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儿童心理学上,小孩子嫉妒心是阶段性的,还是长久性的? 第1页

  

user avatar   chang-qing-teng-ba-ba 网友的相关建议: 
      

阶段还是长久,要看是否做了积极引导。今年中秋我去表姐家串门,她7岁的女儿圆圆就因为我对表姐的一顿夸赞而闷闷不乐,小孩儿的嫉妒心真是来得猝不及防啊,我来说说我是如何引导她的嫉妒心。

先说下具体情况:

表姐暑假带7岁的女儿圆圆去景德镇玩了一圈,还下手做了一堆瓶瓶罐罐,我去正赶上快递到家。

“快来看看,我觉得自己做的特别好!”我姐赶忙招呼我开箱。哎呦,这瓶子上的山水画很传神啊,我很惊讶,表姐没有任何美术功底的情况下,画的居然还不错!!

我们就很自然地先围着山水瓶转了几圈,议论了几句。聊着聊着,扭头一看,只见圆圆表情很是难看,一个人钻到角落闷闷不乐。

我意识到孩子有情绪了,走过去问她:“你不开心吗?”

她点点头:“你们都夸妈妈的,不夸我的,一定嫌我做的花瓶和兔子不好看。”

看来,圆圆这是嫉妒妈妈呢

这时表姐把我拉到一旁:你不是做教育的么,正好你替我说说圆圆,她现在问题很严重,不能当着她面儿夸别人。类似事好几回了,自己拿奖就到处嘚瑟,看见别人拿奖却很不开心。游泳课看见老师夸奖先下水的,自己立刻跳下去游,结果呛了一口水。这嫉妒心啊!以后走向社会可怎么办啊……

如果圆圆四五岁,我可以让表姐顺着她,尽量避免当着Ta的面说别的孩子好话,而换用其他策略来影响Ta的行为。但圆圆现在长大了,她需要知道“世界不是围着自己转,世界不是只有真善美的声音”这个道理。但该以何种方式呈现给他们,需要技巧。我想到了和小马君的探讨、分析。

对他人的嫉妒,是怎么来的?

孩子是在和周围人互动、比较中认识自己,当比较中自己的物质、社会地位处于劣势,意味着有些社会秩序没有通过,就会有沮丧、挫败、怨恨、愤怒等等复杂情绪,综合起来就是嫉妒。

嫉妒常常源自生活中的小事,比如妈妈亲了弟弟而没有亲自己,朋友有一辆新自行车而自己没有,同学考了第一名而自己没上90,甚至,父母关系太好,孩子也会嫉妒。

产生嫉妒的原因很多,对孩子来说,最常见的主要是因为这两点

❶ 孩子了解真相的机会太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虚幻”的判断,认为荣誉/表扬本应该属于自己。

❷ 孩子付出的努力没有得到符合预期的关注,觉得不公平。

嫉妒本身不可怕,但对自己的错误认知或积压在身上的不公平感更会让人困惑。明确了这两点,其实我们就知道应该在未来的生活中应该给孩子强调什么了。先说第一点。

小马君在宾大学学前教育时,教授分享过这样一句话:真正好的学前教育并不是给孩子营造一个如童话般美好的世界,而是让孩子更早地看见真相,让他们感知到世界是美好的也是复杂的。

但现实中,与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有多少大人愿意“不让”着孩子,让他们承受输的痛苦?哥哥不愿意给弟弟分享玩具时,有多少人会告诉弟弟,哥哥的玩具不给弟弟也是对的,这是他的权利?如果我们一味为了保护孩子,让他玩游戏就赢,想要玩具就能得到,那么孩子很容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虚幻“的判断,认为“努力就该被关注”,“考试名次本该属于自己”,而对他人心生嫉妒。



所以我决定这么做:

第1步,告诉圆圆真相,并说明理由

我跟圆圆讲:“圆圆,你才7岁,能捏出一个立体的兔子,画出一个三片叶子的花瓶,已经很不容易了。不过你还小,手不如妈妈的灵活也是事实。大人画画熟练,她做的工艺品比你的好看也是正常的。”

说完这些,孩子情绪并没有缓和。我知道,她心里“不公平”的感觉还没有消失。因为从圆圆的视角来看,真相往往并不容易被接受,况且她也不认为妈妈为这件作品付出了和她一样的努力,但是妈妈却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大家对她付出的努力视而不见。付出的努力没有得到符合预期的关注,这不公平。

第2步,用孩子视角肯定她的付出,并且引导她换个视角看问题

我又说:“当时你在做这只兔子的时候,一定非常用心认真。我们换个角度看这只兔子。它虽然丑却能各种角度翻跟斗,可以当手机支架,屁股可以插花,非常有趣。这个创意独一无二啊,这就是传说中的‘宁可丑的万里挑一,也不美的千篇一律’嘛,这点妈妈的花瓶就比不上你的了。”

这下孩子的眉头舒展多了,也开始有了笑脸。

本来事情到这里,就算告一段落了。但是,想到她刚才缩到角落的样子,我觉得应该再做点什么。

第3步,觉得“不公平“,要大胆说出来

“圆圆,如果刚才我直接说你做的兔子丑,你会怎么办呢?”

