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郑时期西方造船技术对中国的影响及清代对西方造船技术的引进
上图为明代沉船南澳一号,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南澳一号被认为是明中后期的大海商集团李旦的武装商船。从平面图来看,南澳一号还是典型的壁舱肋骨混合结构。关于此时的大型战船,船体结构可以参考南澳一号,船的上层建筑及武备请参考下面知乎答主的推导。
1625年李旦和颜思奇先后去世,郑芝龙成为了东南沿海海商集团的领袖。1628年即崇祯元年,郑芝龙接受朝廷招安,至此郑芝龙所代表的海商集团成为了明末中国海上力量的代表。在于西方人的对抗与合作中,明郑集团的军舰与之前相比也有一个重大的改变,那就是有采用了类似西式帆船双层重炮甲板的中式帆船,历史上中外多条记载都证实了这一点。
何汝宾在崇祯三年(1630年)重刊的《兵录》中记载的炮船就有了双层甲板:“焚寇之舩莫如火,碎寇之舩莫如炮,大抵舩宜极新坚为佳,大固好,亦不必太大,随海上双桅皆可用也。将此舩下层左右约开铳孔,或三十处,或二十处,安置红夷大炮,每门重二千三四百觔者,用一车轮架乘之,便於进退装药。此等大炮,每舩一只或六门,或八门,左右排列;余孔亦列千觔与五百觔之铳,必要五百觔为率者,方沉重不跳且送弹端直。至上层战坪如用百子狼机等炮。大约一舩要兵百余名,大小铳共五六十门,多多益善。”
荷兰一幅描述1633年在厦门袭击郑芝龙船队的油画(局部)中,清晰的画出了郑芝龙船队的双层夹板炮船。
对于此战,荷兰人普特曼斯书信中称:“有些中国船的大炮比我们快艇中任何一艘都要多……有人诚实的说,从未想过在这个国家会看到像这舰队那么漂亮壮观、雄伟巨大、武器精良的戎克船。那些大炮,有些是郑芝龙仿照荷兰造法,造有两条固定的炮轨以及良好的炮架和链拴。我们不难想象,这支舰队的被毁,将使中国这个国家、尤其是郑芝龙受到何等巨大的痛苦。”明确的写明了郑芝龙的双层甲板炮舰是仿自欧洲的。
另外据史料记载崇祯八年“芝龙既奉命,造巨舰于五羊城”,与英国人彼德·芒迪记录了1637年(崇祯十年)在珠江口遇到了双层甲板炮舰,这也是一个中外相互对应的记载。
不光外国,明末郑大郁编撰的《经国雄略》里面绘制的大福船图也与之前带高大船楼的福船不同,据《岭海帆影》一书的考证,这也有了双层甲板的意思。
由此可见,明郑集团使用了双层甲板战船是没什么疑问的,尽管目前还没有实物出土。这就引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双层甲板的战船和之前的战船到底有什么不同。
下图为典型的中式船甲板支撑结构,出自宁波慈溪沉船。
下图是典型的西方多层甲板船的剖面结构,可以看出密排肋骨的结构以及支撑甲板的肘材。反观中式海船,如果采取南澳一号即慈溪一号那样传统的壁舱和边肋的结构,仅仅能支撑起来一层重炮甲板,上层重炮甲板是没有可以支撑的结构的,所以说如果出现了双层重炮甲板的战船,那可以确定必然是采取了西式的密肋加肘材结构。《岭海帆影》一书将中式船引进密肋的时间定在了清康熙年间,而我认为这个时间至少可以回推至明郑时期或者说是明崇祯年间。
到了清代,中式船采用密肋结构就有更多直接证据了。下图为清康熙年间的福州城图(部分),可见明末形式的双层甲板炮船。
《岭海帆影》一书还列举了文献记载的密肋,即“曲手”一词就是指肋骨:“曲手弯需长成大弯,交船底板最妙。如有直无弯不可用。曲手多多甚妙”。当然最直接的证据还是出土文物,下图为70年代出土的清末樟林帆船图。
除了密肋之外,清代也有引进别的西式帆船技术,比如下图的封舟图往往被误标为明代封舟,其实是请乾隆年间的徐葆光《中山传信录》中的配图,根据文献记载此船只有四个隔舱,显然是采用了密肋结构。从图上看此船还用了西式的顶帆和前帆,以及图上看不出来,但是留下了记载的采用西洋造法的夹板舵(即西式的尾柱舵)。
至十九世纪,清代还真正仿制和使用过真正的欧式兵船。
以后总结一下,明清代的海禁并没有禁止中国造船技术对西方技术的引进和吸收,中式帆船的衰落可以说是中式帆船自身发展已经到了极限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