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怎么看待刘慈欣说「IT 技术的增长造成人类进步的假象」? 第1页

  

user avatar   eric3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碳基生物坐着化学火箭探索太空就是图一乐。

先发展IT升级为硅基生命,同时发展核聚变,然后以“有思想的太阳”的形态走出地球才是正道。。。


user avatar   ji-xuan-yi-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嗯嗯,让哀家来凑个热闹吧正好最近的脑子在这个位面爬行。。。。

1,文法和文学意义上的刘慈欣。

刘慈欣承认自己受到的文学影响来自俄罗斯。

那是一种北方的,旷远的,苦难和荣耀交织而成的文法。这种文法很难关心到具体的人事上去,倒不是说刘慈欣的作品中没有细节,但是他的细节完全是符号意义的,从三体中娘化的年轻男性,到球状闪电里主人公的人生经历:这些东西可能都是存在的,但是,这些东西离我们很远。

在这种来自北方的文学体例中,细节和个人,是为了宏大主题而服务的,所以到了宏大主题真正展开的那一瞬间,那种北方荒原上才能体会到的壮丽,孤独和残酷铺展开来了,无论是《球状闪电》中那个冰蓝色太阳绽放的那一刻,还是《三体》中宇宙最终毁灭的壮丽景象,都会给读者留下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

而这其实并不是我们的文学传统。

华夏世界的文学传统,最终关注的,是具体的人的经历和灵魂。进一步讲,是天人合一,人和这个世界的碰撞和交融。主人公和残酷的世界在反复搏斗之后达成的一种非其所愿的最终和谐——无论是《红楼梦》结尾处大笑在大雪中的那个人,还是《三国演义》末尾处刘禅和司马昭的对谈。他强调的是自由意志的伟大和边界。

但是这个东西,在刘慈欣的小说中是比较少见的。我读完三体,对那个宏大的模型和宇宙结构印象极其深刻,但是具体到人物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不真实感。我不知道那些主要人物的性格是怎样发展的,我理解不了维德最后为什么要放弃——当然从浪漫主义的角度我可以试图认为这种安排才显得荒诞和符合主题,但这不是人性。

人是不会做出维德那样的选择的。就像这个世界不可能有一个完全符合罗辑痴念的女神。

性格是会积累的。性格的裂变是需要铺垫的。以《三国演义》为例,曹操从忧国青年走向对帝国和命运的质问和背叛,经历了无数个重要节点,而这些节点罗贯中和陈寿都写出来了。

因为强硬丢官是第一次,对帝国开始怀疑。

讨董失败是第二次,对身边这群人开始怀疑。

杀吕伯奢是第三次,对自己坚持的东西产生质疑。

死曹昂和典韦是第四次,对自己本身产生怀疑。

赤壁惨败是第五次,对自己是否有天命和能够搞定这个时代产生怀疑。

这一系列累积到最后,才发生曹操最终称公,否定了秦汉帝国四百年最高爵位为列侯的这个法统,那一瞬间他彻底站在了商鞅,秦始皇,刘邦,光武帝和汉征西将军曹侯的对立面。而捍卫这一切的刘备,关羽和诸葛亮则也终于有权发出嘲讽。

但是你看刘慈欣笔下的人物,不,这种性格转折是比较少的,这是很大的遗憾。但符合他的逻辑——他的小说,本质上是为了传播一种情感,或者说理念而存在,而不是为了具体的人和灵魂而存在。

为了强调这种理念是孤独而高傲的,他的主人公,永远被这个世界遗弃和不理解。

章北海,维德,罗辑,球状闪电里面的女科学家,都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做一些正确的事情。人类唯有在威胁到来的时候,才会选择这些疯子,但人类永远不会理解这些人。这些孤独的天才和疯子身上充满了反人性的高贵品质。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疯子都会多多少少对自己的疯狂有所愧疚,他们通常会以死了断,要不就是我也符合人性一把,让你们看看这么做的后果——他们并不认为自己这么做好,只是为了人类的前途必须这么做,而且他们在最后,居然会用极端的手段来剖白自己,看,我其实是有人性的,不信?我死给你看,或者我按你们的规则玩,让天下毁灭给你看。

这就是刘慈欣的套路:他的主人公是普罗米修斯,每个人骨子里都是要带来弥赛亚的人,都是背负十字架的耶稣。

既然小说是这样一种救赎和毁灭的主题,那么,理解文法并不难,且看他的用词:

这时,最不可思议的奇观出现了:在蓝太阳那幽深的内部,有许多璀璨的小星星放射状地飞了出来,那些星星一飞出光球的边界,立刻变成一个个物体,大小不一,当人们看出那些飞散的物体是什么是极为震惊:那是一个个的大篷!这些从蓝太阳重飞出的大篷看上去很有质感,绝不是幻影。它们大小不一,最大的比毁灭前的原物还大,成为天空中漂浮的一个个精致的模型。这些处于量子叠加态的大篷,在观察者的目光中迅速坍塌为毁灭态,纷纷拖着一个有自己映像叠成的尾迹消失在空中,但量子态的大篷仍不断从光球中心飞出,这是一个大篷的概率云,它在向空中弥漫的,蓝太阳也笼罩于概率云中,只有观察者才能抑制云的膨胀。

用词并不复杂,但是组合起来达到了一种极端的寂静和旷远。

那是北方荒原的寂静,和北方荒原上才能孕育出的灵魂——自毁,救赎和弥赛亚,这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同一般印象不同的是,文法和文学是不可分割的两种东西。词汇的选择,句式的长短,就反映出某种文学的气质。

唯有自我毁灭的美感,才是不可动摇的。维德放弃了奋斗,和圣母坚持着慈悲,乃至叶文洁怀着对世界的绝望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这一切的文学逻辑是一样的——自我毁灭,为了美,为了弥赛亚。

嗯,那是一种哀家爱到骨子的,但也知道怎么对付的魅惑和美感。

看刘慈欣的东西,一定要放苏联的军歌。那是一种极致的非理性,和极致的美学。

2,心灵史意义上的刘慈欣。


2.1,军工家庭的出身。

2.2,对文革的追问和恐惧。

2.3,工业党人的心理形成和商业社会中的失落。

2.4,小说:这些东西加起来之后的一种舒展。

所以,有这样的结论:前二十年是很好的,文革十年是不可理解的,改革开放后是失落和不太妙的。

这是工业党人共同的心灵经历。刘慈欣的小说是这种心情的一种表达。

工业党人都很浪漫。

3. 关于这篇讲话。

那么一切都顺理成章了,不是吗?

老调重弹的事情是,我们的世界是被1500年之后的局面塑造的。

从技术的角度上讲,我们经历了几个大进步。

1是能源的利用,煤炭,石油,核动力,好了打住了,到核动力就截止了,以后是啥不知道。1500年以前主要动力是畜力和人力,换句话讲是食物转换为动力,现在是矿物直接转化或者通过电能转化。

2,是在此基础上的机械制造的进步,目前所有的工业成果,都建立在我们有能源能够冶炼这些工业原材料上的基础上。

3,在2基础上,是机械控制的进步,从传统的杠杆滑轮力学机械,到现在的智能控制机械——前者在工业化之前就有,弩炮,床弩,织布机,都能做到,后者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电可以传达命令和使用力量的程度,电不仅仅是信息的媒介,还是力的媒介。

4,在3的接触上,我们才迎来了真正的,超越印刷术的信息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要解决的并不是简单的命令传输和力量传输的问题,而是整个人类社会组织方式的革命——始皇帝想调南海郡兵北上,要刻好竹简,骑马过去符合兵符,周期是几个月。现在今上要发最远的兵,迟早也就是一个回车键。

而现在,信息技术革命对传统社会结构的冲击才刚刚开始——嘻嘻,这个我少讲一点。

所以有了这些逻辑框架,对刘慈欣的这个讲话就可以建立起观点了。

第一,从文法,工业党,俄罗斯文学和建国史来看,工业党人在商业社会注定不合时宜,没有战争,就不会有实体工业的进步,而有战争的情况下,也未必会有。1500年以来的技术爆炸是怎么孕育出来的?答案是:并非是有组织的,而是随机组合的一个有效结果被固定和延续了。

第二,刘慈欣对信息技术革命之下社会发展的忧虑我认为是有道理的,他是从对实体投入变小来考虑的,而我认为商业社会不可能大量投入到航空航天去——这东西不赚钱。哀家另一个观点是,信息技术革命时代的任务和要求,大部分人并没有体会:新的信息传播效率,必然形成新的政治组织模式。那些从前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帝国们正在这种新的组织模式冲击下慢慢松弛。

第三,新的信息技术革命对不同文明不同政体的冲击是不一样的,印刷术冲垮了欧洲的神权,但在北宋和明清则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第四,上一条的原因是——造纸术和印刷术在欧洲出现的时间间隔很短,等于西欧世界连续两次革新了信息技术并且引发了社会模式的大革命,而在中国并非如此,我们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者,适应的相对就好一些。

第五呢,不妙的是,网络技术并不是我们发明的。

第六条呢,总结一下吧。我热爱着刘慈欣的每一篇小说,一直都是。那是一种上个时代的美学——关于自我毁灭,集体主义,弥赛亚和永不停止的战争号召。

但同时要明白,这样的美是孤独的,在中国,起码有一半以上的人排斥这种美。坚持这种美学,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毁灭,曹操在自己的晚年做了妥协,他苟延着死去,诸葛亮却没有,他壮烈地燃烧殆尽。

所以,哀家还热爱着另一种美。

小楼灯明灭,俏脸粉生红。


user avatar   s.invalid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6.7.7补充:

@浪客

同学提到SpaceX使用显卡解决了被称为“上帝难题”的湍流问题。这当然是IT界反哺航天的实例;但实际上,这更是游戏业对世界的贡献

稍微了解点过去二十年IT软硬件发展的都知道,那一代代迅猛发展的CPU/显卡,其实是靠着一代比一代精美但一代比一代更“吃”计算能力的游戏带来的强劲需求推动的;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威盛、矽统、voodoo……一个个IT巨头的尸骨,这才铺就了通向GPU的道路。

没错,再强调一遍:GPU这看起来如此高大上的东西,自始至终都不过是显卡;它之所以会出现和改进,自始至终也只是因为游戏画面方面的需求。


近些年CPU/GPU发展缓慢,原因一个是光刻技术已近极致、突破乏力,另一个原因就是游戏画面等方面已近完美,下一次可见的、基础级的飞跃又遥遥无期,这才致使电脑升级换代压力锐减。


两个原因里面,后者是最为关键的。

否则,若游戏业还能制造出升级压力,那么至少还可以向多核、每核心独立内存等等并无太大技术门槛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得计算速度继续飞速提高,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早早进入“后PC时代”。

然而游戏带来的升级需求没了,PC的发展动力就没了;反倒是手机的发展带动了低功耗高性能芯片的快速发展——但下一个增长点是什么?VR吗?还是脑机接口?谁也不知道。


综上,再明显不过,没有游戏等民用乃至娱乐领域带来的、对性能无止尽的需求,别说现在这些性能夸张的显卡,就连CPU都甭想像现在这样发展——砸那么多钱做出那么多性能过剩的机器干嘛?


