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有人不看好特斯拉汽车公司? 第1页

  

user avatar   one-kebab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它不准备圈钱走人的话,特斯拉在行业内扮演了一个吃力但不怎么讨好的领路人角色。


远在Model S上市前,德国厂商就有很多纯电动,混动,燃料电池量产原型车了,只不过憋着不上市。原因很简单,不赚钱!

后来Model S上市了,各种酷炫科技,大屏,远程推送软件,再到后来的自动驾驶,大家才发现电动车还能这么玩?于是继续各种酷炫的量产原型车储备着,继续憋着不上市。原因还是很简单,不赚钱!

再到后来特斯拉开始做自己的Giga 电池厂,搞各种技术自主化,传统主机厂发现好像未来控制这些技术是有优势的,于是也开始搞自己的电池技术,但是量产的时候还是先用供应商的成熟产品,原因依旧很简单,这样最省钱!


最近这两年传统主机厂被排放政策压得不行了,不得不上插电混动和纯电动车型,但也只是一两款试水,因为他们知道短期内不可能依靠电动车来盈利,这个短期是指10年以上的时间。

我们最近在欧洲做第二代和第三代电动车平台的研发,很多电驱动技术,说出来也很酷炫很高科技,结果设计方案都做好了也会被卡掉,就是因为成本原因得不偿失,比起让媒体和消费者兴奋的消息,传统主机厂更在意自己的报表。

另外不少厂商也学特斯拉在做远程软件更新,但是不敢轻易短期投入量产车,因为成本和Cyber安全的考虑。


说这么多,其实传统汽车行业精明着呢。

Tesla在一个短期难以盈利的未知领域披荆斩棘,代入了不少汽车科技本身或者产业发展的新理念,而传统主机厂暗戳戳地在其身后打着小抄,养精蓄锐,只等时机到来的时候一击制胜。这个时机就是电动车市场成熟,排放法规更加严格,消费者对电动车无障碍接受的时候。

然而Tesla没有退路,不可能去抢燃油车的市场。而传统车企从生产,研发,车型平台基础到品牌价值都有Tesla所没有的历史积淀。


一个人在前面探路挡子弹,还要不停奶后面的同伴。感情上可能说不过去,但是从资本家的角度,你觉得大家会普遍看好他么?


user avatar   germany-it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周末和一群汽车人有幸聚一起讨论互联网造车的话题,其中一位曾早期在车企Tesla工作,且称为T吧。其他几位都是在德国顶级车厂或供应商里浸淫多年的专家。我作为一个纯IT人士,从另一个行业视角看汽车研发蛮有意思的。面对互联网公司造车的对传统车企的野蛮冲击,到底是传统流程重要,还是快速迭代重要,是个与会者难以达成共识的问题。

以下全为回忆复述,难免有偏差。


某OEM测试:我们公司产品发布前,一定会通过2xxx标准非常严格的一系列测试。请问T有什么流程确保行车的安全性?

T笑问:2xxx标准是什么?

某OEM测试:瞬间石化

某Supplier电池研发:德国这边任何一个汽车部件在发布或升级前,必须通过某种标准的严格测试,所有测试经手人必须签名留文档。我们部门是六个人,如果真出了大问题,这六人都可能都会牵涉法律控诉。有次产品release后第二天早上,一下收到几百份警告邮件,还直接上司被喊去参加紧急会议质问原因。因为一辆Audi出了事故,初步调查原因是因为这个新的release。我当时就蒙了,不会真去坐牢吧。还好是虚惊一场,后来查清是其它原因。

T:德国这么严格啊?!我们这里软件研发没有任何文档,什么记录都没有,无据可查。所有工程师都在全力工作,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去写文档。有时拿回来的某些标准文档,几十页看下来都不知道到底讲什么,我就去找头抱怨,明明几行就能说清的问题。

我:这里软件开发必须文档化,任何步骤都需要有记录。

T:我们不允许留下任何今后可能会被控诉的文字文档。有一次我在中国试驾我们的车,发现了不少问题,我就给管理层发了个email,抱怨了一句:It's dangerous. 结果我飞回去一到公司就被管理层拉去开会,所有人被告知,这种话决不允许出现在email或其它有据可查的文档里!

