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有个通知,可能是因为我关注三国有点多?也算缘分,献丑一番(๑• . •๑)
先列个我心目中的君主能力表:
军:曹操>刘备>孙权
政:曹操>刘备?孙权
魅:刘备>曹操>孙权
魏蜀吴之差不止在土地,更在制度。简单分析一下,魏晋时期的问题其实都绕不开士族。士族是当时最有能量的政治力量,也是最多牵制的阻碍因素。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前期采取的策略基本相同,即汲取士族营养,培养嫡系部队。这项政策的英明之处在于最大限度的借用了士族力量,同时又保持政权进取的姿态。
魏国国策变于曹老板去世,曹丕资历尚轻,嫡系力量林总,其时曹魏占领尽半天下,囊括大量士族,为保证政权平稳交接曹丕不得已行九品中正制向士族妥协。其后天下归魏复有后司马氏篡位皆源于此变。
吴国国策变于吕蒙病逝,嫡系力量缺乏统帅而刘备大军压境,其后陆逊上位,接管嫡系力量而又大破蜀军。此后孙家不得不向士族妥协而又处处防范。吴国后期乱政频出而亡国最晚亦源于此变。
蜀国士族较上两国更为复杂,荆州,东洲,益州士族杂于益州一地,而终蜀汉一朝从未变更国策。所以蜀汉一朝乱政最少而灭亡最早皆源于未变。
以上为前言,下面具体回答题主所说:
1,刘备南下即隆中对成型之前,刘备有统一天下的可能性吗?没有,因为曹操先他而生,打下的资源比他多,自身能力也比他强。
2,隆中对破灭即蜀汉失荆州,大军败夷陵后,刘备有统一的可能性吗?没有,因为蜀汉嫡系受损,想存活只能依靠吴国,荆州便永无易手可能,故两路出兵已成泡影,隆中对策宣告破灭。
3,隆中对策成型期间,即211年刘备入蜀到219年襄樊会战之间,只剩这个时间有可能了。纵观三方:刘备荆州安定,兵甲充足,文武思战;孙吴周瑜新死,鲁肃主政,政治举措和缓,孙权嫡系不强;曹魏西凉多发叛乱,曹操谋进魏公,群臣关系恶化。
这里不得不提到和诸葛亮齐名的庞统212年提到的三策,上策偷袭成都(更有者211年宴会上劫持刘璋);中策进军成都,攻城略地;下策不表。
先说刘备采取的中策,简单来说以刘备嫡系力量实打实的打下蜀地,充分展现荆州帮的力量,牢牢压制东州和益州两股势力,优点是稳扎稳打,缺点是耗时较长,损兵折将。庞统便死于攻城途中。
那么为何偷袭是上策呢?因为拿下成都或者刘璋后的下一步便是激益州帮废黜东州帮,这是一招狠辣的妙手。因为两者积怨已久,核心(刘璋/成都)被控制的情况下,相攻之下死伤必定惨重,而荆州帮自然可以坐收渔利。优点是效果快成效高,缺点是有违仁义,不亚于屠城,而且有不可控风险,可谓豪赌。
下面开上帝视角来看,刘备211年入蜀,212年取中策进军,214年得蜀,215年孙权袭荆立湘水盟,同年曹操征汉中,张鲁降魏,217年汉中之战爆发,219年惨胜,同年关羽发动襄樊会战后丢失荆州。从时间线上来看,采取了中策的刘备不论是战线,人员还是时间都仿佛被命运的丝线拉扯着一般走过极盛走向极衰,没有喘息的机会。
所以如果说刘备有什么机会统一天下的话,那就只能是212年选择那场豪赌了。“如果”赌中了,214年之前必然可以全据益州。215年前便可图谋汉中,而荆州的部队不用入蜀,自然也不会因为孙权偷袭而割地求和。“如果”能在曹操平定西凉,亲征汉中前拿下汉中,那么以魏延任汉中太守拒曹魏,张飞任司隶校尉镇益州,马超以威名遥控凉州各部,蜀汉便可进一步强化荆州对于东吴的防御,而庞统与诸葛亮分主荆益二州,可谓最强阵容了。这样在219年那场关羽等待已久的大雨到来之时,吴国便很难有机会偷袭荆州,而素有知人之明的庞统也自然不会让江陵和公安有失,那么关羽的兵锋也就有可能拿下襄樊,全据荆州。至此隆中对彻底成型,静待天下有变矣。
当然这条以豪赌开始的“如果”之路本身就遍布无数可能性,而刘备当时没有选择上策也一定有他的理由。我们以上帝视角来看成功的可能性尚且如此困难,他们身在局中做出的选择我们又能多说什么呢?只能发发脑洞替他们圆个念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