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吕后的父亲看了一眼刘邦就把女儿嫁给他了,难道他真有相面之术,可以看到刘邦的未来? 第1页

  

user avatar   feng-da-67-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有网友提到“女婿”问题,忽然想起先秦时代精于投资的吕家了。

我们知道,吕不韦琢磨透了立君之利以后,就放弃了耕田之利、珠玉之利,投资了秦国,有生之年实现了秦国的盛极一时,为此后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后来又有吕公投资了刘邦,一开始他的目的大概就只是在当地混个明白,然而最后的回报是汉朝。

其实还有更早的。

姜太公,姜子牙,也叫吕尚,又名吕望。还有太公望、师尚父等名号。总之,怎么称呼的都有,也不能说都错。

你不能说他没投资周王朝。

要说投资国君,获利最大的其实就是姜子牙。封建东方、世代君侯的姜太公,比吃药自杀的吕不韦、死后族灭的吕公强了何止百倍。

从这个角度来讲,前阵子上映并飞速过气的垃圾同名动画电影,把姜子牙塑造成一个枯木一样枯萎麻木的怨妇,简直就是“死错了人”(某人的丈母娘死了,他想去祭奠,就委托私塾先生撰写祭文。先生按照古书,抄写了一篇祭悼岳父的文章。主人责怪先生写错了。先生振振有词地说:古书白纸黑字印得好好的,怎么会错?只怕是你家死错了人!)。

在充满文学色彩的《史记》记载中,吕公选择刘邦,只是一眼相中就决定了。这是很传奇的故事。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件传奇的事情:

唐高祖李渊求亲的故事。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阳长公主有一个女儿。公主的丈夫窦毅在征婚的时候,拿出了一副孔雀图,让求婚的人射箭。但是他并不明说射中什么地方才行。结果很多人射中了孔雀却不能成功。最后,李渊两箭射中了孔雀的两只眼睛,成功中选。于是有了一个成语,叫做“雀屏中选”。(高祖太穆皇后窦氏,京兆始平人,隋定州总管、神武公毅之女也。后母,周武帝姊襄阳长公主。后生而发垂过颈,三岁与身齐。读《女诫》、《列女》等传,一过辄不忘。周武帝特爱重之,养于宫中,异他甥。时武帝纳突厥女为后,无宠,后尚幼,窃言于帝曰:“四边未静,突厥尚强,愿舅抑情抚慰,以苍生为念。但须突厥之助,则江南、关东不能为患矣。”武帝深纳之。毅闻之,谓长公主曰:“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许人,当为求贤夫。”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婚者,辄与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许之。前后数十辈莫能中。高祖后至,两发各中一目。毅大悦,遂归于我帝。)

汉唐两事比较来看,唐代的故事用传奇的笔调记载了李渊的射术高明,记载了窦毅不明言规则、从旁观察诸公子才德的精心安排,同时记载了前后数十人不能射中目标的情况。汉代的故事则没有这么丰富,而是直接记载了刘邦被吕公选中的事情。