某Supplier PO:那万一顾客用这套系统开死了人怎么办?

T:公司准备了数亿现金来面对潜在的未来的控诉。我们所有的路测都是Musk去高速上测试的,我们每发布一个新版本,他就去测,没有什么测试步骤文档,就是各种开车。回来后我们根据数据改bug。他每次出去测我都提醒吊胆,因为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写的程序到底有没有问题。有些程序模块,比如气温风速的计算,当通过实际路况和不同天气情况下的测试后,我自己都很非常惊讶,程序是怎么过的?

某Supplier电池研发:德国绝不可能有这种路测,只要有一人出事就完了,前年柴油机门测试作假被罚死了。

T:Musk说过,全美高速30%的事故是司机分心失误造成的,我们的Autopilot系统可以把这类失误降到1%,凭什么说我们不安全?

某Supplier码农:其实德国车厂都在紧盯着Tesla,就等着Tesla在前面冲过一个个法律界限,他们就知道那些是法律或消费者的底线。这等于是Tesla在给所有车厂铺路,同时车厂也在继续技术研发和储备,等到法律上再没有什么阻碍时,车厂就会火力全开,碾压Tesla。

某Supplier电池研发:但Tesla也不会裹足不前,它的研发也会一直前行呀?

某OEM测试:Musk有这么多公司,怎么管理过来的?

T:Musk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不像别的CEO不懂技术,你和他解释项目上的细节,他都懂,根本糊弄不了他。他有时甚至会让工程师给他讲解代码!他经常会提一些匪夷所思的要求。而且最恐怖的是,他记忆力非常好,你说过的什么都记得住。同时他又非常敬业,生产线有问题时,他真不是作秀,真的是睡在工厂,一周不换衣服。他是真的拼命工作。

某Supplier研发:我和同事讨论过SpaceX回收火箭和Autopilot相比哪个难度高,结论是Autopilot难度更高。回收火箭是点到点导航,之间没有突发障碍。而地面导航突发障碍太多了。

某OEM底盘研发:像Tesla这种快速研发,而忽略标准流程的做法,怎么能保证车的质量?

T:Tesla目前定位就是高端人群,是乐意尝试新鲜东西的人,这些人,会把Tesla电动车当做一种身份的象征,充电桩边上Tesla的车主往往会交谈甚欢,因为是一个圈子的人。他们享受的是车整体的设计和科技感,而不会去关注普通汽车那些质量问题。有次酒会上,有个硅谷的ceo拉着我说:你们的车真是piece of art!这个ceo之前一次在驶出高速后,开启自动驾驶擦到了个马路牙子,他去Tesla服务点,工作人员告知他Tesla只能对高速上自动驾驶产生的损坏保险。结果他自掏几千美刀修了挡泥板,却没有一句怨言。对他来说,自动驾驶带来的震撼感已经让他忽略了其它一切问题了。

某Supplier电池研发:我做一点补充。Tesla每一个车型,我们都会拿来拆了研究,同事拆完做测试后都会骂,这些部件根本不达标啊,怎么能上路的!后来我想通了,Tesla对车的定义不一样。我们做研发,往往95%的目标很容易达到,但如果我们想精进一点,达到98%,99%,那将要投入巨大精力和金钱,还有非常多的时间。Tesla怎么做的?他的目标就是达到95%!!! 比如我们做一个歀电池,标准就是任何一个电池单元绝对不能起火。但是Tesla在十年前申请了一个专利,当电池有一个单元起火时,这个专利可以延迟它关联电池单元的起火时间,这将为司机空出40秒的时间逃到车外。Tesla定的标准就是司机有40秒逃生时间,德国企业是不可能做出这样的标准的!

