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当下(2018 年)腾讯的技术建设是否处于落后同体量公司的状态? 第1页

     

user avatar   toughguy-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来更新(2019.3.10)

腾讯最近出了篇公关文,什么930之后的改变,里面疯狂吹捧啥产业互联网,又说啥干掉了10%的中层。。。

我就直接怼吧,这些香港人真的要把腾讯害死。

第一啥产业互联网,我也是醉了,把向政府接单做项目吹成“产业互联网”,在微信能交水电费取社保就是“智慧城市”,我是真的无语。以崇拜高德的刘炽平和Oracle测试人员出身的汤道生,恐怕最能做出的改变,无非也就是学学IBM到处接政府和企业的大单而已。

第二干掉10%的中层,对,是有些部门被解散,不过据我知道的,都是些产品和技术部门,然而什么HRBP、什么市场销售之类的,特别是香港帮刘炽平手下的投资部门,那是一点不动。一个自称要做技术公司的,砍产品和技术人员是毫不留情,对市场、投资那才是如珠似宝。

当然了,刘炽平公开对外宣称"我们会一直以被投公司为中心,而不是以腾讯的利益为中心"------这种语言也亏他说得出口。这人去年口无遮拦先说有游戏绿色通道,然后疯狂用国内的钱往海外投资声称什么战略布局,现在又来说这种类似额“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的话,这是投资?这是洗钱!

我很喜欢这篇文章的观点:

里面经典论点,在腾讯以刘炽平为首的香港帮身上显露无遗:

企业如此,香港投资人对待内地创新型企业也是这样。
比如说,中兴,最初是做半导体的,当时还是一家有两家港资公司的合资公司。但是在赚到钱后,香港投资人和中兴领导层就下一步行动产生了严重分歧:香港投资人希望尽快拿走利润,而侯为贵为代表的内地高层则希望把利润投入更多研发,换取公司更长远的发展。“
一个李嘉诚也就罢了,大多数香港人都不去搞互联网公司,那就有问题了。
原因只有一个:很多香港人从骨子里认为,华人的高科技公司是不可能超越欧美的,中国人赚点三来一补的加工费就可以了,搞高科技只能死路一条。“

是的,我们经常觉得阿里、华为和腾讯之间总是似乎有些根本性的不同,我们始终疑惑为什么同为互联网高科技企业,阿里华为感觉在技术和对社会的贡献就是比腾讯高,这似乎不能光说一句因为游戏的社会舆论问题就敷衍过去。

其实原因很简单,香港人把持的企业,是不可能真的和国内同心同德的。香港人把持的企业,不可能去真正思考如何融入到中国的整体进程里面。香港人把持的企业,必然是考虑到20年后的出路。因此他们才会如此看重投资,如此把钱往外走!

因此我们才看到,腾讯所谓的改变,其实无非是跟风罢了。

150天的改变?呵呵,什么技术委员会,结果最后是把一帮少则10年多则20年没写过代码的总经理聚在一起发号施令,称之为“技术委员”,简直笑死人,那帮“委员”对任何一个一线技术问题都不可能回答出来,所做的工作主要是把要求下放到各个总监,总监又下放到基层的一线员工,最后整理个所谓“开源协同”的ppt. 我也是笑死,这帮子几十年不碰代码的“技术委员”(各部门的GM),是不是对当前的微服务、SOA等架构有所误解,开不开源跟你各种工具服务的协同有关系吗?整合个PPT表示我司有这些这些,就是技术架构图?你们是不是没看过什么是技术架构设计?

当然,改变不是没有,比如在2019年的今天,腾讯的开发人员总算能够在家里远程提交代码了。。。

*******************************************************************

原文删除,不过已经被转了很多了,这里别人还备份了一下:

另外这位香港朋友的回答也很赞赏,没有回避香港自身的弱点,也拓宽了我的理解:

其实很多精华在回答的讨论中,我的本意也只是讨论,对是不是热文也不感兴趣。欢迎在讨论区交流。

***************************************************

公司有同学说其实他们有单元测试服务,因此说腾讯这没有那没有是不对的。

我觉得这倒是很好一个例子,说明虽然以“技术服务业务”为导向,但实际上很多程序员并不理解技术怎么服务和推动业务。比如这位认为腾讯或者他自己所在BG有单元测试的朋友,给出一个腾讯内部80%程序员都不知道的内部网址,然后说这就代表腾讯其实是有这个的。。。这跟没有有啥差别?

