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到底在哪里?
相信全国接受过初等教育的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函谷关」这个词,但却少有人知道,这个关口到底位于啥地方。其实也不怪大家,这至少可以证明,那个无数次出现在古籍歌赋中的「函谷」,已经越发地淹没于尘埃中了。
没错,我们就要先把目光放在中国河南省的最西侧——一个存在感颇薄弱的城市——三门峡,函谷关正位于这个城市的辖区内。不知道河南在哪或者分不清东西南北都没事,我们一会会在地图上标记它的位置。
按理说,顾名思义,这里应该有个很漂亮的「三个峡谷」,然而就算你到了这个地方,也只能看到一个巨大的水坝和水库,加上两岸并不好看的土山。
没错,三门峡曾经是存在的,如果我们倒退到 1960 年,你会在这里发现十分漂亮的景象——黄河在大地上劈开三道峡谷汹涌而过,号称「人门、神门、鬼门」,所以合称「三门峡」。
是的,你应该看到了,就在三门消失之后,却仍留下了一个大家说了上千年却一直不知道在哪里的成语原型——「中流砥柱」,指的就是黄河在越过三门后,所遇到的一个谜之突起,它迎着滚滚黄河的浊流,至今屹立。
那么,三门峡到底处在一个什么位置呢?
可以看出,三门峡正好处于黄河「几」字的那个弯处。
我们天天总说「大河向东流」,其实,黄河上中游地区大多数时候,都如「几」一样,是在黄土高原上进行漫长的南北流向,其大多泥沙也是在此集聚。
然而正是到了三门峡一带时,情况出现了变化——在北侧黄土高原边缘和南侧秦岭支脉的崤山的最后一道「封堵」后,黄河开始向东流淌——冲出「三门」,等到郑州一带后,开始进入到宽阔的华北平原地带。
至此,便开始了汪洋恣睢的黄泛、改道等历史进程,北侧的海河流域、南侧的淮河流域水网,无一不受到这位母亲河的「垂青」。
那么,按理说,三门峡的峡谷西侧,就应该是逐渐升起的黄土高坡、秦岭山脉,已经成为不适合人类大规模居住的地盘了,但是,上天却赐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宝贝——
如果我们再看一下上图,你就会发现,就在黄河的三门峡拐弯处,黄土高原上,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撕裂」。
黄土高原正是在这一关键区域,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撕裂」,要知道这可是个大好事,大量的水系在这个撕裂中,形成了山西的母亲河汾河,以及陕西的母亲河渭河两条大河,最后纷纷汇入了黄河的「拐弯」处,又一次丰富了大河的流量。
同时,这两条河同样用自己连年的泥沙,在这里搬运填充出了肥沃的河谷地,如今的西安城,正是在渭河河畔的一个巨大城市。
也就是说,当你进入中原西侧的崤山,遇到三门峡这样的区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一旦穿越它就会发现——偌大的渭河谷地平原,豁然开朗。
不过,西安所在的这个小小的渭河谷地,又为何得名「关中」,最终又成为缔造秦汉、隋唐这种中华民族记忆的存在呢?
我们难道把「白鹿原」写错了?
三门峡虽然没了,但当地人或许也不知道,自己所辖管的一个偏远市区——古称「陕县」的「陕州区」,则比「三门」的影响更为深远,因为他们隔壁的大省「陕西省」,正是源于位于三门峡的「陕塬」以西而得名。
陕塬?这俩字到底是啥意思?
我们先来看这个「陕」字,它一边是一个「夹」,和「峡」同源,表示河谷,这和三门峡的地理位置也吻合。那么,那个「左耳刀」是啥意思呢?
我相信这时候肯定有人说,这个不是「城池」的意思嘛,一般表示地名嘛。其实,如果你再想一下,表示城池的「郭」「郡」「郊」,其实都是「右耳刀」,这个偏旁本来自表示城的「邑」字,而这个「左耳刀」,其实是来自「阜」这个字,本意就是低矮且没有尖的山,比如「陵」「陡」「险」等。
陕字是表示河谷地带的山体,那那个塬字又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这玩意——
塬,本身就是黄土高原一带常见的一种地貌,是流水把黄土基底切成了一块块四边陡峭、上面平头哥一般的奇葩地形,而三门峡西侧的「陕塬」,按理说也本是众多塬中不起眼的一块。
奈何到了商朝时,就在陕塬西侧的渭河谷地,曾经貌合神离的周部落,越发强大了。
其实,渭河谷地的情况,无疑是一个扩大版的三门峡,这里自西向东,分布着大量的黄土台塬——比如五丈塬、细柳塬、神禾塬、少陵塬、乐游塬、白鹿塬、铜人塬、阳郭塬、孟塬等等,我相信里面不少名字大家都耳熟能详,而且我们也都给写成了「原」这个字。
当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来到中国,本想顺着古中原的河南省,找到上古时代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没想到反而在偌大的河南边缘——三门峡的仰韶村发现了大量彩陶遗址,在这之后,一个令人惊奇的情况出现了——
相比中原,从三门峡以西的渭河流域,在前面说的「白鹿塬」边,反倒又发现了规模巨大的「半坡遗址」,相信没人不熟悉这个名字了。
至此,这一类在渭河谷地周边的彩陶文化,又被称为「仰韶文化」,成为这片大地最早的文明始祖之一。
那么,如今中国关内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又是什么样呢?