我:软件工程也是一样,做到完美那一丁点投入的时间非常多。

某Supplier研发:Tesla的高端顾客会把车当如一个易耗品,和你的iPhone一样,两三年换了,根本不会考虑用十年。你的iPhone会用十年吗?

大家笑。

某Supplier电池研发:Tesla现在只有高端车型,等量产没问题后,后继的面向普通消费者的车型也会推出,那时随着技术提高,质量问题也会得到改善。德企内部虽然不少人轻视Tesla,但是他们对外还是声称要向Tesla学习做革新的。他们也不愿意消费者想到Tesla就是高科技,想到他们却是老古董。


后面聊了很多T厂的八卦,就不说了。

本人对Tesla不吹不黑,再次强调文中T是早期在Tesla工作,如今的Tesla随着规模扩大,流程也逐渐完善起来。

我自己的想法:传统流程重要,还是快速迭代重要,其实是市场最重要,能活下去最重要。现在的民用消费品迭代太快了,像德企那样设计一种电转生产几十年的思维其实已经跟不上现在的消费市场了。

国内德吹们最爱的德系大厂,都深感中美自动驾驶和电动车产业的威胁。大厂都设有战略部门专门研究中国汽车政策,中国一个大的产业政策,可以影响某些厂未来五年是裁员度日,抑或艰难升级还是赚得钵满盆满。


会后我和一位OEM研发就此又延伸聊了下:

我:汽车研发和软件工程也有互通之处。比如双方都有deployment步骤,汽车release前需经过标准测试,和软件release前的黑盒白盒测试,集成测试也是相通的。

某OEM研发:我的理解是快速迭代是大家都在争取的目标,但迭代过程中对改变可能带来的系统级影响一定要在每个级别测试里cover掉,最后整体看传统开发V模型该做的事情也都得做了

我:软件发布流程其实真的一模一样,你说的这个目标现实中是个悖论。比如我们项目中间单单一个app可能有10个大模块,100个交互行为,其中小单元测试可能有四五百。我们已经用了全自动集成测试,但是任何一个feature的变动,都要整合测试跑一遍(不少测试必须人工手动测试),一次一天多。这就是导致任何小改动的全系列测试都是非常耗时的,整车的研发所涉及的模块和单元更是海量。想要快速迭代,必须像tesla那样省掉某些步骤;你想保留全套,那就不可能快速迭代。

某OEM研发:特别理解~ 我们现在做的就是不靠feature来定测试周期而是直接看release,每个feature只测自己内部的,所有的function和feature的交互测试都放在release test里。一般一个release都会有几个feature,而且release完了我们要上车测,所以这时候提前在SIL和HIL跑的结果就很重要

我:和sprint模式差不多,这种就是敏捷开发。不过实际中总是有各种各样突发问题,好像只有一种解决办法——-加班!

某OEM研发:德国加班没戏了,好在有印度兄弟们做外包,承担世界上1/3大公司的测试哈哈哈

我:好吧,印度人的活,我们只能信任一半,每次必须自己再测一次

某OEM研发:哈哈印度哥哥们的坑大家都踩过 其实美国很多团队也在做 我觉得质量超级好而且很快 就是贵… 每次感觉PM在选择外包给美国还是印度时候都陷入极度痛苦中。


想看更多的关于德国及周边国家的IT,技术,高新科技,职场的信息,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德国IT那些事》


user avatar   xia-han-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钱烧吹成神,没钱烧喷成屎。

电动车要能赚钱传统车企上的比你互联网造车还快。

不光是不看好特斯拉,纯电整体都不被看好。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换成中国特色的广告语:

航天品质,打造新能源标杆车型,jack马担任代言人。

你觉得有意思不。呵呵。

还是老话,对中国,爱来不来。凉了正好买技术和人才。


user avatar   yun-feng-jin-r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历史都说王振的错。王振有这么大能量?朱棣分封的功臣集团从此绝迹。文臣独大。
user avatar   fengzhihaoj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几年前某军区站岗哨兵被袭,枪弹被抢,人死没死不记得了。是不是要提个问题“为何全副武装哨兵面对袭击挂掉”?

