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刘邦对韩信十分忌惮。可垓下之战,刘邦为什么还敢让韩信统三十万大军自当? 第1页

  

user avatar   larrynone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天下平定之前,说刘邦对韩信很忌惮这是不准确的,用”且怨且用之“更能表达刘邦的心情。

该下之战让韩信统兵,这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有三个原因最为重要:

其一、韩信的军事才能已经在战场上被检验了,他的能力的确是汉营中“兵仙”般的水平。面对“战神”只有“兵仙”最有可能战胜。

其二、刘邦在与项羽的多次作战中,经常失败,而且还出现过全军总崩溃的情况。垓下之战前,他本人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是项羽的对手。

其三、韩信虽然老是找刘邦要求封王扩地,但是始终未把投靠项羽或者割地自立作为他的选项。在项羽未灭之前,刘邦还是相信韩信的基本忠诚度。

该决战简要过程如下:

《高祖本纪》: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谷城。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五年(公元前202年),高祖和诸侯军共同进攻楚军,与项羽在垓下决战。 汉军由淮阴侯韩信统领,共计三十万,分为五个部分,孔将军为左翼,费将军为右翼,刘邦坐镇后方,周勃、柴武等预备军在刘邦军后待命。楚军由项羽统领,共计约有十万。韩信先率前中军与项羽交锋,不利,向后退却。孔将军、费将军从左右两边纵兵攻上去,楚军不利,淮阴侯乘势再次攻上去,大败楚军于垓下。

汉军夜间高唱楚歌,楚军自项羽以下莫不以为汉已尽得楚地,乃士气崩溃。项羽眼见大势已去,便乘夜率领八百精锐骑兵突围南逃。天明以后,汉军得知项羽突围,于是派遣五千骑兵追击。 项羽渡过淮水后,仅剩百余骑相随,行至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为田父欺骗,被汉军追及,项羽突至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手下仅剩二十八骑。

项羽指挥这二十八骑,来回冲阵,再次杀开一条血路,向南疾走,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长江边的乌江浦)边,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乃令从骑皆下马,以短兵器与汉兵搏杀,项羽一人力战被十余创,最后自刎而死,年31岁。

总的来说,垓下之战是楚汉之争的收尾战,此时的刘邦在经历多年的戎马生涯后,已经在政治和军事上相当成熟了。他十分清醒地看到,消灭项羽是当下最重要任务,其他事情可以先放一边。他要调动手中可以调动的一切资源,以最为稳妥的方式来战胜项羽。否则,再来一次彭城之战那样的全军溃败,那是年迈的刘邦绝对不能承受的。

于是乎,汉高祖主动将前线总指挥的大权让给了韩信,韩大将军也不负众望。在最后的决战中,韩信采取了中军对持,两翼包抄,攻心为上从而瓦解楚军战斗意志的战法。在此战中,汉军以韩信率军居中,将军孔熙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率部跟进,将军周勃断后。 韩信挥军进攻失利,引兵后退,命左、右翼军继续攻击。楚军迎战不利,韩信再挥军反击。 楚军大败,退入壁垒坚守,被汉军重重包围。楚军屡战不胜,兵疲食尽。韩信命汉军士卒夜唱楚歌,歌云:“人心都背楚,天下已属刘;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致 使楚军士卒思乡厌战,军心瓦解,韩信乘势进攻,楚军大败,十万军队被全歼,项羽逃至东城自刎而死。

汉高祖有很多缺点,例如好酒、好色,素质低下,经常对人破口大骂等,但是汉高祖有一个优点能够盖过所有的缺点那就是——知人善任。汉高祖在垓下决战这极为关键的时刻,能够做到用人不疑,这一点十分难能可贵。

所以说一个人有缺点不可怕,关键是看你的优点能否盖过你的缺点。




  

相关话题

  项羽为什么不重用韩信? 
  朱元璋与刘邦相比谁素质更高一些? 
  胯下之辱如果是刘邦遇到还是和韩信一样的结局吗? 
  同样是小吏,宋江和刘邦的人生轨迹,为何差距这么大? 
  项羽的“仁而爱人”放到现代可以理解为假客气么? 
  如果韩信不帮刘邦,历史会怎样? 
  如果鸿门宴上项羽杀了刘邦他能一统天下吗? 
  项梁死后为什么项家最后的大权会落到项羽的手中? 
  韩信被杀是必然的吗? 
  韩信上限有多高?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说刘备不战而逃是忍辱负重,赵构不战而逃是寡廉鲜耻?
下一个讨论
如果你以现代人的意识穿越回去成为康王赵构,且有以下这些人追随,会发生怎样的情形?





© 2024-05-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