那么对比李渊的故事,我们就可以想一想,吕公是不是也对女婿做过这样的挑选呢?是不是也有那么一些人,被吕公淘汰了?从常理来说,这是大有可能的事情。

当然,仅仅如此,并不足以作为确凿无疑的结论。但是,这足以动摇“看了一眼就把女儿嫁过去”的观点了。

作为一个流亡异乡的大族首领、后来他的儿子吕泽等人也在乱世拉起了一支队伍,作为这样一个负有家族责任、必须计略深远的人物,吕公应该是对女儿的婚嫁做过充分考虑的。

汉初的历史由于记载的混乱,出现了很多谜团。我们无意于此时追究记录者的责任。但是终究为此感到惋惜。刘邦的婚姻状况历来是扑朔迷离的事情。他的长子刘肥年纪还要大于刘盈。历史记载中,将刘肥说成是刘邦与“外妇”曹氏的非婚生子。但是这历来引起很多疑问。因为天下没有先有小三后有原配的道理。特别是刘邦在封赠刘肥时出手极其大方,凡能齐语者一律属齐王。一般都说齐国七十二城,刘邦却封了七十三城。后来刘肥入朝,汉惠帝刘盈在饮宴时请刘肥上座,尊之为兄,吕后大怒,几乎遭到杀身之祸。这让一部分人产生了刘肥才是刘邦的嫡长子的猜测,并进而认为吕后的婚嫁存在政治交易的问题。甚至有网友认为就是为了让刘邦当替死鬼,送刑徒去骊山。不论猜测如何牵强吧,总之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就是刘邦与刘肥的关系。这就直接导致吕后与刘邦的婚姻关系很不正常。

所以,不管怎么说,我们也不能说,吕后的父亲看了一眼刘邦,就把女儿嫁给他了。

现实中,如果说有人在你已经有儿子的情况下还要和你联姻,一定有问题。我们通常都会问:

难道你家里有矿吗?

李渊是北朝贵公子,他的家里真的有矿。但是和他一样家里有矿的人非常多,他们都没有抱得美人归。雀屏中选,这个事情真正选的,是那种既弓马娴熟、又力争上游的子弟。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在选择目标时,选择最集中、最拔尖的雀目。

刘邦就算是在丰沛小有名气,也不算什么特别富裕的豪门。况且他已经是一个家里有娃的中年人了,有什么必要联姻呢?除非他有着丰富的游侠经验,为了保护家人而隐婚,所以引起别人的注意。但是别人跟他联姻,他也应该心里有数,也会做出推拒。如果他仍旧推拒不成,那就只能是吕公一心要联姻了。那么,吕公究竟出于什么考虑,一定要与刘邦联姻呢?

由于历史记载的缺失,我们已经很难知道了。

有时候会忍不住想吐槽一句“该记的不记”。

参照其他资料来看,张良见到刘邦以后,惊异地说“沛公殆天授”。那时候的刘邦已经四五十岁了。我们常说,很多人年纪大了以后,学习能力就下降了,无法接受新事物了。但是已经开始步入老年的刘邦,依旧可以得到天才战略家张良如此盛赞,他的思维活跃、思维敏捷、思维清晰,应该是极为出众的。

我们在分析历史上一些君主不能做好职责的时候,经常说“缺乏帝王教育”。可是刘邦除了少时读书、然后出去做游士以外,大部分时间都只是在家乡结交豪侠。这也算帝王教育吗?作为战国末期大国韩国贵公子的张良能够说出“天授”一词,这甚至反而说明刘邦在与张良交谈之前,根本没有接触到过张良才接触到过的战国贵族教育。三晋地区早在三家分晋以前就有集中教育贵族公子的传统,他们是真的见识过帝王教育的。

所以我们大略只能猜测说,一方面,刘邦表现出了极其优秀的素质,在丰沛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一方面,县令和吕公由于各方面考虑,在特定形势下有长期或者紧密联盟刘邦的必要,所以才达成了联姻的合作。具体怎么回事就不好说了。如果是拍电影可以发挥一下,但是也不能发挥得太过分。

但是刘邦毕竟只是亭长,还是比较弱势的。一般强势方与弱势方联盟,弱势方需要冒更大的风险。所以这可能为后来刘邦需要承担押送刑徒或者劳役(为了省事一直都说是刑徒,这里注明一下)的高风险任务埋下了伏笔。

另外说个题外话,考虑到秦始皇陵用了大量的水银,所以刑徒们未必都是被骊山陵墓繁重的工作累死的,也有可能是直接被水银毒死的。或者毒死和累死同时起作用。但是无论如何,都引起了民众的恐慌。


user avatar   qing-hui-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要是实力非常强大的人家,会为了避仇,举家从砀郡单父县,搬迁到相邻的泗水郡沛县吗?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在那个年代,搬家可是非常重大的事件,会对家族实力产生损害。搬得越远,实力越受损。