哪种叫“xx公司已经普及了xx技术“?打个比方,你提交代码,所有代码都放在git上,那叫普及了git;你提取数据,所有或者说80%的项目都可以通过同一个网址去访问hive等上面的数据表,那叫普及了hive;你要找一个消息队列,随便问哪个有类似功能的项目,都说你可以用公司提供的kafka或别的什么,都给你指向同一个管理地址,那叫普及了消息队列中台服务;

我在自己团队也强制要求了单元测试并设计了流程,但我可不会说腾讯就有了单元测试或什么。而且单元测试这东西并不是指某个工具,而是指一个概念和流程环节。不管你是在本地跑,还是用jenkins,还是用自研的一套,重要是在整个研发流程中成为一个必须的环节。显然,我自己还没在腾讯任何BG里面听到单元测试是一个必须环节。如果有同学知道的话可以纠正我。

******************************

更新: 最新的体系改革,我不得不搬出曾经在第一次发表时说过的话:香港帮,永不背锅。

我格局低,我看不出这么仅仅涉及3个bg的人员势力分配有啥本质意义,能解决什么问题?职责更加清晰?我觉得看起来很像45年后国民党不断调整部队势力,其实并无鸟用一样。

因为都不敢不愿不肯动到根子,不换血,总办几人不能调整。

当然,我非常是希望我格局太低,不了解这种变迁的历史意义。那么希望在随后的一年里能好好体会一下这所谓腾讯第三次变革的意义,也可能既然要代表粤港澳就必须保留香港帮吧,呵呵。

拭目以待!

*******************************

9.30: 刘炽平认为to B基因可以“进化得来”-----换个说法,就是不愿意换血,不愿意引入新血液,不愿意抛开香港帮,希望能通过一个权力/人员调整来应对压力-----是的,这是典型的“被逼改组”,这不是改革,改革是自发的,不是被逼的。

而且,进化当然是可能的,但是,别人会等你慢慢进化?


user avatar   leehe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后台不便说,前端我来答下。

先说说现行情况吧。

技术选型方面,基本跟业界差不多,早期一点的团队,像腾讯云,AlloyTeam,通彩团队,IMWeb,都是React为主,而互娱、增值、微信团队则比较多Vue。之前在AlloyTeam的时候,其实选型也并没有特别专制,各个小项目组之间还是有一定自由度的,因此后面也有项目组用Vue,为此还专门做了磨平React, Vue配置差异的脚手架 steamer-vue, steamer-react,脚手架命令行还有很多优化空间,所以也只是开源出来,并没有怎么推。

新的框架什么的,也有关注与跟进,比如差不多两年前 Preact 就进入法眼了,在国内差不多是最早使用与推广的,当时是想控制花样直播的包大小问题。后来爆发了React专利问题,当时我们有这方面的技术储备,也算是间接规避了一些风险。


框架自研 有还有像 @当耐特 做的omi 。这个框架演进已经第三代了,已经比前两代好多了,这次除了基于 Preact 做二次开发优化,还搭配了类似 React Native 的框架 Plato(还没开源),几乎可以说是做到learn once, write everywhere。

代码规范,AlloyTeam 的规范初代是由人称土豪的GC @汤桂川 搞的,不过他这边厢刚搞完,ES6, React时代就来了,后来我接手搞了一阵子,当时重心没在这,先基于业内实践进行修改,后来 @Xcat Liu 来了 AlloyTeam,他很有兴趣搞,一搞就一发不可收拾,详参项目:eslint-config-alloy。基本上腾讯文档、QQ基础Web应用、兴趣部落、花样直播等,都在用这套规范,结合IDE自身的插件,还接入了内部的 Lint 平台 CodeCC,约束大家写的代码。来了腾讯云这边,组内用的是eslint + prettier,差别也不大。

我觉得差不多是国内数一数二好的代码规范吧,对新手学习尤其好,xcat 真的是一条条规则背后的原因都写了出来:

代码仓库,2年前还在用SVN,我刚进公司其实也不太习惯,但2016年下半年,由微信这边率先迁移到Git开始,AlloyTeam作为QQ业务的代表,也紧随步伐全面迁入Git了,当时我是作为发起人,率先将花样直播项目迁到Git。看到楼下 @Geek An 说还在用SVN,我也是有点吃惊,其实花时间在这儿吐槽的功夫,可能就已经迁了两三个项目到Git了。

文档建设,这块团队一直都很重视,以前参与过一段时间Android开发,开发了几个星期后,我就开始做文档建设了。之前腾讯文档项目,由于团队人员不断膨胀,对新人培训压力很大,我也组织过一波文档重写,后面团队来了个新人(其实他是老司机) @李猜猜 我就让他按照新人的角度再调整和补充。

技术平台,基本也是应有尽有,部署平台、曾探弄的Mock平台、 @Starkwang 童鞋弄的CI平台、dev ops 分离的发布平台等等,连之前不太重视的测试也开始重视起来,比如支付部门、腾讯文档,测试,都逐步搞起来了,至少基础库都越来越多加上测试,业务上像腾讯文档,之前跟 @李猜猜在推动,用testcafe, cypress之类的搞E2E测试。

从以上这些事实来看,至少前端这块,腾讯内部完全没掉队,而且也逐步往开源的路子走,毕竟腾讯是先重视业务,业务搞好搞稳了,再逐步把实践经验开放出来,要不然业务搞不好,你做的技术也没人信吧?

内部的技术问题要说还是有的,主要还是开放与合作的问题,内部的技术人都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了,比如我,这也是我为什么最近作了一些牺牲,到了云的原因,希望借助云的能力,能进一步推动司内技术的开放、合作、整合。

我司有没梦想我管不着,那是小马哥的事,至少我是有梦想的,希望接下来1 - 2年,能和AlloyTeam 和云这边的童鞋,一道推动腾讯的技术做得更好。

最后帮曾探打个广告,再招不到人,就要被炒了。JD地址


云这边HC最近没了,下次有了一定来知乎挖些大牛!


(ง •̀_•́)ง -----------------

我是谁

前Alloyteam成员

现腾讯云高级工程师,专注于工程化,小程序服务

Github:github.com/lcxfs1991

Weibo:weibo.com/leehkfs/


user avatar   liuyup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技术公司会有人说出只要能 work 的代码就是好代码这样的话吗?

Milo Yip:厉害的程序员相对于普通程序员,对于完成一个需求来说,除了更少的 bug,还有什么优势?

至于某些人,是不是业务逻辑写傻了?都8102年了还不知道新的特性往往能够避开很多坑,并且让代码更有表达力?没事弄出蠢错误写出一堆罗罗嗦嗦的代码给自己充 KPI?另外,不用新东西说明公司内根本没多少人去学习新技术。

不匿。


user avatar   liu-bin-87-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大家都在说很技术的,我来介绍些稍微宏观的。先看一张网友总结的图。中美科技巨头在新科技上面的投入对比。


各位看到了什么?是的,里面腾讯的存在感非常弱,在新技术前沿,腾讯不是消失了就是跟随在后面。你说腾讯的技术是什么样呢?

最近腾讯正在与今日头条进行一场大战。技术上谁会赢?最后谁会赢?

先说结论,技术上今日头条不输腾讯,但腾讯会用用户数碾压头条。这不是一场科技之战。

为什么中国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战争如此频繁?其实就是因为现在的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其实没有什么核心技术,腾讯这样的巨无霸式的公司其实没有什么多么了不起的技术科研,那些技术谁都会。其实中国很多互联网科技公司的“科技”一词应该删掉,因为是浪得虚名。

也就是说,没有什么核心技术,更谈不上什么技术壁垒,腾讯其实是靠用户壁垒,靠着10亿的用户量,“二选一”是腾讯的核武器,这一招能吓退几乎所有的公司。

所以导致了腾讯与其他公司的争斗频繁,斗来斗去其实一地鸡毛。只有到了中兴事件爆发后才发现,山中一日世上已千年。国外科技已过万重山。

谁才是真正的科技公司?谁代表着中国科技的未来。用中国两家比较典型的公司坐下比较即可明白,什么是真正的靠科技的公司,谁是浪得虚名的“科技”。这就是腾讯和华为。

联想的“贸工技”,华为的“技工贸”前段时间被大家争论不已,老牌科技公司联想的“科技”名头现了原形。而华为这么多年苦心天不负,在芯片、操作系统等领域已经能上了国际玩家的牌局。

我们来看看腾讯是科技公司吗?

