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小凤雅事件家属正式起诉作家陈岚?从整件事情看,各方会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 第1页

  

user avatar   hei-sen-lin-m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湖南电视台最伪善的节目不是《变形记》,而是一档把贫困孩子请到现场主打慈善的《心得乐》。

一个成熟的社会,连接捐助者与受捐者的不应该是道德审判机制,而应该是成熟的慈善资金监管审计体系。

众筹与传统公益慈善最大的不同在于捐助者与受捐者之间没有承担道义上的第三方。

如果善款筹集不到位,社会可以向红十字会、壹基金之类的机构施加舆论压力甚至追究法律责任而不是把冷血的指控抛向不确定的大众;

如果善款使用不善给了不该给的人,舆论谴责最重的也是慈善组织而不是对某一个受捐者进行围剿。

慈善组织作为中间机构缓冲了捐受双方的道德压力。

在这种机制下,捐助者与受捐者是隔开的,不会出现一方不得不接受道德审判的情况。否则要么是捐助积极性被打击、要么是需要帮助的人慑于道德压力而不敢积极求助。两者都是违背慈善初衷的,会造成慈善公益文化衰退。

施与者、被施者的关系直接建立在道德优越感与道德审判机制,是一种落后的现象,会导致两种恶果:

乞讨心态,卖卖惨就能骗得廉价的同情

生意慈善,用慈善的道德优势争名逐利

两者都是病态的,在利益驱动下总会演化成道德绑架。

既然人们喜欢施于轻易又廉价的善意来获取道德满足,那么就会有人去运作它。职业乞丐村的怪象以及陈光标、陈岚这样的所谓明星公益人就是这一现状的两个方向的畸形产物。

当这个道德感优越被别用有用心者运作到极致的时候,就连小额捐款都不需要的,任何人都可以直接进行道德审判、获取廉价的正义快感。

真正人道主义的慈善,应该在人格尊严上保护受捐者的隐私、在自愿自主上尊重捐助者。这一点在红十字会这样的专业慈善机构信誉崩塌后被完全抛弃了。中国慈善事业为此直接倒退回“X大善人”的时代,只不过这种道德病态优越感借助网络传播到了每一个人身上。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美国教授因说中文「内个」,被称冒犯黑人而遭到停课处分? 
  这个问题可能有点麻烦,有懂法律或者手机技术的知友吗? 
  为什么现在许多人越来越讨厌女权主义? 
  如何看待「澳洲熊孩子酒店内涂抹粪便致千人感染」一事? 
  如何看待华融公司原董事长赖小民被执行死刑? 
  章莹颖案凶手交代尸体下落称「章颖莹尸骸被放在三个垃圾袋或位于一垃圾填埋场」,之后案件走向会如何? 
  如何看待北京立法规定不得播出涉毒人员的电影及广告等?这将产生哪些影响? 
  霍尊证实其与陈露纠纷正式立案,事件会如何发展? 
  法学本科生不从事法律相关工作,还有什么比较好的选择?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何为高官单独设立关押的监狱,待遇还那么好? 

前一个讨论
应届毕业生今年将入职银行,看到网上这么多消极情绪,难道银行真的一无是处吗?
下一个讨论
口红效应通常出现在经济萧条时期,近两年国内口红大热的原因是什么?





© 2025-02-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