秦代就是用这招

徙天下豪富於咸阳十二万户。

汉代也是长期使用这个政策。

诸侯初起时,非齐诸田楚昭屈景莫能兴。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之族宗强,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高枕而卧也。

臣愿陛下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居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以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

茂陵初立,天下豪杰并兼之家,乱众之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

元朔二年夏,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

募郡国吏民訾百万以上徙平陵。

徙郡国豪杰訾五百万以上五千户于昌陵。

初陵,京师之地,最为肥美,可立一县。天下民不徙诸陵三十余年矣,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可徙初陵,以强京师,衰弱诸侯,又使中家以下,得均贫富。汤愿与妻子家属徙初陵,为天下先。

刘邦的家族不穷

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

刘邦年轻的时候就当过游侠

他最年幼的弟弟也能外出求学

楚元王交字游,高祖同父少弟也。好书,多材艺。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伯者,孙卿门人也。及秦焚书,各别去。

刘媪是刘太公的妾室,刘邦是刘太公的庶子,一个能娶妾的家族,怎么可能穷呢?

高帝母兵起时死小黄北,后于小黄作陵庙。
汉王即皇帝位于泛水之阳。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追尊先媪曰昭灵夫人。

刘邦是汉五年当皇帝的,这时候他的母亲刘媪早就已经去世了,所以才会追尊

夏五月,太上皇后崩。秋七月癸卯,太上皇崩,葬万年。

汉十年,太上皇后才去世,之后是太上皇刘太公去世。

由此可见,太上皇后这个太上皇的正妻,与刘邦的母亲刘媪昭灵夫人,并不是同一个人

夏五月辛未,诏曰:“昭灵夫人,太上皇妃也;武哀侯、宣夫人,高皇帝兄姊也。号谥不称,其议尊号。”丞相臣平等请尊昭灵夫人曰昭灵后,武哀侯曰武哀王,宣夫人曰昭哀后

到了吕后去世前,刘媪才被从昭灵夫人升格成昭灵后的地位

刘邦是亭长

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

如果刘邦是穷小子,那么是不能当吏的。

韩信就是穷,所以当不了吏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

亭长这个位置不算高,但是请注意名字“泗水亭长”

泗水郡的郡治沛县,沛县的这个亭名字是泗水亭,与泗水郡同名,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而是证明了泗水亭在沛县的重要性。

换而言之,泗水郡的首县是沛县,而沛县的首亭就是泗水亭

刘邦这能力不简单,他可不是沛县本地人,而是丰邑人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

他能从丰邑,到沛县当泗水亭长,而不是在丰邑当什么亭长,这可不是容易的事。


还有其他方面的证据,也能证明泗水亭在沛县的重要性

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只有在县城里的亭,才能有空与县廷里面的吏员混在一起,互相之间打得火热。

夏侯婴,沛人也,为沛厩司御,每送使宾,还过泗上亭,与高祖语,未尝不移日也。

夏侯婴是沛县的车夫,接送使者、宾客。他接送这些人,不可能在偏远的亭长期待着,必然是县城里的亭,这样领导要用车,一叫就能找到人。否则领导要用车,还要派人去找老远地方找他,那不就误事了

婴已而试补县吏

会误事的人,是不会让他升官的。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

县里面送刑徒去郦山,当然要派县里首要的亭长去干活

吕公避仇而来,当然怕仇家派刺客,当地的治安很重要

吕公与沛令关系好,但沛令是县官,而刘邦这个泗水亭长才是现管。

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吕媪的想法是沛令比亭长大多了,把女儿嫁到沛令家,不比嫁给亭长好太多吗?这就是没远见的想法。

县令官位是比亭长高,与吕公关系更好,但县令是流官,今天在沛县,说不定哪天就调走了,难道吕家还跟着这个县令搬迁吗?而刘邦这个亭长是地头蛇,无论县令怎么换,地头蛇是不变的。



