芥耳。大军到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顺吾者生,逆吾者死。汝知之乎?"

"阿妹用兵如神,战必胜,攻必取,吾亦素知。昔日板门店签条约之际,西贡挥铁拳之时,喀布尔空中飞人之日;波斯湾跪伊朗,伊拉克割麦,叙利亚偷石油,丢盔弃甲阿富汗,坠机沉水于南海……此皆无敌于天下也!”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二战后,美帝打赢过任何一场大规模热战吗?朝鲜、越南、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他们达成了哪一个战略目标?

别说中国、俄国这个体量的国家,他们在面对伊朗、朝鲜的时候,又有多大胆量发动热战?所谓美军“打了几十年的仗”,实际上就是在那些极为弱小、没有战略纵深的国家打治安战而已。

我不是说美帝军事实力不行,而是说在现有的国际环境下,普世帝国的那一套玩不转了,你核弹再多、飞机再多、航母再多,也不可能完全征服一个国家和地区……打仗不是玩SLG游戏,点点鼠标就能解决“军事、政治、经济”一系列综合问题,打仗是要面对“人”的问题……打仗还要考虑对手的实力,美军如果真的要在南海挑起战火,来几个航母编队也得沉海底喂鱼去。

今天的美帝内虚外肿,还要穷兵黩武,除了骗国会的经费、烧纳税人的钱,得不到任何好处。

搞霸权主义就是“十个指头按跳蚤,一个都按不住”。

打仗打的是系统化的工业、制造业,美国制造业严重空心化,很多战斗机的生产线都没有了,造个军舰还要用振华重工的港口机械呢;美国军队里的工程师已经开始有大量的印度人;美国负责核武器维护管理的,已经有大量的文盲二流子了;虽然摔了飞机,卡尔文森号航母上的官兵正在做瑜伽呢……

美军军工看起来还能苟延残喘,但你看现在烧军舰、撞潜艇、摔飞机的“印度化”水平……你能想象他们全力开动战争机器的模样吗?

不是我瞧不起美帝,我认为他们现在唯一有效的进攻手段……是全国肆虐的新冠病毒、以及感染新冠的美国人。




  

相关话题

  假如你穿越成巨鹿之战后的章邯,你会如何选择? 
  真实战争中真的有像项羽吕布一样,一个人打几百人的存在吗? 
  项羽打仗一直赢刘邦,为什么垓下之战刘邦人比项羽多? 
  刘邦为什么没有污名化项羽? 
  为什么灭秦后,天下豪强会响应刘邦号召围攻项羽? 
  项羽赤手空拳能打死老虎吗? 
  为什么萧何能看出韩信国士无双,而项羽刘邦都没有? 
  为何刘邦要将鲁元公主嫁给张敖? 
  项羽多次饶了刘邦性命,刘邦称帝后怎样评价项羽? 
  项羽看不起刘邦说明了什么问题? 

前一个讨论
20 余位科学家郑重发声「新冠病毒不可能是人为制造」,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俄罗斯总统普京署名文章《论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的历史统一》?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