先说结论:腾讯是一家游戏公司、流量公司。华为是一家科技公司。

最近爆发的中兴事件,暴露了中国在核心技术上“缺芯少魂”之痛。也暴露了很多中国自称科技公司的谎言。

这次美国的禁令彻底打醒了中国。虽互联网产业全球第二大,但中国互联网强的是应用层面,而不是技术,巨头们今天在核心技术上的投入和他们的体量依然不匹配。马化腾虽然嘴上在喊“备胎论”在强调基础学科。但现实中腾讯却一直是个游戏帝国、社交帝国、投资帝国,离着基础学科和芯片非常遥远,核心技术研发上并未有什么行动。

第一个对比:科技投入强度

市值5000亿美金的腾讯 研发投入竟只有华为的1/6

腾讯亚洲市值第一互联网公司当之无愧,马化腾也是亚洲首富。论挣钱能力,腾讯真的很吓人。仅《王者荣耀》一款游戏就一天一个多亿,周鸿祎很羡慕,说利润比贩毒还高。

然而,就像网友所说:“一旦真正打起来,能对抗苹果、三星的中国企业,绝不是腾讯,只有华为!”

来看一组数据:欧盟委员会的调查显示,2016年华为研发投入103.63亿欧元,腾讯研发投入16.17亿欧元,腾讯研发投入不足华为的1/6。研发强度是指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公司是否是科技公司的重要指标。国际上科技公司研发强度在15%上下,10%几乎是一个门槛,10%以下就很难说自己是科技公司。华为19.2%的研发强度与美国科技企业相当,相较而颜腾讯的研发强度只有7.8%的,在中国知名互联网企业中是最低的。

这样的科技投入,冠以“科技”名头是名不副实的。

第一个对比:比收入构成

腾讯的收入有三大部分。一是游戏,二是社交广告等增值服务,三是投资。腾讯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于游戏,国内游戏玩家几乎贡献了全部的收入。

腾讯的财报显示,增值服务仍是腾讯的主要收入来源,期内收入468.77亿元,同比增长17%,占总收入的64%。腾讯一季度网络游戏收入同比增长26%至人民币287.78亿元。智能手机游戏收入约达人民币217亿元,同比增长68%。

《王者荣耀》仍是中国iOS最畅销排行榜排名第一的智能手机游戏,其日活跃账户保持双位数同比增长。新游戏《QQ飞车手游》成为中国iOS最畅销排行榜排名第二的智能手机游戏。

腾讯社交广告收入近74亿元,网络广告业务实现55%的收入同比增长。

另外的部分就是投资,腾讯投资的收入已经占收入的一半以上,腾讯已经成了一家投资公司。

华为赚全世界的钱。从2000年开始的最近十五年,华为累积营收2.3万亿,超过70%来自海外。

作为中国科技圈内科技含量最高的公司,华为的收入来自于科技的投入。华为实现了智能手机核心技术的突破,麒麟芯片,华为的操作系统都成了华为能参与国际竞争。

流量霸权主义的腾讯不需要新的科技了,腾讯的业务能挣钱 但和科技关系不大

腾讯的业务重点在游戏和社交,这就决定了腾讯的技术路线,意味着腾讯在技术上的发展受限。

在BAT中,技术水平也是这个顺序,百度——阿里——腾讯。

百度是做搜索引擎和广告的,和Google一样,搜索引擎是非常难做的。关键在于里面有两项技术,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也就是大家常说的Machine Learning和AI。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用户感兴趣的信息,这两项技术是无止境的。而且搜索引擎和广告的代码量非常非常大,测试非常非常难。所以一般都是5000以人在同一个代码库上面搬砖。

阿里做电商,电商数据没有百度那么非常大的程度,但是峰值高。每年双十一,货物的交易量非常大。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举个例子,支付宝2017年双十一支付宝的支付峰值达到25.6万笔/秒,在7分23秒就突破1亿笔大关。

