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上讲,当时天下反秦,对于普通的老秦人最恐怖的是什么?就是六国攻破函谷关,对老秦人实施报复性屠杀,毕竟累累血债离的时间还不算远。而刘邦采取了温和的措施,还约法三章废除苛法,老秦人唯恐刘邦不王,这也是刘邦日后从汉中反攻的群众基础。刘邦虽然不能开天眼,但是心怀天下之人,是不会图一时之痛快,去挖人家坟破坏稳定的。
从为人上讲,刘邦本身就是仁义的宽厚长者,不是剽悍猾贼,项羽战败身死后,刘邦也为其立坟,派人看守,战争中你死我活,战胜后又何必把事情做绝呢?对于对手,也有一些同情怜悯,才更让人佩服其人格魅力。
既然是涉及刘邦,那么有一件事很能说明问题,垓下之战,十面埋伏,史记之中有一段描述很有意思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项羽死后,多人争夺项羽尸体,有五个人抢到了项羽身体的一部分,司马迁也将他们的名字记了下来“王翳取其头。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
最后这五个人也如愿封了侯:刘邦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有人说项羽口中的“故人”是指的故乡的人,即同乡,因此推断吕马童是吴中人(楚人)。而且在网上还流传着一段关于吕马童就是吕伯子的“记载”:
“吕伯子,吴中人也,家世不可考。”
“二世元年,九月,项梁、项羽起事于会稽。伯子仗剑从之。一战斩首级12,羽惊奇之,以为马童,世人荣之。”
有人还像模像样的给这段记载注明了出处:《史记列传之吕马童传》。
不禁佩服这些人的作伪能力,只不过不知他们作伪的目的是什么?
很明显,史记是不会称霸王为项羽的,而是项藉;而且史记不会为吕马童这样的人列传,你去查查史记就知道了;还有就是:故人并非就是故乡的人,不要凭自己的想象去理解。
不过这个伪作一不留神确实可以做到以假乱真。近来网上还流传着很多诸如《三国志·陈到传》这样的伪作,文笔还不错,不过大家都要当心被误导。只要不颠倒大的是非观,这些伪作也无伤大雅。
那么吕马童到底和项羽是什么关系呢?其实这个问题可以从其它4个人身上找到答案。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因夺得项羽遗体而获封的5人中,其它4人基本上可以确定是秦国内史(秦国京畿地区)人,他们和吕马童加入汉军的时间(刘邦还定三秦时),以及所属部队(灌婴部)都相差无几。由此可以推断:吕马童也是秦国内史人。
坦白讲,比较诡异的是他们这五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秦人。换言之都是秦国降将。
刘邦入关中,接管了秦的典籍和资料,以秦几百年的数量和庞大的管理体系,哪怕是萧何也无法胜任接管和鉴别的能力,毕竟萧何当时的能力和基础在那,刘邦的势力之所以能有条不紊的系统性的接收秦的资料系统,其中因为约法三章而得到秦人支持和协助到底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没有秦的典籍和管理官员参与,萧何未必就能有条理的接收
接下来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汉军出汉中直击关中,项羽分封的三王在汉军猛攻下土崩瓦解,说明这些挂着秦军将领名号的人并没有得到老秦人的认可和支持,而刘邦定关中而出关之后,又是一副秦一扫六国的局面,而萧何利用自身接收的秦朝典籍,组织旧秦国系统的官僚和人员组织生产征募兵士,让刘邦有了源源不断的援军可以与项羽进行消耗战,而京索之战,旧秦军系统的军官和老兵则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刘邦得天下的原因很多,站在大势之上。但是,旧秦国各路人马的支持也是刘邦定鼎天下的一个依仗,当时的汉军大量的充斥着旧秦国的军官和老兵,官僚系统里则有大量的遗老遗少,而对于秦人来说,别的地方分派别,可以纠结,但是秦始皇是他们的神,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神,关中三王之所以被汉军轻松打垮,核心原因就是他们并无根基,老秦人眼里他们是不过是项羽火烧咸阳之后留下的看门犬,刘邦亲历了楚汉争霸,不可能不知道项羽在关中恣意妄为的后果
挖皇陵,无非两个因素,泄愤或者图财