吕家做为外来户,想要长久的居住在沛县,就必须与地方势力结合。

沛令恐,欲以沛应涉。掾、主吏萧何、曹参乃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众,众不敢不听。”乃令樊哙召刘季。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
……
刘季乃书帛射城上,谓沛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刘季

这个沛令,不知道是不是与吕公关系好的那个位,但可以确定,这是一个流官,不是当地人,所以县令必然是不可能长久待在一个地方的。

吕公不光把女儿吕雉嫁给了刘邦,还把吕须嫁给了樊哙。

樊哙是屠狗出身的,还是刘邦的小弟。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
……
哙以吕后女弟吕须为妇,生子伉,故其比诸将最亲。

说起来后来的孙策与周瑜,取大小二乔,倒也有相似之处。

吕公把女儿嫁给刘邦,其实是借着自己与沛令关系好,加上自己的力量,把刘邦这个女婿给搞定了

刘邦年纪不小了,不可能一直没成亲,他之前的正牌妻子,应该就是刘肥的母亲,姓曹

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

这个曹氏,很有可能是曹参的族人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

萧何在刘邦没当亭长前就经常帮他,在刘邦当了亭长,也与他关系很好

高祖戏而伤婴,人有告高祖。高祖时为亭长,重坐伤人,告故不伤婴,婴证之。后狱覆,婴坐高祖系岁馀,掠笞数百,终以是脱高祖。

刘邦与夏侯婴玩耍的时候,不小心误伤了夏侯婴。夏侯婴自己都没说什么,怎么会有人不长眼,去控告刘邦?要知道刘邦与沛县的官吏关系还不错,必然是有人对刘邦不满意。

而且夏侯婴已经做了伪证,证明不是刘邦伤了自己。结果还是把这个案子翻了过来,硬是把夏侯婴搞到坐牢挨打。

谁这么有能量,有这么大的仇恨,硬是要搞县里首要的亭长,这个亭长还与沛县主管吏员考核的萧何关系很好。这个人还能把已经定的案子,再翻过来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

曹参是狱掾,刘邦把吕雉当成正妻,原来的曹氏变成外妇,这不是打曹家的脸吗?曹参能不恨吗?

当然出首告刘邦的人,不会是曹参本人,只是暗地里受其指使,之后能把定下来的案子翻过来,估计曹参没少出力。

一个能与县豪吏结亲的刘邦,吕公为了与刘邦结亲,不惜得罪一个豪吏,这个亭长刘邦会是一个穷小子吗?


user avatar   yu-chen-tian-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刘邦有个亲弟弟叫刘交。

刘交在秦始皇焚书之前跟着一个叫浮丘伯的人读书。

这个浮丘伯的老师是荀子。

荀子另外两个著名学生叫李斯和韩非。

家世没那么好,但也不是很差啦。


user avatar   Ivo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假设你生了一个女儿。

和一个看起来没啥本事的小白脸好上了。

虽然你不是很喜欢这个小白脸但是看着小伙子还有点上进心也就算了。

过了几年,那个没啥本事的小白脸发达了,成了上市公司的总裁。

这个时候亲戚们来串门的时候都给你说,真是有福气,找了个好女婿啊……



这时候:

A、哪里哪里,这个穷小子和我家女儿好的时候啥也不是,这是走了狗屎运。

B、呵呵,我当年一眼就相中了他有上进心,将来一定会有一番成就,要不然哪这么容易把宝贝女儿嫁给他。


所以,你会选A?


user avatar   li-mu-59-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秦汉史就是一部女婿史,而刘邦是这些女婿当中成就最大的那个

生儿子,除了李渊,又有几个人有本事生个儿子比自己更强?