大惊小怪。


user avatar   Saal-Paradis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的强大在于美国拥有最好的人才,这个人才不局限于理工,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

美国的强大无论世界五百强占据了多少席位亦或者美国的军事力量多么骇人听闻等等,归根结底是因为美国拥有最好的人才因此造就了他的强大。美国强大的标志也并非多少艘航母,多少个五百强,而是美国在世界大学排行榜常年占据世界最好的大学前20中的17-18个(无论中外排名)、前100中的50个左右,美国高校2007年-2017年的论文发表数量高达380W篇,并且每篇平均引用量达到了17.5次。

时至今日,美国每年吸收的高等人才移民和本土的优秀教育发展是他强大的根本。

美国教育的强大要从其建国开始,美国的开国班底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清一色政治家、军事家团体,美国开国的那批人有着非常浓厚的科教背景,例如医学、物理、建筑学等。当美国建立开始的整个国家便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建设高等院校。在美利坚合众国成立之前,全美仅有9 所高等院校,当百年国庆之时,全美高等院校总数已达700 多所(平均一年建成7所高校),而当庆祝建国200 周年之际,院校总数已超过2800 所, 如今美国共有4810 多所高等院校。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636- 1776 年为大学的创建阶段,出现了殖民地学院; 1776-1862 年为专业教育的发展阶段,独立的专业教育学院得以建立和发展;1862-1900 年为现代意义大学的诞生阶段,当今美国著名的大学相继建立;1900 以后为高等教育发展和多样化的阶段,产生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挥需要的社区学院,大学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改革。

美国教育里程碑事件 :1862 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莫里尔赠地法案》, 把联邦政府的土地以每公顷1.25 美元的价格廉价出让给各州,每州约3 万公顷,用以创办和支持院校的发展,特别是创办农业和机械学院,攻克一些农、牧、林业等方面的技术难关,以适应美国农业迅速发展和人口激增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从而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职能向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方向延伸,同时也为美国新型大学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社会经济环境。此类学院被称之为“增地学院”。前加州大学校长、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席克拉克·科尔认为,美国现代公立大学体系至此才开始产生。

随后19 世纪下半叶,美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几项重大改革:通过立法,设立农工学院,建立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体制;向德国学习,发展研究生教育;创立两年制学院,理顺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关系,奠定美国高等教育的基础层次。这几项改革促使美国高等教育在20 世纪初形成了具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三级结构,以及由准学士、学士、硕士和博士构成的四级学位结构的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雏形。为此,美国著名教育史学家约翰·S·布鲁贝克教授和德克萨斯大学高等教育学教授保罗·韦斯特迈耶等人将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形成之后的美国高等院校称为“现代大学”。

随着美国高等教育的大幅发展,他们从欧洲科学知识的追随者逐步开始完成反超。

很多人总是觉得一个国家的强大应该是飞机大炮或者航母导弹亦或者芯片机床,但是这些都是都相对来说是结出的果而非因。美国通过建设高等教育和广泛全球吸收高等人才两件事完成了他强大的根本,在美国的技术移民大军中你可以看见大量伊朗、俄罗斯、中国等意识形态不同国度的来者。

在技术移民最疯狂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美国高校中的工科领域讲师一度技术移民身份比例达到70%。

除此之外,美国的社科、法学、金融等非理工领域的教育建设的也很好,美国的全球军事体系、美国的构建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等都得益于该方面人才的贡献。截至目前,美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人才净流入国,虹吸来自亚欧的顶尖学子,而美国优秀的企业、繁荣的金融等等不过是人才基石上长出的花朵。

抛开美国官方对技术移民的态度和政策,美国民调也显示约有78%的民众支持高等人才移民至美国。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不希望有移民的民众中进行调查,依然有63%的美国民众希望高等人才移民保持。