腾讯的业务主要是游戏和社交。腾讯游戏的技术非常强。腾讯的社交做的非常非常简单,其实就是一个Messenge App,而且做的很烂。你现在随便看一个国外的聊天App,比如最近的很多的Telegram,分分钟秒杀微信。微信做大现在,连个Multiple Device的sync(同步)都做不好,其他就别提了。同样是做交友的,FB在技术和眼光上远超腾讯。

腾讯的成功是依赖于中国市场大,人口福利多,而且有“墙”,“墙”这一点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腾讯在国内火爆,却在国外默默无闻的原因。

当然腾讯离职员工说腾讯内部技术氛围差,内部分享差、几乎所有的基础框架都没有内部开源,这也印证了腾讯技术上没有成体系的积累。

枪口对内,保护流量霸权主义,神挡杀神

腾讯最在意的是其坚持多年的流量霸权主义,今日头条则是踏入了腾讯的禁区,想争抢流量,腾讯则封杀今日头条等公司挑起又一轮的中国互联网战争。以往的战争中,还到不了PK技术的时候,已经见分晓。毕竟腾讯拥有10亿用户,有本事你别用微信别用QQ,所有人都没有本事这么干,腾讯当然会一直赢。

山中一日,世上千年。古代有一年轻人上山砍柴,遇见两位年长者下棋,他便将柴火和斧子搁于洞旁而站立一边观棋,双方精彩的对弈使其忘记了返回。后经老者提醒才匆忙下山,此刻发现自己的斧子柄已经朽烂,下山后更是令其一片茫然,发现原来的村庄早已变换,经打听,自家的亲人竟早已成了几代人的先祖了。

中国互联网沉迷于封杀争斗内耗,在最新的国际竞争前沿,云计算、操作系统、人工智能、芯片等方面。国外公司已经一日千里。中国的一些公司也在追赶,但疲于应付国内战争往往在国际竞争中分心。腾讯作为亚洲市值最大的公司在这几个领域却无所建树,也证明了这一点。

连华为也得防冷枪 谁能不中枪

平心而论,腾讯发展至今,也经历了很多残酷竞争,靠着强大的斗争意识腾讯赢得了今天,但也因为斗争意识强,也让腾讯沉迷于“窝里斗”,自己无法聚焦力量在科技研发方面,让自己在国际的科技竞争中挣得位置,却给国内队友挖了不少坑。

当74岁的任正非带领华为在各项技术领域和国际巨头展开竞争,受到西方国家不公待遇之时,一样要防着国内的冷枪。

举一个例子证明了现在中国科技的生态多艰。在华为国产芯片麒麟960已经被很多专业评测机构证明性能绝不比骁龙821差之时,装载了这一芯片的华为手机,却无法顺畅玩《王者荣耀》。

玩农药的都知道有个高帧率模式,第一批开放机型名单中没有华为,第二批新增的名单中依然没有华为,一款机型都没有。华为手机不够格、性能跟不上?但800块的oppo,vivo都支持了……

原因竟然是,王者荣耀始终不仅不对华为手机进行优化,反而进行了负优化,对国企业自主研发的芯片实施精准打击。

  就在前几天,马化腾提起“备胎论”,为华为和任正非点赞示好。不知道这样的赞许中有几分是真情,又有几分是假意。
  靠游戏、投资、外卖、共享单车,赚得盆满钵满又如何。脱离了核心技术,脱离了实业,你能负担起民族崛起、国家振兴的责任吗?


