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韩信的军事才能是吹出来的还是真的? 第1页

     

user avatar   dai-zong-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从很小的时候,应该就听说过这个故事。


大意是韩信背水列阵,汉军退无可退。


在危机之中,韩信大吼一声:退无可退!还特么退!还都不奋勇上前?





然后被逼到绝境的汉军就爆发了惊人的战斗力,将赵国军队消灭了。


这个故事流传范围之广,误导人数之多,几乎很难再有一场战争能与其相提并论。


这场战争的流传版本,或者说最终浓缩的这个成语,成为了“幸存者大坑”。


它最可怕的一点在于,它并没有还原历史的原状,实在太过于主观。


它误导了太多人。


人们会简单地认为,人再绝境下,会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实际上,在绝境中,人们往往尿的可能性会更大。


韩信确实背水列阵,确实将自己逼入了绝境,但他之所以胜利,却绝非仅仅因为他逼出了汉军的战斗力,而是另有原因。


“背水一战”从此成为了千百年来,华人世界的一个噩梦,将无数的幻想者,带进了沟里。


每当万分危急时,人们总会想到背水一战,跟丫拼了!


甚至在一片好局之时,还要生生的给自己上难度,非要撤掉自己的后路,逼自己一把。


往往最后最终却痛失好局,被人连锅端。


几百年后的马谡同志就是把诸葛亮的战略部署给这么打烂的。


下面,我们来原景还原一下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战,看看韩信,到底是如何打胜了这几千年来就成功过一次的背水列阵。


韩信在做出伐赵的决定后,再一次的间谍先行,派出了大量的探子去赵国摸情况。


人家客座教授张耳不是光吃干饭的,这位赵国前领导算是在情报工作上出了大力。


韩信在听说陈馀没有听李左车偷袭汉军后勤的作战方案时,大呼幸运。


在探马彻底摸着了准信,勘察整个井陉通道没有伏兵后,韩信才敢将大军开进井陉。


这是整场战争最重要的关键一步!


因为只要人家提前设埋伏了,你在井陉道内被人家包了饺子,真是饿都把你饿死了。


韩信的每次战前,必用间谍,必先把所有的消息进行汇总后,才会下达作战部署,如果说他不进行详尽的前期摸底,就盲目出兵,他会幸运这么一两次,但他绝不会一直幸运下去。


而且哪怕他听说了陈馀不用李左车之计时,还是怕不保险,派出侦察兵将井陉的所有布防全部摸透后,才敢进兵。


说到底,还是怕陈馀兵不厌诈,嘴上一套心里一套。


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不可不察。


韩信的每一场战争,一直都保持着如此的严谨态度。


这是史书中不重视的基本功,比什么背水抖机灵重要多了!


韩信进入井陉了,他同样面临着两个选择。


井陉是有两条道的。





韩信最终选择了那条路呢?


选择了井陉北道。


因为南道更艰险,比如目前保存最好的秦皇古驿道就能很好的显示当时的南道艰险。





南道自汉初到明万历年间,一直处于废弃状态,仅做零星商用,并不做官道。


条件太艰苦了,韩信不会去冒那个险。


相反北道则相对来说并非全程艰险,有很多回旋的余地。





这是今天井陉北道青石岭段的故道。


在当时,井陉北道和今天的也不大一致。


不一致在井陉道的东口。


今天的东口,在土门关。





当时的东口,在今天的南固底村附近,在那条“背水”的东边。





陈馀驻扎的地点,在今天的威州镇附近。


威州镇北,是战国时代的著名要塞蔓萌城,当年的中山国重镇,再往北走30公里就是中山国都灵寿。


当年的赵武灵王灭中山时,就是在此地打了最关键一仗。


此地在秦汉时代位置极其重要。





陈馀的打算,是放韩信走这百里井陉道,等你累不拉叽出来时,依托地势与要塞跟你决战。


陈馀是打算跟韩信堂堂正正对打的。


韩信也确确实实如他所愿了。


但他没料到,对面那哥们是个变戏法的。



韩信率汉军进入了井陉。


在大军行进到距离井陉道东口还有三十里的时候,韩信下令停止进军,让战士们早早休息。





半夜,韩信下令打埋伏专业户灌婴选拔两千轻骑,起营整军,偃旗息鼓,秘密开拔迅速推进,每人发红旗(汉军军旗)一面,命他们抢先通过井陉道,在逼近东道口前,走小路埋伏在道口近处的山岗上埋伏起来。





韩信对灌婴说:看到赵营全军出动后,你去抢他的营!


这两千兵,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井陉东口外,有一条自南向北的绵蔓水,也就是今天的绵河、冶河河段。


天快亮了,韩信下令:今日破赵后全军大会餐!


全都在纳闷。


这么有根啊?


大军开始向井陉口进发。


出井陉口后,韩信再次下达神部署。


先锋一万军渡过冶河,然后背水列阵。





汉军诸将全都摸不着头脑,不是破赵大会餐吗?


照这么摆阵咱还没吃自己该喂王八啦!


咱不得跟他隔河对峙吗?咱可人少啊!咱应该给他们引过河让他们喂王八啊?


尽管都懵着呢,但韩信战神的传奇威望开始起作用。


在这位爷手里,黄河都是道具,何况这条沟呢。


诸将服从了韩信的部署。


汉军过河后,陈馀的赵军全体老少在看见汉军如此列阵后纷纷哈哈大笑。





陈馀等人也因此越发轻视韩信张耳,认为这种级别的对手,必可一鼓而歼。


然后就是等待,等待汉军全部过河。


这是韩信的第一步。


骄兵。


我这二傻子军团来了哈,别着急,大傻子还得后头呐!


在汉军先锋背水列阵完成后,韩信率主力开始渡河。


韩信算到了陈馀打算全歼汉军,只要他跟张耳不出现,赵军就不会动手。


于是韩信张耳成为了整只汉军的殿后者,在所有部队全部渡过冶河后才最后出现。


汉军全部过河后,韩信根本没停歇,并没有会合那一万先锋背水列阵,而是后队改前队,亲自出马,朝赵军营寨而来,列阵求战。





陈馀看到韩信真听话,自己送死来了,于是下令大军出击。


严阵以待的赵军杀向了汉军。


四万汉军和大约八万赵军开始正面开干。


开始汉军和赵军厮杀时并不落下风,但在赵军的优势兵力下,汉军开始后退。


大旗,鼓车掉了一地,连韩信的帅旗都扔了。





汉军且战且退,一直退到冶河边上。


背水布阵在此的一万汉军开始将汉军主力放入。





随后正面迎上赵国的追击大军。





这一万背水阵成为了关键的一道缓冲!


汉军主力因此并没有被紧追尾随的赵军撵到河里。





也正是在此时,会和了全部军团的韩信在河边喊出了那句千古名言:“退无可退!诸君何不奋力而战!”





汉军开始缓住神,扭头和赵军拼命。


正在两军鏖战之时,赵军营垒中的守军看到了汉军已退,败像显现,大量旗帜鼓车等战利品被遗弃,于是出营追击。


一边夺取鼓旗等战利品,一边加入对河边汉军的最后击杀。


马上就要撵河里头去了,赶紧上吧,再不抢就没啦!





这个时候,整场战役的转折出现了。


就在赵军空营而出后,之前埋伏在附近山岗上的汉军精锐迅速扑出,一举拿下了赵国空营,然后迅速拔掉了所有的赵军旗帜,换上了汉军的红旗。





此时,冶河东岸,退无可退的汉军迸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人人拼死作战。





占据数量上绝对优势的赵军在死战不退的汉军面前开始军心浮动。


咋还没撵下河呢?


一击不中的陈馀看到这种情况,觉得全歼汉军的战略意图难以达到,于是下令停止攻击。


赵军开始整军列阵,徐徐退回大营。


注意,这个时候,人家赵国可没被韩信的背水战斗力打垮哦。


充其量就是韩信大难不死。


就当赵军后军开始回撤后,才发现自己的营寨前已经红旗飘飘了,汉军骑将在壁垒上严阵以待,并大功率高喊道:赵已被灭,赵王已成俘虏。


这是整场战役的杀招。





赵军开始军心大乱,与此同时,冶河东岸的韩信也率着汉军主力杀了过来,赵军壁垒中,大量汉军骑将也冲突出来。


在两线夹击下,赵军大乱。


陈馀控制不住局面了。





赵军开始大溃败。


陈馀向南方逃跑,被杀,赵王歇被俘。


赵国号称20万的大军被韩信的五万人连根拔起,赵国随之灭亡。


战后,几位之前心中一直打鼓不安的将领询问韩信:我军大胜,将军神机妙算,但有一点我们不明白,兵法上说:安营布阵,右边背后靠山,前面左边临水。


这次背水列阵,是什么战术?


韩信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战术,只是大家之前没有注意到罢了。


兵法上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致之亡地而后存。


这次我所率的军队,并非由我一手训练调教出来,指挥这样的军队,最容易军心不稳,有点不好的苗头就全跑了,这次前方赵军势大,如果不把将士置之死地,他们早就都吓跑了,又怎么会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呢?


这番话讲出来,诸将就一个态度:服了。



听到这里,我们是不是觉得少了什么。


这场战斗,决定胜负的真的是“背水列阵”那一个环节吗?


我们来复盘一下这场战斗的过程。


之前我们分析了,最重要的第一步,是韩信前期用间,摸清了赵军的底,然后大军才敢开进井陉道。


如果陈馀用了李左车的计策,韩信必然不敢进入井陉道,两军也将进入到长期对峙中。


如此,赵不会速败,韩信不会速胜,北方大势,将陷入僵局。


陈馀打算面对面搞死张耳也没问题,你主场作战,人数又占优,根本不虚对打。


所以韩信面对这种情况,开始调动。


他先是派了两千骑兵,并让全军早早休息来配合这两千骑兵的埋伏,这是第二个关键点。


如果他大白天派出了这两千人,势必会被赵军发现。


他大军不早早休息稳住赵军的哨探,也容易被时刻关注你动向的赵军发现,也就谈不上后来的埋伏了。


第三个关键点,是先派出了那一万背水阵。


这有两个作用。


第一是骄陈馀的兵。


第二是给后来出去挑战的主力退回来时设一道缓冲。


全军要是突然看见大河没有路了,后面是大军压境,着急忙慌的就光剩往河里跳了。


刘邦同志在彭城可谓印象深刻。


人在绝境下,爆发小宇宙的必要条件是:你要让他有时间反应自己的处境!