回想二战时期,美国与德国交战中,美军阵中有大量的将领都是德裔美国人。美国这种族裔混居的国家相对于主体民族排外性会更低一些,也会更包容一些,这是他某种程度的优势。

美国截至2015年博士毕业生的数据统计报告,里面有部分内容涉及到外国留学生的去留比例和就业统计。

报告显示,2015年美国共授予博士学位5.5万人,科学与工程领域占75%,其中有1.4万人为外籍,中国、印度和韩国籍加起来占了一半。外籍博士留美意向统计——想留美的人是想离美人数的3倍以上,2015年外籍博士的总体留美比例超过了70%。博士毕业后继续留美科研或工作不同生源地的比例统计如下:

得益于全球的知识分子的到来,美国的资本家只要做一件事钱给到位,企业就能发展起来,在很多新兴科技企业方面,美国资本家的模式+美国高等教育的成果形成了巨大的优势。

1.航天方面

NASA(甲方机构学术研究为主,有一定工程能力)>ULA>SpaceX>其他国家。除此之外美国还有内华达山脉公司、蓝色起源、毕格罗宇航公司、维珍银河公司、轨道科学公司、XCOR宇航公司、电子火箭实验室等等。

2.航空方面

世界十大民用飞机公司,美国占据五家。其中波音作为世界头号航空公司,占据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的是空客的30%+。除此之外美国还有湾流、赛纳斯等中小型飞机的知名公司。

航空航发三巨头美国占其二,美国通用公司处于市场绝对老大地位,占有40%市场份额,其次是英国罗·罗公司,占据22%市场份额。美国普惠公司占9%的市场份额其2005年为F35研发的F135发动机可能是目前战斗机最强的发动机,

3.医疗机构

世界顶级医院排名

这其中亚洲、中东、欧洲等富人阶级最爱去的美国医院应该是梅奥、麻省、安德森等。

4.医疗器械方面

美国在全球十大医疗器械厂商中独占7家,GE、美敦力、强生等企业实力十分雄厚。。

5.医疗药物方面

在世界医药公司排名中,美国占据绝对的优势,不过优势相比较其他行业没有那么夸张,TOP20中独占10家,美国连续多年占据世界创新药物五成以上

6.半导体方面

世界最强半导体企业TOP24,美国11家(英特尔、高通、英伟达、镁光、德州仪器等),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三星首次超越英特尔,占据了全球14.2%的市场份额,中国台湾企业台积电与联发科榜上有名。

7.操作系统方面

PC操作系统,WIN7(67%)唯一的对手是WIN10(17%),剩下是WINXP(12%),MAC(6%).

手机操作系统份额排名:Android、iOS合计占98.2%,Windows Phone贵为第三但是仅占0.73%。

8.军事设备方面

第1名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军售额395亿美元 美国

第2名 BAE系统公司 军售额327亿

第3名 波音公司 军售额311亿美元 美国

第4名 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 军售额266亿美元 美国

第5名 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 军售额240亿美元

第6名 通用动力公司 军售额229亿美元 美国

第7名 雷神公司 军售额216亿美元 美国

第8名 欧洲宇航防务公司 军售额162亿美元

第9名 芬梅卡尼卡公司 军售额102亿美元

第10名 联合技术公司 军售额99.6亿美元 美国

9.软件方面

其他数据就暂不列举,美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人流流入国以及拥有最好的高等教育。这是他发展的最核心的根本力量,换句话说美国强大崛起给其他国家的提示就是做好本国高等教育、留住本国高等人才、吸引非本国高等人才三部曲

上海交大版全球学术排名

附中国G7高校本科生源去处一览

清华

北大

浙大

2016 届共1416名本科毕业生出国(境)留学,占毕业生总数的 25.21%

上交

复旦


南大


中科大

本科出国(境)553 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31.9%


user avatar   fdsa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巴黎场完整版视频:

bilibili.com/video/av14

(直接从知乎看只能看前段)