user avatar   geek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同身受。

  1. 整个腾讯的核心问题其实非常明显:没有CTO,没有人抓技术,因此导致了多个问题
    1. 无人牵头:没有人拉通整个公司的技术,TEG难以对内做技术输出,每个部门都搞一套自己的轮子,费时费力,且不说代码质量往往糟糕透顶,而且部分部门沉迷于造几年前别人造过的轮子,乐在其中,不可自拔,却连几年前的水平都达不到。
    2. 没有规范:大部分BG的代码,包括内部开源的代码,很多跑个代码规范就会出数以百记的error/warning,令人发指,初来腾讯时曾经接手过一个服务,靠着检查代码规范就修了十来个以前没有人搞明白的bug。
    3. 不受重视:普通的后台部门的技术成长是不受大老板重视的,可能一年大老板会提个一到两句,讲讲Google/FB是怎么样的,Amazon那种做法不行,而我们应该要怎么样怎么样,然而讲完了老板自己也当成耳边风了。毕竟不用说写代码,看代码的老板(甚至到总监、组长级别)都已经是珍稀动物了。
    4. 强烈呼唤:也因此,内网对tony就像当年百度对陆奇一样,大家其实早已翘首以盼,希望有一个人出来主持大局,一方面能够让技术更受重视,另一方面把整个腾讯内部体系做的更强健,能够让各个部门走的更快些。
  2. 腾讯的技术债务非常沉重,这里举一些例子
    1. SVN主导:绝大部分的代码都在SVN上,各个系统对GIT支持的非常有限
    2. 内部平台buggy:很多内部平台做的都非常buggy,做一个事情可能要推动平台解决数十个bug
    3. C++标准落后:某些部门的服务编译还只支持C++98
      1. 运维表示:升了级以后不就是写代码方便点吗,不升级能不能实现这个功能,如果能,那不就是多几行代码的事情,为什么要升级?
        1. 官方回答:升级编译器会影响系统稳定性,那么我们就不升级了
    4. 编译羸弱:服务间的协议几乎全靠手动传递,编译环境非常羸弱
    5. 代码奇差:大部分的代码写的都非常糟心,冗余度极高,曾经见过2000行的函数,大约有20层的if-else,改一个小细节要改函数里的十几个地方。非常想送作者一张机票让他去见见Linus。
    6. 没有开源:几乎所有的基础框架没有内部开源,如果有,也是几年前的阉割版,象征性开源
    7. 难寻文档:只能依靠羸弱的KM搜索来找内部平台的文档,然后你会发现这份文档是6年前的,现在接口名都变了。而写KM的人已经离职了,经过了不知几跳问到了对应的人,他不知是从哪(裤)儿(裆)掏出了一份陈年word文档。
    8. 绝不共享:部门与部门之间能不一起做的事情就不一起做,代码、架构共享更是想都不用想。
  3. 除了以上这些问题,更不要说代码同步、不同环境的协同、数据传递等等问题了,太多糟心的事情,没有一个领头人来处理,也很可能并不会有人来处理。
    1. 腾讯现在维持股价的三逻辑,投资、游戏、广告,跟技术并没有什么关系。

腾讯有没有梦想我不敢说,但技术建设真是太TM糟心了。

技术建设的不足,会导致许多同学「浪费生命」去做很多基础性的事情,而技术建设好则可以显著提升研发效率,能够让大家愉悦的去做有创新性的事情。

当然,技术建设和用户体验完全是两码事,腾讯的用户体验一直是世界顶尖水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bat腾讯的技术最烂的,毋庸置疑。百度一些部门技术也烂,但是百度进行部门隔离,一个部门的病不会影响别的,比如贴吧,手白技术很烂,但是不会影响新生的部门,如度秘,研究院等等,至少技术氛围还是有的,社招也舍得下本。

腾讯想山寨抖音,自己内部搞不定视频编辑,社招也不愿意下本,给t3.1,t3.2还需要商量,搞笑呢,t3.2才多少钱谁去啊。

百度一些部门也同样搞笑,百度贴吧以及手白招聘视频技术相关人员,最高只愿意给t5,30k不到就想招聘视频技术人员,唉,一帮经理做梦做习惯了,夜郎自大惯了,外面世界变了天都不知道。

百度是某些部门得病,腾讯是整个公司的病。腾讯内部山寨抖音项目,腾讯视频第一时间先把项目揽过来,再招人,结果只愿意给3.1,3.2还要商量,真他妈脑残啊,想象抖音几百人技术团队是3.2能搞定的吗?说白了利益集团占领公司,他们到处先抢占资源,先圈地再说,做不做得起来也不管。

bat在北京挺搞笑的,阿里拼了命从北京挖人,北京给p6,去杭州给p7,甚至不惜以先到杭州过试用期这种生米煮成熟饭的方式从北京“骗人”过去,百度度秘等招聘也舍得下本,从头条等公司捡漏。唯有腾讯,2.3,3.1的去招聘核心技术人员,还他妈一副爱来不来样子,真他妈也醉了,搞的很多猎头不接腾讯单子,腾讯虽然是一家技术起家的公司,但是是bat里最看不起技术的。


user avatar   fullsail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巴黎场完整版视频:

bilibili.com/video/av14

(直接从知乎看只能看前段)