人在慌慌张张的情况下基因中的第一选择永远是逃跑!


人在慌张的时刻,永远是失败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时刻!





只有看清了前面没路了,后面还有人追,但意识到回过头拼命可能会活下来,才会激发战斗力!


只有这样才会意识到,爱拼才特么会赢!





第四个关键点,是自己殿后,让大军全部渡过了冶河。


如果他先出来,赵军肯定不等大军全部渡河就派人抓他了,后面的所有办法他还是使不出来。

第五个关键点,是自己前去做诱饵。


如果派个小部队前去试探,第一引不出赵国的大军主力,第二,溃逃的太快容易被人看出马脚,第三逃的慢了就让人全歼了。


非得是他亲自诱敌,才会引出大量想抓他的赵军。


非得是主力上且战且退,才能让赵军看不出马脚。


非得是他的军旗帅鼓丢了一地,才能引出贪功的营盘中的赵军守将。


第六个关键点,就是汉军主力退下来后,背水阵成建制的一万汉军开始截住赵军。


这是第三个关键点的延伸,也正因此,也才让韩信有机会大嚎那一嗓子。


第七个关键点,也就是整场战役的大逆转。


两千精骑突袭了赵营,断了赵军的归路,摧毁了赵军的军心。





是赵军军心大乱,才最终导致的溃不成军,不然,韩信兵力上的绝对劣势,还是吃不下这十几万赵军的。


只有他自己慌了,散了,拢不住了,你才好进行大追杀。


这个时刻,赵军就好像前面有条河一样,心一慌,就成千上万人的往下跳了。


这七个关键点,是整个“背水一战”韩信之所以获胜的全部原因。


可以说,少了其中任意一个环节,韩信都赢不了!


这也是为什么,古往今来只有韩信一个人,可以背水大胜。


因为他在背水列阵之外,还布置了其他的胜手并且环环相扣。







在这所有的环节之下,“背水列阵”才显得有意义!


换句话说,背水列阵,目的更大的是作为诱饵。


是为了让赵军觉得你可以被全部歼灭。


是为了将所有赵军引出来而做的设计。


是为了给主力重整旗鼓去争取时间。


是为那两千骑兵能够拿下空寨做的垫场。


却并非是传了上千年的:“退无可退!何不拼命一战!”



自从写这个串联中国历史的战争系列后,发现这是个将曾经已知的认知结构不断打破的过程。


因为大量的史料与印象,都是有问题,存瑕疵的


将来写清史,大概率能拍胸脯说还原了历史的本真。


因为朝代近,史料全。


越远的历史,越难写,因为史料不全,而且真实性往往存疑,矛盾之处甚多。





这就让我们还原本真的历史,变得格外困难。


面对这个问题,事情发展的合理性,成为了我入手拆解很多迷雾史料或传奇神话的最大破局点。


比如说韩信的一系列战例。


就光说韩信破赵吧,先不提他的一系列神奇,史书中同样记载了韩信在东进井陉的同时,刘邦也派了一部兵过黄河两路灭赵。


那赵到底是谁灭的?或者说谁到底才是主力?


这就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因为如果是两路灭赵的话,陈馀还放韩信进井陉就是纯粹脑子让门挤了。


如果两路入侵了,陈馀基本上会堵死井陉西口,凭天险出最少成本,然后全力备战南路刘邦。


但你说是史书中说假话了吗?


不见得。


很有可能是韩信在背水战胜利的同时,南路也出兵了,两路开始南北会师。


再说韩信的技战术。


这个人极其神奇,百战百胜,巧妇能为无米之炊,他对整个中国北方的占领,是十个月中在仅仅五万人的情况下完成的。


而且这五万人中,全都不是他一手征兵,训练,组织的。


他此时当这个大将军仅仅是一年多的时间。


出道即巅峰!


在韩信这里,啥样的兵源构成在他这里都没问题,拿来就用,还能根据你的情况与不足帮你想办法。


比如说背水阵的重要原因是士兵跟他都不熟,大难临头容易飞,得把他们往死路上逼。


不仅兵源的问题韩信不在乎,他对天时地利的劣势鸿沟,也能够完美的逾越。


先说天时。


当时他的北伐,是不具备天时的。


之间我们在“乐毅破齐”中说过,在古代历史中,任何的闪电战,都是自己失去了民心。


他既没有当地百姓拥护。


充其量就是魏、代两国百姓两不相帮。


也没有其他势力帮助。


没有当年乐毅五国联军如山东的拉风劲。


更没有敌对势力自乱阵脚。


全都是铆足了劲众志成城跟你开干的!


他没有当年朱元璋“驱逐胡虏,恢复中国”的民愿基础,更没有满清入关时的马前卒吴三桂和各种南明内斗。


他是在一片毫无基础的三晋之地完成了摧枯拉朽般的突破。


再说地利。


他偷渡了天险黄河捅了魏豹的腚眼。


他从南往北的在山西高原上灭掉了主场作战的代国军队。


他通过了狭窄的井陉道,背水列阵大破数量成倍于自己的赵军。


每一战的地利劣势,都是高难度。


韩信的种种神奇,确实称得上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国士无双。


全都能无视!


爱谁谁!爱哪哪!





甭管有没有山珍海味,挎篮子菜市场转一圈就能给你整一桌子满汉全席。


神奇归神奇,但人家并非是神话。


他的大军漂着类似于葫芦的木罂偷渡了黄河。


他胸有成竹的坦然背水列阵。


这都是不符合我们正常认知的。


有人说他是水神龙王转世,这哥们一沾水就来劲。


拿韩信当萧敬腾了。





也有人会说,正因为神奇,才说明是战神的手笔嘛!都行那不都是战神了!


经过深入的挖掘后,我们大概率可以确定,他的偷渡黄河并非是神话,是有很大可行性的。


背水一战确实能激发战力,但他之所以会成功的原因是七个环环相扣的步骤。


只有还原后真实的历史。


也才具有为鉴的价值。


古往今来很多破戒犯斋者的自我安慰是济公的那句名言:“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其实人家还有下半句呢。


“世人若学我,如同堕魔道”。


连起来,才是本真的意思。


从小我们就容易被各种夸大的案例所误导,看人容易脸谱化,这人是个儒生,就必须脑子一根筋,比如说陈馀不占韩信便宜,就是个迂腐的二傻子的形象。


但陈馀自始至终的表现,却是一个权术达人的存在。


都说刘邦是个超级臭流氓,但他看见萧何张良又怎么这么温文尔雅,和蔼可亲呢?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情况与面孔,每个人都是极其复杂的存在。


要设身处地的思考他当时做出决策时的具体情况。


这是我们读历史后,应该要有的一个感悟。


看成功的案例,一定要还原性,全维度的看,否则,很容易被带进沟里。


像“背水一战”,前面我们分析了七个关键点,差了一个,都不行。


应用在生活中,就算哪怕要拼了命的逼自己一把,也要在外缘中寻找各种可能性。


因为自己的拼命仅仅是主观的能动性,但外面还有很多我们控制不了的。


必须像韩信一样,将所有的准备都做足,将所有环节都设计好,才有可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不过即便如此,弱小搏强大,我们还是不建议。


韩信哪怕环环相扣准备到了家,这次大胜也是小概率事件!


因为你的环节太多了!





甭管多贵的表,哪怕中间一个小齿轮坏了,这表就得停摆。


你的环节越多,执行起来,出纰漏的可能性就大!


中间只要一环出错误了,就全崩了!


比如说背水的那一万人被前面退下来的三万人吓傻了,腿软没迎上去。


比如说人家赵营万一就吃过见过,最后就是没全出来,你那两千兵没拿下大营。


韩信大概率还是得完蛋!


实力上的巨大差距,才驱使你去一次次的铤而走险,哪怕你计算到万全,那也叫铤而走险!


后面韩信跟项羽巅峰对决时,在巨大优势下,人家半仙,不对,人家兵仙稳着呢!


所以说,说到底,韩信的北伐神话,甭管咋合理,多好听,还是甭搭理他!


孙子兵法的优势积累,庙堂之算还是我们所提倡的。


因为几千年,就这么一个韩信!


楚汉这么精彩,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老天已经如此奢侈铺张,还是仅仅给了两个大神。


一个项羽,一个韩信。





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





既然是普通人,就踏踏实实的按照最大概率的成功办法去生活。


忘掉精彩的这些神奇战例!


忽略一切弱胜强,小搏大的想法!


气沉丹田,踏踏实实的过好每一天。


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这就可以了。


将侥幸的概念从脑子中删除,取而代之的是概率。


我做任何事情,成功的概率越来越大,这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长江的源头是潺潺小溪。





但并不耽误最终奔腾向海。





人生最重要的,还是赛道的深度和广度!


在击破赵军之后,韩信下达了一个军令:生擒广武君李左车之人,赏千金。


千金还有逮不着的人?


很快,李左车被五花大绑的送到了韩信帐下。


韩信马上为其松绑,并埋怨咋这么虐待我的座上宾!


随后韩信让出了自己的坐席,请李左车坐上座,自己陪坐下座,以待师长之礼虚心求教:我欲乘胜攻打燕,齐二国,以先生的明察睿智,怎样可获成功?


李左车推辞道:臣下听说,败军之将不可言勇,亡国之人,不可图存,如今我一个败军之将,哪里配商谈大事。


韩信说:百里奚在虞国时虞国灭亡,但他到了秦国后,秦国却得以称霸,并非因百里奚在虞愚蠢而在秦国贤明,而是因为得到了秦国重用的缘故。


如果陈馀听从了您的计策,现在被俘的就是我韩信了。正因为陈馀不用您,我今天才能侍奉求教于您。


李左车听到了韩信如此抬举自己,先是发明了一个著名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


然后将自己比作愚者,说明自己的献策仅仅是瞎猫撞上死耗子。


在如此的谦虚还礼后,向韩信说出了对于远征燕齐的想法。



成安君(陈馀)之前算得上是百战百胜之人,但是一招失算,兵败身死,如今将军渡西河俘魏王,擒夏说于阏与,一举下井陉口,不到半日打垮赵二十万大军,诛杀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


如今您的举手投足,全都深深的震撼着敌国的君主和百姓,随时留意您下令进军的消息,这些是您现在的强大优势。


但是!