若全世界5台计算机都够了,intel在研发CPU方面砸进去的钱就够美国步苏联后尘了,哪还能继续支撑nvidia等烧钱大户呢?

何况还有那么多在与intel/nvidia的激烈竞争中死掉的企业。


只靠拨款,累死几个美国也甭想在20年内把IT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



那么,没有游戏业促进的、过去二十年PC时代的飞速发展,spaceX想用现在性能夸张的显卡解决湍流问题?它用屎吧。


游戏带来的升级需求压力消失之后,今后IT业的发展动力在哪?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恐怕人类的航天又要受挫折了。


所以你看,人类科技的发展是非常非常复杂的。起码在IT这个实例里,砸几万亿美元进去,累垮几个超级大国,最终取得的效果,也必然远及不上卑微的、“满足宅男/宅女们一点小小的娱乐需求”的游戏业。



——嗯,我的意思是“在当前案例里,游戏推动了人类科技方面的突破”,并不等于“人类的科技突破必须靠游戏推动”。





火药起自于炼丹、天文最初是巫祝卜筮的需要;苏联亡于无视客观规律,用行政力量蛮干快上……自然的规律从未屈服于那些傲慢的、自以为能掌控它而不是顺应它的人们

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所以,老话说的好:欲速则不达

那些傲慢的、不去虚心向自然请教规律的人啊,请收起你的傲慢,先学会顺其自然吧



否则,请扪心自问,若你掌权,会不会毫不犹豫的毁掉这看似毫无意义、只会虚耗年轻人青春的游戏业?

很好,你毁掉了人类解决湍流问题的希望

甚至,有可能在诡谲无常的历史进程中,这一错过就是永远:只是因为一纸游戏禁令,地球就永远失去了突破到星际文明的希望,这并不是不可能的。

举例来说,如果有一颗直径1km的陨石,将在100年后撞击地球……而且除非接下来的50年内,再次幸运的出现了别的什么增长点,促使GPU这个前置科技被点出来,否则航天就发展不到足以应付如此尺度的小行星的水平……

这是完全符合逻辑、因而极有可能成为现实的一种可能。


若真是这样,那么,很遗憾,但仍然不得不告诉你:你间接毁灭了人类文明。

自然规律,从来就是如此的诡谲无情。
不要拔苗助长。你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当然,的确也有可能,GPU这个技能点是无关紧要的——这意味着这个技能树分支后面的、诸如湍流之类需要极高计算力的东西都是无关紧要的——我们在这里白白绕了个弯路。

虽然觉得GPU这样强大的东西很可能不会无用,但我可不敢打包票。或许它真无用呢?

————————————————————————————

补充结束,以下是原始内容:





这是典型的“宏大叙事”手法对错误证据的滥用。

所谓“宏大叙事”,指的是一种类似圣经、通史一样,通览全局、目的导向的叙事手法。


比如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理性成长的历史,然后巴拉巴拉,举出若干例子,这就是宏大叙事。

另外,如我国帝王时代宣扬的,“自古以来,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然后罗列出很多事实来佐证,这也是宏大叙事的一种。但“天无二日”和“国无二主”两者之间,并无半点逻辑瓜葛,是个彻头彻尾的谬论。比如如今包括我国在内,世界各国多采用立法、执法、司法三权分立的现代政治制度。

再如,自由党们宣传的,人权和自由高于一切、能解决所有问题,然后举出很多例子,也是一种宏大叙事。

还有,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美国黄石公园狼被猎杀了,导致鹿群泛滥,生态被破坏;然后重新引入狼,生态就恢复了(不详细说了,这个故事被引用的太泛滥了):这也是一种宏大叙事。




“宏大叙事”在概括的介绍一种事物时,是一种具有非常强有力的感染力的叙事手法。

这种叙事手法本身,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

但是,这种叙事手法并不能代替针对细节的理性探讨,更不能用这种叙事方式来思考问题;而且由于它的感染力太强,所以当阅读使用了这类手法的文献时,更需要打起十二分注意。

因为,当叙事者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有偏差时,它就是一种具有极高误导性的叙事方式,非常容易把错误的东西灌输出去。

而当一个人以这种方式去思考时,就特别容易走极端,甚至产生”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的悲剧(当时禁止人们私自种地、养殖、做生意的宣传词,意思是宁肯把一些边边角角的土地荒了,也不允许人们在上面私自种上庄稼,以免”私营“成分借此”死灰复燃“:这是基于”私营的就是罪恶的“这个设定开始的”滑坡谬误“)。


以宏大叙事来代替思考、压制思想,是文革带给中华民族的历史伤痕之一。

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大多非常容易陷入宏大叙事的陷阱。

所以当阅读那个时代的人的作品时,我们需要特别警惕这一点。

亦因此,近几十年来,这种叙事方式引发了极大的逆反心理,使得这个词在大多语境中略带贬义。



这种叙事/思考方式如此容易出现偏差的原因是,它往往是先确定一个认识、或者做一个设定,然后再为这个认识/设定找很多论据,让它合理化;而相反的证据则会用种种借口给无视甚至否认掉——很多时候,这种否认甚至是不自觉的。

——先有历史潮流浩浩荡荡,后有花团锦簇的锦绣文章

——但是不是真有这个历史潮流呢?鬼才知道。

——即便历史大潮的确存在,在特定的某个事件中,它也可能根本就没起作用。


比如说,前面提到的黄石公园引进狼的故事,其实是假的。

狼的确是引进了,但黄石公园的环境并未恢复。

是狼拯救了黄石公园吗?
为什么狼产生的影响比我们以为的要小?最有力的解释来自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一项长期实验研究。这项研究聚焦在柳树上,它的结果表明没有狼的那几十年里,黄石已经改变了太多太多,狼已经无力回天。几乎一百年前,人类消灭了黄石的狼,之后马鹿的数量如此众多,几乎完全消灭了柳树丛。没有了柳树作为食物,河狸的数量锐减。没有了河狸坝,快速的地表流水下切侵蚀得更深了。地下水位随之下降到了柳树根力所能及之外的范围。现在就算是高强度的狼捕食,要恢复柳树也已经为时太晚。

这个故事之所以被编成这样且能广泛流传,只是因为人们愿意相信"食物链是有道理的"罢了。

故事是个好故事。但故事讲的再好,那也不是现实。因为现实是复杂的,不以讲故事的人的想法为转移。


再如,《三体》中的黑暗森林理论,我和他的支持者曾在果壳设计了一个

【思维游戏】死理性派生存战

,利用博弈论做了定量分析,证明“以偷袭者总能有99%的胜率为前提,那么只要参与者中有1/50以上的理性人,那么游戏就绝不会像黑暗森林理论一样发展”;而之所以会错误的推出黑暗森林,只是因为规则设定者自己相信黑暗森林,然后只找对自己有利的证据了。有兴趣的不妨自己推算下(嗯,这个游戏的规则本身,我们在另外一个帖子里有很多争论,可以说已经令尚有理性的黑暗森林拥护者满意了)。

显然,刘在作品中对“黑暗森林”的所谓证明,压根不是科学的、理性的,而是“以宏大叙事方式思考”造成的另一错误罢了——注意,宇宙仍然可能遵循类似“黑暗森林”的法则,但显然绝不会是他说的那个原因。


当然,这并不能否定大刘作品的价值。就好象爱因斯坦断言“上帝不扔骰子”,结果被实验狠狠的打了脸,但这并无损他的声望,也无损他的地位。

人无法摆脱环境的影响,咱别太依靠别人的脑子就是。




想要抵抗错误的宏大叙事侵蚀,就得学会看事实,讲逻辑;并且要注意一个个核对事实细节,特别是那些被忽略、被隐瞒的细节;一点点验证每条推理逻辑,特别是口号喊的响亮的地方;而不能只看“中心思想”是否合自己口味、然后跟着感觉走——或者说,得讲“实证”,拿干货出来。

魔鬼出在细节中。“干货”就是那些错误的宏大叙事最最恼火的东西,没有之一。



套用刑侦学的一个结论:如果你没撒谎,那么你说话就是自然的,不可能用容易引人误解的方式把一件简单的事说的扑朔迷离——不自然的说话方式,是因为“文过饰非”的需要。

一个人说对了话,那么他就没有必要去“文过饰非”,更用不着一遍一遍出来洗地,告诫别人“你误解了”“你没抓住重点”。

换句话说,原教旨主义者才需要向别人解释“圣经为何连看起来是谬误的地方,都是真理”;而世俗称之为“文过饰非”。

和宏大叙事相比,我更相信大众的智慧。所以我相信自己只需“罗列”事实,大众自然就会得出和我一样的结论,用不着像圣经的支持者一样费劲巴拉的“文过饰非”。

——当然,这种自顾自罗列事实的行为,当然会招致圣经支持者痛恨:因为你明明照他的“设定”“想”一下就理解了;但我却偏偏要无视他的设定,去“自说自话”。(就好象只要你接受了“天无二日”的设定,再对照下中国历史,自然就认同这个说法了;偏偏拿天狼双星、国外历史扯什么淡啊)

——理解圣经,并不需要以认同为前提。反对也是理解的一种形式。而且某些时候,反对可能才是正确的理解。



——当然,鉴于我本人也是先有观点,然后才去找的证据,所以你们也别轻信我就没有“宏大叙事”倾向。所以请千万千万小心考察我是不是在撒谎、分析是否合理,并且非常欢迎列出“细节”“干货”来打脸。被打脸才会有进步嘛,我的腮帮子已经饥渴难耐了。

不过,相对来说,我还是比较占便宜的:这是因为,要证明IT 技术的飞速发展掩盖了其他领域技术进步的缓慢”这个命题,就必须证明其他领域相对IT都非常缓慢;而反驳这个论点,只需列出几个“比IT更加突飞猛进的领域”,也就足够了。

这是初中就学过的“充要条件”,大家不妨回忆一下。

基于这个初中知识点,我们很容易明白:除非有人能证明,我的每一个例子都是捏造的;否则,“宏大叙事”倾向并不会影响我的反驳的正确性;相反,刘的宏大叙事,只需一个反例即可推翻——这就是我敢说他是“典型的基于宏大叙事的、对错误证据的滥用”的底气所在。


——此外,咬牙切齿扎小人什么的……虽然这个行为挺萌的,但放到大庭广众之下,就有点不合适了。

那么,以下是干货。

——————————————————————

事实上,近几十年,人类各方面科技都在突飞猛进中,根本不存在“假象”一说;只是其它一些方面没有像IT一样深刻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或者虽然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却没几个人知道自己从中得益了(比如有人提到的航空航天材料的成果之一,就是到处可见的铝合金)。

火星车,远到地球发出的无线电信号都得半小时才能抵达的火星,所以必须AI来控制它自主行动。

没有IT业发展带来的、更好更稳定的芯片,这玩意儿能成为现实?