泄愤一说,刘邦与秦始皇并无恩怨,而刘邦游历时代曾经羡慕和赞誉过秦始皇,并且曾经发出过感概:大丈夫当如是也,刘邦要的是开万世基业,而且与秦始皇并没有恩怨,虽然出身项梁领导的楚军,但是刘邦的队伍从来都是独立的系统,不像项羽,与秦始皇有灭国屠家之恨,火烧咸阳就是典型的报复泄愤
图财一说,各路野史都记在秦陵富丽堂皇,有的好像他们在里面游览过一样,其实仔细看看秦统一六国之后的环境就知道,秦没有那么多资源扔到秦陵里,阿房宫直到被焚毁的那一刻都没有完工,秦统一六国,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开驰道,车同轨,书同文,消耗了秦大量的家底,而且秦从始皇帝之后一直处在动乱阶段,下葬和随葬的物品很多也遗失在半路,以秦统一和亡国这个时间段巨大的活动和海量的开支,野史记载中那种堆积如山的财富想想就好,而且别忘了,萧何接收了秦国的典籍,其中包括葬制部分,秦陵运进去多少东西,汉的官僚系统可比历史发明家清楚的很
再回到刘邦的统治来说,都说秦开大一统之先河,但是把大一统作为传承下来的却是汉,而一个新王朝要维持统治,必须要对天下展示自己的仁慈和胸怀,而古人重葬制,喜修阴宅,如果对前朝的标志性陵墓进行毁坏,就等于绝了前朝遗民投靠之心,对前朝遗族遗物的尊重,哪怕是表面上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个,千年之后的元就是例子,恣意妄为,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和所谓的威慑,挖掉了南宋的皇陵,并用猪狗之骨填充,虽然显示了自己的残暴和强大,但是也让被征服的南宋军民产生了隔阂,对前朝的不尊重,导致了前朝各路遗民面降心不降,最后大元也中了胡人无百年国运的魔咒,捕鱼儿海一战蒙古帝国烟消云散,相反的例子就是清,不但打着帮助明朝镇压农民军的旗号,而且在定鼎天下之后开始系统性的保护明朝的皇陵,虽然清的明保暗损一直是国策,但是在思想和宣传上,清利用自己对明的表面上的尊重,麻痹和忽悠了一大群人和势力,君不见,清入关之后,统一天下的主力大部分为前明降军,清建立统治之后,朝廷内部也是一大堆前明的降臣
想要开创万事基业,开创自己的王朝,特别是自己前面有个现成的大一统的时候,就必须得到前朝遗族的支持,而得到支持的根本就是尊重,陵墓作为人去往极乐转生的宅院,在当时人心中的地位不低于自己的家园,秦始皇陵,就是一个老秦人心中的标志,也是天下其他势力观察汉对自己态度的风向标,保留秦陵,显示的是汉的胸怀和广大,让所有人相信,汉会用最大的诚意和度量来接收他们,统治他们,至于项羽那种到处杀人放火的泄愤,会让人心寒,今天你能烧咸阳,那么明天你也能烧邯郸或者临淄,今天你想挖秦皇陵,那明天你也可能想挖赵王陵,齐王陵
秦陵的存废,实际上汉对依附势力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汉要的是开王朝传承,建刘氏天下,并不是项羽那种家族仇恨泄愤的小打小闹
实际上,刘邦和项羽背后的支持势力和利益集团,才是各自在秦陵态度上根本原因的所在,也是为什么一个秋毫无犯,约法三章,另一个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刘邦出身中低层,游侠出身,其支持者早期核心为沛县集团,均无世袭殷封,后期加入的如韩信,陈平,张耳,多为破落户,刘邦的支持集团,基本盘上并没有多少六国世袭旧贵,这也决定了,刘邦基本盘里很少有和秦存在亡国灭家死仇的人,刘邦大可以不理会统治集团内部少数六国有遗老遗少的声音,专心利用旧秦国的政治遗产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项羽出身高贵,虽然碰上了楚国灭亡的客观环境,但是父祖辈留下的威信和势力,依然让项羽享受着人上人的生活,而项家起兵的资本多为项氏宗族弟子以及楚国贵族后裔,源自旧楚军的项家军,实际上是楚军的另一个复刻,楚国原令尹宋义与项梁同为大将军,项家军里充斥着大量的六国旧贵,这些人是项家军的核心力量,虽然这些人很多出身世家和职业武家,受过系统性的训练,素养和水平远高于早期的刘邦集团,但是六国旧贵是依存于封君制下的畸形产物,大一统的国家必然伤害这些画地为牢的地头蛇的利益,所以,项羽的出身和背景以及支持势力,决定了他绝对不可能像刘邦一样来个约法三章,项家军为主的诸侯军入关的主要目的就是报复,摧毁秦的统治,复辟自己封君制度下各自为政的地头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