但是后面的话,才是重要的话。


但是如今将军连灭三国,将士已经疲惫,依现有情况,实际是难以用兵的。


如果将军要率领疲惫劳苦之军,远赴燕国坚城之下,势必无法久战,僵持日久,虚实暴露,则燕虽弱,势必与不肯降服,燕不下,齐国则必然固守边境以图自强。


燕、齐不下,那么汉王与项王的胜负也就分不出来,这是将军的目前的劣势。


您现在决定着天下大势的走向。


我认为现在“北攻燕、东伐齐”的想法是失策的。


善用兵者常用己之长,击他人之短。将军不如按兵不动,休整士卒,安定赵地,抚恤遗孤,日日牛酒犒赏将士,摆出攻打燕国的态势,而后遣辩士去游说燕国,尽显己方优势,燕国一定不敢不听从您。


燕降服后再派辩士以燕已降汉而游说齐国,齐必跟风而从,届时,大事可定!


即献言陈馀后,李左车又提出了一整套非常高明的计策,核心思想是:利用韩信现在的名头,拿嘴去招降燕国。


这完全符合了用兵的最高层次:不战而屈人之兵。


战争的目的,是政治的延伸,无非是让对手臣服,既然能减少损耗,还能化敌为己用,何乐而不为?


还记得我们前面反复讨论的那句话吗?


凡动作,必有成本!


你此时既然可以动嘴,就没必要动拳头。


熟读《孙子兵法》的韩信深刻的明白“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的道理。


他于是听从李左车的计策,天天犒赏士卒,并扬言仗没打够!要继续折腾!那谁就是下一个倒霉的!你等着点我的之类的话!


然后在舆论做足的情况下,派使者去燕招降。


没有出李左车的预料,燕选择了投降。


自此,北方大定。





不久之前,刘邦的北方压力还如芒在背,短短的10个月,韩信用他惊人的军事天才平定了北方的四股势力,统一了整个北方战场,极大地减轻了刘邦正面战场上的巨大压力。


此时,中原只有东边曾经被项羽强暴过的齐国还站在楚国的身边。


就在韩信威震华夏,准备择日东进齐国的时候,南边的项羽开始不断派出部队袭扰新建立的赵国。


与此同时,韩信还接到了刘邦的调兵通知,让韩信将新收拢的赵国士卒和本部的精英部队调回荥阳战场。


因为这个时候,在南方西楚腹地牵制了近七个月的英布,被项羽的手下大将龙且彻底击败了。


后方没有压力的项羽和龙且会兵后将主力一股脑的发往了荥阳前线,此时的刘邦,在楚军日趋猛烈的攻势下,越来越吃紧。


灌婴的骑兵军团和赵国的新降士卒开始打包南下驰援。


韩信的灭齐之事只能暂缓。


英布垮了,荥阳此时的鏖战开始出现局势变化。


西楚霸王的洪荒之力,再次让刘家老三一次又一次的险象环生。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渤海小吏的封建脉络百战


user avatar   liu-shu-bin-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韩信的军事才能没有被夸大,因为除了暗度陈仓有争议外,其他四场大战:斩首魏国,背水一战,歼灭龙且,垓下之战都毫无疑问是韩信指挥的,前三场都堪称神仙仗,兵仙之名当之无愧。

但韩信的军功被夸大了,比如灭赵国,汉军的部署是韩信带少量兵力牵制赵国主力,刘邦带汉军主力迂回直接攻下赵国都城(所以李左车出的是馊主意),韩信背水一战把牵制打成歼灭战是神来之笔,但灭赵的主力还是刘邦。

再比如灭齐之战,很多人都说韩信带的是赵国新兵,精锐都被刘邦带走了。可实际上韩信对齐国动手后,刘邦迅速把汉军最精锐的曹参和灌婴军团派来支援。韩信是拿着汉军最精锐的部队和龙且对打。

这也是韩信打下齐国后根本没法三分天下的原因(另一个馊主意)-韩信带的军官团都是刘邦的嫡系,韩信磨蹭磨蹭还行,真要是早饭,这帮军官们先把韩信给绑了。


user avatar   larrynone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天下武才共一石,韩信独得八斗,白起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韩信被称为“兵仙”,能让他成仙的是他的“智”,可以说韩信是秦汉四百年来的第一智将。他带兵打仗的特点非常明显,那就是能够根据战场的客观条件,充分发挥“权”与“谋”的作用,不论何时都能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胜利。

灭魏之战:此战的精髓是声东击西,出其不意。在此战中韩信故意多设疑兵,陈列船只假意要渡河关,而伏兵却从夏阳以木盆、木桶代船渡河,袭击魏都安邑。 魏王豹大惊,引兵迎击韩信,韩信大胜,虏魏豹,平定了魏国,改魏为河东郡。

灭赵之战:此战的战术方法是背水列阵鼓舞士气,调虎离山巧占敌营,前后夹击全歼敌军。井陉之战中,韩信的战术配套十分完美,丝丝入扣,一套组合拳下来,赵军彻底崩溃。在这一场战役中,韩信打起了大将军的旗号和仪仗鼓吹,击鼓进军井陉口。赵军果出营迎击,大战良久,韩信、张耳弃鼓旗,佯装打败,退到河边的军阵之中。赵军见状,果然倾巢而出追逐韩信、张耳,争夺汉丢下的旗鼓。 韩信、张耳退人河边阵地,水上军迎战赵军,各个拼死作战,赵军无法把他们打败。这时韩信所派的二千轻骑兵,等赵军倾巢而出追击汉军,争夺战利品的时候,立即冲入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竖起二千面汉军的红旗。赵军久战不胜,想退回营垒,却见营中遍是汉军红旗,大惊失色,认为汉军已经把赵王及其将领全部俘虏了,于是阵势大乱,四散奔走逃告。 赵将虽斩数人,竭力阻止,却不见成效。这时汉军两面夹击,大破赵军,在泜水斩杀成安君陈余,活捉了赵王歇。

潍水之战:这一战是极其经典地巧妙利用客观环境创造出“半渡而击”的条件,这时的韩信临场指挥能力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仙”级。在潍水韩信连夜派人做了一万多条袋子,盛满沙土,壅塞潍河上流(没有半渡而击的条件,但是韩信可以自己创造)。率一半军队涉水进击龙且之阵,龙且出兵迎击,韩信佯装败退,龙且以为韩信怯弱,率军渡江进击。 这时韩信命人决开壅塞潍河的沙囊,河水奔流而至,龙且的军队大半没有渡过去。韩信挥军猛烈截杀,杀死龙且。东岸齐、楚联军见西岸军被歼,四处逃散。韩信率军急渡水追击至城阳,楚兵皆被俘虏。齐王田广逃走不久被杀。汉四年(前203年)齐地全部平定。

垓下决战:在最后的决战中,韩信采取了中军对持,两翼包抄,攻心为上从而瓦解楚军战斗意志的战法。在此战中,汉军以韩信率军居中,将军孔熙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率部跟进,将军周勃断后。 韩信挥军进攻失利,引兵后退,命左、右翼军继续攻击。楚军迎战不利,韩信再挥军反击。 楚军大败,退入壁垒坚守,被汉军重重包围。楚军屡战不胜,兵疲食尽。韩信命汉军士卒夜唱楚歌,歌云:“人心都背楚,天下已属刘;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致 使楚军士卒思乡厌战,军心瓦解,韩信乘势进攻,楚军大败,十万军队被全歼,项羽逃至东城自刎而死。

纵观韩信所指挥的大小战役,他率领偏师北伐,场场打的都是灭国战,场场得胜,并且在战术战法上场场不同。可以说,韩信对兵法的运用已经是登峰造极了。不论何种条件下,他都能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最终以最完美的方式赢得战争。像韩信这样的将领,完全不存在上限,如果当年刘邦敢放手,楚汉战争完全没必要打这么久。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战将的成绩是可以量化对比的,在这里我就稍微对比一些历史名将。

孙武:巅峰时刻是他在柏举之战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但是此战未能灭楚,可以说他并没有在军事上彻底解决问题。楚国借助秦国的兵力很快恢复,最终吴国被楚国的盟国所灭。

乐毅:扶弱燕下强齐七十余城,这样的战绩放在战国当属一流。但是这一场大的战役终究未能灭掉齐国,也许有人说那是燕王的过错,不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战场上的成败主责必须算在中军主帅的头上。

白起: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从战绩上看,白起跟韩信差不多。但是,白起率领的是秦国的主力部队作战,韩信则是偏师北伐而且汉王还抽调过韩信的精兵,直到最后的垓下之围才算是接过汉军主力。所以单从统帅能力上讲,韩信略胜一筹。

卫青、霍去病:农耕民族骑兵将领的杰出代表,创造性的运用骑兵给予匈奴人以重创,可以说在这两位将领的带领下,我们这个农耕民族比游牧民族更善于使用骑兵。并且首次让华夏政权占据河西走廊,打通了西域通道。但是,总体上讲卫青、霍去病打的是顺风局,当时的汉帝国处于极盛状态,此时的汉帝国综合国力远胜于匈奴。不妨设想一下,如果这样的条件给韩信,恐怕又是一场灭国战。

刘秀:虽有昆阳之战这样神奇的战绩,但是称帝后基本上很少亲征了,后面主要是在大后方调兵遣将,依靠云台二十八将在一线冲杀,单论战场表现还是差了点意思。

窦宪:灭北匈奴,让纯种匈奴向西远遁尔后不见史书记载。但是此时的对手太弱,这时的匈奴已经不复往日之强盛。

曹操:赤壁让他伤心。

周瑜、陆逊、陆抗:防守型将领,进攻能力不足。

诸葛亮:缺乏实质性战果。

张辽:战术型将领。有一定能力,但是没有成为重大战役的军事主官,看来他的上级并不认为他具备了中军主帅的能力。

二爷:万军从中取敌上将首级(颜良),斩庞德,擒于禁,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可惜最后败走麦城。唉!!!!没有全胜的战绩确实不好跟韩信比。。。。

李世民:未能保持全胜。

李靖:南平萧铣和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就其战绩而言可以跟韩信平起平坐,但是就战法而言没有韩信那么精彩。李靖的两场灭国战,都是长途奔袭,出其不意,接敌即灭,这就有点让人审美疲劳。

李绩:从征次数较多,担任中军主帅次数较少。

两宋诸将:洗洗睡吧,宋代两次惨遭灭国,你们武将没有一点责任?你们防守都够呛,就不要谈进攻了。岳武穆虽说值得纪念,但是论战绩还是不要跟韩信比了。

徐达:论战绩跟韩信也是几乎持平,论战法还是没有韩信精彩,而且后期北伐打的也是顺风局,起码朱元璋没有背后使绊子抽调他的精兵。

王阳明:战绩不如韩信,但是战场智力与韩信持平,宁王碰到这位大神跪得不冤!!!!