就是IT业本身……CPU/GPU制造用的光刻技术,就受限于光的波动性,所以要上马“甚紫外光刻”,否则无以作出更高集成度的芯片;更小的芯片尺寸已经导致量子效应越发占据主导地位;半导体原理本身就基于量子论;GPS上的原子钟,需要广义/狭义相对论两重修正,因为它相对地球速度较高、且所受重力略小,否则将导致长度测量中每秒480米的误差。

为什么要用相对论为GPS导航提供修正 GPS 中的广义和狭义相对论效应


没有量子论/相对论,就没有现在的IT业;同样的,没有IT业,就没有LHC。IT业的发展就是许多行业的发展。这是事实。


大家感受不到这些“神奇”理论的作用,一个是不了解这些行业的内部,二是因为厂商作了“傻瓜化”处理,对用户隐藏了细节而已——否则,如果必须懂相对论才能用GPS的话,导航厂商还不得破产?

——————————————————

事实上,二战时,根本不知道生物遗传物质是什么、甚至连有没有都不能确定,具体原理自然更加摸不到边际了(所以才有拉马克学说之争);而现在呢,分析特定人的基因组已经轻而易举,遗传工程方面更是日新月异;转基因作物甚至已经成了公众话题。

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2000年前后,测出全部人类基因序列(还是非特定个体)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还是个堪比登月的、在当时看来有点异想天开的超级项目。

为什么呢?当时测序太难,太慢了,预计一百年内都不太有可能做到……


那么,目前的进度绝对会让你大吃一惊。

现在,特定人的基因组测序早已商业化,而且成本低到了这种程度:只要掏上几千美元,再等上不到一个月(现在可能已经更便宜、更快了),你就可以拿到属于自己的全部遗传密码了。


然后,电视,从黑白到彩色到液晶到3D;从9英寸到现在动辄5、60英寸,这才用了多少年。


再如,现在的汽车,效率越来越高,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中间有多少技术突破,一般人根本就不会知道——100年了,不还是4个轮子吗?

有人说,汽车这个例子不妥,因为还是化学能,所以哪怕效率弄到100,性质也一样没变……

这句话给我的感觉,简直是……一个煤老板,把一张银行卡摔到环法自行车赛冠军脸上:这是一亿的定金。三个月后,(伸手一指)我要看到你在月球出现。

甭跟我扯什么火箭!别想蒙我!虽然我读书少,但你两条腿倒腾两下,消耗的是化学能;火箭也是化学能,凭什么火箭能你就不能?马上蹬着你的自行车出发,立刻、马上!

事实上,如果用对汽车的这种苛求来评判的话,反倒是IT行业,自1950年代至今,才是真正的没有突破

因为,自计算机发明以来,它就一直是图灵机,冯。诺依曼架构(最开始几年不算)。

硬件方面,除了用波长越来越短的光刻机往芯片里塞越来越多的晶体管,人类别的什么都没做。

软件方面,甚至至今老掉牙的C语言还老在排行榜前三位晃荡。

你们觉得IT繁荣,只是人家商业化做的好,广告多的让你无论如何都逃不过轰炸。但也仅此而已。现在你上街,街头房地产的彩页广告才叫铺天盖地。莫非房地产方面,有什么盖过IT业的基础理论突破了不成?

显而易见的事实,IT的基础理论从未突破(geek们,什么多核、并行、集群、无锁,统统都给我憋回肚子里。外行们谁听得懂这些词。而且这些也根本谈不上基础理论级的突破。)

——嗯,当然,对某楼那个“圣经说的繁荣不是这个繁荣,圣经说的迟缓也不是这个迟缓。圣经没错,你们理解错了”,不予评价。


———————————————————————————

核物理本身,现在电磁力已经和弱相互作用统一了;越发强大的加速器观察到了越来越多的亚原子粒子,量子世界正被我们一点点揭开面纱——而二战前后,还有不少人以为质子、中子、电子就是最小的微观粒子了,所以叫它们“基本粒子”。

——1970年代,我国的物理教科书,还洋洋自得的写道“(原子反应的复杂性预示着)基本粒子仍然是可再分的……我们叫它们‘层子’……层本身就有层次的意思,也就是说,层子本身可能也是可再分的”:中间还扯了很多辩证论、唯物论的东东,以证实我们摆脱了“西方教条”云云。

——这在当时,还只能算是信口胡言的东西。但现在,夸克理论已经发展的如此成熟,以至于只差一个希格斯波色子了:而这个东西,欧洲那个加速器已经抓住了一些蛛丝马迹(这关系到“自发对称性破缺”理论;这个理论有可能统一万有引力、电磁力、强弱相互作用——这点可能不太准确,很久前看的,忘差不多了)。

zh.wikipedia.org/zh/%E5
夸克
夸克_百度百科

——————————————————————————

现在,科技给人以“发展迟缓”的假象,是因为基础理论方面缺乏如相对论、量子力学那样的、一般人都能理解的史诗级突破(当然,“一般人”只是自以为自己“都能理解”而已)。

过去,发现个正电子、反质子,那是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囧RZ),每个发现都值一个诺贝尔奖……

而近几十年呢?不仅亚原子粒子那是成坨成坨的发现,而且还深入探索到了亚原子粒子的内部、甚至就连构成亚原子粒子的夸克都一口气发现了6个大类,而且还形成了一整套理论,这套理论预言并的确发现了诸多夸克存在的证据,最著名者,如最近LHC发现的希格斯粒子(这也是最后标准模型所预言的、最难发现的最后一种夸克:一旦这个东西能得到公认、相关数据能得到准确验证,那么标准模型就可以被证明是相对论、量子论级的史诗级理论突破)。


这如果都叫“没突破”,那么怎样才能叫“有突破”?


当然,这种突破,别说解释给普通人听,就是解释给非基础物理专业的学士、硕士、博士听,他们都别想听懂。

从听不懂到仍然听不懂……嗯,这的确是没有突破。


另外呢,由于科学的特性,它不可能去宣扬证据不够充足的东西;另外,科学家崇尚“简单就是美”,不喜欢有太多假设的东西。而标准模型就有太多假设,所以他们一直想推翻它,或者找到更进一步的途径。

所以,哪怕标准模型已经如此成功,但只要还有含糊之处、只要它看起来还有“硬凑”而不是“自然而然”的东西,科学界都不会把它当成相对论来宣扬。

但它的确准确描述、预言了质子、中子、电子等亚原子粒子的内部世界。只是尚有瑕疵而已。

————————————————————————

说起从不懂到不懂……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牛顿开创现代物理学,研究的都还是我们每天都在体会着的东西;研究他们,伸手,抓几块石头、弄个滚珠、弄个导轨、绑个单摆,走你。

用到的数学工具……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方程;指数,对数;微积分已经算超高端了。

但就是这样,从石器时代到我们搞出经典物理——期间,人类的智力并没有多大变化——仍然需要超过10万年的积累。

很明显,没有几何学,想总结“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甚至牛顿三定律?洗洗睡吧,别空想了。


经典物理简单吗?

没有几何学之类基础知识,想理解牛顿的伟大之处?呵呵。

你大概只是因为经常听别人说他很伟大,所以才有了“虽然不明白但是感觉很厉害”的感觉吧。


而现在呢?

科学界研究的对象,是具有“波粒二相性”的奇葩——你能想象出来,这是什么东西吗?



甚至,就连“波粒二相性”本身,我们也只能通过种种蛛丝马迹,间接推论出来——为此还吵了半个世纪,直到发现了光的衍射现象,我们才“确信”它是波;结果,“光电效应”这朵乌云,差点摧毁整座物理大厦;而研究波粒二相性的后果,是放出了“不确定性原理”这个“恶魔”,以至于提出量子论的薛定鄂自己,都弄了只猫出来,试图证明“量子塌缩”的荒谬。


但,量子计算机已经在工作了——虽然还只能在实验室里做一些“小儿科”。

这说明,微观世界里,定域性,实在性,我们必须放弃一个!

bbs.sjtu.edu.cn/bbsanc,
定域性和实在性


如此无可名状的奇葩实体,我们还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云室、照相来间接探测(而且,同时只能探测一个方面:探测波动性,则粒子性就消失;反之亦然);而想在实验室产生我们感兴趣的现象,我们先得有一个十几甚至数十公里大小的、死贵死贵、足以令一个中等国家破产的超级对撞机!

打仗?和平年代,玩这个都如此吃力,以至于需要多个超级大国联合才玩得起LHC了;打仗?

这么想的,大概是想从猿人时代开始重新读档吧。


产生、探测已经如此困难;而得到的数据想要分析?LHC每年产生的数据,可是以PB计的。

新闻链接: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数据“之最”


这还不算,为了对付相对论/量子力学本身,现有的数学工具已经不够用了——否则,动辄出现无穷大/无穷小,根本得不到有用的数据。所以……物理学家们拍脑袋发明了很多手段,比如:

重整化

你确定这些东西,普通人会想知道?能理解其意义?

量子论等100年前的“经典”理论、甚至浅显的牛顿力学都理解不了,还想理解挖掘到亚原子粒子内部(更进一层了有木有)的现代夸克理论?!


一百年前是听不懂,现在还是听不懂。一点进展没有,差评!

——————————————————————

另一方面,显而易见,我们面对的问题,复杂和困难程度是前所未有的;牛顿时代,物理就是拿在手里的砖头、三棱镜、电压表;经典物理定律甚至可以用生活经验来检验:而现在,已经完全不可能了。


为了产生我们感兴趣的现象,LHC?才刚刚达到能通过衍生效应间接探测希格斯的基本能级而已。离能证明大一统理论所需的能级,差太远太远。

为了分析我们感兴趣的现象,纸和笔?知道1PB的数据有多少吗?

一本《红楼梦》,存成TXT大约是2M多一点;512本红楼梦,大约有1G数据;然后,1024G是1T;1024T才是1P——换句话说,就是1024*1024*512本红楼梦的数据量。

而1024*1024*512本红楼梦,按一本红楼梦重200克算,总重量是十万七千多吨。

这些数据,如果没有计算机,得雇多少人才能记下来?又得多少人才能一一验算?

光这些人,凭地球的生产力,养得起吗?