会翻墙的话有Youtube完整版:

youtu.be/uO8iFfVuUmA

------------------------------------去年有幸在巴黎看了一场久石让指挥的Ghibli工作室演奏会。而那晚成了我终生难忘的一晚。

我很早之前就把武道馆的录像看了不下一百遍。学习听做家务听,因为真的太喜欢了。我最喜欢的便是演奏魔女里的小提琴。真的太好听了。在武道馆拉小提琴的大叔便成了我的最爱之一。还有呀,天空之城里吹小号的。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小号吹成这么样的。语言形容不出来。对啦还有拉龙猫的大提琴的一个小胖子,大提琴的声音的力量,低沉,有力。可惜他们三一个都没来。来的是久石让,他女儿和欧洲这边的乐团。

即使是这样,演奏会上的歌一出来,我便起鸡皮疙瘩,然后一边觉得很欣慰很幸福一遍止不住得哭。那个音乐里的世界便是最美好的了吧。这不,我打下这话眼里又有泪水了。

我买的票比较靠后,所以久石让我也没看清。可是整场都能感受到大叔的可爱。大叔会一边笑一边上台。

票一张差不多两百欧,人民币大一千多。即使这样,我仍然觉得超值。嗯。那一晚的音乐能温暖我很多年。我看过很多演唱会,Coldplay, Maroon 5, 苏打绿等等(大部分都是Mainstream). 大部分也都是那个月狂热一下,然后就没了。而久石让的Ghibli音乐会,听完的心情,听的时候的满足感,与再听的满足感,回味无穷,都是现在所有Pop不能带给我的。

那晚,大部分时间也是我和男朋友手牵手看完的。有着一生我最爱最爱的人,还有难忘至今的音乐。那个晚上,真回味。


user avatar   thewarrio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巴黎场完整版视频:

bilibili.com/video/av14

(直接从知乎看只能看前段)

会翻墙的话有Youtube完整版:

youtu.be/uO8iFfVuUmA

------------------------------------去年有幸在巴黎看了一场久石让指挥的Ghibli工作室演奏会。而那晚成了我终生难忘的一晚。

我很早之前就把武道馆的录像看了不下一百遍。学习听做家务听,因为真的太喜欢了。我最喜欢的便是演奏魔女里的小提琴。真的太好听了。在武道馆拉小提琴的大叔便成了我的最爱之一。还有呀,天空之城里吹小号的。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小号吹成这么样的。语言形容不出来。对啦还有拉龙猫的大提琴的一个小胖子,大提琴的声音的力量,低沉,有力。可惜他们三一个都没来。来的是久石让,他女儿和欧洲这边的乐团。

即使是这样,演奏会上的歌一出来,我便起鸡皮疙瘩,然后一边觉得很欣慰很幸福一遍止不住得哭。那个音乐里的世界便是最美好的了吧。这不,我打下这话眼里又有泪水了。

我买的票比较靠后,所以久石让我也没看清。可是整场都能感受到大叔的可爱。大叔会一边笑一边上台。

票一张差不多两百欧,人民币大一千多。即使这样,我仍然觉得超值。嗯。那一晚的音乐能温暖我很多年。我看过很多演唱会,Coldplay, Maroon 5, 苏打绿等等(大部分都是Mainstream). 大部分也都是那个月狂热一下,然后就没了。而久石让的Ghibli音乐会,听完的心情,听的时候的满足感,与再听的满足感,回味无穷,都是现在所有Pop不能带给我的。

那晚,大部分时间也是我和男朋友手牵手看完的。有着一生我最爱最爱的人,还有难忘至今的音乐。那个晚上,真回味。


user avatar   andy_p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巴黎场完整版视频:

bilibili.com/video/av14

(直接从知乎看只能看前段)