圆圆有些犹豫:我走开,不听你的话,兔子也不给你看。

“可是这样你依旧不开心呀。所以你可以告诉对方:我不喜欢你这样说我的兔子,我很用心才做成它。我最喜欢它的——(故意留白让圆圆填充)”

圆圆秒懂,“我的兔子屁股有大洞,别看丑,是我专门留的,防止烧的时候爆炸。我还给大洞里也涂上了釉呢。”然后圆圆开始自豪地笑个不停。

我给了她一个大大的赞:“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我们为自己心爱的东西付出了多少努力,这也不怪他们。如果觉得不公平,千万别憋着。你看你不说,我还不知道捏瓷兔子需要这么多专业知识呢,真是小看你了。”

“还有,你有没有发现,提到捏兔子你激动地讲了很多知识,这才是你喜欢兔子的原因。我们做事情,是因为喜欢事物本身,而不是为了获得表扬才做,我们管不了别人怎么说,但可以决定自己怎么想。”

圆圆灿烂地笑了。

这件小事中,真正解除圆圆心结的,是她自己。敢于面对技不如人的真相,敢于为自己的“不公平”发声,这是心理一个小小的突破,自信心小小的提升。

鲁迅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孩子的自信,不是建立在赞美中,而是在“不如人”“被误会”时铸造的。培养自信心,才是根治嫉妒心的方法。

作为父母,我也反思,平时有没有给孩子营造很多虚假的“美好“?致使孩子拿赞美当动力,不被赞美就受伤?感谢孩子们的嫉妒和玻璃心,这强迫我们学会不停地换角度看待问题,我们才得以成长。教孩子的过程也在教自己,这就是养育的意义。

参考资料:

parenting.firstcry.com/

cyh.com/HealthTopics/He

Peter Salovey and Judith Rodin(1988). Coping with Envy and Jealousy.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Psychology: Vol. 7, No. 1, pp. 15-33.

ei.yale.edu/wp-content/


user avatar   Wong-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刘柯

这个问题,前人有过很仔细的研究。

比方说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先驱,M. Klein写的 《

嫉羡与感恩

(豆瓣)》。

比方说分析心理学前IAAP主席V.Kast写的《

羡慕与嫉妒:深层心理分析 (豆瓣)

回答将以这两位分析师的理论作为基础展开讨论。

  • 羡慕(jealousy)与嫉妒(envy)

在中文的语境之下,尽管有些困难,但我们多少还是可以区分这两种情感的细微差别。

当我们说“羡慕”某人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在表达“我希望像他一样好”;而用“嫉妒”时,其得不到的酸腐和怨恨则从字句中蔓延而出。有了这一层差别,情况可谓大不相同。

按照Klein的理论,envy(中文一般翻译为嫉妒、嫉羡)描述的是主体意识到不可能获得的客体所体验到的感受。围绕envy的是完美世界的崩塌带来的恐惧(fear)、无望(hopeless)、不能掌控所有带来的狂怒(rage)、以及毁灭一切的冲动(destructive implusion)。envy体验无处不在。对于婴儿来说,则是全能感破碎的瞬间。比方说,当婴儿意识到妈妈的乳房作为客体而非自己可控的一部分时——婴儿能够获得乳汁的喂养,但婴儿永远不可能拥有那个生产乳汁的乳房(注1)。在Klein的分析情境中,解决envy的核心在于客体需要从主体的攻击中存活(survive),主体进而能够承受自己的攻击性和哀悼(grieve)这悲哀的现实。


Kast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对这类情感进行分类与探索。在Kast看来,羡慕(德语Neid)和嫉妒(德语Eifersucht)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面对自身没有的美好事物产生的情感(注2),而后者则是自身拥有的美好事物被他人夺取、占有产生的情感(例如争宠、吃醋)。而面对这类情感的关键在于,是否可以接纳自身羡慕和嫉妒的部分,从自我禁锢的牢笼之中走出。


回到提问本身。可以说,嫉妒是每个人都会拥有、在成长过程当中都会经历的体验。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种情感却是有一定的阶段性——尤其在儿童的心理发展历程上,伴随着分离-个体化时期而特别明显。而嫉妒的出现、恰恰是个体走向独立的标志——当一个人在嫉妒时,不就是在体验自己与他人不同的瞬间么?

但正如个人成长实际上贯穿着人的一生,嫉妒这种感受是不可能消失的。而学会如何与自己的嫉妒心共处,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面对的问题。

-------------------------------------

注1:日常的文化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杀鸡取卵”以及一系列类似的民间故事与传说。在故事里面,主人公大都毁掉了能够成长久生产能力的动物(客体)而被他人嘲笑。大多数人都倾向于将其看作是为了短期小利而放弃长远大利的故事,缺少有人留意到里面envy的成分。同样的情况也发生贫穷的援助与讨论上,贫穷最可怕的并非资源的短缺,而是匮乏环境带来的巨大不安使人们长期生活在envy之中。

注2:Kast将Klein的 envy规划到了Neid中的一个分支当中,特指被妒火控制而失去解决方向下的状态。

(初稿于2015-8-27)




  

相关话题

  孩子四岁三个月,给他讲三国的故事合适吗? 
  孩子有左撇子的迹象,要不要纠正他? 
  教育下一代的时候,应该先告诉他世界的险恶,还是先告诉他世界的美好? 
  如何杜绝婆婆的洗脑? 
  给孩子装饰儿童房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如何评价育儿专家认为「不论孩子被欺负,还是欺负别人,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昆明 10 岁男孩玩「电光花」,三个窨井盖被炸飞,如何让孩子安全燃放烟花?怎样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如何看待亲戚家的 3 岁孩子把我 10 个月的宝宝咬伤,家人还劝我「不要跟小孩子计较」? 
  每年生于8月31号以后的孩子,不能读一年级,该怎么办? 
  我不是一个优秀的人,我就没有资格教育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了吗?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有人觉得在简历上写 QQ 邮箱很掉分?
下一个讨论
有生之年能看到比特币崩盘吗?





© 2024-05-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