从这个意义上说,IT业的爆发速度,和高能物理方面的研究速度,分得开吗?

难道IT业的发展,就不是高能物理研究的发展?



换句话说,我们需要更换自己的“手”,才可能做起实验;我们需要更换自己的眼睛,才能看到实验结果;我们还需要更换自己的大脑,才可能分析实验数据;我们需要发展新的数学工具,才能描述我们所见到的、崭新的世界;甚至,仅为了描述发现的一些规律,我们就不得不“生造”了诸如色、自旋之类奇怪的词汇,以扩充我们贫乏的语言(这些词汇当然和我们在宏观世界认识到的色、自旋等等没什么关系)。

这个“更换”“扩展”的过程,就叫“积累”。

就好象石器时代到牛顿时代一样:没有几何,就没有天体物理,就没有万有引力;没有非欧几何,就无从分析相对论。


——这简直比“突然把一个有智慧的细菌放大到地球那么大”,然后让细菌做宇宙方面的研究还要可怕。

——连常识都变了的可怕。

——光从“细菌级别的日常认知”,切换到“天体级别的日常认知”,这就得有多少突破、多少颠覆!

——现在,我们通过超级对撞机,偷窥到的那个世界,比起地球级 和 细菌级 之间物理规律的差异,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细菌到地球,规律还是那套规律(经典物理+少许核物理知识),只是起主导作用的有所改变而已;而窥视核子内部,是质变。

——请注意,这种差异,会在任何一个细枝末节中体现。

——这种体现,我们却只能透过它在宏观世界的投影,才能窥得一鳞半爪。

——和那个细菌一样,我们看到了好多好多好多好多新奇的东西,但却不知道它们是什么、遵循什么样的规律;我们甚至都没法说出来,因为我们的语言中,没有描述相关现象的词。


——凭着短短几十年的积累,就想在这个新世界,得到相对论/量子论/牛顿力学级的突破?还想让这个突破能被至少相当一部分的知识分子弄懂、从而把它鼓吹到普通民众都能“不明觉厉”的程度?

你觉得有可能吗?


目标太远大,所以哪怕每天都比前一天更快一筹,目标仍然是遥不可及。

但,积累是爆发的一部分,积累快就是爆发快。

你吃到第三个馒头才饱,并不代表第三个馒头比前两个更管用。

——————————————————————

此外,如果你打算完成绕地球八百圈的壮举,那么……哇塞,鞋子!比光脚走路安全多了;哇塞,自行车!我飞起来了!哇塞,汽车!这速度感、推背感!哇塞,飞机!这真的是飞耶,速度比汽车高几倍!

旁观者:这小子每天都一惊一乍的,换个交通工具就哇塞一番。这都一年了,八百圈在哪里?

什么速度感、推背感,外人完全就感觉不到。人家只看目标。

旁观者和执行者,对同一事物的感觉,对达成进度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知乎上不就有很多“外行看别的行业很简单,结果被行内人吐槽”的帖子吗。

——————————————————————

再一个,读历史,和生活,是截然不同的。

读历史,一分钟前你还在跟着凯撒征服欧洲,一分钟后就去反抗希特勒了。

但生活……你和凯撒同时出生,凯撒都征服欧洲了,你说不定还没找到媳妇。


比如说,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

艾萨克·牛顿

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学历史,尤其是科技史,简直是牛顿前脚发展出经典物理,爱因斯坦后脚就搞出了相对论。

但,这是错觉。


事实上,牛顿逝世150多年后,爱因斯坦才出生。

而且: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现常简称作《原理》)在埃德蒙·哈雷的鼓励和支持下于1687年7月5日出版。该书中牛顿阐述了其后两百年间都被视作真理的三大运动定律
愛因斯坦在1905年發表了六篇劃時代的論文,分別為:《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试探性觀點》、《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方法》、《基于热分子运动论的静止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研究》、《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物體的慣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關嗎?》、《布朗運動的一些檢視》。因此这一年被称为“愛因斯坦奇蹟年”。

换句话说,从经典物理诞生到相对论提出,间隔218年。

——经典物理到相对论,是一场耗时218年的迅猛爆发。

——经典物理到相对论,是一场耗时218年的迅猛爆发。
——经典物理到相对论,是一场耗时218年的迅猛爆发。

这句话很重要,所以需要说三遍。

而相对论,提出至今才刚过一百年。


牛顿之后,是基于牛顿力学的技术爆发;技术积累足够之后,才出现了爱因斯坦的理论爆发;那么现在,不正是基于爱因斯坦相对论/量子力学技术爆发期吗?没有这个技术爆发期的积累,就想直接进入下一轮理论爆发?这不想太多了吗,暴发户都不带这样的。



而且……不仅如此,现在宇宙学(以及很多其它学科)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就是用计算机模拟物理/化学过程。各国竞相投资的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就是干这个的。

IT技术的爆发,不正是其他领域积累-爆发过程的最有力、最可靠的推动力吗?

还IT技术爆发掩盖了其他领域的缓慢……这都哪跟哪啊。

——————————————————————

以下,是针对某个家伙说的过头话。因为被他胡搅蛮缠的有点生气了。嗯,生气我就输了^_^


脱离了具体的历史场景,后世指点江山,放马后炮的“先知”们很好当。

但,预言呢?

事后看牛顿-爱因斯坦时代,你已经知道了结论,马后炮自然放的砰砰响。但,如果你生活在十九世纪呢?



比如说,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卡文迪什實驗

,这个实验估计没几个人觉得很重要。

但,它通过一个设计精巧的扭秤,第一次测出了万有引力常数,这才使得对天体以及地球质量的估计才成为可能。

没有这一步,后面的很多突破根本就无从谈起。所以说,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性突破。

而卡文迪许扭秤这类精细仪器/仪表的设计思路本身,当需要精细探索其他领域时,也是一件前所未有的犀利武器。没有它还想要突破?呵呵。


类似的,还有

油滴實驗

欧内斯特·卢瑟福

的原子散射实验,以及著名的光电效应、

迈克耳孙

探索以太的实验等等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性突破。


甚至,最初发现静电、电流之后,知道人们拿它来干什么吗?

街头/宫廷表演。用莱顿瓶里存着的电荷,把手拉手站着的一排人电的同时跳起来。

——不务正业的富兰克林干的就是这行:

前人的足跡-萊頓瓶

——没错,就TM这么逗比。

——可就是这种逗比,开创了一个新的电气时代。

——当然,来自电气时代的你,肯定不敢像当时的人那样,当面问这些逗比“你们弄这个有什么用啊?”,弄得大科学家好不尴尬,只好反问“刚出生的婴儿有什么用?”

现在,当然没有人敢再说“那群玩莱顿瓶的逗比所折腾出来的戏法,根本算不得什么重要的阶段性突破”。


阶段性突破积攒多了,这才可能有相对论、量子论之类的划时代突破——这个阶段性突破的积攒,耗时218年。

对比牛顿之前,阶段性突破积攒了数十万年,这才总结出经典物理来,这个218年的积累速度,称得上“惊世骇俗”,所以才叫科学-技术大爆炸。

再说一遍,科学-技术大爆炸,指的是文艺复兴之后,因为“通过贯彻实证精神,以科学态度研究自然、改进技术”,从而使得人类在科学、技术等领域以指数级速率飞快发展,所以才叫科技大爆炸。

——而科学,并不是具体的哪门学科、或者具体的哪个划时代的理论,而是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正确点出技能点的最好方法(当然,将来会不会有更好的方法,谁也说不准)。

——只要技能点还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被点上,科技大爆炸就还在继续。和出没出什么划时代的成果无关。因为说不定下一个划时代成就,先决条件就有几百万个技能点。就好象牛顿力学之后,点“技能点”点了218年,这才把相对论、量子论点出来一样。



但,如果你生在相对论出现之前,看这些实验,看一排人青蛙跳,按那些“汽车敢继续烧油就不是突破”的逗比标准来评判,它们……能算什么突破?尤其是莱顿瓶电人那个,再没比它更逗比的了。

至于卢瑟福实验、光电效应和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也是严重的开倒车行为,把原来好好的经典力学理论搅得一团糟。


这时候,马后炮放的很溜的你,肯定无可避免的要悲观了:这个牛顿定律主宰的乏味世界,一点突破都没有……整天就折腾些“奇技淫巧”,扭秤……你咋不去扭秧歌呢。

这种无聊东西搞再多,有半点意义?


而且,不光没有突破,过去“优美"的理论反而被一些逗比实验给搅和的逗比起来。


理解了这种身处剧中的心理,也就理解了“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后100年的现在,某些人对自己不熟悉领域的看法”。



但,一旦相对论、量子论出现之后,谁敢说这些实验、这些探索不重要?

没有它们做铺垫,不点这几个技能点,怎么可能点出相对论、量子论来?

点这些技能点的速率,就是科技爆炸的速度。


可惜,只会站在高高的太空看森林那一片片绿的你,根本看不见林木扎根、发芽的过程。

你只会瞎指点,哎呀,这块这么久了怎么还没绿起来,说好的突破呢?

或许,当你指点着光电效应实验、莱顿瓶骂逗比的第二天,爱因斯坦就发表论文了。


但,当代的你,并不觉得自己站高高的,指手画脚的把自己看不见、理解不了、但却是别人扎扎实实研究出来的成果评为“没啥突破”很可耻。

因为,你根本没把自己代入爱因斯坦时代,所以根本谈不上“汲取历史教训”。

不仅如此,你还把别人“罗列你看不懂的东西”的行为,称为优越感?!!

——你这种行为,才TM叫优越感。

——这种优越感,不仅是对当代科研工作者的努力的不尊重,也是对牛顿、爱因斯坦们成果的不尊重。

——请谦逊一点,别那么傲慢。哪怕理解不了或根本不知道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成果;最起码的,请尽量把自己代入到牛顿-爱因斯坦时代,稍微了解下、体会下科学和技术突破的艰辛。

——最最起码,你也得记住,经典力学诞生之后,经过218年的努力和积累(这积累包括如

瑪麗·居禮

等优秀科学家的生命),这才为相对论、量子力学铺平了道路。

科技大爆炸不是放鞭炮,它是一个 全社会参与的、 耗时数百年的、集小突破为大突破的、甚至充满了危险的、极为困难的积累过程。


科技大爆炸不是放鞭炮,它是一个 全社会参与的、 耗时数百年的、集小突破为大突破的、甚至充满了危险的、 极为 困难的积累过程。


科技大爆炸不是放鞭炮,它是一个全社会参与的、耗时数百年的、集小突破为大突破的、甚至充满了危险的、 极为 困难的积累过程。

这句话同样值得强调三遍,以医治傲慢。

——————————————————————

以上,这就是科技明明以指数级速率迅猛发展,而我们却还出现“进步很慢”错觉的原因所在。



————————————————————

PS:有些人以“永生”“星际航行”之类“奇思妙想”尚未实现来证实科技没什么发展……这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首先,科学是在做实事,不是空想。科幻什么的……别太当真;封建迷信……死远。

把空想和现实搞混的,建议还是看看

科学松鼠会

这本书,先把童年幻想破灭掉吧。



其次,科学是在探索未知,而未知是不能预测的。

就好象牛顿理论后200年,最大胆的想象是什么?那时有人敢想“时空旅行”吗?