清朝诸将:你们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了,比较起来没有意义。再说了历史上也没有人把清朝类比于汉。歇歇吧,清朝国都两次被敌军攻破!!!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韩信是真猛!是天才!毋庸置疑!

但是说韩信是兵仙,有点过了!

有回答说什么韩信年纪轻轻,以少胜多,前无古人,这个就夸张了。

比如白起的鄢郢之战,也就数万人,破釜沉舟孤军深入,在楚国境内如入无人之境。最后攻克楚国国都,焚毁楚国宗庙,令楚国国力大损再无争夺天下之力。白起的用兵丝毫不比韩信要差。

韩信在秦汉之际确实是天下第一式的存在。可是秦汉之际跟战国末期并不一样。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收天下之金铸成十八铜人。史书里没有更详细地记载秦始皇是如何处置各国名将以及名将之后的,但是从法家名篇《五蠹》结合张良和项羽四处逃亡的经历来看。秦始皇极有可能对六国的军事贵族进行了斩草除根式的毁灭。

秦朝统一天下有15年,在这15年,前11年有秦始皇在,用高压政策将六国的军事人才进行毁灭性打击。而后四年,秦二世当政,赵高弄权,内政混乱,前线将士士气萎靡。项羽的成名战固然神勇,但最终章邯之所以投降其实也并非军事上完全失败,而是政治上被打压排挤,无路可走。就军事而言,坚守不出的资本还是有的。

因此可以这么说,楚汉时期无论是秦还是后来的建立的六国,其战斗力都很难跟战国末期强国强将的部队相提并论。别的不说,楚汉之争一共才4年,4年连造出足够的兵器来武装各国部队都不够!也即是,楚汉时期全天下的武备可能也就只有秦国在和平15年留存的那三十多万件。就这三十多万件兵器,还被南征的赵佗给分走七八万,而赵佗在秦末直接称帝,到了汉武帝时期才被统一。

这跟战国末期各国都几十万武备的状态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此外,楚汉时期军事人才也是青黄不接。想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这种动辄三四十年军事经验的人才几乎不存。

史书中记载的项羽垓下之战,最后项羽穷途末路面对数百汉军丝毫不惧。汉军死伤惨重,最后还因为争抢项羽首级自相残杀。这里来围攻项羽的已经是汉军的精锐,但其表现出的无组织,无纪律的状态,跟秦兵马俑中那种兵种配合,军阵整齐的状态不可同日而语!

真碰到秦军那种,有弩兵,有弓箭兵,有骑兵,有戈戟兵,有轻步兵的军阵,几十个兵士配合,项羽根本连冲都冲不上来就要被扎成刺猬!长平之战,赵军四十万就是被这么活活困死,无论如何也无法突围。

史书记载,汉朝初年,高祖刘邦出巡,全天下连五匹毛色一样的马都找不到。这当然反映的是秦末的混乱对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可是仔细想想看也就能想象出秦末所谓的军队跟战国末期的差距。

秦灭六国时期秦国可是有着流水线的工业化的兵工厂,每件兵器上都刻着工匠的名字。这种生产和组织下的部队跟秦末那些杂牌可绝对不是一回事儿!

生产力遭受毁灭性打击,军事人才出现断代,武备不足,军政混乱,军纪涣散,这大概就秦末各方势力的真实状态。所谓六国复国,其实都是些乌合之众。早年的传承和精英早就不存在了。

在这种状态下,韩信在一众庸人中确实算是绝无仅有的超级人才!可是真把他拿到战国末期,对上白起,王翦,李牧,廉颇这种将领,他的那些风骚操作基本上是一点儿用都没有!

比如韩信的成名作“背水一战”,他竟然能够预先知道对方战争会议的内容,还知道敌方阵营里一个叫李左车的人提出了韩信这边粮草不足,只需防守就能退敌的消息。这种情况就跟你开全地图打王者荣耀一样,换任何一流将领都能骚出天际来。

反过来,一流将领遇到一流将领,诸葛亮碰到司马懿别说背水一战这种骚操作,送女人衣服人家就是不出来。为啥,看准了你的弱点,绝不松口。

再比如,王翦对上楚国的项燕,骚也骚不出来也只能通过绝对的军事优势用六十万大军去碾压楚军的二十万。

因此,韩信确实在楚汉时期是超一流的军事将领。但他那些“仙”的操作,更多的是因为对手太弱。此外情报工作能做的那么好,对对方的决议了如指掌,这里恐怕也有刘邦“约法三章”的政治原因。

楚汉之争总共也就四年,各方势力瓦解得也太快,许多人才尚未打磨出来。如果几个政权相互鼎立,鏖战个几十年,韩信齐名的将领也很快就会出现,这就是历史的规律。

综上所述,韩信在他的时代无愧于“兵仙”之名,但放在历史的长河。军事理论不如孙武;军政建设不如吴起,诸葛亮,王猛;大团军作战不如王翦(指挥六十万算是空前绝后了);果敢勇猛不如白起,防守不如廉颇,定力不如李牧,机动灵活不如霍去病,当然,能够远超同时代人确实是牛逼!所以武庙十哲有一号也是恰如其分。但更多的赞誉就太夸大了。


user avatar   su-chen-ch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兵仙、战神这些名号无所谓吹不吹,韩信和白起都是他自己时代的顶尖人物,给他们冠以当代兵仙、战神等称号并无不妥。

只是中国古代史里,不同时代的军事评价差异是很大的,古人的一些战略思想和战术固然是不变,但也有很多战略战术是根据武器科技、军事制度、经济发展等而改变,所以跨时代比较历史人物的军事才能并非不可,但必须得对两个时代的背景有详细了解。

打个比方,白起擅于分析敌我双方政治、军事、外交等形势,精通用兵的正奇之法,再有秦国的动员力为支撑,在当世几乎没有敌手。但是白起如果到了唐朝,他肯定没法打得过精通骑兵作战的李靖了,马镫的出现使骑兵的战斗力和战术得到革新,白起用兵的正奇之道根本无法用来跟唐军交锋,也许他根本摸不清李靖骑兵向自己攻击的方向。同时因为白起不懂唐朝时期的经济情况和军事制度,对后勤和军队的行动也很难掌握。还有军事制度的发展和兵器多样化也使军队更加灵活,战术形成比战国时期更多样化。

穿越比较的人还说白起、韩信不会可以学啊,可是你们比较的前提就是那个时代的人,如果白起、韩信学会了不同时代的战术还是原来的他们吗?比如白起学会了现代军事理论,已经懂得如何运用海陆空部队作战,那么讨论白起在战国的成就还有什么意义?

但这不等于白起军事能力不行,要承认时代带来的差距才能理解古代军事是怎么一回事。韩信的情况亦然,无论他怎么精通点兵之法,都只能用于秦汉之际。由南北朝成形的府兵制,对部队战斗力有很强的保证性,不似秦汉之际的部队,其实大多数都是被征集的步卒,只是将百姓武装起来,实际上的主力较少。

不要觉得秦国动员力能战胜一切,中国军事制度发展下来,从战国动不动就数十万兵力,逐渐减少为数万主力,其实就是军事制度越来越成熟的体现。就是在汉武帝时期北征匈奴,举兵六十万,其中也只有卫青和霍去病的十万骑兵是主力,其余作为支援和后勤而用。

所以历来吹嘘白起、韩信或是贬低他们,都需要注意是不是有人把他们吹嘘成中国古今最强,或是用后世的军事理论去论证他们不行,两者都是以偏概全。讨论其人的军事才能,还是应该该把重心放在他们当代。当然,像白起、韩信用兵的正奇之法,其理论是可以沿用下来的,长平之战和井陉之战仍是古代军事史中值得研究的战例。


user avatar   yi-yang-31-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曾有一段时间痴迷帝国时代2。

帝国时代常规的人口一般有200号人。

我喜欢玩匈奴,因为不用盖房子。

策略是前期攒20个农民,杀羊、种田、盖建筑,一口气憋到城堡时代,接着出骑兵骚扰敌方的农民、采取速攻模式。

一般来说,只要操作得当,封建时代别被对方步兵找上门,基本上稳赢。

后来有一次和我哥们单挑,两个人同样的打法,操作的水平相似,一开始战况就比较激烈,双方两败俱伤休兵憋发展。

半小时后人口达到上限,开始更大范围大规模的战斗。

拉锯战极为惨烈。

我农民和兵马差不多各一半,他也差不多。

这时候可以选择的战斗队伍就非常丰富了。

一开始我无脑爆轻骑兵,因为廉价且只消耗粮食,加上机动性强,分为四五队人马在对方的城墙外围屠杀伐木工和矿工,很是过瘾了一把。

然后我哥们迅速改变了策略,使用长枪兵和圣殿骑士的混合搭配,再加上由圣殿骑士保护的投石车拆我建筑。

很快,我骑兵战死的速度渐渐跟不上补充的速度了,越来越多的城堡和兵营被拆除。

这时候我也跟着变,同样选择步兵+投石车+圣殿骑士。

然并卵。

新产生的军队和还未战死的军队编队太多且繁复,新生产的农民和士卒呆呆的站在那边等待我的指令,让我有种人好多,管不过来的感觉,控制上力不从心。

加上越来越多的城墙被打开缺口,我面对好几路进攻的敌人顾此失彼,往往救援的军队还没集合好,对方的精锐很快就冲到了我的城镇屠杀我的农民,摧毁我的生产土地,干净利落的打败了我。