会翻墙的话有Youtube完整版:

youtu.be/uO8iFfVuUmA

------------------------------------去年有幸在巴黎看了一场久石让指挥的Ghibli工作室演奏会。而那晚成了我终生难忘的一晚。

我很早之前就把武道馆的录像看了不下一百遍。学习听做家务听,因为真的太喜欢了。我最喜欢的便是演奏魔女里的小提琴。真的太好听了。在武道馆拉小提琴的大叔便成了我的最爱之一。还有呀,天空之城里吹小号的。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小号吹成这么样的。语言形容不出来。对啦还有拉龙猫的大提琴的一个小胖子,大提琴的声音的力量,低沉,有力。可惜他们三一个都没来。来的是久石让,他女儿和欧洲这边的乐团。

即使是这样,演奏会上的歌一出来,我便起鸡皮疙瘩,然后一边觉得很欣慰很幸福一遍止不住得哭。那个音乐里的世界便是最美好的了吧。这不,我打下这话眼里又有泪水了。

我买的票比较靠后,所以久石让我也没看清。可是整场都能感受到大叔的可爱。大叔会一边笑一边上台。

票一张差不多两百欧,人民币大一千多。即使这样,我仍然觉得超值。嗯。那一晚的音乐能温暖我很多年。我看过很多演唱会,Coldplay, Maroon 5, 苏打绿等等(大部分都是Mainstream). 大部分也都是那个月狂热一下,然后就没了。而久石让的Ghibli音乐会,听完的心情,听的时候的满足感,与再听的满足感,回味无穷,都是现在所有Pop不能带给我的。

那晚,大部分时间也是我和男朋友手牵手看完的。有着一生我最爱最爱的人,还有难忘至今的音乐。那个晚上,真回味。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巴黎场完整版视频:

bilibili.com/video/av14

(直接从知乎看只能看前段)

会翻墙的话有Youtube完整版:

youtu.be/uO8iFfVuUmA

------------------------------------去年有幸在巴黎看了一场久石让指挥的Ghibli工作室演奏会。而那晚成了我终生难忘的一晚。

我很早之前就把武道馆的录像看了不下一百遍。学习听做家务听,因为真的太喜欢了。我最喜欢的便是演奏魔女里的小提琴。真的太好听了。在武道馆拉小提琴的大叔便成了我的最爱之一。还有呀,天空之城里吹小号的。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小号吹成这么样的。语言形容不出来。对啦还有拉龙猫的大提琴的一个小胖子,大提琴的声音的力量,低沉,有力。可惜他们三一个都没来。来的是久石让,他女儿和欧洲这边的乐团。

即使是这样,演奏会上的歌一出来,我便起鸡皮疙瘩,然后一边觉得很欣慰很幸福一遍止不住得哭。那个音乐里的世界便是最美好的了吧。这不,我打下这话眼里又有泪水了。

我买的票比较靠后,所以久石让我也没看清。可是整场都能感受到大叔的可爱。大叔会一边笑一边上台。

票一张差不多两百欧,人民币大一千多。即使这样,我仍然觉得超值。嗯。那一晚的音乐能温暖我很多年。我看过很多演唱会,Coldplay, Maroon 5, 苏打绿等等(大部分都是Mainstream). 大部分也都是那个月狂热一下,然后就没了。而久石让的Ghibli音乐会,听完的心情,听的时候的满足感,与再听的满足感,回味无穷,都是现在所有Pop不能带给我的。

那晚,大部分时间也是我和男朋友手牵手看完的。有着一生我最爱最爱的人,还有难忘至今的音乐。那个晚上,真回味。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腾讯副总裁批低智洗脑短视频「像猪食」,字节回应「视频号是唯一没有上线未成年模式的短视频平台」? 
  我连续加班4天就快崩溃了,996的人是怎么坚持的? 
  为什么腾讯的游戏质量一般,却没有一家游戏公司用高质量游戏与之抗衡? 
  如何看待 Ant Design 圣诞节彩蛋事件? 
  身为一个会做饭,热爱美食的程序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进了小公司的应届程序员如何翻身进入大公司? 
  如何看待这份2018互联网校招高薪清单? 
  你碰到过的最难调试的 Bug 是什么样的? 
  如何看待张小龙在「2018 微信公开课 PRO 版」上的演讲? 
  如何看待官媒报导996工作制,这意味什么?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Linux发布新的CoC (Code of Conduct) 后引发的部分开源社区的不满?
下一个讨论
苹果 2018 款 iPhone 有望卖出 3.5 亿部,中国用户是主力,为何中国人对它情有独钟?





© 2025-0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