事实上,科幻作家想象的“时空旅行”“穿越黑洞”“虫洞”“多维空间”等等,都来自战后在相对论等方面的研究——换句话说,最早发现类似可能、提出相关概念,甚至具体计算出可穿越黑洞必需满足的先决条件的,都是科学家:当然,提出“宇宙监督”理论,否定可穿越虫洞的,也是科学家。

科幻作家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当然,引入入胜的文学创作的确是他们的成果),而且经常还弄错了(没关系,弄错了可以叫想象力:当然,科学家可不敢这么玩,基本概念错了,以后还怎么在同行面前抬头)。

而科学家,则要把这些东西变成现实。甚至,将来的理论会否定这一切、却提出更加震撼的预言也说不定。



这里,鉴于太多人的想当然,我必须再次强调一遍:科幻作家,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

这很容易理解。

科学方面,他们毕竟是业余的——专业二字,在任何有一定常识的人眼里,都是沉甸甸的;越是了解得多,专业二字的分量就越重。

而想象力,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否则总不过是胡思乱想罢了。

甚至,黑狗血月经布破洋枪洋炮这种不着边际的想象,不仅毫无价值,反而会坑死很多很多人,甚至坑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换句话说,科幻作家的空想,帮不了专业人士的忙——尤其是各学科飞速发展、研究越来越深、越来越精、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


科学史上从未有过什么突破,是科幻作家而不是科学家做出的——当然,很多科学家也兼职科幻作家的;但这只是说明,科学家的“想象力”也是极其丰富的,只是有些人同时还有不错的笔力罢了:想做出突破,基础知识和想象力都是不可或缺的;笔力嘛……呵呵。


这种寄希望于想象力丰富的外行拍拍脑袋,就能给天天泡在本专业中的专家指路、而且还把这种拍脑袋行为捧到天上的作风,显然有非常严重的反智倾向

当然,我承认,断言“科幻作家,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的确有点过分——因为“拾人牙慧”有贬损意。

但,重病须猛药。

鉴于反智者实在是把科幻捧到了天上,甚至都一个个跳出来欺师灭祖了——科学家和科幻作家,谁是主、谁是从;谁是源,谁是流;谁前面带路、谁后面跟随;哪个专业,哪个业余:这TM还用讨论?


甚至,就连最为他们崇拜的所谓“硬科幻”三字,这些人有去看过其定义吗?
硬科幻
看到了吗?不与作品发表时的科学理论相抵触,是为硬科幻。

那么,究竟是谁在指导谁?


但,反智者们就是敢跳出来,要”缺乏想象力“的科学家虚心听从”想象力丰富“的科幻作家指导——不然就是认为”想象力无足轻重“。

——你能想象,世界上居然还有这种2货吗?


所以,这里必须给他们兜头一盆冷书:和科学家相比,科幻作家真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比专业水平的话,科普作家平均水平都要高于他们——因为科普是不允许出错的。

最最起码,我知道国内颇有一些”科幻作家“,比如鼓吹在人群中散布病毒来增强人们抵抗力的王晋康,就是连免疫学方面、最最基本的入门级科普作品,都没读懂的(或许根本就没读过也说不定)。


嗯,做个对比的话,几方对技能点的基础要求应该是:

科学家(每项最高10点):
基础知识
(9点:本领域不能有夹生饭,跨领域可不了解)
尖端理论知识
(8点:尖端领域,现在一个人能掌握一部分就很不错了,故不要求全面,但须扎实)
想象力
(8点:想象力不够,怎么可能”发前人所未发“?而且想象出来的东西必须自洽且符合试验结果:“脑洞大”和“必须有可行性、但别人从未想到过”,对想象力的要求,不啻于天壤之别)
笔力
(1点:能把自己的思路、想法表达出来即可)

科普作家:
基础知识
(6点:有理解错误,科普作品就不可能写正确)
尖端理论知识
(0或4点:不涉及可不学;但涉及了就必须真懂,否则会丢人;但无需太深入)
想象力
(5点:不需要创新,但必须能以生动形象、同时又浅显易懂的生活例子,让普通民众理解艰深的科学理论,想象力不够是做不到的)
笔力
(6点:想让没有科学基础的公众理解艰深的科学知识,并且还得能吸引他们去看,笔力不够可不行:限制太多,就必须足够的能力才能弥补)


科幻作家:
基础知识
(0点:基本免疫学常识都不懂,就知道俩大词,一样可以把一群傻冒忽悠的一愣一愣)
尖端理论知识
(0点:同上。知道点大词就行)
想象力
(1点:无需自洽,甚至就着蒸汽朋克之类的设定,编个爱恨情仇的老套故事都行)
笔力
(3点:能煽情,足矣。谁说3点笔力就不能写小说?看看起点。)


当然,以上只是基本要求而已,并不是各职业的上限——有追求的,和没追求的,肯定是不一样的。

比如,有些科学家兼职的科幻作家、科普作家,一样可以把4项全点到8点甚至9点以上,其专业程度,就连在科学家群体里面,都是佼佼者。

不过,连科学家的基本要求都不知道,反而觉得他们太死板、太欠缺相信力,需要科幻作家教育教育的……实在是……呵呵。


会崇拜科幻作家,甚至把他们抬高到至高无上的位置上,恰恰证明了这些人,是连正经的科普作品都没怎么读过的无知者。

基于这种无知者无畏的心态,他们才敢对着科学界指手画脚,才敢出来欺师灭祖,要求科学家听科幻作家教导。

虽然很冒犯,虽然看似非常LOW的鄙视链,但我还是得说,科幻真的只是个和科学几乎不沾边的边缘领域。

如果说敢于面对科学的,是不怕枯燥、不惧艰涩甚至敢于牺牲的、真正的勇士;那么科普读者只能算是想知道更多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但却被枯涩和艰深难倒或吓阻的科学爱好者。

而科幻……则只是些喜欢基于不明觉厉的大词的、超出现实但又比玄幻/奇幻类作品更具真实感的小说的读者而已(事实上,国内的很多科幻已经近于奇幻或者玄幻了)——这些人对科学表现出叶公好龙的姿态,自然再也正常不过。




最后,那些说永生的,知道一个小小的细胞里面,隐藏着多么宏伟可怕的东西吗?看这个视频:

【高清】绝对好奇.Curiosity 2.【细胞战场】 S02E05.中英字幕.人人影视

和史诗级大片相比,如何?

这些都没搞懂,敢说”永生“?

这就是近几十年,在生物科学方面的成就之一。



而且,这只是个简化后的、面向公众的科普版而已。里面提到的每一种功能蛋白、每一个细胞内过程,背后都可能有几十甚至数百篇论文在支撑着;里面的专业词汇、涉及到的各种探索工具(甚至某种工具还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奖

【2014诺贝尔奖】化学奖深度解读:突破极限,见所未见

),没几个普通人能看明白。

嗯,现在,你敢不敢直视科学家的眼睛,指责他们“没有突破”或者“发展缓慢”?



哪怕仅仅是这几十分钟的视频里透露出来的东西,拿到100……哦不,50……不,30年前,都是一串串的“史诗级”突破(想想当年正电子、DNA之类东西的发现是多么令人振奋吧)。

感受不到,一是因为你压根不懂要弄明白这些,需要冲破多少困难险阻——史诗级的困难险阻;二是科技发展实在太快了,快到这样的史诗级突破都能凑成群扎着堆的向外冒,以至于它们的光辉被超越人类任何棋手的AI、火星车、DNA测序、LHC、卡西米尔力和引力波的证实等等更加辉煌的突破给遮掩了。

因为史诗级的突破出现的太多、太频繁,所以这些哪怕拿到50年前随随便便拿诺奖的突破,在今天看来,都不可避免的贬值了。

比如最后那个视频里提到的、生物学方面种种骇人听闻的、全方位的突破, 甚至都引不起媒体上的一点小小波澜。原因就是各行各业类似的突破,已经多到人们都提不起兴趣了——过去发现个DNA能翻过来覆过去的给公众宣传多年;现在类似级别的突破要还这样搞,报纸得全部变成科普杂志。

70/80后小时候吃颗糖能高兴半天,如今他们吃着山珍海味还天天担心食品不安全:你并没有比以前过的更坏,只是欲望在膨胀。

——————————————————————

有些人,他们是如此的傲慢。哪怕把他们的头按在精彩的自然面前,他们都敢斥责那些把大自然的精妙复杂揭示给他的人傲慢。

对这些无可救药的、反智的蠢货,我实在无话可说。

他们实在是太懒太蠢了。所以当别人喊都喊不醒他们,最终只能从他面前匆匆而过时,这些蠕动的家伙自然会觉得被人傲慢了——是啊,你怎么就不停下来,多喊他几声呢?就这么放弃了?看,多傲慢。

好吧。那就算我傲慢吧。毕竟,科学界无时无刻揭示出来的、更新更精彩的自然原理实在太多了,我赶着学都还学不过来呢,实在没耐心等着他们蠕动——倘若没那么懒的话,至少,我喊了这么久,他们至少也得爬出科幻的被窝,找几本科普书补补基础了吧?


user avatar   yecga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用数据说话。这里有个表格(World energy consumption),是全世界的能源消耗:

重点在第一列。是全世界一年的能源供应,单位是太瓦时,也就是说,人类在这一年生产了这么多能源。我们把它除以一年的小时数,即8760小时,这样就可以从能量,转化为平均功率。也就是说全世界一年平均产生能源的功率有这么多。得到以下表格:

一些其他答主也提到了,卡尔.萨根提出过一个计算文明等级(卡尔达肖夫指数)的公式:

其中P是文明产能功率,K是文明等级,引用维基百科:

在1964年由苏联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肖夫首先提出定义文明的三个层次,根据各个文明使用能源功率数量的量级:
I型 — 文明对行星可以驾驭的能量大约是10^16 W。实际的数字是有很多变数的,地球的特定变数为 1.74×1017 W。(此处存疑)卡尔达肖夫指数原定义为 4×10^16 W。[1]
II型 — 文明对一个恒星所可以驾驭的能量大约是 10^26 W。同样地,实际的数字是有很多变数的,太阳输出的指数约为3.86×10^26 W。卡尔达肖夫指数原定义为 4×10^26 W。[1]
III型 — 文明对一个星系所驾驭的能量大约是 10^36 W。这个数字是有极多变数的,因为星系的体积在变化中。卡尔达肖夫指数原定义为 4×10^37 W。

好的我们把上面这个表代入(太瓦转换为瓦,乘以10的12次方),得到下面这个图:

横轴是年份,纵轴K是卡尔达肖夫指数。

我们很容易发现:K与年份大概是个线性关系!