会翻墙的话有Youtube完整版:

youtu.be/uO8iFfVuUmA

------------------------------------去年有幸在巴黎看了一场久石让指挥的Ghibli工作室演奏会。而那晚成了我终生难忘的一晚。

我很早之前就把武道馆的录像看了不下一百遍。学习听做家务听,因为真的太喜欢了。我最喜欢的便是演奏魔女里的小提琴。真的太好听了。在武道馆拉小提琴的大叔便成了我的最爱之一。还有呀,天空之城里吹小号的。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小号吹成这么样的。语言形容不出来。对啦还有拉龙猫的大提琴的一个小胖子,大提琴的声音的力量,低沉,有力。可惜他们三一个都没来。来的是久石让,他女儿和欧洲这边的乐团。

即使是这样,演奏会上的歌一出来,我便起鸡皮疙瘩,然后一边觉得很欣慰很幸福一遍止不住得哭。那个音乐里的世界便是最美好的了吧。这不,我打下这话眼里又有泪水了。

我买的票比较靠后,所以久石让我也没看清。可是整场都能感受到大叔的可爱。大叔会一边笑一边上台。

票一张差不多两百欧,人民币大一千多。即使这样,我仍然觉得超值。嗯。那一晚的音乐能温暖我很多年。我看过很多演唱会,Coldplay, Maroon 5, 苏打绿等等(大部分都是Mainstream). 大部分也都是那个月狂热一下,然后就没了。而久石让的Ghibli音乐会,听完的心情,听的时候的满足感,与再听的满足感,回味无穷,都是现在所有Pop不能带给我的。

那晚,大部分时间也是我和男朋友手牵手看完的。有着一生我最爱最爱的人,还有难忘至今的音乐。那个晚上,真回味。


user avatar   taijit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总体还可以,开场雷军先自我吐槽了一波“在微博开了一星期的发布会了”



第一个卖点是全息幻彩屏,可见小米也要走颜值+工业设计的路线,而不是只玩跑分了。


接下来则是一些手机的设计细节,比如这个“天使眼”


说这些还蛮让人觉得有新意的,感到了小米不再只是不服跑个分的套路了。

接着就是强调轻薄,感觉是为后面的电池做铺垫啊哈哈:



然后第五代屏幕指纹解锁,其实还是不错的,就是被iQOO直接跟进了第六代技术的发布,亮眼度低一些,但实际使用应该还是很不错的:


然后,军军有开始骚操作,直接放2轮王源的宣传视频:

不得不说,对于粉丝圈来说,这招真的很到位了,也显示去了小米一直以米粉为重的态度。是个加分项。

然后就是到位的尬聊环节,感觉比吴亦凡更让人看着舒服一些啊~

小米这波营销+公关的升级还是可以的。


然后就是女生为主的“汤圆”粉丝群,男生为主的“米粉”粉丝群,交互欢呼。不得不说王源还是实在人啊:


然后跑分没啥意外,安卓旗舰水平


拍照确实小米史上最强,DxO第三其实也很不错了:



对了,补一句,这个系统老化18个月疯狂暗示不卡顿的友商啊:

样张环节,这年头国产安卓的发布会,iPhone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雷军还是厚道,没把明哥的V20拍月亮放上来:

基本同价位无敌了:


电池果然。。。,快充有线无线都不错,PPT魔性啊:




配件到是继续“真香”


说到堆料,加大内存是最简单的之一:



最后:厉害。。

这定价只要供货稳定,肯定是爆款了,确实有些让人意外,对比其他3000价位的手机确实性价比拉满。

关键,关键,就是能不能轻松买到了。

接下来,小米9SE,骁龙712首发,性能在日常使用中其实也不错。

摄像头配置在2000档也属于恐怖:

可以说打2000档友商的产品,配置和性价比方面稳稳的:


还有一个对饭圈来说,很有吸引力的杀手锏:


所以看得出,小米这次发布数字旗舰和次旗舰,也算是转型之作,性价比还是不错,但也加入了很多非跑分元素的东西,并且放弃了大电池,追求快充和轻薄好看,总体来说前途还是不错的。


