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没有项羽巨鹿之战诸侯联军会赢吗?刘邦还能灭掉秦朝并且在有生之年建立汉朝吗? 第1页

  

user avatar   xiong-xiao-xin-15-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来说说巨鹿之战,这一场被吹的上天入地的战役,甚至诞生了项吹第二神论:没有项籍,秦国不会亡。

《史记》里关于巨鹿之战有3个版本,分别是《项羽本纪》、《黥布列传》、《张耳陈馀列传》,其中内容各有不同。

详情如下。

项籍传版: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英布传版:

当是时,秦急围赵,赵数使人请救。怀王使宋义为上将,范曾为末将,项籍为次将,英布、蒲将军皆为将军,悉属宋义,北救赵。及项籍杀宋义於河上,怀王因立籍为上将军,诸将皆属项籍。项籍使布先渡河击秦,布数有利,籍乃悉引兵涉河从之,遂破秦军,降章邯等。楚兵常胜,功冠诸侯。诸侯兵皆以服属楚者,以布数以少败众也。

张耳传版:

当是时,燕、齐、楚闻赵急,皆来救。张敖亦北收代兵,得万馀人,来,皆壁馀旁,未敢击秦。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诸侯军乃敢击围钜鹿秦军,遂虏王离。涉间自杀。卒存钜鹿者,楚力也。

纪传体的史书有个特点,就是专美传主,专美程度的高低取决于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喜爱程度,项籍传就是个典型的案例,因为司马迁对项籍非常喜爱,所以在《项羽本纪》里,有很多夸张的描述。

如果排除某些夸张、不切实际的描述,结合3个版本的记载来看,那么巨鹿之战的过程应该就是这样的:

项籍先派英布率军渡河击秦,英布击败章邯军,切断了王离军的粮道,然后项籍看到胜利在望,于是带着大部队就渡河了,痛打落水狗,把章邯军击退了。然后诸侯联军看到王离军粮道被断,于是就和英布军一起围攻歼灭了王离军。至于项籍,就带着大部队跟在英布后面痛打落水狗。

你说项籍有功劳吧,却都是靠英布,然后联军围攻的王离军,你说项籍没功劳吧,毕竟英布是项籍派遣的,项籍作为楚军主将,自然有最高的功劳。

对了,补充一下,是楚王熊心派遣项籍北上救赵的,熊心是领导人项籍是执行人,安阳兵变也只是获得了指挥权,熊心为了灭秦大局,承认了这次兵变,宋义项籍二人都在得到熊心的上将军任命后,才得以节制诸将的。并非某个饭圈粉群体鼓吹的那样全是项籍一个人的功劳。

再讲一个常识,统兵作战不是君主的必备职能,君主需要做的是决策权,制定战略,做出决策,然后派遣臣子执行,到了前线具体怎么打,那是将军的职责,不然要将军干嘛用。

说过巨鹿之战的过程,再来说说战前的局势。

常看到有人夸大当时反秦局势的恶劣,从而夸大项籍的作用,甚至能得出没有项籍、秦国就不会灭亡的神论,像是这种英雄史观、历史唯心主义,是不可取的。

其实当时秦国和秦军的局势不怎么样,六国局势也没那么差。

首先讲一个常识,那就是秦亡于暴政引发的关东反秦大起义,六国贵族只是搭了一趟顺风车,巨鹿之战也只是加快了秦亡的步伐。如果没有巨鹿之战,那么秦国也会亡,只会晚几年,会像明末那样走向慢性死亡。

在理解了这个常识后,再来讲一下当时的局势。

当时六国复立,关东已不复为秦国所有,秦军出关,就等于深入敌国,劳师远征,后勤补给线漫长且不易,是件很危险的事情,一着不慎就是灭顶之灾(比如王离军团就因为地处险地,粮道就被切断,然后这个秦国最精锐的主力军就因此覆灭)。