一个操作不过两百人的游戏,有令行禁止的加成,有无需军队消耗的计算,有可即时反馈的战斗情报,不存在饿死和个性的人,不存在政治上的考较,不存在抚恤和将领的情绪问题,但一般的玩家只要被打断一次,就很难迅速恢复节奏,可想而知,真实的战争环境要比这个复杂多少倍。

不夸张的说,现代人,以大学生为例。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即便接受过训练,其指挥上限也就是十个人。(以高素质人口举例,不是黑大学生的意思,如果低素质人口,这个上限更低,应评论区争议的点回答,我认为能指挥十个人确实很牛逼,是人中龙凤,指挥的前提是对方相信并服从命令,君不见一个班6—10人,都需要班长和副班长配合管理,把管理想的和游戏一样简单,那是对自己智商的不尊重。)

现在来说说韩信。

他指挥的是一群不识文字,甚至左右不分的士兵,他就一句,多多益善。

他是空降的领导,年轻,而手底下是一群跟着大领导打天下的骄兵悍将。

他的领导是刘邦,古代帝王总统山前十的大仙。

他的敌人,不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王侯将相,就是千古无二的猛人,兼军事天才和百战之师。

再看看他一场场堪称艺术的战争指挥才能,和对于战争势况的把握。

以及垫在他威名下的垒垒白骨和无双猛将。

再加上成语小王子的传奇人生。

所以兵仙这个称号不是因为他牛逼才有的,而是因为形容他而显得牛逼。


user avatar   si-fang-c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

@sxc

邀请。非常非常感谢。

为了防止邀请我的sxc老师撤销邀请,我不得不截图。


@朱峰女士,你的答案,为了防止你进行修改,我已经截图了。没错,如你问题当中所说,礼貌是不是软弱?

当然不是。

我自问是一个普通人,在知乎得到关注多,也只是因为我勤勤恳恳,一个字一个字写得多,仅此而已。

我去咕咚网之前,当过记者,做过公关,我也不是什么名校毕业,但是我深深知道,原创是品德,是节操。做记者,报道要如实,要客观,要中立,要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

我为什么要在微信群“红包体育”里面和你抬杠,为什么要质问你,想必你已经不记得了,然而我记得清清楚楚。


我不关注你的微信号,那是有非常重要的原因的。朱峰女士,你说你没做过亏心事,那么想必在你看来,未经他人许可引用、转载他人原创的内容,不算是亏心事了。


你不记得的事情,我一点一点帮你回忆起来吧。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当你加入“红包体育”的时候,我对群主说了一句话。【我很高兴,我有不删除任何聊天软件当中聊天记录的好习惯。】


这里截图当中的日期是一直就存在的。至今我的iPhone 4S也一直在用呢,不可能改掉。


你为什么和我说抱歉,你忘了?2015年3月3日你所说的,是真的都不记得了?


当时我的反应,算是很克制的了,毕竟当着“红包体育”群里这么多人的面。

为什么我过了这么久,才再次在“红包体育”群里质问你,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知道每个人做自媒体不容易,想靠着才华变现,更加不容易,当时你肯道歉,说你会改,那么我也就得过且过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改了吗?如果你改了,你就不会不经过

@式微

同意,转载她的答案,而且还将她列为“第二作者”。

你的所谓声明,夹杂在你的正文内容当中,而不是正式开辟一个子栏目道歉,被诸多的信息噪声遮盖着,这就是你的诚意?

上述三张截图,是2015年6月17日早上8:43时截的。我现在还很怕诸多水军说我图片造假呢。下面两张图,是2015年3月3日晚上20:49时截的。那个时候,你的微信ID还没有“太阳表情”。

这个总不能说我作假了吧?



而你在面对我的质疑的时候,说了些什么话,你还记得吗?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截图的原因。

二次编辑加了些东西,就可以等同于你自己的原创,是吗?


事实证明我当初心一软得过且过,才是真的错误。


你说了“最初开时,格式内容混乱,但转载内容标明了作者”——我还是那句话:用了我的东西,问过我吗?

你说了“微信对于转载格式有了新要求后,我们也跟着学习,把之前来源不明的全部删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不合规的转载“——来源不明?请看看截图,你自己说过的话,怎么就这么快忘了呢?”是从虎扑、知乎、直播吧很多来源的文章“,这还算是来源不明?

你说了“暴力行为冠以道德名义,缺又恰恰选择了一个认真做事的自媒体下手,无论是出于要稿费,还是炒作涨粉,都不会实现的”——暴力冠以道德的名义?我质问你,就是暴力,你不告而拿,拿了我的答案,也拿了知乎上别人的答案,这种偷窃行为,就是道德的?


另外,请弄清楚,到底谁在炒作?我只是把原文作者式微老师带到了“体育红包”群,让她自己和你说清楚,这就是炒作?式微维护自己正当权益没有成功,自己写了篇专栏,以正视听,这叫炒作?

你说了“另外。。。您在背后诽谤我的许多聊天截图我已经给了律师。我们没做亏心事,我们礼貌但不软弱,真的,用法律途径解决,只对我们单方面有利啊。但您若真的要这样苦苦相逼,请也不吝给我一个您的地址,给您去一封律师函”。


我在背后诽谤你?请把截图放出来,让知乎用户都看看,我到底怎么诽谤你了。


你没做亏心事?没做亏心事我会质问你为什么不经过我允许转载了我的内容?


说我苦苦相逼?到底谁逼谁?“咕咚-李旸”是我在“红包体育”群里的ID,那是因为之前说过要标清楚所在的企业、媒体和姓名,所以我这样写。


我再说一次: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我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我的内容;我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式微老师的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式微老师的内容。


知乎上的回答问题,是我业余时间所为,工作忙的时候我只能下班回答问题,晚上写公众号内容,或者把知乎的答案放到我自己的公众号上去。关于足球篮球的内容,和咕咚网没有一点关系,全部是我自己的业余创作。


而你,直接找到了咕咚创始人、CEO申波先生,也就是我的最高领导,去质问我的行为是代表咕咚,还是代表个人。


我在知乎的ID和个人说明写得清清楚楚,没有和咕咚有任何的关联。你没有经过我个人的允许,转载引用我在知乎的内容,被我质疑你转载了别人的内容,居然好意思说是“法律层面的诽谤”?居然还去和我供职的企业对质?


到底是谁苦苦相逼?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把知乎用户的文字答案,变成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放到视频当中去,是吗?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未经他人许可,擅自转载、引用他人在知乎的原创答案,是吗?



最后我很想问一句:你既然深知自媒体人的成长有多么不易,为什么你还要去做“未经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其他自媒体人的内容”这样的事情?


最后,是我放出的所有截图的具体信息。



我在这里声明:我是知乎用户李暘,在知乎的每一个答案,在知乎的每一篇专栏文章,不敢保证完美无缺,逻辑严密,没有错别字,但全部是我自己的原创内容,任何人未经我许可,转载、引用、抄袭我的答案,即为侵权行为。


user avatar   chuan-zhao-ge-zi-chen-shan-de-xiao-ch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知友们补充更多信息:

11月22日,据普洱市失联人员搜救联合指挥部通报,此前失联的4名地质调查人员,于11月21日被搜救队伍发现时已不幸遇难。11月23日21时50分,4名失联人员遗体已移交失联人员单位。

11月20日,云南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曾派遣24名搜救人员组成3支重装穿越小组,计划在无补给的情况下,连续5天长途跋涉进行搜救。他们选择的道路与遇难者被发现的地方仅相隔一条山脊。

↑搜救人员发现的失联人员的雨衣碎片。图据央视新闻

云南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会长胡文琨带领了重装突击队参加救援,他向红星新闻记者详细讲述了救援过程。

“我们指挥部在测量该地的磁场时发现,救援地的磁场是四川黑竹沟磁力强度的两倍。”胡文琨认为,失联疑主要是受当地的磁场干扰造成迷路,在遇难者自身没有认知到危险的状况下,发生了失温意外。“在事故发生前,四名调查员可能还在寻找工作点样地,他们个人认为还没有产生危险,所以没有打开装备发出求救信号。”

24人重装队伍曾做好长期搜救准备

红星新闻:这次派遣去哀牢山救援的重装突击队是怎么组建的?

胡文琨:我们带领了三支重装队重装突击队去哀牢山救援,因为这次搜救的道路非常艰难,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队员也会发生摔倒、罗盘方向受到干扰等情况,所以队员都是从云南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中,挑选出搜索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强的成员,组成8人一队展开搜救任务。

重装的意思是吃穿住行的装备全套。因为重装穿越基本上没有后援,所以吃穿住行的装备全要背在身上保障自己。这次重装突击队按照五天的给养定位,配备有帐篷、睡袋、GPS卫星电话、做饭的反应堆、燃料气罐、五天的食物、防寒保暖的衣物等。

↑11月21日,救援组在哀牢山中搜寻失联人员。图据镇沅县委宣传部

红星新闻:重装突击队进入哀牢山救援的情况如何?

胡文琨:在昨晚(23日)九点五十分,遇难者的遗体被护送下山送至镇沅县。这次搜救任务中,重装队扮演的角色是远距离搜索队,搜救选择的道路与遇难者被发现的地方相隔一条山脊。因为当时通过总部对现场的分析判断,认为这个方向比较重要,考虑到各种机会都不要放弃,所以重装队就沿着这条山路往下搜索,大方向没有错,只隔了一个山沟。

事故原因疑为迷路+失温 未打开RTK或因未意识到危险

红星新闻:根据遇难者被发现的现场,您认为意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胡文琨:通过对他们遗物的判断,当时食物和汽油都还有剩余,所以根据我个人的分析,我认为主要是受当地的磁场干扰造成迷路,在遇难者自身没有认知到危险的状况下,发生了失温意外。在外面的搜救过程中,电子罗盘和机械罗盘都有受到磁场干扰而紊乱。我们都是通过画图重新确定位置。

而14-16号三天大雨,山上一下雨就起雾,容易迷失方向。所以当时四名调查员受大雾和罗盘指向的影响,没有寻找到工作点的正确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他们还在工作的状态,没有意识到发生危险,而失温的发展又很快,所以在很短时间里,发生失温意外。

因为意外发生得比较突然,遇难者没有表现得不好的状况,而是呈现失温者微笑的面部表情。四名遇难者相隔不远,有两个人并排躺在一起,一个人顺着一个方向,另外一个人跟他们间隔10米左右。只有户外失温这种情况才会很快地把人的生命带走。

红星新闻:遇难者都配备了RTK装备(实时差分定位)帮助定位,但他们并没有按下该装备,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胡文琨:没有按下定位装置可能正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危险和问题。我们指挥部在测量该地的磁场时发现,救援地的磁场是四川黑竹沟磁力强度的两倍。所以在事故发生前,四名调查员可能还在寻找工作点样地,他们个人认为还没有产生危险,所以没有打开装备发出求救信号。

遇难者野外生存经验丰富,救援难度巨大

红星新闻:您在看到救援现场和遇难者的照片后,您对四名遇难者有什么判断吗?