归根结底还是看最重要的这张PPT能执行到什么程度了:


相关回答和拓展:

猜价格:果然主力机型是我预料的2899-2999的超级能打区间,低配转为小米9SE的形式,高配没有走量机型发布,留给后面的MIX4们发挥:

评价定价:

评价小米9SE: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阅读到这里,比心~!


user avatar   hong-lei-hai-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总体还可以,开场雷军先自我吐槽了一波“在微博开了一星期的发布会了”



第一个卖点是全息幻彩屏,可见小米也要走颜值+工业设计的路线,而不是只玩跑分了。


接下来则是一些手机的设计细节,比如这个“天使眼”


说这些还蛮让人觉得有新意的,感到了小米不再只是不服跑个分的套路了。

接着就是强调轻薄,感觉是为后面的电池做铺垫啊哈哈:



然后第五代屏幕指纹解锁,其实还是不错的,就是被iQOO直接跟进了第六代技术的发布,亮眼度低一些,但实际使用应该还是很不错的:


然后,军军有开始骚操作,直接放2轮王源的宣传视频:

不得不说,对于粉丝圈来说,这招真的很到位了,也显示去了小米一直以米粉为重的态度。是个加分项。

然后就是到位的尬聊环节,感觉比吴亦凡更让人看着舒服一些啊~

小米这波营销+公关的升级还是可以的。


然后就是女生为主的“汤圆”粉丝群,男生为主的“米粉”粉丝群,交互欢呼。不得不说王源还是实在人啊:


然后跑分没啥意外,安卓旗舰水平


拍照确实小米史上最强,DxO第三其实也很不错了:



对了,补一句,这个系统老化18个月疯狂暗示不卡顿的友商啊:

样张环节,这年头国产安卓的发布会,iPhone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雷军还是厚道,没把明哥的V20拍月亮放上来:

基本同价位无敌了:


电池果然。。。,快充有线无线都不错,PPT魔性啊:




配件到是继续“真香”


说到堆料,加大内存是最简单的之一:



最后:厉害。。

这定价只要供货稳定,肯定是爆款了,确实有些让人意外,对比其他3000价位的手机确实性价比拉满。

关键,关键,就是能不能轻松买到了。

接下来,小米9SE,骁龙712首发,性能在日常使用中其实也不错。

摄像头配置在2000档也属于恐怖:

可以说打2000档友商的产品,配置和性价比方面稳稳的:


还有一个对饭圈来说,很有吸引力的杀手锏:


所以看得出,小米这次发布数字旗舰和次旗舰,也算是转型之作,性价比还是不错,但也加入了很多非跑分元素的东西,并且放弃了大电池,追求快充和轻薄好看,总体来说前途还是不错的。


归根结底还是看最重要的这张PPT能执行到什么程度了:


相关回答和拓展:

猜价格:果然主力机型是我预料的2899-2999的超级能打区间,低配转为小米9SE的形式,高配没有走量机型发布,留给后面的MIX4们发挥:

评价定价:

评价小米9SE: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阅读到这里,比心~!




  

相关话题

  新能源汽车以后有可能实现续航1000公里?实现后会不会彻底代替燃油汽车? 
  年轻 VC 投资人应该如何发掘早期项目? 
  选择上班还是自主创业? 
  德日美中四个汽车大国,分别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才突然在汽车电动化这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你所在的行业,有哪些外人不知道的秘密或规则? 
  常参加饭局的人,能获知哪些常人难知道的信息? 
  能否利用复利实现财富自由?如果能,如何? 
  特斯拉发布 2021 年第二季度财报,净利首超 10 亿美元,暴涨近 10 倍,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何看待温州特斯拉连环撞车事故调查结果:系车主错把油门当刹车,而非 Model 3 制动失灵? 
  如何判断一个人真有钱还是装的?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两艘055同时下水?
下一个讨论
美洲原住民中,有哪些族裔和白人关系比较好,之后白人对他们还不错?(或者没有太为难他们)?





© 2024-05-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