也就是说,按照过去40年,人类的文明水平是在线性进步的。

这个图很容易做fitting,

用Excel做线性匹配得到一个很简单公式,描述文明水平和年份之间的关系。

好的,那么我们令 ,求解得出

也就是说,根据过去40年数据分析,人类到大概2216年可以到达I型文明的水平。即利用整个行星能源的水平。

抱歉,如果人类寿命在未来的几十年没有大幅度增长的话,知乎上所有人,包括答主,全世界现在所有人,都没有可能看到这一天到来了。

这一天大概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只能靠想象,比如最近很火的美剧《太空无垠》大概就是设定在这段时间的。

剧里设定于2350年,人类已经大规模殖民火星、小行星带。地球海平面上升,挤满了300亿人,大部分人不需要工作也能维持温饱。在剧集开始前的137年,即约2213年,核聚变引擎被发明,最高速度达到光速的3.7%,地球到火星最短旅行时间只要不到两个小时。到了剧集发生的2350年,核聚变引擎已经被大规模应用于飞船上。

当然,就算是三百多年以后,人类的活动范围还是没有出太阳系,因为按照这个速度算,到达距离太阳最近的、4.22光年的比邻星也要114年。

当然,剧集中的人们还是很有梦想的。得益于三个世纪后的先进工程技术,他们造了一艘两千米长的巨型飞船,打算载着上千人用百余年时光去比邻星。这个船大概这个样子:

看起来是足够让上千人生活、繁衍后代了。


我们可以假设这个公式在千年后依然适用,接着往下算,令 ,得出

也就是说到了一千三百多年以后,人类可以到达II型文明,也即可以利用整个恒星(太阳)功率的能源。

这个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就有点难了。

一千三百多年前,中国还是唐太宗时代,欧洲那边还是拜占庭帝国时代,中世纪早期。

如果我们是一千三百年前的人,那么现在的科技对他们来说无异于魔法,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一个对II型文明比较著名的想象,就是戴森球。当然这个就好像说皇帝一定用金锄头一样,对于超越我们太多的未来,想象和事实偏差总会比较大。

如果说I型文明能探索的最远范围是太阳系内,那么按比例缩放的话,II型文明能探索的最远范围也不过300光年左右的样子。在银河系10万光年的直径面前,也不过是很小的一个圈圈而已,更不要说,整个银河系在直径910亿光年的可观测宇宙里也不过是小小一隅。


文明的进步对于某个时代的人来说确实很慢,好像停滞一样。按照上面的公式,每年人类的文明水平大概涨0.0008左右。

注意这个还是绝对值,按照比例算的话只会越来越小的,目前大概是每年千分之一。

但是事实告诉我们,人类一直没有停止进步。而科技的质变,毕竟需要几十代的人的努力,不要着急。

我们这一代,大概只能引导核聚变的理论充分发展,同时发展IT技术,提高超算的计算能力,包括对高能磁流体的湍流现象的理解和模拟,然后把实验做好。至于商业化和应用的成熟,大概只能交给下一代了。

所谓,一代人只能干一代人的事,大致如此。


user avatar   sun-wen-yue-83-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也把原来的谈话翻了出来,贾诩贾谊,注意加黑字体

建议搭配姬喵回答一起食用

怎么看待刘慈欣说「IT 技术的增长造成人类进步的假象」? - 姬轩亦的回答 - 知乎

2013年对我这个科幻作者和科幻迷来说,头等重要的事就是去西昌近距离地看了嫦娥3号的发射,之前从来没有走到离科幻和星空这么近的地方。参观台设在一个彝族小村庄,现场有3000人左右。发射过程比预想的要快很多,好在我听从了朋友的劝告,没怎么照相,因为眼睛是最好的相机发射结束后,我挤在返回的人群中,对航天的事想了许多。一直感觉,国内媒体对航天事业所具有的意义在报道和评论上是有偏差的,只是强调具体的现实用途,比如增强国力和促进经济发展。具体一点,能够更准确地预报天气,能有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统,能有更多的通讯带宽等等。在媒体的意识里,航天探索的真正图景并没有建立起来。这样的宣传在已经开始的深空探测上无法自圆其说。月球探测还好,月亮上有核聚变所需的氦3,小行星带有矿藏,而对行星,特别是外围行星 的探测很难在可见的未来有具体的经济前景,更不用说对太阳系外广漠的星际空间的探测了。现在看来,如果把经济前景,也就是俗话说的“有什么用”作为航天事 业的主要依据,那大规模的太空探索永远也无法实现。

这个就是刘慈欣对于媒体行业的不满,以及面对市场经济体系的失落。为什么国内媒体的报导出现了偏差,只侧重具体的显示用途。这个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从十四亿人的尺度上来说,我们关心科学技术更多是为了“不被卡脖子”,为了促进国防和经济发展,而并非真的热爱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所以媒体在这个层面上只不过是反映了人们所关注的内容而已。失去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支持,大刘也就能够感受到来自市场经济体系的冷感,这些工程师是落寞而无奈的,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也确确实实是过去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现实。

去年还有一件事,是每年一届的世界华人科幻协会的星云奖颁奖典礼,以往都在成都举办,去年设在太原,离我家比较近,规模也比往常大。从整体来看,国内科幻的状况和前几年相比变化不大,并没有太多让人惊喜的地方。但是去年获得新人奖的长篇作品还是值得一谈,它们很好地反映了当下的现实和近未来的发展图景。比如陈楸帆的《荒潮》,我认为是国内科幻作品的突破。 他描写的是不太遥远的近未来,中国南方的一个社会场景,资本入侵、环境污染,以及信息技术的向前推进,发展到人机融合,就是人和机器在生理上融为一体。机 器可能和人的神经直接相连,也可能植入人的身体内部。就像谷歌眼镜、智能手表,虽然不是生理的直接连接,但已经有这方面的影子了。这样发展下去,就会有越 来越多的电子器件变成人的一部分。《荒潮》描述了这个进程,它把这个进程和中国近未来很广阔的社会场景联系在一起,写得很好。

过去纪念的科幻并没有太多让人惊喜的地方,这个层面上大刘还是比较委婉而含蓄的,那些科幻作品当中没有让大刘感到兴奋和惊喜的点,那么这个点应该是什么呢?是科学技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中国近未来的广阔的社会场景的联系。所以从大刘的视角来看,科幻文学是与社会紧密联系的,科幻文学的目的是社会,而不仅仅是科学本身。

我国的科幻读者主要是年轻的群体,包括在校学生,他们对科幻的热情每年都在增长,这也和我们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有关系。我同意一位科幻评论家的说法, 他认为,科幻文学是一个国家社会状况很敏感的指针,科幻的兴衰可能是国家的整体状况(包括经济状况、政治状况)的晴雨表。美国科幻的黄金时代是在上世纪 30年代到50年代之间,当时的美国和我们现在很相似,都处在快速的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之中。这种进程中充满了机遇,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也充满了危机和挑战。当 然也有不一样的地方,美国的科幻黄金时代处于一个世界局势十分动荡的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和冷战的开端,而中国目前处于一个和平发展的阶段。美国的 科幻现在处于一种衰落的、停滞不前的状况,是不是和美国社会已经达到顶峰阶段相适应?所以,中国科幻的快速发展可能与我们社会的整体发展有着很深刻的联 系。
我也一直在关注美国最新的科幻小说,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刘宇昆的作品。刘宇昆是华裔美国科幻作家,在美国主流科幻圈很受重视,连续两届获得世界最高 的科幻奖项星云奖和雨果奖。他的作品和美国其他科幻作品不一样,文化上给人一种很新的感觉。它兼具西方的科学色彩和浓郁的东方色彩,而且结合得天衣无缝。

这里就是一个例子,美国的现代化、工业化进程推动了美国科幻的黄金时代,我国的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也推动了我国的科幻时代。而前者正处于一个世界局势十分动荡的阶段,而当时的中国还处在和平与发展的阶段。科幻文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联系是紧密的。大刘随之提出了一个猜想:科幻的衰落是否与社会的发展停滞相适应?更进一步地,在下面也会谈到,科幻文学是否会给予我们一个更为高远的共同理想?我们能否通过科幻文学建构一个共同理想?

作为一个写科幻的人,我相当多的时间都在关注世界最前沿的科技,但主要不是互联网方面,而是物理学、宇宙学、天文学方面,因为这些方面的成果才是人 类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互联网只是一门应用科学。但是不可否认,互联网对世界的改变是最深刻、最广泛的。去年一年,这一进程也在加速,互联网越来越多地渗透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去年我出去旅游两次,发现手机已经成为人的一个器官了,就是说任何时候人都黏在手机上,手机成了人和世界接触的一个重要的平台和媒介, 这一点确实是很有科幻小说的色彩,和许多科幻小说中预测到的未来都很相似。其实现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很多技术都出现了新的萌芽。美国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说过,“未来早已到来,只是还未普及”。未来的因素早就在我们身边潜伏,比如谷歌推出谷歌眼镜、谷歌地图、谷歌街景,不像现在的技术,具有强烈的未来色彩。

不可否认,互联网对世界的改变是最深刻、最广泛的。这是不太妙的,也是刘慈欣所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事实。如果刘慈欣也是一个00后的话,他会对这种东西习以为常而不会认为这具有着科幻色彩,甚至认为这是自然的一部分,然而刘慈欣却出生于1963年,按照科技三定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应当被打入地狱的。(笑)

但是很遗憾的一点是,具有未来色彩的技术绝大部分都集中在IT领域。正如有人所说,目前我们很可能处在一种技术 进步的假象中,IT技术的飞速发展掩盖了其他领域技术进步的缓慢。举个例子,航天技术进步十分缓慢,处于60年代的水平。对我们生活极其重要的材料技术和 能源技术,都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我现在工作的发电厂的火力发电技术和IT技术相比进展缓慢,没有突破。发电系统早就在设想一种新的发电机,叫等离子发电, 它的发电效率很高,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直研制到现在,没有任何突破。其他的能源技术,比如核聚变,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究了,到现在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资金,但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据说最长的核聚变持续了几十秒,投入的能量比产出的能量还多。唯独IT行业技术的发展,提前跨入了未来,这就是2013年我们面对的现实。遗憾的是这种现实没有被很多人认识到。