很遗憾,作为黄河在下游地区的大型冲积扇,这里曾沼泽遍地,洪涝盛行。
历史上这里曾拥有过河北「巨鹿泽」(大陆泽)、山东「大野泽」等大量泽国,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就是此处,而后来的「梁山泊」,也正是大野泽的残党,直到如今,这里还残留着一个地名——「菏泽」。
不过到了现在,这些曾经的湖泊沼泽都已消失,除了如今「雄安新区」中间的那个白洋淀,作为古代河北地区的活化石而存在。
所以,如今这个人口密度最高的大平原,历史上的遗址却大大少于狭小的渭河谷地。那里虽然平原不多,但都是小型河流所形成的小型冲积扇,在土壤肥沃的同时,又免于洪涝灾害。
更为优秀的是,这些现在看似贫瘠的「塬」,却被逐渐开发为大量的农耕宝地,比如这种——
总之,时间一直走到商代,虽然政治经济中心多设立于中原地区,但渭河谷地一直在闷声发大财。尤其到了商后期,来自渭河、泾河上游的姜、姬两部落开始结盟,商王越来越难控制这一区域,最终在末代王帝辛,也就是所谓「纣王」时代,被周武王爆了,开启了 800 年的周天子时代。
但是当时的周朝,虽然把首都定在了自己老家渭河谷地的「镐京」(今西安西南),号称「宗周」,却也在中原安插了一个楔子作为陪都,也就是洛邑(今洛阳),号称「成周」,也就是说,自此中国便开始了西安、洛阳两都轮番上场的滥觞。
而在治理时,周武王又让两个弟弟以「陕塬」为界,命周公旦治理「陕东」,召公奭治理「陕西」,渭河谷地「陕西」之名,大抵自此而起了。
或许在周代时,陕塬还是一个不错的沟通东西的肥沃要道,然而到了西周末年周幽王时代,因为犬戎的入侵,周王室东迁洛邑为都,渭河谷地开始被曾经在甘肃放马的秦人占据,而周王室共主的崩溃,也让其逐渐政令不出洛阳,天下正式进入春秋以及之后的战国,自此「秦国」同崤山以东诸国的对峙正式开始。
也正是在这一时代,在陕塬西部——一个恰到好处的塬——稠桑塬,被建设成「函谷关」,以此开始名垂千古。
在陕塬以西的稠桑塬,正是函谷关依赖的天险。
稠桑塬,顾名思义,这个塬上面有着大量的桑树等乔木,上方通行十分困难,不过也足以看出先秦时期的气候有多温暖。而在稠桑塬的北侧,黄河几乎贴塬壁而过——这样一来,就形成了通往渭河谷地的天然屏障。
除了稠桑塬中间的一个狭窄裂缝——
所谓函谷关,正是把守住了稠桑塬的这条裂缝,形成了一目了然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秦以及后来的汉,正是以「崤函之固」,让渭河谷地成为自己的「城堡」。
当然,这个谷地可不止一个「关」——
如图,渭河谷地处于函谷关、武关、萧关、大散关之中,所以又号称「关中」,之后再提及这里,我就用「关中」这个名词了。
函谷虽固若金汤,也抵挡不住大自然的微微一动——
到了汉朝时,因为气候不断变冷,不仅稠桑塬变成了稀桑塬,最后成了秃顶塬,如今的 G30 高速公路,就是在塬上肆无忌惮地穿越过去的。
与此同时,随着黄河多年的沉积、下陷,也让本来无路可走的「塬河悬崖」出现了一条狭窄的走廊,所以函谷关的意义大大降低,等到汉末三国时期,就再也无人提及这一关卡,取而代之的,则是函谷关西侧的另一名关——潼关。
潼关所在的位置,同样是黄河南侧的一个塬——「南塬」。
如果我们放大一些,就是这样的——
可以看出,南塬的情况相比稠桑塬更为险峻,想要过关,两侧深险的沟渠难以逾越,必须沿着狭窄的小道登上塬顶,经过潼关城后,从「潼河」这条小河进入渭河和黄河交汇的滩涂,最后进入关中平原。
当年马超素质四连,打得曹操割须弃袍的地方正是此处,足以看出这一关隘之凶险。
然而,到了唐朝时,汉代处心积虑构建的潼关系统就出了问题,和函谷关的臭毛病一样,黄河又一次下沉并冲积出了悬崖边的河床。
所以,到了唐代时,潼关也只能被迫向北搬迁,守住这一露出的夹缝,但其险峻程度可就大大降低了——直到唐末黄巢造反,这爷们儿从南方一路北上,从南塬西侧的禁沟直接杀入,让潼关彻底形同虚设,最后跑到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自此,只剩下张养浩《潼关怀古》中的「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那关中地区如何衰落,东部如何兴起的呢?