胡文琨:四位遇难者一位是干部,三位是战士。他们以前都是中国人民武警黄金部队的战士,最大的32岁,最小的是25岁。我们在这次任务中和他们的战友一起搜救,战友告诉我们,他们的能力非常强。他们主要负责林地调查、地质调查、冶金矿产等工作,至少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在野外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

他们作为户外调查的地质队员,户外生存能力比我们普通户外爱好者强大得多,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比我们有些户外专家都要强大。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没有带那么多装备的原因,因为他们野外生存经验很丰富,就像猎人一样。

消防、武警、当地村民等组成搜救小组,在哀牢山中搜寻失联人员。图据镇沅县融媒体中心

他们能认识云南山地95%以上的可以吃的东西,可以就地取材寻找食物和水源。说个小技巧,他们可以用冷水把袋装的方便面煮熟,所以他们不会带很多东西上山。刚好哀牢山在14-16号连下三天的大雨,大雨就会有雾,有雾就会容易产生意外,而这次失温就是个意外。

红星新闻:在您从事的10多次救援行动中,您认为此次救援的难度如何?

胡文琨:哀牢山的地质地形格外复杂一些,这一次测了他们的磁场,发现是四川黑竹沟磁力强度的两倍。我们户外运动协会成立有六七年了,组织了包括山地、洞穴等多次救援行动。今年哈巴雪山就有三次,苍山有两次,洞穴有一次,但从来没有遇见过比这次大的任务。

这次救援行动在中国来说都是最大的了,它的救援难度应该是排在第一。它和其它的救援不一样,比如梅里雪山救援、泰国的洞穴救援和珠峰的雪崩,因为他们的位置比较明确,上山的道路比较简单,指向性非常明确,所以救援很容易开展。

但这一次是在几十平方公里进行大范围搜救,再加上遇难者没有信号、没有报警、没有定位,没有各种信息资源,救援全靠大海捞针。所以这次救援在世界山地救援史上,其难度都算大的。

来源:红星新闻

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队员在云南哀牢山失联遇难,牵动各方关注。11月24日零时左右,4名失联人员遗体已运送至镇沅县殡仪馆。有救援人士向南都记者介绍,遗体被找到时呈现出失温特征。针对人员装备问题,24日,该中心党委书记范忠禹回应南都记者表示,中心给所有野外工作人员配备防水防雨保暖衣裤鞋,此前引发关注的一次性塑料雨衣,用途主要是防护粘性草籽。

南都此前报道,11月15日,云南省镇沅县政府接到报告: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队员,于11月13日进入镇沅县者东镇樟盆村哀牢山后失联。失联地位于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形陡峭、树木茂密、沟壑纵横,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加之连日阴雨大雾,给搜救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此番搜救规模浩大。据央视报道,普洱和玉溪两地协同合作,从两头向中间合围搜救,玉溪前方指挥部也不断前移,并在救援中加大无人机、直升机的喊话频次。搜救投入专业救援人员和当地干部群众8000余人次、车辆150余辆、卫星电话100余部、无人机50余架、直升机10架次及相关物资、技术装备。搜救人员需要从海拔1700多米的山脚出发,翻越海拔2800多米的多座高山。

11月20日,搜救人员在失联人员简易宿营窝棚的下游发现了他们的雨衣。附近同时发现了排泄物。

11月21日18时33分,搜救指挥部接到搜救人员报告,在哀牢山玉溪市新平县水塘镇,调查样地东南方向直线距离1.85公里处发现3名失联人员,已无生命体征。11月22日8时32分,发现第4名失联人员,已无生命体征。

24日零时左右,4名失联人员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运送至镇沅县殡仪馆。整个转运过程长达40小时。

参与搜救行动的岳麓蓝天救援队队长谭章此前向南都记者介绍,“失踪人员的户外生存能力还是非常强大的”,痕迹表明,他们曾经顺着河流、溪流往下游走,用油漆在石板上面留下标志,应该是希望沿着水道找到村庄。被发现时,其中一名遇难人员衣物掀起,呈现典型的失温症状。搜救队伍认为,4人的遗体分隔两处,有可能是中途决定由一名队员外出求救,剩下三人原地保存体力。

而据媒体披露,4名失联人员携带的食物包括:2包蛋黄派、4罐八宝粥、1包巧克力、1包瓜子、4包鸡翅、4瓶饮料;香烟若干。

衣服包括:张金榜(黄色冲锋衣+保暖内衣),杨敏、张瑜(迷彩服+保暖内衣),刘宇(羽绒服+配发的冲锋衣)

作业工具包括:每人一台RTK,森林罗盘,2把工兵铲,3把砍刀,油漆,排笔,树牌,卷尺,皮尺,钉子,一次性雨衣,1个2万毫安充电宝,1矿泉水瓶汽油。

上述信息引发关注后,公众热议失联人员的装备是否妥帖齐全。11月24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党委书记范忠禹回应南都记者提问表示,“我们给野外所有人员配备探路者防水防雨保暖衣裤鞋。妄自揣测一次性雨衣就更荒唐了,那是工作人员在山上作业时视具体情况用来防护粘性草籽的。”

目前,4名失联人员的遇难原因正在深入调查中。

来源:南方都市报

为知友们补充更多信息:

四人殒命哀牢山,为何进山时穿着“一次性雨衣”?

新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消息,最近两天,“哀牢山”这三个字一直占据热搜位置,引发网友关注。

在失联整整8天后,4名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工作人员全部找到,但都不幸遇难。四个年轻的生命,把心脏跳动的最后时刻留给了雨雾迷离、野兽出没的哀牢山,那个左手写字的张金榜再也没机会提笔写出漂亮的字迹了。

11月13日,这4名工作人员徒步进入云南哀牢山内部,开展野外作业时失联。他们中,最大的32岁,最小的25岁,都曾当过兵,具备野外作业经验和一定野外生存能力。

哀牢山原始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 摄于2018年4月 玉溪市新平县 摄影/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顾伯健

在为4名遇难人员扼腕叹息的同时,笔者梳理了整个事件,提出几点疑问:为何专业人员也会失联?进山人员的装备配发是否合乎标准?为什么哀牢山的搜救难度这么大,需要投入8000余人次和10架次直升机?

目前,救援队伍正在开展失联人员遗体的转移工作,事件原因仍在调查当中。

失温或是罪魁祸首?

据搜救队员描述,4名遇难者被发现时,衣冠较为完整,没有被野兽侵害的迹象,初步判断遇难原因最大可能是失温。

失联人员所在哀牢山正值入冬天气,昼夜温差较大,白天能达到二十度左右,到了晚上则降到七八度,山区树木高大茂密,加之近期连日降雨,林中有雾,能见度极低。而0-10℃是失温的高发温度区间。

初期会觉得很冷,手脚不自主抖动,中期会出现意识不清,后期可能造成昏迷、心脏骤停。一般在低温下,正常成年人超过两个小时就有可能出现失温症状。

如此低温的环境下,再来看,工作人员携带了哪些装备。据现场救援人员透露,4名失联人员携带的食物不够4人吃一天。具体包括:2包蛋黄派、4罐八宝粥、1包巧克力、1包瓜子、4包鸡翅、4瓶饮料;香烟若干。

衣服包括:张金榜(黄色冲锋衣+保暖内衣),杨敏、张瑜(迷彩服+保暖内衣),刘宇(羽绒服+配发的冲锋衣)。而这些基本的御寒装备,御寒的是够用了,但放在险恶的哀牢山,似乎无法撑过一个夜晚。更离谱的是,救援人员分别在宿营地和下游两条小溪的交汇处发现了粉色雨衣碎片。

经过比对,确认这些雨衣就是由失联人员携带的物资。

笔者在淘宝上搜索了同款雨衣批发价,0.4元/件。你没看错,就是这件粉色雨衣,与游乐场玩激流勇进的一次性雨衣一样,被发给队员们带上山去遮风挡雨,给队员们提供生命保障。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顾伯健告诉《新民周刊》,这种一次性雨衣野外根本没法使用,树枝轻轻一刮就烂掉了。


真正适合野外作业的雨衣

难道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经费紧张,置办不起专业的防寒装备?资料显示,2020年9月2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接受转业的武警官兵就成了这家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2021年4月,发布的一则车辆租赁服务中标公告显示,因工作需要,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需租赁四驱高性能越野车用于野外任务使用,租赁车辆不少于20辆,年度预算人民币406万元。



一个一年用400万元预算来租车的单位,为何连基本的专业装备都无法提供?

为何专业人员也会失联?

既然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为何也会迷路和失联?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副站长杨效东教授说,进入哀牢山上的密林,和你在电影《侏罗纪公园》看到一样的。人一旦进到林子里,明明外面的阳光很好,但密林深处光线不好,尤其雨天,特别不容易看清路,很快就会迷失方向。

恰恰,遇难人员的失联位置属于哀牢山地形地貌最为复杂的区域,山壁坡度较大、多悬崖峭壁,就算是巡护人员,在平时走得少的地方也可能出现短时间的迷路现象。遇难人员当时处在高山密林的环境中,一旦迷路,很难再找到原来的路了。

杨效东教授说,即便长久驻扎在哀牢山,但每次上山都非常小心,要防着黑暗中的树枝、溪流深沟的拦阻。还要小心地质塌方和滑坡,出发前都会做好方案,请山民或护林员来做向导。

一名护林员还提到,哀牢山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随着管理逐渐规范、完善,进入保护区需获得准许,“游客是不允许进入的,专业人员也需要护林员陪护”。

多位樟盆村村民也提到,近些年他们很少有人进入哀牢山。有村民提到,一二十年前,当地村民曾上山采药,“但到的地方也都是边缘地带,而且都是跟着长辈走原来人留下的路”。

杨效东说,每次出去,大家都要携带对讲机来确保安全。但也不是所有先进的救援设备都可以在哀牢山被用上。当时4名遇难人员每人携带了一台RTK。

RTK是一种能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失联的4人各有一台RTK设备。按计划,他们应该在11月14日打开RTK设备。只要按下设备按钮,救援人员就能根据卫星系统传回的数据找到4人所在的位置。

但从11月14日至21日11时,失联4人从未打开过RTK设备,因此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无法据其定位。

不过,有从事地质工作的人士表示,原始森林中如果失去通信信号,即便打开,后方人员也收不到信息。而即便是早早地把RTK设备打开,当救援队的无人机在这里飞行时,也会因为某些地方信号太弱而失去联系。

参与救援的张先生也给出了同样的说法。在搜救过程中,他的手机信号时断时续,经常收不到消息。“主要是雨后雾很大,能见度低,容易找不准方向;而且下了雨温度太低,他们身体上可能也受不了。”张先生分析。

搜救难度为什么大?