恩,那么顺应下来,刘慈欣熟悉的是物理学、天文学和宇宙学。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恰恰是他所不熟悉和琢磨不透的,而物理学、天文学和宇宙学看起来是停滞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却提前跨入了未来,这好吗?从直觉上判断,这肯定是个不太妙的事情。

最近三年我没有任何创作,但是不是就处于低谷?我认为要认识到一个现实,就是如果一个人认真地去写,而不是商业化写作,一辈子是写不出几本书来的, 甚至一辈子写不出第二本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很多作家,一辈子只有一本书,即便是竭尽全力写了第二本,但是很快就被世人遗忘。比如《飘》的作者玛格丽 特•米切尔。中国的作家就更多了,比如路遥,只有一本《平凡的世界》。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也是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必须去面对。我个人对《三体》还是很满意的,虽然有很多缺陷。至于《三体》为什么会这么畅销,我说不清楚。一本畅销书的出现,不但作者说不清原因,就连出版商也 很难说清楚。就像去年网络上突然冒出来的那些句子、词汇,什么“不觉明厉”、“人艰不拆”、“长发及腰”和“土豪”,它们为什么会突然变得这么流行?畅销 书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和这个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虽然这其中肯定有作家的因素,有写作质量的因素,但不可知的因素是相当重要的,可能是背后某个奇怪的数学 规律在起作用。

所以《三体》真的是一本值得诅咒的科幻文学作品(笑)某种意义上,属于大刘的时代在未来,他的作品会当作“古典性”的经典被人们当作具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意义的经书而被阅读,而他本人也会被后人挂在神坛上风干。

但是,那份滋养了大刘笔触的凛冽寒风早已被春风吹散,那个诞生了大刘的迷茫时代已经过去了,而娘子关火电站也只能是存在于图纸上的建筑了。如果说,在第二个三十年,崔健会迷茫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代价,那么在第三个三十年,崔健他们更加会迷茫与互联网所带来的迷茫,甚至,他们不知为何而迷茫。

一个作家失去了他赖以生存的土壤,失去了他的精神故乡,又不得不走出那个曾经属于他的时代,这是一件很不妙的事情。这美吗?王尔德是美的,海明威是美的,海子也是美的,但是这种美恰恰是悲剧的美,把最美的东西打碎了再拿给人看的美

我当初选择写科幻小说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是一个科幻迷,但我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科幻小说的作者有很多来路,有的是从文学这条路上来的,有的是从科学那条路上来的,而我是从科幻这条路上来的。
在我看来,中国作家缺的是想象力和更广的知识。限制作家想象力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我们的文学是根深蒂固的现实主义传统,我们的文学理念也是基于现实主义的,认为文学就是反映现实,反映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在这种理念之下,作家把描写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现实层面。

刘慈欣也曾多次谈到过,他受俄罗斯文学的影响很深,而这里的“我们”是指谁呢?不妙的是,如果我们回去看《孟子》,照样也能找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这种“反映人和人之间关系”的词句,这两个我们搞不好却是同一个我们。与此同时,又在遥远的过去,在遥远的北方荒原上,凛冽的寒风吹拂着每一个人,痛苦与荣耀交织的文法在拷问着我们与命运的关系,然而这个我们却又不是我们。

当然现在情况有所改观,科幻小说也得到了主流文学界的重视和注意。《三体》最近在《当代》杂志的“五年五佳作品奖”中获得了最佳长篇小说大奖,这是主流文学 的一个奖项。2013年,《三体》还获得了中国作协颁发的优秀儿童文学奖。作协有五个主要的奖项,但还没有科幻的类别,就放在儿童文学下面。不管怎么说, 这说明主流文学开始重视科幻作品的想象力,整个文学都需要这种想象力。《三体》计划在2014年年中出英文版,这是中国第一本在美国出版的长篇科幻小说。美国市场每年要出上千本科幻小说,而且美国人对非英语系的科幻天然就存在一种轻视的态度,所以对它的预期可能高吗?未来很难预测,因为有的领域进步飞快,比如IT领域,而有些领域停滞不前。如果非要预测,只能把不同的未来排列出来。
未来的城市会走向虚拟,这是需要很多技术支撑的,比如互联网技术和3D打印技术。还有一种萌芽技术,比如去年我看到北京一家快递公司,用小直升飞机送快递。直升飞机很小、很轻,一个人就可以操作,最终会用GPS导航送到每个人的家里。这一技术在之前的科幻小说中多次出现过,所以说“未来早已到来”。这种技术如果推广了以后,城市的聚集就没有必要了,城市会越来越分散,在虚拟空间的聚集程度会越来越高。3D打印的影响也很大,它让物流在虚拟网络直接运行,意义非凡。这一技术也将极大地改变城市的形态和人类未来的分布形态。它会让你的位置变得不重要了,你可以通过虚拟网络运送实体物品。当然,3D打印目前还处在很初级的阶段,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还很多。

这段话则是标准的“科技改变生活”。不同的未来科技会从不同的侧面对当下的社会产生影响从而改变社会的形态,某种意义上很像是心理学里面的格式塔,不同领域的科技发展阶段不一样,而所谓的工业革命也正是一些科学技术随机突破的某种组合而被后人所固定了下来。然而不是所有的科技都有机会被推广和普及,正如同有的科技以血与火的代价让世界知晓它的力量。

理想中的未来,我想肯定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整个社会有一种很稳定的、富足的物质生活。理想的未来还在于,整个社会处于不断进取之中,不断向外开拓自己的生存空间,不断地对宇宙、太空,对地球之外的世界抱有探索的欲望。虽然开拓生存空间的速度可能很慢,因为技术很难,但是不断这么去做,就成为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从这一点上来说,现在真的是很不理想,现在我们对外部空间的探索,从冷战结束以后基本就停滞了。
所以,人类应该有个共同理想,我们的社会最欠缺的就是这一点,这也是这几年表现出来的很明显的一点。

这个时候,大刘开始抒发他的那一套的人文主义情怀了,这也是一种来自遥远北方的情怀,来自欧陆的道德理想。人应当实现自己的价值,整个社会要有一种稳定而且富足的生活。并且“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能够处于不断开拓进取的状态,能够作为一个整体还对未来保有着希望。冷战以将,是大刘所理解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停滞,是人类向外探索的低潮,同时也是()的低潮,而年轻人是最容易在低潮当中迷茫失去希望的,而失去希望的年轻人又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呢?

毕竟希望是这个世界上如同金子般宝贵的东西。

最后要说到去年的一部片子《地心引力》,这是一部很纯的科幻片,这在电影界是很少见的,它的特技很出色,很精确。从这部电影可以看出,拍科幻片,除 了技术、金钱,最重要的是拍科幻片的人需要一种对科幻的情怀,一种对宇宙充满诗意的感受。看这个电影,从头到尾都能感受到导演对太空的情怀,特别是空间站 遭到碎片重创之后返回地球的情节,每一秒钟都能表现出来。我们最缺的正是对宇宙的一种诗意的感觉,当普通人在现实中纠结的时候,科幻作品可以把人从现实中 带出来,让人感受现实之外更广阔的世界,这就是科幻最伟大的使命。
(记者:张东亚整理,编辑:袭祥德 萧三匝)2014-01

文艺作品应当具备时代性与超越性,顺应这个时代,并且超越于当下的时代。刘慈欣的科幻文学作品也正是这样,从科幻当中来,到社会当中去,点亮人类的共同理想。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user avatar   ffanca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狭义来说,这话倒也没错儿。目前最主流和常见的IT领域的进步,放在 “人类进步” 的范畴上,确实谈不上伟大,甚至有开倒车之嫌。

但在更普遍的科学与技术领域,乃至更宏大的社会运转规律领域,人类进步的最大约束,确实已经越来越是人类自身了。

这种约束的具体体现机制有二:1,群体层面,人们更关注那些在 “人类进步” 的范畴上,完全无足轻重的议题,并投入海量的资源去做无用功,甚至是内耗。2,个体层面,核心科学突破的任务,不可分包,需要单个英雄式的个体来超越,但现在的超越门槛已经太高了,而人类大脑的效用分布曲线,却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未来的 “进步”,很可能要以自身的进步为突破口和前提条件。而这种进步,其实都是指向在物理层/生物层,改变 “人脑” 这个事物的客观存在的。

这种改变,或许是 “升级”,或许是 “替换”。“升级” 自然是指向基因的定向编辑。而 “替换” 显然就是在说人工智能的引入。

当然,依然,今日狭义的 “IT技术”,与上述 “替换” 的任务,连间接相关都谈不上,而是在技术层和应用层,皆拉胯。

且,直至今天,我们对人类认知的研究,依然非常皮毛。而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在被评价认知时,依然撑死了是个 “计算能力极棒的SB”。就很有可能,人工智能的真正突破,要以计算机的物理形态突破为前提。而计算机的物理形态的突破本身,是否也本就依赖着我们科学认知层面的新突破,从而变成一个死结?就不得而知了。


user avatar   fishdry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

@sxc

邀请。非常非常感谢。

为了防止邀请我的sxc老师撤销邀请,我不得不截图。


@朱峰女士,你的答案,为了防止你进行修改,我已经截图了。没错,如你问题当中所说,礼貌是不是软弱?

当然不是。

我自问是一个普通人,在知乎得到关注多,也只是因为我勤勤恳恳,一个字一个字写得多,仅此而已。

我去咕咚网之前,当过记者,做过公关,我也不是什么名校毕业,但是我深深知道,原创是品德,是节操。做记者,报道要如实,要客观,要中立,要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

我为什么要在微信群“红包体育”里面和你抬杠,为什么要质问你,想必你已经不记得了,然而我记得清清楚楚。


我不关注你的微信号,那是有非常重要的原因的。朱峰女士,你说你没做过亏心事,那么想必在你看来,未经他人许可引用、转载他人原创的内容,不算是亏心事了。


你不记得的事情,我一点一点帮你回忆起来吧。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当你加入“红包体育”的时候,我对群主说了一句话。【我很高兴,我有不删除任何聊天软件当中聊天记录的好习惯。】


这里截图当中的日期是一直就存在的。至今我的iPhone 4S也一直在用呢,不可能改掉。


你为什么和我说抱歉,你忘了?2015年3月3日你所说的,是真的都不记得了?


当时我的反应,算是很克制的了,毕竟当着“红包体育”群里这么多人的面。

为什么我过了这么久,才再次在“红包体育”群里质问你,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知道每个人做自媒体不容易,想靠着才华变现,更加不容易,当时你肯道歉,说你会改,那么我也就得过且过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改了吗?如果你改了,你就不会不经过

@式微

同意,转载她的答案,而且还将她列为“第二作者”。

你的所谓声明,夹杂在你的正文内容当中,而不是正式开辟一个子栏目道歉,被诸多的信息噪声遮盖着,这就是你的诚意?