因为气候变化,导致草原王朝中原王朝的经济重心东移。
双方的国防重心政治重心也随之东移。
其结果就是中原王朝的统一战争从东西之战,变成了南北之战。
有几点我想说一下:
1,某些人拿李世民重修氏族志来说事,我不知道他们啥脑回路,重修氏族志将崔姓降为三等本身就是李世民瞧不上老牌士族的表现啊这有错吗,某些精神世家也不必挽尊了吧。
2,说世家不是比官职的我又哪一句说世家是比官职的了(当然在贞观朝你也没啥官职可比了,只好比谁家女儿卖的贵)?但李世民看的是官职你酸也没用啊(当然即便北魏定士族时官爵也是一个最重要的考量,很奇怪一个割据半壁的少数民族政权在某些人眼里倒比李唐合法性更高)。官职代表的是功劳才能,你无功于天下,亦无才势可依仗还有啥可豪横的?新中国都建立了你口口声声祖上八大铁帽子王不觉的搞笑么?
3,五姓七宗们口口声声祖上多牛掰也许在那个时代很唬人,可我们站在五千年历史的尽头回望,也就那样。他们可查的祖宗在他们生存的时代大多也不算什么一流人物甚至有些恐怕正史都无传且也不乏泥腿子出身,那后人有什么资格瞧不起别的泥腿子的?某些精神五姓,怕也说不出自家的精神祖上是谁吧?
4,关于李虎家族,目前的说法有陇西李旁支(人家也没说自己是嫡系啊),赵郡李旁支(陈寅恪考证),胡姓改(法琳和尚说的,因为出家人不打妄语?李世民没杀他,因为李世民心虚?)。第三种说法你爱信就信不解释。就说旁支难道就没资格称郡望了么?世家强大靠的不是什么祖宗荣光,而是家学渊源及人多势众,而这两者都不看什么嫡系不嫡系的,你又不是皇家有一个皇位要继承,当然要开枝散叶人越多越好,否则郡望之下不会又分各房,甚至同姓之间如陇西李赵郡李,清河崔博陵崔本出同源是不是也要分一个庶嫡?你五姓七宗数百年间人才代出,难道全是一脉单传?
因为李世民首先嫌弃了他们,所以才有了世家酸溜溜的瞧不上李家,至于什么血统,旁系,破落户,都只是一个理由而非原因。
联姻也好,封官也罢,李世民看的只有才能功劳,说白了就是官爵,在新王朝建立和建设中有功绩起作用的人,自然身居高位,也自然是皇家的结亲对象,这其中既有老牌世家,也有新兴勋爵,所以出身在李世民眼里不重要,才能功劳才重要。
至于说世家瞧不上李家更扯淡了,崔卢李郑王,李家起码排第三,哪怕李虎一支是旁系,但从李虎开始历西魏北周大隋三代公爵即便崔卢也拿不出几个人敢比吧?郑王以下就更别说了。至于南朝的世家,刘宋,萧齐,陈家建国时全是布衣出身怎么没见世家瞧不起?北朝宇文家,外族;高家,精神外族;杨家,精神高门,怎么也没见世家瞧不起?到李唐这真的贵族上位了,确切地说到李世民这世家就瞧不起李家了,为啥?无非是在李世民这里拿不到好处,酸葡萄心理作祟罢了。往前几百年,南边北边,不管谁作皇帝,都要与世家共天下,所以哪怕江山治理一团糟,一堆几十年的短命王朝割据势力,但最后泥腿子出身的皇家倒都摇身一变也跻身世家了,李唐到李渊这也还是这样,还割据一方就已经到处封官许愿滥赏无数了,这些躺赢的世家照例也很满意。但李世民上位后就不一样了,大刀阔斧精简机构一大批无才无功的二世祖不能再寄生于国家公器当然就动了世家利益了,但这些靠祖辈积累的世家确实在新朝中都是边缘人物没什么权重,又不能硬气一点不食周粟,只能酸溜溜的说些敝帚自珍的话了,可笑现在倒有人还真被唬住当了真了。典型的例子如氏族中排名第一的崔家,族长在贞观朝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五品官,他要有能力有势力他不至于只是个五品,他要有气节也不会去作这个五品,李世民要想向他示好也不会只让他当这个五品,李世民也没必要跟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五品官联姻。
所谓人言可畏,譬如明朝时曲阜孔家,瞧不上江西张家道士气,瞧不上凤阳朱家暴发户,多少人当了真还真以为衍圣公霸气外露,其实不过私底下过嘴瘾,你让他当面说啊?当面指不定是受了啥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