纯粹就是一个巧不巧的事情

但是招女婿就不一样了,选才氛围广嘛,你只要家里有钱,看中谁就是谁,跟现在的天使轮差不多

只是再多给个女人而已

吕不韦投资异人,成大秦宰相

他才是第一个真正天使轮投资,回报是天下的人

自他以后,很多大款都是类似的投资方式

吕家投资刘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刘邦年轻的时候做游侠,在外面混的时候有过不止一个大哥,一个是王陵,就是后来的宰相,还有一个是张耳

张耳也没有钱,但是他就是一个富豪把女儿嫁给了他,立马牛起来了,后来做了诸侯王

刘邦年轻的时候很多事情都会学习张耳,当上门女婿恐怕也是,要不然他为什么一直不结婚?

恐怕就是在等一个学张耳的机会

而吕家从山东来沛县避难,地头蛇刘邦找到了机会

吕公相面的故事只有相刘邦这一个,他未必是真的会,真能看富贵,怎么看不出来老熟人萧何也是大富贵?

恐怕是别人给他说刘邦面相好,他以这个借口把女儿嫁给了刘邦,其实他是选择了刘邦做投资

后来的刘备娶媳妇也类似,也是当地大款嫁女儿,投资了刘备

当时凡是家有资产,想做大投资的财主,都喜欢投资女婿而不是儿子

因为女婿投错了可以换,儿子不行

陈平家乡的首富,投资了五个孙女婿,五个都死了

你给我说克夫克死的,我不信

你要是说投资完后悔了,想换人给弄死就合理多了

一直投到陈平,他才满意,然后在哥哥家寄居的陈平一路青云直上坐到丞相

这要是投儿子,发现回报率不够,还能弄死儿子不成?

再说了,乱世投资,投的是造反的买卖,哪有投资儿子,让儿子带头造反的?

肯定是投资女婿啊

那个年代给女儿换老公就是屁大点儿事儿,汉武帝的妈妈就是他外婆给换的老公,没人觉得心理上过不去,跟现在换支股票的心理压力差不多

沛县当地,刘邦是地头蛇,吕家投资,投的就是地头蛇

原因很简单,他们是逃难来的沛县,当地需要人罩着,要不就是白社会(县委干部)要不就是黑社会(地头蛇)

吕老头觉得黑社会比白社会有前途,于是选择了刘邦而不是县长

也就是说吕家只能二选一,吕公选择了地头蛇刘邦

二选一,就是一半的几率,这不需要相面,看谁顺眼就是谁了

之所以看刘邦更顺眼,恐怕是因为他脸皮实在是太厚了,厚到大庭广众之下,吹牛不打草稿,进门就喊贺万钱,在当时他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几百,喝顿酒就喊贺万钱,然后一毛钱不出,这脸皮厚到城墙根了

你可能不欣赏厚脸皮,老江湖是很欣赏的

糜家投资刘备也是看上他的脸皮

张家投资陈平也是看上他的脸皮(分个猪肉都敢吹将来宰天下)

换成好听的描述就是泰山崩于前 而面不改色

这是成大事业的重要基础

估计那个县长没有这个本事,于是吕公选择了刘邦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二选一,选了脸皮厚的

巧合的是这个厚脸皮真的做皇帝了


其实你要是投资人,你也选脸皮厚的

没人敢拿自己的钱投资脸皮薄的人

太特么危险了,他要是关键时刻一慌,你全家都没了……


user avatar   zhou-zhan-84-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又怎么样?

我想问一下,就算是,又怎么样?

我想问一下,假如就算是大半个世界40亿人被40K化的美朝打造成了神权铁幕,“你们”如愿以偿的看到了反法同盟战争上演?那又能怎么样?

不能怎么样。

我们没有过跪地吃到五饼二鱼的记忆,我们只有一再妥协,一再退让,落得万人坑的记忆。


这个世界一贯就是这样,这个世界的历史一贯也就是这样,这个问题也就是这样。

再坏,能坏到哪里去?只要我们大多数人一天不跪,只要我们一丝余火尚存,哪怕我0薪水累死在兵事工厂里,他就不是最坏的时候。

只要救火救灾救瘟疫时,年轻人是一往无前,中年人献血自觉做网格员,而不是BLM VS KKK,他就不是最坏的时候。


笑吧,忧心忡忡的同胞们。

这个问题下,应该大笑啊!