据了解,整个搜救行动,云南以普洱市为主,玉溪市、楚雄州协同展开,截至目前,投入专业救援人员和当地干部群众8000余人次、车辆150余辆、卫星电话100余部、无人机50余架、直升机10架次及相关物资、技术装备全力开展搜救。

为什么一次救援要持续8天,先后投入8000余人?这与哀牢山本身的地貌相关。

哀牢山位于云南中部,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分界线,也是全国最大的原始常绿阔叶林区,最高海拔3156米。失联人员位处的区域是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此前,搜救工作存在三方面主要困难

首先,哀牢山在镇沅境内面积达13.5万亩,此次人员失联的区域,地处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属原始森林无人区,山陡林密、遍布山崖和沟壑,地形极其复杂。

其次,正值入冬天气,昼夜温差较大,白天能达到20度左右,到了晚上则降到七八度,山区树木高大茂密,加之近期连日降雨,林中有雾,能见度极低。

最后,搜救路线距离较远,从山脚前往搜索区域需要爬山约4个小时,随着搜索范围不断扩大,山中无路,行进困难,不具备夜间搜索的条件,队员往返宿地耗时较长。

11月22日,遇难者张金榜曾经的战友李先生讲述,他和张金榜是2015年武警黄金部队新兵连的战友,“一起入的伍,当时在新兵连,我们一起训练、聊天,他平时非常踏实,训练也很认真,我记得他是左手写字,字迹非常漂亮”。

后来,他们各自退伍转业,分别被分到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下属单位,“他是昆明单位,我是成都单位。”李先生表示,他们的工作项目大致相同,都是日常进行森林蓄积量调查。

事发后,中国地质调查局官方网站切换成黑白色,并发布公告,对因公殉职的4名野外地质调查人员,致以最沉痛哀悼。

来源:新民周刊

user avatar   xie-wei-64-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知友们补充更多信息:

11月22日,据普洱市失联人员搜救联合指挥部通报,此前失联的4名地质调查人员,于11月21日被搜救队伍发现时已不幸遇难。11月23日21时50分,4名失联人员遗体已移交失联人员单位。

11月20日,云南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曾派遣24名搜救人员组成3支重装穿越小组,计划在无补给的情况下,连续5天长途跋涉进行搜救。他们选择的道路与遇难者被发现的地方仅相隔一条山脊。

↑搜救人员发现的失联人员的雨衣碎片。图据央视新闻

云南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会长胡文琨带领了重装突击队参加救援,他向红星新闻记者详细讲述了救援过程。

“我们指挥部在测量该地的磁场时发现,救援地的磁场是四川黑竹沟磁力强度的两倍。”胡文琨认为,失联疑主要是受当地的磁场干扰造成迷路,在遇难者自身没有认知到危险的状况下,发生了失温意外。“在事故发生前,四名调查员可能还在寻找工作点样地,他们个人认为还没有产生危险,所以没有打开装备发出求救信号。”

24人重装队伍曾做好长期搜救准备

红星新闻:这次派遣去哀牢山救援的重装突击队是怎么组建的?

胡文琨:我们带领了三支重装队重装突击队去哀牢山救援,因为这次搜救的道路非常艰难,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队员也会发生摔倒、罗盘方向受到干扰等情况,所以队员都是从云南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中,挑选出搜索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强的成员,组成8人一队展开搜救任务。

重装的意思是吃穿住行的装备全套。因为重装穿越基本上没有后援,所以吃穿住行的装备全要背在身上保障自己。这次重装突击队按照五天的给养定位,配备有帐篷、睡袋、GPS卫星电话、做饭的反应堆、燃料气罐、五天的食物、防寒保暖的衣物等。

↑11月21日,救援组在哀牢山中搜寻失联人员。图据镇沅县委宣传部

红星新闻:重装突击队进入哀牢山救援的情况如何?

胡文琨:在昨晚(23日)九点五十分,遇难者的遗体被护送下山送至镇沅县。这次搜救任务中,重装队扮演的角色是远距离搜索队,搜救选择的道路与遇难者被发现的地方相隔一条山脊。因为当时通过总部对现场的分析判断,认为这个方向比较重要,考虑到各种机会都不要放弃,所以重装队就沿着这条山路往下搜索,大方向没有错,只隔了一个山沟。

事故原因疑为迷路+失温 未打开RTK或因未意识到危险

红星新闻:根据遇难者被发现的现场,您认为意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胡文琨:通过对他们遗物的判断,当时食物和汽油都还有剩余,所以根据我个人的分析,我认为主要是受当地的磁场干扰造成迷路,在遇难者自身没有认知到危险的状况下,发生了失温意外。在外面的搜救过程中,电子罗盘和机械罗盘都有受到磁场干扰而紊乱。我们都是通过画图重新确定位置。

而14-16号三天大雨,山上一下雨就起雾,容易迷失方向。所以当时四名调查员受大雾和罗盘指向的影响,没有寻找到工作点的正确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他们还在工作的状态,没有意识到发生危险,而失温的发展又很快,所以在很短时间里,发生失温意外。

因为意外发生得比较突然,遇难者没有表现得不好的状况,而是呈现失温者微笑的面部表情。四名遇难者相隔不远,有两个人并排躺在一起,一个人顺着一个方向,另外一个人跟他们间隔10米左右。只有户外失温这种情况才会很快地把人的生命带走。

红星新闻:遇难者都配备了RTK装备(实时差分定位)帮助定位,但他们并没有按下该装备,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胡文琨:没有按下定位装置可能正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危险和问题。我们指挥部在测量该地的磁场时发现,救援地的磁场是四川黑竹沟磁力强度的两倍。所以在事故发生前,四名调查员可能还在寻找工作点样地,他们个人认为还没有产生危险,所以没有打开装备发出求救信号。

遇难者野外生存经验丰富,救援难度巨大

红星新闻:您在看到救援现场和遇难者的照片后,您对四名遇难者有什么判断吗?

胡文琨:四位遇难者一位是干部,三位是战士。他们以前都是中国人民武警黄金部队的战士,最大的32岁,最小的是25岁。我们在这次任务中和他们的战友一起搜救,战友告诉我们,他们的能力非常强。他们主要负责林地调查、地质调查、冶金矿产等工作,至少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在野外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

他们作为户外调查的地质队员,户外生存能力比我们普通户外爱好者强大得多,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比我们有些户外专家都要强大。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没有带那么多装备的原因,因为他们野外生存经验很丰富,就像猎人一样。

消防、武警、当地村民等组成搜救小组,在哀牢山中搜寻失联人员。图据镇沅县融媒体中心

他们能认识云南山地95%以上的可以吃的东西,可以就地取材寻找食物和水源。说个小技巧,他们可以用冷水把袋装的方便面煮熟,所以他们不会带很多东西上山。刚好哀牢山在14-16号连下三天的大雨,大雨就会有雾,有雾就会容易产生意外,而这次失温就是个意外。

红星新闻:在您从事的10多次救援行动中,您认为此次救援的难度如何?

胡文琨:哀牢山的地质地形格外复杂一些,这一次测了他们的磁场,发现是四川黑竹沟磁力强度的两倍。我们户外运动协会成立有六七年了,组织了包括山地、洞穴等多次救援行动。今年哈巴雪山就有三次,苍山有两次,洞穴有一次,但从来没有遇见过比这次大的任务。

这次救援行动在中国来说都是最大的了,它的救援难度应该是排在第一。它和其它的救援不一样,比如梅里雪山救援、泰国的洞穴救援和珠峰的雪崩,因为他们的位置比较明确,上山的道路比较简单,指向性非常明确,所以救援很容易开展。

但这一次是在几十平方公里进行大范围搜救,再加上遇难者没有信号、没有报警、没有定位,没有各种信息资源,救援全靠大海捞针。所以这次救援在世界山地救援史上,其难度都算大的。

来源:红星新闻

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队员在云南哀牢山失联遇难,牵动各方关注。11月24日零时左右,4名失联人员遗体已运送至镇沅县殡仪馆。有救援人士向南都记者介绍,遗体被找到时呈现出失温特征。针对人员装备问题,24日,该中心党委书记范忠禹回应南都记者表示,中心给所有野外工作人员配备防水防雨保暖衣裤鞋,此前引发关注的一次性塑料雨衣,用途主要是防护粘性草籽。

南都此前报道,11月15日,云南省镇沅县政府接到报告: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队员,于11月13日进入镇沅县者东镇樟盆村哀牢山后失联。失联地位于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形陡峭、树木茂密、沟壑纵横,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加之连日阴雨大雾,给搜救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此番搜救规模浩大。据央视报道,普洱和玉溪两地协同合作,从两头向中间合围搜救,玉溪前方指挥部也不断前移,并在救援中加大无人机、直升机的喊话频次。搜救投入专业救援人员和当地干部群众8000余人次、车辆150余辆、卫星电话100余部、无人机50余架、直升机10架次及相关物资、技术装备。搜救人员需要从海拔1700多米的山脚出发,翻越海拔2800多米的多座高山。

11月20日,搜救人员在失联人员简易宿营窝棚的下游发现了他们的雨衣。附近同时发现了排泄物。

11月21日18时33分,搜救指挥部接到搜救人员报告,在哀牢山玉溪市新平县水塘镇,调查样地东南方向直线距离1.85公里处发现3名失联人员,已无生命体征。11月22日8时32分,发现第4名失联人员,已无生命体征。