秦二世二年九月,秦将章邯击杀楚将项梁,然后移兵河北,攻破赵国邯郸,再与秦将王离一起围攻巨鹿;闰九月,楚怀王熊心接到求援,派军北上救赵;十一月,安阳兵变;十二月,巨鹿之战。也就是说秦军打巨鹿打了四个月都没打下来,顿兵城下,甚至有可能师老兵疲,所以粮道被断后,就直接惨败于锐气正盛的楚军。

云集了秦军两大主力,却只有一个主力去攻城,另一个主力要去守卫粮道。

从上面三段内容可以看出,当时秦军的处境其实不好,巨鹿久攻不下,自身也处于险地。

说完秦军再看秦国,内忧外患极其严重,在朝廷,君昏臣奸,一片乌烟瘴气,在地方,滥用民力,压榨民众,暴政持续不断。就连秦军最后的主力章邯军团,都是因为秦国内乱,才被迫降敌的。

综合而言,没有楚军的参战,放任秦军进攻巨鹿,破城的可能性也很低,就算最后秦军成功攻破巨鹿,也可能是艰难惨胜,然后强弩之末,继续深陷关东泥潭,直至灭亡。

同时,六国局势也没那么差。在楚国,项梁虽然死了,但是熊心及时接过权力,整合了楚国,实力反而比项梁执政时更强大,而且熊心比项梁更强更有魄力,同时出兵三路,救赵伐秦入郢。在齐国,田儋虽然死了,但是田荣接过了权力,齐国实力保存完好,而且田荣也比田儋更厉害。在魏国,虽然魏咎死了,但是后来熊心借兵给魏豹,恢复了魏国,实力也不比之前差。在赵国,秦军虽然直接破了邯郸,但是对巨鹿久攻不下,顿兵城下,单凭赵国一己之力,就把秦军拖住,拖到筋疲力尽。

(从六国的局势也侧面反应了,反秦势力是一茬接一茬,不可消灭的,消灭了原有的,就会有新的露头,新的甚至比旧的更强,灭了旧闯王,就会有新闯王。)

或许就是宋义在安阳停驻时,观察到了巨鹿和秦国一方的情况,才做出了坐山观虎斗等渔翁之利的计划。

所以,宋义的计划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差,属于中规中矩,是比较稳妥的计划,对楚国是利大于弊。同时,以楚国的地缘来说,交好齐国也是明智之选(宋义派儿子入齐)。至于后来项籍一个破釜沉舟歼灭了秦军王离部,那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也不是每个人都像项籍那么能打的,所以不能以后来的事指责宋义的计划。宋义虽然比不过一线90+的名将,但也是个二线80+的良将之才。

至于刘邦,在当楚国武安侯的时候,局势发展不确定,如果是当汉王的时期,那就没悬念了。




  

相关话题

  如果1840年英国人碰上的是拥有清朝疆土的秦帝国那么秦可以赢吗? 
  刘邦在彭城之战真的有56万大军?刘邦换成刘备是否结局会更好一点? 
  鸿门宴中,项羽赐樊哙生猪腿的用意何在?为什么项羽只说“赐之彘肩”,手下就知道赐“生”猪腿? 
  秦国商鞅规定士兵砍敌方一个人头就升一爵,战场那么乱,人们都记不清看不清对方的脸,要怎么记功呢? 
  我们历史课本所学的汉承秦制,承了多少? 
  张良帮刘邦打下江山后,功成而弗居,这种境界,和我们当下的突破自我,成就自己有矛盾吗?怎么看呢? 
  问个小白问题,项羽是怎么样一步一步输的,关键是什么?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朝被灭以后,为什么「老秦人」没有复国? 
  李斯身为秦国的一代名相,为何被腰斩的结局? 
  秦朝在商鞅变法时建立新军,那建军的费用是怎么来的?骑兵和铁甲锐士都要很多钱。是从从秦朝贵族上割肉吗? 

前一个讨论
汉末三国时代,完全不是出于私心,诚心要恢复汉室的人有哪些?
下一个讨论
项羽和刘邦谁是英雄?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