我们为什么皱起眉头?

中原就是缩小版的世界,世界就是中原。

我们自己不跪下,我们自己不听迷了五饼二鱼的鬼话,做出北方邻居那样亲者痛仇者快的事,能坏到哪儿去呢?

难道能坏到上个世纪列强满处画租界,“八佰”勇士用生命演出一出戏,却仍然景明楼里写满耻辱的时刻么?


崭新的旧世界,和未知的新世界的交界线上,我们要笑啊。

很想让我们哭,让我们跪,让我们去死的那些人。

我知道友站文宣组的某些黄皮直立猿们在疫情初期干过什么,想要的是什么。

你们已经犯下了血债,再多墨水,也洗不白了。

你们可以不在意,你们可以在友站用另一套话术,扎堆假装我们很弱,假装我们很无助,假装你们能赢到最后分食我们的血肉。

放心,不可能的。

能咬人的狗,至少是狼狗,而不是吠都称不上的耗子。

你们越是支支作响,我们越要笑,我们越要知道你们是如此的羸弱假装猖狂。

没有5个ABCT,18个航空中队,你们不能在我们的领空叫嚣,用几架电子战飞机视我们天空为无物,所以你们只配做这些鬼鬼祟祟的事。

没用的,互联网有记忆,现实里更有记忆。

鬼鬼祟祟的东西,最招人恨,最不会被忘记。

就是因为你们见不得阳光,所以我们才要放声大笑,放声嘲笑鼠辈。

你们的“国际环境”,才是最坏的时候。

KKK可不会因为你们喊了入籍誓词,就当你长了一身白皮。BLM更不会因为你们也是少数族裔,就不零元团购你们。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而你们注定不配得到一分同情,你们用肮脏行径亲自证明了你们并不是什么同胞。

你们的处境越坏,我们就越高兴。

这都是你们应得的。


user avatar   cao-yi-yi-3-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一个大家都不愿承认的考古学事实:甲骨文里面的商王武丁征服东亚(当然有点偏题了,决定性的战役,这不是一场战役,而是一系列的征服战争)使得东亚(华夏)人种扩散到整个东亚大陆。在这之前东亚(华夏)人种只是蜗居在太行山区的可怜虫而已(现在研究发现东亚华夏人种和东亚地区的其他遗传学族群差距相当大,和非洲黑人差距是最远的,有强烈的遗传漂变)殷墟殉葬坑里面的人种博物馆就是证据。像东亚这种常染色体极纯粹(比如不算封闭的西北人群受到外部的影响仅仅只有3%,南北汉人其实差距极小,两广汉人差距稍大一点,但是跟其他族群的距离还是很远,虽父系母系很多样,决定体质人类学的常染色体却非常单一)并且规模庞大的族群放到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份,分子生物学意义上东亚(华夏)内部分化度是所有亚人种里面最低的却是人口极多的。连一些边疆的小民族都不如(日本人韩国人都是华北汉人的小分支)东亚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显然不是个最佳解释

杨希牧先生曾对近400具祭祀坑头骨进行了测量,划分出五种形态

Ⅰ 北亚人种类型,类似现代布里亚特和楚科奇人,80具,占35.6%

Ⅱ 太平洋尼格罗人种(亚洲昆仑奴)类型,与现代巴布亚人和美拉尼西亚人头骨类似,38具,占16.9%

Ⅲ 欧洲人种类型,与现代英国人头骨类似,只有两具,占0.9%

Ⅳ 爱斯基摩人类型(极北)55具,占24.4%

Ⅴ 小头人骨,50具,占22.2%

添加资料:世界上常染色体纯粹的人群只有东亚,巴布亚,西非,科伊桑。而不是大家认为隔离于新大陆的印第安人

东亚人常染由纯粹的北部东欧亚成分组成,其内部的差距也极其微小。巴布亚人常染由纯粹南部东欧亚成分组成,巴布亚是个研究人种进化的天然博物馆,Y染很多样(而且大多都是接近根部的类型),常染很单一,体质很多样。西非人和布须曼人也是两种不同的纯粹非洲常染人群。

