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就是一个孤家寡人,没有自己的团队。
韩信投靠刘邦是他发迹的开始,他是只身而来加入刘邦阵营的,一个小人物,想想也知道不可能有什么亲信。后来出汉中、打三秦都是刘邦自己带兵,韩信参谋。彭城之战后,张良为刘邦画策,韩信才开始独当一面,到攻下齐国时,韩信成为方面大员只有两三年。同时刘邦也很注意抽走韩信的身边人,在夺韩信军之后仍然不停地派曹参、灌婴给韩信掺沙子,不让韩信有机会建立只忠心于他自己的团队。
韩信最有机会造反是当齐王的时候。他手下主要大将曹参、灌婴是刘邦的丰沛旧人,带的兵一部分是赵兵,人家效忠于张耳的;一部分是关中兵,这些人一直是曹参灌婴带着,而且只认约法三章的刘邦;一部分是新降齐兵,军心未定,韩信肯定不相信他们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会有多忠于自己。蒯通的劝说说得好听一点是异想天开,说的难听一点叫唯恐天下不乱,他一个初来乍到的说客,根本就没有仔细分析过可行性。对了,蒯通自己也是齐人,韩信说的“齐人多诈”,未必没有包含蒯通在里面。
很多人没有分析到的另外一点就是:蒯通献策的时候显然没有见过刘邦,大概率也没有见过项羽,他对这两个领袖人物的估计远远不如韩信,韩信见过刘邦也见过项羽,韩信的评估更准确。而且都被封齐王了,当时谁能想到刘邦会剪灭异姓王呢,别说韩信没想到,刘邦自己都没想到,不然他不会让卢绾去当燕王,追杀发小很好玩吗。最后,我要说韩信没看错刘邦,刘邦确实不忍心对韩信下手,伪游云梦后还是给韩信当淮阴侯,平时还跟韩信吹水打屁什么“多多益善”,没有吕后斜刺里杀出来,韩信是很有可能活到刘邦死的。
韩信如果有自己的张良、萧何,带着和刘邦一样的军队,他能赢刘邦。当蒯通劝说之时,他却是以孤家寡人,领叵测之军,居多诈齐地,一旦造反,都不用刘邦动手,他的手下就能把他掀了。他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懊悔只是情绪宣泄罢了,毕竟结局再差也差不过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