上述三张截图,是2015年6月17日早上8:43时截的。我现在还很怕诸多水军说我图片造假呢。下面两张图,是2015年3月3日晚上20:49时截的。那个时候,你的微信ID还没有“太阳表情”。

这个总不能说我作假了吧?



而你在面对我的质疑的时候,说了些什么话,你还记得吗?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截图的原因。

二次编辑加了些东西,就可以等同于你自己的原创,是吗?


事实证明我当初心一软得过且过,才是真的错误。


你说了“最初开时,格式内容混乱,但转载内容标明了作者”——我还是那句话:用了我的东西,问过我吗?

你说了“微信对于转载格式有了新要求后,我们也跟着学习,把之前来源不明的全部删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不合规的转载“——来源不明?请看看截图,你自己说过的话,怎么就这么快忘了呢?”是从虎扑、知乎、直播吧很多来源的文章“,这还算是来源不明?

你说了“暴力行为冠以道德名义,缺又恰恰选择了一个认真做事的自媒体下手,无论是出于要稿费,还是炒作涨粉,都不会实现的”——暴力冠以道德的名义?我质问你,就是暴力,你不告而拿,拿了我的答案,也拿了知乎上别人的答案,这种偷窃行为,就是道德的?


另外,请弄清楚,到底谁在炒作?我只是把原文作者式微老师带到了“体育红包”群,让她自己和你说清楚,这就是炒作?式微维护自己正当权益没有成功,自己写了篇专栏,以正视听,这叫炒作?

你说了“另外。。。您在背后诽谤我的许多聊天截图我已经给了律师。我们没做亏心事,我们礼貌但不软弱,真的,用法律途径解决,只对我们单方面有利啊。但您若真的要这样苦苦相逼,请也不吝给我一个您的地址,给您去一封律师函”。


我在背后诽谤你?请把截图放出来,让知乎用户都看看,我到底怎么诽谤你了。


你没做亏心事?没做亏心事我会质问你为什么不经过我允许转载了我的内容?


说我苦苦相逼?到底谁逼谁?“咕咚-李旸”是我在“红包体育”群里的ID,那是因为之前说过要标清楚所在的企业、媒体和姓名,所以我这样写。


我再说一次: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我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我的内容;我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式微老师的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式微老师的内容。


知乎上的回答问题,是我业余时间所为,工作忙的时候我只能下班回答问题,晚上写公众号内容,或者把知乎的答案放到我自己的公众号上去。关于足球篮球的内容,和咕咚网没有一点关系,全部是我自己的业余创作。


而你,直接找到了咕咚创始人、CEO申波先生,也就是我的最高领导,去质问我的行为是代表咕咚,还是代表个人。


我在知乎的ID和个人说明写得清清楚楚,没有和咕咚有任何的关联。你没有经过我个人的允许,转载引用我在知乎的内容,被我质疑你转载了别人的内容,居然好意思说是“法律层面的诽谤”?居然还去和我供职的企业对质?


到底是谁苦苦相逼?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把知乎用户的文字答案,变成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放到视频当中去,是吗?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未经他人许可,擅自转载、引用他人在知乎的原创答案,是吗?



最后我很想问一句:你既然深知自媒体人的成长有多么不易,为什么你还要去做“未经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其他自媒体人的内容”这样的事情?


最后,是我放出的所有截图的具体信息。



我在这里声明:我是知乎用户李暘,在知乎的每一个答案,在知乎的每一篇专栏文章,不敢保证完美无缺,逻辑严密,没有错别字,但全部是我自己的原创内容,任何人未经我许可,转载、引用、抄袭我的答案,即为侵权行为。


user avatar   zhui-feng-yue-ying-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看你干啥用。你要是单身,就上下班通勤,偶尔出去玩玩,那可以开。

车上又没有蕾丝边,又没有蝴蝶结,怎么男的就不能开了?

你要是爱改车玩儿,那也行。这车轻所以还算有劲。改装一下也能当个小钢炮。


但你要是打算结婚或者已经结婚,那这车就算了吧,太小。


user avatar   lllllzs-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次七部门联合发文,重点突出的还是两点

1 维护社会稳定

2稳定和扩大就业

这是一个指导意见,只是给平台划了一个框架,可以看成是中央给平台出了一张考卷,具体如何去实现中央的目标,还需要平台自己去做这张考卷,至于成绩如何,我是比较悲观的,但是我内心又是十分期待平台继续避重就轻,钻空子打擦边球的,并且可以断定,平台绝不会像它第一时间回应的那样,去坚决贯彻落实《意见》,因为平台真的敢落实《意见》精神,等于自废武功,但是迫于七部门联手的巨大压力,可以预见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讨价还价过程,按理说,蚂蚁,滴滴的前车之鉴,应该提醒美团积极配合国家,拿出务实,诚恳的态度去配合监管,落实《意见》才是明智之举,可是它背后的境外资本不会允许它这样做的,扯皮到最后,大概率还是社会主义铁拳一锤定音。

下面我们来逐条分析《意见》的意义和美团可能采取的对策。

说在前面的是,我仔细阅读了这份《意见》,给我的感觉是这只是一个开始,这份意见从其涉及的几个方面来看,是有明确指向性的,目标对象指向的是专送骑手这个群体,涉及的几个方面与众包骑手的关联并不密切,可以解读为打开了一个突破口,那就是确认了专送骑手群体是在实际上与平台建立了劳动关系,这一点在意见第四部分里有明确说明,可以视为国家为专送骑手和平台之间的劳资关系定下了前提和基调,而这一点,实际上《意见》中最为重要的一点,这一点直击平台要害,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意见》分七个方面,对平台提出了指向性要求

一 劳动收入方面,要求平台建立与工作任务,劳动强度匹配的收入分配机制 确保外卖送餐员正常劳动所得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不得将“最严算法”作为考核要求,通过“算法取中”等方式,合理确定订单数量、准时率、在线率等等考核要求,适当放宽配送时限。

这部分要注意的是“正常劳动所得”“最严算法”“算法取中”这三个问题《意见》并没有给出明确定义和区间,这就意味着讨价还价的空间,平台在后续也一定会避重就轻。其实这一部分灵活性很大。

二 保障劳动安全方面,完善平台订单分配机制,优化配送路线,合理确定订单饱和度,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培训,引导督促外卖送餐员严格遵守交通法规。

这一部分要结合第一部分来分析,两部分结合起来就是降低单行程配送强度,同时要保障送餐员的收入,从国家的角度讲,初衷是提升单价,而美团的应对策略我几乎可以肯定会拿出一套复杂的冲单奖系统来达成表面单价提升,实际上绝大多数送餐员拿不到高档奖励,即设置较高金额的冲单奖,而完成的难度很高。

这里还有一个关键词“完善平台订单分配机制”,这其实也是核心问题之一,但是从这份《意见》来看,似乎存在感很低,而这个订单分配机制,结合优化配送路线来看,应该是为了尽量把同一目的地的订单集中到同一个人,从而降低配送难度,当然,这里面的灵活性也很大,平台同样会避重就轻。

三 维护食品安全方面 落实平台企业食品配送环节安全主体责任,制定外卖送餐服务管理规范,加强安全知识培训,确保食品配送环节不受污染。

四 完善社会保障方面,督促平台及第三方合作单位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外卖员参加社会保险,支持其他外卖送餐员参加社会保险,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鼓励探索提供多样化商业保障方案 提升多层次保障水平。

重点中的重点,几乎明确认定专送群体与平台之间是劳动关系明确要求平台给专送上社保,而众包骑手,平台要提供通过平台参保的渠道,同时试点工伤保障。

这一点意味着平台不得不承担起雇佣方的义务和劳动保障责任,意味着平台无成本招人时代的终结,要为专送骑手交社保,为众包参保提供渠道与便利,平台压榨骑手的核心手段-强制派单和无成本无上限扩招这两招中,无成本无上限招人的路线走不通了。

五 优化从业环境方面,鼓励支持新业态发展,推动设置外卖送餐员临时驻留点,推广智能取餐柜,鼓励研发智能头盔等穿戴设备,营造良好从业环境,积极发挥稳定和扩大就业作用。

不多说,添社备平台自己买来供骑手使用,才有意义

六 加强组织建设方能 推动建立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工会组织,积极吸纳外卖送餐员入会,参与涉及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事项协调 完善支持保障体系,深入开展帮扶工作。

中华总工会开始吸纳外卖员,骑手可以加入中华总工会了!有多大效果不好评估,但总是进步

矛盾处置机制方面,督促平台建立送餐员投诉反应的直接通道,明确诉求处置程序和时限,加强民主协商和平等沟通,对于客观因素造成送单超时等常规问题,一般在二十四小时内合理解决。

2017年的时候,一个电话就能找到美团人工客服,骑手描述问题,客服解决问题,而2019年之后,人工客服对于骑手来说基本没用了,踢皮球机制完美,问题不与解决,现在《意见》里关于这一点划下的道,也是要面临一个扯皮的过程。

综上所述,现在只是刚刚开始,这份《意见》的核心价值在于订下了专送骑手与平台的劳资关系的基调,即平台必须正视专送骑手这一块的切实社保和劳动保障责任,这也是股价应声大跌的原因,在这一块,很可能导致专送模式的萎缩和日益消亡,因为社保和劳动保障成本导致了平台无法在专送这块无成本扩招,这是平台的核心利益,是压迫骑手的重要前提,当然,平台肯定要在这个问题上试图蒙混过关,我也希望平台蒙混,但是不希望它过关。

现在七部门联合给平台发了张考卷,平台的答卷很可能会影响后续政策的出发点和力度,我更倾向于国家给了平台一次机会,平台拿出诚恳务实的态度,则后续的组合拳会轻一些。

所以,我真心希望平台面临这一次机会时继续倒行逆施,早一些坚定中央把拳头落下的决心。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美国新冠肺炎确诊已过百例,副总统彭斯仍认为「美国人感染风险仍然很低,没必要买口罩」? 
  理性讨论,你觉得《英雄联盟》腕豪的「劲夫」梗适宜传播吗? 
  如何评价张维迎? 
  厦门航空取消两岸航班至 5 月 2 日,有什么大事情要发生吗? 
  刘慈欣vs金庸谁厉害? 
  如何评价朴树新歌《Baby, До свидания(达尼亚)》? 
  你怎么看待教师这个工作? 
  学禅打坐真的有益吗?如果是,又如何解释缠中说禅、铃木俊隆、王守仁等会早早被癌症带走? 
  如何评价沈志华教授? 
  怎么评价段暄的央视生涯?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美国房价创 30 多年最大涨幅,资深投资者发出泡沫警告?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钢炼》作者荒川弘指责中国人看盗版,所以开中国人玩笑?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