而世界上其他人群的常染构成都较为复杂,欧洲人由西欧亚狩猎采集者WHG,古北欧亚人ANE,Basal Eurasiam这三种差异很大的成分组成。中东人由WHG和Basal Eurasian两种成分组成,部分还有非洲常染。印度除了有欧洲人的三种成分,还有很高比例的西欧亚与南部东欧亚混合形成的印度土著成分。半岛东南亚人由北部东欧亚和一部分印度土著成分组成,岛屿东南亚人由北部东欧亚成分和部分巴布亚成分组成。印第安人和西伯利亚原住民由北东欧亚成分和部分ANE成分组成。中非,东非人由西非成分和部分科伊桑成分和不同比例的西欧亚成分组成


user avatar   can-lan-xing-kong-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随便说几个想到的:

斯卡文的单位ratling gun鼠特林,无论是英文还是中文都很巧妙

然后各种warp翻译成次元也是非常不错的。毕竟词本身跟次元搭不上边

storm vermin翻译成风暴鼠

然后skavenblight翻译成斯卡文魔都感觉也是很形象的

泰里昂和泰格里斯都用泰开头,突出二人是兄弟(tyrion一般应该是提里昂吧)

在不同的区域,翻译者明显用了针对不同文化所用的翻译模式,而不是简单的音译。比如帝国的各种道夫和海姆,矮人的各种XX堡,古墓王的城市就用了比较exotic的翻译比如喀慕里的音译应该是海姆里之类的

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人名翻译有妖婆赫利本(妖婆突出她其实很老),grudgebearer负怨者,xx the grim翻译成无情者xx。

混沌派系的翻译也很有意思。chosen翻译成神选者。听着就厉害。dragon ogre龙巨魔的翻译省掉了巨字(因为他们明显不是巨魔)以防引起争议,sigvald the magnificant直接翻译成美人西格瓦尔德,很符合他的设定。

蜥蜴人的翻译也很不错。四种蜥蜴人如果音译就是斯奇克(?)、萨鲁斯、克拉西和史兰。翻译者形象的翻译了前三个(灵蜥、蜥人、巨蜥)但又没有用“蟾蜍”这个翻译,而是用了史兰,显得他们与众不同而有些高贵。cold one翻译成冷蜥,而horned one明显跟冷蜥差不多所以没有翻译成“角蜥”而是巨角冷蜥。

不过也有些我觉得翻译欠佳的。比如grimgor ironhide的铁皮,应该是维京名吧,但听起来真的好蠢。还有死亡大师斯尼奇,snikch本来应该是跟sneak有关系的(他自己都说sneaky snikch),但翻译却只是音译了斯尼奇。还有lord kroak克罗卡领主,人家明显不是领主,这里的lord翻译的就不太合适。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魏变法强三代,秦变法强七代”,此说到底有什么出处不清楚,但严格上讲应属历史发明范畴。

这段文字暴露出了2个史盲级的误解:

一是误认为东周时期的变革是在一次孤立的变法活动中完成的;

二是误认为变革的红利期可以简单到用伦理辈分概括。

客观上讲,上述误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中学历史课本的章节划分——并不是说课本有大错误,而是由于内容过于精炼及特定章节划分因素让一部分中学生产生类似的误解——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刻意迎合,使这一误解进一步加深。

具体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在低龄的朋友当中,有一部分学习能力比较强的朋友在进一步学习历史知识后会有颠覆性的认识,另有一部分不大喜欢学习或中枢神经系统尚在发育阶段的朋友会极力排斥和自己臆想有冲突的客观事实,最终形成了网络上“秦教徒”的普遍亢奋及普遍被嘲弄的现实。