24日零时左右,4名失联人员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运送至镇沅县殡仪馆。整个转运过程长达40小时。

参与搜救行动的岳麓蓝天救援队队长谭章此前向南都记者介绍,“失踪人员的户外生存能力还是非常强大的”,痕迹表明,他们曾经顺着河流、溪流往下游走,用油漆在石板上面留下标志,应该是希望沿着水道找到村庄。被发现时,其中一名遇难人员衣物掀起,呈现典型的失温症状。搜救队伍认为,4人的遗体分隔两处,有可能是中途决定由一名队员外出求救,剩下三人原地保存体力。

而据媒体披露,4名失联人员携带的食物包括:2包蛋黄派、4罐八宝粥、1包巧克力、1包瓜子、4包鸡翅、4瓶饮料;香烟若干。

衣服包括:张金榜(黄色冲锋衣+保暖内衣),杨敏、张瑜(迷彩服+保暖内衣),刘宇(羽绒服+配发的冲锋衣)

作业工具包括:每人一台RTK,森林罗盘,2把工兵铲,3把砍刀,油漆,排笔,树牌,卷尺,皮尺,钉子,一次性雨衣,1个2万毫安充电宝,1矿泉水瓶汽油。

上述信息引发关注后,公众热议失联人员的装备是否妥帖齐全。11月24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党委书记范忠禹回应南都记者提问表示,“我们给野外所有人员配备探路者防水防雨保暖衣裤鞋。妄自揣测一次性雨衣就更荒唐了,那是工作人员在山上作业时视具体情况用来防护粘性草籽的。”

目前,4名失联人员的遇难原因正在深入调查中。

来源:南方都市报

为知友们补充更多信息:

四人殒命哀牢山,为何进山时穿着“一次性雨衣”?

新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消息,最近两天,“哀牢山”这三个字一直占据热搜位置,引发网友关注。

在失联整整8天后,4名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工作人员全部找到,但都不幸遇难。四个年轻的生命,把心脏跳动的最后时刻留给了雨雾迷离、野兽出没的哀牢山,那个左手写字的张金榜再也没机会提笔写出漂亮的字迹了。

11月13日,这4名工作人员徒步进入云南哀牢山内部,开展野外作业时失联。他们中,最大的32岁,最小的25岁,都曾当过兵,具备野外作业经验和一定野外生存能力。

哀牢山原始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 摄于2018年4月 玉溪市新平县 摄影/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顾伯健

在为4名遇难人员扼腕叹息的同时,笔者梳理了整个事件,提出几点疑问:为何专业人员也会失联?进山人员的装备配发是否合乎标准?为什么哀牢山的搜救难度这么大,需要投入8000余人次和10架次直升机?

目前,救援队伍正在开展失联人员遗体的转移工作,事件原因仍在调查当中。

失温或是罪魁祸首?

据搜救队员描述,4名遇难者被发现时,衣冠较为完整,没有被野兽侵害的迹象,初步判断遇难原因最大可能是失温。

失联人员所在哀牢山正值入冬天气,昼夜温差较大,白天能达到二十度左右,到了晚上则降到七八度,山区树木高大茂密,加之近期连日降雨,林中有雾,能见度极低。而0-10℃是失温的高发温度区间。

初期会觉得很冷,手脚不自主抖动,中期会出现意识不清,后期可能造成昏迷、心脏骤停。一般在低温下,正常成年人超过两个小时就有可能出现失温症状。

如此低温的环境下,再来看,工作人员携带了哪些装备。据现场救援人员透露,4名失联人员携带的食物不够4人吃一天。具体包括:2包蛋黄派、4罐八宝粥、1包巧克力、1包瓜子、4包鸡翅、4瓶饮料;香烟若干。

衣服包括:张金榜(黄色冲锋衣+保暖内衣),杨敏、张瑜(迷彩服+保暖内衣),刘宇(羽绒服+配发的冲锋衣)。而这些基本的御寒装备,御寒的是够用了,但放在险恶的哀牢山,似乎无法撑过一个夜晚。更离谱的是,救援人员分别在宿营地和下游两条小溪的交汇处发现了粉色雨衣碎片。

经过比对,确认这些雨衣就是由失联人员携带的物资。

笔者在淘宝上搜索了同款雨衣批发价,0.4元/件。你没看错,就是这件粉色雨衣,与游乐场玩激流勇进的一次性雨衣一样,被发给队员们带上山去遮风挡雨,给队员们提供生命保障。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顾伯健告诉《新民周刊》,这种一次性雨衣野外根本没法使用,树枝轻轻一刮就烂掉了。


真正适合野外作业的雨衣

难道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经费紧张,置办不起专业的防寒装备?资料显示,2020年9月2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接受转业的武警官兵就成了这家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2021年4月,发布的一则车辆租赁服务中标公告显示,因工作需要,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需租赁四驱高性能越野车用于野外任务使用,租赁车辆不少于20辆,年度预算人民币406万元。



一个一年用400万元预算来租车的单位,为何连基本的专业装备都无法提供?

为何专业人员也会失联?

既然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为何也会迷路和失联?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副站长杨效东教授说,进入哀牢山上的密林,和你在电影《侏罗纪公园》看到一样的。人一旦进到林子里,明明外面的阳光很好,但密林深处光线不好,尤其雨天,特别不容易看清路,很快就会迷失方向。

恰恰,遇难人员的失联位置属于哀牢山地形地貌最为复杂的区域,山壁坡度较大、多悬崖峭壁,就算是巡护人员,在平时走得少的地方也可能出现短时间的迷路现象。遇难人员当时处在高山密林的环境中,一旦迷路,很难再找到原来的路了。

杨效东教授说,即便长久驻扎在哀牢山,但每次上山都非常小心,要防着黑暗中的树枝、溪流深沟的拦阻。还要小心地质塌方和滑坡,出发前都会做好方案,请山民或护林员来做向导。

一名护林员还提到,哀牢山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随着管理逐渐规范、完善,进入保护区需获得准许,“游客是不允许进入的,专业人员也需要护林员陪护”。

多位樟盆村村民也提到,近些年他们很少有人进入哀牢山。有村民提到,一二十年前,当地村民曾上山采药,“但到的地方也都是边缘地带,而且都是跟着长辈走原来人留下的路”。

杨效东说,每次出去,大家都要携带对讲机来确保安全。但也不是所有先进的救援设备都可以在哀牢山被用上。当时4名遇难人员每人携带了一台RTK。

RTK是一种能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失联的4人各有一台RTK设备。按计划,他们应该在11月14日打开RTK设备。只要按下设备按钮,救援人员就能根据卫星系统传回的数据找到4人所在的位置。

但从11月14日至21日11时,失联4人从未打开过RTK设备,因此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无法据其定位。

不过,有从事地质工作的人士表示,原始森林中如果失去通信信号,即便打开,后方人员也收不到信息。而即便是早早地把RTK设备打开,当救援队的无人机在这里飞行时,也会因为某些地方信号太弱而失去联系。

参与救援的张先生也给出了同样的说法。在搜救过程中,他的手机信号时断时续,经常收不到消息。“主要是雨后雾很大,能见度低,容易找不准方向;而且下了雨温度太低,他们身体上可能也受不了。”张先生分析。

搜救难度为什么大?

据了解,整个搜救行动,云南以普洱市为主,玉溪市、楚雄州协同展开,截至目前,投入专业救援人员和当地干部群众8000余人次、车辆150余辆、卫星电话100余部、无人机50余架、直升机10架次及相关物资、技术装备全力开展搜救。

为什么一次救援要持续8天,先后投入8000余人?这与哀牢山本身的地貌相关。

哀牢山位于云南中部,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分界线,也是全国最大的原始常绿阔叶林区,最高海拔3156米。失联人员位处的区域是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此前,搜救工作存在三方面主要困难

首先,哀牢山在镇沅境内面积达13.5万亩,此次人员失联的区域,地处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属原始森林无人区,山陡林密、遍布山崖和沟壑,地形极其复杂。

其次,正值入冬天气,昼夜温差较大,白天能达到20度左右,到了晚上则降到七八度,山区树木高大茂密,加之近期连日降雨,林中有雾,能见度极低。

最后,搜救路线距离较远,从山脚前往搜索区域需要爬山约4个小时,随着搜索范围不断扩大,山中无路,行进困难,不具备夜间搜索的条件,队员往返宿地耗时较长。

11月22日,遇难者张金榜曾经的战友李先生讲述,他和张金榜是2015年武警黄金部队新兵连的战友,“一起入的伍,当时在新兵连,我们一起训练、聊天,他平时非常踏实,训练也很认真,我记得他是左手写字,字迹非常漂亮”。

后来,他们各自退伍转业,分别被分到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下属单位,“他是昆明单位,我是成都单位。”李先生表示,他们的工作项目大致相同,都是日常进行森林蓄积量调查。

事发后,中国地质调查局官方网站切换成黑白色,并发布公告,对因公殉职的4名野外地质调查人员,致以最沉痛哀悼。

来源:新民周刊

user avatar   excalibur-11-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蹦极,

我喜欢危险的感觉。

当我站在几十米的高台,脚下就是湖面,难以遏制的恐惧会紧紧抓住我的内心,让我战栗,让我警醒,让我瞬间感觉到,活着是多么真实的事,而活着又是多么幸运。




     

相关话题

  秦亡之后,为什么山东六国能复国,而秦国却不能复国呢? 
  赵氏孤儿和赵国有什么联系? 
  韩信能灭齐,而项羽只能败齐,二人都不能长存,是不是证明其二人才能有缺陷? 
  如果你有机会返回西汉有机会杀掉董仲舒,你会怎么做? 
  二战中的苏德对决中,苏联的胜利是不是偶然? 
  被敌军俘虏能不能通过回答一些错误情报来换取生机? 
  为什么现在总有那么多韩信吹,看不起白起,吴起他们? 
  韩信在什么时候造反时机最好? 
  华盛顿是常败将军吗? 
  有人知道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军以及其他参战国军队的各级部队编制吗? 

前一个讨论
骑车发动机不知情情况下发动卷死了钻进去睡觉的猫,有什么需要讲究的吗?
下一个讨论
天空可以承受多重的飞行器?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