2,

有关“魏变法强三代”的说法,提出这一观点的朋友大抵没有认真看过年表。

李悝变法正式执行的时间节点在魏文侯最末期,如果真要捅到“三代”的话,那应该是魏武侯、魏惠王、魏襄王三朝。

即使纠正一下,矫正为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三朝,也有大问题:

一个是魏文侯一朝整体在李悝变法之前,而魏国的衰落事实上正是在李悝变法之后的魏武侯一朝开始的;

另一个是魏惠王一朝在中期就已一落千丈,强势期根本凑不到一朝。

总之,“魏变法强三代”是不成立的。

3,

“秦变法强七代”也有大问题。

其一,秦公室作为周代古老封建主(或奴隶主)之一,最迟在秦武公也已经开始了变革活动,且在东周时期一直都是绝对意义上的强国,显然超过了“七代”;

其二,战国前期的秦国虽整体处于“被动挨打”的态势(林剑鸣语),但相比于齐、楚两国而言,秦国在与魏国对抗时的处境明显好太多,秦灵公、秦简公对魏国还有强有力的反击,说此时的秦国不“强”无疑是荒谬的;

其三,秦国在秦献公时期就已经摆脱了被动挨打的地步,在秦献公末期,秦军对魏国的攻击已经相当凶狠,但凡稍微查一查地名,也能看出当时秦军的攻势绝不亚于秦孝公一朝,把秦国“强”的时间节点定在秦孝公一朝也是不合理的;

其四,秦二世一朝其实也不能说不“强”,当时秦军打到赵地被纵军击败,其实和秦昭襄王一朝、秦庄襄王一朝的情况也差不多,秦被灭这是在秦王子婴——从这个角度上看,应该一直捅到“强八代”才对。

总之,这一观点和“魏变法强三代”一样都是错误的。

4,

客观上讲,秦魏两国之间的此消彼长有多种因素,变革只是其中之一。

在这里,我们必须要肯定一点,秦国的变革应确比列国更为彻底,具体原因当于秦国本土士人并不兴盛、朝中多由外籍士人充斥有很大关系。

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应忽视其他因素,比如魏国地缘环境的绝对劣势,比如特殊外交环境下的大势所趋,等等。

从目前已知的情况来看,秦国在战国末期也并不比其他诸侯国先进,当时仍在吸取中原的变革经验。

当然,你非聊某些影视作品或某个不太负责任的纪录片里的一些内容,那当我没说。

打个岔,《韩非子》那段说的是军功赏罚的落实情况的区别,不是军功系统有或没有的区别。

5,

不过,你要非站在“老秦人”或者“秦吏”的角度,那肯定是另一个结论。




  

相关话题

  为什么后世有很多人把项羽当做英雄,而窦建德却被逐渐遗忘? 
  如果你魂穿在了戚夫人身上,时间点是刘邦死后,该如何自保,不被做成人彘? 
  如果彭城之战,刘邦死在项羽手里,项羽会继续分封制吗? 
  韩信那么厉害,刘邦为什么能成功地三夺韩信兵?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吕后长兄吕泽果真是汉军二号人物,并为刘邦打下半壁江山吗? 
  假如刘邦没有韩信的帮助还能统一天下吗? 
  刘邦的弟弟刘交,史记说“高祖之同母少弟也”,汉书说“高祖同父少弟也”,他们是不是同父母兄弟那个说的真? 
  从各方面来讲,汉高祖刘邦与汉光武谁更出色? 
  为什么像刘邦这种地痞也能写出《大风歌》这样的句子呢?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心脏支架成医药回扣重灾区,是否存在滥用问题?集采后几百元的价格还有利润吗?是否会影响后续研发?
下一个讨论
有没有一瞬间,突然感觉人居然可以那么好或者那么坏?





© 2024-12-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